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80A - 输出设备和输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出设备和输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80A
CN1113580A CN94119529A CN94119529A CN1113580A CN 1113580 A CN1113580 A CN 1113580A CN 94119529 A CN94119529 A CN 94119529A CN 94119529 A CN94119529 A CN 94119529A CN 1113580 A CN1113580 A CN 1113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liminated
input
interface sec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19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82C (zh
Inventor
森顺一
池野俊彦
小城芳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74Deleting of print jo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输出设备包括:多个接口部分,用于输入从 上级设备提供的数据;输入缓冲部分,用以存储输入 数据;分析部分,用于分析输入数据并形成预定图象 数据;输出部分,用于输出或打印该图象数据;判定部 分,用于判定是否从多个接口部分之哪一个输入的数 据应被消除;消除部分,用于以一预定方法消除所判 定的对应输入缓冲器中的数据;通知部分,向操作员 通报当前正在消除的接口。还提供了相应的输出方 法。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安装输入从一上级装置给出的信号的多个接口部分的输出装置,以及其输出方法。
在那些传统的输出装置之中,例如,在诸如打印机和类似装置等打印设备之中,有一种其中安装多个与输入信息的接口部分,而每一接口部分通过一条预定的电缆软线连至一主机、一网络、等等。在这种打印设备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一种方法,即某一接口连至一个人计算机,而其余一些接口则通过一个网络等等连接至一工作站。因此,每次从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执行一次打印处理时,不需要实际地进行各条电缆的再次连接。
另一方面,还有这样的情况,例如,在操作员向打印设备送出数据之后,他可能在打印设备的处理结束之前的半途中,希望停止对所提供数据的打印处理;或者还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例如,由于输入了禁用数据,打印处理不能执行正常打印并且处理被中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必须消除那些已经被存储在打印设备中的禁用数据。作为对上述这些情况的防范措施,很多打印设备都具有一个消除存储在打印设备内的全部数据,并由操作员从主体的操作面板上或类似部件上发出复位指令,而强制地停止处理过程的功能。这种强制地停止处理的功能,被称之为(例如)复位功能。
但是,在一些打印设备通过如上所述的多个接口部分与多个主机相连的情况下,在执行上述复位功能时,从所有主机输入的数据都会被强制地消除掉。亦即,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某一操作员通过某一接口从某一主机送出禁用数据,并且因而他必须半途停止这一打印处理而执行复位处理时,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由另一操作员通过另一接口从另一主机输入的数据也同时被消除,进而使得另一操作员被某一操作员所干扰或影响。
本发明即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设备和输出方法,其中在一个对应于被任意指定的一个接口的缓冲器内的数据得到消除。
根据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输出设备,其包括:多个接口部分,用于输入从一上级装置中提供的数据;一个输入缓冲器部分,用于存储该输入数据;一个分析部分,用于分析输入数据和形成预定图象数据;一个用于输出图象数据的输出部分;其中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是否从多个接口部分中的哪一个部分输入的数据应当被消除;以及消除装置,用于以一种预定的方法消除在其中已经存储有应被消除数据的输入缓冲器部分内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输出设备,其包括:多个接口部分,用于输入从一上级装置中提供的数据;一个分析部分,用于分析输入数据并形成预定图象数据;一个数据存储部分,用于存储图象数据;以及一个输出部分,用于输入图象数据,其中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是否用于从该多个接口部分中的哪一个输入的数据的图象数据应当被消除;以及消除装置,用于以一预定方法消除在其中已经存储有要消除的图象数据的数据存储部分中的数据。
图1为一个可应用本发明的第一输出设备的横剖视图。
图2是一个可应用本发明的第二输出设备的外观图;
图3是图1中所示输出设备的系统方框图;
图4是表示-I/F复位中断处理的流程图。
在解释实施例的一种结构之前,将结合图1和图2描述应用本实施例的激光束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的较佳结构。
应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不限于激光束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打印系统的打印机。
