CN111548523A - 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与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与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8523A
CN111548523A CN202010593963.2A CN202010593963A CN111548523A CN 111548523 A CN111548523 A CN 111548523A CN 202010593963 A CN202010593963 A CN 202010593963A CN 111548523 A CN111548523 A CN 111548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ing
parts
preparation
master batch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39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忻剑文
吴婧娴
保碧娇
陈易
王宇涵
邵宾
窦会成
朱晓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939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85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8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85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08J9/18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by impregnating polymer particles with the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HDERIVATIVES OF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H8/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derived from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22After-treatment of expandable particles; Forming foamed products
    • C08J9/228Forming foamed products
    • C08J9/232Forming foamed products by sinter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3/00Foam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panding agent
    • C08J2203/14Saturated hydrocarbons, e.g. butane; Unspecified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9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lignin-containing materials
    • C08J2397/02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e.g. wood, straw or bagas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该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木粉液化、制备初级颗粒、初级颗粒浸渍等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从原材料到获得泡沫材料,期间通过不同步骤能够获得初级颗粒、发泡母粒、膨胀发泡母粒等不同形态的颗粒材料,在获得每一种颗粒材料后,步骤都可以中断,并且,每一种颗粒材料的获得,其操作实施都十分简单,易于进行,所获得的颗粒材料都便于保存。尤其是获得预发泡后的膨胀发泡母粒,其常态为固态,室温下性状较稳定,便于保存运输。此外,本发明还能够将发泡母粒或者膨胀发泡母粒按照粒径进行筛分,使粒径分布均匀,保证发泡制品密度均匀。并且生产模式多变灵活,可将发泡母粒作为产品出售。

Description

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与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粉液化树脂类似酚醛树脂,酚醛树脂的中低温发泡原理是加入固化剂,促进树脂间的缩聚,在缩聚的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低沸点的发泡剂在中低温(45℃-85℃)条件下受热气化实现树脂发泡,树脂在发泡的同时快速交联固化,形成均匀细密的泡孔结构,制得泡沫材料。
目前,一种典型的泡沫材料的制备流程如下:首先将一定量的树脂倒入250ml的烧杯中,按一定比例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固化剂,快速搅拌均匀倒入预先涂好脱模剂的模具内,将模具放入预定温度的烘箱内发泡,熟化2h后,取出脱模,冷却,储存备用。
