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2410B - 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2410B
CN111502410B CN202010074783.3A CN202010074783A CN111502410B CN 111502410 B CN111502410 B CN 111502410B CN 202010074783 A CN202010074783 A CN 202010074783A CN 111502410 B CN111502410 B CN 111502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handle
door
expected direction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47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2410A (zh
Inventor
服部真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zhu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l Corp filed Critical Lix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02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2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2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2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00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38Sliding handles, e.g. push butt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tensible Doors And Revolv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把手装置具有:把手部(2),其设置于门扇(15)且向预想方向推拉;门闩部(3),其设置于门扇(15),构成为与把手部(2)直接抵接而被传递把手部(2)的向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如果被传递了把手部(2)的向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时,则沿预想方向延伸的轴部(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相对于门扇(15)的端面突出/没入;门闩承接部(4),其设置于框部(14)且将从门扇(15)的端面突出的门闩部(3)卡止。

Description

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手装置。
本申请基于在2019年1月31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15678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门扇上设置有门闩的间壁物中,设置有把手装置。把手装置在开闭门扇时与使用者操作的把手的动作连动地使门闩动作。
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把手装置中,构成为通过推拉操作把手而使门闩转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85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840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通过对把手的推拉操作而使门闩转动,需要设置将把手的动作转换为门闩的转动方向的动作的转换机构。如果在把手装置中相对于把手和门闩而另行设置这样的转换机构,则会导致部件数量变多并且会导致大型化,所以有可能损害外观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推拉把手而使门闩转动,并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而实现紧凑化的把手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把手装置安装于具有框部和门扇的间壁物,所述框部安装于开口部的边缘部,所述门扇安装于所述框部的内侧而开闭开口部,所述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把手部,其设置于所述门扇且能够向预想方向推拉;门闩部,其设置于所述门扇,构成为与所述把手部直接抵接而被传递所述把手部的向所述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如果被传递了所述把手部的向所述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则以沿所述预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相对于所述门扇的端面突出/没入;门闩承接部,其设置于所述框部且将从所述门扇的端面突出的所述门闩部卡止;所述门闩部形成为棒状,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门闩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途位置,如果所述门闩部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变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延伸的姿态,则所述门闩部从所述门扇的端面突出而卡止于所述门闩承接部,如果所述门闩部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变为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姿态,则所述门闩部收纳于所述门扇的内部而解除所述门闩承接部的卡止。
在本发明中,构成为通过使把手部与门闩部直接抵接而将把手部的向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从把手部直接传递到门闩部,使门闩部转动。门闩部在变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姿态时卡止于门闩承接部,在变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态时解除门闩承接部对其进行的卡止。
因此,在将门闩部在卡止于门闩承接部的状态与不卡止于门闩承接部的状态之间切换时时,无需使门闩部大幅度转动,而只要进行向预想方向推拉把手部这样的小动作即可。
这样,因为把手部抵接于门闩部,并且通过把手部的小动作就能够使门闩部转动,所以能够简单地构成对把手部的沿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进行转换而使门闩部转动的机构。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把手装置的部件数量而使其紧凑。
在本发明的把手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门闩部具有:被卡止部,其设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且被所述门闩承接部卡止;把手动作作用部,其设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部,且被作用所述把手部的向所述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所述转动轴配置在所述被卡止部与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之间,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被卡止部为止的距离被设定为长于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为止的距离。
通过如此构成,即使把手动作作用部的动作小,也能够使被卡止部可靠地转动。
在本发明的把手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门闩部具有:被卡止部,其设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且被所述门闩承接部卡止;把手动作作用部,其设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部,且被作用所述把手部的向所述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在所述预想方向的至少一面具有倾斜面,所述把手部具有能够与所述倾斜面抵接的门闩抵接部。
通过如此构成,把手部的门闩抵接部直接作用于把手动作作用部的倾斜面。其结果是,无需具备复杂的机构就能够对把手部的向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进行转换而使门闩部转动。
