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1085B - 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1085B
CN111431085B CN202010235593.5A CN202010235593A CN111431085B CN 111431085 B CN111431085 B CN 111431085B CN 202010235593 A CN202010235593 A CN 202010235593A CN 111431085 B CN111431085 B CN 1114310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eat
swinging piece
swinging
swinging memb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55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1085A (zh
Inventor
朱金猛
赵威
葛召
王涛
张冉
潘家乐
王伟
魏汉峰
杨名杨
彭真君
杨越
谷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02355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1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1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1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涉及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承托座、第一摆动件、第二摆动件和驱动条;第一摆动件铰接于承托座上,第一摆动件与承托座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第一摆动件上还设有轮齿;第二摆动件铰接于承托座上,第二摆动件与承托座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驱动条的下端设有齿条。本发明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地线下压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进入承托座内,在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的作用下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摆动复位至地线上部,封堵承托座的开口,地线拆卸时,提拉驱动条利用齿条带动轮齿转动,第一摆动件向下摆动避让地线,使地线从开口中脱出,该装置承托稳定,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压输电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广。在日常维护过程中,由于线路经常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外力破坏、设备老化、绝缘子破损等情况,所以很容易产生架空地线设备的损坏,为了避免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需要及时对上述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换。
现有的施工操作中,作业人员一般采用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架空地线悬挂点处、钢丝绳的另一端用木棒缠绕在导线上,利用杠杆原理不断旋转木棒收紧钢丝绳,进而达到提起地线,将架空线路连接设备所受的垂直荷载转移至钢丝绳上、以便更换相关设备的目的。但上述作业方法需两名作业人员配合,而且在旋转木棒时劳动强度较大,容易出现木棒脱落等问题,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上述操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地线提升难度大、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包括承托座、第一摆动件、第二摆动件和驱动条;承托座设有向上的开口且开口沿前后方向贯通,承托座上设有用于与铁塔的角铁相连的安装绳;第一摆动件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铰接轴铰接于承托座上,第一摆动件的外端与承托座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第一摆动件的内端外周还设有轮齿;第二摆动件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铰接轴铰接于承托座上,用于配合第一摆动件打开或闭合承托座的开口,第二摆动件的外端与承托座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驱动条的下端设有与轮齿配合且用于驱动第一摆动件绕第一铰接轴转动的齿条。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旋转半径相等,且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旋转半径之和大于第一铰接轴与第二铰接轴之间的间距。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摆动件自第一铰接轴至第一摆动件的外端的宽度逐渐变大,第二摆动件自第二铰接轴至第二摆动件的外端的宽度逐渐变大,且第一摆动件的外端和第二摆动件的外端均为圆弧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摆动件背离第一弹性元件的一侧设有减重缺口。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承托座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一腔体,第一铰接轴和齿条分别位于第一腔体内,驱动条向上延伸至承托座的上方;承托座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腔体,第二铰接轴位于第二腔体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弹性元件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弹性元件的上端分别与第一腔体的两侧壁相连,第二弹性元件的上端与第二腔体的内侧壁相连。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二腔体的顶面由内而外向上方倾斜设置,第二腔体的底面由内而外向下方倾斜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第一摆动件上方的限位块。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安装绳的上端还设有挂架,挂架设有开口向下且用于与铁塔的角钢固接的挂槽,挂架的内壁上设有磁吸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驱动条的顶端设有拉环,拉环上连接有牵引绳。
