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9701A -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9701A
CN111409701A CN202010311715.4A CN202010311715A CN111409701A CN 111409701 A CN111409701 A CN 111409701A CN 202010311715 A CN202010311715 A CN 202010311715A CN 111409701 A CN111409701 A CN 111409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column
support
guide sleeve
struc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17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9701B (zh
Inventor
吕福来
吕雯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17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9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9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9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9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970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9223 priority patent/WO202121301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中汽车A柱呈折弯形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第二电动支撑组件和定位结构,车门关闭时,第一伸缩结构、第二伸缩结构伸出并分别穿过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以锁紧车门。本发明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将汽车A柱改为折弯形结构,并通过增加支撑梁保持汽车A柱的静态刚度,不再遮挡左右后视镜,增加驾驶员的视野,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且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第二电动支撑组件通过活动铰接连成一体以支撑汽车A柱,并利用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将车门锁紧,使得车身整体刚度处于一个封闭力系,从而增加了汽车车身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较好的抗撞击能力,保护乘客不被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出行工具。但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各种各样的汽车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A柱位于左右后视镜的上方,会遮挡左右转弯的视野,驾驶员无法及时通过左右后视镜对车旁的情况进行有效观察。汽车A柱作为汽车上主要的受力部件之一,其刚性要求高,因此大多数为弧形结构,而弧形结构的汽车A柱容易遮挡驾驶员的视野,导致事故发生。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增加驾驶员视野、增加车身强度及减少事故发生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安装于车门并可分别与汽车A柱、汽车B柱配合固定,所述汽车A柱呈折弯形,汽车前挡风玻璃与所述汽车A柱形状相适配,并设置有流水槽,所述汽车A柱固定连接有支撑梁;
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包括固定于车门加强板上的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第二电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二电动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相铰接,并可支撑所述汽车A柱,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分别安装于第一电机两端的两组第一伸缩结构,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并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伸出或者缩进,所述第二电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安装于第二电机一端的第二伸缩结构,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伸缩结构伸出或者缩进;
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还包括用于辅助锁紧车门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一定位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车门关闭时,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第二伸缩结构伸出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以锁紧所述车门。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支撑柱,每一组所述第一螺杆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轴并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套,所述第一电机转动以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螺杆转动,并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内螺纹套转动,进而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杆伸出或者缩进。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结构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螺杆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轴并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套,所述第二电机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内螺纹套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伸出或者缩进。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还包括两组固定结构,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第二电动支撑组件固定于所述车门加强板上,每一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管和弹性支架,每一组所述固定管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槽,每一组所述定位孔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通过第一固定件配合周向固定,以分别将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管中,每一组所述弹性支架将对应的所述固定管固定于所述车门加强板上。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弹性支架包括支架组件、弹性件和挡圈,每一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U形支架、弹性衬套和第二固定件,每一组所述弹性衬套固定于对应的所述U形支架内并用于轴向浮动固定对应的所述固定管,每一组所述第二固定件将对应的所述U形支架固定于所述车内加强板上,每一组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对应的所述U形支架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弹性环,每一组所述挡圈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每一组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固定管外壁,且其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架组件端面抵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挡圈端面抵接。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导套、以及与所述第一导套配合的第二导套,两组所述第一导套同轴设置;
