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7366A - 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7366A
CN111517366A CN202010505703.5A CN202010505703A CN111517366A CN 111517366 A CN111517366 A CN 111517366A CN 202010505703 A CN202010505703 A CN 202010505703A CN 111517366 A CN111517366 A CN 111517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o
precursor
self
ethanol
hollow 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57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7366B (zh
Inventor
郭嘉
黄立峰
李世伟
孟庆乐
张鹏
高峰
马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DUICHENG MOLYBDENUM MINING GUANGMING (SHANDONG) CO Ltd
University of Jinan
Original Assignee
JINDUICHENG MOLYBDENUM MINING GUANGMING (SHANDONG) CO Ltd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DUICHENG MOLYBDENUM MINING GUANGMING (SHANDONG) CO Ltd, University of Jinan filed Critical JINDUICHENG MOLYBDENUM MINING GUANGMING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57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73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7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7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9/00Compounds of molybdenum
    • C01G39/02Oxides;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01P2004/32Spheres
    • C01P2004/34Spheres hollow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将可溶性钼盐加入到水、乙醇、1,3,5‑三甲苯和乙醇胺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搅拌得到均匀溶液,经水热反应,将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正交相的MoO3材料。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新颖的水热反应体系和调节煅烧机制,得到了尺寸均一、形貌可控的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用的原料来源丰富,易于储存,合成工艺简单,产品的形貌特殊可控且尺寸均匀,可大量合成,在合成催化剂、电池电极、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尺寸可调的正交相MoO3自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的水热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在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空气中排放的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的危险气体,将对人们的生命、环境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气敏传感器通过其气敏元件在工作时能够把被检测气体所测量的信息转换成可以被测量的电信号。由于MoO3特殊的层状结构,金属半导体MoO3正在成为用来检测有害气体最有潜力的n型半导体材料之一,它被报道曾用来检测NO2、乙醇、H2S及H2等气体。
MoO3作为一种宽带隙的n型半导体氧化物,主要有三种晶体结构:正交相(α-MoO3)、六方相(h-MoO3)和单斜相(β-MoO3)。由于[MoO6]八面体在[001]方向上能够形成较多的Mo-O-Mo键,这种排列方式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因此MoO3更倾向于沿着c轴择优生长,所以一维的MoO3材料更容易制备。对于材料的气敏特性而言,很大程度上与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颗粒大小等密切相关,因此人们致力于通过改变和开发新的微观结构来提高材料的气敏特性。目前,人们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水热法、静电纺丝法等方法制备出多种二维和三维结构,包括纳米阵列、纳米片、纳米球、纳米管等,并研究了其气敏性能。例如,“Ling Zhu, Wen Zeng, Yanqiong Li and Jingdong Yang, Physica E, 106(2019) 170-175” 通过无模板水热法得到了空心MoO3微笼结构,研究发现,与实心MoO3多面体相比其中空结构提供了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提高了对乙醇气体的气敏性能。“LeiZhang, Zhongli Liu, Long Jin, Binbin Zhang, Haitao Zhang, Minhao Zhu andWeiqing Yang, Sens. Actuators B Chem, 237 (2016) 350-357” 通过电子束气相沉积法制备的自组装MoO3纳米带,得到了具有优异选择性和稳定性的高灵敏H2S传感器,其检测极限为1 ppm。
水热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水作为溶剂在密闭的压力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制备MoO3微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利用水热法制备的粉体材料具有产出率和纯度高、形貌尺寸均匀且分散性好等优点。截至目前,研究者主要对一维和二维MoO3纳米材料不断研究,国内外针对三维MoO3纳米材料的研究还较少,尚未发现正交相MoO3自组装而成空心球结构的相关报道。然而传统的制备空心球结构的方法通常采用模板法,存在制备繁琐且重复性差的问题,现通过选择合适的水热溶剂体系,可以实现利用一步水热法和后续煅烧工艺制备尺寸可调的MoO3自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因其板空心球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反应活性位点多的特点,有利于我们研究MoO3空心球结构的形成机理与气敏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技术中没有通过水热制备正交相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水热法和后续煅烧工艺,合成正交相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调节溶剂体系、水热的时间和温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以及煅烧工艺,从而控制产品的微观形貌和尺寸,得到的产物均一性好,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具有优异气敏性能的微纳米材料。