本发明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通过提拉安装绳,使承托座提升至地线进入承托座的开口内,随着安装绳的提升地线对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产生下压力,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向下摆动至地线进入承托座底部,此时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在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复位至地线上方并相互抵接接触,使地线稳定的位于承托座中。当需要进行地线拆卸时,向上提拉驱动条利用下端的齿条带动第一摆动件上的轮齿转动,第一摆动件向下摆动避让地线,使地线从开口中脱出,该装置操作简便,承托稳定,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的自然状态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在地线进入承托座时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在承托地线时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在地线拆卸时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承托座;110、第一腔体;120、第二腔体;130、安装绳;140、挂架;141、挂槽;150、限位块;200、第一摆动件;210、第一铰接轴;220、第一弹性元件;230、轮齿;240、减重缺口;300、第二摆动件;310、第二铰接轴;320、第二弹性元件;400、驱动条;410、齿条;420、拉环;430、牵引绳;600、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发明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进行说明。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包括承托座100、第一摆动件200、第二摆动件300和驱动条400;承托座100设有向上的开口且开口沿前后方向贯通,承托座100上设有用于与铁塔的角铁相连的安装绳130;第一摆动件200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铰接轴210铰接于承托座100上,第一摆动件200的外端与承托座100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220,第一摆动件200的内端外周还设有轮齿230;第二摆动件300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铰接轴310铰接于承托座100上,用于配合第一摆动件200打开或闭合承托座100的开口,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与承托座100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320;驱动条400的下端设有与轮齿230配合且用于驱动第一摆动件200绕第一铰接轴210转动的齿条410。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通过提拉安装绳130,使承托座100提升至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的开口内,随着安装绳130的继续提升,地线600对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产生下压力,第一弹性元件220和第二弹性元件320向下摆动至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底部,此时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在第一弹性元件220和第二弹性元件320的作用下复位至地线600上方并相互抵接接触,使地线600稳定的位于承托座100中。
当需要进行地线600拆卸时,向上提拉驱动条400利用下端的齿条410带动第一摆动件200上的轮齿230转动,第一摆动件200向下摆动避让地线600,使地线600从开口中脱出,该装置操作简便,承托稳定,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地线600的承托以及拆卸时,装置存在三个状态:
在自然状态下,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抵接接触,第一摆动件200的外端低于第一铰接轴210,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低于第二铰接轴310;
提拉安装绳130,承托座100上移至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的开口内,此时在地线600的下压作用下,第一摆动件200的外端和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分别向下旋转,地线600从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之间的缝隙中下移至承托座100的底部;
最后,需要将地线600卸下时,下放安装绳130,同时驱动齿条410上移,利用齿条410和第一摆动件200上的轮齿230啮合,带动第一摆动件200的外端向下方也就是远离第二摆动件300一侧继续摆动,地线600上移并推动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向上旋转至避让开地线600,此时地线600从承托座100的开口中脱出。
下次使用前,需要先下压第一摆动件200至第一腔体110内,然后下压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至承托座100的底部后,同时松开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使二者的外端形成相互抵接作用后,再进行地线600的嵌入等操作。
进一步的,第一摆动件200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弹性元件220相连的连接环,连接环设置在第一摆动件200中部靠近第一铰接轴210的位置,以避免第一弹性元件220与地线600之间发生位置干涉,进而避免对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形成阻挡,同样的,第二摆动件300上设有用于与第二弹性元件320相连的连接环,该连接环的位置靠近第二铰接轴310的位置,目的也是为了避免与地线600形成干涉。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的旋转半径相等,且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的旋转半径之和大于第一铰接轴210与第二铰接轴310之间的间距。
当需要利用该装置将地线600承托起来时,随着安装绳130拉动承托座100上移,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的开口内,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抵接,且分别处于向斜下方延伸的状态。