现有技术在对树脂发泡时,整个制备过程需要连续完成,不便于中断,由于涉及步骤较多,操作较为复杂,使得现有木粉液化制备发泡材料存在技术复杂且不利于保持运输等问题。另外,现有技术在其工艺流程中所需温度较高,能源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木粉液化发泡制备泡沫材料所存在的操作工艺复杂,不利于运输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在该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木粉液化
将330份-370份的液化剂苯酚、140份-160份的聚乙二醇以及12.5份-13.5份的催化剂混合搅拌,然后加入95份-105份的木粉,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至125℃-135℃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在50min-70min,获得液化产物,其中,液化剂苯酚、聚乙二醇、催化剂以及木粉的计量单位均为克;
步骤S2、制备初级颗粒
在23份-27份的所述液化产物中加入4份-6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和2份-3份的磷酸三丁酯进行分散,分散时间在45s至75s,获得油相溶液,其中液化产物的计量单位为毫升,过氧化苯甲酰以及磷酸三丁酯的计量单位为克;
在95份-105份的水中加入0.7份-0.8份的磷酸钙以及1.3份-1.7份的聚乙烯醇制成水相溶液,其中水的计量单位为毫升,磷酸钙以及聚乙烯醇的计量单位为克;
调节所述水相溶液的酸碱度并使得水相溶液的酸碱度值在8-9,然后对水相溶液进行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所述油相溶液获得混合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将所述混合溶液升温至90℃-95℃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在3h-3.5h,获得初级颗粒;
步骤S3、初级颗粒浸渍
将95份-105份的所述初级颗粒以及380份-420份的水混合后,加入7份-9份的发泡剂以及2份-3份的磷酸钙,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恒温搅拌获得发泡母粒,恒温温度在90℃-95℃,搅拌时间在10h-11h,其中,水的计量单位为毫升,初级颗粒、发泡剂以及磷酸钙的计量单位为克。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
步骤S4、发泡母粒预发泡
对所述发泡母粒进行加热并使得发泡母粒膨胀,获得膨胀发泡母粒,其中加热温度在80℃-85℃。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
步骤S5、膨胀发泡母粒熟化
在22℃-26℃的环境中对所述膨胀发泡母粒进行熟化,获得预发泡珠粒,其中,熟化时间在8h-10h。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2中,对液化产物、过氧化苯甲酰以及磷酸三丁酯的混合物采用超声波进行分散。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5%。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2中,使用氢氧化钠对所述水相溶液进行酸碱度调节,其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40%。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2中所使用的水为蒸馏水;在所述步骤S3中所使用的水为蒸馏水。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4中,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对所述发泡母粒进行加热。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惰性气体气氛为氮气气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该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中,本发明使用了如上述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中获得的浸渍后的初级颗粒作为制备原料,对制备原料进行加热获得木材泡沫,所得的木材泡沫的发泡率在50%-80%。
优先地,对制备原料的加热包括预加热以及成型加热,所述预加热采用水浴加热,用于实现制备原料的预发泡,成型加热采用蒸汽加热,用于实现预发泡后的制备原料的成型发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该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木粉液化、制备初级颗粒、初级颗粒浸渍等步骤。在木粉液化中,将液化剂苯酚、聚乙二醇、催化剂混合搅拌,然后加入、木粉获得液化产物。在制备初级颗粒中,在液化产物中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和磷酸三丁酯进行分散获得油相溶液,在水中加入磷酸钙以及聚乙烯醇制成水相溶液并调节水相溶液的酸碱度,将水相溶液与油相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在搅拌状态下获得初级颗粒。在初级颗粒浸渍中,将初级颗粒以及水混合后,加入发泡剂以及磷酸钙,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恒温搅拌获得发泡母粒。