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7667A - 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7667A
CN111527667A CN201880084432.1A CN201880084432A CN111527667A CN 111527667 A CN111527667 A CN 111527667A CN 201880084432 A CN201880084432 A CN 201880084432A CN 111527667 A CN111527667 A CN 111527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stator
guide
disposed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44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7667B (zh
Inventor
金奉建
姜荣求
金兑镐
徐慈英
片振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793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58243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065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52383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140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60000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27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7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2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for windings on salient poles, such as claw-shaped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实施例涉及一种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该定子包括:定子芯;缠绕在定子芯上的线圈;以及设置在定子芯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体,其中,绝缘体包括:主体,线圈缠绕在主体上;从主体的内侧突出的第一引导件;从主体的外侧突出的第二引导件;从第一引导件的侧表面向外突出的第一突起;以及从第二引导件的内表面向内突出的第二突起,并且径向地设置在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绝缘构件由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而沿周向弯曲。因此,该电机能够防止绝缘纸的移动和分离。

Description

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通过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而获得旋转力的装置,并且广泛用于车辆、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中。
电机可以包括壳体、轴、设置在壳体的内周面上的定子以及安装在轴的外周面上的转子。这里,电机的定子引起转子的电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转子的旋转。
这里,定子可以包括定子芯、缠绕在定子芯上的线圈以及设置在定子芯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体。另外,定子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线圈之间的绝缘纸。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定子与壳体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设置绝缘纸,因此难以在均匀的位置处组装绝缘纸。
另外,当在线圈之间形成空间时,存在绝缘纸移动或分离的问题。因此,存在由于绝缘纸引起的绝缘性能下降的问题。
另外,当绝缘纸分离时,存在由于绝缘纸而妨碍转子的旋转的问题。因此,分离的绝缘纸增加了电机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另外,定子芯包括轭以及从轭向内突出的齿。线圈缠绕在齿上。另外,齿之间的空间对应于容纳卷绕线圈的狭凹槽。这里,在串联绕组的情况下,线圈的直径相对大于并联绕组的直径。因此,在线圈缠绕在齿上之后,由最后一匝缠绕越过另一齿的线圈具有引起与设置在相邻的狭凹槽中的线圈发生干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定子和电机,以防止绝缘纸的移动和分离。
另外,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消除了与缠绕在相邻齿上的线圈的干涉。
应当注意,实施例的目的不限于前述目的,并且通过以下描述,实施例的其他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轴;耦接到轴的转子;以及设置在转子的外侧处的定子,其中,定子包括:定子芯;耦接至定子芯的绝缘体;设置在绝缘体上的线圈;以及设置在线圈的一侧处的绝缘构件,其中,绝缘体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的一侧处的第一引导件;设置在主体的另一侧处的第二引导件;形成在第一引导件的一侧上的第一突起;以及形成在第二引导件的一侧上的第二突起,绝缘构件的一侧设置在第一突起与线圈之间,而绝缘构件的另一侧设置在第二突起与线圈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轴;耦接至轴的转子;以及设置在转子的外侧处的定子,其中,定子包括多个单元定子,多个单元定子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定子包括定子芯、耦接到定子芯的绝缘体以及设置在绝缘体上的线圈,绝缘体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的一侧处的第一引导件、设置在主体的另一侧处的第二引导件、形成在第一引导件的一侧上的第一突起以及形成在第二引导件的一侧上的第二突起,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彼此面对的方向上突出。电机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线圈的一侧处的绝缘构件。
多个单元定子可以布置成圆形以形成定子,并且第一突起和绝缘构件可以相对于单元定子沿顺时针方向设置。
绝缘构件可以包括曲面。
绝缘构件可以包括曲面的曲率在沿径向方向远离定子芯的中心的方向上减小的区域。
第一突起的与绝缘构件接触的一个表面可以包括与绝缘构件的曲率相对应的第一曲面,并且第二突起的与绝缘构件接触的一个表面可以包括与绝缘构件的曲率相对应的第二曲面。
第一曲面的曲率可以大于第二曲面的曲率。
绝缘构件可以设置成相对于周向比缠绕在主体的最外侧上的线圈更靠外。
最后一匝缠绕在主体的外侧上的线圈的一个区域与第二突起的端部之间的间隙(G)可以是线圈直径的0.95倍至1.0倍。
第一突起可以设置成面对第二突起。
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以相对于主体位于相同的周向上。
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以与绝缘构件接触。
第二突起可以设置在将定子芯的中心连接到第一突起的一端的假想线上。
主体的上表面、第一突起的上表面以及第二突起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成彼此共面。绝缘构件的上部可以设置在第一突起的上表面的下方。
第一突起可以形成为多个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可以形成为多个第二突起,多个第一突起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件的上侧和下侧,并且多个第二突起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件的上侧和下侧。
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以形成为在垂直方向上纵长地延伸。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与绝缘构件接触的内表面具有以规定角度倾斜的斜面。
绝缘构件的径向方向长度可以大于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距离(D1)。
绝缘构件可以被设置为绝缘纸。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该定子包括:定子芯;缠绕在定子芯上的线圈;以及设置在定子芯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体,其中,绝缘体包括:主体,线圈缠绕在所述主体上;从主体的内侧突出的第一引导件;从主体的外侧突出的第二引导件;从第一引导件的侧表面向外突出的第一突起;以及从第二引导件的内表面向内突出的第二突起,其中,沿径向方向设置在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绝缘构件由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而沿周向弯曲。
第一突起可以包括第一曲面使得绝缘构件的内端部与第一曲面接触,并且第二突起可以包括第二曲面使得绝缘构件的外端部与第二曲面接触。
第二曲面和第二引导件相交的拐角可以设置在将定子芯的中心、第一曲面和第一引导件相交的拐角径向地连接的假想线L上。
最后一匝缠绕在主体的外侧上的线圈的一个区域与第二突起的端部之间的间隙(G)可以是线圈直径的0.95倍至1.0倍。
绝缘构件可以形成为板状,并且随着绝缘构件的径向方向宽度增加,第一突起的突出长度可以减小。
主体的上表面、第一突起的上表面和第二突起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成彼此共面。绝缘构件的上部可以设置在第一突起的上表面的下方。
绝缘构件可以被设置为绝缘纸。