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导套设置于所述汽车A柱的折弯处,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套与靠近所述汽车A柱处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同轴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伸出通过所述第二导套,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套以将所述车门锁紧;
另外一组所述第一导套设置于所述汽车B柱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套与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同轴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伸出通过所述第二导套,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套以将所述车门锁紧。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第一导套设置有第一限位槽、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邻设置的第一卡接部,每一组所述第二导套设置有第一通槽、第二限位槽、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邻设置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固定,所述第二卡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固定,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槽并伸入对应的第一导套内以锁紧车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三导套、以及与所述第三导套配合的第四导套,所述第三导套设置于所述汽车B柱的底部,所述第四导套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导套设置有第三限位槽、以及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相邻设置的第三卡接部,所述第四导套设置有第二通槽、第四限位槽、以及与所述第四限位槽相邻设置的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四限位槽配合固定,所述第四卡接部与所述第三限位槽配合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柱通过所述第二通槽并与伸入所述第三导套内以锁紧所述车门。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第一导套设置有第一减震垫块和第一通气孔,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柱伸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套内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减震垫块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套设置有第二减震垫块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支撑柱伸入所述第三导套内并与所述第二减震垫块抵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通过将汽车A柱从原来的弧形结构改为折弯形结构,以及通过增加支撑梁,在保持汽车A柱静态刚度的同时,不再遮挡左右后视镜,增加了驾驶员的视野,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且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第二电动支撑组件通过活动铰接连成一体以支撑汽车A柱,并利用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将车门锁紧,使得车身整体刚度处于一个封闭力系,从而增加了汽车车身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较好的抗撞击能力,保护乘客不被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汽车车身组合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汽车车身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汽车车身组合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电动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U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汽车车身组合装置的另一角度安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汽车处于静态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汽车处于启动和加速时的受力分析图;
图13是本发明汽车处于刹车时的受力分析图;
图14是本发明汽车处于白车身时的静态受力分析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1-第一电机,11a、21a-定位槽,12-第一伸缩结构,121-第一螺杆,122-第一支撑柱,1221-第一内螺纹套,2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1-第二电机,22-第二伸缩结构,221-第二螺杆,222-第二支撑柱,2221-第二内螺纹套,23-铰接管,31-第一定位结构,311-第一导套,3111-第一限位槽,3112-第一卡接部,3113-第一减震垫块,3114-第一缓冲垫,312-第二导套,3121-第一通槽,3122-第二限位槽,3123-第二卡接部,32-第二定位结构,321-第三导套,3211-第三导套,3212-第三卡接部,3213-第二减震垫块,3214-第二缓冲垫,322-第四导套,3221-第二通槽,3222-第四限位槽,3223-第四卡接部,33-连接件,331-穿槽,40-固定结构,41-固定管,411-固定管,42-弹性支架,421-支架组件,4211-U形支架,4212-弹性衬套,4213-第二固定件,4214-弹性环,422-弹性件,423-挡圈,200-汽车A柱,201-支撑梁,300-汽车B柱,400-车门,401-车门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考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0,安装于车门400并可分别与汽车A柱200、汽车B柱300配合固定,所述汽车A柱200呈折弯形,汽车前挡风玻璃与所述汽车A柱200形状相适配,并设置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用于将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水排掉,保持表面干燥,汽车前挡风玻璃与所述汽车A柱200的连接转角处也相应变成耳形,所述汽车A柱200不再遮挡左右后视镜,所述汽车A柱200与汽车B柱300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度,不影响车门玻璃降落,同时能直接观看到左右后视镜。所述汽车A柱200固定连接有支撑梁201,用于支撑汽车A柱200以保证汽车A柱200的静态刚度;
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0包括固定于车门加强板401上的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所述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与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相铰接,并可支撑所述汽车A柱200,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电机11和分别安装于第一电机11两端的两组第一伸缩结构12,所述第一电机11转动并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12伸出或者缩进,所述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包括第二电机21和安装于第二电机21一端的第二伸缩结构22,所述第二电机21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伸缩结构22伸出或者缩进;