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采用个相同的旋转半径,便于将地线600限位在二者相接触位置的上方较低点,利用地线600的自身重量作为下压力,下压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使第一弹性元件220和第二弹性元件320同时伸长,直至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之间的缝隙能够使地线600通过,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底部,且地线600位于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的下方。
此时,失去了地线600对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的压力作用,在第一弹性元件220和第二弹性元件320的拉力作用下,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向上摆动至二者抵接的位置,实现对承托座100开口的有效封堵,避免地线600受到风力或其他外力从承托座100中的脱出。
本实施例中,限定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旋转半径之和大于第一铰接轴210与第二铰接轴310之间的间距,能够保证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在第一弹性元件220和第二弹性元件320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可靠的抵接,实现对承托座100的开口的封堵,这样地线600便可以将地线600稳定的限位在承托座100的底部,避免脱出。在承托座100将架空线路连接设备所承托的地线600的重力转移至自身,以便于进行架空线路连接设备的维修和更换了。
相比传统的人工利用木棒卷起提拉起下端固定在地线600上的绳子的方式,该装置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够通过安装绳130将承托座100稳定的固定在铁塔的角铁上,无需操作人员时刻保持同一姿势对地线600进行提升。另外,当受到风力等其他影响时,地线600也不会从承托座100中脱出,保证了地线600提升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第一摆动件200自第一铰接轴210至第一摆动件200的外端的宽度逐渐变大,第二摆动件300自第二铰接轴310至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的宽度逐渐变大,且第一摆动件200的外端和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均为圆弧形。本实施例中,第一摆动件200的宽度指的是在垂直于第一铰接轴210的方向且垂直于第一摆动件200自铰接轴一端向外端的走向的方向。
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时,地线600下压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靠近上部的位置,当地线600需要从承托座100中移出时,地线600还要与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靠近下部的位置接触并形成摩擦,为了避免接触过程中第二摆动件300对地线600的外周造成损伤,将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设置为弧形,提高二者接触时的顺滑度。
同时,将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二摆动件300靠近第二铰接轴310一端宽度的形式,不仅能够提高第二摆动件300与地线600接触时的顺滑流畅,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第二摆动件300的承托强度。第二摆动件300靠近第二铰接轴310的一端设置为较小的宽度,能够节省摆动过程中辐射的面积,降低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涉。
第一摆动件200的外端也设置为圆弧形,与第二摆动件300的作用相同,不同的是后续地线600从承托座100中脱出时,第一摆动件200为向下摆动至进入第二腔体120的状态,不同于第二摆动件300向上摆动的方式。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第一摆动件200背离第一弹性元件220的一侧设有减重缺口240。由于地线600从承托座100中脱出时,第一摆动件200在齿条410的带动下为向下摆动的状态,第二摆动件300背离第二弹性元件320的一侧并不会与向上移动的地线600发生接触摩擦,无需考虑与地线600之间的干涉,所以为了降低第二摆动件300的重量,在第二摆动件300背离第二弹性元件320的一侧设置了减重缺口240。
当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后,减重缺口240使第二摆动件300的重量小于第一摆动件200,在第一弹性元件220和第二弹性元件320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摆动件200能够更快的复位至上方,避免第二摆动件300旋转至最上端造成与第一摆动件200之间的错位,保证对承托座100的开口的有效封堵。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承托座100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一腔体110,第一铰接轴210和齿条410分别位于第一腔体110内,驱动条400向上延伸至承托座100的上方;承托座100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腔体120,第二铰接轴310位于第二腔体120内。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0的设置,能够为第一铰接轴210和第二铰接轴310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避免第一弹性元件220、第二弹性元件320、第一铰接轴210和第二铰接轴310对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产生干涉,提高了地线600进入承托座100的开口的顺畅性。