在本发明的把手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倾斜面具有设置于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的所述预想方向上的第一面的第一倾斜面和设置于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的所述预想方向上的第二面的第二倾斜面,所述门闩抵接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的第一门闩抵接部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倾斜面抵接的第二门闩抵接部,所述第一门闩抵接部和所述第二门闩抵接部被配置为从所述预想方向夹持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
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分别转换把手部的向预想方向的两侧的推拉动作而使门闩部转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推拉把手部而使门闩部转动,并且能够抑制把手装置的部件数量而使其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置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把手装置的间壁物的一例的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把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图2中省略第二纵框的立体图。
图4是把手部及门闩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前侧观察把手主体的图。
图6是图1的A-A线截面。
图7是说明把手主体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图,是与图6对应的图。
图8是说明把手主体配置在第三位置的状态的图,是与图6对应的图。
图9是与图6的B-B线截面对应的图。
图10是与图7的C-C线截面对应的图。
图11是从后侧观察门闩主体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把手装置的门闩部的立体图。
图13是省略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把手装置的门闩承接部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D-D线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B 把手装置
2 把手部
3、3B 门闩部
4 门闩承接部
12 开口部
13 间壁物
14 框部
15 门扇
26 门闩抵接部
34、34B 把手动作作用部
35、35B 被卡止部
36 轴部(转动轴)
261 第一门闩抵接部
262 第二门闩抵接部
341 第一倾斜面(倾斜面)
342 第二倾斜面(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11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把手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把手装置1安装于间壁物13,该间壁物13设置于在壁部11上形成的开口部12。间壁物13是合页门,具有框部14和门扇15,框部14设置在形成于壁部11的开口部12的边缘部,门扇15设置于框部14的内侧而开闭开口部12。
门扇15经由铰链(合页)以能够绕铅垂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框部14。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正交于壁部11的水平方向(壁部11的壁厚方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称为预想方向,将正交于预想方向的水平方向(沿着壁部11的水平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相对于壁部11,将预想方向上的一侧(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的近前侧)称为室内16侧,将预想方向上的另一侧(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的远侧)称为室外17侧。在各部件的说明中,基于门扇15关闭开口部12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开口部12的从预想方向观察的形状形成为长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框部14是具有上框部141、第一纵框部142和第二纵框部143的三方框。上框部141沿开口部12的上缘部设置,并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第一纵框部142沿开口部12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的边缘部设置,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纵框部143沿开口部12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侧的边缘部设置,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门扇15的板面形成为长方形的板状。门扇15具有设置于外周部的框架151和设置于框架151的内侧的平板状的门扇板部152。
框架151是四方框,具有上框架153、下框架154、第一纵框155和第二纵框156。上框架153沿门扇板部152的上缘部设置,并且沿宽度方向延伸。下框架154沿门扇板部152的下边缘部设置,并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第一纵框155沿门扇板部152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的边缘部设置,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纵框156沿门扇板部152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侧的边缘部设置,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如果门扇15关闭开口部12,则第一纵框155与第一纵框部142对置,第二纵框156与第二纵框部143对置。门扇15经由安装于第一纵框155的铰链安装于第一纵框部142。如果开闭门扇15,则第一纵框155侧成为轴,第二纵框156侧以描绘圆弧的方式旋转。
如图1及图2所示,把手装置1具有把手部2、门闩部3和门闩承接部4。把手部2设置于门扇15且向预想方向推拉。门闩部3设置于门扇15,且与把手部2的动作连动地从门扇15的端面突出/没入。门闩承接部4设置于框部14(参照图1)且卡止门闩部3。
把手装置1设置在间壁物13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装置1以预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为中心形成为沿预想方向成线对称的形状。
如图1所示,在门扇15的门扇板部152,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侧的端部附近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形成有门板缺口部152a。门板缺口部152a沿预想方向贯通并且在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开口。门板缺口部152a沿上下方向延伸。在门板缺口部152a设置有把手部2。配置于门板缺口部152a的把手部2与第二纵框156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邻接。
在门扇15的第二纵框156,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框架贯通部156a。框架贯通部156a沿宽度方向贯通第二纵框156。框架贯通部156a沿宽度方向与门板缺口部152a邻接。框架贯通部156a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框架贯通部156a配置有门闩部3。门闩部3与把手部2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侧邻接。
在把手部2及门闩部3的说明中,有时在连结把手部2与门闩部3的方向(宽度方向)上将相对于门闩部3的把手部2侧(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称为后侧,将相对于把手部2侧的门闩部3侧(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称为前侧,并将宽度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在框部14的第二纵框部143,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框缺口部143a。框缺口部143a在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开口。框缺口部143a被配置为与第二纵框156的框架贯通部156a相同的高度且沿宽度方向与框架贯通部156a对置。在框缺口部143a配置有门闩承接部4。
如图2至图4所示,把手部2具有把手主体21和把手主体支承部22。把手主体21是使用者把持着向预想方向推拉的部分。把手主体支承部22固定于门扇15并将把手主体21支承为能够向预想方向移动。在图3中,省略了第二纵框156和门闩部3的盖部38。
如图4及图5所示,把手主体21具有一对把持部23、24、连结部25和门闩抵接部26。一对把持部23、24是使用者把持的部分。连结部25连结一对把持部23、24。门闩抵接部26设置在一对把持部23、24之间,与门闩部3的门闩主体31(参照图4)抵接而使门闩主体31连动。
