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2710B -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2710B
CN111422710B CN202010239305.3A CN202010239305A CN111422710B CN 111422710 B CN111422710 B CN 111422710B CN 202010239305 A CN202010239305 A CN 202010239305A CN 111422710 B CN111422710 B CN 111422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urrent
landing
preset
rated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93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2710A (zh
Inventor
贾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93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2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2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2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若否,将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以及满载设定值恢复至原来的水平;若是,则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若是,则将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第三预定百分比、满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第四预定百分比。该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可避免在电梯运输繁忙时段出现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电梯的应答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梯的超载提示都是预先设置好的,运行过程中是不可变的,在电梯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电梯实际载重超过设定值,则电梯轿厢会发出警告声音,同时停止关门和运行,直至检测到电梯实际载重恢复到设定值内,电梯才会自动恢复正常运行,其中,该设定值一般为额定载重的100%,例如额定载重825Kg的电梯,超载设定值一般为825Kg。
此外,电梯一般都会配置满载直驶功能,即,当轿厢内达到预先设置的满载值时,电梯仅应答轿内指令而不应答厅外指令,直至重新检测到轿厢恢复到满载值以内时,电梯才会自动恢复正常运行,例如,在某个时间段,假设1层和4层的乘客比较多,每次开门轿厢都会上满乘客,轿厢达到满载状态,进入满载状态后仅应答轿内指令不应答厅外指令,这样就会导致2层和3层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其中,该满载值一般为额定载重的80%,例如额定载重825Kg的电梯,预先设置的满载值一般为660Kg。
因此,如何避免在电梯运输繁忙时段,出现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电梯的应答的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电梯运输繁忙时段,会出现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电梯的应答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
若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则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其中,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指所述电梯在同一方向运行的过程中因处于满载状态而未应答乘客在厅外触发的厅外唤梯指令的累计次数;
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
若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则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
若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则判断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
若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则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三预定百分比恢复为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四预定百分比恢复为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二预定百分比,并跳转至所述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的步骤,包括:
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
若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则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是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若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所有层站中,除去与当前所述目的层站最近的层站外,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其余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均减少第一预定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是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一个,则执行所述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判断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所述目的层站;
若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并非所述目的层站,则控制所述电梯继续运行,直至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所述目的层站时,控制所述电梯停靠在所述目的层站并开门。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所述目的层站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
若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则判定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所述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则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厅外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厅外唤梯指令;
若接收到乘客在厅外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厅外唤梯指令,则检测当前所述电梯是否处于所述满载状态;
若当前所述电梯未处于所述满载状态,则判定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所述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当前所述电梯是否处于所述满载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当前所述电梯处于所述满载状态,则判断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
若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则判定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所述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次数,则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增加第二预定次数,并判定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并非所述目的层站。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
重置模块,用于当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时,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其中,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指所述电梯在同一方向运行的过程中因处于满载状态而未应答乘客在厅外触发的厅外唤梯指令的累计次数;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
标准降低模块,用于当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时,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时,判断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
标准恢复模块,用于当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时,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三预定百分比恢复为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四预定百分比恢复为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二预定百分比,并跳转至所述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的步骤。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可在客流量大的层站通过降低超载和满载判断标准的方式强制使电梯轿厢内预留出一定的空间,并能使该空间可服务于厅外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电梯应答的层站的乘客,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当两个层站间运输繁忙时所导致的该两层间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判断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目的层站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梯运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
若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则执行步骤S12,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其中,过站不停次数是指电梯在同一方向运行的过程中因处于满载状态而未应答乘客在厅外触发的厅外唤梯指令的累计次数;
步骤S13,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
若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则执行步骤S14,将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
若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则执行步骤S15,判断当前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若当前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执行步骤S16,将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恢复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恢复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并跳转至上述步骤S12,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
