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4173B -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4173B
CN111454173B CN201910104063.4A CN201910104063A CN111454173B CN 111454173 B CN111454173 B CN 111454173B CN 201910104063 A CN201910104063 A CN 201910104063A CN 111454173 B CN111454173 B CN 111454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water
acid
butyl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40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4173A (zh
Inventor
杨丙连
周庆江
薛武平
左旭康
雷森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40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4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4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4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4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4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3/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 C07C253/3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yano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3,4‑二氟苯腈和(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为原料在缚酸剂碳酸钾和带水剂存在下进行醚化反应,过滤除去氟化钾,得到式I所示的钾盐:(2)将式I所示的钾盐进行酸化,得到酸化产物;(3)将步骤(2)得到的酸化反应产物与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氰氟草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混盐无法分离,三废多,废水中COD和氨氮高,产能无法提高的问题,实现了副产物的资源利用,产物收率高,便于实现氰氟草酯的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是一种新型乙酰辅酶A抑制剂,作为高效、低毒和选择性高的水稻田除草剂,对防除稗草、千金子、看麦娘等有害杂草有效,对谷物类作物安全。近年来,随着水稻田稗草的抗性增加,氰氟草酯的使用量在逐年增长,已经成为水稻田除草剂的大品种。
CN105601538B公开了(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简称DHPPA)和3,4-二氟苯腈为原料,无机碱作为缚酸剂,在有机碱和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醚化反应,反应结束后,脱除溶剂,加入水和酸,调pH=3-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然后与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氰氟草酯,收率高达到94%,光学纯度99%以上。该方法中醚化结束后,加入盐酸中和,造成了氯化钾和氟化钾的混盐,无法分离,只能作为固体废物处理,成本高,严重制约产能;使用缚酸剂的量较大(与DHPPA的质量比为1.5-3:1),成本高,废盐多,而且有机碱和相转移催化剂的加入,水溶性好,后处理很难除去,会产生高COD和高氨氮废水,难以处理。而且中间体(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需要从水中酸析出来,酸性强,对过滤设备要求苛刻,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CN 107673995A公开了以(R)-2-(4-羟基苯氧基)丙酸、3,4-二氟苯腈和溴丁烷为原料,在DMF中反应,经过一锅法合成氰氟草酯,原料转化率达到99.5%。在该方法中,虽然简化了操作,但产生了溴化钾和氟化钾的混盐,该混盐的彻底分离很困难,产生大量废盐,只能作为固废处理。而且溶剂DMF和水、盐混在一起,回收困难,成本高,产生大量高氨氮高COD废水。
CN 105566158 A公开了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和3,4-二氟苯腈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醚化反应得到(R)-2-[4-(2-氟-4-腈基)-苯氧基]-丙酸中间体,(R)-2-[4-(2-氟-4-腈基)-苯氧基]-丙酸中间体再与正丁醇经酯化脱水反应得到氰氟草酯产品。然而该方法中缚酸剂用量较大,且未实现混盐的分离。
