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2321A -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2321A
CN111352321A CN202010156129.7A CN202010156129A CN111352321A CN 111352321 A CN111352321 A CN 111352321A CN 202010156129 A CN202010156129 A CN 202010156129A CN 111352321 A CN111352321 A CN 111352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toner container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61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2321B (zh
Inventor
佐藤正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61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2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2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2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2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2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supply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eveloper supply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壳体、显影辊、连接管和色粉容器。主壳体包括片状物供给托盘。显影辊设置在主壳体内。连接管在主壳体内侧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色粉容器用于容纳色粉。连接管的一端部连接至色粉容器。色粉容器具有用于补充色粉的进入开口。色粉容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绕着连接管枢转地移动。在第二位置时进入开口的位置高于在第一位置时进入开口的位置。

Description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本申请是2017年01月23日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710058468.X、发明名称为“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成相型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一种喷墨式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用于喷射油墨以形成图像的喷头。
根据一种该喷墨式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油墨盒系统从而盒能够被新的盒替代以补充油墨至该设备的主体。根据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2-71585中描述的另一种喷墨式图像形成设备,提供一种液体供给系统,使用者将油墨补充至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外侧的油墨箱,并且补充进入油墨箱的油墨在负压下被吸取并且被供给至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
在电子成相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类似于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2-71585中描述的喷墨式图像形成设备,都需要设置使用者能够补充色粉的色粉容器。色粉容器中补充的色粉被供给至显影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成相型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及其他目的,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壳体;显影辊;连接管和色粉容器。主壳体包括片状物供给托盘。显影辊设置在主壳体内。连接管在主壳体内侧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色粉容器用于容纳色粉。连接管的一端部被连接至色粉容器。色粉容器具有用于补充色粉的进入开口。色粉容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绕着连接管枢转地移动。在第二位置时,进入开口的位置高于在第一位置时进入开口的位置。
优选地,连接管具有中空圆筒形的形状。
优选地,色粉容器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一端部连接至连接管,进入开口设置在另一端部。色粉容器在从色粉容器的一端部朝向色粉容器的另一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色粉容器在从连接管的一端部朝向连接管的另一端部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优选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传送构件,传送构件设置在色粉容器中并且包括用于传送色粉的旋转轴和叶片。叶片能够绕着旋转轴旋转。