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0还包括用于辅助锁紧车门400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12对应设置的第一定位结构31、以及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22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结构32,在所述车门400打开时,所述第一伸缩结构12、第二伸缩结构22处于缩进状态以方便打开车门400;所述车门400关闭时,所述第一伸缩结构12、第二伸缩结构22伸出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31、第二定位结构32以锁紧所述车门400,从而代替原有的车门门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A柱200由原来的弧形结构改为折弯形结构,其中所述汽车A柱200的折弯处圆弧过渡,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也相应变成了双耳形,不再扫过原汽车A柱通过汽车前挡风玻璃观看左右后视镜,增加了驾驶员的视野,而且可以减轻驾驶员的颈椎疲劳感,提高人体健康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是汽车A柱200的刚度也由此减弱,因此需要在汽车A柱200的折弯处增加至少一根支撑梁201以增加汽车车身的静态刚度,所述支撑梁201固定于汽车仪表盘的侧面,不会干涉乘客上下车的进出空间,而且可由角形内外装饰板盖住实现隐藏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机21连接有铰接管23,所述铰接管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和所述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通过所述铰接管23活动铰接连成一体,共同支撑汽车A柱200的折弯处,使汽车车身整体刚度处在一个封闭力系,在汽车行驶时起到平衡车身应力的作用;在汽车急刹车或者追尾撞车时,车身前悬组件(含发动机盖板)和后悬组件(行李箱盖板)具有溃缩功能保护中间车身部分的强度,中间的汽车A柱200、支撑梁201、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支撑组件20以及定位结构组成的整体结构有较好的抗撞击能力,代替原有车门防撞梁的功能,起到保护司机乘客的作用。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可采用直流管状电机,利用乘用车内12伏直流电压供电。其中所述第一电机11采用双端传动,驱动两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12进行伸出或者缩进,其中一组为左旋伸出或缩进,另一组为右旋伸出或缩进,所述第二电机21采用单端传动,驱动所述第二伸缩结构22进行伸出或者缩进;所述第二电机21的行程大于所述第一电机11的行程,因此所述第一伸缩结构12先伸出或者先缩进,紧接着所述第二伸缩结构22后伸出或者后缩进,两者不冲突,确保运行正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可通过遥控器、仪表盘上显示面板或者由汽车自带的智能控制方式对整个汽车的车门进行群控,也可单独对所述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进行分群控,以打开或者关闭对应的车门400。除此之外,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0也可以安装在后车门上并与汽车B柱、汽车C柱配合固定,或者安装在大中巴车、卡车等交通工具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门加强板401上设置有对应的安装槽以安装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和所述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并不影响所述车门内的装饰(如正常的储物盒使用等),而且也不影响玻璃升降器的安装使用,外观美观且保证正常功能的使用,代替了原有的车门门锁和侧防撞梁功效。
请继续参考图3,每一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12包括第一螺杆121和第一支撑柱122,每一组所述第一螺杆121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11的传动轴并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柱12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套1221,所述第一电机11转动以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螺杆121转动,并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内螺纹套转动,进而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杆122伸出或者缩进,以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31配合锁紧车门,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开门时,所述第一支撑柱122缩进关闭;乘客上车后关闭车门400,所述第一支撑柱122伸出并支撑所述汽车A柱200。
请继续参考图4,所述第二伸缩结构22包括第二螺杆221和第二支撑柱222,所述第二螺杆221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21的传动轴并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柱22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套2221,所述第二电机21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螺杆221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内螺纹套222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222伸出或者缩进,以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32配合锁紧车门,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开门时,所述第一支撑柱222缩进关闭;乘客上车后关闭车门400,所述第一支撑柱222伸出并锁紧所述车门400。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0还包括两组固定结构40,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固定于所述车门加强板401上,每一组所述固定结构40包括固定管41和弹性支架42,每一组所述固定管41设置有定位孔411,所述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槽11a、21a,每一组所述定位孔411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11a、21a通过第一固定件配合周向固定,以分别将所述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管41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螺栓或者销钉,采用周向固定、轴向浮动方式,以保证双向支撑都接触受力均衡相等,同时防止所述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转动,提高稳定性,每一组所述弹性支架42将对应的所述固定管41固定于所述车门加强板401上。
其中,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11的定位槽11a为长圆形,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11轴向浮动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管41内;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21的定位槽21a为圆形,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机21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管41内。
