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2643A -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 Google Patents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2643A
CN111462643A CN202010184507.2A CN202010184507A CN111462643A CN 111462643 A CN111462643 A CN 111462643A CN 202010184507 A CN202010184507 A CN 202010184507A CN 111462643 A CN111462643 A CN 111462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chips
pins
row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45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明璞
李选中
吴振志
吴涵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45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26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2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26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0506 priority patent/WO202118481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LED灯珠,包括灯体、发光芯片组及引脚,发光芯片组设置于灯体的第一端面,引脚设置于灯体的第二端面;发光芯片组包括至少一发光芯片;引脚包括颜色信号引脚及行信号引脚,行信号引脚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同一LED灯珠的两个行信号引脚之间两两成对,一对行信号引脚之间通过灯体内部的线路相互电连接;相互电连接的一对行信号引脚中,其中一个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个为冗余的行信号引脚。LED灯珠贴装到PCB板上形成LED显示结构。通过提供冗余的行信号引脚,可以实现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可以在PCB的同一层上布设,从而降低PCB的布线难度和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LED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广泛应用于户外显示、监控中心、广告/媒体展示、舞台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若要实现大面积的LED显示,则需要通过电路将LED灯珠连接成矩阵,再通过控制芯片控制灯珠矩阵的发光,即可实现多样化的显示。目前通常将LED灯珠贴装到PCB板上,LED灯珠在PCB板上阵列排布,通过PCB板上的线路连接起来。
传统的LED灯珠一般配置4个引脚,分别为R、G、B、C引脚,其中R、G、B引脚分别对应R芯片、G芯片、B芯片,C引脚为行信号引脚。在PCB板的连接电路中,存在2个方向相互垂直的连线:横向行信号(C引脚)之间的连线和纵向颜色信号(R、G、B引脚)之间的连线。由于两个连线相互垂直,因此,PCB需要使用多层结构来实现两个方向的连线。多层结构均需要连接到灯珠,不可避免的,需要在PCB的层级结构上打许多过孔,导致PCB布线难度很大,尤其对于小间距显示屏来说,有时候需要使用盲埋孔,增加了PCB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LED灯珠贴装到灯板上时,需要使用多层的PCB,且需要打孔,增加PCB的设计难度和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LED灯珠,包括灯体、发光芯片组及引脚,其中,
所述灯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发光芯片组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
所述发光芯片组电连接于所述引脚,所述LED灯珠贴装到PCB板上时,所述发光芯片组通过所述引脚与PCB板上的电路连接,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至少一发光芯片;
所述引脚包括颜色信号引脚及行信号引脚,所述颜色信号引脚对应发光芯片设置,所述行信号引脚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同一LED灯珠的两个所述行信号引脚之间两两成对,一对所述行信号引脚之间通过所述灯体内部的线路相互电连接;
相互电连接的一对所述行信号引脚中,其中一个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个为冗余的行信号引脚,不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而是通过配对的行信号引脚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一R芯片、一G芯片及一B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信号引脚设置有两个,所述颜色信号引脚设置有三个,R芯片、G芯片、B芯片各对应一个颜色信号引脚,R芯片、G芯片、B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到对应的颜色信号引脚,第二电极均连接到其中一个行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阳极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多个R芯片、多个G芯片及多个B芯片,一R芯片、一G芯片及一B芯片形成芯片簇,所述芯片簇在所述第一端面上阵列式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芯片簇阵列中,每列所述芯片簇的同色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于同一颜色信号引脚,每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第二电极连接于同一行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阳极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所述行信号引脚设置有2M个,所述颜色信号引脚设置有3N个,其中M为芯片簇阵列的行数,N为芯片簇阵列的列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4个芯片簇,4个芯片簇呈2×2阵列排布,同一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阳极共用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列芯片簇的G芯片的阳极共用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列芯片簇的B芯片的阳极也共用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阴极共用一行信号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芯片簇阵列中,每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于同一颜色信号引脚,每列芯片簇的G芯片的第一电极及B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于同一颜色信号引脚;每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第二电极连接于同一行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阳极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所述行信号引脚设置有2M个,所述颜色信号引脚设置有2N个,其中M为芯片簇阵列的行数,N为芯片簇阵列的列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阳极连接到同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列芯片簇的G芯片和B芯片的阳极连接到同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和B芯片的阴极连接到同一行信号引脚。
