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6237A - 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6237A
CN111386237A CN201780096401.3A CN201780096401A CN111386237A CN 111386237 A CN111386237 A CN 111386237A CN 201780096401 A CN201780096401 A CN 201780096401A CN 111386237 A CN111386237 A CN 111386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levator
attribute
inform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64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6237B (zh
Inventor
横井彰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86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6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设置有:第1识别部,其识别在与多个电梯层站相通的电梯引导区域中利用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属性;决定部,其从多个电梯中决定设定了与由第1识别部识别出的属性相适合的属性的电梯;第2识别部,其识别位于设定了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层站处的利用者的属性;判定部,其判定由第2识别部识别出的属性是否适合于对电梯所设定的属性;以及通知部,其将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信息通知给设定有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

Description

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轿厢中的、例如与利用者的特性和属性对应的轿厢分配给利用者的电梯,特别涉及防止该利用者乘坐与分配不同的轿厢的误乘梯。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对多台电梯轿厢中的、适合于各个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轿厢分配利用者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通向电梯厅的安全门处设置对利用者进行认证的个人认证装置,根据来自个人认证装置的认证信息,将利用者分配给进行适合于利用者的运转的轿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7753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存在如下的课题:忘记了被通知的电梯轿厢的利用者、错过了被通知的电梯轿厢的利用者、以及忽视了被通知的电梯轿厢的利用者有可能乘入与分配不同的轿厢,当不是设想的利用者的利用者乘入各个电梯轿厢时,不再能够具有适应性地且灵活地运用电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利用者搭乘与分配不同的电梯轿厢的误乘梯,使其利用与利用者的属性对应的适当的轿厢,由此能够提供具有适应性的且灵活的电梯服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设置有:第1识别部,其对在与多个电梯的层站相通的电梯引导区域中利用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属性进行识别;决定部,其从多个电梯中决定出设定了与由第1识别部识别出的属性相适合的属性的电梯;第2识别部,其识别位于设定了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层站处的利用者的属性;判定部,其判定由第2识别部识别出的属性是否与设定给电梯的电梯属性相适合;以及通知部,其将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信息通知给设定了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
发明效果
本发明利用第2识别部识别位于电梯层站的利用者的属性,判定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是否与电梯属性相适合,在不适合的情况下进行通知,因此,能够在接收到通知的电梯中采取防止利用者误乘梯的措施,能够促进与利用者的属性对应的适当的轿厢的利用,能够提供具有适应性的且灵活的电梯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设置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的电梯厅的概要图。
图2是设置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梯引导区域1中利用者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时的电梯控制装置9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利用者位于电梯层站2时的电梯控制装置9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的电梯厅的概要图。
电梯厅的电梯引导区域1例如位于从建筑物的入口通往电梯层站2的路径的中途。在该电梯引导区域1中设置有拍摄为了利用电梯而来到电梯引导区域1的利用者的第1摄像机3、用于召唤轿厢的轿厢呼梯单元4、以及向利用者表示应乘坐的轿厢的引导显示部5。
此外,在电梯层站2设置有拍摄位于电梯层站2的各电梯号机周围的利用者的第2摄像机6和通过语音或图像显示报告面向利用者的信息的报告装置7。
在这样的电梯厅中,当为了利用电梯而来到电梯引导区域1的利用者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进行了召唤轿厢的操作时,第1摄像机3拍摄进行了操作的利用者,基于该摄影图像判别利用者的属性,例如年龄、性别、有无残障、是否为预先登记的利用者等,决定符合其属性的电梯的号机。然后,利用引导显示部5显示表示适合于利用者的电梯号机的引导,利用者依照该引导移动到所指定的电梯号机的电梯层站2的周围。另外,后面将详细地说明拍摄利用者并判别利用者的属性的结构、动作。
在电梯层站2,利用第2摄像机6拍摄位于各电梯号机周围的利用者,基于所拍摄的图像来识别待机中的利用者。然后,判定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是位于由电梯引导区域1的引导显示部5所指定的号机的周围、还是位于不同于指定的号机的周围。在该判定动作中,在知道存在位于不同于指定的号机周围的利用者的情况下,由报告装置7报告是错误的号机或者报告适当的号机的编号等信息。
接下来,对该电梯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21的电梯的详细结构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在电梯引导区域1中,除了设置有上述的第1摄像机3、轿厢呼梯单元4和引导显示部5之外,还设置有与网络8连接的通信部8a。第1摄像机3、轿厢呼梯单元4、引导显示部5与该通信部8a连接,经由通信部8a、网络8与电梯控制装置9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