图1表示可以采用本发明的第一输出设备的结构,并且示出的为例如一种激光束打印机(LBP)的情况。
在图中,参考号1500表示LBP的主体,用以从与外部相连的主机中接收和存储打字信息(字符码等等)、格式信息、宏指令、等等,并根据这些信息形成一个对应字符图案、格式图案等等,从而将图象形成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或类似物上。
参考号1501表示一个操作单元,其上安排有用于操作的开关、LED显示器件等等。参考号1000指示一个打印机控制单元,控制整个LBP主体1500,并分析从主机提供的字符信息等等。打印机控制单元1000主要将字符信息转换成与字符图案相对应的视频信号,并输出至激光驱动器1502。激光驱动器1502是一个驱动半导体激光器1503的电路,它根据输入的视频信号对从半导体激光器1503中射出的应被接通或者关断的激光束1504的操作进行开/并控制。激光束1504被一个转动多面镜1505向左右偏转,进而扫描和暴光至一静电鼓1506上。
由此,在静电鼓1506上形成字符图案的静电潜象。该潜象由设置在静电鼓1506周围的显影单元1507所显影,被显影的图象被拷贝地传输至记录纸上。切割好的纸被用作为记录纸。切割好的记录纸装在设于LBP主体1500中的纸盒1508内,并逐页地由一送纸辊1509和传送辊1510和1511所拾取并传送至设备之中,记录纸被提供到静电鼓1506。
LBP主体1500具有至少一个或者更多卡片槽(图中未示),因而除了内设字体根之外,还能连接不同语言系统的光学字体根卡和控制卡(仿真卡)。
LBP主体1500进一步地具有一硬盘,使得主体1500能够存储字体根数据,或能够下载前述不同语言系统的光学字体根卡和控制卡(仿真卡)的内容。
图2是表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第二输出设备结构的外部视图,表示了例如一台喷墨记录设备(IJRA5100)的情况。
在图中,与导向螺杆5005的螺旋槽5004相啮合的托架HC具有一个针脚(图中未示)并且沿箭头(a)和(b)的方向往复运动。该导向螺杆5005通过驱动力传送齿轮5011和5009以互锁关系相对于一驱动电机5013转动。一个喷墨盒IJC安装在该托架HC上。参考号5002表示一个压纸板,它沿托架运动方向将纸压向压纸卷筒5000;光电耦合器5007和5008起到一个原位置检测装置的作用,用于识别在光电耦合器的区域之内托架杆5006的出现,并用于执行电机5013等等之转动方向的转换操作;部件5016支撑一个用于罩盖整个记录头表面的罩盖部件5022;吸收装置5015用于吸收罩盖部件内侧,并通过罩盖中的开孔5023执行记录头的吸收恢复;清洁刮片5017,它能由一部件5019沿前、后方向加以移动;主体支撑板5018,它支撑刮片5017和部件5019;以及杆5012,用于起动吸收恢复的吸收操作;杆与一凸轮5020的运动相关联地运动,该凸轮5020与托架进入相互啮合;来自驱动电机的驱动力则通过众所周知的传输方式例如接合转换等等得到传输和控制。
尽管这些罩盖、清洁、以及吸收恢复是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使得当托架达到在原位置处的一个范围时,可以通过在其对应位置处导向螺杆5005的操作来完成所需要的处理,但是这足以构成以便以众所周知的定时完成所需的操作。
IJRA主体5100具有至少一个或更多卡槽(图中未示),以便除内设的字体根之外还可连接不同语言系统的光学字体根卡和控制卡(仿真卡)。
IJRA主体5100还具有一个硬盘,也能够存储字体根数据并下载如上所述的不同语言系统的光学字体根卡和控制卡(仿真卡)的内容。
图3是一个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结构的系统方框图,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激光束打印机,作为一个实例。
在图3中,参考号1500代表激光束打印机(后文中称之为“LBP”),其包括打印控制器1000(后文中称作为一“控制器”)、一发动机4、一控制面板装置1501、以及一磁盘装置6。LBP与外部主机设备2a和2b相连接。LBP以这样的方式构成,使其接收来自主机设备2a和2b的打印数据等等,并且执行一打印处理。
在控制器1000中,CPU7根据存储在PROM8内的各种控制程序来控制每一部分。在PROM8中,也已存储了下列一些程序:打印数据分析程序,当诸如作为打印数据等等的输入数据被译码和转换成图象数据时,CPU7则引用该分析程序;一个第一消除程序,用于以一预定方法消除存储在一输入缓冲器部分内的数据;一个第二消除程序,用于以一预定方法消除存储在一帧缓冲器部分内的数据;一个判定程序,用于将所指定的接口部分与当前正在执行打印处理的接口部分相比较,判定是否采用了第一和第二消除程序之中的任一个;等等。
一个第一主机接口(下文中将“接口”称作为“I/F”)11a以及一个第二主机I/F11b,是用于分别与主机设备2a和2b进行打印数据、指令、或类似信息通信的接口。一发动机I/F12则与实际进行打印的发动机4相通信。控制面板I/F13是用于与向操作员指明LBP1500之状态的控制面板装置1501进行指令和状态的通信,也用于由操作员发出指令以改变打印环境或者指定要为LBP1500作复位的I/F,磁盘I/F14则与磁盘装置6相通信。
参考号9代表一个RAM,其具有一第一输入缓冲器9a,用以暂存来自主机2a的诸如打印数据等等的输入数据;一个第二输入缓冲器9a,用以暂存来自主机2b的诸如打印数据等的输入数据;一个帧缓冲器9c,用以存储图象数据;以及一个当前I/F名称存储区域,用以存储当前正在执行打印处理的I/F的名称。RAM9也用作为CPU7的一个工作区域。
参考号10代表一个NVRAM(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保持例如一打印环境或类似信息。
控制面板装置1501包括:一第一I/F复位钮5a,在操作员希望获得来自第一I/F11a的输入数据的复位处理时,按下该钮5a;一第二复位钮5b,在操作员希望获得来自第二I/F 11b的输入数据的复位处理时,按下该钮5b;一个第一LED5c,它在来自第一I/F11a的数据复位处理期间被点亮;一个第二LED5d,它在来自第二I/F 11b的数据的的复位处理期间被点亮;一液晶显示面板(图中未示),用以显示一字符串(例如其为正在被复位I/F的名称),等等。