因此,在本领域中,开发一种操作简便、收率高、环境友好的新工艺,以解决现有工艺中混盐、废水COD和氨氮高的问题,形成一套收率高、废盐可以资源化利用、适合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集成技术仍然是急需和期望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过滤设备要求苛刻,混盐无法分离,三废多,废水中COD和氨氮高,产能无法提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3,4-二氟苯腈和(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为原料在缚酸剂碳酸钾和带水剂存在下进行醚化反应,过滤除去氟化钾,得到式I所示的钾盐: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021
(2)将式I所示的钾盐进行酸化,得到酸化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酸化反应产物与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氰氟草酯。
在本发明中,所述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中不使用催化剂,采用带水剂带水,强化反应过程,打破反应平衡,实现醚化反应。同时,醚化反应结束后,过滤除去氟化钾,实现氟化钾与后续酸化反应产生的钾盐的完全分离。得到的氟化钾可以直接用于氰氟草酯原料3,4-二氟苯腈的合成,得到氯化钾含量高,达到副产要求,可以出售,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氰氟草酯,收率高,三废少,易实现氰氟草酯的清洁化、连续化和规模化生产。
优选地,步骤(1)所述3,4-二氟苯腈、(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和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1):1:(1-1.2),例如1:1:1、1:1:1.1、1:1:1.105、1:1、1:1.2、1.1:1:1、1.1:1:1.1、1.1:1:1.2等。
在本发明中,不使用催化剂,而使用带水剂带水,可以使得反应中使用的缚酸剂的用量降低。缚酸剂的使用量较现有技术减少50%以上,有以下益处:(1)缚酸剂碳酸钾减少50%后,使钾的利用率在反应中更接近等摩尔量的水平,几乎全部生成了氟化钾和式I所示的钾盐,使得回收的氟化钾纯度较高,氟化钾是反应中析出的,粒度小,活性高,可以直接使用;(2)缚酸剂用量的减少,使反应体系无机盐的含量大大降低,醚化溶剂更容易回收,且回收率高,避免了高COD和高氨氮废水的产生;(3)回收溶剂后得到式I所示的钾盐,后续利用盐酸酸化,仅有氯化钾一种盐,源头上有效避免了混盐的产生。因此,该工艺流程更顺畅、过程更清洁,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优选地,所述醚化反应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亚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带水剂为与醚化反应的溶剂不互溶的有机溶剂。
优选地,所述带水剂为正己烷、环己烷或正庚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带水剂的选择对于在无催化剂下的所述醚化反应至关重要,带水剂既要保证与醚化反应的溶剂不互溶,又要保证在醚化反应过程中能够从反应体系中带水,从而推动反应进行,强化反应过程,打破反应平衡。
如果在发明中,选择甲苯等其他带水剂,则由于甲苯与醚化反应的溶剂(例如DMF)互溶性强,不能快速有效地将反应中生成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出,导致原料转化率低,副产物多,收率低。而且,由于甲苯和醚化反应的溶剂互溶,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蒸馏无法将他们有效分离开。
优选地,所述带水剂与醚化反应溶剂的质量比为0.1-0.3:1,例如0.1:1、0.13:1、0.15:1、0.18:1、0.2:1、0.23:1、0.25:1、0.28:1或0.3:1。在本发明中,如果带水剂加入量太多,则会使得醚化反应的温度偏低,不利于反应进行。醚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反应才能顺利进行,温度太低,原料转化太慢甚至达不到反应终点;如果带水剂太少,回流量小不能达到快速分水的目的,导致反应慢。
优选地,所述醚化反应的温度为80-115℃,例如80℃、85℃、88℃、90℃、93℃、95℃、98℃、100℃、105℃、110℃或115℃。
优选地,所述醚化反应的时间为7-12小时,例如7小时、7.5小时、7.8小时、8小时、8.3小时、8.5小时、8.8小时、9小时、9.5小时、10小时、10.5小时、11小时、11.5小时、12小时。
在本发明中,所述醚化反应在回流状态下,可以由带水剂带水,强化反应过程,打破反应平衡,实现醚化反应。反应结束后,蒸馏回收带水剂,然后降温,过滤回收氟化钾。实现氟化钾和后续酸化步骤所产生的钾盐的分离,避免产生混盐而影响副产品钾盐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过滤分离出的氟化钾可以利用N-甲基吡咯烷酮或者环丁砜进行分散,而后实现氟化钾盐的转移,经溶剂转移后可直接用于氟化反应,可用于3,4-二氟苯腈和2,6-二氟苯甲腈的合成。
优选地,步骤(2)所述酸化的具体操作为:将式I所示的钾盐加入水中,而后用酸调节pH值至2-3,例如2、2.2、2.4、2.6、2.8或3。在本发明中,如果酸调节的pH值大于3,则酸化产物不能完全析出,酸化物有部分损失,导致收率偏低,进而影响产物氰氟草酯的产率。
优选地,所述酸化使用的酸化试剂为盐酸。
优选地,在调节pH值至2-3后将得到的浆料加入甲苯,升温分层,得到式II所示酸化产物: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051
优选地,所述升温为升温至60-90℃,例如60℃、63℃、65℃、68℃、70℃、73℃、75℃、78℃、80℃、83℃、85℃、88℃或90℃。