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制取的可发性珠粒法作为制备原料的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从原材料到获得泡沫材料,期间通过不同步骤能够获得初级颗粒、发泡母粒、膨胀发泡母粒等不同形态的颗粒材料,在获得每一种颗粒材料后,步骤都可以中断,并且,每一种颗粒材料的获得,其操作实施都十分简单,易于进行,所获得的颗粒材料都便于保存。尤其是获得预发泡后的膨胀发泡母粒,其常态为固态,室温下性状较稳定,便于保存运输。此外,本发明还能够将发泡母粒或者膨胀发泡母粒(预发泡后)按照粒径进行筛分,使粒径分布均匀,保证发泡制品密度均匀。并且生产模式多变灵活,可将发泡母粒作为产品出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一种可发性的珠粒,作为木材泡沫的制备材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木粉液化、油相溶液以及水相溶液制备、初级颗粒制备、初级颗粒浸渍、发泡母粒预发泡、膨胀发泡母粒熟化等操作。
在上述操作中,各步操作的具体实施如下:
步骤S1、木粉液化
首先要获得木粉,以白色木粉为优选木粉,例如杨木木粉,当然也可以是杉木木粉或者松木木粉等。选用白色木粉的目的是避免木粉颜色对木材泡沫颜色的调配产生干扰。
在获得木粉后,木粉要与多种试剂(大多数为液态)进行反应,为了使得反应进行的更加顺利,木粉的粒度应当大于100目,本发明中选用的是300-400目的杨木粉。选用300-400目的杨木粉,其一是木粉的粒度满足充分反应的条件(大于100目),其二是将木粉加工到300-400目,木粉研磨的加工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木粉由木材加工而成,木粉中会含有一定的水分,为了避免木粉中所含水分对反应造成影响,需要对木粉进行干燥处理。
本发明对于木粉的干燥处理方式如下:将木粉置于105℃的干燥箱中干燥12h。为了避免木粉在干燥过程中出现自燃,木粉在干燥过程中应当保持静置状态,避免振动。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木粉可以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干燥。为了保证干燥质量,在对木粉进行干燥时,应当将木粉尽量铺平。
干燥后的木粉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因此,在对木粉进行干燥处理后,木粉应当密封备用。
在获得符合条件(粒度以及干燥程度等方面符合条件)的木粉后,取液化剂苯酚、聚乙二醇-400以及催化剂浓硫酸备用。苯酚一般为晶体,而本发明所使用的苯酚则为液化苯酚。
在材料准备完毕后,将330份-370份的液化剂苯酚(具体为330份、340份、350份、360份或370份,以350份为最优份数)、140份-160份的聚乙二醇(具体为140份、145份、150份、155份或160份,以150份为最优份数)以及12.5份-13.5份的催化剂(具体为12.5份、12.7份、13份、13.2份或13.5份,以13份为最优份数)混合获得混合液,然后将获得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在对混合液搅拌过程中,加入95份-105份的木粉(具体为95份、100份或105份,以100份为最优份数),在搅拌状态下将木粉与混合液充分混合。对混合有木粉的混合液持续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对混合液进行升温,并升温至125℃-135℃,以使混合液与木粉充分反应,反应时间在50min-70min,之后获得液化产物。
其中,液化剂苯酚、聚乙二醇、催化剂以及木粉的计量单位均为克。并且,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5%。
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混合液的颜色(在规定的反应时间内,混合液的颜色变深则可以停止反应)作为反应结束的辅助判断依据。
在步骤S1中,还包括制备油相溶液步骤
在对木粉液化后,获得了液化产物。本发明基于液化产物,进行了油相溶液的制备。
具体地,取23份-27份的液化产物(具体为23份、24份、25份、26份或27份,以25份为最优份数)、4份-6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具体为4份、5份或者6份,以5份为最优份数)、2份-3份的磷酸三丁酯(具体为2份、2.5份以及3份,以2.5份为最优份数)备用,以液化产物为基础液(其他成分加入到基础液中),在液化产物中加入过氧化苯甲酰以及磷酸三丁酯(液态),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在室温下为粉末状,为了使得上述混合物能够充分混合、反应,本发明在将过氧化苯甲酰以及磷酸三丁酯加入到液化产物中后,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分散操作。
具体地,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分散方式对混合物进行分散,分散时间在45s至75s(具体为45s、50s、60s、70s、75s,以60s为最优分散时长)。在对混合物进行充分分散后,获得油相溶液。
在制备油相溶液操作中,液化产物的计量单位为毫升,过氧化苯甲酰以及磷酸三丁酯的计量单位为克。
在步骤S1中,还包括制备水相溶液步骤
