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8071B -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8071B
CN111488071B CN202010063610.1A CN202010063610A CN111488071B CN 111488071 B CN111488071 B CN 111488071B CN 202010063610 A CN202010063610 A CN 202010063610A CN 111488071 B CN111488071 B CN 111488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region
lead
sensor panel
linear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36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8071A (zh
Inventor
门胁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88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8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8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8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transmitt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o be received by the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能够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并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本发明的传感器面板(5)包括:多个线状电极(5y),配设于检测区域(5a)内;多个引出配线(Ly);多个FPC连接端子(Ty),沿着传感器面板(5)的与x方向平行的一边而并列配置;及防护配线(LG1),在多个引出配线(Ly)的距检测区域远的一侧延伸设置。与最远离多个FPC连接端子(Ty)而配置的线状电极(5y)即线状电极(5y1)连接的引出配线(Ly)即引出配线(Ly1)与防护配线(LG1)之间的在与检测区域(5a)在x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A1)内的x方向的分离距离(L1)不固定,防护配线(LG1)在第一区域(A1)内具有与y方向交叉的部分。

Description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尤其涉及具有用于吸收从外部侵入的电磁噪声的防护配线的传感器面板。
背景技术
在具有检测手指或触控笔的位置的功能的平板型的电子设备中,在显示面板上配置传感器面板。传感器面板构成为具有多个线状电极,该多个线状电极包括分别在Y方向上延伸且在X方向上以等间隔配置的多个X电极和分别在X方向上延伸且在Y方向上以等间隔配置的多个Y电极。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内与该多个线状电极的各自对应地设置有多个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制电路)连接端子及引出配线,通过各引出配线,对应的线状电极与FPC连接端子电连接。各FPC连接端子通过压接而与柔性印制电路基板上的端子连接,通过该柔性印制电路基板上的配线而连接于控制用的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
另外,作为触控笔的一种,已知有主动笔。主动笔是具备电源部和信号处理电路且构成为能够通过将与信号处理电路生成的信号对应的电荷向设置于笔尖附近的电极(笔电极)供给而发送笔信号的触控笔。在笔信号中包括位置信号和数据信号,位置信号是用于通知自身的位置的脉冲串信号,数据信号包括表示主动笔检测到的笔压的值的笔压数据、表示在主动笔的侧面或末端的设置的操作按钮的按下弹起状态的数据及预先写入到主动笔的固有ID等各种数据。在主动笔的检测时,由传感器面板内的多个线状电极中的处于笔尖的附近的线状电极接收笔信号,该笔信号经由上述的FPC连接端子而向IC供给。IC基于各X电极处的笔信号的接收水平来决定主动笔的X坐标,基于各Y电极处的笔信号的接收水平来决定主动笔的Y坐标,由此检测触摸面内的主动笔的位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上述传感器面板的一种的投影型静电电容式的触摸屏幕。如该文献的图2所示,在该触摸屏幕中,沿着长方形的触摸屏幕的外周而延伸设置有被供给接地电位的最外屏蔽配线。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该最外屏蔽配线吸收从外部侵入的电磁噪声,由此,作为用于防止位置检测性能的下降的防护配线来使用。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能够检测手指和主动笔双方的位置检测装置。在该位置检测装置中,将多个电极的接收信号向差动放大器输入,基于该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接收水平来判定手指或主动笔的位置,由此除去外来噪声中的尤其共模噪声(对多个线状电极向相同方向施加的噪声)的影响。以下,将这样使用差动放大器进行的位置检测的方法称作“差动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91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063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后查明: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最外屏蔽配线这样的结构中,引出配线与最外屏蔽配线过度远离,无法充分遮蔽从外部侵入的电磁噪声。于是,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将防护配线沿着引出配线而延伸设置,但查明了:这样的话,这次会在使用上述的差动法的情况下产生问题。也就是说,查明了:为了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理想的是引出配线与防护配线之间的电容关于所有引出配线都是相同的值,但在将防护配线沿着引出配线而延伸设置的情况下,并行的多个引出配线中的仅位于最外侧的引出配线与防护配线之间的电容会变大,因此,即使通过差动法,有时也无法将上述的共模噪声充分除去。