优选地,步骤(3)所述酯化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盐酸、硫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对甲苯磺酸。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与步骤(1)所述(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摩尔比为0.01-0.1:1,例如0.01:1、0.02:1、0.04:1、0.05:1、0.07:1、0.09:1或0.1:1。
优选地,所述正丁醇与步骤(1)所述(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摩尔比为1.1-1.5:1,例如1.1:1、1.2:1、1.3:1、1.4:1或1.5:1。
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的溶剂为甲苯。
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80-120℃,例如80℃、83℃、85℃、88℃、90℃、93℃、95℃、98℃、100℃、105℃、108℃、110℃、113℃、115℃、118℃或120℃。
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的时间为4-8小时,例如4小时、4.5小时、5小时、5.5小时、6小时、6.5小时、7小时、7.8小时或8小时。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3,4-二氟苯腈、(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和缚酸剂碳酸钾以(1-1.1):1:(1-1.2)的摩尔比,在与反应溶剂不互溶的带水剂存在下进行醚化反应,带水剂和反应溶剂的质量比为0.1-0.3:1,醚化反应温度为80-115℃,反应结束后,过滤除去氟化钾,得到式I所示的钾盐,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061
(2)将式I所示的钾盐加入水中,用酸调节pH值至2-3进行酸化,得到酸化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酸化反应产物与正丁醇在催化剂催化下于80-120℃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氰氟草酯。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不用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和有机碱,而是加入带水剂,强化反应条件,不用分离酸化产物,简化了操作,两步收率可以达到97%以上,氰氟草酯含量97.5%以上。本发明可以将氟化钾从醚化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实现了氟化钾与后续酸化时产生的钾盐的完全分离,回收的氟化钾和酸化后钾盐的纯度高,达到97%以上。其中,氟化钾经溶剂转移之后可以用于合成3,4-二氟苯腈,形成了氟化钾资源化使用,废水量少,COD和氨氮低,大大减少了环保压力,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适合规模化生产。
在本发明中,醚化反应采用带水剂替代相转移催化剂等有机碱,通过强化反应条件,不断将反应体系的水移出,反应速度同样很快,而且收率和产品含量高;避免由于相转移催化剂和有机碱的引入而导致的废水中COD和氨氮高。由于不断地将体系中的水分出,氟化钾在反应过程中逐渐析出,颗粒细,通过过滤回收的氟化钾。经试验验证意外发现,回收的氟化钾活性很高,经极性溶剂转移后,可以直接用于氟代反应,如氟取代制备3,4-二氟苯腈(制备方法参考CN103539699 B)、2,6-二氟苯甲腈(制备方法参考CN104788341 B),基本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文献报道的水平,从而可以实现氟化钾的资源化利用。3,4-二氟苯腈是合成氰氟草酯的原料,可以实现氟化钾在氰氟草酯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化利用。
此外,本发明中,醚化反应结束后,经减压脱溶回收反应溶剂,然后加入水,盐酸和甲苯,热分层,得到(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的甲苯液,可直接进行酯化反应,避免了分离固体(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节省了过滤设备,规避了固体出料,便于工厂实现连续化生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醚化反应通过带水剂强制回流分水,替代了相转移催化剂与有机碱的催化反应,避免高COD和氨氮废水产生,减少了有机物的引入,从而达到了提高产品含量的目的,使氰氟草酯生产工艺更清洁化。
(2)本发明避免了混盐的产生,得到氟化钾纯度高,为细粉末状,活性高,可直接用于合成原料3,4-二氟苯腈,实现氟化钾在氰氟草酯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化利用;酸化后产生的钾盐(例如氯化钾)纯度高,含量可以达到97%以上,外观白色,可以作为副产品出售。
(3)醚化反应结束后,进行酸化产生的(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不出料,“一锅法”进行酯化反应,便于实现氰氟草酯的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4)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总收率达到97%以上,产物化学纯度97.5%以上,光学纯度达到99.8%以上,纯度和含量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氰氟草酯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氰氟草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醚化反应
