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3490A - 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3490A
CN111483490A CN201910076042.6A CN201910076042A CN111483490A CN 111483490 A CN111483490 A CN 111483490A CN 201910076042 A CN201910076042 A CN 201910076042A CN 111483490 A CN111483490 A CN 111483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gie
guide
wheels
wheel
ru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60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怡
谭志成
柴盈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60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34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3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3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9/00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ng derailing, e.g. by use of guide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转向架适于与轨道梁相适配,所述轨道梁的梁面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转向架包括:本体;轮毂,所述轮毂设置在所述本体上;走行轮,所述走行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毂上且适于支撑在所述轨道梁上;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毂上;所述导向轮适于行走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走行轮平行设置,且与所述走行轮同轴。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以及降低簧下质量,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且导向灵活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利用转向架两侧的导向轮与轨道梁的侧面接触,为车辆提供导向力矩,使车辆沿着轨道梁的前行。现有技术的转向架结构较为复杂,且导向灵活性不足,不利于降低簧下质量,不利于提供运行的平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转向架。该转向架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簧下质量,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且导向灵活性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转向架的轨道车辆。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轨道车辆和所述轨道梁的轨道交通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转向架,适于与轨道梁相适配,所述轨道梁的梁面上设置有导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本体;轮毂,所述轮毂设置在所述本体上;走行轮,所述走行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毂上且适于支撑在所述轨道梁上;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毂上;所述导向轮适于行走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走行轮平行设置,且与所述走行轮同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簧下质量,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且导向灵活性高。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轮直径大于所述走行轮直径。由此,所述导向轮可以走行在所述导向槽中,为轨道车辆导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轮下端与所述导向槽底部间隙配合。由此,所述导向轮下端与所述导向槽底部间隙配合,可以保护所述导向轮,防止所述导向轮承重较大而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轮上设有多个减重孔,多个所述减重孔在所述导向轮上均匀分布。由此,通过设置减重孔,减轻所述导向轮重量,降低簧下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轮为多个。由此,所述导向轮为多个,从而使所述导向轮导向更加稳定、灵活。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轮为两个,一个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一侧,另一个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导向轮的另一侧。由此,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导向轮,可以使导向更加稳定,且所述导向轮为两个,可以节省成本,降低簧下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走行轮为多个。由此,所述走行轮为多个,与所述轨道梁的梁面接触面更大,走行更加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走行轮为四个,两个所述走行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走行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另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两个所述走行轮位于所述转向架同侧,且两个所述走行轮间隔设置并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两侧或一侧。由此,所述走行轮之间互不干涉,可以提高所述走行轮走行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转向节,所述第一转向节与所述走行轮相连接;第二转向节,所述第二转向节与所述第一转向节可枢转地连接。由此,所述第一转向节以及所述第二转向节之间连接稳定,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转向的稳定性,降低簧下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桥主体;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桥主体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动力;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走行轮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牵引拉杆,所述牵引拉杆设置在所述桥本体上,所述牵引拉杆适于与轨道车辆相连接,用于牵引所述轨道车辆。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减震装置用于降低所述转向架垂直方向的震动。由此,所述减震装置可以降低所述转向架垂向的震动,提高轨道车辆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转向架。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与所述轨道梁相适配。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部分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
