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9493B -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9493B
CN111479493B CN201880080891.2A CN201880080891A CN111479493B CN 111479493 B CN111479493 B CN 111479493B CN 201880080891 A CN201880080891 A CN 201880080891A CN 111479493 B CN111479493 B CN 111479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ness
flexible tube
sleeve
distal end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08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9493A (zh
Inventor
冈庭杰
高濑精介
上甲英洋
中岛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79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9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9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9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61B1/00135Oversleeves mounted on the endoscope prior to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with stiffen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82Ballo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窥镜具备:形成为细长的形状的插入部;可挠管部,其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硬度变更机构部,其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的管内,通过手头侧的操作来变更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以及大径部,其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的外周,示出由所述硬度变更机构部变更硬度的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

Description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插入部具有硬度变更机构部的内窥镜、以及具备该内窥镜和套管的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在医疗领域或工业领域中利用如下的内窥镜,该内窥镜为了观察活体的体内、构造物的内部等难以观察的部位,在能够从活体、构造物的外部向内部插入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内具备用于拍摄光学像的摄像单元。
日本特开平10-276965号公报所公开的内窥镜具有对插入部的一部分的弯曲方向的硬度进行变更的硬度变更机构部。硬度变更机构部具备贯穿插入到插入部内的蛇管、贯穿插入到蛇管内的线、以及通过对线进行牵引而向蛇管施加压缩力的牵引机构部。蛇管根据所施加的压缩力而使弯曲方向的硬度变化。因此,插入部的贯穿插入有蛇管的部分的硬度根据向蛇管施加的压缩力而变化。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5-33447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为了辅助内窥镜向被检体内的插入操作而具备外插于插入部的套管的内窥镜系统。
在日本特开平10-276965号公报所公开的内窥镜中,仅插入部的贯穿插入有蛇管的区域的硬度变化。因此,在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而提高了插入部的硬度的情况下,在插入部的硬度变化的区域即硬度变更区域与除了该硬度变更区域之外的区域的边界部(通常位于插入部的前端与弯曲部之间),插入部的硬度急剧地改变。
如果存在插入部的硬度急剧地变化的点,则在向被检体内插入插入部时,在该硬度急剧地变化的点,插入部容易弯曲,因此,可能妨碍到插入操作。
对此,例如在WO2017/086312号公报中公开了向具备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组合了套管的内窥镜系统。在该内窥镜系统中,使套管整体沿着内窥镜的插入部前后移动,能够以使处于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的边界部被套管覆盖的状态和使该边界部露出的状态进行选择。由此,能够以在边界部缓和地变更插入部的硬度的状态和急剧地变更插入部的硬度的状态进行选择。
但是,在WO2017/086312号公报所公开的内窥镜系统中,在将内窥镜的插入部向患者的体内插入的状态下,套管的前端、硬度变更区域的边界部处于患者的体内,无法通过目视来确认套管的前端是覆盖硬度变更区域的边界部还是使该边界部露出。