此外,轿厢呼梯单元4由去往上层/下层的呼梯按钮和/或目的地楼层按钮构成,引导显示部5由显示装置等构成,该显示装置显示能够唯一地确定出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应乘坐的轿厢的信息。另外,能够唯一地确定出该应乘坐的轿厢的信息是指例如标注给各轿厢的名称、位置和/或号机编号。
此外,在电梯层站2,除了设置有上述的第2摄像机6、报告装置7之外,还设置有与网络8连接的通信部8c。第2摄像机6和报告装置7与该通信部8c连接,经由通信部8c、网络8与电梯控制装置9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
此外,在该电梯的机房等场所设置有控制电梯整体的运行的电梯控制装置9。以下,对电梯控制装置9的各部进行说明。
通信部8b与网络8连接,在与电梯引导区域1的通信部8a以及电梯层站2的通信部8c之间进行经网络8实现的通信。
电梯控制部10接收来自电梯引导区域1和电梯层站2的信息,进行电梯轿厢门的开闭、电梯轿厢的行进控制等电梯的运行控制。
第1取得信息存储部11保存第1摄像机3取得的图像信息,此外,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存储预先登记的利用者的利用者信息。该利用者信息包含作为利用者的确定信息的面部图像和与面部图像相关联的属性信息。
第1识别部13识别第1取得信息存储部11保存的图像信息中包含的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面部图像,并且参照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预先存储的面部图像,搜寻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是否存储有与位于电梯引导区域1中的利用者的面部识别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在存储有与位于电梯引导区域1中的利用者的面部识别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取入与相符的面部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由此来识别位于电梯引导区域1中的利用者的属性。
轿厢属性存储部15存储预先分配给每个电梯轿厢的轿厢属性。轿厢属性是指与利用该轿厢的利用者的属性对应的属性,例如是表示该轿厢是老年人优先的轿厢或残疾人优先的轿厢的属性。
决定部14参照轿厢属性存储部15中存储的轿厢属性,从多个电梯中决定设定有与由第1识别部13识别出的、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属性相适合的属性的电梯。
引导控制部16依照决定部14的决定来控制引导显示部5,以对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显示被分配的轿厢是哪一个。
第2取得信息存储部17保存第2摄像机6取得的图像信息。第2识别部18识别第2取得信息存储部17保存的图像信息中包含的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面部图像,并且参照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预先存储的面部图像,搜寻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是否存储有与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面部识别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在存储有与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面部识别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取入与相符的面部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由此来识别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属性。
判定部19判定由第2识别部18识别出的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属性与轿厢属性存储部15中存储的该层站的轿厢的属性是否相符。
通知部20接收判定部19的判定结果,在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属性与该层站的轿厢的属性不相符的情况下,控制电梯层站2的报告装置7,使其报告是错误的号机或者报告适当的号机的编号等信息。
在这样的电梯控制装置9中,由第1识别部13、决定部14、引导控制部16、第2识别部18、判定部19和通知部20构成本发明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21。
另外,第1取得信息存储部11、第2取得信息存储部17也可以由相同的存储装置构成。此外,由于第1识别部13、第2识别部18进行同样的动作,因此也可以构成为是共同的。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动作、特别是检测出利用者的属性并按照每个利用者分配适合的轿厢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利用者在电梯引导区域1中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利用者在电梯引导区域1中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时的电梯控制装置9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当电梯开始运转时,电梯控制部10开始轿厢运转的控制。在使轿厢运转的过程中,电梯控制部10在步骤S1中监视针对轿厢呼梯单元4的操作。当针对轿厢呼梯单元4进行了操作时,与该操作对应的操作信息被从轿厢呼梯单元4经由通信部8a、网络8、通信部8b发送给电梯控制部10,在电梯的运行中加以利用。与此同时,当针对轿厢呼梯单元4进行了操作时,第1摄像机3拍摄进行了操作的利用者,所拍摄的图像信息经由通信部8a、网络8、通信部8b被发送给第1取得信息存储部11并被保存于其中。
然后,进入步骤S2,由第1识别部13识别第1取得信息存储部11所保存的图像信息中包含的人物、即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面部图像,并且参照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预先存储的面部图像,搜寻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是否存储有与识别出的利用者的面部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
当在步骤S2中搜寻到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在步骤S3中,第1识别部13通过从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取入与相符的面部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识别位于电梯引导区域1中的利用者的属性。
此外,当在步骤S2中没有搜寻到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将利用者的属性识别为“无”。
在步骤S3或步骤S4之后,进入步骤S5,决定部14参照第1识别部13识别出的利用者的属性和轿厢属性存储部15中存储的轿厢属性,从A~D号机的电梯中决定被设定了适合于利用者属性的属性的电梯。在利用者属性为“无”的情况下,从A~D号机的电梯中决定被设定为分配给属性为“无”的利用者的电梯。
