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7338B - 轿厢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轿厢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7338B
CN111377338B CN201811632672.9A CN201811632672A CN111377338B CN 111377338 B CN111377338 B CN 111377338B CN 201811632672 A CN201811632672 A CN 201811632672A CN 111377338 B CN111377338 B CN 1113773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blade
door
shaft
roller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326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7338A (zh
Inventor
潘鹏胜
江楫
吴伟
李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326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73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7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7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7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73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6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imbalance, e.g. passengers on the same 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28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厢减振装置,其包括可动刀片组及平层防振凸轮等;平层防振凸轮固定在轿门关闭处的轿厢门机横梁上;可动刀片组包括门刀安装座、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一可动刀片及第二可动刀片;门刀安装座与驱动侧轿门固定连接;第一摆杆的中部绕第一轴铰接在门刀安装座;第二摆杆的尾部绕第二轴铰接在门刀安装座;第一摆杆的头部通过第三轴与第一可动刀片铰接;第二摆杆的头部通过第四轴与第一可动刀片铰接;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呈菱形分布;第二摆杆通过复位弹簧连接门刀安装座;第二可动刀片平行于第一可动刀片并且位于第一可动刀片的轿厢开门侧。本发明的轿厢减振装置,结构精简,成本更低,且应对的开门宽度范围更大。

Description

轿厢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轿厢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多采用钢丝绳牵引轿厢实现垂直运输,由于钢丝绳为弹性件,当轿厢平层后,如有人员进出,轿厢由于负载变化会引起垂直方向的振荡,影响乘坐的舒适性;尤其当提升高度大,轿厢位于低楼层时,前述的振荡现象更为明显。
中国专利文献CN102530689A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用的振动抑制装置,其减振原理是利用门系统的门刀夹持门球,产生与轿厢振动方向平行的摩擦力,从而抑制轿厢垂直向振动。所述门刀为一组联动卡合叶片,叶片间隙通过固定于单侧叶片上的滚轮被导轨抬升或降低而变窄或变宽。叶片间隙变窄时,联动卡合叶片稳定夹持门球,产生抑制轿厢垂直向振动的摩擦力。该种方式原理简单,便于实现,但其结构存在不足:首先,为保证抑制轿厢振动的摩擦力(门球加持力),需提供长度至少为单侧轿门行程的导轨,考虑到该导轨的安装、刚度等要求,该装置适用开门宽度范围会受限制。其次,若联动卡合装置(门刀)变形或磨损,需整体更换,拆卸不便,维护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文献CN1264741C公开了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利用卡合构件夹持导轨实现轿厢振动抑制,该种方式卡合构件等中间连接环节结构复杂,且存在误动作等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轿厢减振装置,结构精简,成本更低,且应对的开门宽度范围更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轿厢减振装置,其包括可动刀片组及平层防振凸轮11;
所述平层防振凸轮11固定在轿门关闭处的轿厢门机横梁上;
所述可动刀片组包括门刀安装座1、第一摆杆2a、第二摆杆2b、第一可动刀片2及第二可动刀片3;
门刀安装座1与驱动侧轿门固定连接;
第一摆杆2a的中部绕第一轴铰接在门刀安装座1;
第二摆杆2b的尾部绕第二轴铰接在门刀安装座1;
第一摆杆2a的头部通过第三轴与第一可动刀片2铰接;
第二摆杆2b的头部通过第四轴与第一可动刀片2铰接;
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第二轴在第一轴的竖直下方;