水相溶液的制备材料包括水、磷酸钙、聚乙烯醇,其中,水为基础液,在水中加入磷酸钙以及聚乙烯醇。其中,水取95份-105份,具体为95份、100份或105份,以100份为最优份数;磷酸钙取0.7份-0.8份,具体为0.7份、0.72份、0.75份、0.77份或者0.8份,以0.75份最优份数;聚乙烯醇取1.3份-1.7份,具体为1.3份、1.4份、1.5份、1.6份或者1.7份,以1.5份为最优份数。磷酸钙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因此,在将磷酸钙加入到水中后,需要持续对水进行搅拌。聚乙烯醇为白色片状,其可溶于水,在水搅拌过程中,可以加速聚乙烯醇的溶解速度。
在水相溶液制备过程中,水的计量单位为毫升,磷酸钙以及聚乙烯醇的计量单位为克。
步骤S2、制备初级颗粒
在油相溶液制备完成后备用,之后再制备水相溶液,在水相溶液制备完成后需要调节水相溶液的酸碱度并使得水相溶液的酸碱度值在8-9。在对水相溶液进行酸碱度调节时,本发明优选使用氢氧化钠对水相溶液进行酸碱度调节,其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40%。另外,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氢氧化钾作为调节试剂进行酸碱度调节。
在对水相溶液的酸碱度调节完成后,对水相溶液进行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油相溶液获得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由水相溶液以及油相溶液混合制成)。在加入油相溶液前,持续对水相溶液进行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油相溶液,油相溶液加入完毕后,对混合溶液持续搅拌并在搅拌状态下将混合溶液升温至90℃-95℃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在3h-3.5h,获得初级颗粒。
初级颗粒制备条件必须要满足上述的温度以及反应时间条件,混合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升温,温度应当90℃-91℃之间、91℃-92℃之间、92℃-93℃之间、93℃-94℃之间或94℃-95℃之间保持恒定。反应时间最少应当持续3h,反应时间最长应当不超过3.5h,本发明以反应时间为结束条件。
在上述步骤中,混合溶液在搅拌状态会生成初级颗粒,初级颗粒会随溶液被搅拌,那么初级颗粒就会碰撞容器壁,此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是否有初级颗粒的生成,如果有碰撞声音,则说明初级颗粒已经生成,反应可以正常进行,并在设定时间内结束反应,如果在最长的规定时间内没有碰撞声音,那么混合溶液中并未生成初级颗粒,就可以判断该反应失败。
在获得初级颗粒后,需要将初级颗粒与液体分离,然后对初级颗粒进行清洗备用。需要说明的:初级颗粒是在混合溶液中生成的,为了尽可能保证初级颗粒粒径的一致,在对混合溶液进行搅拌时,应当保证搅拌速率一致,同时避免温差过大(温度变化应当小于0.5℃/min)。
步骤S3、初级颗粒浸渍
在获得了初级颗粒后,还需要对初级颗粒进行浸渍处理。浸渍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取95份-105份的初级颗粒(具体为95份、100份或105份,以100份为最优份数)、380份-420份的水(具体为380份、390份、400份、410份或420份,以400份为最优份数)、7份-9份的发泡剂(具体为7份、8份或9份,以8份为最优份数)以及2份-3份的磷酸钙(具体为2份、2.5份或3份,以2.5份为最优份数)备用。将初级颗粒加入到水中,之后依次加入发泡剂以及磷酸钙。在将上述组分混合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恒温搅拌获得发泡母粒,其中,恒温温度在90℃-95℃(具体为90℃-91℃、91℃-92℃、92℃-93℃、93℃-94℃或94℃-95℃),所谓的恒温温度并未保持在一个温度下不变,而是在上述的温度范围内尽量保持温度不变,例如温度变化速率应当小于0.5℃/min,搅拌时间在10h-11h(具体为10h、10.5h或11h),惰性气体气氛具体为氮气环境。
其中,水的计量单位为毫升,初级颗粒、发泡剂以及磷酸钙的计量单位为克。
上述浸渍处理的目的是将发泡剂与初级颗粒进行融合,从而使得初级颗粒能够进行发泡。
通过上述的五个操作所获得浸渍后的初级颗粒(即为发泡母粒)在受热条件下即可实现发泡,尤其是将发泡母粒放入模具中,发泡母粒在模具中发泡,发泡母粒膨胀交联固化,并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发泡材料。
在上述操作中,制备水相溶液以及对初级颗粒进行浸渍时都使用到了水,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水优选为蒸馏水,也可以为去离子水。
在制作发泡材料时,将上述操作中获得经过浸渍的发泡母粒放入到模具中进行加热,即可获得发泡材料,发泡材料是由发泡母粒发泡膨胀挤压结合形成,如果发泡母粒的粒径差异较大,那么发泡膨胀后,会造成发泡材料内部结构(或者说发泡材料内部密度)不均匀,影响发泡材料的性能以及质量。因此,就要求发泡母粒的粒径尽量保持一致。但是,由于发泡母粒本身的粒径较小,为其筛分等级(根据粒径对发泡母粒进行分类)难度就会非常大。因此,本发明为了便于发泡母粒的筛分,对发泡母粒进行了预发泡,使其膨胀到一定的尺寸后再对其进行筛分。
步骤S4、发泡母粒预发泡
发泡母粒预发泡操作如下:对发泡母粒进行加热并使得发泡母粒膨胀,获得膨胀发泡母粒,其中加热温度在80℃-85℃。将发泡母粒置于80℃-85℃中进行加热预发泡,发泡母粒在80℃-85℃的环境中受热膨胀,经过一段时间(根据经验而定,或者根据实验确定)后,发泡母粒的体积膨胀到原体积的150%-180%时,停止加热完成预发泡。发泡母粒预发泡后,其粒径增大,这样能够降低筛分难度,提高筛分等级,由于预发泡后的发泡母粒粒径基本一致,同时,其后期体积膨胀程度降低,能够使得发泡材料的内部密度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发泡母粒进行预发泡后再进行筛分,使用筛分后的膨胀发泡母粒制作发泡材料,其不仅能够提高发泡材料的性能以及品质,还能够根据发泡材料的要求选用特定粒径的发泡母粒(预发泡后)。