由于第一腔体110内还设置了驱动条400,所以在承托座100设置第一腔体110的一侧可以加大承托座100的壁厚,同时第一腔体110也可以设置成能够容纳多个部件的较大空间。第一腔体110还设有与承托座100的顶面连通的贯通孔,用于使驱动条400通过。贯通孔的截面与驱动条400的截面一致,能够实现对驱动条400的有效限位,保证驱动条400上下移动过程中的轴向稳定,进而保证齿条410和轮齿230啮合的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第一弹性元件220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弹性元件220的上端分别与第一腔体110的两侧壁相连,第二弹性元件320的上端与第二腔体120的内侧壁相连。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腔体110的内侧壁被齿条410阻挡,所以弹性元件的上端连接在第一腔体110的两侧的侧壁上,为了保证第一摆动件200两侧受力均匀,设置了两个第一弹性元件220,两个第一弹性元件220对称设置,保证了对第一摆动件200的有效拉紧。第二弹性元件320的上端直接固定于第二腔体120的内侧壁上,即可实现对第二摆动件300的有效拉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第二腔体120的顶面由内而外向上方倾斜设置,第二腔体120的底面由内而外向下方倾斜设置。地线600下压过程中,第二摆动件300向下摆动,地线600上移过程中,第二摆动件300向上摆动至外端高于第二铰接轴310的位置,为了避免发生干涉,将第二腔体120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为向上和向下倾斜的形式,为第二摆动件300的摆动预留出空间。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第一腔体110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第一摆动件200上方的限位块150。由于第一摆动件200的上摆动作只需到达和第二摆动件300抵接的位置,所以在第一腔体110内设置限位块150可以对第一摆动件200向上摆动的极限位置进行有效限定。
与第一摆动件200向上摆动过程中与第二摆动件300抵接时,第一摆动件200靠近第一弹性元件220一侧的顶面的位置即为限位块150的底面的位置,将限位块150设置在该位置即可对第一摆动件200的极限位置进行有效限定。限位块150可以设置在第一腔体110的两侧壁上,也可以采用同一个限位块150将第一腔体110的两侧壁相连的形式,均可实现同样的限位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弹性元件220的拉力设置为大于第二弹性元件320的拉力的形式,便于第一摆动件200相比第二摆动件300更快回复到二者相互抵接的位置,由于限位块150的存在,第一摆动件200不会继续向上摆动,第二摆动件300向上摆动至与第二摆动件300接触时停止。上述设置方式能够避免第二摆动件300向上摆动早于第一摆动件200,进而避免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摆动至高于第二铰接轴310的位置后难以配合第一摆动件200封堵承托座100开口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驱动条400和齿条410在未受到向上的拉力时,在自重的作用下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便于配合第一弹性元件220拉动第一摆动件200产生向上摆动的动作,所以即使第一摆动件200和第二摆动件300在丧失地线600压力后,也可以保证第一摆动件200相比第二摆动件300尽早上摆的动作,保证第一摆动件200与第二摆动件300的外端有效抵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安装绳130的上端还设有挂架140,挂架140设有开口向下且用于与铁塔的角钢固接的挂槽141,挂架140的内壁上设有磁吸件。为了提高安装绳130与铁塔的角钢连接的便利性,在安装绳130的上端设置了挂架140,挂架140的挂槽141可以挂在角铁上,开口宽度可与角铁的一直角边的厚度一致。
进一步的,在挂架140的内壁上设置磁铁或磁石等具有磁吸功能的部件,能够保证挂架140在铁塔的角铁上安装的可靠性,便于为承托座100提供稳定的拉力,保证承托座100对地线600的承托作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驱动条400的顶端设有拉环420,拉环420上连接有牵引绳430。由于地线600位置距离铁塔角铁的距离较大,为了避免采用过长的驱动条400,减小装置的占用空间,在驱动条400的上端设置有拉环420,并在拉环420上设置了牵引绳430。当需要第一摆动件200向下摆动时,只需拉动牵引绳430,即可达到利用齿条410带动轮齿230旋转,进而带动摆动件向下摆动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座、第一摆动件、第二摆动件和驱动条;所述承托座设有向上的开口且所述开口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承托座上设有用于与铁塔的角铁相连的安装绳;所述第一摆动件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铰接轴铰接于所述承托座上,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外端与所述承托座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内端外周还设有轮齿;所述第二摆动件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铰接轴铰接于所述承托座上,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摆动件打开或闭合所述承托座的开口,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外端与所述承托座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驱动条的下端设有与所述轮齿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摆动件绕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的齿条;
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摆动件的旋转半径相等,且所述第一摆动件的旋转半径和所述第二摆动件的旋转半径之和大于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一摆动件自所述第一铰接轴至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外端的宽度逐渐变大,所述第二摆动件自所述第二铰接轴至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外端的宽度逐渐变大,且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外端均为圆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背离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侧设有减重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座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铰接轴和所述齿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驱动条向上延伸至所述承托座的上方;所述承托座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铰接轴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的两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侧壁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面由内而外向上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面由内而外向下方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摆动件上方的限位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绳的上端还设有挂架,所述挂架设有开口向下且用于与所述铁塔的角钢固接的挂槽,所述挂架的内壁上设有磁吸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条的顶端设有拉环,所述拉环上连接有牵引绳。