传统的制备空心球结构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模板法,本文通过无模板法省去了模板制备和模板去除的步骤,利用水热法和后续的煅烧工艺合成了正交相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材料。本发明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正交相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可溶性钼盐加入到水、乙醇和1,3,5-三甲苯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
(2)再加入KOH、丙烯酰胺、和PMMA搅拌均匀,再加入乙醇胺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3)将上述得到的均一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前驱体;
(4)将所得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了尺寸可调的正交相MoO3自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
本发明以水、乙醇、1,3,5-三甲苯和乙醇胺作为混合溶剂,四水合钼酸铵作为钼源,通过将KOH、丙烯酰胺、和PMMA引入到体系中,控制了反应的速率和微观结构的尺寸和组装,最终合成了尺寸可调的MoO3自组装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本发明通过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直接影响了晶体的生长过程和成核速率,以及暴露出不同的晶面。在后续煅烧过程中,以表面能降低为驱动力,使得表面配体得到去除,表面活性位点裸露在外,得到尺寸可调的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
优选的,上述步骤(1)、(2)中,可溶性钼盐、氢氧化钾、丙烯酰胺和PMMA的摩尔比为1:0.6-1.8:0.02-0.08:0.03-0.075,其中,所述PMMA的摩尔量按其聚合单体的摩尔量计。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水、乙醇、1,3,5-三甲苯和乙醇胺的体积比为1:0.7-1.5:0.006-0.015:0.1-0.2;步骤(1)中,可溶性钼盐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15-0.04mol/L。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钼盐为钼的铵盐。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中,溶剂热反应温度为160-200 ℃,时间为16-24 h。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处理在空气气氛下进行;优选的,煅烧时,按照1-3 ℃/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480-600 ℃。
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的产物为正交相MoO3空心球,空心球的直径为0.4-3.6 μm,其结构单元为尺寸可调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边长为0.1-1.8 μm,厚度为50-400 nm。
本发明通过在水热反应中,加入氢氧化钾和乙醇胺共同调节溶液的pH,提供了反应所需要的碱性环境。加入乙醇和1,3,5-三甲苯,可以使钼盐在体系中的达到一定的临界饱和度,晶体结晶长大过程中的择优取向受到抑制,晶体厚度方向生长速度相对增加,调节水热反应的进程。水、乙醇、乙醇胺和1,3,5-三甲苯构成的溶剂体系使得表面活性剂更好的脱出质子,使得反应容易进行。加入丙烯酰胺和PMMA,共同起结构导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一方面丙烯酰胺和PMMA能够与晶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在不同晶面上选择性吸附,从而控制产物形貌,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溶液的粘度,调节高温条件下钼离子的移动速率,获得分散性好和尺寸均一的结构。在煅烧过程中,材料表面的长碳链配体消失,比表面积提高,粒子表面暴露,活性位点暴露在外,粒子间的电荷传输和催化活性得到提高,结晶性变好,并为目标气体提供了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最终得到了尺寸均匀、可控的正交相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因此,本发明在合成机理和微观形貌调控上与其他文献报道的水热法合成MoO3材料具有巨大的差异,技术创新性较好。
本发明设计了新颖的溶液体系,通过调控各表面活性剂及溶剂各组分的比例,利用水热反应和煅烧工艺制备了尺寸均一、形貌稳定的MoO3自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本发明利用水热法制备前驱体,然后在空气的气氛中进行煅烧,方法简单,可控,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同时,合成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场常见试剂,来源广泛;产物的形貌特殊,产品在气敏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MoO3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MoO3的扫描电镜(SEM)图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MoO3的S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下述说明仅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下述实施例中, PMMA的摩尔数按单体计算,其单体摩尔质量为100。
实施例1
1.1 将1.235 g的四水合钼酸铵(AHM)加入到14 mL 水、16 mL的乙醇、2 mL的乙醇胺、0.15 mL的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0.5 h;
1.2 将0.0561 g的氢氧化钾(KOH)、0.0035 g的丙烯酰胺、0.0050 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依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0.5 h,形成混合溶液;