盘装置6是一个存储各种数据的外部存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磁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等等。
发动机4是一实际地向记录介质上打印图象数据的装置。
LBP1500接收来自一电源部分(图中未示)的电功率。
现在将参照图3,描述当从主机2a提供数据的情况下,由LBP1500执行的一般打印处理过程。
当数据通过主机I/F11a从主机2a提供至LBP1500时,CPU7将输入数据(该数据是由一字符码和一控制码构成的)存储到第一输入缓冲器9a之中。CPU7也将一个标明第一I/F的值,例如“1”,存入当前I/F存储区域9d之中。
在全部输入数据被存放输入缓冲器9a中之后,CPU7根据存储在PROM8内的打印数据分析程序对存储在输入缓冲器9a中的打印数据进行译码,并将例如字符码转换成一字符图案,从而形成图象数据。由CPU7所形成的图象数据被存放帧缓冲器9c(位映射存储器)之中。
CPU7对全部输入数据进行译码,并形成图象数据,存入帧缓冲器9之中,此后,通过发动机I/F12将存储在帧缓冲器9c内的图象数据(位映射数据)送给发动机4。
当通过发动机I/F12接收从CPU7发送的图象数据时,发动机4将图象数据打印和输出到实际记录介质上。
如上所述,在数据从主机2a输入的情况下,LEP1500执行一般的打印处理,从而实际地向记录介质输出图象数据。
在数据从主机2b提供的情况下,LBP1500执行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处理过程,不同的只是输入数据(其由一字符码和一控制码构成)被存储在第二输入缓冲器9b中,一个标明第二I/F的值,例如“2”,被存储在当前I/F存储区域9d中,使得图象数据被实际地输出到记录介质上。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如上所述的一般打印处理期间操作员按下提供在控制面板装置1501上的第一I/F复位钮5a或第二I/F复位钮5b时,便向CPU7发出用以复位第一I/F或第二I/F的中断通知。下面将结合图4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在此情况下由控制器1000控制的复位处理过程。
图4所示流程中的程序已被存储在PROM8之中并由CPU7执行。
当从控制面板装置1501产生复位第一或第二I/F的中断通知时,CPU7在步骤S1判定其是否为复位第一I/F的中断。当在步骤S1中CPU7判定其是复位第一I/F的中断通知时,CPU7在步骤S2通过控制面板I/F13点亮控制面板装置1501的第一LED5c。在步骤S3,作出存储于当前I/F名称存储区域9d中的值是否等于“1”(第一I/F)的检查。在标明第一I/F的值(1)已存入当前I/F名称存储区域9d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从主机设备2a接收的输入数据正在被打印。在标明第二I/F的值(2)已被存储的情况下,则意味着从主机设备2b接收的输入数据正在被打印。在步骤S3,当CPU7判定为存储在当前I/F存储区域9d中的值等于“2”时,亦即当来自第二主机的输入数据正在被打印(或者,在图象显影期间)时,CPU7在步骤S4消除存储在第一输入缓冲器中的输入数据。这是因为,恰在中断处理开始之前,控制器1000正在执行对从第二主机2b所接收的输入数据的打印处理(或者,正在进行图案显影处理),存储在帧缓冲器9c中的对应于从第二主机2b接收的输入数据的图象数据未被消除。在步骤S5,在存储在第一输入缓冲器9a中的输入数据被消除之后,CPU7关灭第一LED5c,从而结束中断处理。在这一情况下,因为它与对其中正在打印来自第二主机2b的输入数据(或图案显影期间)所进行的复位中断有关,所以在中断处理结束之后,由中断处理所中断的对来自第二主机2b的输入数据的打印处理(或图案显影处理),再次开始。另一方面,当CPU7在步骤S3判定出存储在当前I/F名称存储区域9d内的值等于“1”,即,来自第一主机的输入数据正在被处理(或图案显影期间)时,CPU7在步骤S6消除存储在帧缓冲器9c中的图象数据。这意味着恰在中断处理开始之前,控制器1000正在打印从第一主机2a接收的数据(或正处于图案显影期间),使得要被打印的图象已被存储于帧数据缓冲器9c之中。处理过程顺序地前进到步骤S4,如上所述,存储在第一输入缓冲器9a中的输入数据被消除。在步骤S5在存储在第一输入缓冲器9a内的输入数据被消除之后,第一LED5c被关灭,中断处理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由中断处理所中断的处理是对来自第一主计算机的数据的打印处理,由这一中断所执行的是来自第一主计算机的数据的复位处理。所以,在中断处理完成之后,被中断的对来自第一主计算机数据的打印处理不被再次启动。
当CPU7判定在步骤S1中中断指明为复位第二I/F的中断通知,CPU7则在步骤S6接通第二LED5d,在步骤S7作出检测,查明存储在当前I/F名称存储区域9d内的值是否等于“2”。
当其判定存储于当前I/F名称存储区域9d内的值等于“1”,即,来自第一主机2a的输入数据正在被打印(或在图案显影期间)时,CPU7在步骤S8消除存储在第二输入缓冲器9b中的输入数据。这是因为,恰在中断处理被起动之前,控制器1000正在执行对从第一主机2a所接收的数据进行的打印处理(或图案显影),而存储在帧缓冲器9c中的图象数据(对应于从第一主机2a所接收的输入数据)不被消除。
因而,在步骤S9,CPU7消除存储在第二输入缓冲器9b内的输出数据,此后,关断第二LED5d。中断处理结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执行了对其中正在打印来自第一主机2a的输入数据(或正对其进行图案显影)的处理的复位中断,所以当中断处理结束时,被该中断处理所中断的对来自第一主机2a的输入数据的打印处理(或图案显影处理),被重新启动。
另一方面,在步骤S7,当CPU7判定存储在当前I/F名称存储区域9d中的值等于“2”,即,在步骤S7中来自第二主机2b的输入数据正在打印(或在图案显影期间)时,CPU7在步骤S10消除存储在帧缓冲器9c中的图象数据。这是因为,恰在中断处理开始之前,控制器1000正在执行对从第二主机2b接收的输入数据的打印处理(或图案显影),要被打印的图象数据已被存入该帧缓冲器9c之中。
