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0748U -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0748U
CN207090748U CN201720747551.3U CN201720747551U CN207090748U CN 207090748 U CN207090748 U CN 207090748U CN 201720747551 U CN201720747551 U CN 201720747551U CN 207090748 U CN207090748 U CN 207090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arm
door
lock
pin
latch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75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笑吟
王士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ST DOOR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ST DOOR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ST DOOR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ST DOOR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475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0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0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0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它包括门刀背板、上门刀连杆、下门刀连杆、左刀臂组件、右刀臂组件、锁钩组件、联动解锁组件、摇杆组件、电动控制机构,所述上门刀连杆、左刀臂组件、下门刀连杆和右刀臂组件依次铰接形成位于门刀背板正面的平行四边形联动机构;所述电动控制机构设于所述门刀背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左刀臂组件的两侧,所述电动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左刀臂组件的水平移动使得左刀臂组件与右刀臂组件之间的刀臂间距控制在20mm~75mm之间。本实用新型在轿内扒门时,可以让左右刀臂选择快速接触层门球且不平行移动锁钩组件,减小轿门锁钩与互锁钩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加厅门与轿门开启的同步性。

Description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门刀,特别是公开一种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资料显示,电梯事故中因为门系统故障及维护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占电梯所有事故的80%。作为电梯关键的零部件,轿门锁可以在电梯发生故障或非电梯原因而导致的停梯中,避免电梯轿厢内的乘客被困在非开锁区域时产生非合理的逃生行为,因此轿门锁装置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多起乘客从轿厢内坠落到井道的事故调查分析结果来看,一方面原因是由于轿厢内乘客被困时未冷静等待救援而擅自违规扒轿门所致,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的是轿门机械锁的缺失或失效,轿门机械锁可以在电梯发生故障或非电梯原因而导致的停梯中,避免电梯轿厢内的乘客被困在非开锁区域时产生非合理的逃生行为。
充分考虑安全性以及功能性,近些年很多电梯企业针对轿门锁门刀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但多数都局限于全机械方式,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但为了满足国标要求和机械零件配合所固有且必须的联动距离,导致锁钩和互锁钩的配合间隙较大的缺陷产生,降低扒门时厅门和轿门开启的同步性,并加重“二次关门”现象。因此,为了体现多元化设计的优势,改善机械单方面设计的不足,基于机械机构并结合电气机构设计轿门锁门刀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多功能性的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包括门刀背板1、上门刀连杆2、下门刀连杆3、左刀臂组件4、右刀臂组件5、锁钩组件7、联动解锁组件8、摇杆组件9,所述上门刀连杆2、左刀臂组件4、下门刀连杆3和右刀臂组件5依次铰接形成位于门刀背板1正面的平行四边形联动机构,所述锁钩组件7、联动解锁组件8和摇杆组件9分别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的背面,所述左刀臂组件4包括左刀臂4001,所述右刀臂组件5包括右刀臂5001,所述锁钩组件7包括锁钩主体70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控制机构6,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设于所述门刀背板1的正面且位于所述左刀臂组件4的两侧,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控制所述左刀臂组件4的水平移动使得左刀臂组件4与右刀臂组件5之间的刀臂间距控制在20mm~75mm之间。
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包括推拉式电磁铁6001、限位摆动杆6002、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辅助杆6005、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限位轴承6007、铜球6008、摆动杆固定销6014、第一支撑杆固定销6012、第二支撑杆固定销6013;所述推拉式电磁铁6001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左端相连,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中部通过所述摆动杆固定销6014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右端设有第二U字形卡槽6009;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弧形限位孔1002,所述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的前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左端,所述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U字形卡槽6009、第二弧形限位孔1002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的后方;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中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销6012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右端与所述辅助杆6005的上端旋转相连,所述辅助杆600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的右端旋转相连,所述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的中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销6013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的两端前方、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两端前方分别设有所述铜球6008;所述铜球6008位于所述左刀臂组件4与右刀臂组件5之间、并在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右刀臂5001接触后发生联动。