室温下,向1000mL四口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300g和(R)-2-(4-羟基苯氧基)丙酸(DHPPA)92.01g(0.5mol),开启搅拌,缓慢加入缚酸剂碳酸钾69.75g(0.5mol),反应10min后,反应液中加入3,4-二氟苯腈(DFBN)73.8g(0.525mol),带水剂环己烷60g,加热至100-105℃回流分水反应8h,取样HPLC分析DHPPA<0.1%,反应结束。蒸馏回收带水剂环己烷,然后降温过滤回收氟化钾,滤饼用100g DMF淋洗两次,滤液为含有式I所示钾盐的DMF溶液,醚化反应涉及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091
得到的氟化钾折百计算(得到的氟化钾为湿品,不经干燥即可进行后续转移使用)后为28.1g,回收率96.6%,滤饼氟化钾用溶剂搅匀后,可直接用于合成3,4-二氟苯腈。
(2)酸化
将步骤(1)得到的式I所示钾盐的DMF溶液进行减压脱除DMF,压力-0.1MPa,向脱溶后的式I所示钾盐中缓慢加水250g,待降温至35-40℃,滴加36%浓盐酸调pH=2-3,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的浆料。然后加入500g甲苯,升温至65℃搅拌15min分层,静置分层,上层得到式II化合物,即(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的甲苯溶液,下层为含有氯化钾的水溶液。酸化过程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092
(3)酯化反应
向步骤(2)得到的式II的甲苯溶液中依次加入对甲苯磺酸2.6g(0.015mol),正丁醇46g(0.615mol),负压下加热回流分水,反应温度90-95℃(控制负压使得在90-95℃这样的较低温度下进行回流反应),反应5h,取样HPLC分析(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0.5%反应结束。反应完毕后反应液依次进行碱洗和酸洗,萃取分层,有机相经蒸馏后,得到目标产物氰氟草酯186.9g,含量为97.6%,收率为97.2%(以DHPPA计),有效体为99.85%。酯化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01
所述有效体是指在产物液相色谱中氰氟草酯的R构型体的峰面积与R构型体和S构型体的峰面积之和的比值即R/(R+S),产物氰氟草酯的液相色谱谱图如图1所示,其中保留时间为9.018min的峰为R构型的氰氟草酯,保留时间为7.988min的峰为S构型的氰氟草酯。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氰氟草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醚化反应
室温下,向1000mL四口反应瓶中加入DMF 300g和DHPPA 92.01g(0.5mol)开启搅拌,缓慢加入缚酸剂碳酸钾83.7g(0.6mol),反应10min后,反应液中加入DFBN 77.3g(0.55mol),带水剂环己烷60g,加热至100-105℃回流分水反应5h,取样HPLC分析DHPPA<0.1%,反应结束。蒸馏回收带水剂环己烷,然后降温过滤回收氟化钾,滤饼用100g DMF淋洗两次,滤液为含有式I所示钾盐的DMF溶液,醚化反应涉及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02
得到氟化钾折百30.7g,回收率96.2%,滤饼氟化钾用N-甲基吡咯烷酮打浆,可直接用于合成3,4-二氟苯腈。
(2)酸化
将步骤(1)得到的式I所示钾盐的DMF溶液进行减压脱除DMF,压力-0.1MPa,脱溶完毕得到式I所示钾盐,然后缓慢加水250g,待降温至35-40℃,滴加36%浓盐酸调pH=2-3,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的浆料。然后加入500g甲苯,升温至60℃搅拌15min分层,静置分层,上层得到式II化合物即(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的甲苯溶液,下层为含有氯化钾的水溶液。酸化过程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11
(3)酯化反应
向步骤(2)得到的式II的甲苯溶液中依次加入对甲苯磺酸2.6g(0.015mol),正丁醇46g(0.615mol),负压下加热回流分水反应,反应温度90-95℃,反应5h,取样HPLC分析(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0.5%反应结束。反应完毕后反应液依次进行碱洗和酸洗,萃取分层,有机相经蒸馏后,得到目标产物氰氟草酯195.8g,含量为98.1%,收率为97.7%(以DHPPA计),有效体为99.92%,酯化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12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氰氟草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醚化反应