绝缘构件的径向方向长度可以大于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距离(D1)。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轴;耦接至轴的转子;以及设置在转子的外侧处的定子,其中,定子包括定子芯、缠绕在定子芯上的线圈以及设置在定子芯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体,其中,绝缘体包括:主体,线圈缠绕在主体上;从主体的内侧突出的第一引导件;从主体的外侧突出的第二引导件;从第一引导件向外突出的第一突起;以及从第二引导件向内突出的第二突起,其中,沿径向设置在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绝缘构件由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而沿周向弯曲。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子,该定子包括:多个定子单元;绝缘构件,所述绝缘构件被配置成使定子单元绝缘;以及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被配置成引导绝缘构件的布置,其中,定子单元中的每一个定子单元包括定子芯、设置在定子芯上的绝缘体以及缠绕在绝缘体上的线圈,其中,绝缘体包括:主体,线圈缠绕在主体上;从主体的内侧突出的内引导件;从主体的外侧突出的外引导件;以及从内引导件的侧表面的一个区域沿周向突出的第一突起,并且其中,第一引导部是由于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一突起彼此接触而形成的凹槽。
绝缘体可以包括从第一突起的下部向外突出的第二突起,并且第二突起的上表面可以与绝缘构件的下表面接触。
绝缘体可以包括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第二突起可以形成在下绝缘体的第一突起的下部处。
定子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绝缘构件的布置的第二引导部,并且第二引导部可以设置为由于彼此相邻设置的外引导件的侧表面设置为彼此间隔开而形成的狭缝。
绝缘体可以包括从外引导件的侧表面的下侧的一个区域沿周向突出的第三突起。
第三突起的上表面可以与绝缘构件的下表面接触。
绝缘构件可以形成为板状并且由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引导。
定子芯可以包括轭以及从轭径向地突出的齿,并且绝缘构件的外表面可以与轭的内周面接触。
绝缘构件可以包括板部以及从板部的两个侧端延伸的侧壁部,并且侧壁部可以通过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引导。
侧壁部的内表面的高度(H1)可以小于侧壁部的外表面的高度(H2)。
板部的内部宽度(W1)可以小于板部的外部宽度(W2)。
定子芯可以包括轭以及从轭径向地突出的齿,并且绝缘构件的外表面可以与轭的内周面接触。
绝缘构件可以是绝缘纸。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定子;设置在定子上的转子;耦接至转子的轴;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盖,其中,定子包括多个定子单元、配置成使定子单元绝缘的绝缘构件以及配置成引导绝缘构件的布置的第一引导部,其中,定子单元中的每个定子单元包括定子芯、设置在定子芯上的绝缘体以及缠绕在绝缘体上的线圈,其中,绝缘体包括:主体,线圈缠绕在主体上;从主体的内侧突出的内引导件;从主体的外侧突出的外引导件;以及从内引导件的侧表面的一个区域沿周向突出的第一突起,并且其中,第一引导部是由于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一突起彼此接触而形成的凹槽。
定子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绝缘构件的布置的第二引导部,并且第二引导部可以设置为由于彼此相邻设置的外引导件的侧表面设置成彼此间隔开而形成的狭缝。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定子;设置在定子上的转子;以及耦接至转子的轴,其中,定子包括具有多个齿的定子芯、设置在齿上的绝缘体以及缠绕在绝缘体上的线圈,其中,绝缘体包括绕组部、设置在绕组部的外侧处的外引导件以及设置在外引导件的内侧处的凹槽,并且其中,线圈以多匝缠绕在绕组部上以形成多层,线圈的多匝中的最后一匝设置在多层中的最靠近齿的第一层中,并且最后一匝的线圈设置在凹槽中。
绕组部可以包括上表面以及从上表面的两端延伸的两个侧表面,并且凹槽可以设置成邻近侧表面与绕组部之间的边界。
绕组部可以包括上表面以及从上表面的两端延伸的两个侧表面,并且凹槽可以设置在侧表面与绕组部之间的边界处。
线圈的匝数可以是六,并且三个线圈可以串联连接。
当构成定子的齿的数量为n并且构成定子的线圈的数量为m时,一个线圈可以缠绕在n/m个齿上(n和m均为正整数)。
多匝中的第一匝和最后一匝可以相对于齿对称地设置。
缠绕在齿的绕组部上的线圈的第一匝和最后一匝可以设置在多层中的同一层中。
凹槽的宽度可以小于线圈的直径。
绝缘体可以包括设置在齿上方的上绝缘体以及设置在齿下方的下绝缘体,并且凹槽可以设置在上绝缘体或下绝缘体中。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定子以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能够通过调节绝缘体与引导件之间的距离以及绝缘构件的尺寸对绝缘构件赋予弹性力,来防止绝缘构件的移动和分离。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能够利用形成在绝缘体中的突起来防止绝缘构件的移动和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线圈的线径和施加于线圈的张力,限定线圈与形成在绝缘体的第二引导件中的第二突起之间的布置关系,从而可以提高线圈的空间因数。因此,可以通过布置关系防止线圈的端部的分离。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可以利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防止绝缘纸的移动和分离。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线圈的最后一匝被设置在第一层中并且通过绝缘体的凹槽固定,因此具有消除与缠绕在相邻的齿上的线圈干涉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的各种有益优点和效果不受详细描述限制,并且应通过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的图。
图2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单元定子的图。
图6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定子芯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绝缘体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绝缘体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绝缘体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图。
图12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定子中的多个定子单元的图。
图14和图15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定子单元的图。
图16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定子中的定子单元的定子芯和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定子中的定子单元的定子芯和绝缘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上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上绝缘体的俯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下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下绝缘体的俯视图。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上绝缘体的主视图。
图23是示出绝缘构件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24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25是示出绝缘构件的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26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机的侧视剖视图。
图27是示出图26所示的定子的定子芯的图。
图2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机的绝缘体的图。
图29是示出安装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机的齿上的绝缘体的图。
图30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缠绕有电机的线圈的定子芯的图。
图3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机的线圈的缠绕顺序的图。
图32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机的线圈的缠绕过程的图。
图3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机的线圈的缠绕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然而,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限于以下描述的一些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性地组合和替换实施例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此外,除非特别定义和描述,否则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可以被解释为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并且诸如字典中定义的术语的通用术语可以考虑相关技术的上下文含义来解释。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旨在描述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
在本公开中,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单数形式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当描述为“A、B和(或)C中的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时,可以包括A、B和C可被组合的所有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
另外,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件时,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A、B、(a)、(b)等。