本发明中,对发泡母粒加热进行预发泡,具体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对发泡母粒进行加热。
步骤S5、膨胀发泡母粒熟化
在对发泡母粒进行预发泡后,为了保证预发泡后的膨胀发泡母粒的品质(避免发泡母粒受热发泡后置于室温环境下由于温度骤变而造成萎缩、局部结构坍塌等问题出现),需要对预发泡后的膨胀发泡母粒进行熟化。具体地,膨胀发泡母粒熟化的操作如下:在22℃-26℃的环境中对膨胀发泡母粒进行熟化,获得预发泡珠粒,其中,熟化时间在8h-10h。熟化操作的目的在于:使得膨胀发泡母粒在22℃-26℃的环境中吸入空气,使其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保持平衡,从而保证其结构稳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是使用如上述操作所获得的浸渍后的初级颗粒作为制备原料;对制备原料进行预发泡以及熟化操作后放入到模具中进行加热获得木材泡沫,其中,加热是采用通入蒸汽进行加热,所得的胡木材泡沫的发泡率在50%-80%。
本发明将杨木木粉液化产物制成初级颗粒后对初级颗粒进行浸渍处理获得发泡母粒,以发泡母粒作为制备发泡材料的原料进行使用,或者是对发泡母粒进行预处理后再作为发泡材料的原料进行使用。将发泡母粒置于模具中,通入0.06-0.12MPa压力的蒸汽,使模具达到成型温度,得到发泡倍率在50%-80%的泡沫材料(木材泡沫)。本发明从原材料到获得泡沫材料,期间通过不同步骤能够获得初级颗粒、发泡母粒、膨胀发泡母粒等不同形态的颗粒材料,在获得每一种颗粒材料后,步骤都可以中断,并且,每一种颗粒材料的获得,其操作实施都十分简单,易于进行,所获得的颗粒材料都便于保存。尤其是获得预发泡后的膨胀发泡母粒,其常态为固态,室温下性状较稳定,便于保存运输。此外,本发明还能够将发泡母粒或者膨胀发泡母粒(预发泡后)按照粒径进行筛分,使粒径分布均匀,保证发泡制品密度均匀。并且生产模式多变灵活,可将发泡母粒作为产品出售。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首先将300-400目的木粉,放入温度为105℃的干燥箱内干燥12小时后取出,密封备用。以取用100g木粉为例,把350g液化剂苯酚和150g聚乙二醇-400、13g催化剂浓硫酸依次加入安装好的带有机械搅拌、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启动搅拌器,使液化剂苯酚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100g木粉,升温至125℃-135℃,反应一小时左右出现大量深色不透明液体后终止反应,冷却得到液化产物,降至室温后倒出液体备用。上述反应的终止条件以时间为准,其他树种情况在反应时间上略有差异,但液体颜色总体表现为深色。然后取25mL的液化产物备用,在25mL的液化产物中加入5g过氧化苯甲酰与2-3g磷酸三丁酯,用超声波分散1min,完成油相制备。在三颈烧瓶中加入蒸馏水100mL,将0.7-0.8g磷酸钙与1.5g质量分数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倒入三颈烧瓶中,加入40%浓度的NaOH溶液调节pH值在8-9之间,完成水相溶液制备。对水相溶液进行搅拌,调节搅拌速率为300r/min,搅拌15min后将油相溶液借助导管通入水相溶液中,将温度提升到90℃,保持3h,反应过程中不进行操作,保证搅拌速率稳定。当珠粒搅拌碰撞声音显著时,保持搅拌,冷却降温至40℃,出料清洗。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加入三小时后未有显著声音的情况,可通过肉眼观察三颈烧瓶内是否有珠粒生成,如果有珠粒生成可适当延长搅拌时间,直至有显著碰撞声音,但时间不应延长超过半小时;如果三颈烧瓶内没有珠粒生成,则停止搅拌,应对实验仪器精度或配方用量进行检查。本发明中是针对于水相溶液进行搅拌,油相溶液的导入流速及口径无具体限制,但是需要保证油相溶液导入到水相溶液中时不会产生液体飞溅即可。取用100g珠粒,并量取400mL蒸馏水加入高压反应釜内,添加7-9g发泡剂正戊烷和2-3g磷酸钙,并填充氮气形成氮气气氛,调整搅拌速率为400r/min,90℃恒温加热10h后冷却至室温,放气减压后出料洗涤获得发泡母粒。以80℃的加热温度将发泡母粒加热进行预发泡,使之膨胀到一定程度,将预发泡后的珠粒放入开口容器内,温度控制在22-26℃,放置一段8小时熟化,使珠粒吸收空气,使泡孔内外压力达到平衡,防止成型后的收缩,最后将珠粒放入模具中,通入0.06-0.12MPa压力的蒸汽,使模具达到成型温度,得到发泡倍率50%-80%的木材泡沫。本发明中通入的是水蒸气,主要作用是使得模具内熟化的珠粒受热软化后,通过膨胀互相挤压熔接,从单独的熟化珠粒变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如下:1、本发明采用可发性珠粒法制备杨木树脂可发性珠粒并制成木材泡沫,将原有必须连续工艺变为可分段加工,使得生产方式灵活;2、本发明可对不同粒径的发泡母粒进行筛分,保证发泡成品的密度均匀,制得不同密度的均匀的木材泡沫;3、本发明制备的可发性珠粒为固体状,运输过程不易泄露,方便储存,并可作为中间产品进行出售,相比于原工艺液体状木材泡沫原料更便于运输与开展生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木粉液化
将330份-370份的液化剂苯酚、140份-160份的聚乙二醇以及12.5份-13.5份的催化剂混合搅拌,然后加入95份-105份的木粉,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至125℃-135℃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在50min-70min,获得液化产物,其中,液化剂苯酚、聚乙二醇、催化剂以及木粉的计量单位均为克;