优选地,每一组所述弹性支架42包括支架组件421、弹性件422和挡圈423,每一组所述支架组件421包括U形支架4211、弹性衬套4212和第二固定件4213,每一组所述弹性衬套4212固定于对应的所述U形支架4211内并用于轴向浮动固定对应的所述固定管41,使得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为双浮动结构,所述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为单浮动结构,从而使得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0保持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活动,避免硬性碰撞而导致损坏。所述弹性衬套4212耐磨、且能够减少所述固定管41与所述车门加强板401启动或刹车产生的噪音,提升使用体验感;每一组所述第二固定件4213将对应的所述U形支架4211固定于所述车内加强板401上,每一组所述第二固定件4213相对对应的所述U形支架4211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弹性环4214,起到缓冲的作用;每一组所述挡圈423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固定管401的外壁,每一组所述弹性件422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固定管41外壁,且其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架组件421端面抵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挡圈423端面抵接,起到轴向浮动,弹性复位的作用。汽车拐弯时,所述U形支架4211起到抵御整个汽车的离心力作用,特别是山路拐弯时所述U形支架4211受力较大;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支撑组件20通过所述U形支架4211和弹性件422的配合支撑固定,使得所述汽车A柱200所受的载荷力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支撑组件20传到所述B柱300上。
请参考图5和图9,每一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31包括第一导套311、以及与所述第一导套311配合的第二导套312,两组所述第一导套311同轴设置;
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导套311设置于所述汽车A柱200的折弯处,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套312与靠近所述汽车A柱200处的所述第一支撑柱122同轴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柱122伸出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套312,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套311以将所述车门400锁紧,并起到支撑汽车A柱200的作用;
另外一组所述第一导套311设置于所述汽车B柱300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套312与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柱122同轴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柱122伸出通过所述第二导套312,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套311以将所述车门400锁紧,并将所述汽车A柱200所受的荷载传到所述汽车B柱300上。
请继续参考图5,每一组所述第一导套311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111、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1相邻设置的第一卡接部3112,每一组所述第二导套312设置有第一通槽3121、第二限位槽3122、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122相邻设置的第二卡接部3123,所述第一卡接部311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槽3122配合固定,所述第二卡接部3123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3111配合固定,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柱122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槽3121并伸入对应的第一导套311内以锁紧车门400,具有多重保障以确保车门400处于锁紧状态,安全可靠。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3112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122、所述第二卡接部3123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1相邻端面之间在车门400关闭后存在着微小的间隙,靠着所述第一缓冲垫3114弹性填充,保证正常行驶时缓冲降噪效果。
请参考图6和图9,所述第二定位结构32包括第三导套321、以及与所述第三导套321配合的第四导套322,所述第三导套321设置于所述汽车B柱200的底部,所述第四导套322与所述第二支撑柱222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导套321设置有第三限位槽3211、以及与所述第三限位槽3211相邻设置的第三卡接部3212,所述第四导套322设置有第二通槽3221、第四限位槽3222、以及与所述第四限位槽3222相邻设置的第四卡接部3223,所述第三卡接部3212与所述第四限位槽3222配合固定,所述第四卡接部3223与所述第三限位槽3211配合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柱222通过所述第二通槽3221并与伸入所述第三导套321内以锁紧所述车门400,并将所述汽车A柱200所受的荷载传到所述汽车B柱300的底部上。其中,所述第三卡接部3212与所述第四限位槽3222、所述第四卡接部3223与所述第三限位槽3211相邻端面之间在车门400关闭后存在着微小的间隙,靠着所述第二缓冲垫3214弹性填充,保证正常行驶时缓冲降噪效果。
优选地,每一组所述第一导套311设置有第一减震垫块3113和第一通气孔,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柱122伸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套311内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减震垫块3113抵接。所述第三导套321设置有第二减震垫块3213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支撑柱222伸入所述第三导套321内并与所述第二减震垫3213块抵接。所述第一减震垫块3113、第二减震垫块3213起到缓冲、减少震动以及降噪的作用。
所述车门400关闭后,控制所述第一支撑柱122、第二支撑住222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导套311、第三导套321内,并分别压紧所述第一减震垫块3113、第二减震垫块3213。所述第一减震垫块3113、第二减震垫块3213分别具有Δ1位移压缩,所述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的支撑力控制在最大力的60%左右。在正常路面行驶情况下,所述第一导套311与所述第二导套312、所述第三导套321与所述第四导套322的配合端面都不接触顶死;
当复杂路面拐弯、急刹车时,在车身往前极大的惯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受压缩的作用,所述第一减震垫块3113、第二减震垫块3213由位移Δ1增加至Δ2,同时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的支撑力增加,当支撑力还未达到最大值前,所述第一导套311与所述第二导套312、所述第三导套321与所述第四导套322的配合端面接触顶死,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所受的弹性力变成所述固定管41受刚性力,保护所述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21,防止支撑力超载损坏;反之,当突然启动时,在车身往后的惯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减震垫块3113、第二减震垫块3213的位移Δ1减小,同时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的支撑力减小,所述第一导套311与所述第二导套312、所述第三导套321与所述第四导套322的配合端面接触顶死,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所受的弹性力变成所述固定管41受刚性力。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处压缩-拉伸-压缩的交变过程,最后保持平衡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设置于汽车B柱300上并用于连接前车门中的第二导套312和后车门中的第一导套311,从而将前门中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0与后门中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0连成一体,提高整个汽车车身的刚性。所述连接件33设置有穿槽331,其两侧用于汽车B柱内的安全带循环穿过,不影响安全带循环运行占有的空间。
