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7174A - 观光卡丁车 - Google Patents

观光卡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7174A
CN111547174A CN202010331499.XA CN202010331499A CN111547174A CN 111547174 A CN111547174 A CN 111547174A CN 202010331499 A CN202010331499 A CN 202010331499A CN 111547174 A CN111547174 A CN 111547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car
electric balance
kart
sightsee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14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超
高炳辉
陈元钦
胡志超
赵鹏亮
韩静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mei Industrial College
Jim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mei Industrial College
Jim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mei Industrial College, Jim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mei Industri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103314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71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7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7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1Motorcycles with four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8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foot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观光卡丁车,其包括:车架组件、电动平衡车、两个万向轮,车架组件具有前支架、后支架和座位支架,所述座位支架上设有座椅;电动平衡车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电动平衡车上设有两个脚踏板,两个所述脚踏板沿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长度方向分别枢接在一转轴上,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前支架;两个所述万向轮铰接在所述后支架上以与所述电动平衡车的两个车轮共同作用在支撑面上。从而使得观光卡丁车,结构简单,操纵方便,释放用户的双手可从事其他事,如拍照、吃零食等。

Description

观光卡丁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观光卡丁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卡丁车是采用手控转向和驱动,或是手脚并用的转向和驱动控制,为了控制车辆的转弯,其通常在车上设置把手。由于把手的设置,使得卡丁车体积增大,结构变得复杂,成本提高,且其转向离不开用户双手的操作,无法解放用户的双手,用户的操作受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即提供一种观光卡丁车,结构简单,操纵方便,释放用户的双手可从事其他事。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观光卡丁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观光卡丁车,其包括:
车架组件,所述车架组件具有前支架、后支架和座位支架,所述座位支架上设有座椅;
电动平衡车,所述电动平衡车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电动平衡车上设有两个脚踏板,两个所述脚踏板沿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长度方向分别枢接在一转轴上,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前支架;
两个万向轮,两个所述万向轮铰接在所述后支架上以与所述电动平衡车的两个车轮共同作用在支撑面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观光卡丁车,其将电动平衡车前置,通过在电动平衡车上设置脚踏板,在后支架上设置万向轮,使得该观光卡丁车的驱动和转向全部通过脚控实现,由此使得该观光卡丁车结构简单,空间更大,操纵方便,只需要用脚就可以完成转向和驱动的所有操作,释放用户的双手可从事其他事,比如照相、吃东西等,使得观光休闲代步使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观光卡丁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脚踏板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转轴枢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前支架包含两个在水平面上平行设置的纵梁,两所述纵梁固定在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顶盖上,两个所述转轴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所述纵梁,另一端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脚踏板枢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前支架还包括两个在竖直面上平行设置的横梁,其中,位于下方的横梁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且其向上延伸出延伸部,位于上方的横梁连接所述延伸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脚踏板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顶盖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板的另一端适于卡设在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顶盖前端,所述第二伸缩板的另一端设于卡设在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顶盖后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座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万向轮设置在万向轮安装座上,所述万向轮安装座与所述后支架铰接且通过避震器连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观光卡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观光卡丁车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观光卡丁车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观光卡丁车1、前支架101、纵梁1011、横梁1012、后支架102、座位支架103;