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组合地使用具备硬度变更机构部的内窥镜与套管的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确认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与套管的位置关系的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内窥镜具备:插入部,其形成为细长的形状;可挠管部,其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硬度变更机构部,其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的管内,通过手头侧的操作来变更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以及指标,其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的外周,示出由所述硬度变更机构部变更硬度的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内窥镜系统具备内窥镜、套管以及告知单元,所述内窥镜具备:插入部,其形成为细长的形状;可挠管部,其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以及硬度变更机构部,其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的管内,对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进行变更,由所述硬度变更机构部变更硬度的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变更区域被设定为从所述可挠管部的中途部分到所述可挠管部的基端部分,所述套管具备挠性且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所述套管的内部被所述插入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并且,所述套管的轴向的全长形成为比所述硬度变更区域的全长短,当所述套管的轴向的基端部位于所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最靠基端侧的位置时,所述套管使所述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部露出,所述告知单元设置于所述内窥镜,用于告知所述套管的前端通过了所述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将套管外插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状态的图。
图3是说明可挠管部及硬度变更机构部的结构的图。
图4是说明硬度变更机构部与套管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说明硬度变更机构部与套管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示意性示出内窥镜系统中的插入部的硬度的变化的情形的图。
图7是示意性示出内窥镜系统中的插入部的硬度的变化的情形的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内窥镜系统中的插入部的硬度的变化的情形的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内窥镜系统中的插入部的硬度的变化的情形的图。
图10是说明使用了内窥镜系统的插入方法的第1步骤的图。
图11是说明使用了内窥镜系统的插入方法的第2步骤的图。
图12是说明使用了内窥镜系统的插入方法的第3步骤的图。
图13是说明使用了内窥镜系统的插入方法的第4步骤的图。
图14是说明使用了内窥镜系统的插入方法的第5步骤的图。
图15是说明使用了内窥镜系统的插入方法的第6步骤的图。
图16是说明使用了内窥镜系统的插入方法的第7步骤的图。
图17是说明使用了内窥镜系统的插入方法的第8步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图中,将各结构要素设为能够在附图上识别的程度的大小,因此,按照每个结构要素而使比例尺不同,本发明不仅仅限定于这些图中记载的结构要素的数量、结构要素的形状、结构要素的大小的比率及各结构要素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50具备内窥镜1和套管40。内窥镜1具有能够向人体等被检体内导入的细长的插入部2,在插入部2具有用于观察被检体内的结构。另外,供内窥镜1的插入部2导入的被检体不限于人体,也可以是其他活体。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主要由如下部分构成:向被检体的内部导入的形成为细长的插入部2;位于插入部2的基端的操作部3;以及从操作部3延伸的通用缆线4。
插入部2通过将如下部分连接设置而构成:配设于前端的前端部8;配设于前端部8的基端侧的弯曲自如的弯曲部9;以及将弯曲部9的基端侧与操作部3的前端侧连接的具有挠性的可挠管部10。
在前端部8配设有用于观察被检体内的结构等。例如,在前端部8配设有包括物镜及摄像元件且用于光学地观察被检体内的摄像单元。此外,在前端部8还设置有射出对摄像单元的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的照明光出射部,对此未图示。另外,在前端部8也可以配设用于使用超声波声学地观察被检体内的超音波振子。
在配设于插入部2的基端的操作部3,设置有用于对弯曲部9的弯曲进行操作的角度操作旋钮6。在通用缆线4的基端部设置有构成为能够与未图示的外部装置连接的内窥镜连接器5。与内窥镜连接器5连接的外部装置具备对设置于前端部8的摄像单元进行控制的照相机控制单元等。
此外,在操作部3设置有硬度变更旋钮21,该硬度变更旋钮21用于对配设于可挠管部10内的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操作。硬度变更机构部20沿着可挠管部10的长度方向被插入到可挠管部10内,具有根据硬度变更旋钮21的操作输入而使相对于弯曲的硬度变化的结构。即,硬度变更机构部20使可挠管部10的相对于弯曲的硬度变化。
硬度变更机构部20的结构是公知的,因此,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如图3所示,硬度变更机构部20具备蛇管22、第1线24、第2线26及牵引机构部30。关于构成插入部2及硬度变更机构部20的构件,将朝向插入部2的前端部8侧的方向称为前端方向,将朝向操作部3侧的方向称为基端方向。
蛇管22例如是将不锈钢合金等金属制的线状裸线绕与插入部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规定的轴A呈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线状构件。蛇管22的基端22b被固定于设置在操作部3内的线圈固定部23。
此外,蛇管22的前端22a配置在可挠管部10内的比可挠管部10的前端10a靠近基端方向的规定距离处。即,蛇管22在可挠管部10内从可挠管部10的基端10b延伸至比可挠管部10的前端10a靠近前的位置。