在上述步骤S11中,上述目的层站包含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乘客通过在轿内触发轿内唤梯指令来要求电梯停靠在某个层站,则此时该层站可视为目的层站;第二种情况是乘客通过在厅外触发厅外唤梯指令来要求未处于满载状态的电梯停靠在某个层站,则此时该层站可视为目的层站;第三种情况是乘客通过在厅外触发厅外唤梯指令来要求电梯停靠在某个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层站,则此时该层站可视为目的层站。
上述第一预定百分比一般为100%,当然也可以是97%、98%、99%等等,其可根据电梯的实际情况而定,较优的,该第一预定百分比取100%;上述第二预定百分比一般为80%,当然也可以是78%、79%、81%等等,其可根据电梯的实际情况而定,较优的,该第二预定百分比取80%。
在本步骤中,若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或者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又或者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且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则说明当前电梯的超载判断标准和常规的一样,此时可跳转至步骤S12执行相关操作;而若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或者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又或者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且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也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则说明当前电梯的超载判断标准发生过改变,此时可跳转至步骤S16执行相关操作。
在上述步骤S12中,上述过站不停次数包括上行过站不停次数和下行过站不停次数,其中,上行过站不停次数是指电梯在向上运行的过程中因处于满载状态而未应答乘客在厅外触发的厅外唤梯指令的累计次数,下行过站不停次数是指电梯在向下运行的过程中因处于满载状态而未应答乘客在厅外触发的厅外唤梯指令的累计次数;对于同一个层站,其上行过站不停次数与下行过站不停次数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在上述步骤S13中,上述预定次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2次、3次、4次、5次等等;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需应答”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乘客通过在轿内触发轿内唤梯指令来要求电梯停靠在某个层站,第二种是乘客通过在厅外触发厅外唤梯指令来要求电梯停靠在某个层站,其中,若上述“需应答”是由于上述第一种情况所导致的,则控制电梯按照常规的流程运行即可;而若上述“需应答”是由于上述第二种情况所导致的,则进一步判断存在厅外唤梯指令的某个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当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是向下运行的方向时,则此处的过站不停次数是指下行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若存在厅外唤梯指令的某个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未超过预设次数,则控制电梯按照常规的流程运行即可,而若存在厅外唤梯指令的某个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说明该层站存在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情况,此时可跳转至步骤S14执行相关操作。
在上述步骤S14中,上述第三预定百分比小于上述第一预定百分比,上述第四预定百分比小于上述第二预定百分比,其中,上述第三预定百分比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当上述第一预定百分比为100%时,则该第三预定百分比可为70%、75%、80%、90%等等,较优的,该第三预定百分比取70%;上述第四预定百分比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当上述第二预定百分比为80%时,则该第四预定百分比可为55%、58%、60%等等,较优的,该第四预定百分比取60%;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应当总是大于其满载设定值。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基于上述各个步骤,可在过站不停次数未超过预设次数的目的层站(即,并非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层站)通过降低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和满载设定值,使得电梯轿厢内可预留出一定的空间,同时通过在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目的层站(即,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层站)将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和满载设定值恢复至原来的状态,使得电梯轿厢内的预留空间可用于服务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目的层站的乘客,从而可有效避免在电梯运输繁忙时段,出现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电梯的应答的问题,提高了乘客的乘梯体验。
为方便理解本实施例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举以下例子一进行说明:
假设有4个层站,当前电梯停靠在4楼层站并准备由4楼向1楼向下运行,且电梯准备停靠在4楼层站时的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100%(为方便理解,假设此时的超载设定值为10人)、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80%((为方便理解,假设此时的满载设定值为8人);上述预设次数为4次,上述第三预定百分比为70%(为方便理解,假设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70%时所对应的人数为7人),上述第四预定百分比为60%(为方便理解,假设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60%时所对应的人数为6人);4楼层站的下楼人数为12人且其下行过站不停次数为0,3楼层站的下楼人数为5人且其下行过站不停次数为5次,2楼层站的下楼人数为2人且其下行过站不停次数为3次,1楼层站的乘客人数为0人且其下行过站不停次数为0。那么,当电梯停靠在4楼层站时,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会由原来的100%降低为70%,从而使得在4楼层站只能上7人,电梯轿箱内可强制预留出可容纳3人的空间,在4楼上完7人后,电梯处于满载状态,但由于3楼层站属于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层站,因此电梯从4楼下行时,即便处于满载状态仍可停靠在3楼层站;当电梯停靠在3楼层站时,3楼层站的下行过站不停次数会由5次重置为0次,同时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会恢复为原来的100%,从而在4楼层站预留出来的3人空间可在3楼层站中得到利用,使得3楼层站还可上3人;在3楼上完3人后,电梯执行满载直驶功能,直达1楼。从而,可有效避免在电梯运输繁忙时段,出现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电梯的应答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的步骤S13,包括:
步骤S131,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
若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则执行步骤S132,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是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若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则执行步骤S133,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所有层站中,除去与当前目的层站最近的层站外,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其余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均减少第一预定次数。
在上述步骤S133中,上述第一预定次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是1次、2次等,较优的,第一预定次数取1次。
在本实施例中,当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可优先服务于与当前目的层站最近的层站的乘客,同时通过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其余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均减少第一预定次数,可避免出现电梯在与当前目的层站最近的层站上装满乘客后,仍停靠在当前运行方向上的其余层站而影响电梯的工作效率(因为电梯在与当前目的层站最近的层站已经装满人了,即便继续停靠在其余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此时也不能再继续上人了,所以没有继续停靠的必要),从而可同时兼顾电梯的工作效率以及避免在电梯运输繁忙时段,出现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电梯的应答的情况。
此处,为方便理解本实施例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将上面的例子一中的“2楼层站的下行过站不停次数为3次”改为“2楼层站的下行过站不停次数为5次”后作为例子二,以例子二为例进行说明:
当电梯停靠在4楼层站时,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会由原来的100%降低为70%,同时2楼层站的下行过站不停次数会由5次变为4次(假设上述第一预定次数为1次,那么此时2楼层站由属于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层站变为不属于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层站),从而使得在4楼层站只能上7人,电梯轿箱内可强制预留出可容纳3人的空间,在4楼上完7人后,电梯处于满载状态,但由于3楼层站属于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最近层站,因此电梯从4楼下行时,即便处于满载状态仍可停靠在3楼层站;当电梯停靠在3楼层站时,3楼层站的下行过站不停次数会由5次重置为0次,同时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会恢复为原来的100%,从而在4楼层站预留出来的3人空间可在3楼层站中得到利用,使得3楼层站还可上3人;在3楼上完3人后,电梯执行满载直驶功能(因为此时的2楼层站已经不属于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应答的层站了,因此电梯的满载直驶功能可正常执行),直达1楼。从而,可同时兼顾电梯的工作效率以及避免在电梯运输繁忙时段,出现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电梯的应答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是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步骤S132之后,还包括:
若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一个,则直接执行上述步骤S14,将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
在本实施例中,当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一个时,可直接执行上述步骤S14,从而可有效避免在电梯运输繁忙时段,出现厅外乘客的唤梯指令长时间得不到电梯的应答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上述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的步骤S11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1,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判断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目的层站;
