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2761B - 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2761B
CN111422761B CN202010235912.2A CN202010235912A CN111422761B CN 111422761 B CN111422761 B CN 111422761B CN 202010235912 A CN202010235912 A CN 202010235912A CN 111422761 B CN111422761 B CN 111422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case
steering pump
intermediate shaft
steering system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59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2761A (zh
Inventor
杜坚
匡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59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2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2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2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700/00Cranes
    • B66C2700/01General aspects of mobile cranes, overhead travelling cranes, gantry cranes, loading bridges, cranes for building ships on slipways, cranes for foundries or cranes for public 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转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系统及起重机。转向系统包括辅助转向泵和分动箱;所述分动箱包括第一中间轴,所述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轴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转向系统,通过将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与分动箱的第一中间轴连接,避免了辅助转向泵无负载空转,减小了设备的振动和异响,且延长了辅助转向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转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对于起重机等五桥及以上的车型来说,除了配置机械系转向外,还需增加辅助转向,以减小方向盘上的转向力及设备的转弯直径。
现有的辅助转向泵一般接在发动机后取力口上,由于发动机运行后发动机取力口处于常转状态,从而带动辅助转向泵运行。但是在一些工况下,辅助转向泵无需一直运行,此时辅助转向泵处于无负载空转状态,以致造成振动和异响,且辅助转向泵长时间高速运转,也会影响其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系统及起重机,以减小设备的振动和异响,降低对辅助转向泵的损耗。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包括辅助转向泵和分动箱;
所述分动箱包括第一中间轴,所述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转向泵安装于所述分动箱;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并与所述第一中间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键连接或者法兰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辅助转向泵与所述安装孔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取力传动轴;
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中间轴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取力传动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应急转向泵;
所述分动箱还包括第二中间轴,所述应急转向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应急转向泵的输入端穿过所述第三贯穿孔并与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分动箱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能够封闭所述第三贯穿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取力传动轴;
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二中间轴穿过所述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二取力传动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中间轴和所述应急转向泵的输入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转向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向系统包括辅助转向泵和分动箱;分动箱包括第一中间轴,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与第一中间轴连接。
具体来说,对于多桥单发动机起重机底盘,主转向泵安装于发动机,分动箱的输入轴与变速器通过主传动轴连接,且一般使用带有中间轴的分动箱进行驱动力分配。分动箱的输入轴能够通过第一中间轴传递驱动力至输出轴,输出轴经过主传动轴连接车体的前桥和后桥。当起重机进行原地起吊作业时,此时只有上车运行,用于行走的下车停车,静止的下车也就没有转向的需求;将辅助转向泵连接在分动箱的第一中间轴上取力,而此时除了分动箱的输入轴,其余所有的轴都不转动,所以辅助转向泵也不运行,从而实现节能降噪的效果。当下车行驶时,分动箱所有轴都参与工作,第一中间轴转动从而带动辅助转向泵实现后桥的辅助转向。
本申请提供的转向系统,通过将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与分动箱的第一中间轴连接,避免了辅助转向泵无负载空转,减小了设备的振动和异响,且延长了辅助转向泵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还提供了起重机,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转向系统。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起重机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转向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转向系统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转向系统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转向系统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辅助转向泵;102-分动箱;103-第一中间轴;104-第一贯穿孔;105-第一取力传动轴;106-第二贯穿孔;107-应急转向泵;108-第二中间轴;109-第三贯穿孔;110-第二取力传动轴;111-第四贯穿孔;112-发动机;113-变速器;114-主转向泵;115-前桥;116-后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向系统包括辅助转向泵101和分动箱102;分动箱102包括第一中间轴103,辅助转向泵101的输入端与第一中间轴103连接。
具体来说,对于多桥单发动机起重机底盘,主转向泵114安装于发动机112,分动箱102的输入轴与变速器113通过主传动轴连接,且一般使用带有中间轴的分动箱102进行驱动力分配。分动箱102的输入轴能够通过中间轴传递驱动力至输出轴,输出轴经过主传动轴连接车体的前桥115和后桥116。当起重机进行原地起吊作业时,此时只有上车运行,用于行走的下车停车,静止的下车即没有转向的需求;将辅助转向泵101连接在分动箱102的第一中间轴103上取力,而此时除了分动箱102的输入轴,其余所有轴都不转动,所以辅助转向泵101即也不运行,从而实现了节能降噪的效果。当下车行驶时,分动箱102所有轴都参与工作,第一中间轴103转动以带动辅助转向泵101运行,从而实现对后桥116的辅助转向。
本申请提供的转向系统,在分动箱102设置取力口,通过将辅助转向泵101的输入端与分动箱102的第一中间轴103连接,避免了辅助转向泵101无负载空转,减小了设备的振动和异响,且延长了辅助转向泵101的使用寿命。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辅助转向泵101安装于分动箱102;分动箱102的箱体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04,辅助转向泵101的输入端穿过第一贯穿孔104并与第一中间轴103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辅助转向泵101直接固定在分动箱102的外表面,且辅助转向泵101的输入端能够穿过分动箱102的箱体,并与箱体内的第一中间轴103直接连接,以使第一中间轴103转动以带动辅助转向泵101运行,装置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辅助转向泵101的输入端与第一中间轴103键连接或者法兰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辅助转向泵101的输入端与第一中间轴103之间采用花键联接,花键联接承载能力高,对中性好,占用的空间更小。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分动箱102的箱体开设有安装孔,辅助转向泵101与安装孔连接,从而便于对辅助转向泵101与分动箱102之间进行拆装操作。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取力传动轴105;分动箱102的箱体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06,第一中间轴103穿过第二贯穿孔106,第一取力传动轴105用于连接第一中间轴103和辅助转向泵101的输入端。