通过提供冗余的行信号引脚,可以实现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可以在PCB的同一层上布设,无需使用多层结构的PCB,避免了在PCB上打孔,从而可以降低PCB的布线难度和制造成本。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LED显示结构,包括PCB板及LED灯珠,LED灯珠阵列设置于PCB板上,PCB板上设置有连接电路,LED灯珠之间通过连接电路相互电连接,LED灯珠前述任一所述的LED灯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电路包括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颜色信号线路对应LED灯珠的底部设置,行信号线路对应LED灯珠的间隙设置。
由于LED灯珠提供有冗余的行信号引脚,因而PCB板上的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可以在PCB的同一层上布设,且不会产生交叉,因而PCB板无需使用多层结构,避免了在PCB上打孔,从而可以降低PCB的布线难度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灯珠的第二端面一侧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LED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LED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LED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LED灯珠的背面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灯珠为单颗灯珠时布设在PCB板上,PCB板的走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灯珠为复合灯珠时发光芯片组与引脚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LED灯珠为复合灯珠时发光芯片组与引脚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灯珠为复合灯珠时布设在PCB板上,PCB板的走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各实施例的LED灯珠及LED显示结构,能够在单层PCB上实现两个相互垂直的线路结构的走线,无需在PCB上打孔。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LED灯珠及LED显示结构。
请参阅图1和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灯珠10的结构示意图,LED灯珠10包括灯体110、发光芯片组120及引脚130,灯体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0a和第二端面110b,发光芯片组120设置于第一端面110a,引脚130设置于第二端面110b,发光芯片组120电连接于引脚130,LED灯珠10贴装到PCB板上时,发光芯片组120通过引脚130与PCB板上的电路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发光芯片组120设置于第一端面110a的表面,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光芯片组120直接贴装于第一端面110a的表面。
请参阅图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灯体110的靠近第一端面110a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灯杯112,发光芯片组120可以设置于灯杯112内。例如,第一端面110a可以向第二端面110b的方向下沉形成灯杯112。灯杯112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多棱柱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具体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4,在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灯体11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114和第二基板116,第一基板114与第二基板116层叠设置,并相互固定,第一基板114上设置有通孔114a,第二基板116从通孔114a的一端封闭通孔114a,发光芯片组120设置于第二基板116上,并收容于第一基板114的通孔114a内。通过设置第一基板114及第二基板116组合的方式形成灯杯112,可以方便发光芯片组120在灯体110上的固定。
发光芯片组120包括至少一发光芯片,发光芯片可以是红光芯片(R芯片)、绿光芯片(G芯片)和蓝光芯片(B芯片)中的一种。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LED灯珠10可以是单颗灯珠,发光芯片组120包括一R芯片、一G芯片及一B芯片。也就是说,一R芯片、一G芯片及一B芯片封装于同一灯珠上。
请参阅图5和图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LED灯珠10可以是多合一的复合灯珠,发光芯片组120包括多个R芯片、多个G芯片及多个B芯片,一R芯片、一G芯片及一B芯片形成一芯片簇,芯片簇在第一端面110a上阵列式分布。
当然,发光芯片组120也可以只包括R芯片、G芯片及B芯片中的一种,此时,LED灯珠10为单色灯珠。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发光芯片组120还可以包括盈余芯片,盈余芯片即芯片簇外多出来的芯片,盈余芯片可以是R芯片、G芯片、B芯片、白光芯片或发出其他颜色光的芯片。盈余芯片可以用于辅助实现光效调节、对比度调节或者辅助实现触摸。
请参阅图2和图6,引脚130包括颜色信号引脚131及行信号引脚133,颜色信号引脚131对应发光芯片设置,行信号引脚133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同一LED灯珠10的两个行信号引脚133之间两两成对,一对行信号引脚133之间通过灯体110内部的线路相互电连接。
相互电连接的一对行信号引脚133中,其中一个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个为冗余的行信号引脚133,不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而是通过配对的行信号引脚133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发光芯片的电极可以是阳极或阴极。
请参阅图1和图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LED灯珠10为包括一个芯片簇的单颗灯珠,行信号引脚133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行信号引脚133通过灯体110内部的线路实现电连接。