在决定轿厢属性适合于位于电梯引导区域1中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轿厢时,在没有与利用者属性相同的轿厢属性的轿厢的情况下,则设为属性内容相近的属性的轿厢。例如,如果利用者是老年人而没有老年人用这样的属性的轿厢但是有残疾人用的轿厢属性的轿厢,则将乘降时间被设想得较长这一共同属性的残疾人用轿厢决定为适合于高龄利用者的轿厢。此外,在也没有相近属性的轿厢的情况下,将轿厢中的某一个设定为或变更为与利用者属性相同的属性来进行决定。该情况下,将轿厢属性存储部15所记录的轿厢的属性改写为由决定部14决定出的轿厢的属性。
在步骤S5之后进入步骤S6,引导控制部16依照决定部14的决定来控制引导显示部5,以对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显示被分配的轿厢是哪一个。由此,在引导显示部5上显示表示适合于利用者的电梯号机的引导,利用者依照该引导而移动到所指定的电梯号机的电梯层站2的周围。
接着,对检测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在检测到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9进行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在轿厢运转的过程中,第2摄像机6始终拍摄A~D号机各自的电梯层站2。所拍摄的图像信息经由通信部8c、网络8和通信部8b被发送给第2取得信息存储部17并被保存于此。
然后,在步骤S7中,由第2识别部18监视第2取得信息存储部17所保存的电梯层站2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存在人物、即正在电梯层站2等待电梯的利用者,在识别出存在利用者时,进入步骤S8。
在步骤S8中,由第2识别部18识别第2取得信息存储部17所保存的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人物、即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面部图像,并且参照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预先存储的面部图像,搜寻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是否存储有与识别出的利用者的面部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
当在步骤S8中搜寻到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9。在步骤S9中,第2识别部18从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取入与相符的面部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由此识别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属性。
此外,当在步骤S8中没有搜寻到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将利用者的属性识别为“无”。
在步骤S9或步骤S10之后,进入步骤S11,判定部19参照轿厢属性存储部15中存储的轿厢属性,判定在步骤S9或步骤S10中识别出的利用者的属性与对拍摄到该利用者的电梯层站2的轿厢设定的轿厢属性是否相符,通知部20将在步骤S8中判定部19进行判定的结果作为判定结果信息进行通知。该判定结果信息表示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是否要乘坐适合于该利用者的属性的轿厢,因此能够用于与该判定结果对应的针对利用者的引导显示,并且能够用于与该判定结果对应的电梯的运行。因此,判定结果信息的通知目的地可以设为电梯控制部10以及为了在电梯层站2进行引导而可以设为电梯层站2的通信部8c,为了反映到电梯的运行中而可以设为电梯控制部10。
如上所述,判定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属性与该电梯层站2所对应的轿厢属性是否相符,并将该判定结果信息适当通知给电梯的各部。
在将该判定结果信息通知给电梯控制部10的情况下,电梯控制部10能够将判定结果反映到电梯的运行中。例如,在利用者与轿厢的属性相符的情况下,接收到利用者要乘坐适合于自己属性的轿厢且利用者与轿厢的属性相符的判定结果的电梯控制部10使轿厢运行而到达该利用者所在楼层的电梯层站2后使轿厢如通常那样开门,由此,利用者能够乘入轿厢。另一方面,在利用者与轿厢的属性不相符的情况下,通过使表示利用者要乘坐适合于自己的属性的轿厢但利用者与轿厢的属性不相符的判定结果中包含用于进行控制使该电梯层站2的报告装置7报告是错误的号机或者报告适合的号机的编号等信息的指示信息,由此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电梯层站2的报告装置7或电梯控制部10能够向利用者报告是错误的号机或者报告适合的号机的编号等信息。此外,通过使判定结果中包含进行直到作出利用者与轿厢的属性相符的判定结果为止电梯轿厢维持在关门状态的控制的指示信息,由此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电梯控制部10能够使电梯轿厢处于关门状态直到利用者到来为止。由此,能够防止位于属性不相符的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乘坐属性不相符的电梯。此外,作为电梯控制部10对轿厢的控制,例如,在设定了适合残疾人的属性的轿厢中能够使开门比通常长,在设定了适合老年人的属性的轿厢中能够使到达楼层的广播的音量比通常大并能够使广播速度也放慢等。
此外,即使将来自通知部20的判定结果信息直接通知给电梯层站2,也能够将判定结果用于向利用者的引导显示。在电梯层站2预先设置接收来自通知部20的判定结果信息并控制报告装置7对利用者的报告的单元,在接收到利用者与轿厢的属性不相符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能够报告是错误的号机或者报告适当的号机的编号等信息。
另外,当在电梯层站2存在多名利用者,由判定部19判定为属性相符的利用者与判定为属性不相符的利用者同时存在时,由电梯控制部10进行优先相符判定的控制。由此,例如,在优先分配给残疾人的轿厢中随行有残疾人的辅助人员的情况下,辅助人员也能够一起利用适合于残疾人的轿厢。
另外,在上述电梯引导区域1中,利用者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时的动作和检测位于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的动作在电梯的运转中并行地反复进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没有存储利用者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在步骤S4和步骤S10中将利用者的属性识别为“无”,但也可以在第1识别部13、第2识别部18中分析第1取得信息存储部11或第2取得信息存储部17的图像信息,提取图像内的利用者的特征作为特征信息,将提取出的特征信息识别为未登记的利用者的属性。这样,在使第1识别部13、第2识别部18具有分析图像信息的功能的情况下,即使不使用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识别部13、第2识别部18中,利用面部图像来识别利用者,但是,作为其他方法,也可以通过视网膜、虹膜、步行等来识别利用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当在电梯引导区域1中检测出利用者时,在利用者是预先登记在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的利用者的情况下,在电梯层站2处的利用者的检测动作中不使用该利用者确定信息,而是在电梯层站2独自识别利用者的属性。但是,当在电梯引导区域1中检测出利用者时能够得到利用者确定信息时,如果将该利用者确定信息用于电梯层站2处的利用者属性识别,则能够提供更灵活的电梯服务。例如,将在检测出电梯引导区域1的利用者时的动作中的步骤S5中决定部14决定出的分配轿厢的信息追加存储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的对应的利用者信息中,在之后的检测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时的动作中的步骤S11中,在判定第2识别部18识别出的利用者与所分配的轿厢是否相符时,只要参照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第2识别部18就能够掌握来到该电梯层站2的利用者。这样,如果知道预定来到电梯层站2的特定利用者,则能够进行由通知部20报告面向该特定利用者的信息的服务、或者使轿厢不移动而进行等待直到作为对象的利用者到来为止等轿厢运用服务。