在蛇管22内贯穿插入有第1线24。第1线24的前端24a被固定于蛇管22的前端22a,基端24b被固定于后述的牵引机构部30的线保持部30a。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1线24的前端24a被固定于连接部25,该连接部25固定安装于蛇管22的前端22a。另外,也可以将第1线24的前端24a直接固定于蛇管22的前端22a。
第2线26的前端26a被固定于在弯曲部9的基端侧的框构件9a设置的线固定部28,基端26b被固定于连接部25。第2线26用于限制蛇管22的前端22a在可挠管部10内向基端方向移动,保持蛇管22在可挠管部10内的长度方向的位置。此外,在可挠管部10的外表面上,在蛇管22的前端部位于内侧的部位,配置有在卷绕线之后利用粘结剂覆盖该卷线部分而形成的、作为指标发挥功能的大径部10c。该大径部10c的外径构成为比套管40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的内径稍大(例如大了0.5~1.0mm程度)。
牵引机构部30具备相对于操作部3而转动的硬度变更旋钮21、以及对第1线24的基端24b进行保持并根据硬度变更旋钮21的转动而在沿着轴A的方向上进退移动的线保持部30a。
在硬度变更旋钮21的内周面雕设有凸轮槽21b。在线保持部30a设置有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凸轮槽21b卡合的凸轮销30b。通过凸轮槽21b与凸轮销30b的卡合,线保持部30a根据硬度变更旋钮21的转动而在沿着轴A的方向上进退移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牵引机构部30能够根据使用者进行的硬度变更旋钮21的转动操作,将第1线24向基端方向牵引,变更向第1线24施加的张力。
根据由牵引机构部30向第1线24施加的张力,向蛇管22施加压缩力。通过被施加压缩力,蛇管22的相对于弯曲而变形的阻力变大。因此,可挠管部10的在内部配置有蛇管22的范围的相对于弯曲的硬度根据蛇管22的相对于弯曲而变形的阻力而变化。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结构,硬度变更机构部20变更可挠管部10的被贯穿插入有蛇管22的部分的硬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挠管部10保持为直线状的情况下的从可挠管部10的基端10b到蛇管22的前端的长度为L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的插入部2中,从可挠管部10的基端10b沿着长度方向朝向前端方向的长度L1的范围是能够由硬度变更机构部20变更硬度的硬度变更区域2a。
套管40具备具有挠性的筒状的筒状部41。筒状部41是两端开口的筒形状,如图2所示,筒状部41能够在内部使内窥镜1的插入部2贯穿插入。换言之,筒状部41能够覆盖插入部2的外周。筒状部41在内部插入有插入部2的状态下,根据插入部2的变形而弯曲。此外,筒状部41能够相对于插入部2沿着插入部2的长度方向相对地滑动。筒状部41的前端部的内径形成为相对于前述的可挠管部10的外径进行滑动的程度的外径,并且比可挠管部10的大径部10c的外径稍小(例如小了0.5mm~1.0mm程度)。该筒状部41的前端部的内径被设定为如下程度的大小即可:当在可挠管部10的外周进行滑动时滑动阻力尽可能小,而且在越过大径部10c时,在操作者的手里感到稍许阻力。
图2示出将筒状部41相对于插入部2配置在最靠基端方向的状态。即,图2示出向套管40内最大程度地推入了内窥镜1的插入部2的状态。
如图1及图2所示,筒状部41的轴向(长度方向)的长度L2比硬度变更区域2a的长度L1短。
因此,如图2及图4所示,在将筒状部41相对于插入部2配置在最靠基端方向的情况下,设置于可挠管部10的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与套管40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相比向前端方向突出。换言之,在将插入部2最大程度地推入到套管40的筒状部41的情况下,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从筒状部41向前端方向露出。
在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配设有由能够伸缩的构件构成的球囊42。此外,在筒状部41的基端部41b,配设有经由未图示的管路而与球囊42内连通的球囊通气口43。球囊42具有以包围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圆环形状。球囊42根据经由球囊通气口43的气体的出入而进行膨胀或收缩。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50中,套管40的外插于插入部2的筒状部41的全长L2比插入部2的硬度变更区域2a的长度L1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50中,在将套管40外插于插入部2的状态下,通过使套管40与插入部2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能够选择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与套管40相比向前端方向露出的状态、以及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被套管40覆盖的状态。
例如如图4所示,如果相对于套管40将插入部2相对地向前端方向推入,则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与套管40相比向前端方向露出。此外,例如如图5所示,如果相对于套管40将插入部2相对地向基端方向拉回,则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被套管40覆盖。如图4至图5所示,在将插入部2相对地向基端方向拉回时,套管40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越过可挠管部10的大径部10c而向插入部2的前端侧移动。由此,操作者根据手里的感触而知晓套管40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移动到比硬度变更区域2a靠前端侧的位置。