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并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的传感器面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传感器面板连接于用于对检测区域内的主动笔的位置进行检测的IC,其中,包括:多个第一线状电极,分别在所述检测区域内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在所述检测区域内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并列而配设于所述检测区域内;多个第一引出配线,以与所述多个第一线状电极的各个连接的方式设置,以等间距平行地延伸设置;多个第一端子,沿着所述传感器面板的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一边而并列配置,将所述多个第一引出配线的各自与所述IC互相连接;及第一防护配线,在所述多个第一引出配线的远离所述检测区域远的一侧延伸设置,第一配线与所述第一防护配线之间的在与所述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分离距离不固定,所述第一配线是连接于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引出配线,所述第一电极是最远离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而配置的所述第一线状电极,所述第一防护配线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能够期待与传感器面板重叠配置的显示面板的金属框架等防护配线以外的要素对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的区域(例如,第一区域中的与从第一电极起的比第一线状电极的总数少的多条第一线状电极对应的第二区域)中,从第一配线隔开充分的距离而延伸设置第一防护配线,在无法期待防护配线以外的要素对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的区域(例如,第一区域中的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即第三区域)中,充分接近第一配线而延伸设置第一防护配线。因此,能够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并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及主动笔10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的(a)是与图1所示的A-A线对应的电子设备1的剖视图,(b)是与图1所示的B-B线对应的电子设备1的剖视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传感器面板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图4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传感器面板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图5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传感器面板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图6是示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传感器面板5的电子设备1及主动笔10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第一背景技术的传感器面板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第二背景技术的传感器面板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及主动笔10的结构的图。另外,图2(a)是与图1所示的A-A线对应的电子设备1的剖视图,图2(b)是与图1所示的B-B线对应的电子设备1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例如是平板型的计算机,如图1所示,构成为具有主机控制器2、显示面板3、传感器控制器4及传感器面板5。
主机控制器2是具有处理器及存储器(均未图示)的计算机,通过处理器将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读出并执行来进行包括图示的显示面板3及传感器控制器4的电子设备1的各部分的控制、包括描绘用的应用的各种应用的执行等各种处理。存储器包括DRAM(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主存储器和快闪存储器等辅助存储装置。
如图2(a)(b)所示,显示面板3是具有包括多个像素及其驱动电路(均未图示)的液晶模块21和覆盖液晶模块21的侧面及下表面的金属框架22的装置。驱动电路是通过接受主机控制器2的控制而驱动各像素来在显示面板3上进行任意的显示的电路。作为显示面板3的具体的例,可举出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等。
如图1所示,在显示面板3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区域3a及边框区域3b。显示区域3a是液晶模块21内的各像素呈矩阵状配置的矩形的区域。边框区域3b是以包围显示区域3a的外侧的方式配置的区域,配置液晶模块21内的驱动电路和将各像素与驱动电路连接的配线(未图示)。
传感器控制器4及传感器面板5是相对于主机控制器2的输入装置。其中,如图2(a)(b)所示,传感器面板5具有从显示面板3侧起依次层叠有粘接片23、膜24、粘接片25及盖板玻璃26的结构,粘接片23是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胶)、OCR(OpticalClear Resin:光学透明树脂)等透明粘接剂,粘接片25是OCA。
在膜24的上表面通过粘接片25而固定多个线状电极5x(第二线状电极)、用于将各线状电极5x与后述的FPC连接端子T连接的多个引出配线Lx(第二引出配线。在图2(a)(b)中未示出)及与接地电位等特定的电位连接的1个以上的防护配线LG。另外,在膜24的下表面通过粘接片23而固定多个线状电极5y(第一线状电极)、用于将各线状电极5y与FPC连接端子T连接的多个引出配线Ly(第一引出配线)及1个以上的防护配线LG。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形成于膜24的上表面的配线和形成于膜24的下表面的配线通过贯通膜24的通孔电极而相互连接。多个线状电极5x、5y分别由板状的导体或网状的导体(呈网状延伸设置的细配线的集合体)构成。
盖板玻璃26的上表面构成用于以主动笔10或用户的手指来触摸的平面即触摸面26a。包括该盖板玻璃26的传感器面板5的各构成构件(包括线状电极5x、5y及引出配线Lx、Ly)以至少在显示区域3a内用户能够通过传感器面板5而观察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域3a的方式由透明材料或以使光透过的方式设计了配置密度的非透明材料(例如,上述的网状的导体)构成。