第一轴到第三轴的距离等于第二轴到第四轴的距离;
第一轴到第二轴的距离等于第三轴到第四轴的距离;
所述第二摆杆2b通过复位弹簧16连接门刀安装座1,复位弹簧16的推力使所述第一摆杆2a复位到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时,第一摆杆2a的尾端低于头端;
第二可动刀片3平行于第一可动刀片2并且位于第一可动刀片2的轿厢开门侧。
较佳的,轿厢减振装置还包括锁钩组件;
所述锁钩组件安装在一个层门板或层门门挂板上;
所述锁钩组件包括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锁钩4c及滚轮支座4d;
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的外径相同;
锁钩4c尾部同滚轮支座4d通过联动铰接轴铰接在一起;
联动滚轮4b铰接在联动铰接轴一端;
解锁滚轮4a铰接安装在锁钩4c上;
解锁滚轮4a能绕联动铰接轴转动;
层门为锁门状态时,解锁滚轮4a位于联动滚轮4b的锁门侧;
在平层位置,轿厢开门时,第一可动刀片2在自身重力及复位弹簧推力作用下下摆,使第一摆杆2a尾部沿平层防振凸轮11往上转动逐渐脱离平层防振凸轮11,向初始状态运动;同时,第一可动刀片2接触并向开门侧推动解锁滚轮4a,使解锁滚轮4a绕联动铰接轴转动,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中心连线平行于第一可动刀片2的竖直接触面时,第一可动刀片2与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均接触,解锁滚轮4a带动锁钩4c抬起,锁钩组件被解锁,实现层门解锁;
在平层位置,所述第一摆杆2a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配合间隙不大于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的外径,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夹紧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
在平层位置,轿厢关门时,第一摆杆2a的尾部上侧受平层防振凸轮11阻挡,第一摆杆2a的尾部向下转动,第一摆杆2a的头部向上转动,带动第一可动刀片上摆抬升并缩小同第二轴及第一轴的间距,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配合间隙增大,轿厢完全关门时第一可动刀片到关门极限位置,第一可动刀片在关门极限位置时,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配合间隙S1大于竖直方向的解锁滚轮4a的外周面切线同联动滚轮4b的外周面切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同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均不接触。
较佳的,第一可动刀片2或第二可动刀片3的接触表面为曲面或设置有花纹。
较佳的,所述曲面为圆弧形或者“V”字形;
所述花纹为直纹、网状纹或矩阵排列凸点。
较佳的,第一可动刀片2或第二可动刀片3的接触表面粘贴附加材料。
较佳的,驱动侧轿门通过螺栓悬吊于驱动侧门挂板9a下,驱动侧门挂板9a通过驱动侧挂板吊臂13a安装在皮带12驱动固定位置;对称的,皮带12从动固定位置安装有从动侧挂板吊臂13b,从动侧挂板吊臂13b与从动侧门挂板9b相连,从动侧门挂板9b下悬吊有从动侧轿门;
门电机15驱动皮带12顺时针及逆时针转动。
较佳的,第二可动刀片3通过第三摆杆3a、第四摆杆3b活动连接在门刀安装座上,由第二可动刀片驱动装置驱动实现摆动。
较佳的,初始状态时,第一摆杆2a的尾端低于头端,并且第一摆杆2a同竖直方向的夹角在85°到30°之间。
本发明的轿厢减振装置,解决轿厢垂直方向的振动问题,由于可动刀片组的第一可动刀片2、第二可动刀片3相互独立,不需要设置与开门行程相关、用于保持刀片间距的导轨,结构精简,成本更低,且应对的开门宽度范围更大。若刀片有轻微磨损,刀片组的夹持间隙调整方便,可满足日常电梯维护要求,调整方便,维护成本低。若单侧刀片严重磨损或变形,可独立更换,拆装方便,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轿厢减振装置一实施例开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轿厢减振装置一实施例关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轿厢减振装置一实施例的可动刀片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轿厢减振装置一实施例的锁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轿厢减振装置一实施例关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轿厢减振装置一实施例开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门刀安装座;2第一可动刀片;2a第一摆杆;2b第二摆杆;3第二可动刀片;3a第三摆杆;3b第四摆杆;4a解锁滚轮;4b联动滚轮;4c锁钩;4d滚轮支座;5轿厢门机横梁;7第二可动刀片驱动板;8连接杆;9a驱动侧门挂板;9b从动侧门挂板;10关门凸轮;11平层防振凸轮;12皮带;13a驱动侧挂板吊臂;13b从动侧挂板吊臂;15门电机;16复位弹簧;17凸轮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轿厢减振装置包括可动刀片组及平层防振凸轮11;
所述平层防振凸轮11固定在轿门关闭处的轿厢门机横梁5上;