此外,作为取得利用者信息的单元,设置第1摄像机3和第2摄像机6以取得利用者的图像信息,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设置第1读卡器和第2读卡器,在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将利用者的个人识别卡信息和利用者的属性对应起来进行存储,第1识别部13接收由设置在电梯引导区域1中的第1读卡器读取出的、利用轿厢呼梯单元4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在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存储有与接收到的个人识别信息相符的个人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将与相符的个人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在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的属性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第2识别部18接收由设置在设定了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层站2处的第2读卡器读取出的利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在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存储有与接收到的个人识别信息相符的个人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将与相符的个人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在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2中的属性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
根据以上那样的实施方式1,不仅在电梯引导区域1中识别利用者的属性,向进行适合于属性的运转的轿厢显示引导,而且在电梯层站2也识别利用者的属性,判断利用者是否位于适当的轿厢的层站,因此能够防止乘入与分配不同的电梯轿厢的误乘梯,能够使利用者利用与利用者的属性对应的适当的轿厢,从而能够提供适应且灵活的电梯服务。
标号说明
1:电梯引导区域;2:电梯层站;3:第1摄像机;4:轿厢呼梯单元;5:引导显示部;6:第2摄像机;7:报告装置;8:网络;9:电梯控制装置;10:电梯控制部;11:第1取得信息存储部;12:利用者信息存储部;13:第1识别部;14:决定部;15:轿厢属性存储部;16:引导控制部;17:第2取得信息存储部;18:第2识别部;19:判定部;20:通知部;21:利用者检测装置;8a:通信部;8b:通信部;8c:通信部。

Claims (9)

1.一种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具备:
第1识别部,其对在电梯引导区域中利用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属性进行识别,该电梯引导区域与设定了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多个电梯的层站相通;
决定部,其从所述多个电梯中决定出设定了与所述第1识别部识别出的属性相适应的属性的电梯;
引导控制部,其对引导显示部进行控制,该引导显示部显示表示由所述决定部决定出的电梯的信息;
第2识别部,其识别位于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层站的利用者的属性;
判定部,其判定由所述第2识别部识别出的属性是否与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属性相适合;以及
通知部,其将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信息通知给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具备利用者信息存储部,该利用者信息存储部将表示利用者的面部特征的面部图像与所述利用者的属性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所述第1识别部提取利用所述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面部特征作为面部图像,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存储有与提取出的面部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将与相符的面部图像对应地存储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利用者的属性识别为利用所述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属性,
所述第2识别部提取拍摄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层站而得到的图像中包含的所述利用者的面部特征作为面部图像,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存储有与提取出的面部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将与相符的面部图像对应地存储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利用者的属性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具备利用者信息存储部,该利用者信息存储部将利用者的个人识别卡信息和所述利用者的属性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所述第1识别部接收由设置于所述电梯引导区域的第1读卡器读取出的利用所述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存储有与接收到的个人识别信息相符的个人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与相符的个人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属性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
所述第2识别部接收由设置于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层站处的第2读卡器读取出的利用者的个人识别信息,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存储有与接收到的个人识别信息相符的个人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与相符的个人识别卡信息对应地存储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属性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识别部提取利用所述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特征作为特征信息,将提取出的特征信息识别为所述利用者的属性,