如图1及图2(a)(b)所示,在传感器面板5的表面设置有检测区域5a及配线区域5b。检测区域5a是能够进行使用各多个线状电极5x、5y的位置检测(详情后述)的矩形的区域,如图1所示,构成为与显示区域3a相比成为大一些的面积。配线区域5b是以包围检测区域5a的外侧的方式配置的区域,在该配线区域5b中配置上述的多个引出配线Lx、多个引出配线Ly及1个以上的防护配线LG和用于将它们与传感器控制器4连接的多个FPC连接端子T。如图1所示,多个FPC连接端子T沿着长方形的传感器面板5的与x方向平行的一边而并列配置。
如图1所示,多个线状电极5x分别在y方向(检测区域5a内的方向。第一方向)上延伸,在x方向(在检测区域5a内与y方向交叉(正交)的方向。第二方向)上以等间隔配置。另外,多个线状电极5y分别在x方向上延伸,在y方向上以等间隔配置。也可以将多个线状电极5x、5y的一方共用为液晶模块21内的共用电极(未图示),这样构成的电子设备1被称作“内嵌(In-cell)型”。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及后述的各图中,为了使附图易懂而仅示出了各17条线状电极5x、5y,但实际上可以配置更多数量的线状电极5x、5y。
传感器控制器4是具有处理器及存储器(均未图示)的IC,设置于未图示的柔性印制电路(FPC)基板上。该柔性印制电路基板与在传感器面板5的配线区域5b内配置的多个FPC连接端子T压接,通过该压接,传感器控制器4与传感器面板5内的各配线电连接。
传感器控制器4在功能上构成为,通过处理器将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读出并执行,能够检测触摸面26a上的主动笔10及用户的手指(未图示)的指示位置,并且接收主动笔10发送出的数据信号。主动笔10的指示位置的检测通过静电电容方式或主动静电耦合方式来执行。另外,用户的手指的位置的检测通过静电电容方式来执行。
静电电容方式是基于在多个线状电极5x、5y与设置于主动笔10的笔尖的附近的笔电极(未图示)或用户的手指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取得各指示位置的方式。在进行基于静电电容方式的位置检测的情况下,传感器控制器4将规定的检测用信号向多个线状电极5x的各自依次供给,每次测定多个线状电极5y各自的电位。在笔电极或用户的手指接近某线状电极5x与线状电极5y的交点的情况下,从该线状电极5x朝向该线状电极5y流动的电流的一部分会朝向用户的人体流出,因此关于该线状电极5y测定的电位变小。传感器控制器4利用该电位的变化来进行指示位置的检测。
主动静电耦合方式是利用传感器面板5接收主动笔10发送出的笔信号并基于该结果来检测主动笔10的指示位置的方式。如上所述,在笔信号中包括位置信号和数据信号,位置信号是无调制的脉冲串信号,数据信号表示与主动笔10相关联的各种数据。在各种数据中包括表示向主动笔10的笔尖施加的压力的笔压数据等。
在进行基于主动静电耦合方式的指示位置的检测的情况下,传感器控制器4利用多个线状电极5x、5y的各自来接收位置信号,基于该结果来检测主动笔10的指示位置。更具体而言,传感器控制器4构成为,通过使用规定的插值法对由多个线状电极5x的各自接收到的位置信号的接收强度进行插值来导出指示位置的x坐标,且通过使用规定的插值法对由多个线状电极5y的各自接收到的位置信号的接收强度进行插值来导出指示位置的y坐标。另外,传感器控制器4使用多个线状电极5x、5y中的距检测到的指示位置最近的线状电极来进行主动笔10送出的数据信号的检测。
关于传感器控制器4对指示位置的检测,更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控制器4构成为,为了减少对多个线状电极5y(或多个线状电极5x)向相同方向施加的共模噪声(例如,在显示面板3中产生的噪声)的影响,通过上述的使用差动放大器的方法(差动法)来检测主动笔10及用户的手指的指示位置。
具体来说,首先,在进行基于静电电容方式的检测的情况下,传感器控制器4依次着眼于多个线状电极5x的各自,向包括着眼的线状电极5x的1个以上的互相相邻的线状电极5x供给上述规定的检测用信号,在该状态下,依次着眼于多个线状电极5y的各自,将着眼的线状电极5y和从着眼的线状电极5y离开规定条数(包括0条)而配置的其他线状电极5y分别与差动放大器的非反转输入端子和反转输入端子连接。然后,通过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位来进行主动笔10或用户的手指的指示位置的检测。
接着,在进行基于主动静电耦合方式的检测的情况下,传感器控制器4在进行例如x坐标的检测时,依次着眼于多个线状电极5x的各个,将着眼的线状电极5x和从着眼的线状电极5x离开规定条数(包括0条)而配置的其他线状电极5x分别与差动放大器的非反转输入端子和反转输入端子连接。然后,通过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位来进行主动笔10的指示位置的x坐标的检测。同样,在进行例如y坐标的检测时,依次着眼于多个线状电极5y的各个,将着眼的线状电极5y和从着眼的线状电极5y离开规定条数(包括0条)而配置的其他线状电极5y分别与差动放大器的非反转输入端子和反转输入端子连接。然后,通过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位来进行主动笔10的指示位置的y坐标的检测。
根据使用了这样的差动法的检测,不管在静电电容方式中还是在主动静电耦合方式中,都起到取消对多个线状电极5y(或多个线状电极5x)向相同方向施加的共模噪声的作用,因此传感器控制器4能够不受共模噪声影响而准确地检测指示位置。
传感器控制器4构成为,将表示如以上这样检测到的主动笔10及用户的手指的指示位置的坐标和从主动笔10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中包含的各种数据对主机控制器2报告。另外,传感器控制器4构成为,基于从主动笔10接收的笔压数据来进行表示主动笔10接触了触摸面的落笔信息和表示主动笔10离开了触摸面的抬笔信息的取得,在各自的定时下对主机控制器2报告。
主机控制器2接受从传感器控制器4输入了坐标这一情况而进行指示器的显示及墨水数据的生成的至少一方。其中,指示器的显示通过在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域3a上的与输入的坐标对应的位置显示规定的指示器图像来进行。
墨水数据是包括由从传感器控制器4依次供给的多个坐标的各自构成的控制点和将各控制点之间利用规定的插值曲线进行插值而成的曲线数据的数据。主机控制器2关于用户的手指,以坐标的输入开始为契机而开始墨水数据的生成,以坐标的输入结束为契机而结束墨水数据的生成。另一方面,关于主动笔10,以输入了落笔信息为契机而开始墨水数据的生成,以输入了抬笔信息为契机而结束墨水数据的生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关于主动笔10生成墨水数据时,主机控制器2基于从主动笔10接收的笔压数据等,也进行构成墨水数据的曲线数据的宽度和/或透明度的控制。主机控制器2进行生成的墨水数据的渲染并显示于显示面板3,并且使生成的墨水数据存储于自身的存储器。
图3是将图1所示的传感器面板5的大约一半放大而成的图。未图示的部分以x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具有与图示的部分线对称的结构。以下,着眼于在图3中出现的部分来继续说明。