优选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传送色粉的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设置在色粉容器中。
优选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色粉容器中,用于允许空气经过过滤器并且阻止色粉经过过滤器。在色粉容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过滤器均位于传送构件的旋转轴上方。
优选地,色粉容器能够相对于连接管枢转地移动。
优选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主壳体中。电路板布置在色粉容器和显影辊之间。
优选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传送色粉的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设置在连接管中。
优选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色粉容器中的开闭器。连接管具有进入开口,用于允许色粉容器中的色粉经过该进入开口。当色粉容器位于第一位置时,开闭器打开连接管的进入开口,并且当色粉容器位于第二位置时,开闭器闭合连接管的进入开口。
优选地,色粉容器包括底壁,当色粉容器位于第二位置时,底壁位于连接管下方。
优选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闭合色粉容器的进入开口的盖子。
优选地,当色粉容器位于第二位置时,色粉容器的进入开口位于主壳体的上方。
优选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平板型图像扫描器,用于读取文件上的图像。平板型图像扫描器位于主壳体上方并且与主壳体之间具有间隙。当色粉容器位于第二位置时,色粉容器的进入开口位于平板型图像扫描器的上方。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定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将由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中心截面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3A是图1中所示的处理盒的中心截面图;
图3B是沿着位于与图3A的截面图相比更向处理盒右侧的平面截取的图3A中所示的处理盒的截面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色粉供给单元的截面侧视图,并且图示了在第一位置的色粉容器;
图5是图示了在第二位置的图4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色粉容器视图;
图6是用于描述补充色粉至图5中所示的位于第二位置的色粉容器的视图;
图7是图1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图并且图示了处理盒和色粉供给单元之间的连接部;
图8是用于描述处理盒相对于图7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附接和拆卸的视图,并且特别地图示了形成在内壁中的凹槽;
图9是沿着穿过色粉供给单元的平面截取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图,并且图示了在第一位置的色粉容器;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视图,并且图示了在第二位置的色粉容器;
图11是沿图9中B-B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中心截面图;
图13是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在抽屉被拉出状态下的视图;并且
图14是沿着图12中的C-C线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1至8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在整个说明书中,关于“方向”是基于由附图中的箭头标示的方向。
1.图像形成过程的概述
如图1和2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是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包括形成有开口7的主壳体2、处理盒3、色粉供给单元101、扫描器4、定影单元5、和读取单元35。
主壳体2为盒状并且包括盖8,片状物供给托盘9,和手动插入托盘22。
开口7位于主壳体2的上端部。就是说,主壳体2具有上壁,开口7经由该上壁竖直延伸。开口7允许处理盒3经过其中。
盖8位于主壳体2的上端部,并且在向前/向后方向延伸。盖8为板状形状,并且能够绕着其后端部在闭合开口7的闭合位置(参见图1)和打开开口7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参见图7和8)。从主壳体2排出的片状物P被装在在盖8上。
片状物供给托盘9位于主壳体2的下端部。片状物供给托盘9适用于容纳片状物P。
该手动插入托盘22位于主壳体2的前端部。手动插入托盘22适用于支撑由使用者安装的片状物P。从手动插入托盘22供给的片状物P经由与从片状物供给托盘9供给的片状物P不同的传送路径被传送至感光鼓13和转印辊15之间的部分。手动插入托盘22能够绕着其下端部在支撑位置(参见图7)和容纳位置(参见图)之间枢转地移动。手动插入托盘22在其中心部可折叠。如图7所示,手动插入托盘22在其支撑位置从下端部沿对角线向上和向前延伸,从而片状物P能够被安装在手动插入托盘22上。如图1所示,当手动插入托盘22在容纳位置,手动插入托盘22被向后折叠从而覆盖主壳体2的上壁。手动插入托盘22在其容纳位置也覆盖盖8的前端部。
处理盒3被安装至主壳体2的中心部。如图8所示,处理盒3能够经由开口7附接到主壳体2以及从主壳体2拆卸。如图1所示,处理盒3包括鼓单元11和显影单元12。