一对把持部23、24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为长条状,一对把持部23、24沿预想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一对把持部23、24中的第一端侧的把持部23(以下,称为“第一把持部23”)配置在门扇板部152(参照图1)的室内16侧,第二端侧的把持部24(以下,称为“第二把持部24”)配置在门扇板部152的室外17侧。第一把持部23和第二把持部24形成为沿预想方向成线对称。
第一把持部23具有第一把持板部231、第一上板部232、第一下板部233和第一侧板部234。第一把持板部231的板面朝向预想方向,并且第一把持板部231具有平板形状。第一上板部232从第一把持板部231的上缘部向室外17侧延伸。第一下板部233从第一把持板部231的下边缘部向室外17侧延伸。第一侧板部234从第一把持板部231的前边缘部(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边缘部)向室外17侧延伸。
第一把持部23具有第一上侧中板部235和第一下侧中板部236。第一上侧中板部235从第一把持板部231的上缘部的稍下侧位置向室外17侧延伸。第一下侧中板部236从第一把持板部231的下边缘部的稍上侧位置向室外17侧延伸。第一上侧中板部235与第一上板部232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一上板部232的下侧。第一下侧中板部236与第一下板部233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一下板部233的上侧。
第一上侧部分234a位于比第一上侧中板部235更靠上侧的位置。第一下侧部分234b位于比第一下侧中板部236更靠下侧的位置。第一中间部分234c位于第一上侧中板部235与第一下侧中板部236之间的高度。第一侧板部234的板厚为,第一上侧部分234a及第一下侧部分234b比第一中间部分234c形成得更薄。
第一侧板部234的前表面(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面)在整个上下方向上形成为平坦的面,第一中间部分234c的后表面(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面)配置在比第一上侧部分234a和第一下侧部分234b各自的后表面更靠后侧的位置。
在第一把持板部231的室外17侧由第一上侧中板部235、第一下侧中板部236及第一侧板部234包围而成的空部(以下,称为“第一抓手空部237”)构成为,供使用者从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伸入指尖而将第一把持板部231向室内16侧拉动。第一把持部23的室内16侧的面是供使用者从室内16侧朝向室外17侧按压的面。
在第一把持部23形成有第一上侧空部238和第一下侧空部239。第一上侧空部238在第一把持板部231的室外17侧由第一上板部232、第一上侧中板部235及第一侧板部234包围而成。第一下侧空部239在第一把持板部231的室外17侧由第一下板部233、第一下侧中板部236及第一侧板部234包围而成。
第二把持部24具有第一下侧空部239、第二上板部242、第二下板部243和第二侧板部244。第一下侧空部239具有平板形状,第一下侧空部239的板面朝向预想方向。第二上板部242从第二把持板部241的上缘部向室内16侧延伸。第二下板部243从第二把持板部241的下边缘部向室内16侧延伸。第二侧板部244从第二把持板部241的前边缘部(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边缘部)向室内16侧延伸。
第二把持部24具有第二上侧中板部245和第二下侧中板部246。第二上侧中板部245从第二把持板部241的上缘部的稍下侧位置向室内16侧延伸。第二下侧中板部246从第二把持板部241的下边缘部的稍上侧位置向室内16侧延伸。第二上侧中板部245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二上板部242的下侧。第二下侧中板部246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二下板部243的上侧。
第二上侧部分244a位于比第二上侧中板部245更靠上侧的位置。第二下侧部分244b位于比第二下侧中板部246更靠下侧的位置。第二中间部分244c位于第二上侧中板部245与第二下侧中板部246之间的高度。第二侧板部244的板厚为,第二上侧部分244a及第二下侧部分244b比第二中间部分244c形成得更薄。
第二侧板部244的前表面(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面)在整个上下方向上形成为平坦的面,第二中间部分244c的后表面(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面)配置在比第二上侧部分244a和第二下侧部分244b各自的后表面更靠后侧的位置。
在第二把持板部241的室内16侧由第二上侧中板部245、第二下侧中板部246及第二侧板部244包围而成的空部(以下,称为“第二抓手空部247”)构成为,供使用者从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伸入指尖而将第二把持板部241向室外17侧拉动。第二把持部24的室外17侧的面是供使用者从室外17侧朝向室内16侧按压的面。
在第二把持部24形成有第二上侧空部248和第二下侧空部249。第二上侧空部248在第二把持板部241的室内16侧由第二上板部242、第二上侧中板部245及第二侧板部244包围而成。第二下侧空部249在第二把持板部241的室内16侧由第二下板部243、第二下侧中板部246及第二侧板部244包围而成。
在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侧板部234的第一中间部分234c与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侧板部244的第二中间部分244c之间,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连结部25。连结部25是棒状的部件,被配置为沿预想方向延伸的朝向。连结部25的预想方向上的室内16侧的端部与第一侧板部234连结,预想方向上的室外17侧的端部与第二侧板部244连结。连结部25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第一侧板部234的第一中间部分234c和第二侧板部244的第二中间部分244c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连结部25配置在靠近第一侧板部234的第一中间部分234c和第二侧板部244的第二中间部分244c的后侧的位置。连结部25的前表面配置在比第一侧板部234和第二侧板部244的前表面更靠后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侧朝向下侧设置有第一连结部~第五连结部251~255这五个连结部25。第二连结部252连接门闩抵接部26,与门闩抵接部26一起形成U形。
第一连结部251和第二连结部252连结第一侧板部234的第一中间部分234c的上部侧和第二侧板部244的第二中间部分244c的上部侧。
第三连结部253将第一侧板部234的第一中间部分234c的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与第二侧板部244的第二中间部分244c的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连结。
第四连结部254和第五连结部255连结第一侧板部234的第一中间部分234c的下部侧与第二侧板部244的第二中间部分244c的下部侧。
第一连结部251与第二连结部252之间的间隔和第四连结部254与第五连结部255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大致相同的间隔。第二连结部252与第三连结部253之间的间隔和第三连结部253与第四连结部254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大致相同的间隔。第二连结部252与第三连结部253之间的间隔以及第三连结部253与第四连结部254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大于第一连结部251与第二连结部252之间的间隔以及第四连结部254与第五连结部255之间的间隔。
门闩抵接部26具有第一门闩抵接部261和第二门闩抵接部262。第一门闩抵接部26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的部件,沿第一侧板部234的室外17侧的端面设置。第二门闩抵接部262沿第二侧板部244的室内16侧的端面设置。第一门闩抵接部261和第二门闩抵接部262形成为,水平截面形状在整个上下方向上为相同形状。
第一门闩抵接部261的上端部与第二连结部252的室内16侧的端部连结,第一门闩抵接部261从第二连结部252的室内16侧的端部向下侧延伸。第二门闩抵接部262的上端部与第二连结部252的室外17的端部连结,第二门闩抵接部262从第二连结部252的室外17侧的端部向下侧延伸。
第一门闩抵接部261的下端部及第二门闩抵接部262的下端部配置在比第三连结部253更靠上侧的位置。
第一门闩抵接部261和第二门闩抵接部262沿预想方向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并且沿预想方向对称地形成。将第二连结部252的下侧的第一门闩抵接部261与第二门闩抵接部262之间的间隙称为门闩抵接槽部263。
第一门闩抵接部261的与第二门闩抵接部262对置的室外17侧的端面(以下,称为“第一抵接面264”)具有以在俯视下向室外17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圆弧面。
第二门闩抵接部262的与第一门闩抵接部261对置的室内16侧的端面(以下,称为“第二抵接面265”)具有以在俯视下向室内16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圆弧面。