如图3所示,多个引出配线Lx与多个线状电极5x的各个对应地设置,连接于对应的线状电极5x的y方向的一端。另外,多个引出配线Ly与多个线状电极5y的各自对应地设置,连接于对应的线状电极5y的x方向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的例中,对1个线状电极5y设置有2条引出配线Ly,这2条引出配线Ly分别连接于对应的线状电极5y的x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不过,也可以与引出配线Lx同样,对1个线状电极5y设置1条引出配线Ly。
多个引出配线Lx、Ly分别除了与对应的线状电极的连接点的附近之外,基本上以等间距平行地沿着x方向或y方向延伸设置。将多个引出配线Lx、Ly平行地延伸设置是为了使在相邻的配线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均一。如图3所示,引出配线Lx、Ly的间距P由线宽W和线间空间S(第一间隔)的合计值表示。线宽W为了应对窄边或者为了使引出配线Lx、Ly处的笔信号的接收最小化而优选设为尽量小的值,例如优选设为0.4mm以下,更优选的是设为0.1mm以下。线间空间S为了确保基于差动法的噪声除去效果而优选设为尽量小的值,例如优选设为0.4mm以下,更优选的是设为0.1mm以下。线宽W和线间空间S可以是相同的值也可以不同的值。需要说明的是,在例如记号笔等模仿了粗笔尖的笔及其检测系统等的情况下,不限于该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引出配线Lx、Ly分别形成为台阶状。这是因为,越接近FPC连接端子T的设置区域,则并行的引出配线Lx、Ly的数量越增加。不过,也可以取代形成为台阶状而倾斜形成。在后述的第二变形例(参照图5)中示出了将多个引出配线Lx、Ly倾斜形成的例。
多个FPC连接端子T构成为包括多个FPC连接端子Tx(第二端子)、多个FPC连接端子Ty(第一端子)及多个FPC连接端子TG(防护配线用端子)。多个FPC连接端子Tx与多个引出配线Lx的各个对应地设置,连接于对应的引出配线Lx。多个FPC连接端子Ty与多个引出配线Ly的各个对应地设置,连接于对应的引出配线Ly。多个FPC连接端子TG分别连接于任一防护配线LG。
多个FPC连接端子Tx在图1所示的配线区域5b中的与检测区域5a在y方向上相邻的区域的x方向中央以等间隔配置。另外,多个FPC连接端子Ty在多个FPC连接端子Tx的x方向两侧以等间隔各配置与线状电极5y的条数相同的数量。FPC连接端子TG在一连串FPC连接端子Tx的x方向两侧(与位于最外侧的FPC连接端子Tx相邻的位置)及一连串FPC连接端子Ty的x方向两侧(与位于最外侧的FPC连接端子Ty相邻的位置)分别配置1个以上。
以下,有时将最远离多个FPC连接端子Ty而配置的线状电极5y(在图3中是位于最上方的线状电极5y)特别称作线状电极5y1(第一电极),将最接近多个FPC连接端子Ty而配置的线状电极5y(在图3中是位于最下方的线状电极5y)特别称作线状电极5y2,将最远离多个FPC连接端子Tx而配置的线状电极5x(在图3中是最靠右方的线状电极5x)特别称作线状电极5x1(第二电极)。另外,有时将与线状电极5y1连接的引出配线Ly特别称作引出配线Ly1(第一配线),将与线状电极5y2连接的引出配线Ly特别称作引出配线Ly2,将与线状电极5x1连接的引出配线Lx特别称作引出配线Lx1。
防护配线LG在以等间距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多个引出配线Ly的两侧各配置1条,并且在多个引出配线Lx的两侧也各配置1条。以下,有时将在多个引出配线Ly的距检测区域5a远的一侧(引出配线Ly1侧)延伸设置的防护配线LG称作防护配线LG1(第一防护配线),将在多个引出配线Ly的距检测区域5a近的另一侧(引出配线Ly2侧)延伸设置的防护配线LG称作防护配线LG2,将在多个引出配线Lx的距检测区域5a远的一侧延伸设置的防护配线LG称作防护配线LG3(第二防护配线)。其中,防护配线LG2与引出配线Ly2隔开线间空间S的间隔而并行地延伸设置。另外,如图所示,防护配线LG2、LG3以从对应的FPC连接端子TG观察在远端的附近汇合的方式延伸设置。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防护配线LG1的结构。于是,以下,首先一边参照图7及图8一边对本发明的背景技术的防护配线LG1的课题进行说明,之后,对本实施方式的防护配线LG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将本发明的第一背景技术的传感器面板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另外,图8是将本发明的第二背景技术的传感器面板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第一及第二背景技术自身基于本申请的发明人的发明,在本申请的申请时间点下并未成为公知技术。
首先参照图7,第一背景技术的防护配线LG1沿着长方形的传感器面板5的外周(未图示)而延伸设置。另外,多个引出配线Ly在空出将防护配线LG延伸设置1条的空间(具体而言是间距P+线间空间S的空间)而与多个引出配线Lx相邻的位置延伸设置,防护配线LG2、LG3在该空间内延伸设置。根据该结构,各引出配线Ly与防护配线LG1之间的距离过度远离,因此难以将从外部侵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
作为解决该课题的一个方法可考虑的是如图8所示那样以使从引出配线Ly1起的距离保持固定值的方式延伸设置防护配线LG1的方法。然而,在采用了图8的结构的情况下,这次,并行的多个引出配线Ly中的仅位于最外侧的引出配线Ly1与防护配线LG1之间的电容会变大,因此会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产生影响。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防护配线LG1的结构,能够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并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以下,一边再次参照图3一边详细说明。
在图3的结构中,在与检测区域5a在x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A1内,引出配线Ly1与防护配线LG1之间的x方向的分离距离L1不固定,防护配线LG1在第一区域A1内具有与y方向交叉的部分。更具体来说,首先,在第一区域A1中的与从线状电极5y1起的比线状电极5y的总数(在图3中是17条)少的多条(在图3中是约5条)线状电极5y对应的第二区域A2中,防护配线LG1沿着y方向呈直线状延伸设置,作为结果,越远离线状电极5y1则分离距离L1越变小。另一方面,在第一区域A1中的第二区域A2以外的区域即第三区域A3中,防护配线LG1以使从引出配线Ly1起的距离保持固定值的方式延伸设置,作为结果,形成为与各引出配线Ly同样的台阶状(踏面相当于与y方向交叉的部分)。
第三区域A3中的防护配线LG1与引出配线Ly1之间的距离(=上述固定值)被设定为与上述的线间空间S相等的值。例如在线间空间S是0.1mm的情况下,上述固定值被设定为100μm。这是因为,若防护配线LG1与引出配线Ly1过度接近,则暂且被防护配线LG1吸收的电磁噪声可能会从防护配线LG1向引出配线Ly1转移(扩展)。若防护配线LG1与引出配线Ly1离开规定的距离(例如,至少线间空间S以上),则能够避免这样的电磁噪声的扩展现象。