鼓单元11包括感光鼓13;充电辊14,适用于对感光鼓13的表面充电;充电清洁辊20,适用于移去诸如充电辊14的表面上残留的色粉和纸尘的沉积物;和与感光鼓13接触的转印辊15。
感光鼓13位于鼓单元11的后端部。感光鼓13为圆筒形,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
显影单元12位于感光鼓13的前方,并且包括显影辊16、供给辊17和叶片18。
显影辊16位于显影单元12的后端部,并且与感光鼓13的表面接触。显影辊16适用于将色粉供给至感光鼓13。
供给辊17位于显影辊16的前方并且与显影辊16接触。供给辊17用来供给色粉至显影辊16。
叶片18位于显影辊16的前方。叶片18的下端部位于供给辊17上方从而接触显影辊16。叶片18适用于调节形成在显影辊16的表面上的色粉层的厚度。
如图2所示,色粉供给单元101位于处理盒3的右方,并且不能从主壳体2拆卸。色粉供给单元101适用于将色粉供给至处理盒3的显影单元12。
扫描器4位于处理盒3的前方。扫描器4适用于基于图像数据朝向感光鼓13发射激光束L以曝光感光鼓13的表面。
定影单元5位于处理盒3的后方,并且包括加热辊5A和加压辊5B,加压辊5B与加热辊5A接触。
读取单元35位于盖8的上方,二者之间具有间隙。读取单元35是平板型图像扫描器,适用于读取原始文件上的图像。读取单元35能够绕着其后端部在读取位置(参见图1)和从读取位置向上缩回的缩回位置(参见图7)之间枢转地移动。
2.处理盒
(1)鼓单元
如图3A和3B所示,鼓单元11包括第一侧壁67L、第二侧壁67R、手柄68、连接部69、鼓清洁单元65和形成有孔82的突出套管77。
第一侧壁67L和第二侧壁67R在向左/向右方向彼此间隔。第一侧壁67L和第二侧壁67R为平板状,在向前/向后方向和向上/向下方向延伸。
手柄68位于鼓单元11的前端部。手柄68能够相对于第一侧壁67L和第二侧壁67R枢转地移动。
连接部69位于鼓单元11的前端部,并且包括形成有孔74的连接套管72,和接合部73。
连接套管72从第二侧壁67R的右表面向右突出,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连接套管72为大体圆筒形,具有封闭的右端部。
孔74在向前/向后方向延伸贯穿连接套管72的后端部。
接合部73从连接套管72在孔74上方的位置向上延伸。接合部73朝向其尖端向后弯曲从而接合部73沿着如图7所示的后文描述的连接管116的连接管本体118的外周表面延伸。
如图3A和3B所示,鼓清洁单元65包括清洁构件78、形成有开口81的废弃色粉容纳部76和螺钉79。
清洁构件78具有后端部,该后端部与感光鼓13的外周表面的上端部接触。
废弃色粉容纳部76为中空管状,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废弃色粉容纳部76的每个端部在向左/向右方向上是闭合的。废弃色粉容纳部76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别连接至第一侧壁67L和第二侧壁67R。
开口81位于废弃色粉容纳部76的底壁,并且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穿过底壁的厚度。
螺钉79位于废弃色粉容纳部76中。螺钉79穿过开口81与清洁构件78面对。螺钉79为螺旋输送器,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螺钉79具有左端部和右端部,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第一侧壁67L,右端部位于第二侧壁67R的右方。螺钉79的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撑突出套管77的右端部。
突出套管77从第二侧壁67R的右表面向右突出,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突出套管77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贯穿第二侧壁67R,并且是具有封闭的右端部的大体中空圆筒形。
孔82在向前/向后方向延伸贯穿突出套管77的后端部。
(2)显影单元
如图3A所示,显影单元12包括显影支架86、轴88、第一螺钉90和第二螺钉91。
显影支架86为大体盒状,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显影支架86包括传送室94和显影室95。
传送室94位于显影支架86的前端部,并且延伸贯穿显影支架86的右壁。如图3A和3B所示,传送室94在向左/向右方向与连接部69的连接套管72对齐。传送室94与连接套管72连通。密封构件97(参见图2)置入在传送室94和连接套管72之间,即在显影支架86和鼓单元11的第二侧壁67R之间。
密封构件97为大体中空圆筒形,并且适用于阻止色粉从传送腔室94和连接套管72之间的部分泄漏。密封构件97也适用于连接传送室94和连接套管72,即使由于显影单元12相对于鼓单元11的枢轴移动,使得当在向左/向右方向看时,传送室94从连接套管72移位,也能抑制色粉从传送室94和连接套管72之间的部分泄漏。
显影室95位于传送室94的后方。显影室95经由连通开口96与传送室94连通。
显影支架86支撑显影辊16、供给辊17和叶片18。显影辊16具有暴露于穿过显影支架86的外侧的后端部。
轴88位于显影单元12的上端部,并且穿过显影支架86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轴88具有左端部和右端部,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鼓单元11的第一侧壁67L,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鼓单元11的第二侧壁67R。
利用这种结构,显影单元12能够绕着轴88相对于鼓单元11枢转地移动。
如图3A和3B所示,第一螺钉90位于显影支架86的传送室94中。第一螺钉90为螺旋输送器,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第一螺钉90具有左端部和右端部,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显影支架86的左壁,右端部向右突出穿过显影支架86的右壁。就是说,远端的第一螺钉90的右端位于显影支架86的右壁的右侧。第一螺钉90的右端部延伸贯穿鼓单元11的第二侧壁67R,并且位于鼓单元11的连接套管72中。第一螺钉90的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连接套管72的右端部。