如图4所示,把手主体支承部22具有第一支承部件27和第二支承部件28。第一支承部件27设置在把手主体21的后侧(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第二支承部件28设置在把手主体21的前侧。
把手主体支承部22是沿预想方向对称的部件,预想方向的一侧配置在门扇15的门扇板部152(参照图1)的室内16侧,预想方向的另一侧配置在门扇板部152的室外17侧。在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后侧配置有门扇板部152。
第一支承部件27具有上侧支承部271、下侧支承部272和中间支承部273。上侧支承部271配置在上侧并且插入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上侧空部238和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上侧空部248。下侧支承部272插入于配置在下侧的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下侧空部239和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下侧空部249。中间支承部273配置在下侧支承部272和上侧部件与下侧部件之间,并且插入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抓手空部237和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抓手空部247。
上侧支承部271、下侧支承部272及中间支承部273的预想方向上的尺寸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尺寸。
在上侧支承部271与中间支承部273之间,在预想方向上的室内16侧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且向室内16侧开口的第一上侧缺口部274,在预想方向上的室外17侧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且向室外17侧开口的第二上侧缺口部275。
在下侧支承部272与中间支承部273之间,在预想方向上的室内16侧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且向室内16侧开口的第一下侧缺口部276,在预想方向上的室外17侧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且向室外17侧开口的第二下侧缺口部277。
第一上侧缺口部274构成为能够供第一上侧中板部235插入。第二上侧缺口部275构成为能够供第二上侧中板部245插入。
第一下侧缺口部276构成为能够供第一下侧中板部236插入。第二下侧缺口部277构成为能够供第二下侧中板部246插入。
上侧支承部271、下侧支承部272及中间支承部273各自的预想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把持板部231与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把持板部241之间的间隔。
中间支承部273具有棒状部291、第一突出板部292、第二突出板部293、上侧突出部294和下侧突出部295。棒状部291是棒状,配置在预想方向的中间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突出板部292从棒状部291向室内16侧突出。第二突出板部293从棒状部291向室外17侧突出。上侧突出部294从棒状部291的上部侧向前侧突出。下侧突出部295从棒状部291的下部侧向前侧突出。
在棒状部291形成有向前侧开口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槽部296。上侧突出部294配置在第一槽部296的上侧。下侧突出部295配置在第一槽部296的下侧。上侧突出部294和下侧突出部295比第一突出板部292和第二突出板部293更向前侧突出。
上侧突出部294和下侧突出部295在预想方向上的尺寸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尺寸。上侧突出部294和下侧突出部295在预想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侧板部234和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侧板部244之间的间隔(连结部25在预想方向上的尺寸)。
第一突出板部292构成为,配置在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抓手空部237,前表面与第一侧板部234的后表面对置。第二突出板部293构成为,配置在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抓手空部247,前表面与第二侧板部244的后表面对置。
上侧突出部294插入到第一连结部251与第二连结部252之间。下侧突出部295插入到第四连结部254与第五连结部255之间。
第二支承部件28形成为长条的平板状,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支承部件28以板面朝向宽度方向的姿态在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侧板部234与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侧板部244之间配置在连结部25和门闩抵接部26的前侧。第二支承部件28被设定为,小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侧板部234与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侧板部244之间的间隔(连结部25在预想方向上的尺寸)。
在第二支承部件28形成有第二槽部281。第二槽部281在预想方向的中央部分贯通板面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第一支承部件27配置在把手主体21的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侧板部234、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侧板部244、连结部25及门闩抵接部26的后侧。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第二支承部件28配置在把手主体21的连结部25和门闩抵接部26的前侧。第一支承部件27和第二支承部件28以夹着连结部25和门闩抵接部26的方式利用螺钉等固定件进行连结。
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一槽部296和第二支承部件28的第二槽部281被配置为沿前后方向重叠。
如上所述,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下侧支承部272及中间支承部273的预想方向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把持板部231与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把持板部241之间的间隔。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突出部294、下侧突出部295及第二支承部件28的预想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侧板部234与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侧板部244之间的间隔。
因此,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下侧支承部272及中间支承部273构成为在第一把持板部231与第二把持板部241之间的范围内能够沿预想方向相对位移。在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下侧支承部272及中间支承部273在第一把持板部231与第二把持板部241之间沿预想方向位移时,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突出部294、下侧突出部295及第二支承部件28在第一侧板部234与第二侧板部244之间沿预想方向位移。
由此,把手主体支承部22和把手主体21构成为能够沿预想方向相对位移。
把手主体21构成为,能够从图6所示的第一位置相对移动到图7所示的第二位置,并且能够相对移动到图8所示的第三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把手主体支承部22而言是把手主体21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心沿前后方向与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心重叠的位置。第二位置是把手主体21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心比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心更靠室外17侧的位置。第三位置是把手主体21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心比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心更靠室内16侧的位置。
如图6所示,如果把手主体21处于第一位置,则门闩抵接槽部263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央沿前后方向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一槽部296及第二支承部件28的第二槽部281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央重叠。