如图3所示,所述可动刀片组包括门刀安装座1、第一摆杆2a、第二摆杆2b、第一可动刀片2及第二可动刀片3;
门刀安装座1与驱动侧轿门固定连接;
第一摆杆2a的中部绕第一轴铰接在门刀安装座1;
第二摆杆2b的尾部绕第二轴铰接在门刀安装座1;
第一摆杆2a的头部通过第三轴与第一可动刀片2铰接;
第二摆杆2b的头部通过第四轴与第一可动刀片2铰接;
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第二轴在第一轴的竖直下方;
第一轴到第三轴的距离等于第二轴到第四轴的距离;
第一轴到第二轴的距离等于第三轴到第四轴的距离;
所述第二摆杆2b通过复位弹簧16连接门刀安装座1,复位弹簧16的推力使所述第一摆杆2a复位到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时,第一摆杆2a的尾端低于头端;
第二可动刀片3平行于第一可动刀片2并且位于第一可动刀片2的轿厢开门侧。
较佳的,初始状态时,第一摆杆2a的尾端低于头端,并且第一摆杆2a同竖直方向的夹角在85°到30°之间。
较佳的,轿厢减振装置还包括锁钩组件;
所述锁钩组件安装在一个层门板上;
如图4所示,所述锁钩组件包括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锁钩4c及滚轮支座4d;
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的外径D1相同;
锁钩4c尾部同滚轮支座4d通过联动铰接轴铰接在一起;
联动滚轮4b铰接在联动铰接轴一端;
解锁滚轮4a铰接安装在锁钩4c上;
解锁滚轮4a能绕联动铰接轴转动;
层门为锁门状态时,解锁滚轮4a位于联动滚轮4b的锁门侧;
在平层位置,如图1所示,轿厢开门时,第一可动刀片2在自身重力及复位弹簧16推力作用下下摆,使第一摆杆2a尾部沿平层防振凸轮11往上转动逐渐脱离平层防振凸轮11,向初始状态运动;同时,第一可动刀片2接触并向开门侧推动解锁滚轮4a,使解锁滚轮4a绕联动铰接轴转动,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中心连线平行于第一可动刀片2的竖直接触面时,第一可动刀片2与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均接触,解锁滚轮4a带动锁钩4c完全抬起,锁钩组件被解锁,实现层门解锁;
在平层位置,所述第一摆杆2a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配合间隙S1不大于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的外径,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夹紧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
在平层位置,如图2所示,轿厢关门时,第一摆杆2a的尾部上侧受平层防振凸轮11阻挡,第一摆杆2a的尾部向下转动,第一摆杆2a的头部向上转动,带动第一可动刀片上摆抬升并缩小同第二轴及第一轴的间距,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配合间隙S1增大,轿厢完全关门时第一可动刀片到关门极限位置,第一可动刀片在关门极限位置时,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配合间隙S1大于竖直方向的解锁滚轮4a的外周面切线同联动滚轮4b的外周面切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同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均不接触,从而在电梯升降时可动刀片组件不会与锁钩组件的滚轮干涉,轿厢正常运行。
实施例一的轿厢减振装置,可动刀片组的第一可动刀片2、第二可动刀片3相互独立,采用第一可动刀片2、第二可动刀片3夹持锁钩组件的滚轮的方式,产生摩擦力,抑制轿厢振动。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及第四轴的相互关系,使第一可动刀片2摆动时保持竖直;轿门开启初始阶段及邻近关闭阶段,第一摆杆2a尾端上侧与设置在门机横梁轿门关闭处的平层防振凸轮11相抵接,使第一可动刀片2往远离第二可动刀片3的方向摆动。锁钩组件锁钩4c锁闭时,层门保持在关门状态;轿厢开门时,可动刀片组夹持锁钩组件的滚轮,使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的中心连线竖直,锁钩4c被抬升解锁,而后层门随驱动侧轿门联动,执行开门动作。
实施例一的轿厢减振装置,解决轿厢垂直方向的振动问题,由于可动刀片组的第一可动刀片2、第二可动刀片3相互独立,不需要设置与开门行程相关、用于保持刀片间距的导轨,结构精简,成本更低,且应对的开门宽度范围更大。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轿厢减振装置,第一可动刀片2或第二可动刀片3的接触表面为曲面或设置有花纹。
较佳的,所述曲面为圆弧形或者“V”字形。
较佳的,所述花纹为直纹、网状纹或矩阵排列凸点。
较佳的,第一可动刀片2或第二可动刀片3的接触表面粘贴附加材料。通过在刀片表面粘贴不同厚度的附加材料,调整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间距,改变滚轮的夹持力,以调整抑制轿厢振动的摩擦力。若刀片有轻微磨损,刀片组的夹持间隙调整方便,可满足日常电梯维护要求,调整方便,维护成本低。若单侧刀片严重磨损或变形,可独立更换,拆装方便,维修成本低。