所述左刀臂组件4包括左刀臂4001、左底板4002,所述左底板40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左水平销轴4003,所述左水平销轴4003上设有左压缩弹簧4004,所述左刀臂4001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左水平销轴4003的上并与所述左压缩弹簧4004的右端相连,所述左压缩弹簧4004的左端固定在所述左水平销轴4003的左端;
所述右刀臂组件5包括包括右刀臂5001、右底板5002,所述右底板50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右水平销轴5003,所述右水平销轴5003上设有右压缩弹簧5004,所述右刀臂5001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右水平销轴5003的上并与所述右压缩弹簧5004的左端相连,所述右压缩弹簧5004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右水平销轴5003的右端。
所述锁钩组件7包括锁钩主体7001、锁钩配重7002、锁钩固定销7003、锁钩限位销7004,所述锁钩配重7002固定在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左端,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左部通过所述锁钩固定销7003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中部设有限位腰孔7005,所述限位腰孔7005内设有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锁钩限位销7004;所述锁钩主体7中部的顶面设有与所述联动解锁组件8相接触并发生联动的联动曲面7006;所述锁钩限位销7004限制所述锁钩主体7001沿所述锁钩固定销7003旋转的旋转角度。所述锁钩限位销7004与所述限位腰孔7005将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旋转角度限制在0度~8度。
所述联动解锁组件8包括解锁板8001、解锁触发轴承8002、解锁限位销8003、锁板固定销8004,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一弧形限位孔1001,所述解锁限位销8003的前端与所述上门刀连杆2相连,解锁限位销8003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弧形限位孔1001、摇杆组件9的下部、解锁板8001的上端并位于所述解锁板8001的后方,所述解锁板8001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解锁限位销8003的第一U字形卡槽8005;所述解锁板8001的中上部通过所述锁板固定销8004与所述摇杆组件9旋转相连,所述解锁板8001的下端设有所述解锁触发轴承8002,所述解锁触发轴承8002与所述锁钩主体7001中部的顶面的联动曲面7006相接触并发生联动。
所述左刀臂4001的中上部背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左底板4002背面的左触发板4007,所述左触发板4007上设有伸向所述门刀背板1背面的左触发销4005,所述左触发销4005上设有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背面的左触发轴承4006;所述锁钩组件7上设有能与所述左触发轴承4006相接触并发生联动的辅助解锁杆7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梯的轿门锁与同步内夹门刀集成,同时加入以电气元件为主的电控机构,改善因国标要求和机械零件配合所固有且必须的联动距离而导致的锁钩和互锁钩的较大间隙配合的缺陷,以电控机构作为轿门锁门刀的辅助开锁机构,不仅符合新国家标准中对电梯安全性能增加防扒功能的规定,而且提高了厅门和轿门开启的同步性并减少“二次关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刀臂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刀臂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右刀臂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右刀臂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控制机构与门刀背板之间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控制机构与门刀背板之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正常开门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正常开门状态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非平层时,电动控制机构的推拉式电磁铁处于推式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非平层时,电动控制机构的推拉式电磁铁处于拉式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在平层区关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在平层区轿门外扒门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在平层区轿门外扒门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括门刀背板;1001、第一弧形限位孔;1002、第二弧形限位孔;
2、上门刀连杆;
3、下门刀连杆;
4、左刀臂组件;4001、左刀臂;4002、左底板;4003、左水平销轴;4004、左压缩弹簧;4005、左触发销;4006、左触发轴承;4007、左触发板;
5、右刀臂组件;5001、右刀臂;5002、右底板;5003、右水平销轴;5004、右压缩弹簧;
6、电动控制机构;6001、推拉式电磁铁;6002、限位摆动杆;6003、第一联动支撑杆;6004、第二联动支撑杆;6005、辅助杆;6006、电控摆动限位销;6007、限位轴承;6008、铜球;6009、第二U字形卡槽;6012、第一支撑杆固定销;6013、第二支撑杆固定销;6014、摆动杆固定销;