本发明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100,通过将汽车A柱200从原来的弧形结构改为折弯形结构,以及通过增加支撑梁201,在保持汽车A柱200静态刚度的同时,不再遮挡左右后视镜,增加了驾驶员的视野,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且第一电动支撑组件10、第二电动支撑组件20通过活动铰接连成一体以支撑汽车A柱200,并利用第一定位结构31、第二定位结构32将车门400锁紧,使得车身整体刚度处于一个封闭力系,从而增加了汽车车身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较好的抗撞击能力,保护乘客不被伤害。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车门并可分别与汽车A柱、汽车B柱配合固定,所述汽车A柱呈折弯形,汽车前挡风玻璃与所述汽车A柱形状相适配,并设置有流水槽,所述汽车A柱固定连接有支撑梁;
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包括固定于车门加强板上的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第二电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二电动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相铰接,并可支撑所述汽车A柱,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分别安装于第一电机两端的两组第一伸缩结构,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并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伸出或者缩进,所述第二电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安装于第二电机一端的第二伸缩结构,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伸缩结构伸出或者缩进;
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还包括用于辅助锁紧车门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一定位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车门关闭时,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第二伸缩结构伸出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以锁紧所述车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支撑柱,每一组所述第一螺杆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轴并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套,所述第一电机转动以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螺杆转动,并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内螺纹套转动,进而带动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杆伸出或者缩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螺杆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轴并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套,所述第二电机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内螺纹套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伸出或者缩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身组合装置还包括两组固定结构,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动支撑组件、第二电动支撑组件固定于所述车门加强板上,每一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管和弹性支架,每一组所述固定管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槽,每一组所述定位孔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通过第一固定件配合周向固定,以分别将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管中,每一组所述弹性支架将对应的所述固定管固定于所述车门加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弹性支架包括支架组件、弹性件和挡圈,每一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U形支架、弹性衬套和第二固定件,每一组所述弹性衬套固定于对应的所述U形支架内并用于轴向浮动固定对应的所述固定管,每一组所述第二固定件将对应的所述U形支架固定于所述车内加强板上,每一组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对应的所述U形支架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弹性环,每一组所述挡圈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每一组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固定管外壁,且其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架组件端面抵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挡圈端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导套、以及与所述第一导套配合的第二导套,两组所述第一导套同轴设置;
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导套设置于所述汽车A柱的折弯处,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套与靠近所述汽车A柱处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同轴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伸出通过所述第二导套,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套以将所述车门锁紧;
另外一组所述第一导套设置于所述汽车B柱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套与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同轴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伸出通过所述第二导套,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套以将所述车门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第一导套设置有第一限位槽、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邻设置的第一卡接部,每一组所述第二导套设置有第一通槽、第二限位槽、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邻设置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固定,所述第二卡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固定,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槽并伸入对应的第一导套内以锁紧车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三导套、以及与所述第三导套配合的第四导套,所述第三导套设置于所述汽车B柱的底部,所述第四导套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导套设置有第三限位槽、以及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相邻设置的第三卡接部,所述第四导套设置有第二通槽、第四限位槽、以及与所述第四限位槽相邻设置的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四限位槽配合固定,所述第四卡接部与所述第三限位槽配合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柱通过所述第二通槽并与伸入所述第三导套内以锁紧所述车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第一导套设置有第一减震垫块和第一通气孔,每一组所述第一支撑柱伸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套内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减震垫块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车身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套设置有第二减震垫块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支撑柱伸入所述第三导套内并与所述第二减震垫块抵接。