处理程序前进到步骤S8,存储在第二输入缓冲器9b中的输入数据以与上述相似的方式被消除。在步骤S9,当对存储在第二输入缓冲器9b中的输入数据的消除结束时,第二LED5d被关灭,中断处理结束。在这种情况下,由中断处理所中断的是对来自第二主机2b的输入数据的打印处理(或图案显影处理)。由这种中断所执行的是对来自第二主机2b的输入数据的复位处理。所以,在中断处理之后,被中断的对来自第二主机2b的输入数据的打印处理(或图案显示处理)的打印处理不被再启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消除由用户所指定的任意I/F的输入缓冲器内的输入数据。例如,即使当第一I/F11a处于激活(active)状态,输入数据通过第一I/F11a从第一主机2a接收并正在被打印(或图案显影期间)时,可以通过第二I/F11b接收输入数据,并可消除存储在输入缓冲器9b中的输入数据。
如上所述,仅仅那些需要复位处理的数据可以被复位,能够防止不需要被复位的数据被强制复位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由于正确指示I/F的LED在复位操作期间处于ON(接通)状态,操作员使能够识别出正在执行消除处理的那一I/F。因此,能够防止数据被错误地送至正在执行复位操作的接口因而错误地被消除和不能得到打印及输出的情况发生。
尽管已经结合采用LBP作为打印设备的一个实例描述了本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这一实例之中。例如,亦可采用如LED打印机、点震打印机等等其它打印机,或如打印机、复印设备等等其它的打印设备。
尽管已经结合具有多个缓冲器作为一个实例的情况描述了本实施例,但是也同样能够以采用一个输入缓冲器并将一个I/F名称识别器或类似装置加至每一要存储的数据上的方式来构成。
尽管已经示出了采用控制面板装置的实例,并对其作为由操作员指定要被复位的I/F的一种方法进行了描述,但是同样能够采用通过一主机指令而指定要被复位的I/F操作的方法。
尽管已经结合其中通过采用控制面板上的LED将处于复位处理期间的接口通知给操作员的方式为例,描述了本实施例,但是处于复位处理期间的接口的名称也能够被显示在控制面板装置的液晶显示器(LCD)上。或者,亦可通过一双向接口将该接口的名称通知给主机,并显示在其CRT等等显示器件上。
利用这一结构,本发明对于诸如主机等等的上级设备及诸如打印机等等的打印设备的位置为远距安装等等的情况特别有效。
本发明既可以用于包括多套设备的一个系统,也可以用于只包括一套设备的一种设备。本发明显然还能用于通过向一系统或一设备提供一个程序而完成本发明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在输入缓冲器中的输入数据(包括一字符码和一控制码),已被消除。但是,每一I/F的一类型状态(type phase)或宏数据也可得到消除。
根据上述实施例,能够消除由用户指定的一任意I/F的帧缓冲器中的图象数据。

Claims (14)

1、一种输出设备,包括:
多个接口部分,用于输入从一上级设备中提供的数据;
一输入缓冲器部分,用于存储该输入数据;
一分析部分,用于分析该输入数据,并形成预定的图象数据;以及
一输出部分,用于输出所述图象数据;
其中该设备进一步包括:
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是否从所述多个接口部分之哪一个输入的数据应当被消除;以及
消除装置,用于通过一预定方法消除在其中已存储有要消除数据的所述输入缓冲器内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在所指定的接口部分不同于当前正在打印的接口部分的情况下,所述判定装置判定在所述输入缓冲器部分中的数据应当被消除。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在所指定的接口部分与当前正在打印的接口部分相一致时,所述判定部分同时消除所述输入缓冲器部分中和用以存储所述图象数据的所述数据存储部分中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进一步包括通知装置,用于通知操作员正在消除的接口部分。
5、一种输出设备,包括:
多个接口部分,用于输入从一上级设备提供的数据;
一分析部分,用于分析该输入数据,并且形成预定的图象数据;
一数据存储部分,用于存储所述图象数据;以及
一输出部分,用于输出所述图象数据;
其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
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是否从所述多个接口部分的哪一个中输入的数据的图象数据应当被消除;以及
消除装置,用于以一预定方法消除在其中已经存储有应被消除的图象数据的所述数据存储部分内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中在所指定的接口部分与当前正在打印的接口相一致的情况下,所述判定装置同时消除在用以存储所述输入数据的输入缓冲器部分中和所述数据存储部分中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进一步包括通知装置,用以通知操作员当前正在消除的接口部分。
8、一种输出设备中的输出方法,该设备包括:
多个接口部分,用于输入从一上级设备提供的数据;
一输入缓冲器部分,用于存储该输入数据;
一分析部分,用于分析该输入数据,并形成预定图象数据;以及
一输出部分,用于输出所述图象数据;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判定是否从所述多个接口部分之哪一个输入的数据应当被消除;以及
通过一预定方法消除在其中已经存储有应被消除数据的所述输入缓冲器部分内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在所指定的接口部分不同于当前正在打印的接口部分的情况下,判定所述输入缓冲器部分内的数据应当被消除。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在所指定的接口部分与当前正在打印的接口部分相一致的情况下,同时消除在所述输入缓冲器部分中和用以存储所述图象数据的所述数据存储部分中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知操作员当前正在消除的接口部分的步骤。
12、一种输出设备中的输出方法,该设备包括:
多个接口部分,用于输入从一上级设备提供的数据;
一分析部分,用于分析该输入数据,并形成预定图象数据;
一数据存储部分,用于存储所述图象数据;以及
一输出部分,用于输出所述图象数据;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判定是否从所述多个接口部分之哪一个所输入的数据的图象数据应被消除;以及
以一预定的方法消除在其中已经存储有要被消除的图象数据的所述数据存储部分中的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在所指定的接口部分与当前正在打印的接口部分相一致时,同时消除在用以存储所述输入数据的所述输入缓冲器部分中和所述数据存储部分中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知操作员正在消除的接口部分的步骤。
CN94119529A 1993-12-17 1994-12-17 输出设备和输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17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874193A JP3222668B2 (ja) 1993-12-17 1993-12-17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18741/1993 1993-12-17
JP318741/93 1993-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80A true CN1113580A (zh) 1995-12-20
CN1111782C CN1111782C (zh) 2003-06-18

Family

ID=1810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195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1782C (zh) 1993-12-17 1994-12-17 输出设备和输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6052204A (zh)
EP (1) EP0662656B1 (zh)
JP (1) JP3222668B2 (zh)
KR (1) KR0184647B1 (zh)
CN (1) CN1111782C (zh)
DE (1) DE69434134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485B1 (en) * 1996-05-23 2001-06-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in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3582230B2 (ja) * 1996-06-04 2004-10-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
JPH11168524A (ja) * 1997-12-05 1999-06-22 Canon Inc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装置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2000135820A (ja) * 1997-12-11 2000-05-16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を制御する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及び印刷装置を制御する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を送出する送出装置
JP3762124B2 (ja) * 1997-12-26 2006-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4560917B2 (ja) 1999-10-15 2010-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976072B2 (en) * 2001-03-30 2005-12-1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job queues
US7102771B2 (en) 2002-05-07 2006-09-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rol of outputs from a printing device
US7456992B2 (en) * 2002-07-12 2008-11-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JP2004341728A (ja) * 2003-05-14 2004-12-02 Canon Inc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キャンセ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1972A (en) * 1986-07-14 1991-02-12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printer
US5075874A (en) * 1989-04-10 1991-12-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for computer output printer
JP2940676B2 (ja) * 1989-06-16 1999-08-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3305737B2 (ja) * 1991-11-27 2002-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の機密情報管理方式