这些术语旨在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区分开,但是这些部件的性质和顺序或序列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另外,当一个部件被描述为“链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该部件不仅直接链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个部件,而且通过该部件与另一个部件之间的又一个部件而“链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个部件。
此外,当两个部件被描述为形成或设置在每个部件“上(上方)或下(下方)”时,术语“上(上方)”或“下(下方)”不仅包括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接触,而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形成或设置在两个部件之间。另外,当描述为“在上(上方)或下(下方)”时,术语“在上(上方)或下(下方)”不仅可以表示相对于一个部件的向上方向,还可以是相对于一个部件的向下方向。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相同或相应的部件,而与附图的数量无关,并且在此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的图。在图1中,X方向表示轴向,Y方向表示径向方向。另外,轴向垂直于径向方向。
参考图1,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1可以包括:壳体100,在壳体100的一侧形成有开口;盖200,盖200设置在壳体100的上部;转子300,转子300耦接至轴500;定子400,定子400设置在壳体100中;轴500,轴500与转子300一起旋转;汇流条600,汇流条600设置在定子400的上方;以及感测部700,感测部700用于检测转子300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转子300可旋转地设置在定子400的内侧。这里,结构的内侧是指相对于中心C朝向中心C的方向,并且外侧是指与内侧相反的方向。
电机1可以是在电动助力转向(EPS: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 System)系统中使用的电机。EPS系统通过电机的驱动力来辅助转向力,以确保转向稳定性并快速地提供恢复力,从而使驾驶员能够安全驾驶。
壳体100和盖200可以形成电机1的外形。另外,由于壳体100与盖200之间的耦接,可以形成容纳空间。因此,如图1所示,转子300、定子400、轴500、汇流条600和感测部700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轴500可旋转地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因此,电机1可以进一步包括轴承10,轴承10设置在轴500的上部和下部中的每一个上。
壳体100可以形成为柱状。另外,转子300、定子400等可以被容纳在壳体100中。在这种情况下,壳体100的形状或材料可以被各种各样地改变。例如,壳体100可以由可承受高温的金属材料形成。
盖200可以设置在壳体100的开口表面上,即,壳体100的上部上,以覆盖壳体100的开口。在这种情况下,盖200的形状或材料可以被各种各样地改变。例如,盖200可以由可承受高温的金属材料形成。
转子300可以设置在定子400的内侧。另外,轴500可以通过按压配合方法耦接到转子300的中心部分。
转子300可以通过将磁体(未示出)耦接到转子芯(未示出)而形成。例如,转子300可以形成为磁体设置在转子芯的外周面上的类型。或者,转子300可以形成为磁体设置在转子芯中的内部永磁体(lnterior Permanent Magnet)类型。
因此,磁体相对于缠绕在定子400上的线圈430形成旋转磁场。这些磁体可以设置成使得北极(N)和南极(S)相对于轴500在周向上交替地设置。
因此,转子300由于线圈430与磁体之间的电相互作用而旋转,并且当转子300旋转时,轴500旋转以产生电机1的驱动力。
另一方面,转子300的转子芯可以通过将多个分割的芯耦接来制造,或者可以以形成为单个容器的单个芯的形式制造。这里,转子芯可以以将具有圆形薄钢板的形状的多个板堆叠的形式实现。
另外,转子300可以进一步包括罐(未示出),该罐设置成覆盖具有与磁体接合的外周面的转子芯。
罐可以保护转子芯和磁体免受外部冲击、物理和化学刺激等,并且可以阻止异物被引入到转子芯和磁体中。
另外,罐防止磁体发生与转子芯分离。
定子400可以设置在壳体100中。在这种情况下,定子400可以被支撑在壳体100的内周面上。另外,定子400设置在转子300的外侧。即,转子300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在定子400的内侧。
图2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图3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5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单元定子的图,图6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定子芯的俯视图。
参考图2至图4,定子400可以包括定子芯410、设置在定子芯410上的绝缘体420、缠绕在绝缘体420上的线圈430、以及沿径向方向设置并且被配置成使缠绕在定子芯410的齿412上的线圈430之间绝缘的绝缘构件440。这里,绝缘体420设置在定子芯410的齿412和线圈430之间以使线圈430绝缘。
在这种情况下,定子400可以通过沿周向布置图5所示的单元定子400a来形成。例如,可以将多个单元定子400a布置成圆形来形成定子400。
这里,绝缘构件440设置在单元定子400a的线圈430之间,以使单元定子400a的线圈430绝缘。例如,绝缘构件440相对于周向设置在线圈430的一侧以使线圈430之间绝缘。因此,第一突起424和绝缘构件440可以相对于单元定子400a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设置。
已经描述了通过沿周向布置多个单元定子400a而形成的电机1的定子400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此。例如,将绝缘体420设置于设置为单个产品的定子芯410上,将线圈430缠绕在绝缘体420上,然后设置绝缘构件440,从而可以形成定子400。这里,设置为单个产品的定子芯410可以包括柱状的轭、以及设置成在柱状的轭的内周面上沿周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齿。
参考图2至图5,定子400可以包括定子芯410、设置在定子芯410上的绝缘体420、缠绕在绝缘体420上的线圈430、以及沿径向方向设置并且配置成使缠绕在定子芯410的齿412上的线圈430之间绝缘的绝缘构件44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定子400可以由多个单元定子400a形成,所以单元定子400a中的每个单元定子也可以包括定子芯410、绝缘体420、线圈430和绝缘构件440。
形成旋转磁场的线圈430可以缠绕在定子芯410上。
参考图6,定子芯410可以包括轭411以及从轭411径向突出的齿412。这里,定子芯410可以通过堆叠具有薄钢片形状的多个片或多个板而形成。
轭411可以形成为弧形。
齿412可以设置成从轭411的内周面径向突出。这里,定子400的多个齿412可以设置成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
另外,齿412可以设置成面对转子300的磁体。
此外,线圈430可以缠绕在齿412上。在这种情况下,绝缘体420的主体421可以设置在齿412与线圈430之间,以使齿412与线圈430绝缘。
绝缘体420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以使定子芯410与线圈430绝缘。另外,线圈430可以缠绕在设置有绝缘体420的定子芯410的齿412上。因此,线圈430可以通过电力的供应而形成旋转磁场。
绝缘体420可以耦接到定子芯410的上侧和下侧。
图7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绝缘体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绝缘体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绝缘体的侧视图。
参考图7至图9,绝缘体420可以包括:缠绕有线圈430的主体421;从主体421的内侧延伸以沿轴向突出的第一引导件422;从主体421的外侧延伸以沿轴向突出的第二引导件423;从第一引导件422向外突出的第一突起424;以及从第二引导件423向内突出的第二突起425。这里,第一突起424可以设置成面对第二突起425。因此,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的突出方向可以彼此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可以相对于主体421沿相同周向的顺时针方向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第一引导件422与第二引导件423之间的绝缘构件440的一侧设置在第一突起424与缠绕在主体421上的线圈430之间,绝缘构件440的另一侧设置在第二突起425与缠绕在主体421上的线圈430之间。因此,设置在第一引导件422与第二引导件423之间的绝缘构件440可以设置成由于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4而在周向上弯曲。
绝缘体420的主体421、第一引导件422、第二引导件423、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可以一体地形成。
线圈430可以缠绕在主体421上。
主体421可以设置在定子芯410的齿412上,以使定子芯410与线圈430绝缘。
主体421可以形成为
Figure BDA0002557779950000121
形,并且凹槽421a可以形成在主体421的外表面中。这里,凹槽421a可以为凹陷的凹槽的形式。另外,当线圈430缠绕在主体421上时,凹槽421a可以引导线圈430的布置。
第一引导件422可以设置在主体421上。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引导件422可以形成为沿轴向从主体421的内侧突出。这里,轴向可以是轴500的长度方向。
因此,第一引导件422支撑缠绕在主体421上的线圈430,从而防止线圈430朝向主体421的内侧分离。
参考图9,第一引导件422可以形成为相对于主体421的上表面421b高于第二引导件423。
第二引导件423可以设置在主体421的外侧。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引导件423可以形成为从主体421的外侧沿轴向和周向突出。因此,第二引导件423可以包括从主体421的外侧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引导部423a以及从主体421的外侧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引导部423b。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引导部423a可以设置成卡合到轭411的上部。因此,第一引导部423a可以设置成在轴向上与轭411的一个区域重叠。另外,第二引导部423b可以设置在轭411的内周面上。