颜色信号引脚131可以设置有三个,R芯片、G芯片、B芯片各对应一个颜色信号引脚131,R芯片、G芯片、B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到对应的颜色信号引脚131,第二电极均连接到其中一个行信号引脚133。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阴极、阳极中的一种,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极性相反。当第二电极为阳极时,R芯片、G芯片、B芯片共阳。第二电极为阴极时,R芯片、G芯片、B芯片共阴。
请参阅图7,当多个LED灯珠10贴装到PCB板上时,由于LED灯珠10上增加冗余的行信号引脚133,两个行信号引脚133在灯珠内部电连接,将原本在PCB上贯穿横向的行信号,截断一部分,转移至LED灯珠10内部走线,从而,PCB板上的连接颜色信号引脚131的颜色信号线路可以对应灯体110下方沿着纵向走线,而连接不同灯珠的行信号引脚133的行信号线路可以对应灯珠之间的间隙横向走线,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在交叉部分经由灯珠封装内部横向走线,从而消除了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的交叉,使得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可以在PCB的同一层上布设,无需使用多层结构的PCB,避免了在PCB上打孔,从而可以降低PCB的布线难度和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5和图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LED灯珠10为包括多个芯片簇的复合灯珠,多个芯片簇呈阵列排布,在芯片簇阵列中,每列芯片簇的同色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于同一颜色信号引脚131,每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第二电极连接于同一行信号引脚133。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阴极、阳极中的一种,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行信号引脚133设置有2M个,颜色信号引脚131设置有3N个,其中M为芯片簇阵列的行数,N为芯片簇阵列的列数。
每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第二电极连接到一个行信号引脚133,行信号引脚133两个为一对,且连接成对的行信号引脚133中,其中一个行信号引脚133冗余。
例如,请参阅图8,在包括4个芯片簇的复合灯珠中,4个芯片簇呈2×2阵列排布,同一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阳极共用一颜色信号引脚131,同一列芯片簇的G芯片的阳极共用一颜色信号引脚131,同一列芯片簇的B芯片的阳极也共用一颜色信号引脚131;同一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阴极共用一行信号引脚133。
行信号引脚133设置有4个(图8中未示出冗余的行信号引脚133),4个行信号引脚133成两对设置,每对行信号引脚133中的一个连接到每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阴极。颜色信号引脚131设置有6个,分别对应两列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阳极。
请参阅图5、图6和图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LED灯珠10为包括多个芯片簇的复合灯珠,芯片簇呈阵列排布。在芯片簇阵列中,每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于同一颜色信号引脚131,每列芯片簇的G芯片的第一电极及B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于同一颜色信号引脚131;每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第二电极连接于同一行信号引脚133。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阴极、阳极中的一种,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行信号引脚133设置有2M个,颜色信号引脚131设置有2N个,其中M为芯片簇阵列的行数,N为芯片簇阵列的列数。
图9示出了2×2阵列的芯片簇的引脚130连接方式,同一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阳极连接到同一颜色信号引脚131,同一列芯片簇的G芯片和B芯片的阳极连接到同一颜色信号引脚131,同一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和B芯片的阴极连接到同一行信号引脚133。
行信号引脚133设置有4个,4个行信号引脚133成两对设置,每对行信号引脚133之间在灯珠内部实现电连接。每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阴极连接到同一个行信号引脚133。颜色信号引脚131设置有4个,其中两个对应每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阳极,另外两个对应每列芯片簇的G芯片和B芯片的阳极。
请参阅图10,当复合灯珠贴装到PCB板上时,同样可以实现PCB板上的连接颜色信号引脚131的颜色信号线路从灯体110下方沿着纵向走线,连接不同灯珠的行信号引脚133的行信号线路对应灯珠之间的间隙横向走线,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在交叉部分经由灯珠封装内部横向走线,达到消除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的交叉的目的,使得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可以在PCB的同一层上布设,无需使用多层结构的PCB,避免了在PCB上打孔,从而可以降低PCB的布线难度和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前述的行列,并不是对行列的严格限制,通过调整PCB板/灯体110的观看方向,可以实现行列互换。
引脚130可以沿着第二端面110b的边缘设置。相邻两个引脚130之间具有预设的间隙,以便于PCB板上的线路走线。
可见,通过提供冗余的行信号引脚133,可以实现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可以在PCB的同一层上布设,无需使用多层结构的PCB,避免了在PCB上打孔,从而可以降低PCB的布线难度和制造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LED显示结构,包括PCB板及LED灯珠,LED灯珠阵列设置于PCB板上,PCB板上设置有连接电路,LED灯珠之间通过连接电路相互电连接,LED灯珠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LED灯珠。
连接电路可以包括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颜色信号线路对应LED灯珠的底部设置,行信号线路对应LED灯珠的间隙设置。
由于LED灯珠提供有冗余的行信号引脚,因而PCB板上的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可以在PCB的同一层上布设,且不会产生交叉,因而PCB板无需使用多层结构,避免了在PCB上打孔,从而可以降低PCB的布线难度和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发光芯片组及引脚,其中,
所述灯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发光芯片组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
所述发光芯片组电连接于所述引脚,所述LED灯珠贴装到PCB板上时,所述发光芯片组通过所述引脚与PCB板上的电路连接,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至少一发光芯片;