步骤S2、制备初级颗粒
在23份-27份的所述液化产物中加入4份-6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和2份-3份的磷酸三丁酯进行分散,分散时间在45s至75s,获得油相溶液,其中液化产物的计量单位为毫升,过氧化苯甲酰以及磷酸三丁酯的计量单位为克;
在95份-105份的水中加入0.7份-0.8份的磷酸钙以及1.3份-1.7份的聚乙烯醇制成水相溶液,其中水的计量单位为毫升,磷酸钙以及聚乙烯醇的计量单位为克;
调节所述水相溶液的酸碱度并使得水相溶液的酸碱度值在8-9,然后对水相溶液进行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所述油相溶液获得混合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将所述混合溶液升温至90℃-95℃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在3h-3.5h,获得初级颗粒;
步骤S3、初级颗粒浸渍
将95份-105份的所述初级颗粒以及380份-420份的水混合后,加入7份-9份的发泡剂以及2份-3份的磷酸钙,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恒温搅拌获得发泡母粒,恒温温度在90℃-95℃,搅拌时间在10h-11h,其中,水的计量单位为毫升,初级颗粒、发泡剂以及磷酸钙的计量单位为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S4、发泡母粒预发泡
对所述发泡母粒进行加热并使得发泡母粒膨胀,获得膨胀发泡母粒,其中加热温度在80℃-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S5、膨胀发泡母粒熟化
在22℃-26℃的环境中对所述膨胀发泡母粒进行熟化,获得预发泡珠粒,其中,熟化时间在8h-1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对液化产物、过氧化苯甲酰以及磷酸三丁酯的混合物采用超声波进行分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使用氢氧化钠对所述水相溶液进行酸碱度调节,其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4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所使用的水为蒸馏水;
在所述步骤S3中所使用的水为蒸馏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4中,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对所述发泡母粒进行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惰性气体气氛为氮气气氛。
10.一种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获得的浸渍后的初级颗粒作为制备原料,对制备原料进行加热获得木材泡沫,所得的木材泡沫的发泡率在50%-80%;
优先地,对制备原料的加热包括预加热以及成型加热,所述预加热采用水浴加热,用于实现制备原料的预发泡,成型加热采用蒸汽加热,用于实现预发泡后的制备原料的成型发泡。
CN202010593963.2A 2020-06-25 2020-06-25 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与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5485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3963.2A CN111548523A (zh) 2020-06-25 2020-06-25 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与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3963.2A CN111548523A (zh) 2020-06-25 2020-06-25 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与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8523A true CN111548523A (zh) 2020-08-18

Family

ID=7199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3963.2A Pending CN111548523A (zh) 2020-06-25 2020-06-25 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与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852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5440A (en) * 1987-08-14 1989-02-17 Nobuo Shiraishi Production of wood based foam
EP1535955A1 (de) * 2003-11-27 2005-06-0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xpandierbarer Polyolefinpartikel mittels Kaltimprägnierung