所述第2识别部提取对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层站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中的利用者的特征作为特征信息,并将提取出的特征信息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识别部根据由设置于所述电梯引导区域的第1读卡器读取出的属性信息来识别利用所述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属性,
所述第2识别部根据由设置于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层站处的第2读卡器读取出的属性信息来识别利用者的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具备利用者信息存储部,该利用者信息存储部将表示利用者的面部特征的面部图像与所述利用者的属性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所述第1识别部提取利用所述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面部特征作为面部图像,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存储有与提取出的面部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将与相符的面部图像对应地存储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利用者的属性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并且,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没有存储与提取出的所述面部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提取拍摄所述电梯引导区域而得到的图像中的人的特征作为特征信息,并将提取出的所述特征信息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
所述第2识别部提取拍摄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层站而得到的图像中的人的面部特征作为面部图像,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存储有与提取出的所述面部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将与相符的面部图像对应地存储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的所述利用者的属性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并且,在所述利用者信息存储部中没有存储与提取出的所述面部图像相符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提取拍摄所述电梯引导区域而得到的图像中的人的特征作为特征信息,并将提取出的所述特征信息识别为利用者的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具备轿厢属性存储部,该轿厢属性存储部将所述多个电梯的识别信息与利用所述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的属性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所述决定部参照所述轿厢属性存储部,从所述多个电梯中决定由与所述第1识别部识别出的属性相符的属性所对应的所述识别信息表示的电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部通知给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所述判定结果信息包含如下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在利用所述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位于与指定不同的电梯层站时,使设置于电梯层站的报告装置报告误乘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部通知给设定了所述待乘入的利用者的属性的电梯的所述判定结果信息包含如下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将电梯的轿厢维持在关门状态,直到利用所述轿厢呼梯单元召唤了电梯的利用者被适合的电梯层站的所述第2识别部识别出为止。
CN201780096401.3A 2017-11-29 2017-11-29 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 Active CN111386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42826 WO2019106756A1 (ja) 2017-11-29 2017-11-29 エレベータの利用者検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6237A true CN111386237A (zh) 2020-07-07
CN111386237B CN111386237B (zh) 2021-06-29

Family

ID=6666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6401.3A Active CN111386237B (zh) 2017-11-29 2017-11-29 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11470B2 (zh)
CN (1) CN111386237B (zh)
WO (1) WO20191067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5032B2 (ja) * 2020-07-03 2022-09-1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7173185B2 (ja) * 2021-02-18 2022-11-16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27992A2 (en) * 1989-11-15 1991-05-22 KONE Elevator GmbH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an elevator group
US5551533A (en) * 1994-04-01 1996-09-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Audio direction and information for elevator passengers
WO2006043324A1 (ja) * 2004-10-21 2006-04-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1068735A (zh) * 2005-10-24 2007-1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1613042A (zh) * 2008-06-27 2009-12-3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JP2010030695A (ja) * 2008-07-25 2010-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監視システム