第二区域A2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在原理上根据上述的金属框架22与各引出配线Ly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决定。关于这一点一边参照图2(b)一边详细说明,首先,该图虚线所示的防护配线LGa表示图8的结构下的防护配线LG的位置。如图2(b)所示,金属框架22位于比防护配线LGa靠外侧(距检测区域5a远的一侧)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的大部分会在到达防护配线LGa之前被金属框架22吸收,因此由防护配线LGa得到的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不大。也就是说,即使使防护配线LGa从引出配线Ly稍微离开,在电磁噪声的遮蔽这一观点下的影响也小。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8的结构(以使从引出配线Ly1起的距离保持固定值的方式延伸设置防护配线LG1这一结构),以使金属框架22位于比防护配线LG靠外侧处的区域成为第二区域A2的方式决定第二区域A2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通过这样,能够限定于对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的影响少的区域而使引出配线Ly1从防护配线LG1离开,因此能够抑制对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的影响,并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
不过,实际上,在传感器面板5的制造阶段中,很多时候金属框架22的位置不详。这是因为,传感器面板5是通用品,因此,关于在电子设备1的组装阶段中与什么样的显示面板3组合,在传感器面板5的制造时很多时候是未定的。于是,作为更现实的应对,以使上述的分离距离L1成为300μm以下的方式决定第二区域A2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即可。该300μm这一值是能够充分得到防护配线LG1对从外部侵入的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的最大的分离距离L1。在图3的结构中,以使分离距离L1在引出配线Ly1与防护配线LG1最远离的线状电极5y1的附近成为300μm的方式决定第二区域A2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
如以上说明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面板5中,在能够期待显示面板3的金属框架22对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的第二区域A2中,从引出配线Ly1隔开充分的距离而延伸设置防护配线LG1,在无法期待防护配线LG1以外的要素对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的第三区域A3中,充分接近引出配线Ly1而延伸设置防护配线LG1。因此,能够与在第二区域A2内使防护配线LG1从引出配线Ly1离开相应地减小在引出配线Ly1与防护配线LG1之间产生的电容,另一方面,从外部来到各引出配线Ly的电磁噪声也能够充分遮蔽,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面板5,关于引出配线Ly及线状电极5y,能够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并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面板5,由于使第三区域A3中的防护配线LG1与引出配线Ly1之间的距离为固定值(具体而言是与线间空间S相等的值),所以能够防止暂且被防护配线LG1吸收的电磁噪声从防护配线LG1向引出配线Ly1转移的扩展现象。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面板5,在并行的引出配线Ly的数量比第二区域A2多的第三区域A3中,能够使引出配线Ly1与防护配线LG1之间的距离成为最小,因此能够与不这样做的情况相比减小配线区域5b的面积。因此,能够对图1所示的边框区域3b的缩小(即,显示面板3的窄边化)起贡献。
除此之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面板5,进一步,关于引出配线Lx及线状电极5x也是,能够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并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图3的结构,防护配线LG3在与从线状电极5x1起的比线状电极5x的半数(在图3中是8.5条)少的多条(在图3中是约5条)线状电极5x对应的第四区域A4中,沿着x方向而呈直线状延伸设置。作为其结果,越远离线状电极5x1,则引出配线Lx1与防护配线LG3之间的y方向的分离距离L2越变小。在第四区域A4以外的区域中,防护配线LG3以使从引出配线Lx1起的距离保持固定值的方式延伸设置。
第四区域A4的端部的位置与第二区域A2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同样,在原理上,基于金属框架22与各引出配线Lx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决定,作为更现实的应对,以使分离距离L2成为300μm以下的范围的值的方式决定。
由以上可知,根据图3的结构,关于防护配线LG3也是,在能够期待与传感器面板5重叠配置的显示面板3的金属框架22对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的区域(即,第四区域A4)中,从引出配线Lx1隔开充分的距离而延伸设置,另一方面,在其他区域中,充分接近引出配线Lx1而延伸设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面板5,关于引出配线Lx及线状电极5x也可以说,能够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并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丝毫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案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根据金属框架22与各引出配线Ly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决定第二区域A2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但在除了金属框架22之外还存在能够期待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的要素的情况下,也可以与金属框架22的情况同样,基于该要素与各引出配线Ly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决定第二区域A2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这一点关于第四区域A4的端部的位置的决定也是同样的。