把手主体21的第一把持板部23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一突出板部292沿预想方向分离,把手主体21的第一上侧中板部235及第一下侧中板部236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棒状部291沿预想方向分离。此时,第一把持板部231沿预想方向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及下侧支承部272(参照图4)都分离。
把手主体21的第二把持板部24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二突出板部293沿预想方向分离。把手主体21的第二上侧中板部245及第二下侧中板部246与第二支承部件28的棒状部291沿预想方向分离。此时,第二把持板部241沿预想方向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及下侧支承部272(参照图4)都分离。
图4所示的把手主体21的上侧突出部294及下侧突出部295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侧板部234及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侧板部244分离。
如图7所示,如果把手主体21位于第二位置,则门闩抵接槽部263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央位于比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一槽部296及第二支承部件28的第二槽部281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央更靠室外17侧的位置。
把手主体21的第一把持板部23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一突出板部292抵接,把手主体21的第一上侧中板部235及第一下侧中板部236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棒状部291抵接。此时,第一把持板部23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及下侧支承部272(参照图4)都抵接。
把手主体21的第二把持板部24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二突出板部293沿预想方向分离。把手主体21的第二上侧中板部245及第二下侧中板部246与第二支承部件28的棒状部291沿预想方向分离。此时,第二把持板部241沿预想方向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及下侧支承部272(参照图4)都分离。
图4所示的把手主体21的上侧突出部294及下侧突出部295与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侧板部244抵接,并且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侧板部234分离。
如图8所示,如果把手主体21位于第三位置,则门闩抵接槽部263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央位于比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一槽部296及第二支承部件28的第二槽部281的预想方向上的中央更靠室内16侧的位置。
把手主体21的第二把持板部24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二突出板部293抵接,把手主体21的第二上侧中板部245及第二下侧中板部246与第二支承部件28的棒状部291抵接。此时,第二把持板部24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及下侧支承部272(参照图4)都抵接。
把手主体21的第一把持板部23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第一突出板部292沿预想方向分离。把手主体21的第一上侧中板部235及第一下侧中板部236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棒状部291沿预想方向分离。此时,第一把持板部231沿预想方向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及下侧支承部272(参照图4)都分离。
图4所示的把手主体21的上侧突出部294及下侧突出部295与第一把持部23的第一侧板部234抵接,并且与第二把持部24的第二侧板部244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把手部2设置有弹簧(未图示),该弹簧对把手主体21进行施力以使把手主体21在通常时位于第一位置。因此,在使用者对把手主体21进行按压操作或拉动操作且使其向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移动后,如果停止按压或拉动把手主体21的操作,则把手主体21构成为恢复到第一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分别配置在把手主体21的第一把持板部23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及下侧支承部272之间、以及把手主体21的第二把持板部241与第一支承部件27的上侧支承部271及下侧支承部272之间。
如图2至图4所示,门闩部3具有门闩主体31和门闩支承部32。门闩主体31安装于第二纵框156的内部。门闩主体31与把手主体21的操作连动地转动,从门扇15向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突出/没入。门闩支承部32安装在第二纵框156的框架贯通部156a(参照图1)。门闩支承部3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门闩主体31。在图3中,省略了第二纵框156和门闩部3的盖部38。
门闩主体31是长条的部件。门闩主体31在长度方向的中途位置连结有门闩支承部32的轴部36(转动轴)。连结有门闩主体31的轴部36的部分是轴连结部33。轴连结部33配置在比门闩主体3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更靠作为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上侧的位置。因此,门闩主体31的从轴连结部33到长度方向上的下侧的端部为止的尺寸被设定为,比门闩主体31的从轴连结部33到长度方向上的上侧的端部为止的尺寸长。
门闩主体31具有把手动作作用部34和被卡止部35。把手动作作用部34位于长度方向的上侧,且把手动作作用部34与把手主体21的门闩抵接部26抵接而被作用把手主体21的动作。被卡止部35位于长度方向的下侧,且被门闩承接部4卡止。
就门闩主体31而言,在能够绕轴部36的轴线转动的范围中,长度方向的上侧的把手动作作用部34配置在比轴部36更靠上侧的位置,长度方向的下侧的被卡止部35配置在比轴部36更靠下侧的位置。
把手动作作用部34和被卡止部35见后述。
门闩支承部32具有门闩收纳部37、轴部36和盖部38。门闩收纳部37形成有沿宽度方向贯通且收纳门闩主体31的开口部371。轴部3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对收纳于门闩收纳部37的门闩主体31进行支承。盖部38配置在门闩收纳部37的前侧(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
门闩收纳部37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件,开口部371也沿上下方向延伸。如图6所示,门闩收纳部37配置在把手部2的前侧。门闩收纳部37的开口部371配置在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第二支承部件28的第二槽部281的前侧。
如图3所示,轴部36以轴线方向为预想方向的朝向,在开口部37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设置在比开口部37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更靠上侧的位置。
轴部36配置在比把手主体21的门闩抵接部26更靠下侧的位置。
如图4所示,盖部38形成为长条的平板状。盖部38以板面朝向宽度方向的姿态进行配置。在盖部38形成有孔部381。孔部381沿宽度方向贯通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如图2所示,盖部38配置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收纳门闩主体31的门闩收纳部37的前侧。盖部38利用螺钉等固定件与门闩收纳部37固定,并且利用螺钉等固定件固定于第二纵框156的端面。盖部38利用螺钉等固定件与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第一支承部件27及第二支承部件28固定。
由此,盖部38、门闩收纳部37、把手主体支承部22固定于第二纵框156,相对于门扇15固定。
盖部38的孔部381从门闩支承部32的开口部371中的轴部36向下侧的部分的前侧配置。
就收纳于门闩收纳部37且安装于第二纵框156的门闩主体31而言,如上所述,在能够转动的范围内,把手动作作用部34配置在比轴部36更靠上侧的位置,被卡止部35配置在比轴部36更靠下侧的位置。
如图9所示,在门闩主体31的下部侧在能够转动的范围内向最前侧突出的状态下,被卡止部35的前表面351通过门闩收纳部37的开口部371及盖部38的孔部381而向比盖部38的前端面更靠前侧的位置突出。此时,被卡止部35的后表面352配置在门闩收纳部37的内部。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后部侧向比门闩收纳部37更靠后侧的位置突出,并且前端部配置在门闩收纳部37的内部。