室温下,向1000mL四口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300g和(R)-2-(4-羟基苯氧基)丙酸(DHPPA)92.01g(0.5mol),开启搅拌,缓慢加入缚酸剂碳酸钾69.75g(0.5mol),反应10min后,反应液中加入DFBN70.3g(0.5mol),带水剂环己烷30g,加热至110-115℃回流分水反应12h,取样HPLC分析DHPPA<0.1%,反应结束。蒸馏回收带水剂环己烷,然后降温过滤回收氟化钾,滤饼用100g DMF淋洗两次,滤液为含有式I所示钾盐的DMF溶液,醚化反应涉及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21
得到的氟化钾折百计算28.0g,回收率96.3%,滤饼氟化钾用溶剂溶解后,可直接用于合成3,4-二氟苯腈。
(2)酸化
将步骤(1)得到的式I所示钾盐的DMF溶液进行减压脱除DMF,压力-0.1MPa,向脱溶后的式I所示钾盐中缓慢加水250g,待降温至35-40℃,滴加36%浓盐酸调pH=2-3,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的浆料。然后加入500g甲苯,升温至75℃搅拌15min分层,静置分层,上层得到式II化合物,即(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的甲苯溶液,下层为含有氯化钾的水溶液。酸化过程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22
(3)酯化反应
向步骤(2)得到的式II的甲苯溶液中依次加入对甲苯磺酸1.07g(0.00615mol),正丁醇46g(0.615mol),负压下加热回流分水,反应温度90-95℃,反应3h,取样HPLC分析(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0.5%反应结束。反应完毕后反应液依次进行碱洗和酸洗,萃取分层,有机相经蒸馏后,得到目标产物氰氟草酯178g,含量为97.5%,收率为97.1%(以DHPPA计),有效体为99.80%,酯化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31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氰氟草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醚化反应
室温下,向1000mL四口反应瓶中加入DMF 300g和DHPPA 92.01g(0.5mol)开启搅拌,缓慢加入缚酸剂碳酸钾76.7g(0.55mol),反应10min后,反应液中加入DFBN 77.3g(0.55mol),带水剂正庚烷90g,加热至100-105℃回流分水反应7h,取样HPLC分析DHPPA<0.1%,反应结束。蒸馏回收带水剂正庚烷,然后降温过滤回收氟化钾,滤饼用100g DMF淋洗两次,滤液为含有式I所示钾盐的DMF溶液,醚化反应涉及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32
得到氟化钾折百31.2g,回收率97.5%,滤饼氟化钾用N-甲基吡咯烷酮打浆,可直接用于合成3,4-二氟苯腈。
(2)酸化
将步骤(1)得到的式I所示钾盐的DMF溶液进行减压脱除DMF,压力-0.1MPa,脱溶完毕得到式I所示钾盐,然后缓慢加水250g,待降温至35-40℃,滴加36%浓盐酸调pH=2-3,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的浆料。然后加入500g甲苯,升温至60℃搅拌15min分层,静置分层,上层得到式II化合物即(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的甲苯溶液,下层为含有氯化钾的水溶液。酸化过程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41
(3)酯化反应
向步骤(2)得到的式II的甲苯溶液中依次加入对甲苯磺酸8.7g(0.05mol),正丁醇46g(0.615mol),负压下加热回流分水反应,反应温度90-95℃,反应5h,取样HPLC分析(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0.5%反应结束。反应完毕后反应液依次进行碱洗和酸洗,萃取分层,有机相经蒸馏后,得到目标产物氰氟草酯196.2g,含量为98.0%,收率为97.8%(以DHPPA计),有效体为99.92%,酯化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42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氰氟草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醚化反应
室温下,向1000mL四口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300g和(R)-2-(4-羟基苯氧基)丙酸(DHPPA)92.01g(0.5mol),开启搅拌,缓慢加入缚酸剂碳酸钾69.75g(0.5mol),反应10min后,反应液中加入3,4-二氟苯腈(DFBN)73.8g(0.525mol),带水剂正己烷60g,加热至105-110℃回流分水反应8h,取样HPLC分析DHPPA<0.1%,反应结束。蒸馏回收带水剂正己烷,然后降温过滤回收氟化钾,滤饼用100gN,N-二甲基乙酰胺淋洗两次,滤液为含有式I所示钾盐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醚化反应涉及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51
得到的氟化钾折百计算29.3g,回收率96%,滤饼氟化钾用溶剂溶解后,可直接用于合成3,4-二氟苯腈。
(2)酸化