1.3 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然后放入烘箱,设置参数为:180 ℃,20 h,然后用水和乙醇离心、洗涤,干燥;
1.4 将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按照1 ℃/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500℃,保温2 h,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产物。
产物的XRD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的衍射峰与标准XRD卡PDF#76-1003保持一致,证明所得产物为α-MoO3;产物的SEM图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得到的产物为尺寸可调的MoO3自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空心球的直径为0.6-2.4 μm,其结构单元为尺寸可调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边长为0.1-0.8 μm,厚度为60-120 nm。
实施例2
2.1 将0.75 g的AHM加入到12.5 mL 水、17.5 mL的乙醇、1.5 mL的乙醇胺、0.1 mL的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0.5 h;
2.2 将0.042g的KOH、0.0032 g的丙烯酰胺、0.0023 g的PMMA、依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0.5 h,形成混合溶液;
2.3 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然后放入烘箱,设置参数为:170 ℃,20 h,然后用水和乙醇离心、洗涤,干燥;
2.4 将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按照1 ℃/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600℃,保温2 h,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产物。
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尺寸可调的MoO3堆叠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空心球的直径为1.8-3.4 μm,其结构单元为尺寸可调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边长为0.4-1.2 μm,厚度为50-150 nm。
实施例3
3.1 将0.9 g的AHM加入到13mL 水、17 mL的乙醇、1.4 mL的乙醇胺、0.18 mL的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0.5 h;
3.2 将0.05 g的KOH、0.0037 g的丙烯酰胺、0.0034 g的PMMA、依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0.5 h,形成混合溶液;
3.3 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然后放入烘箱,设置参数为:190 ℃,18 h,然后用水和乙醇离心、洗涤,干燥;
3.4 将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按照1 ℃/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570℃,保温4 h,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产物。
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尺寸可调的MoO3堆叠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空心球的直径为1.5-3.0 μm,其结构单元为尺寸可调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边长为0.3-1.2 μm,厚度为70-240 nm。
实施例4
4.1 将1.0 g的AHM加入到14 mL 水、16 mL的乙醇、1.8 mL的乙醇胺、0.19 mL的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0.5 h;
4.2 将0.035 g的KOH、0.0018 g的丙烯酰胺、0.0030 g的PMMA、依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0.5 h,形成混合溶液;
4.3 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然后放入烘箱,设置参数为:170 ℃,18 h,然后用水和乙醇离心、洗涤,干燥;
4.4 将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按照2 ℃/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550℃,保温2 h,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产物。
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尺寸可调的MoO3堆叠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空心球的直径为0.8-2.6 μm,其结构单元为尺寸可调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边长为0.2-0.6 μm,厚度为50-180 nm。
实施例5
5.1 将1.2 g的AHM加入到16 mL 水、14 mL的乙醇、3 mL的乙醇胺、0.12 mL的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0.5 h;
5.2 将0.061 g的KOH、0.0046 g的丙烯酰胺、0.0052 g的PMMA、依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0.5 h,形成混合溶液;
5.3 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然后放入烘箱,设置参数为:200 ℃,22 h,然后用水和乙醇离心、洗涤,干燥;
5.4 将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按照1 ℃/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520℃,保温4 h,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产物。
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尺寸可调的MoO3堆叠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空心球的直径为0.7-2.3 μm,其结构单元为尺寸可调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边长为0.1-0.8 μm,厚度为60-140 nm。
实施例6
6.1 将1.5 g的AHM加入到17 mL 水、13 mL的乙醇、2.4 mL的乙醇胺、0.24 mL的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0.5 h;