由于车体中部件多、结构复杂,存在分动箱102周围空间不足的现象,此时无法将辅助转向泵101直接安装在分动箱102上。在该实施例中,在辅助转向泵101和分动箱10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取力传动轴105,以将第一中间轴103的转动运动传递至辅助转向泵101的输入端,如此,可以根据车体的实际情况将辅助转向泵10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中的转向系统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3至图4所示,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转向系统还包括应急转向泵107;分动箱102还包括第二中间轴108,应急转向泵107的输入端与第二中间轴108连接。
在设备的主转向油泵发生故障时,需要启动紧急转向功能,即开启应急转向泵107。在现有技术中,应急转向泵107一般安装于变速器113,变速器113需要开设取力口,造成变速器113需要进行非标设计及生产,成本较大。在该实施例中,将应急转向泵107与分动箱102的第二中间轴108连接实现取力,即可将变速器113的取力口取消,减小变速器113的生产成本;在发生发动机112或者变速器113故障以及主转向泵114故障等情况时,可通过车桥反拖分动箱102的第二中间轴108转动,以带动应急转向泵107运行,从而实现应急转向功能。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应急转向泵107安装于分动箱102;分动箱102的箱体开设有第三贯穿孔109,应急转向泵107的输入端穿过第三贯穿孔109并与第二中间轴108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应急转向泵107直接固定在分动箱102的外表面,且应急转向泵107的输入端能够穿过分动箱102的箱体,并与箱体内的第二中间轴108直接连接,以使第二中间轴108转动以带动应急转向泵107运行,装置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分动箱102还包括封板,封板能够封闭第三贯穿孔109。
在该实施例中,若在一些特殊场景下无需应急转向功能时,可利用封板封闭分动箱102的取力口(即第三贯穿孔109),可实现分动箱102的箱体物料的通用化生产。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二取力传动轴110;分动箱102的箱体开设有第四贯穿孔111,第二中间轴108穿过第四贯穿孔111,第二取力传动轴110用于连接第二中间轴108和应急转向泵107的输入端。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车体中部件多、结构复杂,存在分动箱102周围空间不足的现象,此时无法将应急转向泵107直接安装在分动箱102上。在该实施例中,在应急转向泵107和分动箱10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取力传动轴110,以将第二中间轴108的转动运动传递至应急转向泵107的输入端,如此,可以根据车体的实际情况将应急转向泵107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转向系统,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系统,应用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转向泵和分动箱;
所述分动箱包括第一中间轴,所述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轴连接,以在所述起重机的下车静止时,避免所述辅助转向泵无负载空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向泵安装于所述分动箱;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并与所述第一中间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键连接或者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辅助转向泵与所述安装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取力传动轴;
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中间轴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取力传动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辅助转向泵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急转向泵;
所述分动箱还包括第二中间轴,所述应急转向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应急转向泵的输入端穿过所述第三贯穿孔并与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能够封闭所述第三贯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取力传动轴;
所述分动箱的箱体开设有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二中间轴穿过所述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二取力传动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中间轴和所述应急转向泵的输入端。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
CN202010235912.2A 2020-03-30 2020-03-30 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Active CN111422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5912.2A CN111422761B (zh) 2020-03-30 2020-03-30 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5912.2A CN111422761B (zh) 2020-03-30 2020-03-30 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761A CN111422761A (zh) 2020-07-17
CN111422761B true CN111422761B (zh) 2021-10-08

Family

ID=71551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5912.2A Active CN111422761B (zh) 2020-03-30 2020-03-30 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276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7711A (en) * 1998-03-19 1999-08-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ll wheel driv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having dual mode operation
CN201545056U (zh) * 2009-12-07 2010-08-11 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多轴转向液压控制机构
US9371869B2 (en) * 2011-03-15 2016-06-21 GKN Driveline Japan Ltd.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6741154B (zh) * 2016-11-15 2019-09-1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起重机的转向控制系统及汽车起重机
CN107963132B (zh) * 2017-12-19 2024-01-09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铰接式自卸车底盘
CN108099598A (zh) * 2018-01-29 2018-06-01 三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及起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761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56841B2 (ja) 電動機付駆動装置
US4403968A (en) Marine transmission gear unit with double drive
JPH08230489A (ja)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CN111422761B (zh) 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CN216128448U (zh) 动力系统、动力装置和交通工具
CN209743520U (zh) 一种双电机纯电动减速器总成
CN210440535U (zh) 一种复合齿轮箱
CN211117385U (zh) 齿轮箱及电铲
CN208428960U (zh) 一种一体化电驱动动力总成
CN215751917U (zh) 一种后桥减速箱
CN203463509U (zh) 一种刚性联轴器
CN208760400U (zh) 电动汽车及其一体化动力总成
CN111963654A (zh) 一种巴哈赛车用的四驱减速器壳体及减速器
CN218582168U (zh) 一种双输入双输出齿轮箱
CN219452788U (zh) 一种新型底盘传动系统减速箱
CN215663637U (zh) 车辆操纵系统及车辆
CN215257635U (zh) 等比例齿轮传动减速箱结构
CN219214713U (zh) 一种新型搬运车电动驱动总成
CN219692216U (zh) 一种减速箱
CN212407507U (zh) 一种偏航变桨齿轮箱的输入端结构
CN212709370U (zh) 一种用于转向架的齿轮箱传动系统及转向架
CN210979122U (zh)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保护连接结构
CN220500394U (zh) 一种电动车集成式后桥结构
CN201784466U (zh)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CN219031438U (zh) 曳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