图6、图7、图8及图9示出长度方向上的插入部2及套管40的硬度的变化的情形。在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的示意性曲线图中,作为横轴的x轴表示从插入部2的前端起的长度方向的距离。此外,作为纵轴的y轴表示插入部2及套管40的相对于弯曲方向的变形的硬度。
在x轴中,x=0为插入部2的前端,x=L0为插入部2的基端(可挠管部10的基端10b)。此外,在y轴中,越朝向图中的上方,硬度越高。此外,图中的单点划线表示插入部2的硬度,双点划线表示套管40的硬度。在同一x坐标处,将插入部2的硬度和套管40的硬度累计而得到的值表示该x坐标处的内窥镜系统50的插入部2的硬度。
而且,图6示出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与套管40相比向前端方向露出、并且未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的状态。即,在图6所示的状态中,套管40的前端的x坐标xC的值比L0-L1大。
如图6所示,在外插有套管40的区域(x≧xC),插入部2的硬度被合成了套管40的筒状部41的硬度St,因此,硬度变高。
另外,在图6中,为了说明而示出内窥镜的插入部2的硬度与x坐标无关是固定的值I1,但插入部2的硬度也可以根据x坐标的变化而变化。这在图7、图8及图9中也相同。
图7示出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与套管40相比向前端方向露出、并且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的状态。
在图7所示的状态中,插入部2的硬度变更区域2a的硬度上升。硬度变更区域2a是x坐标比L0-L1大的区域。在图7所示的状态中,套管40的前端位于该硬度变更区域2a内。
即,通过外插套管40而使硬度上升的区域位于比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靠基端侧的位置。因此,在图7所示的状态中,比硬度变更区域2a靠前端侧的第1区域(x<(L0-L1))的硬度最低,接着,硬度变更区域2a中的与套管40相比向前端方向露出的第2区域((L0-L1)≦x<xC)成为中间的硬度,接着,硬度变更区域2a的被套管40覆盖的第3区域(x≧xC)的硬度最高。
硬度依次变高的第1区域、第2区域及第3区域从插入部2的前端朝向基端方向依次配置。因此,在图7所示的状态中,插入部2的硬度从前端朝向基端方向以缓和的变化上升。通过插入部2的从前端朝向基端方向的硬度的变化的倾斜度变得缓和,能够提高插入部2向被检体内插入时的插入性。
图8示出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被套管40覆盖、并且未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的状态。即,在图7所示的状态中,套管40的前端的x坐标xC的值比L0-L1小。
图9示出硬度变更区域2a的前端部被套管40覆盖、并且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外插套管40而产生的硬度的上升幅度St被设定为,与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产生的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幅度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套管40的前端位于比硬度变更区域2a靠前端侧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即便不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硬度上升操作,也能够使可挠管部10的硬度上升。
接着,使用图10至图17来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50,向作为被检体的人体的大肠60内经由肛门61而插入内窥镜1的插入部2的方法。
首先,在第1步骤中,如图10所示,在不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的状态下,从肛门61仅插入内窥镜1的插入部2,直至前端到达大肠60的乙状结肠60a。此时,在插入部2预先外插有套管40,并且,套管40预先设为被拉靠到可挠管部10的基端10b侧(操作部3侧)的状态。即,套管40位于比肛门61靠外侧的位置。
在第1步骤中,关于插入部2的被插入到大肠60内的范围,由于未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并且该范围未被套管40覆盖,因此,插入部2的插入到大肠60内的范围处于硬度最低的柔软状态。因此,能够使插入部2容易地在弯曲较多的乙状结肠60a内行进。
接着在第2步骤中,如图11所示,使套管40沿着插入部2向前端方向移动,使套管40的前端到达乙状结肠60a。这里,套管40位于比硬度变更机构部20的前端靠前端侧的位置。通过该操作,如图8所示,被套管40覆盖的插入部2的硬度上升。
然后,从球囊通气口43向球囊42内送入气体,使球囊42膨胀,将套管40的位置固定。
接着,在第3步骤中,如图12所示,通过拉拽固定了位置的套管40和硬度上升后的插入部2,乙状结肠60a直线化。进而,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
接着,在第4步骤中,如图13所示,在固定了套管40的位置的状态下,推入进行了硬度上升操作的插入部2,使插入部2的前端行进至降结肠60b与横结肠60c之间的脾曲60d。此时,如图7所示,是插入部2的硬度从前端朝向基端方向以缓和的变化上升的状态。即,能够维持插入部2的直线化的被贯穿插入到乙状结肠60a内的基端侧的部分的硬度,并容易地使硬度低的插入部2的前端侧行进。
然后,在第5步骤中,如图14所示,使插入部2的前端行进至横结肠60c内。
接着,在第6步骤中,如图15所示,在使球囊42收缩之后,使套管40沿着插入部2向前端方向移动,使套管40的前端行进至脾曲60d。而且,设为不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的状态。
此时,如图8所示,即便不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硬度上升操作,由于套管40的存在,也成为可挠管部10的硬度上升的状态。因此,维持了直线化的乙状结肠60a的形状。