7、锁钩组件;7001、锁钩主体;7002、锁钩配重;7003、锁钩固定销;7004、锁钩限位销;7005、限位腰孔;7006、联动曲面;7007、辅助解锁杆。
8、联动解锁组件;8001、解锁板;8002、解锁触发轴承;8003、解锁限位销;8004、锁板固定销;8005、第一U字形卡槽;
9、摇杆组件;
10、动球;11、定球。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15,本实用新型包括门刀背板1、上门刀连杆2、下门刀连杆3、左刀臂组件4、右刀臂组件5、锁钩组件7、联动解锁组件8、摇杆组件9、电动控制机构6,所述上门刀连杆2、左刀臂组件4、下门刀连杆3和右刀臂组件5依次铰接形成位于门刀背板1正面的平行四边形联动机构,所述锁钩组件7、联动解锁组件8和摇杆组件9分别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的背面,所述左刀臂组件4包括左刀臂4001,所述右刀臂组件5包括右刀臂5001。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设于所述门刀背板1的正面且位于所述左刀臂组件4的两侧,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控制所述左刀臂组件4的水平移动使得左刀臂组件4与右刀臂组件5之间的刀臂间距控制在20mm~75mm之间。
所述左刀臂组件4包括左刀臂4001、左底板4002,所述左底板40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左水平销轴4003,所述左水平销轴4003上设有左压缩弹簧4004,所述左刀臂4001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左水平销轴4003的上并与所述左压缩弹簧4004的右端相连,所述左压缩弹簧4004的左端固定在所述左水平销轴4003的左端;所述左刀臂4001的中上部背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左底板4002背面的左触发板4007,所述左触发板4007上设有左触发销4005,所述左触发销4005上设有左触发轴承4006;所述左触发轴承4006与所述锁钩组件7相接触并发生联动。
所述右刀臂组件5包括包括右刀臂5001、右底板5002,所述右底板50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右水平销轴5003,所述右水平销轴5003上设有右压缩弹簧5004,所述右刀臂5001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右水平销轴5003的上并与所述右压缩弹簧5004的左端相连,所述右压缩弹簧5004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右水平销轴5003的右端。
所述左底板4002的上端与所述上门刀连杆2的左端铰接,所述左底板4002的下端与所述下门刀连杆3的左端铰接,所述右底板5002的上端与所述上门刀连杆2右端铰接,所述所述右底板5002的下端与所述下门刀连杆3的右端铰接。
所述锁钩组件7包括锁钩主体7001、锁钩配重7002、锁钩固定销7003、锁钩限位销7004、辅助解锁杆7007,所述锁钩配重7002固定在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左端,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左部通过所述锁钩固定销7003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中部设有限位腰孔7005,所述限位腰孔7005内设有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锁钩限位销7004;所述锁钩主体7中部的顶面设有与所述联动解锁组件8相接触并发生联动的联动曲面7006;所述锁钩限位销7004限制所述锁钩主体7001沿所述锁钩固定销7003旋转的旋转角度。所述锁钩限位销7004与所述限位腰孔7005将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旋转角度限制在0度~8度。所述辅助解锁杆7007固定在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顶部且位于靠近所述左刀臂4001的一侧,并能与所述左刀臂4001上的左触发销4005上设有的左触发轴承4006相接触、迫使所述锁钩主体7001发生转动实现解锁。
所述联动解锁组件8包括解锁板8001、解锁触发轴承8002、解锁限位销8003、锁板固定销8004,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一弧形限位孔1001,所述解锁限位销8003的前端与所述上门刀连杆2相连,解锁限位销8003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弧形限位孔1001、摇杆组件9的下部、解锁板8001的上端并位于所述解锁板8001的后方,所述解锁板8001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解锁限位销8003的第一U字形卡槽8005;所述解锁板8001的中上部通过所述锁板固定销8004与所述摇杆组件9旋转相连,所述解锁板8001的下端设有所述解锁触发轴承8002,所述解锁触发轴承8002与所述锁钩主体7001中部的顶面的联动曲面7006相接触并发生联动。
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包括推拉式电磁铁6001、限位摆动杆6002、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辅助杆6005、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限位轴承6007、铜球6008、摆动杆固定销6014、第一支撑杆固定销6012、第二支撑杆固定销6013;所述推拉式电磁铁6001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左端相连,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中部通过所述摆动杆固定销6014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右端设有第二U字形卡槽6009;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弧形限位孔1002,所述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的前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左端,所述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U字形卡槽6009、第二弧形限位孔1002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的后方;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中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销6012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右端与所述辅助杆6005的上端旋转相连,所述辅助杆600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的右端旋转相连,所述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的中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销6013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的两端前方、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两端前方分别设有所述铜球6008;所述铜球6008位于所述左刀臂组件4与右刀臂组件5之间、并在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右刀臂5001接触后发生联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其结构状态如下:
一、平层正常开关门
根据图9、图10,结合图1-8,在平层区域,轿门与层门配合,即轿门锁门刀在开锁区域有层门球。此时当轿厢停止运行时,上位机可以给轿厢的控制器发送指令。
在轿门关门状态下即控制器接收开门指令之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状态如图1,即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处于拉式状态,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右端的第二U字形卡槽6009将所述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限制在所述第二弧形限位孔1002的左上端、使得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处于水平状态,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被所述铜球6008撑开。
当控制器接收开门指令时:
首先,控制器输出命令断开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的通电开关,所述推拉式电磁铁6001向上推动呈现推式状态,从而带动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左端向上移动、限位摆动杆6002沿摆动杆固定销6014旋转、限位摆动杆6002的右端下降迫使所述第二U字形卡槽6009带动所述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沿第二弧形限位孔1002向右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由水平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的约束作用状态转变为竖直自由状态,即所述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如图9,辅助杆6005与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平行联动运行,左刀臂组件4的左压缩弹簧4004处于伸长状态,且左压缩弹簧4004的弹簧力克服层门球的作用力和锁钩主体7001的锁钩配重7002,迫使层门球的动球10以定球11为圆心发生旋转,打开层门锁。
其次,根据图9、图10,控制器输出命令作用于马达,马达带动同步带一同运转,同步带带动所述摇杆组件9的上端移动,摇杆组件9相对于门刀背板1转动,带动锁板固定销8004移动,而此时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受到层门球的作用力使得上门刀连杆2和下门刀连杆3暂时保持位置不变,即保持解锁限位销8003的位置不变,锁板固定销8004的转动实现解锁板8001与解锁限位销8003之间的高副约束顺时针转动,迫使解锁触发轴承8002与锁钩主体7001中部的顶面的联动曲面7006之间实现滚动摩擦接触并发生高副联动,迫使锁钩主体7001转动而解锁。最后,通过摇杆组件9带解锁限位销8003沿第一弧形限位孔1001移动,解锁限位销8003带动上门刀连杆2转动,导致上门刀连杆2、下门刀连杆3、左刀臂组件4和右刀臂组件5构成的平行四边形联动组件开始相对运动,左刀臂组件4和右刀臂组件5间距减小,由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作用于层门球,其间距保持在层门球直径46mm 不变,而左底板4002和右底板5002之间的水平方向间距减小,故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被压缩,摇杆组件9克服弹簧力做功。此后,当摇杆组件9受同步带作用而继续移动时,则由摇杆组件9带动整个门刀装置,进而带动整个门板向开门方向运动,从而实现电梯开门。
当控制器接收关门指令时:
首先,同步带带动摇杆组件9上端移动,由摇杆组件9带动整个门板向关门方向运动;其次,当关门到位时,安全回路闭合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的通电开关,所述推拉式电磁铁6001呈现拉式状态,通过限位摆动杆6002带动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转动,使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由竖直自由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并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之间形成约束作用状态,即所述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之间相互接触并相互作用,辅助杆6005与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平行联动运行,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的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处于收缩状态,层门球不受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的约束且在锁钩配重7002的作用力下关闭层门锁;最后,摇杆组件9继续转动,其与解锁限位销800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释放,同时带动锁板固定销8004实现解锁板8001与解锁限位销8003之间的高副约束逆时针转动,导致解锁触发轴承8002与锁钩主体7001之间的接触消失,锁钩配重7002迫使锁钩主体7001转动,从而实现轿门锁关闭。
二、非平层轿厢内扒门
根据图11、图12,结合图1~8,在非平层区域,轿门与层门未配合,即轿门锁开锁区域无层门球,且轿厢存在两种状态:即轿厢内有电、轿厢内无电。
1)、轿厢内有电时,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呈现拉式状态,通过限位摆动杆6002带动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转动,使其由竖直自由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并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形成约束作用状态,即所述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之间相互接触并相互作用,辅助杆6005与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平行联动运行,左刀臂4001、右刀臂5001的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处于收缩状态。因此左刀臂4001、右刀臂5001运动位移受约束,由于锁钩组件7的锁钩主体7001与互锁钩之间存在配合间隙,如果此时在轿厢内扒门,门刀装置向开门一侧移动,当移动距离大于轿门内的安全回路开关的配合距离时,则回路开关断开,轿厢内断电。