CN202010235593.5A 2020-03-30 2020-03-30 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Active CN111431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5593.5A CN111431085B (zh) 2020-03-30 2020-03-30 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5593.5A CN111431085B (zh) 2020-03-30 2020-03-30 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085A CN111431085A (zh) 2020-07-17
CN111431085B true CN111431085B (zh) 2021-06-15

Family

ID=71555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5593.5A Active CN111431085B (zh) 2020-03-30 2020-03-30 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10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2588B (zh) * 2020-08-28 2021-11-19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架线缆固定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26006A1 (de) * 2009-06-19 2010-12-30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Vorrichtung zum Aufziehen und Positionieren einer Tülle auf ein Kabel
CN204068027U (zh) * 2014-04-23 2014-12-31 国家电网公司 罩设于架空裸导线上的装置
CN205752618U (zh) * 2016-05-13 2016-11-3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可控式防脱型高压电力线路个人保安线
CN207074720U (zh) * 2017-06-15 2018-03-0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一种高压线路个人保安线
CN207098447U (zh) * 2017-08-16 2018-03-13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 一种引流线固定装置
CN208970779U (zh) * 2018-09-03 2019-06-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输电线路通用性导线接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26006A1 (de) * 2009-06-19 2010-12-30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Vorrichtung zum Aufziehen und Positionieren einer Tülle auf ein Kabel
CN204068027U (zh) * 2014-04-23 2014-12-31 国家电网公司 罩设于架空裸导线上的装置
CN205752618U (zh) * 2016-05-13 2016-11-3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可控式防脱型高压电力线路个人保安线
CN207074720U (zh) * 2017-06-15 2018-03-0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一种高压线路个人保安线
CN207098447U (zh) * 2017-08-16 2018-03-13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 一种引流线固定装置
CN208970779U (zh) * 2018-09-03 2019-06-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输电线路通用性导线接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085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1085B (zh) 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CN213085255U (zh) 一种自由升降式悬挂起重机
CN212648944U (zh) 一种间隔棒起吊滑车
CN109969929A (zh) 一种风电塔筒吊装万能尾部吊具
CN216711368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塔架吊装吊具
CN111115433B (zh)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吊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CN211226019U (zh) 一种重载电磁脱钩器
CN209278408U (zh) 钢丝绳定位提拉调绳器
CN112274803A (zh) 杆塔高空自适应防坠落设备及方法
CN219384553U (zh) 一种铝型材行吊设备
CN217323076U (zh) 一种巷道内单轨吊轨道紧急断开装置
CN112518668B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穿销装置
CN216997406U (zh) 一种自带拉力预警功能的塔吊安全连接装置
CN220376222U (zh) 一种用于不停电作业的绝缘滑轮
CN213923711U (zh) 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脱钩器
CN219241285U (zh) 一种脚手架用拆卸吊耳
CN216038280U (zh) 纱线盘头吊升降装置
CN219807659U (zh) 一种风电用吊装带高空松脱装置
CN213011579U (zh) 一种新型欧式电动葫芦
CN211971509U (zh) 一种吊具
CN217535207U (zh) 一种风力自移支轨器
CN114321277B (zh) 一种配重拆装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18231529U (zh) 一种线圈吊装装置
CN218151244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塔筒法兰连接限位装置
CN217535206U (zh) 一种风移自锁卡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