接着,在第7步骤中,如图16所示,在未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的状态下,在固定套管40的位置的同时,仅使插入部2行进,直至前端到达肝曲60e。此时,通过套管40的硬度而维持直线化的乙状结肠60a的形状,并且,插入部2的被插入到大肠60内的范围为不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且该范围未被套管40覆盖的硬度最低的柔软状态,因此,在弯曲较多且未被固定的横结肠60c内,也能够容易使插入部2行进(如果保持较硬,则横结肠的弯曲部大幅下垂到肛门侧而难以插入)。
接着,在第8步骤中,如图17所示,通过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将横结肠60c抬起。然后,使套管40沿着插入部2向前端方向移动,在使套管40的前端行进至肝曲60e之后,使球囊42膨胀而固定套管40的位置。
通过将套管40的前端固定于肝曲60e附近,从而维持直线化的乙状结肠60a及抬起后的横结肠60c的形状,因此,容易进行使插入部2向大肠的更深处的升结肠60f行进的操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50在将基于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的可挠管部10的硬度的上升操作的有无的切换与使套管40相对于插入部2沿长度方向相对地进退移动组合,而进行各种硬度设定时,能够容易地确认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与套管40的位置关系。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告知单元,在可挠管部10中的与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部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具有比可挠管部10的外径大的外径的大径部10c。作为告知单元的其他单元,例如,也可以在可挠管部10的基端侧,在当套管40的前端部41a位于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上时套管40的基端部41b所位于的部分设置指标。由于该指标始终位于患者的体外,因此,能够由操作者容易地视觉确认。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整体读取的发明的主旨或不违反思想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变更,伴随这样的变更的内窥镜系统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是将2017年12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253118号作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而申请的,上述的内容被引用在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中。

Claims (6)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具备:
插入部,其形成为细长的形状;
可挠管部,其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
硬度变更机构部,其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的管内,通过手头侧的操作来变更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以及
指标,其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的外周,示出由所述硬度变更机构部变更硬度的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所述指标由大径部构成,该大径部具有比所述可挠管部的外径大的外径,
在所述可挠管部的外侧,滑动自如地安装有套管,该套管具备具有挠性且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筒状部,并且所述筒状部的轴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硬度变更区域的轴向的长度短,
所述筒状部的前端部的内径被设定为比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小,并且在所述筒状部的前端部越过所述大径部而向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侧相对滑动时的滑动阻力大于所述筒状部的前端部未越过所述大径部时与所述插入部相对滑动时的滑动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硬度变更机构部变更硬度的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变更区域被设定为,从所述可挠管部的中途部分到所述可挠管部的基端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挠管部的基端部设置有卡定部,该卡定部与所述套管的基端部抵接,限制所述套管向手头侧的移动。
4.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系统具备内窥镜、套管以及告知单元,
所述内窥镜具备:
插入部,其形成为细长的形状;
可挠管部,其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以及
硬度变更机构部,其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的管内,对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进行变更,
由所述硬度变更机构部变更硬度的所述可挠管部的硬度变更区域被设定为从所述可挠管部的中途部分到所述可挠管部的基端部分,
所述套管具备具有挠性且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筒状部,所述套管的内部被所述插入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并且,所述筒状部的轴向的全长形成为比所述硬度变更区域的全长短,当所述套管的轴向的基端部位于所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最靠基端侧的位置时,所述套管使所述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部露出,