第二引导件423支撑缠绕在主体421上的线圈430,以防止线圈430向外分离。
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二引导件423中形成凹槽用以布置电连接到线圈430的端子。
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引导绝缘构件440的布置。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可以形成为在垂直方向(轴向)上纵长地延伸。
第一突起424可以形成为从第一引导件422的侧表面422a向外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突起424的突出长度L1可能被线圈430的缠绕限制。这里,突出长度L1可以是相对于第一引导件422的外表面在径向上的长度。
另外,第一突起424的尺寸可以通过在齿412之间沿周向形成的狭缝开口确定。
如图8所示,第一突起424可以在俯视图中形成为弯曲形状,并且可以包括第一曲面424a。另外,绝缘构件440的内端部可以设置成与第一曲面424a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俯视图中第一曲面424a可以形成为向第一突起424的内侧凹入。
另外,第一突起424的上表面424b可以设置成与主体421的上表面421b共面。
第二突起425可以形成为从第二引导件423的内表面423c向内突出。
如图8所示,在俯视图中第二突起425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并且第二突起425可以包括第二曲面425a。另外,绝缘构件440的外端部可以设置成与第二曲面425a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俯视图中第二曲面425a可以形成为向第二突起425的内侧凹入。
另外,第二突起425的上表面425b可以设置成与主体421的上表面421b共面。
参考图2和图3,绝缘构件440设置在单元定子400a上,以使缠绕在一个单元定子400a上的线圈430与缠绕在设置成与该一个单元定子400a相邻的单元定子400a上的线圈430绝缘。
绝缘构件440可以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这里,可以将绝缘纸设置为绝缘构件440。因此,由于绝缘纸是柔性的并且重量轻,所以绝缘纸不会显著影响电机1的性能。
或者,绝缘构件440可以由诸如薄板状塑料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2所示,绝缘构件440可以形成为板状。在这种情况下,绝缘构件440的径向方向宽度W大于第一引导件422与第二引导件423之间的距离D1。这里,绝缘构件440的径向方向宽度W可以被称为绝缘构件440的径向长度。
因此,当设置绝缘构件440时,绝缘构件440可以弯曲并设置在第一引导件422与第二引导件423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绝缘构件440的内端部被支撑在第一突起424上,并且绝缘构件440的外端部被支撑在第二突起425上。通过由于绝缘构件440的弯曲形状而形成在绝缘构件440中的弹性力,防止绝缘构件440的分离。
这里,第一突起424的第一曲面424a和第二突起425的第二曲面425a引导绝缘构件440的弯曲方向,使得板状绝缘构件440弯曲。另外,由于第一曲面424a和第二曲面425a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为曲面,所以与绝缘构件440的接触量可增加。因此,可以提高由于第一突起424的第一曲面424a和第二突起425的第二曲面425a相对于绝缘构件440产生的支撑力。
已经描述了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具有规定曲面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与绝缘构件440接触的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的内表面可以形成为具有以规定角度倾斜的斜面。也就是说,第一突起424可以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是相对于第一引导件422具有规定斜率的平坦表面。另外,第二突起425可以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是在与第二引导件423的内表面423c的接触点处具有规定斜率的平坦表面。
另一方面,绝缘构件440设置成由于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而弯曲,使得绝缘构件440可以包括曲面。因此,绝缘构件440的曲面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曲率。
也就是说,第一突起424的与绝缘构件440接触的一个表面包括与绝缘构件440的曲率相对应的第一曲面424a,并且第二突起425的与绝缘构件440接触的一个表面包括与绝缘构件440的曲率相对应的第二曲面425a,使得绝缘构件440的曲面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曲率。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曲面424a的曲率可以大于第二曲面425a的曲率,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曲面424a的曲率可以形成为等于第二曲面425a的曲率。因此,在俯视图中绝缘构件440可以形成为弧形。
另外,绝缘构件440可以包括曲面的曲率在沿径向远离定子芯410的中心的方向上减小的区域。
例如,由于绝缘构件440的弯曲形状由于第一引导件422与第二引导件423之间的距离D1确定,因此,当第一引导件422与第二引导件423之间的距离D1减小时,绝缘构件440可以以绝缘构件440的中心侧相对于周向进一步突出的形状设置在第一引导件422与第二引导件423之间。因此,绝缘构件440可以包括曲面的曲率在沿径向远离定子芯410的中心的方向上减小的区域。
第一突起424可以设置成在径向上面对第二突起42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可以相对于主体421沿顺时针方向设置。
这里,第二突起425可以设置在将定子芯410的中心C连接到第一突起424的一端的假想线L上。
如图3所示,在俯视图中,第二曲面425a和第二引导件423相交的边缘E2可以设置在假想线L上,假想线L将定子芯410的中心C连接到第一曲面424a和第一引导件422相交的边缘E1。
例如,第一边缘E1可以形成在第一曲面424a和第一引导件422相交的区域中,第二边缘E2可以形成在第二曲面425a和第二引导件423相交的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在俯视图中,第二边缘E2可以设置在将定子芯410的中心C连接到第一边缘E1的假想线L上。即,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可以设置在沿径向方向设置的假想线L上。
参考图3和图4,随着绝缘构件440的径向方向宽度W增加,第一突起424的突出长度L1可以在径向上减小。例如,随着绝缘构件440的径向方向宽度W增加,由于绝缘构件440的弹性力增大并且与第一突起424的接触力增大,所以第一突起424的突出长度L1可以减小。
另外,如图3所示,绝缘构件440可以设置成相对于周向比缠绕在主体421的最外侧上的线圈430更靠外。
例如,由于绝缘构件440设置在线圈430的一个区域与突起424和425之间,所以绝缘构件440相对于周向使线圈430之间绝缘,在线圈430的该一个区域中,最后一匝缠绕在主体421的外侧上。因此,绝缘构件440可以设置成相对于周向比缠绕在主体421上的线圈430更靠外。
另外,最后一匝缠绕在主体421的外侧上的线圈430的一个区域与第二突起425的端部之间的间隙G可以为线圈430的直径的0.95倍至1.0倍。这里,由于线圈430沿着设置在齿412上的主体421的外表面缠绕,所以匝数可以表示围绕齿412缠绕一次的绕组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线圈430的端部C1可以设置成面对第二突起425的第二曲面425a。这里,图5所示的线圈430的端部C1是与绕组的端部相对应的区域,从而线圈430的端部C1可以被称为端线。
当线圈430被缠绕时,由于从卷绕装置(未示出)施加于线圈430的张力,线圈430的直径减小。例如,当以20Kg的张力缠绕直径为1.9mm的线圈430时,线圈430的直径由于张力而减小到1.8mm。因此,即使当间隙G小于线圈430的直径时,线圈430的端部C1也可以通过间隙G移动到主体421。
另外,当张力被释放时,线圈430的减小的直径恢复。因此,线圈430的端部C1不会从间隙G分离。
此外,由于绝缘构件440设置在线圈430的端部C1与第二突起425之间,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线圈430的端部C1的分离。
然而,当间隙G小于线圈430的直径的0.95倍时,可能会妨碍线圈430的端部C1的布置,并且当间隙G超过线圈430的直径的1.0倍时,间隙G影响线圈430的空间因数。这里,空间因数可以指缠绕在齿412上的线圈430的量。
因此,由于间隙G的尺寸被调整为线圈430的直径的0.95倍至1.0倍,所以可以满足线圈430的空间因数以及线圈430的端部C1的分离防止这两者。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突起425的突出量也可以通过间隙G而调整。
参考图7和图9,主体421的上表面421b、第一突起424的上表面424b和第二突起425的上表面425b可以设置在假想共面上。另外,如图5所示,绝缘构件440的上部可以设置在第一突起424的上表面424b的下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绝缘构件440的上部可以设置在第一突起424的上表面424b的下方。因此,绝缘构件440可以进一步确保线圈430之间的绝缘。
图10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绝缘体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
参考图10,当将图7中所示的绝缘体420与根据另一示例的绝缘体420a比较时,根据另一示例的绝缘体420a在第一突起424的数量和第二突起425的数量上有所不同。这里,根据另一示例的绝缘体420a可以被称为根据第二示例的绝缘体或第二绝缘体,并且可以取代上述绝缘体420而设置在定子400上。
参考图10,根据另一示例的绝缘体420a可以包括:主体421,线圈430缠绕在主体421上;第一引导件422,第一引导件422从主体421的内侧延伸成在轴向上突出;第二引导件423,所述第二引导件423从主体421的外侧延伸成在轴向上突出;多个第一突起424,所述多个第一突起424从第一引导件422向外突出;以及多个第二突起425,所述多个第二突起425从第二引导件423向内突出。这里,第一突起424可以设置成面对第二突起425。因此,设置在第一引导件422与第二引导件423之间的绝缘构件440可以设置成由于第一突起424和第二突起425在周向上弯曲。
