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7060A - 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7060A
CN111517060A CN201910103978.3A CN201910103978A CN111517060A CN 111517060 A CN111517060 A CN 111517060A CN 201910103978 A CN201910103978 A CN 201910103978A CN 111517060 A CN111517060 A CN 111517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warehousing
warehouse
roadwa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39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7060B (zh
Inventor
李瑢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bangda Trade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39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7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7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7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33Position of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66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load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涉及仓储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该实施方式能够解决出入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随着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高速发展,电商仓库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的出现高度自动化的立体仓库。自动化的立体仓库普遍采用单侧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的设计方式。随着巷道纵深的越来越深,尤其最内侧的储位无论是入库、移库、出库都需要更多更久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目前,在自动化立库领域,堆垛机的作业效率是整个立体仓库的生产能力的瓶颈所在。但现有的技术方案没有考虑堆垛机需要执行的任务的距离及耗时,在有大量需要入库、移库、出库时会采用单侧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进行运输,严重影响任务的执行效率。而且由于纵深的原因,导致堆垛机无效距离的来回移动,设备利用率未达到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出入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
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
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
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
可选地,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包括:
根据物品投放的入库口所在侧,确定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将所述目标入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确定为入库巷道。
可选地,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包括:
根据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定位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的至少一条巷道,从而确定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所述各个出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作为出库巷道,并将所述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所在侧作为出库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
根据跨库前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以及跨库后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分别计算双侧路径的运输成本;
将运输成本少的一侧所组成的路径确定为跨库路径。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装置,包括:
第一入库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
第二入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
第一出库模块,用于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
第二出库模块,用于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库模块用于:
根据物品投放的入库口所在侧,确定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将所述目标入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确定为入库巷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库模块用于:
根据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定位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的至少一条巷道,从而确定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所述各个出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作为出库巷道,并将所述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所在侧作为出库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跨库模块,用于:
根据跨库前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以及跨库后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分别计算双侧路径的运输成本;
将运输成本少的一侧所组成的路径确定为跨库路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因为采用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并通过剩余最大可工作数量和步长分别确定入库巷道、入库储位、出库巷道、出库方向以及出库储位,从而实现调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克服了出入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原有单侧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的基础上,再增加了相对侧的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从而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实现物品调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步长因素,减少了堆垛机执行任务的距离和耗时,提高了堆垛机的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充分结合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等的剩余最大可工作数量进行调度,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和任务执行效率,由此提高了整个立体仓库的生产能力。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侧出入库站台口的立体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可参考实施例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参考实施例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7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
本发明实施例在原有单侧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的基础上,再增加了相对侧的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得到如图2所示的具有双侧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的自动化立体库。所述自动化立体库是指利用立体仓库设备可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操作简便化的一种仓库。
如图2所示,以南北侧作为相对两侧,在立体库的南北侧均设置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以及相应的入库口、出库口。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立体库的东西侧均设置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以及相应的入库口、出库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以下以图2所示的南北侧作为示例,进行详细说明。
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动化立体库中包括多条巷道(巷道1、巷道2、巷道3等),每条巷道内安装有堆垛机,是指采用货叉或串杆作为取物装置,在仓库、车间等处攫取、搬运和堆垛或从高层货架上取放单元货物的专用起重机。每条巷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储位,每排储位上有多个储位(储位1、储位2、储位3等),立体库的南北侧均交替地设置有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并且每条巷道对应于一个入库站台口和一个出库站台口。出入库站台口的外侧还设置有环线,环线上运输着物品,这些物品通过环线进入不同的入库站台口,也可以通过出库站台口进入环线。同理,环线的外侧还交替地设置有入库口和出库口,物品通过入库口进入环线(即入库),环线上的物品通过环线进入出库口(即出库)。出入库站台口是指堆垛机取货和放货的交接点;出入库口是指立体库的物品投线口以及立体库的物品出线口。
因此,当物品通过任意一个入库口进入立体库时,先让物品在环线上运转,然后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可选地,所述步骤101包括:根据物品投放的入库口所在侧,确定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从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将所述目标入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确定为入库巷道。