将步骤(1)得到的式I所示钾盐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进行减压脱除N,N-二甲基乙酰胺,压力-0.1MPa,向脱溶后的式I所示钾盐中缓慢加水250g,待降温至35-40℃,滴加36%浓盐酸调pH=2-3,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的浆料。然后加入500g甲苯,升温至65℃搅拌15min分层,静置分层,上层得到式II化合物,即(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的甲苯溶液,下层为含有氯化钾的水溶液。酸化过程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52
(3)酯化反应
向步骤(2)得到的式II的甲苯溶液中依次加入对甲苯磺酸4.3g(0.025mol),正丁醇46g(0.615mol),负压下加热回流分水,反应温度90-95℃,反应5h,取样HPLC分析(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0.5%反应结束。反应完毕后反应液依次进行碱洗和酸洗,萃取分层,有机相经蒸馏后,得到目标产物氰氟草酯187.0g,含量为97.6%,收率为97.3%(以DHPPA计),有效体为99.85%。
酯化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53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氰氟草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醚化反应
室温下,向1000mL四口反应瓶中加入二甲亚砜300g和(R)-2-(4-羟基苯氧基)丙酸(DHPPA)92g(0.5mol),开启搅拌,缓慢加入缚酸剂碳酸钾69.75g(0.5mol),反应10min后,反应液中加入3,4-二氟苯腈(DFBN)73.8g(0.525mol),带水剂环己烷60g,加热至110-115℃回流分水反应8h,取样HPLC分析DHPPA<0.1%,反应结束。蒸馏回收带水剂环己烷,然后降温过滤回收氟化钾,滤饼用100g二甲亚砜淋洗两次,滤液为含有式I所示钾盐的二甲亚砜溶液,醚化反应涉及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61
得到的氟化钾折百计算28.7g,回收率94.1%,滤饼氟化钾用溶剂溶解后,可直接用于合成3,4-二氟苯腈。
(2)酸化
将步骤(1)得到的式I所示钾盐的二甲亚砜溶液进行减压脱除N,N-二甲基乙酰胺,压力-0.1MPa,向脱溶后的式I所示钾盐中缓慢加水250g,待降温至35-40℃,滴加36%浓盐酸调pH=2-3,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的浆料。然后加入500g甲苯,升温至65℃搅拌15min分层,静置分层,上层得到式II化合物,即(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的甲苯溶液,下层为含有氯化钾的水溶液。酸化过程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62
(3)酯化反应
向步骤(2)得到的式II的甲苯溶液中依次加入对甲苯磺酸6.95g(0.04mol),正丁醇46g(0.615mol),负压下加热回流分水,反应温度90-95℃,反应5h,取样HPLC分析(R)-2-[4-(2-氟-4-氰基)-苯氧基]-丙酸<0.5%反应结束。反应完毕后反应液依次进行碱洗和酸洗,萃取分层,有机相经蒸馏后,得到目标产物氰氟草酯186.7g,含量为97.7%,收率为97.2%(以DHPPA计),有效体为99.75%。
酯化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50494260000171
对比例1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醚化反应中不加入带水剂环己烷,其余制备条件的选择与实施例1相同。取样HPLC分析DHPPA剩余超过8%,经降温、过滤回收氟化钾,酸化、酯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氰氟草酯173.9g,含量为94.1%,收率为87.2%(以DHPPA计),有效体为95.15%。
对比例2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将所述醚化反应中带水剂环己烷替换为甲苯,其余制备条件的选择与实施例1相同。取样HPLC分析DHPPA剩余超过3%,经降温、过滤回收氟化钾,酸化、酯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氰氟草酯173.6g,含量为96.5%,收率为89.3%(以DHPPA计),有效体为97.2%。
对比例3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2)中用酸调节pH值至4-5。
得到目标产物氰氟草酯179.8g,含量为98.0%,收率为93.9%(以DHPPA计),有效体为99.9%。
实施例7
氟化钾的回收利用,将实施例1-6的醚化反应中分离出的氟化钾用溶剂分散后进行应用。
(1)用于合成3,4-二氟苯腈(参考专利CN103539699B),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装有搅拌,温度计的250ml反应瓶中加入3,4-二氯苯腈30g,NMP(1,3-二甲基-2-咪唑啉酮)60g和20g甲苯,升温至120度,回流分水1.5h;
加入实施例1得到的含有29.3g氟化钾的NMP悬浮液,和催化剂双-(N-(双(二甲胺基)亚甲基)-氯化亚胺盐3g,加热升温到150度,回流分水2.5h,得到中间体3-氯-4-氟苯腈,继续升温至180度,反应5h结束,停止加热;
将得到的反应液经过过滤,转至精馏釜,控制真空0.08-0.09Mpa,塔顶收集90-105度的馏分25.37g,GC纯度99%,收率83.2%。
(2)用于合成2,6-二氟苯甲腈(参考专利CN104788341B),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250ml装有冷凝器与分水器的反应瓶中,依次加入NMP(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00g和50g甲苯,2,6-二氯苯腈37.5g(0.217mol),氯化N-乙基吡啶2g,搅拌升温至110度,回流分水2h,继续升温脱回收甲苯;