车架组件100;
电动平衡车200;
万向轮300、万向轮安装座301、避震器302;
座椅400;
脚踏板500、轴承501;
转轴600;
连接件700、第一伸缩板701、第二伸缩板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下结合附图1-图4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观光卡丁车的实现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观光卡丁车1包括车架组件100、电动平衡车200以及两个万向轮300。
车架组件100具有前支架101、后支架102和座位支架103,座位支架103上设有座椅400。电动平衡车200设置在前支架101上,电动平衡车200上设有两个脚踏板500,两个脚踏板500沿电动平衡车200的长度方向分别枢接在一转轴600上,转轴600设于前支架101。两个万向轮300铰接在后支架102上以与电动平衡车200的两个车轮共同作用在支撑面上。
也就是说,电动平衡车200设置在前支架101上并且设有供人操作的脚踏板500,当用户坐在座椅400上,通过脚控脚踏板500使电动平衡车200重心在前后方向偏移可控制该观光卡丁车1的加速和减速,通过脚控左右脚踏板500的速度,使得电动平衡车200产生差速可控制该观光卡丁车1的差速转弯,通过后支架102上的两个转向轮300可在电动平衡车200差速转弯时,通过车辆回转力矩自动调整车轮转角,即行驶过程中的随动转向,使得前面的电动平衡车200和后面的万向轮300的配合能够实现该观光卡丁车按照阿克曼原理进行转弯,由此减小了车的能量损耗,保证了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观光卡丁车1,其将电动平衡车200前置,通过在电动平衡车200上设置脚踏板500,在后支架102上设置万向轮300,使得该观光卡丁车1的驱动和转向全部通过脚控实现,由此使得该观光卡丁车1结构简单,空间更大,操纵方便,只需要用脚就可以完成转向和驱动的所有操作,释放用户的双手可从事其他事,比如照相、吃东西等,使得观光休闲代步使用。
其中,电动平衡车200是采用现有的双轮电动平衡车结构,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结合图3和图4,在一些示例中,脚踏板500内设有轴承501,轴承501与转轴600枢接。可以理解地是,脚踏板500与电动平衡车200固接在一起,电动平衡车200设置在前支架101上,两个脚踏板500与两个转轴600一一通过轴承501和转轴600的连接而枢接在一起。由此,通过用户的左右脚分别控制两脚踏板500,可使该观光卡丁车1进行差速转向。
可选地,前支架101包含两个在水平面上平行设置的纵梁1011,两纵梁1011设置在电动平衡车200的顶盖上,两个转轴600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纵梁1011,另一端一一对应地与两个脚踏板500枢接。也就是说,两个转轴600的轴线方向是与电动平衡车200的长度方向一致,且两个转轴600的轴向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由此,可将电动平衡车200与车架组件100连接并且可通过脚踏板500驱动整个观光卡丁车1转向。
可选地,前支架101还包括两个在竖直面上平行设置的横梁1012,其中,位于下方的横梁1012与两个纵梁1011连接且其向上延伸出延伸部,位于上方的横梁1012连接延伸部。由此,可使得该观光卡丁车1更加美观并且防止乘坐人员因为发生碰撞而受伤。
在一些示例中,脚踏板500通过连接件700设置在电动平衡车200的顶盖上。其中连接件700可以是固定带,也可以是其他连接结构,满足脚踏板500可驱动电动平衡车200在前后方向偏移即可。
可选地,结合图4,连接件700包括第一伸缩板701和第二伸缩板702,第一伸缩板701的一端与第二伸缩板702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伸缩板701的另一端适于卡设在电动平衡车200的顶盖前端,第二伸缩板702的另一端设于卡设在电动平衡车200的顶盖后端。也就是说,通过伸缩板的设置,当脚控脚踏板500往前压时,电动平衡车200的重心前移,电动平衡车200的舱体会相对其车轮向前转动,其内部的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重心向前偏移并传输信号给其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控制电动平衡车向前加速以维持电动平衡车的平衡。反之,当脚控脚踏板500往后压时,电动平衡车200的重心后移,电动平衡车200的舱体会相对其车轮向后转动,其内部的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重心向后偏移并传输信号给其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控制电动平衡车减速以维持电动平衡车的平衡。当左右两脚的操作不同,会使左右两车轮的速度不一样,从而进行差速转向。
在一些示例中,座位支架103设置在前支架101和后支架102之间。由此,使得用户坐在座椅400上,脚可操控脚踏板500,从而操控该观光卡丁车1。
另外,前支架101的纵梁1011与后支架102的纵梁之间可以是伸缩结构,使得车身的长度可调。
在一些示例中,万向轮300设置在万向轮安装座301上,万向轮安装座301与后支架102铰接且通过避震器302连接。具体而言,后支架102包括横梁和支座,万向轮安装座301的一端铰接于支座的底部,另一端安装万向轮300,避震器302的一端连接支座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万向轮安装座301,由此可保证该观光卡丁车1行驶平稳。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观光卡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组件,所述车架组件具有前支架、后支架和座位支架,所述座位支架上设有座椅;
电动平衡车,所述电动平衡车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电动平衡车上设有两个脚踏板,两个所述脚踏板沿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长度方向分别枢接在一转轴上,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前支架;