第一可动刀片2或第二可动刀片3的接触表面,可采用涂漆、电泳漆、镀锌、发黑等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实施例二的轿厢减振装置,对刀片的接触表面进行表面处理,调整刀片与锁钩组件滚轮之间的摩擦系数,以调整抑制轿厢振动的摩擦力,摩擦力稳定、持续,并且在轿厢及层站门打开的初始阶段就达到稳定值,能有效克服门打开或关闭过程中人员进出产生的轿厢上下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的轿厢减振装置,第二可动刀片3通过第三摆杆3a、第四摆杆3b活动连接在门刀安装座上,由第二可动刀片驱动装置驱动实现摆动。
第一可动刀片2和第二可动刀片3在开门过程中相互靠近,并在门全开时保持固定间距;在关门过程中相互远离。
轿门关闭过程中,第二可动刀片驱动板7的滚轮停止在关门凸轮10的行程最高点,与其第二可动刀片驱动板7相连的连接杆8推开第四摆杆3b,使第二可动刀片3抬起并向开门侧移动直到上极限位置,此时第二可动刀片3与第一可动刀片2的配合间隙S1大于竖直方向的解锁滚轮4a的外周面切线同联动滚轮4b的外周面切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同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均不接触,保证轿门关闭状态时,动门刀组与滚轮之间存在间隙,两者不干涉,从而在电梯升降时可动刀片组件不会与锁钩组件的滚轮干涉,电梯轿厢可正常升降。
轿厢开门过程中,第二可动刀片驱动板7的滚轮沿着关门凸轮10的轮廓线顺时针摆动,通过连接件8带动第三摆杆3a及第四摆杆3b也随着顺时针摆动,第二可动刀片3逐渐靠近第一可动门刀2,直至完全抵靠中心连线处于竖直状态的解锁滚轮4a和联动滚轮4b,最终第二可动刀片驱动板7的滚轮到达关门凸轮10的行程最低点,并在其拉簧的作用下抵接在凸轮调节螺栓17上,同时第二可动刀片3也到达其下极限位置。在第二可动刀片3到达其下极限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可动刀片2推动锁钩组件滚轮4a、4b不断靠近,直至第二可动刀片3也接触到锁钩组件滚轮4a、4b,锁钩组件滚轮4a、4b被两可动刀片夹持;轿厢门全开状态时,第一可动刀片2和第二可动刀片3的间距不大于锁钩组件滚轮直径(D1),锁钩组件滚轮被紧密夹持产生摩擦力,当轿厢因负载变化有垂直向振动时,该摩擦力可抑制轿厢振动。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一的轿厢减振装置,驱动侧轿门通过螺栓悬吊于驱动侧门挂板9a下,驱动侧门挂板9a通过驱动侧挂板吊臂13a安装在皮带12驱动固定位置;对称的,皮带12从动固定位置安装有从动侧挂板吊臂13b,从动侧挂板吊臂13b与从动侧门挂板9b相连,从动侧门挂板9b下悬吊有从动侧轿门;
门电机15驱动皮带12顺时针及逆时针转动,实现轿门的开启、关闭。
驱动侧门挂板9b的端部限位螺栓与横梁本体的外框抵接,门电机15通过皮带12将驱动侧轿门(门挂板9a)、从动侧轿门(门挂板9b)连同厅门保持在全开状态,相应的,可动门刀组件(第一可动门刀2、第二可动门刀3)、锁钩组件滚轮4a、4b保持在稳定位置,锁钩组件滚轮4a、4b被紧密夹持,利用门刀与门球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可抑制轿厢垂直向振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轿厢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动刀片组及平层防振凸轮(11);
所述平层防振凸轮(11)固定在轿门关闭处的轿厢门机横梁上;
所述可动刀片组包括门刀安装座(1)、第一摆杆(2a)、第二摆杆(2b)、第一可动刀片(2)及第二可动刀片(3);
门刀安装座(1)与驱动侧轿门固定连接;
第一摆杆(2a)的中部绕第一轴铰接在门刀安装座(1);
第二摆杆(2b)的尾部绕第二轴铰接在门刀安装座(1);
第一摆杆(2a)的头部通过第三轴与第一可动刀片(2)铰接;
第二摆杆(2b)的头部通过第四轴与第一可动刀片(2)铰接;
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第二轴在第一轴的竖直下方;
第一轴到第三轴的距离等于第二轴到第四轴的距离;
第一轴到第二轴的距离等于第三轴到第四轴的距离;
所述第二摆杆(2b)通过复位弹簧(16)连接门刀安装座(1),复位弹簧(16)的推力使所述第一摆杆(2a)复位到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时,第一摆杆(2a)的尾端低于头端;
第二可动刀片(3)平行于第一可动刀片(2)并且位于第一可动刀片(2)的轿厢开门侧;
采用第一可动刀片(2)、第二可动刀片(3)夹持锁钩组件的滚轮的方式,产生摩擦力,抑制轿厢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轿厢减振装置还包括锁钩组件;
所述锁钩组件安装在一个层门板或层门门挂板上;
所述锁钩组件包括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锁钩(4c)及滚轮支座(4d);
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的外径相同;
锁钩(4c)尾部同滚轮支座(4d)通过联动铰接轴铰接在一起;
联动滚轮(4b)铰接在联动铰接轴一端;
解锁滚轮(4a)铰接安装在锁钩(4c)上;
解锁滚轮(4a)能绕联动铰接轴转动;
层门为锁门状态时,解锁滚轮(4a)位于联动滚轮(4b)的锁门侧;
在平层位置,轿厢开门时,第一可动刀片(2)在自身重力及复位弹簧推力作用下下摆,使第一摆杆(2a)尾部沿平层防振凸轮(11)往上转动逐渐脱离平层防振凸轮(11),向初始状态运动;同时,第一可动刀片(2)接触并向开门侧推动解锁滚轮(4a),使解锁滚轮(4a)绕联动铰接轴转动,解锁滚轮(4a)、联动滚轮(4b)中心连线平行于第一可动刀片(2)的竖直接触面时,第一可动刀片(2)与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均接触,解锁滚轮(4a)带动锁钩(4c)抬起,锁钩组件被解锁,实现层门解锁;