相对于此,如图10所示,在门闩主体31的下部侧在能够转动的范围内向最后侧突出的状态下,被卡止部35的前表面351突出到比盖部38稍靠前侧的位置,并且被卡止部35的后表面352突出到比门闩收纳部37更靠后侧的位置。把手动作作用部34基本配置在门闩收纳部37的内部,后侧从门闩收纳部37稍微向后侧突出。
如后所述,就门闩主体31而言,在图9所示的、被卡止部35在能够转动的范围内位于最前侧而从门扇15突出的状态下,门闩主体31卡止于门闩承接部4。将被卡止部35在门闩主体31能够转动的范围内向最前侧突出的状态称为门闩突出状态。在门闩突出状态下,把手动作作用部34相比于被卡止部35更位于上侧且后侧,门闩主体31变为从下侧向上侧逐渐朝向后侧倾斜的姿态。
就门闩主体31而言,在图10所示的、被卡止部35在能够转动的范围内位于最后侧而基本不从门扇15突出的状态下,解除由门闩承接部4对其进行的卡止。将门闩主体31的下部侧在能够转动的范围内配置在最后侧的状态称为门闩非突出状态。在门闩非突出状态下,把手动作作用部34相比于被卡止部35更靠上侧,门闩主体31变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门闩主体31构成为,在支承于轴部36的状态下,在没有作用外力的情况(也包括没有作用后述的第一磁铁51~第四磁铁54所带来的外力的情况)下,处于门闩突出状态。
以下,以门闩主体31处于门闩突出状态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4及图11所示,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后侧部分的靠室内16侧的面(以下,称为“第一倾斜面341”)形成为从后侧向前侧逐渐从室外17侧朝向室内16侧的倾斜面。并且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后侧部分的靠室外17侧的面(以下,称为第二倾斜面342)形成为从后侧向前侧逐渐从室内16侧朝向室外17侧的倾斜面。
第一倾斜面341及第二倾斜面342遍及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整个长度(门闩主体31中的比轴连结部33更靠长度方向的上侧的部分)而形成。
第一倾斜面341和第二倾斜面342各自的后边缘部连接,形成了朝向后侧尖细的角部343。
被卡止部35形成为宽度方向的尺寸从上侧向下侧逐渐变大。被卡止部35在处于门闩突出状态时,前表面351大致成为铅垂面,后表面352成为从上侧向下侧逐渐朝向后侧的倾斜面。如图9所示,被卡止部35在处于门闩非突出状态时,前表面351成为从上侧向下侧逐渐朝向前侧的倾斜面,后表面352大致成为铅垂面。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门闩部3设置有第一磁铁51及第二磁石52。第一磁铁51设置在成为门闩部3的前侧部分的上部侧的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前侧。第二磁石52设置在成为门闩部3的前侧部分的下部侧的被卡止部35的前侧部分。第一磁铁51配置在轴部36的上侧。第二磁石52配置在轴部36的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铁51及第二磁石52内置于门闩部3。
如图2、3、9及10所示,门闩承接部4具有门闩承接部主体41和盖部42。门闩承接部主体41形成有门闩插入孔部43。门闩插入孔部43是供门闩突出状态的门闩主体31的被卡止部35插入的孔。盖部42具有设置在门闩承接部主体41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的盖部42。
门闩插入孔部43形成于门闩承接部4的下部侧。门闩插入孔部43形成为,向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门扇15侧)开口,并且从上侧朝向下侧逐渐向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与门扇15分离的一侧)变深。门闩插入孔部43配置在与门闩主体31的被卡止部35相同的高度。门闩插入孔部43被配置为,沿宽度方向与被卡止部35对置。
盖部42是板状的部件。盖部42以板面朝向宽度方向的姿态安装于第二纵框部143。在盖部42形成有沿宽度方向贯通的孔部44。
盖部42配置在门闩承接部4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盖部42利用螺钉等固定件与门闩承接部4连结。盖部42的孔部44被配置为与门闩承接部4的门闩插入孔部43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重叠,并且构成为不堵塞门闩插入孔部43。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门闩承接部4,在门闩插入孔部43的上侧安装有第三磁石53。在门闩插入孔部43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安装有第四磁铁54。
第三磁石53与门闩主体31的第一磁铁51配置在相同的高度,并且配置在沿宽度方向对置的位置。第一磁铁51和第三磁石53配置为彼此排斥。
第四磁铁54与门闩主体31的第二磁石52配置在相同的高度,并且配置在沿宽度方向对置的位置。第二磁石52和第四磁铁54配置为彼此吸引。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磁石53及第四磁铁54内置于门闩承接部4。
在门扇15关闭开口部12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门闩主体31的上部侧因第一磁铁51和第三磁石53的排斥力而比轴部36朝向更后侧,且门闩主体31的下部侧因第二磁石52和第四磁铁54的吸引力而比轴部36朝向更前侧,门闩主体31变为被卡止部35从门扇15突出的门闩突出状态,门闩主体31插入到门闩承接部4的开口部12。
此时,比轴部36更靠上侧的把手动作作用部34在门闩主体31能够转动的范围内配置在最后侧,在比门闩收纳部37更靠后侧的位置,把手动作作用部34贯通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第二槽部281,从前侧进入把手主体21的第一门闩抵接部261与第二门闩抵接部262之间的门闩抵接槽部263。为了使把手动作作用部34进入门闩抵接槽部263之间,如图6所示,需要将把手主体21配置在第一位置,将门闩抵接槽部263配置在把手主体支承部22的第二槽部281的后侧。在门闩主体31处于门闩突出状态时,把手主体21配置于第一位置。
在门闩突出状态下,把手主体21的第一门闩抵接部261的第一抵接面264抵接于门闩主体31的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第一倾斜面341,第二门闩抵接部262的第二抵接面265抵接于第二倾斜面342。
如果配置于第一位置的把手主体21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按压或者拉动把手主体21的操作)而相对于把手主体支承部22朝向室外17侧,则把手主体21的第一抵接面264向室外17侧移动而按压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第一倾斜面341。由此,把手主体21的第二抵接面265向室外17侧移动而与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第二倾斜面342分离。如果把手主体21的第一抵接面264按压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第一倾斜面341,则第一倾斜面341为从室内16侧向室外17侧逐渐朝向后侧的倾斜面,第一门闩抵接部261从室内16侧且前侧按压第一倾斜面341。因此,向第一抵接面264作用朝向室外17侧和前侧的力。
由此,向前侧按压把手动作作用部34,从而使门闩主体31转动。并且,如图7及图10所示,如果把手主体21到达第二位置,则第一门闩抵接部261配置在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后侧。因此,把手动作作用部34变为不能向比第一门闩抵接部261更靠后侧的位置移动的状态。由此,门闩主体31变为门闩非突出状态。
在门扇15关闭开口部12的状态下,如果门闩主体31变为门闩非突出状态,则门闩主体31的被卡止部35变为从门闩承接部4的门闩插入孔部43拔出的状态。因此,门扇15被打开。如果门闩主体31变为门闩非突出状态,则被卡止部35的后部侧插入到第二支承部件28的第二槽部281、把手主体21的第一把持部23与第二把持部24之间的间隔、以及第一支承部件27的棒状部291的第一槽部296。
如果配置于第一位置的把手主体21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按压或拉动把手主体21的操作)而相对于把手主体支承部22朝向室内16侧,则把手主体21的第二抵接面265向室内16侧移动而按压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第二倾斜面342。由此,把手主体21的第一抵接面264向室内16侧移动而与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第一倾斜面341分离。如果把手主体21的第二抵接面265按压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第二倾斜面342,则第二倾斜面342为从室外17侧向室内16侧逐渐朝向后侧的倾斜面,第二门闩抵接部262从室外17侧且前侧按压第二倾斜面342。因此,向第二抵接面265作用朝向室内16侧及前侧的力。
由此,向前侧按压把手动作作用部34,从而使门闩主体31转动。如图8所示,如果把手主体21到达第三位置,则第二门闩抵接部262配置在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后侧。因此,把手动作作用部34变为不能向比第二门闩抵接部262更靠后侧的位置移动的状态。由此,门闩主体31变为与图10所示的姿态相同的门闩非突出状态。
在门扇15关闭开口部12的状态下,如果门闩主体31变为门闩非突出状态,则因为门闩主体31的被卡止部35变为从门闩承接部4的门闩插入孔部43拔出的状态,所以门扇15被打开。