所述引脚包括颜色信号引脚及行信号引脚,所述颜色信号引脚对应发光芯片设置,所述行信号引脚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同一LED灯珠的两个所述行信号引脚之间两两成对,一对所述行信号引脚之间通过所述灯体内部的线路相互电连接;
相互电连接的一对所述行信号引脚中,其中一个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个为冗余的行信号引脚,不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而是通过配对的行信号引脚间接与发光芯片的电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一R芯片、一G芯片及一B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信号引脚设置有两个,所述颜色信号引脚设置有三个,R芯片、G芯片、B芯片各对应一个颜色信号引脚,R芯片、G芯片、B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到对应的颜色信号引脚,第二电极均连接到其中一个行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阳极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多个R芯片、多个G芯片及多个B芯片,一R芯片、一G芯片及一B芯片形成芯片簇,所述芯片簇在所述第一端面上阵列式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在芯片簇阵列中,每列所述芯片簇的同色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于同一颜色信号引脚,每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第二电极连接于同一行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阳极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所述行信号引脚设置有2M个,所述颜色信号引脚设置有3N个,其中M为芯片簇阵列的行数,N为芯片簇阵列的列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4个芯片簇,4个芯片簇呈2×2阵列排布,同一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阳极共用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列芯片簇的G芯片的阳极共用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列芯片簇的B芯片的阳极也共用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阴极共用一行信号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在芯片簇阵列中,每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于同一颜色信号引脚,每列芯片簇的G芯片的第一电极及B芯片的第一电极连接于同一颜色信号引脚;每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及B芯片的第二电极连接于同一行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阳极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所述行信号引脚设置有2M个,所述颜色信号引脚设置有2N个,其中M为芯片簇阵列的行数,N为芯片簇阵列的列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同一列芯片簇的R芯片的阳极连接到同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列芯片簇的G芯片和B芯片的阳极连接到同一颜色信号引脚,同一行芯片簇的R芯片、G芯片和B芯片的阴极连接到同一行信号引脚。
9.一种LED显示结构,包括PCB板及LED灯珠,LED灯珠阵列设置于PCB板上,PCB板上设置有连接电路,LED灯珠之间通过连接电路相互电连接,LED灯珠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LED灯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电路包括颜色信号线路和行信号线路,颜色信号线路对应LED灯珠的底部设置,行信号线路对应LED灯珠的间隙设置。
CN202010184507.2A 2020-03-17 2020-03-17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Pending CN1114626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4507.2A CN111462643A (zh) 2020-03-17 2020-03-17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PCT/CN2020/130506 WO2021184810A1 (zh) 2020-03-17 2020-11-20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4507.2A CN111462643A (zh) 2020-03-17 2020-03-17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2643A true CN111462643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79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4507.2A Pending CN111462643A (zh) 2020-03-17 2020-03-17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2643A (zh)
WO (1) WO202118481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3386A (zh) * 2021-02-10 2021-05-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864299A (zh) * 2020-11-10 2021-05-28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极引脚分开的全彩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WO2021184810A1 (zh) * 2020-03-17 2021-09-23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CN117334131A (zh) * 2023-06-29 2024-01-02 合肥达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透明显示屏
WO2024007401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江西兆驰晶显有限公司 Led排列结构
WO2024007400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江西兆驰晶显有限公司 Led灯板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7276U (zh) * 2013-06-14 2013-12-25 合肥瑞华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组合型led灯珠的封装结构
CN205946259U (zh) * 2016-08-09 2017-02-08 深圳市磊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双线串行控制的led灯