轿厢内断电后,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呈现推式状态,即释放限位摆动杆6002,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由水平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的约束作用状态转变为竖直自由状态,即所述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之间无相互作用力,辅助杆6005与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平行联动运行,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的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处于伸长状态。由于在非平层,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与层门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无法迫使锁钩组件7的锁钩主体7001转动而解锁。当继续扒门且扒门距离大于锁钩的配合距离时,锁钩组件7的锁钩主体7001与其配合的互锁钩发生接触,并产生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且该作用力随着扒门的持续而不断增加,此时锁钩主体7001受自重力的作用下垂,故呈常闭状态,无法打开轿门。
2)、当轿厢内无电时,在非平层轿厢内扒门的状态与上述关于轿厢有电时扒门的状态类似,在未扒门时,由于轿厢内无电,故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呈现推式状态,即释放限位摆动杆6002,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由水平与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的约束作用状态转变为竖直自由状态,即所述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之间无相互作用力,辅助杆6005与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平行联动运行,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的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处于伸长状态。由于在非平层,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与层门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无法迫使锁钩组件7的锁钩主体7001转动而解锁。当继续扒门且扒门距离大于锁钩的配合距离时,锁钩组件7的锁钩主体7001与其配合的互锁钩发生接触,并产生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且该作用力随着扒门的持续而不断增加,此时锁钩主体7001受自重力的作用下垂,故呈常闭状态,无法打开轿门。
三、非平层马达误动作
根据图11、图12,结合图1~8,在非平层区域,轿门与层门未配合,即轿门锁开锁区域无层门球,由于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气元件,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估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要考虑电气元件无电与有电两种状态。
1)、当门刀上电气元件无电时,马达误动作。故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呈现推式状态,即释放限位摆动杆6002,即所述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的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处于伸长状态。因马达误动作促使摇杆组件9左右摆动,此时导致上门刀连杆2、下门刀连杆3与左右刀臂组件4、右刀臂组件5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开始相互联动,但由于在非平层,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与层门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无法迫使锁钩组件7的锁钩主体7001转动而解锁,锁钩主体7001受自重力的作用下垂,故呈常闭状态,无法打开轿门。
2)、当门刀上电气元件有电时,马达误动作。首先,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呈现拉式状态,通过限位摆动杆6002带动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转动,使其由竖直自由状态转变为水平与刀臂约束作用状态,即所述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之间相互作用,辅助杆6005与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平行联动运行,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的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处于收缩状态,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运动位移受限;其次,当马达误动作时,马达传递力矩至同步带,同步带带动摇杆组件9运行,此时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上固定的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在门刀背板1正面受到了限位摆动杆6002对限位轴承6007的位移约束作用,而且在门刀背板1反面沿着第一弧形限位孔1001约束着摇杆组件9的转动,因此摇杆组件9带动整个门刀装置向马达驱动的一侧运行,当运行距离大于轿门内的安全回路开关的配合距离时,则回路开关断开,轿厢内断电。此后门刀的运行状况与上述的电气元件无电的状态相同,呈常闭状态,无法打开轿门。
四、平层区厅外营救
根据图13、图14、图15,结合图1~8,在平层区域,轿门与层门相互配合,即轿门锁开锁区域有层门球:动球10、定球11。当厅外产生扒厅门的力时,层门球向开门方向水平移动,层门球中定球11与左刀臂4001发生接触并产生压力,当扒门力持续产生并增加时,此时的左底板4002由于受限位摆动杆6002的结构约束,上门刀连杆2、下门刀连杆3和左刀臂组件4、右刀臂组件5构成的平行四边形联动组件保持不变,但层门球相对左刀臂组件4的左刀臂4001的反作用力迫使其克服左压缩弹簧4004的力作用,压缩左刀臂组件4上的左压缩弹簧4004,迫使左刀臂4001向开门方向水平运动,且左刀臂4001上的左触发轴承4006与锁钩主体7001上的辅助解锁杆7007相互相触,迫使锁钩主体7001向下旋转而解锁,从而实现厅外营救。
五、平层区轿厢内扒门