CN103010872A (zh) * 2011-09-22 2013-04-0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CN105129553A (zh) * 2014-05-30 2015-12-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
CN105270934A (zh) * 2014-05-30 2016-01-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管理电梯装置
CN105270938A (zh) * 2014-06-03 2016-01-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
JP2016222413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7195252A1 (ja) * 2016-05-09 2017-1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報知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71741A (ja) * 2011-02-22 2012-09-10 Hitachi Ltd 行先階予約式エレベーター
FI124013B (fi) * 2012-11-14 2014-01-31 Kone Corp Menetelmä, järjestely ja hissijärjestelmä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27992A2 (en) * 1989-11-15 1991-05-22 KONE Elevator GmbH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an elevator group
US5551533A (en) * 1994-04-01 1996-09-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Audio direction and information for elevator passengers
WO2006043324A1 (ja) * 2004-10-21 2006-04-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1068735A (zh) * 2005-10-24 2007-1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1613042A (zh) * 2008-06-27 2009-12-3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JP2010030695A (ja) * 2008-07-25 2010-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監視システム
CN103010872A (zh) * 2011-09-22 2013-04-0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CN105129553A (zh) * 2014-05-30 2015-12-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
CN105270934A (zh) * 2014-05-30 2016-01-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群管理电梯装置
CN105270938A (zh) * 2014-06-03 2016-01-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
JP2016222413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7195252A1 (ja) * 2016-05-09 2017-1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報知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6237B (zh) 2021-06-29
WO2019106756A1 (ja) 2019-06-06
JPWO2019106756A1 (ja) 2020-04-09
JP6711470B2 (ja) 2020-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24856B1 (en) Elevator control apparatus and elevator control method
CN107010500B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KR101374929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JP2013056720A (ja) 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JP607397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6029617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34831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6542418B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5129553B (zh) 电梯系统
JP7070749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11386237B (zh) 电梯的利用者检测装置
CN111212802B (zh) 电梯使用日志输出系统以及电梯使用日志输出方法
CN115210163A (zh)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JP2012171741A (ja) 行先階予約式エレベーター
CN105270938B (zh) 电梯系统
JP2019011198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5959120B2 (ja) エレベータ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利用するコンテンツ管理サーバ
JPWO2021176642A5 (zh)
JP6607334B1 (ja) エレベーター乗場誘導装置
JP2005132549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5596423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6673613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8062396A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18203432A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60046536A (ko) Id카드 식별 기반의 엘리베이터 운행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