如图10所示,多个第一突起424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件422的上侧和下侧使得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
另外,多个第二突起425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件423的上侧和下侧使得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
如图1所示,轴500可以通过轴承10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100上。另外,轴500可以通过与转子300的旋转联动而旋转。
汇流条600可以设置在定子400的上方。
另外,汇流条600可以电连接到定子400的线圈430。
汇流条600可以包括汇流条主体和设置在汇流条主体中的多个端子。这里,汇流条主体可以是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的成型产品。另外,每个端子可以电连接到定子400的线圈430。
感测部700可以检测感测磁体的磁力,从而检测轴500的旋转,所述感测磁体安装成可旋转地与转子300连接以确定转子300的当前位置。
感测部700可以包括感测磁体组件710和印刷电路板(PCB)720。
感测磁体组件710耦接到轴500并且与转子300连接以检测转子300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感测磁体组件710可以包括感测磁体和感测板。感测磁体可以与感测板同轴地耦接。
感测磁体可以包括设置成与在周向上形成内周面的孔相邻的主磁体、以及形成在主磁体的边缘处的子磁体。主磁体可以布置成等同于插入到电机的转子300中的驱动磁体。子磁体比主磁体分段更多,并形成多个磁极。因此,可以进一步分割和测量旋转角,并且可以使电机的驱动更平稳。
感测板可以由盘形式的金属材料形成。感测磁体可以耦接到感测板的上表面。此外,感测板可以耦接至轴500。这里,轴500穿过的孔形成在感测板中。
用于检测感测磁体的磁力的传感器可以设置在PCB 720上。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可以被设置为霍尔集成电路(IC)。另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感测磁体的N极和S极的变化来产生感测信号。
第二实施例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图。
参考图11,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1a可以包括:壳体1100,所述壳体1100在其一侧形成有开口;盖1200,所述盖1200设置在壳体1100的上部;定子1300,所述定子1300设置在壳体1100中;转子1400,所述转子1400设置在定子1300中;轴1500,所述轴1500与转子1400一起旋转;汇流条1600,所述汇流条1600设置在定子1300的上方;以及感测部1700,所述感测部1700用于检测轴1500的旋转。
当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1a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机1进行比较时,在定子之间存在差异。
壳体1100和盖1200可以形成电机1a的外形。另外,由于壳体1100与盖1200之间的耦接,可以形成容纳空间。因此,如图11所示,定子1300、转子1400、轴1500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轴1500可旋转地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因此,电机1a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轴1500的上部和下部中的每一个上的轴承10。
壳体1100可以形成为柱状。另外,定子1300、转子1400等可以被容纳在壳体1100中。
盖1200可以设置在壳体1100的开口表面上,即,壳体1100的上部上,以覆盖壳体1100的开口。
定子1300可以设置在壳体1100中。在这种情况下,定子1300可以被支撑在壳体1100的内周面上。此外,定子1300设置在转子1400的外侧。即,转子1400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在定子1300的内侧。
图12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示例的图,图13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定子中的多个定子单元的图,图14和图15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定子单元的图。这里,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子的图。当将定子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子进行比较时,绝缘构件的形状存在差异。
参考图12至图15,定子1300可以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定子单元1300a、用于使定子单元1300a彼此绝缘的绝缘构件1340以及用于引导绝缘构件1340的布置的第一引导部1360。另外,定子13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绝缘构件1340的布置的第二引导部1370。这里,绝缘构件1340设置在定子单元1300a之间以使定子单元1300a的线圈1320绝缘。
例如,可以通过沿周向布置多个定子单元1300a并且在每个定子单元1300a的线圈1320之间布置绝缘构件1340来实现定子1300。在这种情况下,绝缘构件1340可以由通过沿周向布置定子单元1300a而形成的第一引导部1360和第二引导部1370来引导。
图16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定子中的定子单元的定子芯和绝缘体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定子中的定子单元的定子芯和绝缘体的分解立体图。
参考图14至图17,定子单元1300a可以包括定子芯1310、缠绕在定子芯1310上的线圈1320以及设置在定子芯1310与线圈1320之间的绝缘体1330。
形成旋转磁场的线圈1320可以缠绕在定子芯1310上。
可以通过将薄钢板形式的多个板堆叠来形成定子芯1310,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此。例如,定子芯1310可以由单个产品形成。
参考图17,定子芯1310可以包括弧形的轭1311和齿1312。另外,为了线圈1320的缠绕,齿1312可以形成为从轭1311的内周面1311a沿径向突出。这里,已经描述了轭1311和齿1312一体地形成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齿1312可以设置成面对转子1400的磁体。另外,线圈1320缠绕在齿1312上。
绝缘体1330使定子芯1310与线圈1320绝缘。因此,绝缘体1330可以设置在定子芯1310与线圈1320之间。
因此,线圈1320可以缠绕在设置有绝缘体1330的定子芯1310上。因此,线圈1320可以电力的供应而形成旋转磁场。
如图14和图15所示,绝缘体1330可以设置在定子芯1310的齿1312上,以使定子芯1310与线圈1320绝缘。这里,绝缘体1330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
绝缘体1330可以包括:主体1331,线圈1320缠绕在所述主体1331上;内引导件1332,所述内引导件1332从主体1331的内侧沿轴1500的长度方向延伸而突出;第一突起1333,所述第一突起1333从内引导件1332的侧表面的一个区域沿周向突出;以及外引导件1335,所述外引导件1335从主体1331的外侧延伸而突出。这里,主体1331、内引导件1332、第一突起1333和外引导件1335可以一体地形成。
线圈1320可以缠绕在主体1331上。
主体1331可以设置在定子芯1310的齿1312上,以使定子芯1310与线圈1320绝缘。
主体1331可以形成为
Figure BDA0002557779950000211
形,并且凹槽1331a可以在轴向上形成在主体1331的外表面中。这里,凹槽1331a可以为凹陷的凹槽的形式。另外,当线圈1320被缠绕时,凹槽1331a可以引导线圈1320的布置。
内引导件1332支撑缠绕在主体1331上的线圈1320,以防止线圈1320向内分离。
内引导件1332可以设置在主体1331的内侧。另外,内引导件1332可以形成为从主体1331的内侧在轴向和周向上突出。这里,轴向可以是轴1500的长度方向。
第一突起1333可以从内引导件1332的侧表面1332a的一个区域沿周向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设置成彼此相邻的第一突起1333的侧表面1333a彼此接触,所以可以形成第一引导部1360。例如,第一引导部1360可以设置在一个定子单元1300a的内引导件1332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定子单元1300a的内引导件1332之间。
如图12所示,第一引导部1360可以设置成形成为凹形的凹槽1360。这里,已经描述了将第一引导部1360设置为凹槽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此。
因此,凹槽1360引导绝缘构件1340的布置。因此,绝缘构件1340的内端部1340a设置在凹槽1360中。
另一方面,绝缘体1330可以包括第二突起1334,所述第二突起1334从形成在内引导件1332中的第一突起1333的下部向外延伸而突出。
第二突起1334可以用作钩形凸部。例如,当绝缘构件1340通过凹槽1360引导时,绝缘构件1340由于第二突起1334的上表面1334a仅移动到规定位置。因此,第二突起1334的上表面1334a可以与绝缘构件1340的下表面接触。
外引导件1335支撑缠绕在主体1331上的线圈1320,以防止线圈1320向外分离。
外引导件1335可以设置在主体1331的外侧。另外,外引导件1335可以形成为从主体1331的外侧沿轴向和周向突出。
如图12所示,由于设置成彼此相邻的外引导件1335的侧表面1335a彼此间隔开,因此可以形成第二引导部1370。例如,第二引导部1370可以设置在一个定子单元1300a的外引导件1335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定子单元1300a的外引导件1335之间。
如图12所示,第二引导部1370可以被设置为狭缝1370,狭缝1370是空间。这里,已经描述了第二引导部1370设置为狭缝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此。
因此,狭缝1370引导绝缘构件1340的布置。因此,绝缘构件1340的外端部1340b设置在狭缝1370中。
另一方面,绝缘体1330可以包括第三突起1336,所述第三突起1336从外引导件1335的侧表面1335a的下部沿周向突出。
第三突起1336可以用作钩形凸部。例如,当绝缘构件1340通过狭缝1370引导时,绝缘构件1340由于第三突起1336的上表面1336a仅移动到规定位置。因此,第三突起1336的上表面1336a可以与绝缘构件1340的下表面接触。