图4是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传感器面板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本变形例在第三区域A3中的防护配线LG1的形状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其他方面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本变形例的防护配线LG1在第三区域A3中以比引出配线Ly1少的级数呈台阶状延伸设置。作为结果,在第三区域A3内也会产生分离距离L1比线间空间S大的部位,但只要分离距离L1为上述的300μm以内,就能够充分得到防护配线LG1对从外部侵入的电磁噪声的遮蔽效果。因此,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并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有效地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
图5是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传感器面板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本变形例在多个引出配线Lx、Ly不是呈台阶状而是在x方向及y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这一点及伴随于此而防护配线LG2的整体、防护配线LG1中的形成于第三区域A3内的部分及防护配线LG3中的形成于第四区域A4内的部分也在x方向及y方向上倾斜延伸设置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其他方面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即使通过本变形例,由于上述的防护配线LG1、LG3的基本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所以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并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
图6是示出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传感器面板5的电子设备1及主动笔10的结构的示意图。本变形例在防护配线LG也设置于检测区域5a的上侧(从FPC连接端子T的设置区域观察是检测区域5a的相反侧。下同。)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检测区域5a上侧的防护配线LG在中央附近分为右侧(从FPC连接端子T的设置区域观察是检测区域5a的右侧。下同。)的部分和左侧(从FPC连接端子T的设置区域观察是检测区域5a的左侧。下同。)部分,如图6内示出的放大图所示,在各自的一端(检测区域5a中央侧的端部)处隔着稍微的间隙而对向。各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于在检测区域5a的右侧或左侧延伸设置的防护配线LG。
即使通过本变形例,由于上述的防护配线LG1、LG3的基本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所以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对基于差动法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的影响,并将从外部到来的电磁噪声充分遮蔽。另外,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利用防护配线LG覆盖检测区域5a的上侧,所以能够也将从上侧到来的电磁噪声遮蔽。
而且,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将检测区域5a上侧的防护配线LG分为2个部分,使它们的一端隔着稍微的间隙而对向,所以即使在未向防护配线LG供给接地电位的传感器面板5的制造阶段中产生了静电,也能够以在间隙部分产生的火花这一形式将产生的静电释放。因此,能够防止传感器面板5的破坏。
标号说明
1 电子设备
2 主机控制器
3 显示面板
3a 显示区域
3b 边框区域
4 传感器控制器
5 传感器面板
5a 检测区域
5b 配线区域
5x、5x1、5y、5y1、5y2 线状电极
10 主动笔
21 液晶模块
22 金属框架
23 粘接片
24 膜
25 粘接片
26 盖板玻璃
26a 触摸面
A1 第一区域
A2 第二区域
A3 第三区域
A4 第四区域
LG、LGa、LG1~LG3 防护配线
Lx、Lx1、Ly、Ly1、Ly2 引出配线
P 间距
S 线间空间
T、Tx、Ty、TG FPC连接端子
W 线宽。

Claims (6)

1.一种传感器面板,连接于用于对检测区域内的主动笔的位置进行检测的IC,其中,包括:
多个第一线状电极,分别在所述检测区域内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在所述检测区域内在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并列而配设于所述检测区域内;
多个第一引出配线,以与所述多个第一线状电极的各个连接的方式设置,以等间距平行地延伸设置;
多个第一端子,沿着所述传感器面板的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一边而并列配置,将所述多个第一引出配线的各个与所述IC互相连接;及
第一防护配线,在所述多个第一引出配线的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一侧延伸设置,
第一配线与所述第一防护配线之间的在与所述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分离距离不固定,所述第一配线是连接于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引出配线,所述第一电极是最远离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而配置的所述第一线状电极,
所述第一防护配线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面板,
所述第一防护配线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与从所述第一电极起的比所述第一线状电极的总数少的多条所述第一线状电极对应的第二区域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而呈直线状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面板,