轨道梁10;
导向槽11,第一导向槽111,第二导向槽112;梁面12;
转向架20;
本体21;
第一转向节211,第二转向节212,第一连轴213,桥本体214,电机215,传动轴216,牵引拉杆217,减震装置218,二系弹簧219;
走行轮22;
第一走行轮221,第二走行轮222,第三走行轮223,第四走行轮224;
导向轮23;
第一导向轮231,第二导向轮232,减重孔233;
轮毂24;
间隙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垂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x轴方向为横向,x轴正方向为右,x轴负方向为左;y轴方向为纵向,y轴正方向为前,y轴负方向为后;z轴方向为垂向或竖直方向,z轴正方向为上,z轴负方向为下;xOy平面即水平面,yOz平面即纵向竖直平面,xOz平面即横向竖直平面。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轨道梁10的梁面12上设置有导向槽11。其中轨道梁10包括曲梁和直梁。
转向架20包括本体21、走行轮22、导向轮23以及轮毂24。轮毂24设置在本体21上。走行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轮毂24上且支撑在轨道梁10上。走行轮22可以走行在轨道梁10的梁面12上。导向轮23可转动地设置在轮毂24上。导向轮23适于走行在导向槽11中。导向轮23与走行轮22平行设置,且与走行轮22同轴。
轨道梁10呈凹状,轨道梁10分别设有左走行梁和右走行梁(在图中未标出),左走行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11,右走行梁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112。转向架20的两侧均设置有走行轮22和导向轮23,其中设置在转向架20左侧的走行轮22,可以在左走行梁上转动并走行;设置在转向架20右侧的走行轮22,可以在右走行梁上转动并走行。设置在转向架20左侧的导向轮23,可以通过第一导向槽111限位并导向;设置在转向架20右侧的导向轮23,可以通过第二导向槽112限位并导向。
通过在轨道梁10的梁面12上设置导向槽11,导向轮23在导向槽11中走行,导向槽11固定导向轮23的走行路线,从而为轨道车辆进行导向。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20结构简单,通过导向轮23与走行轮22平行设置且导向轮32在导向槽21中导向,有利于提高转向架20的导向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导向轮23直径大于走行轮22的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导向轮23与走行轮22均设置在轮毂24上,导向轮23与走行轮22共轴,则导向轮23可以随着走行轮22的转动而转动。由此,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导向轮23可以在导向槽11内走行,且不受走行轮22干涉,从而为轨道车辆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向轮23下端与导向槽11底部间隙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向轮23的下端与导向槽11底部之间具有间隙30。由此,当轨道车辆载荷较大时,走行轮22产生变形下压,则导向轮23不会与导向槽11底部接触,从而导致导向轮23损坏,影响导向轮23的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向轮23上设有多个减重孔233,多个减重孔233在导向轮23上均匀分布。由此,导向轮23上设有多个减重孔233,从而降低导向轮23的重量,降低簧下质量。且多个减重孔在导向轮23上均匀分布,则可以保持导向轮23的动平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23上所设置的多个减重孔33也可不沿导向轮23的轴向对称分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减重孔33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导向轮23为多个。由此,多个导向轮23为轨道车辆的行驶提供导向,使轨道车辆在行驶以及转向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导向轮23为两个,一个导向轮23设置在转向架20的一侧,另一个导向轮23设置在转向架20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导向轮23为两个,第一导向轮231设置在转向架20的左侧,第二导向轮232设置在转向架20的右侧。由此,导向轮数量较少,结构简单,从而可以降低簧下质量,且增加导向轮导向的灵活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23也可以为三个或者四个,为轨道车辆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走行轮22为多个。由此,多个走行轮22在轨道梁10的梁面12上走行,与轨道梁10的接触面积更大,轨道车辆在走行过程中更加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走行轮22为四个,两个走行轮22设置在转向架20的一侧,另外两个走行轮22设置在转向架20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走行轮22为四个,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并排设置在转向架20的左侧,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并排设置在转向架20的右侧。需要注意的是,转向架20的左侧为X轴的负方向,转向架20的右侧为X轴的正方向。由此,四个走行轮22在转向架20的左右两侧的分布对称且均等,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也可前后间隔设置在转向架20的左侧,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前后间隔设置在转向架20的右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导向轮231设置在并排设置的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之间。第二导向轮232设置在并排设置的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之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轮23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走行轮221的左侧或者第二走行轮222的右侧。