6.2 将0.091 g的KOH、0.0068 g的丙烯酰胺、0.0078 g的PMMA、依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0.5 h,形成混合溶液;
6.3 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然后放入烘箱,设置参数为:160 ℃,24 h,然后用水和乙醇离心、洗涤,干燥;
6.4 将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按照3 ℃/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500℃,保温3 h,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产物。
样品随炉冷却后得到尺寸可调的MoO3堆叠组装而成的空心球结构,空心球的直径为0.8-1.8 μm,其结构单元为尺寸可调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边长为0.1-0.6 μm,厚度为50-100 nm。
对比例1
1.1 将1.235 g的AHM加入到14 mL水、16 mL的乙醇中,搅拌0.5 h;
1.2 将0.0561 g的KOH、0.0035 g的丙烯酰胺、0.0050 g的PMMA、依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0.5 h,形成混合溶液;
1.3 同实施例1;
1.4 同实施例1。
所得产物随炉冷却后得到形状不规则的MoO3微米块结构,微米块尺寸约为1-2 μm。由此可以看出,在溶液中加入乙醇胺和1,3,5-三甲苯对于产物的成型具有重要作用。
对比例2
2.1 同实施例1;
2.2 将0.0561 g KOH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0.5 h,然后加入2.0 mL的乙醇胺搅拌0.5 h,形成混合溶液;
2.3 同实施例1;
2.4 同实施例1。
所得产物随炉冷却后得到形状不规则的MoO3板状结构与块状结构,其中板状结构的尺寸为0.8-3.6 μm,不规则块状结构尺寸为1.0-2.4 μm。由此可以看出,丙烯酰胺和PMMA的加入对前驱体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比例3
3.1 将0.5 g的AHM加入14 mL 水、16 mL的乙醇、2.0 mL的乙醇胺、0.15 mL的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0.5 h;
3.2 同实施例1;
3.3 同实施例1;
3.4 同实施例1。
所得产物随炉冷却后得到团聚明显的MoO3不规则棒状状结构,其中棒的长度为6.7-12.4 μm。由此可以看出,钼盐的浓度对最终产物的形貌具有重要影响。
对比例4
4.1 将1.235 g的AHM加入到14 mL 水、16 mL的乙醇、2 mL的乙醇胺、0.15 mL的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0.5 h;
4.2 同实施例1;
4.3 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然后放入烘箱,设置参数为:120 ℃,24 h,然后用水和乙醇离心、洗涤,干燥;
4.4 同实施例1。
未能得到前驱体,由此可以看出,水热的反应时长和温度对于MoO3的形貌具有重要影响。
对比例5
5.1 将1.235 g的AHM加入到14 mL 水、16 mL的乙醇、2 mL的乙醇胺、0.15 mL的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搅拌0.5 h;
5.2 同实施例1;
5.3 同实施例1;
5.4 将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按照8℃/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900℃,保温2 h。
所得产物随炉冷却后得到破碎的MoO3板状结构,其中夹杂一些细小的碎屑。板状结构的边长为0.4 -2.8 μm,厚度为110-320 nm由此可以看出,煅烧温度和升温速度可以影响最终产物的形貌。

Claims (8)

1.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乙醇、1, 3, 5-三甲苯和乙醇胺混合,得到均一的混合溶液,然后向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钼盐、氢氧化钾、丙烯酰胺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搅拌均匀后倒入到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前驱体;
(2)将上述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尺寸可调的正交相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可溶性钼盐、氢氧化钾、丙烯酰胺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摩尔比为1:0.6-1.8:0.02-0.08:0.03-0.075,其中,所述PMMA的摩尔量按其聚合单体的摩尔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水、乙醇、1,3,5-三甲苯和乙醇胺的体积比为1:0.7-1.5:0.006-0.015:0.1-0.2;步骤(1)中,可溶性钼盐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15-0.04 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钼盐为钼的铵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烘箱的反应时间为16-24 h,温度为160-200 ℃。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煅烧过程是:将前驱体在480-600 ℃下保温1-4 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煅烧在空气气氛下进行;优选的,煅烧时,按照1-3 ℃/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480-600 ℃。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空心球的直径为0.4-3.6 μm,其结构单元为尺寸可调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边长为0.1-1.8 μm,厚度为50-400 nm。
CN202010505703.5A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5173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5703.5A CN111517366B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5703.5A CN111517366B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366A true CN111517366A (zh) 2020-08-11
CN111517366B CN111517366B (zh) 2022-05-03

Family