若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并非目的层站,则执行步骤S102,控制电梯继续运行,直至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目的层站时,控制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各个步骤,使得电梯可准确地停靠在所需的目的层站,以便后续执行相关操作。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步骤判断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目的层站:
步骤S1011,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
若是,则执行步骤S1012,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当电梯未能通过上述步骤S1011~S1012判断出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目的层站时,还可继续通过以下步骤判断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目的层站:
若未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则执行步骤S1013,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厅外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厅外唤梯指令;
若接收到乘客在厅外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厅外唤梯指令,则执行步骤S1014,检测当前电梯是否处于满载状态;而若未接收到乘客在厅外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厅外唤梯指令,则可直接跳转至步骤S1017,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并非目的层站;
若当前电梯未处于满载状态,则执行上述步骤S1012,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又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当电梯通过上述步骤S1011~S1014还未能判断出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目的层站时,还可继续通过以下步骤判断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目的层站:
若当前电梯处于满载状态,则执行步骤S1015,判断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若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执行上述步骤S1012,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又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判断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的步骤S1015之后,还包括:
若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未超过预设次数,则执行步骤S1016,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增加第二预定次数,并跳转至步骤S1017,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并非目的层站;而若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可直接跳转至上述步骤S1012,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目的层站。
在上述步骤S1016中,上述第二预定次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是1次、2次等,较优的,第二预定次数取1次。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各个步骤,不仅可判断出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目的层站,而且可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实现对各个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的统计,以便后续执行相关操作。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步骤检测当前电梯是否处于满载状态:
步骤S10141,检测电梯的当前载重是否超过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
若电梯的当前载重超过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则执行步骤S10142,判定当前电梯处于满载状态。
对应地,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11,用于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
重置模块12,用于当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时,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其中,过站不停次数是指电梯在同一方向运行的过程中因处于满载状态而未应答乘客在厅外触发的厅外唤梯指令的累计次数;
第二判断模块13,用于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
标准降低模块14,用于当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时,将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
第三判断模块15,用于当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时,判断当前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标准恢复模块16,用于当当前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将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恢复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恢复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并跳转至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的步骤。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判断模块13,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时,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是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次数减少单元,用于当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所有层站中,除去与当前目的层站最近的层站外,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其余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均减少第一预定次数。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标准降低模块14,具体可用于:
当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一个时,将当前电梯的超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降低为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梯运行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判断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目的层站;
控制模块,用于当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并非目的层站时,控制电梯继续运行,直至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目的层站时,控制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第四判断模块,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当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时,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第四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未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时,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厅外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厅外唤梯指令;
检测单元,用于当接收到乘客在厅外触发的与当前层站相对应的厅外唤梯指令时,检测当前电梯是否处于满载状态;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当当前电梯未处于满载状态时,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第四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当当前电梯处于满载状态时,判断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第三年判定单元,用于当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第四判断模块,还包括:
次数增加单元,用于当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未超过预设次数时,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增加第二预定次数,并判定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并非目的层站。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检测单元,包括:
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电梯的当前载重是否超过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
判定子单元,用于当电梯的当前载重超过当前电梯的满载设定值时,判定当前电梯处于满载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或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对应地,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为上述所涉及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或应用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
若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则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其中,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指所述电梯在同一方向运行的过程中因处于满载状态而未应答乘客在厅外触发的厅外唤梯指令的累计次数;
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包括:
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
若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则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是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若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所有层站中,除去与当前所述目的层站最近的层站外,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其余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均减少第一预定次数;
若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则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
若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则判断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