第二导向轮232也可以设置在第三走行轮223的左侧或者第四走行轮224的右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两个走行轮33位于转向架20同侧,且两个走行轮33间隔设置并位于导向槽11的两侧或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间隔设置在转向架20的左侧,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间隔设置在转向架20的右侧。其中,第一走行轮221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11的左侧,第二走行轮222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11的右侧,第三走行轮223设置在第二导向槽112的左侧,第四走行轮223设置在第二导向槽112的右侧。由此,可以防止导向槽11对走行轮22产生干涉,导致走行轮22走行不稳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均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11的左侧或右侧,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均设置在第二导向槽112的左侧或右侧。第一走行轮221与第二走行轮22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由此,可以适应轨道车辆不同荷载的情况下,导致的轮胎外形的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本体21还包括第一转向节211和第二转向节212。第一转向节211与走行轮22相连接。第二转向节212与第一转向节211可枢转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第一转向节211与第二转向节212之间通过第一连轴213相连接,且连接可枢转。由此,第一转向节211以及第二转向节212之间连接稳定,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转向的稳定性,降低簧下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本体21还包括桥本体214、电机215、传动轴216以及牵引拉杆217。电机215设置在桥主体319上,用于为转向架20提供动力。传动轴216一端与电机215相连接,另一端与走行轮22相连接。牵引拉杆217与轨道车辆相连接。牵引拉杆217设置在桥本体214上,牵引拉杆217适于与轨道车辆相连接。在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电机215转动,通过传动轴216将电机215的转动传递给走行轮22,带动走行轮22转动。其中,牵引拉杆217与轨道车辆相连接,从而传递转向架20施加给轨道车辆的牵引力和制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本体21还包括减震装置218,减震装置218设置在本体21上,减震装置218用于降低转向架20垂直方向的震动,从而提高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舒适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述的转向架20的垂直方向为附图中Z轴所在的方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本体21还包括二系弹簧219,二系弹簧219用于承载轨道车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减震装置218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减震装置218可以为多个。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转向架2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20和上述轨道车辆,轨道车辆与轨道梁20相适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设置转向架30,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轨道车辆转向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
下面参考附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20的工作过程。
轨道车辆在直梁上的运行过程中,导向轮23在轨道梁10上的导向槽11中走行,走行轮22在轨道梁10的梁面上走行,使得轨道车辆稳定走行。
当轨道车辆荷载发生变化时,相对应的走行轮22会产生变形,第一走行轮221与第二走行轮222之间具有间隙,第三走行轮223与第四走行轮224之间具有间隙,由此,走行轮22变形,不会使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之间产生影响,也不会使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之间产生影响。
当轨道车辆荷载发生变化时,走行轮22变形,同时导致转向架20的高度产生变化,此时,由于导向轮23下端与导向槽11的底部具有一定的间隙,则转向架20的高度变化,不会使导向轮23由于受到轨道车辆的压力而损坏,并能保证导向轮23始终在导向槽11中走行,为轨道车辆导向。
当轨道车辆从直梁进入曲梁时,导向轮23沿着曲梁上的导向槽11走行,则导向轮23在导向槽11线路的限定下,进行转弯。导向槽11限定导向轮23,使导向轮23产生转动,导向轮23的转动,通过轮毂24,将作用力传递到第一转向节211,从而使第一转向节211受力而转动,继而带动导向轮32转动,实现轨道车辆的转弯操作。
进一步地,在轨道梁10的梁面上设置导向槽11,无需在轨道梁10上增设其它额外的结构,只需沿着轨道梁10的延伸方向设置导向槽11即可,由此,可以大幅减少工程量,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减小了占用的空间。此外,无需增加轨道梁10的承重,有利于轨道梁10的稳定性。
下面参考附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转向架20。
如图1-图4所示,轨道梁10的梁面12上设置有导向槽11。其中轨道梁10包括曲梁和直梁。
转向架20包括本体21、走行轮22、导向轮23以及轮毂24。轮毂24设置在本体21上。走行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轮毂24上且支撑在轨道梁10上。走行轮22可以走行在轨道梁10的梁面12上。导向轮23可转动地设置在轮毂24上。导向轮23适于走行在导向槽11中。导向轮23与走行轮22平行设置,且与走行轮22同轴。
轨道梁10呈凹状,轨道梁10分别设有左走行梁和右走行梁(在图中未标出),左走行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11,右走行梁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112。转向架20的两侧均设置有走行轮22和导向轮23,其中设置在转向架20左侧的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可以在左走行梁上转动并走行;设置在转向架20右侧的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可以在右走行梁上转动并走行。设置在转向架20左侧的第一导向轮231,可以通过第一导向槽111限位并导向;设置在转向架20右侧的第二导向轮232,可以通过第二导向槽112限位并导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20,通过在轨道梁10的梁面12上设置导向槽11,导向轮23在导向槽11中走行,导向槽11固定导向轮23的走行路线,从而为轨道车辆进行导向。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20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簧下质量,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且导向灵活性高。