如图16和图17所示,绝缘体1330可以分为设置在齿1312的上部和侧表面上的上绝缘体1330a以及设置在齿1312的下部和侧表面上的下绝缘体1330b。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上绝缘体的立体图,图1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上绝缘体的俯视图。
参考图17至图19,上绝缘体1330a可以包括主体1331、内引导件1332、第一突起1333和外引导件1335。在这种情况下,上绝缘体1330a的主体1331设置在齿1312的上部和侧表面上。
图2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下绝缘体的立体图,图2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下绝缘体的俯视图,图2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上绝缘体的主视图。
参考图17和图20至图22,下绝缘体1330b可以包括主体1331、内引导件1332、第一突起1333、第二突起1334、外引导件1335和第三突起1336。在这种情况下,下绝缘体1330b的主体1331设置在齿1312的下部和侧表面上。
下绝缘体1330b的第二突起1334可以形成为从第一突起1333的下部向外延伸。
下绝缘体1330b的第三突起1336可以形成为从外引导件1335的侧表面1335a的下部沿周向延伸。
也就是说,下绝缘体1330b与上绝缘体1330a的不同之处在于,下绝缘体1330b包括第二突起1334和第三突起1336。
图23是示出绝缘构件的示例的侧视图。
参考图12和图23,绝缘构件1340设置在定子单元1300a之间以使线圈1320绝缘。这里,绝缘构件1340可以被称为第一绝缘构件。
如图12所示,绝缘构件1340可以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这里,绝缘构件1340可以是绝缘纸。
绝缘构件1340的内端部1340a和外端部1340b由第一引导部1360和第二引导部1370引导以设置在定子单元1300a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绝缘构件1340的下表面1341与第二突起1334的上表面1334a和第三突起1336的上表面1336a接触,以引导绝缘构件1340位于规定位置。
此外,绝缘构件1340的外端面1342可以与定子芯1310的轭1311的内周面1311a接触。
因此,通过第二突起1334、第三突起1336、第一引导部1360和第二引导部1370,防止绝缘构件1340的移动和分离。
图24是示出设置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机中的定子的另一示例的图,图25是示出绝缘构件的另一示例的侧视图。这里,图2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子的图。
参考图24,定子1300可以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定子单元1300a、用于覆盖定子单元1300a的线圈的绝缘构件1350以及用于引导绝缘构件1350的布置的第一引导部1360。另外,定子13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绝缘构件1350的布置的第二引导部1370。这里,绝缘纸可以被设置为绝缘构件1350。因此,由于绝缘纸是柔性的并且重量轻,所以绝缘纸不会显著影响电机的性能。
为了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子1300的绝缘构件135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子1300的绝缘构件1340区分开,绝缘构件1350可以被称为第二绝缘构件。
参考图24和图25,绝缘构件1350可以包括板351以及侧壁1352,侧壁1352从板351的两个侧端延伸以突出到一侧。在这种情况下,板351可以设置在线圈1320的上方。另外,侧壁1352可以设置在线圈1320之间。
侧壁1352通过第一引导部1360和第二引导部1370引导以设置在定子单元1300a之间。
侧壁1352的下表面1352a与第二突起1334的上表面1334a和第三突起1336的上表面1336a接触,以引导绝缘构件1340位于规定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侧壁1352的外表面1352b可以与定子芯1310的轭1311的内周面1311a接触。
因此,通过第二突起1334、第三突起1336、第一引导部1360和第二引导部1370,防止绝缘构件1350的移动和分离。
另一方面,侧壁1352的内表面352c的高度H1可以小于外表面1352b的高度H2。因此,板351可以设置成相对于侧壁1352的下表面1352a以规定角度θ倾斜。
也就是说,由于空间因数可以随着线圈1320向外移动而提高,所以板351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角度θ。
参考图24,板351的内部宽度W1可以形成为小于板351的外部宽度W2。例如,板351可以形成为梯形形状。
如图24所示,已经描述了绝缘构件1350在周向上连续地设置在定子单元1300a上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此。例如,绝缘构件1350可以在周向上设置在一个定子单元1300a上,可以跳过与该一个定子单元1300a相邻设置的定子单元1300a,然后可以设置在下一个定子单元1300a上。
转子1400可以设置在定子1300的内侧。另外,轴1500可以耦接到转子1400的中心部分。
可以通过将磁体(未示出)耦接到转子芯(未示出)来形成转子1400。例如,转子1400可以形成为磁体设置在转子芯的外周面上的类型。
因此,磁体相对于缠绕在定子1300上的线圈1320形成旋转磁场。这些磁体可以设置成使得N极和S极相对于轴1500在周向上交替地设置。
因此,转子1400由于线圈1320与磁体之间的电相互作用而旋转,并且当转子1400旋转时,轴1500旋转,以产生电机1a的驱动力。
另一方面,转子1400的转子芯可以通过将多个分割芯耦接来制造,或者可以以形成为单个容器的单个芯的形式制造。这里,转子芯可以以堆叠具有圆形薄钢板的形状的多个板的形式实现。
如图11所示,轴1500可以通过轴承10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1100中。另外,轴1500可以通过与转子1400的旋转联动而旋转。
汇流条1600可以设置在定子1300的上方。
另外,汇流条1600可以电连接到定子1300的线圈1320。
汇流条1600可以包括汇流条主体和设置在汇流条主体中的多个端子。这里,汇流条主体可以是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的成型产品。另外,每个端子可以电连接到定子1300的线圈1320。
感测部1700可以检测感测磁体的磁力,从而检测轴1500的旋转,所述感测磁体安装成与转子1400可旋转地连接以确定转子1400的当前位置。
感测部1700可以包括感测磁体组件710和PCB 720。
感测磁体组件710耦接至轴1500而与转子1400连接以检测转子1400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感测磁体组件710可以包括感测磁体和感测板。感测磁体可以与感测板同轴地耦接。
感测磁体可以包括设置成在周向上与形成内周面的孔相邻的主磁体、以及形成在主磁体的边缘处的子磁体。主磁体可以以与插入到电机的转子1400中的驱动磁体相同的方式设置。子磁体比主磁体分段更多,并形成为多个磁极。因此,可以进一步分割和测量旋转角,并且可以使电机的驱动更平稳。
感测板可以由盘形式的金属材料形成。感测磁体可以耦接到感测板的上表面。此外,感测板可以耦接至轴1500。这里,轴1500穿过的孔形成在感测板中。
用于检测感测磁体的磁力的传感器可以设置在PCB 720上。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可以被设置为霍尔IC。另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感测磁体的N极和S极的变化来产生感测信号。
第三实施例
图26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机的侧视剖视图。
参考图26,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机可以包括轴2100、转子2200和定子2300。此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机可以包括壳体2400和盖2500。
轴2100可以耦接至转子2200。当通过电流的供给在转子2200和定子2300中产生电磁相互作用时,转子2200旋转,因此轴2100通过与转子1400的旋转联动而旋转。这里,轴承10可以设置在轴2100的外周面上。另外,轴2100可以连接至车辆的转向轴以将动力传递至转向轴。
转子2200通过与定子2300的电相互作用而旋转。
转子2200可以包括转子芯2210和磁体2220。转子芯2210可以以堆叠有圆形薄钢板形式的多个板的形状实现或者可以实现为单个容器。与轴2100耦接的孔可以设置在转子芯的中心。对磁体2220进行引导的突起可以从转子芯2210的外周面突出。磁体2220可以接合到转子芯2210的外周面。多个磁体2220可以沿着转子芯2210的圆周以规则的间隔设置。转子2200和定子2300可以被容纳在壳体2400中。
图27是示出图26所示的定子的定子芯的图。
参考图26和图27,定子2300包括定子芯2310。定子芯2310可以被分割为轭2311和齿2312。齿2312从轭2311的内周面沿转子芯2210的中心方向突出。可以设置多个齿2312,并且轭2311可以针对每个齿2312分割。分割的轭2311彼此耦接并且组装。在齿2312之间设置有狭槽S,绕线线圈2320位于狭槽S中。
图28是示出绝缘体的图,图29是示出安装在齿中的绝缘体的图。
参考图28和图29,定子2300包括绝缘体2330。绝缘体2330设置在齿2312上。绝缘体2330使线圈2320与定子芯2310绝缘。绝缘体2330可以包括绕组部2331、内引导件2332和外引导件2333。线圈2320缠绕在绕组部2331上。绕组部2331可以包括安置槽2331a。安置槽2331a形成为在绕组部2331中凹入。安置槽2331a引导绕组并确定线圈2320的安置位置。
在绕组部2331与外引导件2333的内表面2333a之间的边界处设置有凹槽2334。凹槽2334用于固定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凹槽2334设置为在绝缘体2330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绝缘体2330可以分为上绝缘体2330A和下绝缘体2330B。在这种情况下,凹槽2334可以仅设置在上绝缘体2330A中。这是因为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跨越定子芯2310的上侧。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凹槽2334可以仅设置在下绝缘体2330B中。这是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跨越定子芯2310的下侧的情况。或者,凹槽2334可以设置在上绝缘体2330A和下绝缘体2330B这两者中。这具有通过将上绝缘体2330A和下绝缘体2330B形成为相同形状来增加部件的兼容性的优点。