与正常开关门类似,结合图1~8,在平层区域,轿门与层门相互配合,即轿门锁开锁区域有层门球:动球10、定球11。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通电呈现拉式状态,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和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处于水平状态,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之间呈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状态,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处于收缩状态,左刀臂4001和右刀臂5001运动位移受限;当轿厢内产生扒门力时,本实用新型整体向开门一侧移动,且锁钩组件7的锁钩主体7001与互锁钩之间的配合间隙不断减小,当运行距离大于轿门内的安全回路开关的配合距离时,回路开关断开, 故电动控制机构6的推拉式电磁铁6001断电呈现推式状态,即释放限位摆动杆6002,铜球6008与刀臂4001、右刀臂5001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处于伸长状态。且左压缩弹簧4004和右压缩弹簧5004的弹簧力克服层门球的作用力和部分锁钩配重7002的重力,迫使层门球的动球10以定球11为圆心发生旋转,打开层门锁,受到左刀臂4001、右刀臂5001作用力,迫使锁钩主体7001向下旋转,此时门刀摇杆组件9受到马达力约束而保持摇杆组件9相对门刀装置的位置不变,即保持锁板固定销8004的位置不变,当继续扒门时,左刀臂组件4、右刀臂组件5、上门刀连杆2和下门刀连杆3构成的平行四边形联动组件在层门球的压力作用下开始运动,解锁限位销8003的转动导致解锁板8001与解锁限位销8003之间的高副约束顺时针转动,实现解锁触发轴承8002与锁钩主体7001中部的顶面的联动曲面7006之间实现滚动摩擦接触并发生高副联动,迫使锁钩主体7001转动而解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机械机构并结合电动机构实现了一种机电一体式轿门锁门刀,不仅实现了含轿门锁以及厅门轿门联动的基本功能,而且改善了在不同条件下厅门和轿门的开启状况。适用于电梯的正常开关门、在失电平层区的自救以及营救、在非平层区域防止人为部正当扒门产生事故。

Claims (6)

1.一种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包括门刀背板(1)、上门刀连杆(2)、下门刀连杆(3)、左刀臂组件(4)、右刀臂组件(5)、锁钩组件(7)、联动解锁组件(8)、摇杆组件(9),所述上门刀连杆(2)、左刀臂组件(4)、下门刀连杆(3)和右刀臂组件(5)依次铰接形成位于门刀背板(1)正面的平行四边形联动机构,所述锁钩组件(7)、联动解锁组件(8)和摇杆组件(9)分别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的背面,所述左刀臂组件(4)包括左刀臂(4001),所述右刀臂组件(5)包括右刀臂(5001),所述锁钩组件(7)包括锁钩主体(70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控制机构(6),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设于所述门刀背板(1)的正面且位于所述左刀臂组件(4)的两侧,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控制所述左刀臂组件(4)的水平移动使得左刀臂组件(4)与右刀臂组件(5)之间的刀臂间距控制在20mm~75m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控制机构(6)包括推拉式电磁铁(6001)、限位摆动杆(6002)、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辅助杆(6005)、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限位轴承(6007)、铜球(6008)、摆动杆固定销(6014)、第一支撑杆固定销(6012)、第二支撑杆固定销(6013);所述推拉式电磁铁(6001)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左端相连,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中部通过所述摆动杆固定销(6014)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限位摆动杆(6002)的右端设有第二U字形卡槽(6009);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弧形限位孔(1002),所述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的前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左端,所述电控摆动限位销(6006)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U字形卡槽(6009)、第二弧形限位孔(1002)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的后方;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中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销(6012)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右端与所述辅助杆(6005)的上端旋转相连,所述辅助杆(600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的右端旋转相连,所述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的中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销(6013)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第二联动支撑杆(6004)的两端前方、第一联动支撑杆(6003)的两端前方分别设有所述铜球(6008);所述铜球(6008)位于所述左刀臂组件(4)与右刀臂组件(5)之间、并在铜球(6008)与左刀臂(4001)、右刀臂(5001)接触后发生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 所述的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刀臂组件(4)包括左刀臂(4001)、左底板(4002),所述左底板(40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左水平销轴(4003),所述左水平销轴(4003)上设有左压缩弹簧(4004),所述左刀臂(4001)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左水平销轴(4003)的上并与所述左压缩弹簧(4004)的右端相连,所述左压缩弹簧(4004)的左端固定在所述左水平销轴(4003)的左端;