如图1-图4所示,导向轮23的直径大于走行轮22的直径,导向轮23与走行轮22共轴。导向轮23与走行轮22均设置在轮毂24上,导向轮23与走行轮22共轴,则导向轮23可以随着走行轮22的转动而转动。
如图4所示,导向轮23的下端与导向槽11底部之间具有间隙30。如图3所示,导向轮23上设有多个减重孔233,多个减重孔233在导向轮23上均匀分布。
如图1-图4所示,导向轮23为两个,第一导向轮231设置在转向架20的左侧,第二导向轮232设置在转向架20的右侧。由此,导向轮数量较少,结构简单,从而可以降低簧下质量,且增加导向轮导向的灵活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23也可以为三个或者四个,为轨道车辆导向。
如图1-图4所示,走行轮22为四个,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并排设置在转向架20的左侧,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并排设置在转向架20的右侧。第一导向轮231设置在并排设置的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之间。第二导向轮232设置在并排设置的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走行轮221和第二走行轮222间隔设置在转向架20的左侧,第三走行轮223和第四走行轮224间隔设置在转向架20的右侧。其中,第一走行轮221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11的左侧,第二走行轮222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11的右侧,第三走行轮223设置在第二导向槽112的左侧,第四走行轮223设置在第二导向槽112的右侧。由此,可以防止导向槽11对走行轮22产生干涉,导致走行轮22走行不稳定。
如图3-6所示,本体21还包括第一转向节211和第二转向节212。第一转向节211与走行轮22相连接。第二转向节212与第一转向节211可枢转地连接。第一转向节211与第二转向节212之间通过第一连轴213相连接,且连接可枢转。由此,第一转向节211以及第二转向节212之间连接稳定,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转向的稳定性,降低簧下质量。
如图1-图4所示,本体21还包括桥本体214、电机215、传动轴216以及牵引拉杆217。电机215设置在桥主体319上,用于为转向架20提供动力。传动轴216一端与电机215相连接,另一端与走行轮22相连接。牵引拉杆217与轨道车辆相连接。牵引拉杆217设置在桥本体214上,牵引拉杆217适于与轨道车辆相连接。在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电机215转动,通过传动轴216将电机215的转动传递给走行轮22,带动走行轮22转动。其中,牵引拉杆217与轨道车辆相连接,从而传递转向架20施加给轨道车辆的牵引力和制动力。
如图1-图4所示,本体21还包括减震装置218,减震装置218设置在本体21上,减震装置218用于降低转向架20垂直方向的震动,从而提高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舒适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述的转向架20的垂直方向为附图中Z轴所在的方向。如图1-图4所示,本体21还包括二系弹簧219,二系弹簧219用于承载轨道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2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转向架,适于与轨道梁相适配,所述轨道梁的梁面上设置有导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
本体;
轮毂,所述轮毂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走行轮,所述走行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毂上且适于支撑在所述轨道梁上;
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毂上;所述导向轮适于行走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走行轮平行设置,且与所述走行轮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直径大于所述走行轮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下端与所述导向槽底部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上设有多个减重孔,多个所述减重孔在所述导向轮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为两个,一个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一侧,另一个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轮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轮为四个,两个所述走行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走行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位于转向架同侧的两个所述走行轮间隔开设置,且两个所述走行轮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两侧或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
第一转向节,所述第一转向节与所述走行轮相连接;
第二转向节,所述第二转向节与所述第一转向节可枢转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
桥主体;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桥主体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动力;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走行轮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牵引拉杆,所述牵引拉杆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牵引拉杆适于与轨道车辆相连接,用于牵引所述轨道车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减震装置用于降低所述转向架垂直方向的震动。
14.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架。
15.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轨道梁和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与所述轨道梁相适配。