在平层位置,所述第一摆杆(2a)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配合间隙不大于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的外径,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夹紧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
在平层位置,轿厢关门时,第一摆杆(2a)的尾部上侧受平层防振凸轮(11)阻挡,第一摆杆(2a)的尾部向下转动,第一摆杆(2a)的头部向上转动,带动第一可动刀片上摆抬升并缩小同第二轴及第一轴的间距,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配合间隙增大,轿厢完全关门时第一可动刀片到关门极限位置,第一可动刀片在关门极限位置时,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的配合间隙大于竖直方向的解锁滚轮(4a)的外周面切线同联动滚轮(4b)的外周面切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第一可动刀片(2)与第二可动刀片(3)同解锁滚轮(4a)及联动滚轮(4b)均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可动刀片(2)或第二可动刀片(3)的接触表面为曲面或设置有花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厢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面为圆弧形或者“V”字形;
所述花纹为直纹、网状纹或矩阵排列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厢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可动刀片(2)或第二可动刀片(3)的接触表面粘贴附加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侧轿门通过螺栓悬吊于驱动侧门挂板(9a)下,驱动侧门挂板(9a)通过驱动侧挂板吊臂(13a)安装在皮带(12)驱动固定位置;对称的,皮带(12)从动固定位置安装有从动侧挂板吊臂(13b),从动侧挂板吊臂(13b)与从动侧门挂板(9b)相连,从动侧门挂板(9b)下悬吊有从动侧轿门;
门电机(15)驱动皮带(12)顺时针及逆时针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可动刀片(3)通过第三摆杆(3a)、第四摆杆(3b)活动连接在门刀安装座上,由第二可动刀片驱动装置驱动实现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初始状态时,第一摆杆(2a)的尾端低于头端,并且第一摆杆(2a)同竖直方向的夹角在850到300之间。
CN201811632672.9A 2018-12-29 2018-12-29 轿厢减振装置 Active CN111377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2672.9A CN111377338B (zh) 2018-12-29 2018-12-29 轿厢减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2672.9A CN111377338B (zh) 2018-12-29 2018-12-29 轿厢减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7338A CN111377338A (zh) 2020-07-07
CN111377338B true CN111377338B (zh) 2021-10-08

Family

ID=71220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2672.9A Active CN111377338B (zh) 2018-12-29 2018-12-29 轿厢减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733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10283A (ja) * 1989-05-26 1990-1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1枚戸上開き式のダムウエーター
CN1458901A (zh) * 2001-07-16 2003-1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629063A (zh) * 2003-12-18 2005-06-22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CN1930076A (zh) * 2004-03-22 2007-03-14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门和层门的联接装置
CN102530689A (zh) * 2010-11-30 2012-07-0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轿厢用的振动抑制装置
CN102862904A (zh) * 2011-07-04 2013-01-09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门机的异步门刀