所述第一配线与所述第一防护配线之间的最小分离距离与所述多个第一引出配线的线间空间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传感器面板,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即第三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防护配线以从所述第一配线起的距离保持固定值的方式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面板,包括:
多个第二线状电极,分别在所述检测区域内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在所述检测区域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并列而配设于所述检测区域内;
多个第二引出配线,以与所述多个第二线状电极的各个连接的方式设置,以等间距平行地延伸设置;
多个第二端子,沿着所述传感器面板的所述一边而并列配置,将所述多个第二引出配线的各个与所述IC互相连接;及
第二防护配线,在所述多个第二引出配线的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一侧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防护配线在与从最远离所述多个第二端子而配置的所述第二线状电极起的比所述第二线状电极的半数少的多条所述第二线状电极对应的第四区域中,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而呈直线状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面板,
还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中的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相邻配置的防护配线用端子,
所述第一防护配线连接于所述防护配线用端子。
CN202010063610.1A 2019-01-25 2020-01-20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 Active CN1114880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1017 2019-01-25
JP2019011017A JP7202906B2 (ja) 2019-01-25 2019-01-25 ペンが送信したペン信号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センサ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8071A CN111488071A (zh) 2020-08-04
CN111488071B true CN111488071B (zh) 2023-09-26

Family

ID=71731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3610.1A Active CN111488071B (zh) 2019-01-25 2020-01-20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782836B2 (zh)
JP (1) JP7202906B2 (zh)
CN (1) CN1114880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1780A (zh) * 2017-10-03 2023-11-24 株式会社和冠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
WO2019116754A1 (ja) * 2017-12-13 2019-06-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部材、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7202906B2 (ja) * 2019-01-25 2023-01-12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ペンが送信したペン信号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センサパネル
CN112612371B (zh) * 2020-12-15 2024-01-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JP7142755B1 (ja) 2021-08-27 2022-09-27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センサパネル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56565A (ja) * 2013-06-24 2014-03-27 Wonder Future Corp 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一体型表示装置
JP2015130083A (ja) * 2014-01-08 2015-07-16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CN105320388A (zh) * 2010-12-09 2016-02-10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5637459A (zh) * 2013-10-15 2016-06-01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
JP2016167252A (ja) * 2015-03-02 2016-09-15 学校法人福岡大学 近接・接触センサ及び情報端末
CN107037909A (zh) * 2015-11-20 2017-08-1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8780368A (zh) * 2016-03-03 2018-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2545B2 (en) * 2008-10-02 2013-07-09 Wacom Co., Ltd. Combination touch and transducer input system and method
JP5984259B2 (ja) * 2012-09-20 2016-09-06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検出装置
US9360972B1 (en) * 2013-01-14 2016-06-0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conductor routing
TW201432515A (zh) * 2013-02-08 2014-08-16 Wintek Corp 具靜電防護之觸控面板