CN201910076042.6A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 Pending CN111483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6042.6A CN111483490A (zh)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6042.6A CN111483490A (zh)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3490A true CN111483490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88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6042.6A Pending CN111483490A (zh)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34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854A (zh) * 2020-08-31 2020-12-18 同济大学 一种胶轮路轨系统车辆的走行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67993A (en) * 1964-02-25 1967-05-10 Richard Clayton A road/rail transport system
JPH06239233A (ja) * 1993-02-17 1994-08-30 Hitachi Zosen Corp 走行用車輪のガイド機構
CN201685819U (zh) * 2010-03-26 2010-12-29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定向运输系统和定向运输车
CN202163447U (zh) * 2011-05-09 2012-03-14 叶明旭 轻型轨道交通车辆轮缘式导向系统
CN104671081A (zh) * 2013-11-28 2015-06-03 大连渤海起重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桥式起重机用方向可变横梁
CN106809224A (zh) * 2017-01-17 2017-06-09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行人安全过街车
CN207595917U (zh) * 2017-12-07 2018-07-10 成都久和传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鱼雷罐型混凝土摆渡车
CN207931733U (zh) * 2018-01-25 2018-10-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8181080U (zh) * 2018-04-23 2018-1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67993A (en) * 1964-02-25 1967-05-10 Richard Clayton A road/rail transport system
JPH06239233A (ja) * 1993-02-17 1994-08-30 Hitachi Zosen Corp 走行用車輪のガイド機構
CN201685819U (zh) * 2010-03-26 2010-12-29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定向运输系统和定向运输车
CN202163447U (zh) * 2011-05-09 2012-03-14 叶明旭 轻型轨道交通车辆轮缘式导向系统
CN104671081A (zh) * 2013-11-28 2015-06-03 大连渤海起重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桥式起重机用方向可变横梁
CN106809224A (zh) * 2017-01-17 2017-06-09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行人安全过街车
CN207595917U (zh) * 2017-12-07 2018-07-10 成都久和传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鱼雷罐型混凝土摆渡车
CN207931733U (zh) * 2018-01-25 2018-10-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8181080U (zh) * 2018-04-23 2018-1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854A (zh) * 2020-08-31 2020-12-18 同济大学 一种胶轮路轨系统车辆的走行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3229B2 (en) Monorail bogie assembly comprising a linking member
CN106080644B (zh) 一种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09720370B (zh)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A2722728A1 (en) A monorail bogie having improved roll behavior
CN109835364B (zh) 一种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9008592U (zh) 一种具有牵引驱动和导向悬挂装置的转向架
US10046777B2 (en) Vehicular suspension device, steering bogie, and vehicle
CN106985869B (zh) 用于轨道列车的转向机构、轨道列车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09466580B (zh) 自偏转内嵌式转向架及轨道车
CN107200028B (zh) 一种磁动力车
CN111483490A (zh) 一种转向架、轨道车辆与轨道交通系统
EP2184214B1 (en) Self-steering platform car
CN112550337B (zh) 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JPH0648299A (ja) 貨車を支持するための台車
CN206797395U (zh) 一种磁动力转向架
KR20170053201A (ko) 곡선구간 주행성능 향상을 위한 철도차량용 3축대차 구조
CN110949440B (zh) 带有辅助转向装置的跨座式单轨牵引机构及其转向架
KR101288526B1 (ko) 철도차량용 윤축 조향장치
CN110654410A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跨坐式单轨车辆
CN216034395U (zh) 一种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1483489B (zh) 一种转向系统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11494070U (zh) 带有辅助转向装置的跨座式单轨牵引机构及其转向架
CN215436430U (zh)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03010019A (zh) 折腰式拖拉机
CN102717811A (zh) 置有均衡梁的机车三轴转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