如图3A和3B所示,第二螺钉91位于显影支架86的显影室95中。第二螺钉91为螺旋输送器,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第二螺钉91具有左端部和右端部,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显影支架86的左壁,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显影支架86的右壁。
3.主壳体
如图2和8所示,主壳体2包括第一容纳壁40L、形成有孔42的第二容纳壁40R、形成有凹槽48的第一内壁41L和形成凹槽48、凹槽49、和凹槽50的第二内壁41R。
第一容纳壁40L组成主壳体2的左壁,并且在向前/向后方向和向上/向下方向延伸。第一容纳壁40L提供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中容纳用于输入驱动力至感光鼓13等的驱动部44。
如图2和4所示,第二容纳壁40R组成主壳体2的右壁。就是说,第二容纳壁40R位于第一容纳壁40L的右方并且与第一容纳壁40L分隔。第二容纳壁40R在向前/向后方向和向上/向下方向延伸。第二容纳壁40R提供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中容纳形成有孔46的电路板45。
如图2所示,孔42在向前/向后方向上位于第二容纳壁40R的大体中心部。孔42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贯穿第二容纳壁40R的左壁和右壁。孔42适用于允许后文描述的连接管116的接管本体118在其中延伸,从而连接管本体118与孔42配合。
电路板45在向左/向右方向位于显影单元12和后文描述的色粉供给单元101的色粉容器117之间。
孔46延伸贯穿电路板45的厚度,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位于与第二容纳壁40R的孔42对准的位置。孔46适用于允许后文描述的连接管116的连接管本体118在其中延伸,从而连接管本体118与孔46配合。
第一内壁41L在向左/向右方向位于第一容纳壁40L内侧并且与第一容纳壁40L邻接。
凹槽48在向左/向右方向从第一内壁41L的内表面向外凹陷。顺便提及,第一内壁41L的凹槽48与第二内壁41R的凹槽48相同。因此,在第二内壁41R的凹槽48描述中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凹槽48。
第二内壁41R位于第二容纳壁40R左侧并且与第二容纳壁40R邻接。如图8所示,第二内壁41R为平板形状,在向前/向后方向和向上/向下方向延伸。
凹槽48适用于引导处理盒3的感光鼓13的轴。凹槽48在向左/向右方向从第二内壁41R的内表面向外凹陷。凹槽48在向前/向后方向从开口7的大体中心部沿对角线向下和向后延伸。凹槽48具有后端部,后端部在向上/向下方向位于第二内壁41R的大体中心部。
凹槽49适用于引导处理盒3的连接部69。凹槽49位于凹槽48的前方,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从第二内壁41R的内表面向外凹陷。凹槽49从凹槽48的前端部向下延伸并且向后弯曲。
凹槽50适用于引导处理盒3的突出套管77。凹槽50位于凹槽48的后方。凹槽50在向左/向右方向从第二内壁41R的内表面向外凹陷。凹槽50从开口7的后端部沿对角线向下和向后延伸。凹槽50具有后端部,后端部位于开口7的后端部的后方,以及凹槽48的后端部的后方和上方。
4.容纳盒、色粉供给单元和废弃色粉收集部
如图2和4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容纳盒100,容纳盒100形成有开口103和104;色粉供给单元101;和废弃色粉收集单元102,用于收集从感光鼓13移除的废弃色粉。
(1)容纳盒
容纳盒100位于第二容纳壁40R的右侧,并且大体为盒状。容纳盒100适用于容纳色粉供给单元101和废弃色粉收集单元102。容纳盒100包括突出部106、上盖109、侧盖110、形成有孔112的凸起111;和形成有凹部114的凸起113。
开口103位于色粉供给单元101的上部。开口103在向上/向下方向延伸贯穿容纳盒100的上壁的厚度。
开口104位于废弃色粉收集单元102的右方。开口104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贯穿容纳盒100的右侧壁的厚度。
突出部106组成容纳盒100的前端部。突出部106从容纳盒100的前壁的上部向前突出。突出部106包括支撑部107。
支撑部107从突出部106的下壁向上突出。支撑部107适用于支撑后文描述的色粉容器117的接收套管132。支撑部107在其第一位置支撑接收套管132。
上盖109组成容纳盒100的上端部。上盖109固定至色粉容器117的容器本体124的本体部130。上盖109为平板形状,在向前/向后方向和向左/向右方向延伸。上盖109具有前端部,前端部位于突出部106的前方。上盖109能够绕着后文描述的连接管116与色粉容器117一同枢转地移动。上盖109能够在闭合开口103的闭合位置和打开开口103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
如图2所示,侧盖110位于后文描述的废弃色粉收集单元102的废弃色粉盒149的右侧。侧盖110为平板形状,在向前/向后方向和向上/向下方向延伸。侧盖110能够绕着其后端部在闭合开口104的闭合位置和打开开口104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
凸起111位于电路板45的孔46的右方,并且位于第二容纳壁40R的右表面。凸起111为大体圆筒形,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
凸起111在其径向的中心部形成孔112。孔112延伸贯穿凸起111的长度,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与第二容纳壁40R的孔42对准。