ID=71909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5703.5A Active CN111517366B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736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6071A (zh) * 2012-06-29 2012-12-05 常州大学 一种纳米有机硅空心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47001B1 (ko) * 2015-06-12 2016-08-10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몰리브덴 산화물 나노 입자의 제조방법
WO2016150406A1 (zh) * 2015-03-26 2016-09-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单层及多层空心碳纳米球、制备及其应用
CN108610505A (zh) * 2018-05-17 2018-10-0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聚合物基可调控的分级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96549A (zh) * 2018-10-10 2018-12-14 金堆城钼业光明(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oO3片组装的网络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5676A (zh) * 2018-08-30 2019-01-15 济南大学 一种MoO3片状结构的静电纺丝合成方法
CN110642287A (zh) * 2019-10-08 2020-01-03 济南大学 一种立方相In2O3微纳米球结构合成方法
CN110921708A (zh) * 2019-12-16 2020-03-27 济南大学 一种MoO3自组装六棱柱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6071A (zh) * 2012-06-29 2012-12-05 常州大学 一种纳米有机硅空心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50406A1 (zh) * 2015-03-26 2016-09-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单层及多层空心碳纳米球、制备及其应用
KR101647001B1 (ko) * 2015-06-12 2016-08-10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몰리브덴 산화물 나노 입자의 제조방법
CN108610505A (zh) * 2018-05-17 2018-10-0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聚合物基可调控的分级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05676A (zh) * 2018-08-30 2019-01-15 济南大学 一种MoO3片状结构的静电纺丝合成方法
CN108996549A (zh) * 2018-10-10 2018-12-14 金堆城钼业光明(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oO3片组装的网络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2287A (zh) * 2019-10-08 2020-01-03 济南大学 一种立方相In2O3微纳米球结构合成方法
CN110921708A (zh) * 2019-12-16 2020-03-27 济南大学 一种MoO3自组装六棱柱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366B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0691B (zh) 一种采用水热法合成钒酸锌微/纳米线材料的方法
CN110921708B (zh) 一种MoO3自组装六棱柱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412541B (zh) 一种合成棒状和海胆状氧化钼基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5948098B (zh) 一种球形氧化镧
CN103553140B (zh) 一种铁酸镧纳米盘的制备方法
CN109264787B (zh) 一种ZnFe2O4立方块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
CN101381110B (zh) 一种碳热还原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末的方法
CN109665554A (zh) 一种调节溶剂配比获得形貌可控微纳米二氧化铈的方法
Choi et al. Growth mechanism of cubic MgO granule via common ion effect
CN102744421A (zh) 一种水溶液中大批量制备Ag纳米线的方法
CN104261478A (zh) 一种Mn3O4纳米线或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CN106495214B (zh) 一种石墨烯包覆稀土掺杂纳米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0019B (zh) 一种液-液两相界面上自组装调控制备聚苯胺-纳米金膜的方法
CN101293675A (zh) 六方圆盘状α-Fe2O3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3833080A (zh) 一种钼酸镉多孔球的制备方法
CN111517366B (zh) 一种MoO3自组装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10642287B (zh) 一种立方相In2O3微纳米球结构合成方法
CN108083334A (zh) 一种单分散球形纳米二氧化锆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20659B (zh) 一种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钒酸镧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5540673B (zh) 一种锰酸锶纳米线和微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He et al. Siz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hematite mesocrystals
CN111747441A (zh) 一种利用醇胺物固相合成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CN105502498A (zh) 一种水热制备金字塔形KNbO3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11302380B (zh) 一种制备不同形貌氧化钬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8996558B (zh) 一种NiO/ZnO多空花状结构的合成方法及其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