关加热,降温至90度,加入实施例1得到的含有29.3g氟化钾的NMP悬浮液,加热升温到150度,保温反应15h,停止加热;
降温至40度,抽滤,滤液转到精馏瓶中,开真空,真空度为-0.1Mpa,收集105-108度馏分,得到成品2,6-二氟苯腈29.79g,含量99.1%,收率97.8%。
可见,本发明的氰氟草酯制备方法中实现了氟化钾与酸化产生的盐的分离,并且分离出的氟化钾可以满足直接用于合成原料3,4-二氟苯腈的质量要求,使得副产物可以制备成氰氟草酯的制备原料,实现资源化利用,节约生产成本,便于实现氰氟草酯的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3,4-二氟苯腈和(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为原料在缚酸剂碳酸钾和带水剂存在下进行醚化反应,过滤除去氟化钾,得到式I所示的钾盐:
Figure FDA0003750471840000011
(2)将式I所示的钾盐进行酸化,所述酸化的具体操作为:将式I所示的钾盐加入水中,而后用酸调节pH值至2-3,得到酸化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酸化反应产物与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氰氟草酯;
步骤(1)所述3,4-二氟苯腈、(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和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1):1:(1-1.2);
所述带水剂为正己烷、环己烷或正庚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醚化反应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亚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水剂为与醚化反应的溶剂不互溶的有机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水剂与醚化反应溶剂的质量比为0.1-0.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醚化反应的温度为80-1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醚化反应的时间为7-1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使用的酸化试剂为盐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节pH值至2-3后将得到的浆料加入甲苯,升温分层,得到式II所示酸化产物:
Figure FDA00037504718400000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为升温至60-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酯化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盐酸、硫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步骤(1)所述(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摩尔比为0.01-0.1: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丁醇与步骤(1)所述(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摩尔比为1-1.5: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的溶剂为甲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80-12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的时间为5-8小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4-二氟苯腈、(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和缚酸剂碳酸钾以(1-1.1):1:(1-1.2)的摩尔比,在与反应溶剂不互溶的带水剂存在下进行醚化反应,带水剂和反应溶剂的质量比为0.1-0.3:1,醚化反应温度为80-115℃,反应结束后,过滤除去氟化钾,得到式I所示的钾盐,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750471840000031
(2)将式I所示的钾盐加入水中,用酸调节pH值至2-3进行酸化,得到酸化产物;
(3)将步骤(2)得到的酸化反应产物与正丁醇在催化剂催化下于80-120℃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氰氟草酯。
CN201910104063.4A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454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4063.4A CN111454173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4063.4A CN111454173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4173A CN111454173A (zh) 2020-07-28