所述告知单元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中的与所述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部分对应的位置,所述告知单元由大径部构成,该大径部具有比所述可挠管部的外径大的外径,所述告知单元告知所述套管的前端通过了所述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
所述筒状部的前端部的内径被设定为比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小,并且在所述筒状部的前端部越过所述大径部而向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侧相对滑动时的滑动阻力大于所述筒状部的前端部未越过所述大径部时与所述插入部相对滑动时的滑动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挠管部的基端部设置有卡定部,该卡定部与所述套管的基端部抵接,限制所述套管向手头侧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告知单元是如下的指标,该指标被设置在所述可挠管部的、当所述套管的前端通过了所述硬度变更区域的前端时所述套管的基端部所通过的部分。
CN201880080891.2A 2017-12-28 2018-08-06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Active CN1114794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3118 2017-12-28
JP2017253118 2017-12-28
PCT/JP2018/029376 WO2019130639A1 (ja) 2017-12-28 2018-08-06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9493A CN111479493A (zh) 2020-07-31
CN111479493B true CN111479493B (zh) 2023-04-25

Family

ID=67063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0891.2A Active CN111479493B (zh) 2017-12-28 2018-08-06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23421A1 (zh)
JP (1) JP6751824B2 (zh)
CN (1) CN111479493B (zh)
WO (1) WO20191306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5098A (zh) 2016-11-28 2019-10-11 适内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可分离一次性轴的内窥镜
USD1018844S1 (en) 2020-01-09 2024-03-19 Adaptivendo Llc Endoscope handle
CN116369829B (zh) * 2023-06-06 2023-09-08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内窥镜、成像系统及内窥镜控制方式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5090A (ja) * 1992-04-13 1993-11-02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における湾曲部被覆チューブの装着方法
JPH10295629A (ja) * 1997-05-01 1998-11-10 Koji Ikuta 剛性可変型索状体
JP2002159436A (ja) * 2000-11-24 2002-06-04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外装チューブ装着構造及び内視鏡の外装チューブ装着方法
JP2002330927A (ja) * 2001-05-08 2002-11-19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可撓性可変装置
JP2002330924A (ja) * 2001-05-10 2002-1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2002360504A (ja) * 2001-06-04 2002-12-17 Pentax Corp 可撓性可変内視鏡
JP2004065745A (ja) * 2002-08-08 2004-03-04 Pentax Corp 内視鏡の硬度可変シースアダプタ及び硬度可変装置
JP2008035909A (ja) * 2006-08-01 2008-02-21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用挿入補助具
JP2013248346A (ja) * 2012-06-04 2013-12-1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5711434B1 (ja) * 2013-08-30 2015-04-30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16187382A (ja) * 2015-03-30 2016-11-04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挿入部の先端部接続構造
CN107205616A (zh) * 2015-01-28 2017-09-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挠性管插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5208A (en) * 1996-12-24 1999-03-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system