CN202010311715.4A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Active CN111409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1715.4A CN111409701B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PCT/CN2021/079223 WO2021213019A1 (zh) 2020-04-20 2021-03-05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1715.4A CN111409701B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9701A true CN111409701A (zh) 2020-07-14
CN111409701B CN111409701B (zh) 2021-03-02

Family

ID=71486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1715.4A Active CN111409701B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9701B (zh)
WO (1) WO202121301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3019A1 (zh) * 2020-04-20 2021-10-28 深圳市福隆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CN114954740A (zh) * 2022-06-01 2022-08-3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定位工装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435A (zh) * 2012-11-23 2013-03-1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乘员舱前立柱加强结构
CN204527330U (zh) * 2015-04-09 2015-08-05 苏雷 无a柱汽车车厢
CN207128745U (zh) * 2017-07-28 2018-03-23 熊晓峰 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
CN209454522U (zh) * 2018-12-28 2019-10-01 徐会明 一种防汽车盲区透明支撑柱结构
US10479411B2 (en) * 2018-01-31 2019-11-1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tructurally reinforced vehicle body
CN110481644A (zh) * 2019-09-12 2019-11-22 常飞鹏 一种无盲区汽车伸缩a柱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9833780U (zh) * 2018-12-07 2019-12-24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a柱可视桁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7052B2 (ja) * 1999-11-18 2009-11-04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ドア構造
JP4356412B2 (ja) * 2003-09-25 2009-11-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01585311B (zh) * 2008-11-27 2012-08-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碰撞加强结构
CN107264406B (zh) * 2017-07-28 2023-05-19 熊晓峰 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
TWI794199B (zh) * 2018-01-16 2023-03-01 劉保伸 隱藏式車柱結構、車體結構及車子
CN111409701B (zh) * 2020-04-20 2021-03-02 深圳市福隆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435A (zh) * 2012-11-23 2013-03-1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乘员舱前立柱加强结构
CN204527330U (zh) * 2015-04-09 2015-08-05 苏雷 无a柱汽车车厢
CN207128745U (zh) * 2017-07-28 2018-03-23 熊晓峰 无a、b柱对应盲区的汽车
US10479411B2 (en) * 2018-01-31 2019-11-1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tructurally reinforced vehicle body
CN209833780U (zh) * 2018-12-07 2019-12-24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a柱可视桁架结构
CN209454522U (zh) * 2018-12-28 2019-10-01 徐会明 一种防汽车盲区透明支撑柱结构
CN110481644A (zh) * 2019-09-12 2019-11-22 常飞鹏 一种无盲区汽车伸缩a柱及具有其的汽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3019A1 (zh) * 2020-04-20 2021-10-28 深圳市福隆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CN114954740A (zh) * 2022-06-01 2022-08-3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定位工装
CN114954740B (zh) * 2022-06-01 2023-09-22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定位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3019A1 (zh) 2021-10-28
CN111409701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9701B (zh) 一种汽车车身组合装置
US4850636A (en) Cartridge assmebly for a vehicle door, a vehicle door shell and a door assembly
US11299207B2 (en) Impact beam with bent structure and bending apparatus
EP3954560B1 (en) Sun visor assembly
US8870260B2 (en) Side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associated motor vehicle
US20170101043A1 (en) Driving device for vertically movable waist bar of vehicle
CN114475819A (zh) 汽车及其悬置结构
KR0185901B1 (ko) 자동차 인사이드 핸들의 핸들 노브 복귀속도 감소장치
CN219312884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连接结构
EP0780255B1 (en) A motor vehicle door structure
SE536556C2 (sv) Instegshandtag för ett fordon
KR0116317Y1 (ko) 백미러 스테이의 접동구조
KR0185900B1 (ko) 도어 록킹 노브가 일체로 구비되는 도어 인사이드 핸들
KR19980016766A (ko) 도난 방지 구조를 갖는 자동차 도어 인사이드 핸들
KR100411421B1 (ko) 자동차의 어시스트 핸들
KR200140890Y1 (ko) 소음 방지 구조를 갖는 자동차용 도어 인사이드 핸들
KR19980020120A (ko) 자동차의 충돌시 탑승자 보호장치
KR0131925B1 (ko) 자동차용 프론트 도아의 임팩트 빔 고정구조
KR20050094027A (ko) 자동차의 브레이크 페달 밀림 방지 장치
KR0139027Y1 (ko) 자동차용 도어의 보강구조
KR200323413Y1 (ko) 자동차의 차체 보호장치
KR0125720Y1 (ko) 자동차용 범퍼의 취부구조
KR19980024275U (ko) 자동차용 시트
KR19980043202U (ko) 자동차용 도어의 장착구조
JPH07205836A (ja) 前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