EP0556994B1 (en) * 1992-02-10 2001-08-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utput method and unit
JPH05250108A (ja) 1992-03-09 1993-09-28 Shinko Seisakusho Co Ltd 印刷データの出力管理装置
JP3165268B2 (ja) * 1992-10-30 2001-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771315A (en) * 1993-06-15 1998-06-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o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for comparing read patterns corresponding to visible and infrared light with registered patterns to identify copy-prohibited printed matter
US5440409A (en) * 1993-07-01 1995-08-08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unapproved copy preventing means
JP3062679B2 (ja) * 1995-05-31 2000-07-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US20020135816A1 (en) * 2001-03-20 2002-09-26 Masahiro Ohw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0184647B1 (ko) 1999-05-15
US20030128388A1 (en) 2003-07-10
DE69434134D1 (de) 2004-12-23
JPH07175608A (ja) 1995-07-14
EP0662656A1 (en) 1995-07-12
US6052204A (en) 2000-04-18
KR950020305A (ko) 1995-07-24
US6567183B1 (en) 2003-05-20
US6897975B2 (en) 2005-05-24
DE69434134T2 (de) 2005-12-01
JP3222668B2 (ja) 2001-10-29
EP0662656B1 (en) 2004-11-17
CN1111782C (zh) 2003-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1322A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reduced memory capacity requirement
CN1269018C (zh) 打印控制设备和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111782C (zh) 输出设备和输出方法
CN1178938A (zh) 设置有多个打印机构的组合式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274C (zh) 输出方法和设备
EP0450013B1 (en) Reproduction apparatus operation during malfunction recovery
CN1256242C (zh) 图像打印装置及其白线补偿方法
US5777617A (en) Outputting information received from external apparatus, at controlled output size
CN101078975A (zh)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JPH08244314A (ja)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プリンタ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H0615930A (ja) 印刷装置
JP3363538B2 (ja) カラー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871981B2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H07219731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984156B2 (ja) 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780223B2 (ja) 複合機、画像データの転送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3581432B2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860210B2 (ja) 印刷制御装置
JPH08244289A (ja)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H064241A (ja) 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2000293325A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JP2006110789A (ja) 各種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備えた印刷装置における解像度の選択
JPH0695814A (ja) 印刷データ転送方式
JP2005190378A (ja) 印刷装置
JPH08300748A (ja) 画像出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