两个万向轮,两个所述万向轮铰接在所述后支架上以与所述电动平衡车的两个车轮共同作用在支撑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转轴枢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包含两个在水平面上平行设置的纵梁,两所述纵梁固定在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顶盖上,两个所述转轴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所述纵梁,另一端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脚踏板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光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还包括两个在竖直面上平行设置的横梁,其中,位于下方的横梁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且其向上延伸出延伸部,位于上方的横梁连接所述延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顶盖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板的另一端适于卡设在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顶盖前端,所述第二伸缩板的另一端设于卡设在所述电动平衡车的顶盖后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设置在万向轮安装座上,所述万向轮安装座与所述后支架铰接且通过避震器连接。
CN202010331499.XA 2020-04-24 2020-04-24 观光卡丁车 Pending CN1115471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1499.XA CN111547174A (zh) 2020-04-24 2020-04-24 观光卡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1499.XA CN111547174A (zh) 2020-04-24 2020-04-24 观光卡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7174A true CN111547174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1499.XA Pending CN111547174A (zh) 2020-04-24 2020-04-24 观光卡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71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8918A (zh) * 2022-12-26 2023-05-16 集美工业学校 纯脚控便携卡丁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69877U (zh) * 2016-05-19 2016-12-07 河南科技大学 安全电动车及车架
US20170203811A1 (en) * 2016-01-19 2017-07-20 Eliot Germanovsky Conveyance while seated using a hoverboard
CN107128413A (zh) * 2017-04-29 2017-09-05 西南交通大学 坐式自平衡车
CN206654137U (zh) * 2017-03-15 2017-11-21 深圳可波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漂移车架及以双轮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漂移卡丁车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03811A1 (en) * 2016-01-19 2017-07-20 Eliot Germanovsky Conveyance while seated using a hoverboard
CN205769877U (zh) * 2016-05-19 2016-12-07 河南科技大学 安全电动车及车架
CN206654137U (zh) * 2017-03-15 2017-11-21 深圳可波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漂移车架及以双轮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漂移卡丁车
CN107128413A (zh) * 2017-04-29 2017-09-05 西南交通大学 坐式自平衡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8918A (zh) * 2022-12-26 2023-05-16 集美工业学校 纯脚控便携卡丁车
CN116118918B (zh) * 2022-12-26 2024-05-24 集美工业学校 纯脚控便携卡丁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9228B2 (en) Self-balancing vehicle frame
JP3981733B2 (ja) 平行2輪乗用台車
JP5426681B2 (ja) 倒立振子型移動体
US7743871B2 (en) Anti-tilt apparatus and frame structure of tilting vehicle using the same
CN106892039B (zh) 自平衡装置及电动车辆
US20120037441A1 (en) Narrow Body Ultra Efficient Three Wheeled Electric Vehicle with Automotive Class Feel
CN105416485B (zh) 电动平衡车
JP5369999B2 (ja) 車両
CN111547174A (zh) 观光卡丁车
JPH06505936A (ja) 一輪車両
JP2011046297A (ja) 車両
JP5458722B2 (ja) 車両
CN109987184B (zh) 滑板车
JP2022514462A (ja) 傾斜車両
JP2017178188A (ja) 車両
WO2018161947A1 (zh) 自平衡装置、电动车辆、姿态车、载人行李箱及两轮滑板车
JP2011042181A (ja) 車両
JP2011042199A (ja) 車両
CN216102576U (zh) 脚控个人运输器
JP2011046275A (ja) 車両
JP2018043606A (ja) 走行装置
JP2022083251A (ja) 車両
JP2006151032A (ja) 立ち乗り式小型車両
CN216994690U (zh) 基于倒三轮结构的前驱代步车
JP2019010939A (ja) 三輪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