JP3776557B2 (ja) * 1997-04-10 2006-05-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3706229B2 (ja) * 1997-09-25 2005-10-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3864344B2 (ja) * 2003-12-05 2006-12-27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挿入補助具
JP2005237817A (ja) * 2004-02-27 2005-09-08 Olympus Corp 内視鏡
JP4323441B2 (ja) * 2005-02-14 2009-09-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5570370B2 (ja) * 2010-09-28 2014-08-13 Hoya株式会社 手術用内視鏡装置
JP6444809B2 (ja) * 2015-06-05 2018-1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WO2017086312A1 (ja) * 2015-11-20 2017-05-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5090A (ja) * 1992-04-13 1993-11-02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における湾曲部被覆チューブの装着方法
JPH10295629A (ja) * 1997-05-01 1998-11-10 Koji Ikuta 剛性可変型索状体
JP2002159436A (ja) * 2000-11-24 2002-06-04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外装チューブ装着構造及び内視鏡の外装チューブ装着方法
JP2002330927A (ja) * 2001-05-08 2002-11-19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可撓性可変装置
JP2002330924A (ja) * 2001-05-10 2002-1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2002360504A (ja) * 2001-06-04 2002-12-17 Pentax Corp 可撓性可変内視鏡
JP2004065745A (ja) * 2002-08-08 2004-03-04 Pentax Corp 内視鏡の硬度可変シースアダプタ及び硬度可変装置
JP2008035909A (ja) * 2006-08-01 2008-02-21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用挿入補助具
JP2013248346A (ja) * 2012-06-04 2013-12-1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5711434B1 (ja) * 2013-08-30 2015-04-30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CN107205616A (zh) * 2015-01-28 2017-09-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挠性管插入装置
JP2016187382A (ja) * 2015-03-30 2016-11-04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挿入部の先端部接続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9493A (zh) 2020-07-31
WO2019130639A1 (ja) 2019-07-04
US20200323421A1 (en) 2020-10-15
JPWO2019130639A1 (ja) 2020-09-03
JP6751824B2 (ja) 2020-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6710B (zh) 内窥镜系统
CN111479493B (zh)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JP4637903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7405045B (zh) 挠性管插入装置
US11045073B2 (en) Flexible tube insertion apparatus
US10485410B2 (en) Flexible tube insertion apparatus
JP6419219B2 (ja) 可撓管挿入装置
WO2018216142A1 (ja) 可撓管挿入装置及び挿入制御装置
WO2019003272A1 (ja) 可撓管挿入装置、挿入制御装置及び挿入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923701B2 (ja) 内視鏡
CN108348135B (zh) 内窥镜系统
JP3850377B2 (ja) 内視鏡装置
JP3739508B2 (ja) 内視鏡
JP3720530B2 (ja) 内視鏡
JP3965163B2 (ja)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を収納する収納器
EP3260034A1 (en) Endoscope system
JP3782789B2 (ja) 内視鏡
JP3597416B2 (ja) 内視鏡
JP3938768B2 (ja) 内視鏡
WO2017109987A1 (ja) 可撓管挿入装置
JP2014083237A (ja) プローブ位置調節装置
JP2018175225A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03010107A (ja) 内視鏡
JP2003047589A (ja) 内視鏡
JP2003135383A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