另一方面,凹槽2334设置成在外引导件2333的内表面2333a中凹入,以确保捕获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的空间。凹槽2334可以从外引导件2333的内表面的上端形成到外引导件2333的内表面的下端,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凹槽2334可以形成为具有从外引导件2333的内表面的上端开始未到达其下端的规定长度。在图29中,凹槽2334已被示出为相对于绕组部2331位于左侧,但是凹槽2334可以被实现为位于右侧。或者,凹槽2334可以相对于绕组部2331形成在左侧和右侧这两者。
绕组部2331包括上表面2331b和侧表面2331c。侧表面2331c弯曲并且从上表面2331b的两侧延伸。安置槽2331a设置成在侧表面2331c中较长。凹槽2334设置成与侧表面2331c与外引导件2333的内表面2333a之间的边界相邻。或者,凹槽2334可以设置在侧表面2331c与外引导件2333的内表面2333a之间的边界处。另外,优选地,凹槽2334的宽度W形成为小于线圈2320的直径。这是为了增加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的固定力。
图30是示出缠绕有线圈的定子芯的图,图31是示出线圈的缠绕顺序的图。
图30示出了以六匝缠绕的线圈2320的横截面,其在图中相对于横截面根据线圈2320的缠绕顺序,将线圈2320的位置示出为从1到12的数字。参考图30和图31,在横截面上辨别的线圈2320的形状相对于齿2312对称地设置。另外,线圈2320的多匝中的第一匝和最后一匝相对于齿2312对称地设置。线圈2320可以以六匝缠绕。另外,线圈2320可以堆叠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中。
设置在图30的右侧的最外侧处的第一线圈横截面的位置表示线圈2320的第一匝。从第一线圈横截面到第二线圈横截面的绕组是第一匝。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1的C1所示,设置在左侧的最外侧处的区域为空,并且绕组行进以引导第二线圈部分位于下一区域中。设置在第一层中的线圈321行进至第四匝,并且通过第五匝而设置在第二层中的线圈322堆叠在设置于第一层中的线圈321上。由于第五匝,第十线圈横截面位于第二层中。另外,第十二线圈横截面通过最后一匝即第六匝设置在第一层的最外区域C1中。
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跨越下一个相邻的齿2312以缠绕在其上。因此,这是发生线圈2320的移动的区域。另外,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位于最外侧。由于最后一匝与轭2311的两侧相邻,因此当相邻的轭2311相互耦接并且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位于第二层时,在线圈2320之间可能发生干扰。另一方面,当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位于第一层时,图30中的空间P得到确保从而防止缠绕在相邻齿2312上的线圈之间的干扰。另一方面,凹槽2334位于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跨越的位置。也就是说,凹槽2334在功能上与第一层的最外区域相邻设置。当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跨越时,凹槽2334对线圈2320进行固定以防止产生线圈2320的移动和间隙。
图32是示出线圈的缠绕过程的图。这里,图32a是示出缠绕在第一分割芯上的线圈的图,图32b是示出缠绕在第二分割芯上的线圈的图,图32c是示出缠绕在第三分割芯上的线圈的图。
参考图32,第一分割芯2310A、第二分割芯2310B和第三分割芯2310C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形成定子2300的多个分割芯中的任一个。
如图32a所示,在形成起始端的状态下,线圈2320缠绕在第一分割芯2310A上。线圈2320电连接至U相、V相和W相电源中的任一个。在图32中的A1所示的区域中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完成,线圈2320跨越第二分割芯2310B。在这种情况下,图30的凹槽2334引导线圈2320并同时将线圈2320固定。
另外,如图32b所示,线圈2320缠绕在第二分割芯2310B上。在图32中的A2所示的区域中线圈2320的最后一匝完成,线圈2320跨越第三分割芯2310C。
如图32c所示,线圈2320缠绕在第三分割芯2310C上以形成最终端部,由此线圈2320的缠绕完成。
齿2312的数量可以为n,一个线圈2320缠绕在n/m个齿2312上,并且m个线圈2320可以串联连接。这里,当n为9并且m为3时,一个线圈2320缠绕在三个分割芯2310A、2310B和2310C上。以这种方式,三个线圈2320缠绕在三个分割芯2310A、2310B和2310C上,以形成包括总共九个分割芯的定子2300。三个线圈2320可以连接至U相、V相和W相电源,并且三个线圈2320可以彼此串联连接。
图33是示出线圈的缠绕状态的图。
参考图33,最后一匝的线圈2320L与第一匝的线圈2320F交叉以缠绕在位于图右侧的齿2312上。最后一匝的线圈2320L处于面对缠绕在位于图左侧的相邻齿2312上的第一匝的线圈2320F的状态。由于最后一匝的线圈2320L设置在第一层,并且相邻齿2312的第一匝的线圈2320F也设置在第26层中,因此确保了图33中的空间P。由于空间P,当分割芯被组装时,线圈之间的干扰消除。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替换和修改。此外,应当解释为,与这些各种替换和修改有关的差异将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1a:电机;10:轴承;100,1100,2400:壳体;200,1200,2500:盖;300,1400,2200:转子;400,1300,2300:定子;410,1310,2310:定子芯;420,1330,2330:绝缘体;430,1320,2320:线圈;440,1340:绝缘构件;500,1500,2100:轴;600,1600:汇流条;700,1700:感测部。

Claims (20)

1.一种电机,包括:
轴;
耦接到所述轴的转子;以及
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处的定子,
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耦接至所述定子芯的绝缘体、设置在所述绝缘体上的线圈以及设置在所述线圈的一侧处的绝缘构件,
所述绝缘体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侧处的第一引导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处的第二引导件、形成在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一侧上的第一突起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一侧上的第二突起,并且
所述绝缘构件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线圈之间,所述绝缘构件的另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线圈之间。
2.一种电机,包括:
轴;
耦接到所述轴的转子;以及
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处的定子,
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多个单元定子,
所述多个单元定子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定子包括定子芯、耦接到所述定子芯的绝缘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体上的线圈,
所述绝缘体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侧处的第一引导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处的第二引导件、形成在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一侧上的第一突起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一侧上的第二突起,并且
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在彼此面对的方向上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圈的一侧处的绝缘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所述曲面的曲率在沿径向方向远离所述定子芯的中心的方向上减小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突起的与所述绝缘构件接触的一个表面包括与所述绝缘构件的所述曲率相对应的第一曲面;并且
所述第二突起的与所述绝缘构件接触的一个表面包括与所述绝缘构件的所述曲率相对应的第二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绝缘构件设置成相对于周向比缠绕在所述主体的最外侧上的所述线圈更靠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中,最后一匝缠绕在所述主体的外侧上的所述线圈的一个区域与所述第二突起的端部之间的间隙G为所述线圈的直径的0.95倍至1.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突起设置成面对所述第二突起;并且
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相对于所述主体位于相同的周向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绝缘构件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第二突起设置在将所述定子芯的中心连接到所述第一突起的一端的假想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突起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突起的上表面设置成彼此共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绝缘构件的上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的上表面的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多个单元定子布置成圆形以形成所述定子;并且
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绝缘构件相对于所述单元定子沿顺时针方向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突起形成为多个第一突起,所述第二突起形成为多个第二突起;
所述多个第一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上侧和下侧;并且