CN111454173B true CN111454173B (zh) 2022-10-14

Family

ID=7167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4063.4A Active CN111454173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41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617B (zh) * 2022-10-14 2024-03-26 江苏丰山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高光纯含量氰氟草酯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6158A (zh) * 2016-02-02 2016-05-11 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CN105601538A (zh) * 2016-02-02 2016-05-25 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CN107253912A (zh) * 2017-05-02 2017-10-17 江苏永凯化学有限公司 氰氟草酯的合成方法
CN107628967A (zh) * 2017-08-23 2018-01-26 连云港世杰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氰氟草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6158A (zh) * 2016-02-02 2016-05-11 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CN105601538A (zh) * 2016-02-02 2016-05-25 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CN107253912A (zh) * 2017-05-02 2017-10-17 江苏永凯化学有限公司 氰氟草酯的合成方法
CN107628967A (zh) * 2017-08-23 2018-01-26 连云港世杰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氰氟草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4173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1544B (zh) 一种o-(3-氯-2-丙烯基)羟胺的合成方法
CN111454173B (zh)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CN102627594A (zh) 无水氮丙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879817A (zh) 甲基二磺隆的制备方法
CN109836350A (zh) 阿托伐他汀关键中间体的环保制备方法
CN109776364A (zh) 一种氟苯尼考中间体v的制备方法及利用该中间体v的氟苯尼考制备方法
CN102229551B (zh) 一种异硫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7628967A (zh) 一种合成氰氟草酯的方法
CN1314660C (zh) 一种合成肉桂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5503513B (zh) 二氧化硅负载的磷钨酸催化合成4,4’-二氯甲基联苯的方法
CN107790186B (zh) 一种新型十甲基茂锆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51196A (zh) 2,3,4,5,6-五氟苯腈的制备方法
CN101538196A (zh) 一种制备2-(1-环己烯基)环己酮的方法
CN102731357A (zh) 高纯度n,n′-二环己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CN105601529B (zh) 丙草胺的合成方法
CN113620830B (zh) 一种噁唑酰草胺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0563606A (zh) 一种(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的合成方法
CN101880249B (zh) 一种合成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工艺方法
CN110002470B (zh) 一种从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副产物中提纯碘化钾的方法
CN113896614A (zh) 一种非水体系中连续合成氯丁烷的方法
CN109867601B (zh) 一种(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丁酯的制备方法
CN112500296A (zh) 一种盐酸金刚烷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93051A (zh) 一种百菌清原料间苯二甲腈的精制方法
CN101293841B (zh) (1r,2r)-(-)-2-苯甲氧基环己胺的合成方法
CN106349168A (zh) 磺酰脲类除草剂甲酰胺磺隆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