US9035919B2 (en) * 2013-03-15 2015-05-19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Electrostatics stylus
US9001082B1 (en) * 2013-09-27 2015-04-07 Sensel, Inc. Touch sensor detector system and method
JP6233074B2 (ja) * 2014-02-06 2017-11-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を備える入出力装置
JP6277816B2 (ja) 2014-03-26 2018-0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20150346863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JP6345029B2 (ja) * 2014-08-11 2018-06-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545083B2 (ja) 2015-11-09 2019-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9079081A (ja) * 2016-03-11 2019-05-2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
JP7289262B2 (ja) * 2017-07-14 2023-06-09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ペン座標とポインタの表示位置との間のズレを補正する方法
DE112018003422T5 (de) * 2017-08-01 2020-03-19 Wacom Co., Ltd. Sensor zum detektieren eines von einem stift übertragenen stiftsignals
CN117111780A (zh) * 2017-10-03 2023-11-24 株式会社和冠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
US10572048B2 (en) * 2017-12-21 2020-02-25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 phase baseline estimate of an input device
JP7202906B2 (ja) * 2019-01-25 2023-01-12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ペンが送信したペン信号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センサ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0388A (zh) * 2010-12-09 2016-02-10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JP2014056565A (ja) * 2013-06-24 2014-03-27 Wonder Future Corp 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一体型表示装置
CN105637459A (zh) * 2013-10-15 2016-06-01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
JP2015130083A (ja) * 2014-01-08 2015-07-16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2016167252A (ja) * 2015-03-02 2016-09-15 学校法人福岡大学 近接・接触センサ及び情報端末
CN107037909A (zh) * 2015-11-20 2017-08-1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触摸检测装置和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8780368A (zh) * 2016-03-03 2018-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82836B2 (en) 2020-09-22
US20210004122A1 (en) 2021-01-07
JP2020119356A (ja) 2020-08-06
CN111488071A (zh) 2020-08-04
JP7202906B2 (ja) 2023-01-12
US20200241698A1 (en) 2020-07-30
US11016618B2 (en)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8071B (zh)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
CN110770686B (zh)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
US9013448B2 (en) Touch panel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33407B (zh) 用于检测笔发送出的笔信号的传感器面板
US10606424B2 (en)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JP6255179B2 (ja) 表示装置
CN103135847A (zh) 双面的触感面板与挠性电路粘接
JP7375094B2 (ja) センサパネル
CN113961104B (zh) 可挠性触控荧幕、触控处理装置与方法和电子系统
JP2018063677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
CN115437524A (zh) 用于具有屏蔽的跨电容性感测的传感器设备
JP2020123258A (ja) 入力装置、入力ユニット、及び入力装置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
JP7059042B2 (ja) センサパネル
US11726609B2 (en) Touch-sensitive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576080B2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KR101301131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제조 방법
CN115145422A (zh) 传感器模块及具备该传感器模块的触摸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