CN104773638A (zh) * 2014-01-15 2015-07-1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带轿门锁的异步门刀、电梯门机及轿门系统
CN104773637A (zh) * 2014-01-15 2015-07-1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带轿门锁的异步门刀、电梯门机及轿门系统
CN107074502A (zh) * 2014-10-15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CN207090748U (zh) * 2017-06-26 2018-03-13 上海贝思特门机有限公司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10283A (ja) * 1989-05-26 1990-1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1枚戸上開き式のダムウエーター
CN1458901A (zh) * 2001-07-16 2003-1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629063A (zh) * 2003-12-18 2005-06-22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CN1930076A (zh) * 2004-03-22 2007-03-14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门和层门的联接装置
CN102530689A (zh) * 2010-11-30 2012-07-0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轿厢用的振动抑制装置
CN102862904A (zh) * 2011-07-04 2013-01-09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门机的异步门刀
CN104773638A (zh) * 2014-01-15 2015-07-1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带轿门锁的异步门刀、电梯门机及轿门系统
CN104773637A (zh) * 2014-01-15 2015-07-1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带轿门锁的异步门刀、电梯门机及轿门系统
CN107074502A (zh) * 2014-10-15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CN207090748U (zh) * 2017-06-26 2018-03-13 上海贝思特门机有限公司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7338A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58911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엘리베이터 칸 도어 장치
JP585525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釣合おもり装置
EP2550224B1 (en) Arrangement for damping lateral sways of a rope-like means fixed to an elevator car
CN102530689A (zh) 电梯轿厢用的振动抑制装置
CN103287953B (zh) 一种电梯集成轿门锁异步门刀装置
CN1009818B (zh) 带有闭锁机构的电梯门驱动装置
KR101275325B1 (ko) 도어 인터락킹 시스템
CN109969933A (zh) 一种风叶单叶片安装吊具
JP670406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11377338B (zh) 轿厢减振装置
WO2006038397A1 (ja) 主ロープの振れ止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
CN101117870A (zh) 电梯轿门锁
CN111377337B (zh) 轿厢减振装置
CN200940381Y (zh) 电梯轿门锁
CN101023236A (zh) 底部闭锁装置
KR20100119031A (ko) 엘리베이터 도어의 구동 개폐장치
CN210884790U (zh) 自适应的安全钳提拉机构
CN108775141A (zh) 建筑用新型升降作业平台的附墙支座
CN205953297U (zh) 一种集成轿门锁的电梯异步门刀
CN103863927A (zh) 电梯三片上开门联动机构
CN203754189U (zh) 电梯三片上开门联动机构
JP5077014B2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振れ止め装置
JP2006151637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振れ止め装置
JP507949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吊り下げ装置
JPH05201657A (ja) エレベータ式立体駐車装置のカウンタウェイ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