在使把手主体21移动到第二位置而打开门扇15的情况以及移动到第三位置而打开门扇15的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下,门扇15处于使开口部12敞开的状态,如果使用者停止对把手主体21的操作,则利用弹簧的作用力使把手主体21恢复到第一位置。
如果把手主体21移动到第一位置,则门闩抵接槽部263配置在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后侧,把手动作作用部34能够插入于门闩抵接槽部263。因此,把手动作作用部34以向后侧移动的方式转动,变为门闩突出状态。
在将敞开开口部12的门扇15关闭的情况下,操作把手主体21,使门扇15向关闭方向移动。此时,通过操作把手主体21而使把手主体21移动到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门闩主体31变为门闩非突出状态。如果利用门闩主体31处于门闩非突出状态的门扇15关闭开口部12,并且使把手主体21恢复到第一位置,则门闩主体31变为门闩突出状态,并且被插入到门闩承接部4的门闩插入孔部43。
接着,利用附图对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把手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把手装置1中,构成为门闩部3的门闩主体31与把手主体21直接抵接而从把手主体21向门闩主体31传递把手部2的把手主体21的向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使门闩主体31转动。门闩主体31在变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姿态时卡止于门闩承接部4,门闩主体31在变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态时解除门闩承接部4对其进行的卡止。
因此,在将门闩主体31在卡止于门闩承接部4的状态与不卡止于门闩承接部4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不需要使门闩主体31大幅度转动,只要进行向预想方向推拉把手主体21这样的小动作即可。
这样,因为把手主体21与门闩主体31抵接,并且通过把手主体21的小动作就能够使门闩主体31转动。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对把手主体21的向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进行转换而使门闩主体31转动的机构,能够抑制把手装置1的部件数量而使其紧凑。
通过使把手装置1成为紧凑的形状,从而即使在门扇15的框架151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把手装置1安装于间壁物13,能够提高间壁物13的外观性。
门闩主体31具有设置于下侧的端部且被门闩承接部4卡止的被卡止部35和设置于上侧的端部且被作用把手部2的动作的把手动作作用部34,轴部36配置在被卡止部35与把手动作作用部34之间,从轴部36到被卡止部35为止的距离被设定为长于从轴部36到把手动作作用部34为止的距离。
通过如此构成,即使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动作小,也能够使被卡止部35可靠地转动。
把手动作作用部34具有设置于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预想方向上的靠室内侧16的面上的第一倾斜面341和设置于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预想方向上的靠室外侧17的面上的第二倾斜面342,把手部2具有能够与第一倾斜面341抵接的第一门闩抵接部261和能够与第二倾斜面342抵接的第二门闩抵接部262。
通过如此构成,把手部2的第一门闩抵接部261及第二门闩抵接部262直接作用于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第一倾斜面341及第二倾斜面342。因此,无需复杂的机构就能够对把手部2的向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进行转换而使门闩部3转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把手装置1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闩部3具有设置于下侧的端部且卡止于门闩承接部4的被卡止部35和设置于上侧的端部且被作用把手部2的动作的把手动作作用部34,轴部36配置在被卡止部35与把手动作作用部34之间,从轴部36到被卡止部35为止的距离被设定为长于从轴部36到把手动作作用部34为止的距离。相对于此,可以适当地设定设置于门闩部3的轴部36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把手动作作用部34具有设置于预想方向上的靠室内侧16的面上的第一倾斜面341和设置于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预想方向上的靠室外17的面上的第二倾斜面342,把手部2具有能够与第一倾斜面341抵接的第一门闩抵接部261和能够与第二倾斜面342抵接的第二门闩抵接部262。相对于此,也可以仅在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预想方向上的任一个面上形成倾斜面,并且在把手部2设置与该倾斜面抵接的门闩抵接部。
第一倾斜面341及第二倾斜面342的形状可以是上述形状以外的形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面341及第二倾斜面342遍及把手动作作用部34的整个长度(门闩主体31中的比轴部更靠长度方向上的上侧的部分)而形成。相对于此,也可以如图12所示的把手装置1B的门闩部3B那样构成为,第一倾斜面341B及第二倾斜面342B仅形成于把手动作作用部34B的长度方向上的上侧的端部附近,把手动作作用部34B中的比第一倾斜面341B及第二倾斜面342B更靠下侧(轴连结部33侧)的部分不与把手部2(参照图4)抵接。
由此,能够构成为将从把手部2作用于把手动作作用部34B的力作用于把手动作作用部34B中的长度方向上的上侧的端部附近(上端部附近,与轴部36分离的一侧)。因此,能够利用来自把手部2的小的力而使门闩部3B转动。能够产生把手部2与门闩部3B之间的静摩擦阻力,在操作力最大的开始时从把手部2向门闩部3B传递操作力。
第一倾斜面341、341B及第二倾斜面342、342B可以是平坦的倾斜面,也可以是在中途切换倾斜度的倾斜面、弯曲的倾斜面。
例如,可以将第一倾斜面341、341B及第二倾斜面342、342B中的最先碰到把手部2的后侧部分设为与前侧部分相比倾斜率更大的倾斜面,在前后方向的中途位置切换倾斜率。
被卡止部35也可以是除上述方式以外的方式。
例如,也可以如图12至图14所示的把手装置1B的门闩部3B那样,在被卡止部35B的预想方向上的两面的下边缘部设置滑动凸部353。滑动凸部353与门闩收纳部37的开口部371的内周面滑动。滑动凸部353遍及被卡止部35的整个前后方向而形成。滑动凸部353在门闩部3处于门闩突出状态时,后侧部分354收纳于开口部371。滑动凸部353在门闩部3处于门闩非突出状态时,前侧部分355收纳于开口部371。
滑动凸部353的后侧部分354在整个前后方向上突出尺寸均匀,前端面形成为朝向预想方向的平坦面。相对于此,滑动凸部353的前侧部分355形成为突出尺寸从后侧向前侧逐渐变小的倾斜面。
被卡止部35B在门闩部3B处于突出状态时,滑动凸部353的后侧部分354与开口部371的内周面抵接,而在门闩部3处于非突出状态时,滑动凸部353的前侧部分355与开口部371的内周面分离。门闩部3B构成为,即使滑动凸部353的后侧部分354与开口部371的内周面抵接,在被作用规定的力时也能够转动。
通过如此构成,在门闩部3B从门闩突出状态变为门闩非突出状态时,即使从把手部2向门闩部3B的把手动作作用部34B作用预想方向的力,也能够防止因该力而使被卡止部35B向预想方向动作。
在门闩部3B为突出状态时,滑动凸部353的后侧部分354与开口部371的内周面抵接。因此,在门闩部3B为门闩突出状态时,不会因除来自把手部2以外的部分的力而使门闩部3B转动,能够利用滑动凸部353与开口部371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力来阻止该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闩部3构成为,利用第一磁铁51~第四磁铁54,在门扇15关闭开口部12的状态下可靠地维持门闩突出状态。相对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第一磁铁51~第四磁铁54,而是利用门闩部3的形状等在门扇15关闭开口部12的状态下处于门闩突出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把手装置1设置于合页门,但是也可以设置于拉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闩部3示出了被卡止部设置于上侧的端部且把手动作作用部设置于下侧的端部的例子。门闩部也可以将被卡止部设置于下侧的端部且将把手动作作用部设置于上侧的端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预想方向的室内侧16的面上形成第一倾斜面341且在室外侧17的面上形成第二倾斜面342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第一倾斜面形成于室内侧,并且第二倾斜面形成于室外侧。

Claims (4)

1.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安装于具有框部和门扇的间壁物,所述框部安装于开口部的边缘部,所述门扇安装于所述框部的内侧而开闭开口部,所述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把手部,其设置于所述门扇且能够向预想方向推拉;