所述右刀臂组件(5)包括包括右刀臂(5001)、右底板(5002),所述右底板(50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右水平销轴(5003),所述右水平销轴(5003)上设有右压缩弹簧(5004),所述右刀臂(5001)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右水平销轴(5003)的上并与所述右压缩弹簧(5004)的左端相连,所述右压缩弹簧(5004)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右水平销轴(5003)的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组件(7)包括锁钩主体(7001)、锁钩配重(7002)、锁钩固定销(7003)、锁钩限位销(7004),所述锁钩配重(7002)固定在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左端,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左部通过所述锁钩固定销(7003)与所述门刀背板(1)旋转相连,所述锁钩主体(7001)的中部设有限位腰孔(7005),所述限位腰孔(7005)内设有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锁钩限位销(7004);所述锁钩主体(7001)中部的顶面设有与所述联动解锁组件(8)相接触并发生联动的联动曲面(7006);所述锁钩限位销(7004)限制所述锁钩主体(7001)沿所述锁钩固定销(7003)旋转的旋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 1或4 所述的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解锁组件(8)包括解锁板(8001)、解锁触发轴承(8002)、解锁限位销(8003)、锁板固定销(8004),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一弧形限位孔(1001),所述解锁限位销(8003)前端与所述上门刀连杆(2)相连,解锁限位销(8003)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弧形限位孔(1001)、摇杆组件(9)的下部、解锁板(8001)的上端并位于所述解锁板(8001)的后方,所述解锁板(8001)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解锁限位销(8003)的第一U字形卡槽(8005);所述解锁板(8001)的中上部通过所述锁板固定销(8004)与所述摇杆组件(9)旋转相连,所述解锁板(8001)的下端设有所述解锁触发轴承(8002),所述解锁触发轴承(8002)与所述锁钩主体(7001)中部的顶面相接触并发生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刀臂(4001)的中上部背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左底板(4002)背面的左触发板(4007),所述左触发板(4007)上设有伸向所述门刀背板(1)背面的左触发销(4005),所述左触发销(4005)上设有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背面的左触发轴承(4006);所述锁钩组件(7)上设有能与所述左触发轴承(4006)相接触并发生联动的辅助解锁杆(7007)。
CN201720747551.3U 2017-06-26 2017-06-26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Active CN207090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7551.3U CN207090748U (zh) 2017-06-26 2017-06-26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7551.3U CN207090748U (zh) 2017-06-26 2017-06-26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0748U true CN207090748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5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7551.3U Active CN207090748U (zh) 2017-06-26 2017-06-26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07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3243A (zh) * 2019-05-16 2019-08-09 江南大学 一种图书馆存取书机器人的夹手机构
CN11137733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轿厢减振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733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轿厢减振装置
CN111377338B (zh) * 2018-12-29 2021-10-08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轿厢减振装置
CN110103243A (zh) * 2019-05-16 2019-08-09 江南大学 一种图书馆存取书机器人的夹手机构
CN110103243B (zh) * 2019-05-16 2022-05-24 江南大学 一种图书馆存取书机器人的夹手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0942A (zh)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CN105151965B (zh) 一种电梯门刀
CN205804230U (zh) 一种节能型检票闸机
CN101081677B (zh)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JP2020509983A (ja) エレベータ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07090748U (zh) 双锁式防扒轿门锁门刀装置
CN101666189A (zh) 轨道交通屏蔽门锁紧装置
CN201842558U (zh) 一种电梯门刀轿门锁装置
CN102923554A (zh) 一体式轿门锁门刀
CN201896507U (zh)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锁定解锁装置
CN201390580Y (zh) 一种电梯轿门锁
CN102372206A (zh) 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装置
CN205527239U (zh) 一种集成轿门锁同步门刀及同步门刀系统
CN206901561U (zh) 一种电梯层门解锁装置
CN201265310Y (zh) 轨道交通屏蔽门锁紧装置
CN203558690U (zh) 一种电梯门锁装置中的轿门锁
CN201058783Y (zh)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CN200940381Y (zh) 电梯轿门锁
CN202897753U (zh) 一体式轿门锁门刀
CN205953297U (zh) 一种集成轿门锁的电梯异步门刀
CN102642758A (zh) 简易型电梯轿门锁
CN102444332B (zh)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锁定解锁装置
CN108439158A (zh) 电梯用轿门开门限制装置
CN104692220B (zh) 一种双动刀臂式轿门锁门刀
CN111847203A (zh) 一种电梯滑杆轿门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