所述多个第二突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上侧和下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形成为在垂直方向上纵长地延伸;并且
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的与所述绝缘构件接触的内表面具有以规定角度倾斜的斜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绝缘构件的径向方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距离D1。
19.一种定子,包括:
定子芯;
缠绕在所述定子芯上的线圈;以及
设置在所述定子芯与所述线圈之间的绝缘体,
其中,所述绝缘体包括:
主体,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主体上;
从所述主体的内侧突出的第一引导件;
从所述主体的外侧突出的第二引导件;
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侧表面向外突出的第一突起;以及
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内表面向内突出的第二突起,并且
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绝缘构件由于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而沿周向弯曲。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绝缘构件形成为板状;并且
随着所述绝缘构件的径向方向宽度增加,所述第一突起的突出长度减小。
CN201880084432.1A 2017-12-26 2018-12-13 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 Active CN111527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79366A KR102582437B1 (ko) 2017-12-26 2017-12-26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10-2017-0179366 2017-12-26
KR10-2018-0006571 2018-01-18
KR1020180006571A KR102523836B1 (ko) 2018-01-18 2018-01-18 모터
KR1020180114080A KR102660000B1 (ko) 2018-09-21 2018-09-21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10-2018-0114080 2018-09-21
PCT/KR2018/015835 WO2019132338A1 (ko) 2017-12-26 2018-12-13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7667A true CN111527667A (zh) 2020-08-11
CN111527667B CN111527667B (zh) 2022-10-25

Family

ID=67067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4432.1A Active CN111527667B (zh) 2017-12-26 2018-12-13 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6012B2 (zh)
EP (1) EP3734802B1 (zh)
JP (1) JP7284176B2 (zh)
CN (1) CN111527667B (zh)
WO (1) WO20191323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0140B2 (ja) * 2018-02-01 2022-03-04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固定子
JP2020124076A (ja) * 2019-01-31 2020-08-1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送風装置
KR20210015405A (ko) * 2019-08-02 2021-02-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KR20210023171A (ko) * 2019-08-22 2021-03-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KR20210078105A (ko) * 2019-12-18 2021-06-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DE102020206877A1 (de) 2020-06-03 2021-12-09 Thyssenkrupp Ag Elektroisolator
FR3114702B1 (fr) * 2020-09-29 2023-02-24 Renault Sas Rotor de machine électrique et procédé d’assemblage d’un tel rotor
KR20220046285A (ko) * 2020-10-07 2022-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조립체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9084A (ko) * 2011-08-16 2013-02-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Eps모터의 스테이터
KR20170053249A (ko) * 2015-11-06 2017-05-16 엘에스메카피온 주식회사 분할 코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4825B2 (ja) * 2000-12-14 2005-03-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KR200402555Y1 (ko) 2005-09-16 2005-12-01 대우정밀 주식회사 브러쉬리스 모터의 고정자 코일 권선 구조
JP5281822B2 (ja) * 2008-05-21 2013-09-04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WO2011013273A1 (ja) * 2009-07-28 2011-0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5489698B2 (ja) * 2009-12-22 2014-05-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ンシュレータ、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WO2012169059A1 (ja) 2011-06-10 2012-1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転電機
EP2560269A3 (en) 2011-08-16 2017-10-18 LG Innotek Co., Ltd. Stator of Motor
JP2013247696A (ja) 2012-05-23 2013-12-09 Jtekt Corp 回転電機
US9343930B2 (en) * 2012-05-25 2016-05-17 Baldor Electric Company Segmented stator assembly
DE102012211468A1 (de) * 2012-07-03 2014-01-09 Robert Bosch Gmbh Spulenträger mit integrierten Haltern für das Phasenisolationspapier
JP2014103712A (ja) 2012-11-16 2014-06-05 Samsung R&D Institute Japan Co Ltd モータ
JP2015091146A (ja) 2013-11-05 2015-05-1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集中巻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JP5866081B1 (ja) 2015-02-18 2016-02-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用インシュレー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9084A (ko) * 2011-08-16 2013-02-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Eps모터의 스테이터
KR20170053249A (ko) * 2015-11-06 2017-05-16 엘에스메카피온 주식회사 분할 코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95806A1 (en) 2020-12-17
EP3734802A4 (en) 2021-02-17
EP3734802A1 (en) 2020-11-04
JP7284176B2 (ja) 2023-05-30
CN111527667B (zh) 2022-10-25
EP3734802B1 (en) 2024-01-31
US11496012B2 (en) 2022-11-08
JP2021509565A (ja) 2021-03-25
WO2019132338A1 (ko)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7667B (zh) 定子及包括该定子的电机
CN109417317B (zh) 定子单元、定子和包括其的电机
CN112567600B (zh) 绝缘体及包括该绝缘体的电动机
KR20240024134A (ko) 모터
CN112689943B (zh) 马达
US11942823B2 (en) Motor
US11942849B2 (en) Motor
KR102488606B1 (ko) 모터용 버스바 유닛
US20230047704A1 (en) Motor
CN113273054B (zh) 马达
JP7239333B2 (ja) モータ
CN112425045B (zh) 电机
CN111670529B (zh) 转子和包括转子的马达
US11451116B2 (en) Motor
KR102660000B1 (ko)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US20230036262A1 (en) Motor
KR20190077844A (ko)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20190073880A (ko)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20220059168A (ko) 모터
KR20130019091A (ko) Eps모터의 스테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