门闩部,其设置于所述门扇,构成为与所述把手部直接抵接而被传递所述把手部的向所述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如果被传递了所述把手部的向所述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则以沿所述预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相对于所述门扇的端面突出/没入;
门闩承接部,其设置于所述框部且将从所述门扇的端面突出的所述门闩部卡止;
所述门闩部形成为棒状,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门闩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途位置,如果所述门闩部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变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延伸的姿态,则所述门闩部从所述门扇的端面突出而卡止于所述门闩承接部,如果所述门闩部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变为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姿态,则所述门闩部收纳于所述门扇的内部而解除所述门闩承接部的卡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闩部具有:
被卡止部,其设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且被所述门闩承接部卡止;
把手动作作用部,其设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部,且被作用所述把手部的向所述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
所述转动轴配置在所述被卡止部与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之间,
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被卡止部为止的距离被设定为长于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为止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闩部具有:
被卡止部,其设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且被所述门闩承接部卡止;
把手动作作用部,其设置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部,且被作用所述把手部的向所述预想方向的推拉动作;
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在所述预想方向的至少一面具有倾斜面,
所述把手部具有能够与所述倾斜面抵接的门闩抵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具有设置于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的所述预想方向上的第一面的第一倾斜面和设置于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的所述预想方向上的第二面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门闩抵接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的第一门闩抵接部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倾斜面抵接的第二门闩抵接部,
所述第一门闩抵接部和所述第二门闩抵接部被配置为从所述预想方向夹持所述把手动作作用部。
CN202010074783.3A 2019-01-31 2020-01-22 把手装置 Active CN1115024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5678A JP7215916B2 (ja) 2019-01-31 2019-01-31 ハンドル装置
JP2019-015678 2019-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2410A CN111502410A (zh) 2020-08-07
CN111502410B true CN111502410B (zh) 2021-11-30

Family

ID=71865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4783.3A Active CN111502410B (zh) 2019-01-31 2020-01-22 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15916B2 (zh)
CN (1) CN1115024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2873B1 (en) * 2001-11-23 2003-01-07 John Horseman Retrofit door latch attachment
JP2008196237A (ja) * 2007-02-14 2008-08-28 Takigen Mfg Co Ltd 二段階開放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CN104727630A (zh) * 2013-12-19 2015-06-24 Ykkap株式会社 锁装置和门窗
CN107227888A (zh) * 2016-03-24 2017-10-03 诺仪器(中国)有限公司 具备推拉兼用把手的门锁
CN207092733U (zh) * 2017-08-14 2018-03-13 永康市嘉图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推拉智能锁
CN107975293A (zh) * 2016-10-25 2018-05-01 亚萨合莱韩国株式会社 推拉型门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13106Y1 (zh) * 1968-03-09 1973-04-10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2873B1 (en) * 2001-11-23 2003-01-07 John Horseman Retrofit door latch attachment
JP2008196237A (ja) * 2007-02-14 2008-08-28 Takigen Mfg Co Ltd 二段階開放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CN104727630A (zh) * 2013-12-19 2015-06-24 Ykkap株式会社 锁装置和门窗
CN107227888A (zh) * 2016-03-24 2017-10-03 诺仪器(中国)有限公司 具备推拉兼用把手的门锁
CN107975293A (zh) * 2016-10-25 2018-05-01 亚萨合莱韩国株式会社 推拉型门锁
CN207092733U (zh) * 2017-08-14 2018-03-13 永康市嘉图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推拉智能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2410A (zh) 2020-08-07
JP7215916B2 (ja) 2023-01-31
JP2020122357A (ja) 2020-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5087B2 (ja) 開閉装置
JP2002140125A (ja) 窓開閉装置用ハンドル構造物
JP5133273B2 (ja) ラッチ受け及び建具
CN111502410B (zh) 把手装置
JP4759525B2 (ja) 引き戸
KR101929683B1 (ko) 창호잠금장치용 키퍼
JP6491854B2 (ja) 引戸用施錠装置
JP2008308830A (ja) 扉錠用ハンドル装置
JP4904608B2 (ja) ロック装置
JP6853548B2 (ja) ドア及びドア装置
JP7195953B2 (ja) ドアストッパー
JP2008025301A (ja) 錠前用の蓋体開閉装置
JP2008261131A (ja) プッシュラッチ装置
JP2007218050A (ja) 引出しのラッチ作動機構
JP2005120769A (ja) 扉用プッシュプル錠
US20230063848A1 (en) Magnetic door latch and lock mechanisms
KR102405668B1 (ko) 푸시풀 타입의 레버 잠금장치
JP5132942B2 (ja) キャビネット
US20230313560A1 (en) Locking device
JPH0718861Y2 (ja) プッシュラッチのロック構造
JP5107743B2 (ja) プッシュプル錠
JP5107739B2 (ja) 錠装置
JP4261451B2 (ja) 扉用ハンドル装置
JPH09151647A (ja) キャビネットの引出しのラッチ装置
JP4467228B2 (ja) 収納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LIXI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Lizhu Group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Lizh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LIXIL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