若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则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三预定百分比恢复为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四预定百分比恢复为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二预定百分比,并跳转至所述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是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一个,则执行所述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判断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所述目的层站;
若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并非所述目的层站,则控制所述电梯继续运行,直至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所述目的层站时,控制所述电梯停靠在所述目的层站并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是否为所述目的层站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
若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则判定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所述目的层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乘客在轿厢内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轿内唤梯指令,则判断是否接收到乘客在厅外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厅外唤梯指令;
若接收到乘客在厅外触发的与所述当前层站相对应的厅外唤梯指令,则检测当前所述电梯是否处于所述满载状态;
若当前所述电梯未处于所述满载状态,则判定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所述目的层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当前所述电梯是否处于所述满载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当前所述电梯处于所述满载状态,则判断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
若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则判定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为所述目的层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次数,则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所述当前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增加第二预定次数,并判定所述电梯所处的当前层站并非所述目的层站。
8.一种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电梯停靠在目的层站并开门时,判断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是否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
重置模块,用于当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为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时,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其中,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指所述电梯在同一方向运行的过程中因处于满载状态而未应答乘客在厅外触发的厅外唤梯指令的累计次数;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包括:
用于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是否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
用于当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时,判断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是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用于当在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在需应答且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所有层站中,除去与当前目的层站最近的层站外,将与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其余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均减少第一预定次数;
标准降低模块,用于当在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上存在至少一个需应答且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层站时,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三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二预定百分比降低为所述额定载重的第四预定百分比;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当前所述电梯的超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一预定百分比和/或其满载设定值并非额定载重的第二预定百分比时,判断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
标准恢复模块,用于当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所述过站不停次数超过所述预设次数时,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所述超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三预定百分比恢复为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一预定百分比,以及将当前所述电梯的满载设定值由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四预定百分比恢复为所述额定载重的所述第二预定百分比,并跳转至所述将与所述电梯的当前运行方向相对应的当前所述目的层站的过站不停次数重置为零的步骤。
9.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
CN202010239305.3A 2020-03-30 2020-03-30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 Active CN111422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9305.3A CN111422710B (zh) 2020-03-30 2020-03-30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9305.3A CN111422710B (zh) 2020-03-30 2020-03-30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710A CN111422710A (zh) 2020-07-17
CN111422710B true CN111422710B (zh) 2022-08-09

Family

ID=7154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9305.3A Active CN111422710B (zh) 2020-03-30 2020-03-30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271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3879A (ja) * 1989-01-20 1990-07-31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H0940307A (ja) * 1995-08-04 1997-02-10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ー
JP2005170592A (ja) * 2003-12-11 2005-06-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3648948A (zh) * 2011-07-15 2014-03-19 奥的斯电梯公司 限制每位乘客的停靠数的电梯轿厢指派策略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3879A (ja) * 1989-01-20 1990-07-31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H0940307A (ja) * 1995-08-04 1997-02-10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ー
JP2005170592A (ja) * 2003-12-11 2005-06-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3648948A (zh) * 2011-07-15 2014-03-19 奥的斯电梯公司 限制每位乘客的停靠数的电梯轿厢指派策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710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3145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7055233B (zh) 电梯组件间隔保证系统和操作方法
CN105438899A (zh) 满载临界状态下的电梯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250016B (zh) 用于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
CN114014110B (zh)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473234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1344244B (zh) 组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管理控制方法
CN111422710B (zh)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梯
CN110114292B (zh) 电梯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管理方法
JP5875542B2 (ja) 交通需要検出装置、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WO2014006704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JP2016183019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到着報知装置
JP5011964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JPS60171980A (ja) エレベ−タの地震時運転方法
CN114538220A (zh) 基于摄像头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047053A (ko)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시스템
JP503577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3525026B2 (ja) エレベータ救出運転制御装置
JP339103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転装置
CN112938666A (zh) 电梯运行调度方法、系统及电梯设备
CN114715742A (zh) 电梯控制装置、电梯控制系统、方法及记录介质
JP341220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転装置
CN103204414B (zh) 电梯系统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JP2014152005A (ja) 乗客コンベアシステム
JP2006062760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