CN101287781A (zh) * 2005-05-10 2008-10-15 诺瓦化学公司 可发泡树脂
CN103289310A (zh) * 2013-06-13 2013-09-1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木质液化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497A (zh) * 2014-04-22 2014-08-20 南京林业大学 利用天然纤维生物质材料制备生物质基泡沫材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5440A (en) * 1987-08-14 1989-02-17 Nobuo Shiraishi Production of wood based foam
EP1535955A1 (de) * 2003-11-27 2005-06-0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xpandierbarer Polyolefinpartikel mittels Kaltimprägnierung
CN101287781A (zh) * 2005-05-10 2008-10-15 诺瓦化学公司 可发泡树脂
CN103289310A (zh) * 2013-06-13 2013-09-1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木质液化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497A (zh) * 2014-04-22 2014-08-20 南京林业大学 利用天然纤维生物质材料制备生物质基泡沫材料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4267408B2 (en) Process for processing expandable polymer particles and foam article thereof
CN111032756B (zh) 基于高温热塑性塑料的、可膨胀的含有发泡剂的颗粒
CN111548523A (zh) 可发性珠粒的制备方法与木材泡沫的制备方法
JP3311398B2 (ja) 発泡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03628B2 (ja) 発泡性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US4071481A (en) Manufacture of phenolic foam
JP3714905B2 (ja) 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成型体からなる建築用断熱材
US7456227B2 (en) Polymer particles and related articles
US20180311869A1 (en) Production of complex hollow foam or sandwich structures by means of a mold core
JPH1143554A (ja) 粒子状スチレン系発泡性樹脂、粒子状スチレン系発泡樹脂、その成形体及びその製法
JPH11255945A (ja) 発泡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1289841A (ja) 発泡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1137700A (en) Particulate styrene polymers containing blowing agent
JP3696146B2 (ja) 発泡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WO2023054542A1 (ja) ポリアミド系樹脂発泡粒子、ポリアミ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製造方法
CN112297322A (zh) 一种稳定eps熟化密度方法
CA3057563A1 (en) Method of shaping a cured thermosetting resin
JP2002331533A (ja) 古紙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Pacyniak et al. Influence of time and pressure of forming a patter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JP2001181434A (ja) 発泡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粒子および着色された発泡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粒子
KR940000116B1 (ko) 구상화된 가교폴리에틸렌 수지의 팽창입자 제조방법
JP3414084B2 (ja) 発泡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粒子
JP2798572B2 (ja) 再生発泡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01229735A (ja) 複合誘電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330526A (ja) 耐熱性発泡樹脂粒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