如图2所示,假设出库站台口最大可工作数量为5个,当物品在北侧入库口投线时,首先确定北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例如巷道1对应的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为3个,巷道2对应的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为2个,巷道3对应的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为1个;然后比较这些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即巷道1对应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将巷道1作为存放物品的入库巷道。
需要指出的是,最大可工作数量含义为针对某一个入库站台口,为了能够更多地进行使用,设置了该入库站台口逻辑数量,超过逻辑数量的物品,在环线进行循环。比如,某一个入库站台口的最大可工作数量为5,那么位于该入库站台口的实物物品只有1个,而环线上可以有4个物品在循环,但是这4个物品都会按照逻辑进入该入库站台口。因此,剩余可工作数量等于最大可工作数量减去已被占用的可工作数据(包括1个实物物品和若干个逻辑物品数量)。
同理,当物品在南侧入库口投线时,首先确定南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例如巷道1对应的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为0个,巷道2对应的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为3个,巷道3对应的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为1个;然后比较这些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即巷道2对应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将巷道2作为存放物品的入库巷道。
步骤102,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
在确定了入库巷道之后,则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而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因此,如果物品是在北侧入库口投线,则优先选择靠近北侧的储位进行存放。如果物品是在南侧入库口投线,则优先选择靠近南侧的储位进行存放。
以物品在北侧入库口投线为例,如果在步骤101中确定了巷道1作为入库巷道,则首先获取巷道1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是空闲还是忙碌,从中筛选出状态为空闲的至少一个储位,然后从这些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北侧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举例来说,在巷道1中,储位2和储位6的状态均为空闲,但是储位2距离北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为1,储位6距离北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为5,那么就选取储位1作为入库储位。
以物品在南侧入库口投线为例,如果在步骤101中确定了巷道2作为入库巷道,则首先获取巷道2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是空闲还是忙碌,从中筛选出状态为空闲的至少一个储位,然后从这些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南侧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举例来说,在巷道2中,储位7、储位6、储位2的状态均为空闲,但是储位7距离南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为2,储位6距离南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为3,储位2距离南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为7,那么就选取储位7作为入库储位。
步骤103,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
在该步骤中,首先根据定位出待出库物品所在的至少一个储位,然后定位出这些储位所在的巷道,最后根据各个巷道对应的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
可选地,所述步骤103包括:根据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定位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的至少一条巷道,从而确定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从所述各个出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作为出库巷道,并将所述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所在侧作为出库方向。
首先根据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定位出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的巷道,例如巷道1和巷道2,获取巷道1和巷道2对应的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由于巷道的南北两侧都有设置有出库站台口,因此需要获取巷道1对应的两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和巷道2对应的两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比较这个四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将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作为出库巷道,并将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所在侧(南侧或者北侧)作为出库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最大可工作数量含义为针对某一个出库站台口,为了能够更多地进行使用,设置了该出库站台口逻辑数量,超过逻辑数量的物品,在存在储位上。比如,某一个出库站台口的最大可工作数量为5,那么位于该出库站台口的实物物品只有1个,而储位上可以存放有4个物品,但是这4个物品都会按照逻辑进入该出库站台口。
步骤104,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
在确定了出库巷道之后,进一步确定出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所在的储位,可能只有一个储位,也可能有多个储位,然后分别计算这些储位距离出库站台口的步长,将距离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而且,由于在步骤103中确定了出库方向,因此,计算的是这些储位距离出库方向的出库站台口(比如南侧或者北侧的出库站台口)的步长。
在步骤104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各个出库口中,选取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口作为最终出库口,从而得到出库路径。需要指出的是,最大可工作数量含义为针对某一个出库口,为了能够更多地进行使用,设置了该出库口逻辑数量,超过逻辑数量的物品,在环线进行循环。比如,某一个出库口的最大可工作数量为5,那么位于该出库口的实物物品只有1个,而环线上可以有4个物品在循环,但是这4个物品都会按照逻辑进入该出库口。
例如,在步骤103中确定出库巷道为巷道1,出库方向为北侧,那么在步骤104中,计算巷道1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的各个储位(比如储位8和储位4)到北侧出库站台口的步长,分别为7和3,则将储位4作为出库储位。由于是在北侧进行出库,因此还需要计算北侧的各个出库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将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口作为最终出库口,由此确定了从储位到出库站台口、再到目标出库口的出库路径。
根据上面所述的各种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并通过剩余最大可工作数量和步长分别确定入库巷道、入库储位、出库巷道、出库方向以及出库储位,从而实现调度的技术手段,从而解决了出入库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原有单侧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的基础上,再增加了相对侧的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从而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实现物品调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步长因素,减少了堆垛机执行任务的距离和耗时,提高了堆垛机的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充分结合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等的剩余最大可工作数量进行调度,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和任务执行效率,由此提高了整个立体仓库的生产能力。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可参考实施例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假设物品在南侧入库口投线,所述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301,根据物品投放的入库口所在侧——南侧,确定南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步骤302,从南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将所述目标入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确定为入库巷道;
步骤303,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
步骤304,根据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定位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的至少一条巷道,从而确定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步骤305,从所述各个出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作为出库巷道,并将所述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所在侧(假设为北侧)作为出库方向;
步骤306,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北侧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
需要指出的是,物品也可以在北侧入库口投线,与上述步骤类似,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一个可参考实施例中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在上面所述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了,故在此重复内容不再说明。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可参考实施例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所述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401,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
步骤402,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
步骤403,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
步骤404,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