CN108426178A (zh) * 2018-02-02 2018-08-21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珠及led显示结构
CN108803948A (zh) * 2018-08-03 2018-11-13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珠、led触控模组及led显示屏
CN208797030U (zh) * 2018-05-09 2019-04-26 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板
CN110504244A (zh) * 2018-05-18 2019-11-26 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及发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5877A (en) * 2007-05-07 2008-11-16 Tysun Inc Heat-dissipating substrates of composite structure
TWM389350U (en) * 2010-01-26 2010-09-21 Jmk Optoelectronic Co Ltd Light source module of light-emitting diode
CN102956760A (zh) * 2011-08-22 2013-03-06 上海尊琪贸易有限公司 单层导电平面实现多层电路的方法
CN108336076A (zh) * 2012-02-02 2018-07-27 普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在模制互连结构中封装仅具有顶侧连接的光子构建块
CN111462643A (zh) * 2020-03-17 2020-07-28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7276U (zh) * 2013-06-14 2013-12-25 合肥瑞华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组合型led灯珠的封装结构
CN205946259U (zh) * 2016-08-09 2017-02-08 深圳市磊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双线串行控制的led灯
CN108426178A (zh) * 2018-02-02 2018-08-21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珠及led显示结构
CN208797030U (zh) * 2018-05-09 2019-04-26 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板
CN110504244A (zh) * 2018-05-18 2019-11-26 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及发光装置
CN108803948A (zh) * 2018-08-03 2018-11-13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珠、led触控模组及led显示屏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4810A1 (zh) * 2020-03-17 2021-09-23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CN112864299A (zh) * 2020-11-10 2021-05-28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极引脚分开的全彩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CN112863386A (zh) * 2021-02-10 2021-05-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4007401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江西兆驰晶显有限公司 Led排列结构
WO2024007400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江西兆驰晶显有限公司 Led灯板结构
CN117334131A (zh) * 2023-06-29 2024-01-02 合肥达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透明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4810A1 (zh)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2643A (zh) Led灯珠和led显示结构
CN107548523A (zh) 发光模块
CN211124837U (zh) 一种方便布线的mini LED灯珠以及LED显示屏
CN113571627A (zh) 一种led显示单元线路板
CN220020538U (zh) Led排列结构
CN11213373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20189177U (zh) Led灯板结构
CN209309942U (zh) 软硬结合线结构及具有软硬结合线结构的背光模块
CN111384083B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U2020323022A1 (en) Pixel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185099A1 (zh) 一种用于led产品的多层载板及其设备
US11450795B2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surface-emitting light sourc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wiring formations between two terminals
CN113454703B (zh) 发光板、线路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7640579U (zh) Led排列结构
CN111402751A (zh) 一种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EP4325470A1 (en) Led arrangement structure
CN217640578U (zh) Led灯板结构
CN216054777U (zh) 一种led发光器件、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8831207U (zh) 一种发光屏体及发光装置
CN215834522U (zh) 显示面板
CN211827958U (zh) 一种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CN216353113U (zh) Led显示面板、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CN11645676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05286B (zh) 背光模組及用於背光模組的發光二極體燈條
CN114898674A (zh) 用于led显示的灯珠排布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1805, tower 2, Shenye Jinyuan Building, No.112, Qingshuihe 1st Road, Qingshuihe community,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9th Floor, United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63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