步骤405,根据跨库前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以及跨库后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分别计算双侧路径的运输成本,将运输成本少的一侧所组成的路径确定为跨库路径。
在步骤405中,如果要对某物品进行跨库,则根据已知的跨库前储位和跨库后储位的位置,分别计算跨库前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跨库后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然后基于计算出的四个步长,分解计算双侧路径(南侧路径和北侧路径)的运输成本,最后,将运输成本少的一侧所组成的路径确定为跨库路径。
举例来说,如果某一物品在巷道1,需要移库至巷道2。首先确定某一物品在巷道1中的具体储位以及需要移库至巷道2的储位。例如跨库前储位为巷道1的储位6,跨库后储位为巷道2的储位3。则巷道1储位6到北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为5,到南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为3;巷道2储位3到北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为2,到南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为7。由此计算得到北侧路径的运输成本为5+2=7,南侧路径的运输成本为3+7=10,因此将北侧路径作为跨库路径,从而达到减少堆垛机运输成本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另一个可参考实施例中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在上面所述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了,故在此重复内容不再说明。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装置500包括
第一入库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
第二入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
第一出库模块,用于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
第二出库模块,用于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库模块用于:
根据物品投放的入库口所在侧,确定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将所述目标入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确定为入库巷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库模块用于:
根据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定位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的至少一条巷道,从而确定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所述各个出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作为出库巷道,并将所述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所在侧作为出库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跨库模块,用于:
根据跨库前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以及跨库后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分别计算双侧路径的运输成本;
将运输成本少的一侧所组成的路径确定为跨库路径。
根据上面所述的各种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并通过剩余最大可工作数量和步长分别确定入库巷道、入库储位、出库巷道、出库方向以及出库储位,从而实现调度的技术手段,从而解决了出入库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原有单侧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的基础上,再增加了相对侧的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从而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实现物品调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步长因素,减少了堆垛机执行任务的距离和耗时,提高了堆垛机的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充分结合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等的剩余最大可工作数量进行调度,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和任务执行效率,由此提高了整个立体仓库的生产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装置的具体实施内容,在上面所述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了,故在此重复内容不再说明。
图6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或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600。
如图6所示,系统架构6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601、602、603,网络604和服务器605。网络604用以在终端设备601、602、603和服务器6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6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601、602、603通过网络604与服务器604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601、602、6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601、602、6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6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601、602、603所浏览的购物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目标推送信息、产品信息——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一般在公共场所的终端设备601、602、603上执行,也可以由服务器605执行,相应地,所述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装置一般设置在公共场所的终端设备601、602、603上,也可以设置在服务器605中。
应该理解,图6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700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计算机系统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存储有系统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701、ROM 702以及RAM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7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入库模块、第二入库模块、第一出库模块和第二出库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为采用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并通过剩余最大可工作数量和步长分别确定入库巷道、入库储位、出库巷道、出库方向以及出库储位,从而实现调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克服了出入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原有单侧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的基础上,再增加了相对侧的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从而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实现物品调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步长因素,减少了堆垛机执行任务的距离和耗时,提高了堆垛机的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充分结合入库站台口、出库站台口等的剩余最大可工作数量进行调度,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和任务执行效率,由此提高了整个立体仓库的生产能力。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
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
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
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包括:
根据物品投放的入库口所在侧,确定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将所述目标入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确定为入库巷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包括:
根据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定位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的至少一条巷道,从而确定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所述各个出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作为出库巷道,并将所述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所在侧作为出库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跨库前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以及跨库后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分别计算双侧路径的运输成本,将运输成本少的一侧所组成的路径确定为跨库路径。
5.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入库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入库巷道;
第二入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库巷道两侧的各个储位的状态,从空闲状态的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入库巷道的入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入库储位;
第一出库模块,用于定位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的至少一条巷道,根据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确定出库巷道和出库方向;
第二出库模块,用于从所述出库巷道两侧的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中,选取距离所述出库方向对应的出库站台口步长最短的储位作为出库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库模块用于:
根据物品投放的入库口所在侧,确定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该侧的各个入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入库站台口作为目标入库站台口,将所述目标入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确定为入库巷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库模块用于:
根据待出库物品所在储位,定位所述待出库物品所在的至少一条巷道,从而确定所述至少一条巷道对应的各个出库站台口的剩余可工作数量;
从所述各个出库站台口中筛选出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对应的巷道作为出库巷道,并将所述剩余可工作数量最大的出库站台口所在侧作为出库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跨库模块,用于:
根据跨库前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以及跨库后储位距离双侧入库站台口的步长,分别计算双侧路径的运输成本,将运输成本少的一侧所组成的路径确定为跨库路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03978.3A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517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3978.3A CN111517060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3978.3A CN111517060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060A true CN111517060A (zh) 2020-08-11
CN111517060B CN111517060B (zh) 2023-08-04

Family

ID=71900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3978.3A Active CN111517060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70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1707A (zh) * 2021-07-28 2021-11-02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立体仓库货位分配方法、装置、组播服务器以及介质
CN116308069A (zh) * 2023-05-23 2023-06-23 深圳市今天国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调度控制系统优化方法及相关组件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5811A (ja) * 2001-01-10 2002-07-23 Chuo Logistics Engineering:Kk ピッキング方法及びピッキング装置
CN1785766A (zh) * 2005-11-04 2006-06-14 吴颀 巷道两端均可入出库的双向自动化物流仓储方法
CN103473658A (zh) * 2013-08-13 2013-12-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仓储的入库出库方法及其系统
CN105701631A (zh) * 2016-01-06 2016-06-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入库方法和仓库管理系统
CN106809586A (zh) * 2017-03-28 2017-06-0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拣货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80955A (zh) * 2017-03-29 2017-07-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为货架确定货架储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94646A (zh) * 2017-05-19 2017-09-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库存调度方法以及装置
CN107416405A (zh) * 2017-09-18 2017-12-01 廊坊科德智能仓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梭板立库
CN107480922A (zh) * 2017-07-07 2017-12-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两端式同轨双车运行模式下货位分配调度模型建立方法
CN207275503U (zh) * 2017-09-18 2018-04-27 廊坊科德智能仓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梭板立库
CN108502435A (zh) * 2018-03-29 2018-09-07 南京极智嘉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出库分配方法和出库分配装置
CN109255563A (zh) * 2017-07-12 2019-01-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的储位区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5811A (ja) * 2001-01-10 2002-07-23 Chuo Logistics Engineering:Kk ピッキング方法及びピッキング装置
CN1785766A (zh) * 2005-11-04 2006-06-14 吴颀 巷道两端均可入出库的双向自动化物流仓储方法
CN103473658A (zh) * 2013-08-13 2013-12-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仓储的入库出库方法及其系统
CN105701631A (zh) * 2016-01-06 2016-06-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入库方法和仓库管理系统
CN106809586A (zh) * 2017-03-28 2017-06-0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拣货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80955A (zh) * 2017-03-29 2017-07-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为货架确定货架储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94646A (zh) * 2017-05-19 2017-09-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库存调度方法以及装置
CN107480922A (zh) * 2017-07-07 2017-12-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两端式同轨双车运行模式下货位分配调度模型建立方法
CN109255563A (zh) * 2017-07-12 2019-01-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的储位区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416405A (zh) * 2017-09-18 2017-12-01 廊坊科德智能仓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梭板立库
CN207275503U (zh) * 2017-09-18 2018-04-27 廊坊科德智能仓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梭板立库
CN108502435A (zh) * 2018-03-29 2018-09-07 南京极智嘉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出库分配方法和出库分配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1707A (zh) * 2021-07-28 2021-11-02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立体仓库货位分配方法、装置、组播服务器以及介质
CN116308069A (zh) * 2023-05-23 2023-06-23 深圳市今天国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调度控制系统优化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16308069B (zh) * 2023-05-23 2023-08-08 深圳市今天国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调度控制系统优化方法及相关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060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1548B (zh) 一种货物入库方法和装置
CN107235276B (zh) 货物搬运方法和装置
CN106980955B (zh)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7136921B2 (ja) 商品棚を搬送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826945B (zh) 一种自动化仓库的组单方法和装置
CN110182530B (zh) 一种仓库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04385B (zh) 一种仓库上架方法和装置
US2021031235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CN111553548A (zh) 一种拣货方法和装置
CN111517060B (zh) 一种基于双侧出入站台口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4148659A (zh) 容器上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766349A (zh) 一种理货方法和装置
CN109993470A (zh) 一种库存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4331253A (zh) 订单组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88969B (zh) 一种控制任务下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51015B (zh) 一种在搬运过程中旋转货架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26465A1 (zh) 存储物品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650997A (zh) 一种物品出库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5390958A (zh)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837658A (zh) 一种物品上架方法和装置
CN110378835A (zh) 一种码垛方法和装置
CN112441364B (zh) 一种自动化仓库的容器入库或回库方法和装置
CN112785213B (zh) 一种仓库拣货单的组建方法和装置
CN114633979A (zh) 货物码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546849A (zh)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5

Address after: Room a1905, 19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5

Address after: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6 8th Floor, 76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