凸起113位于凸起111的右方,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隔开远离并且对准凸起111。凸起113位于容纳盒100的右壁的左表面。凸起113是向左/向右方向延伸的大体的圆筒形。
凹部114从凸起113的左表面向右凹陷。凹部114适用于接收连接管116的右端部,并且阻止连接管116旋转。
(2)色粉供给单元
色粉供给单元101包括连接管116和色粉容器117。
连接管116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与凸起113配合的一端部。连接管116延伸贯穿凸起111的孔112、第二容纳壁40R的孔42和电路板45的孔46。连接管116具有位于主壳体2内侧的另一端部。因此,连接管116不能从主壳体2拆卸。如图7所示,连接管116的左端部位于连接部69的后方。如图2和7所示,连接管116包括连接管本体118和螺旋输送器119,连接管本体118形成有进入开口121和排出开口122组成。
连接管本体118为大体中空圆筒形,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并且连接管本体118的每个端部在向左/向右方向是闭合的。
如图4所示,进入开口121位于连接管本体118的右端部。进入开口21在向前/向后方向延伸贯穿连接管本体118的前端部的厚度。
排出开口122位于连接管本体118的左端部。排出开口122在向前/向后方向延伸贯穿连接管本体118的前端部的厚度,并且与连接部69的孔74连通。
螺旋输送器119位于连接管本体118中,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螺旋输送器119具有右端部,螺旋输送器119的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在连接管本体118的右壁上。螺旋输送器119具有左端部,螺旋输送器119的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在连接管本体118的左壁上。
色粉容器117是用于在其中容纳色粉的容器。色粉容器117能够绕着连接管116在第一位置(图2和图4)与第二位置(图5和图6)之间枢转地移动。在第一位置,色粉容器117从连接管116向前延伸,在第二位置,色粉容器117从连接管116向上延伸。色粉容器117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该一端部连接至连接管116,该另一端部位于远离连接管116处。顺便提及,以下关于色粉容器117的描述将基于第一位置的色粉容器117。如图2和4所示,色粉容器117包括形成有进入开口137的容器本体124、盖子125、过滤器126和三个传送构件127。
容器本体124为中空套管形构件,在色粉容器117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延伸。容器本体124也在连接管116的延伸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容器本体124在该一端和该另一端之间的长度大于在连接管116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容器本体124包括:形成有孔134的本体部130;形成有连通开口136的开闭器131;和接收套管132。
本体部130为大体矩形圆筒。本体部130包括第一壁130A和第二壁130B。
当色粉容器117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壁130A位于传送构件127的上方。
当色粉容器117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壁130B位于传送构件127的下方。
在色粉容器117的延伸方向上,与传送构件127的最前方的旋转轴142靠近接收套管132相比,孔134位于更靠近接收套管132的位置。此外,在第一壁130A和第二壁130B之间的面向方向上,与旋转轴142靠近第一壁130A相比,孔134位于更靠近第一壁130A的位置。孔134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贯穿本体部130的左壁。
开闭器131位于色粉容器117的一端部。开闭器131与容器本体124的该一端部连续。开闭器131为中空圆筒形,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连接管本体118位于开闭器131内部并且与开闭器131不可分离地配合。因此,色粉容器117与容纳盒100不可分离。
连通开口136在向前/向后方向延伸贯穿开闭器131前端部和本体部130的后端部。连通开口136适用于提供开闭器131和容器本体124之间的连通。当色粉容器117位于第一位置时,连通开口136能够与连接管116的进入开口121连通。
接收套管132位于色粉容器117的另一端部。接收套管132为大体中空圆筒形,从容器本体124的另一端部向前延伸。当色粉容器117在第一位置时,接收套管132支撑至容纳盒100的突出部106的支撑部107。
进入开口137位于容器本体124的另一端部。进入开口137在色粉容器117的延伸方向上延伸贯穿容器本体124的另一端部。进入开口137为接收套管132的中空间隙。
盖子125能够从接收套管132的进入开口137附接和拆卸。
过滤器126装配在孔134中。过滤器126适用于允许空气经过其中,但是阻止色粉经过其中。过滤器126由例如聚氨酯泡沫制成。
三个传送构件127位于开闭器131和接收套管132之间。三个传送构件127排列在色粉容器117的延伸方向上,从而在相邻传送构件127之间提供间隙。每个传送构件127包括旋转轴142和叶片143。
每个旋转轴142为大体实心圆柱形,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每个旋转轴142位于过滤器126的下方。每个旋转轴142具有左端部和右端部,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容器本体124的左壁,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容器本体124的右壁。
每个叶片143从每个旋转轴142径向向外延伸。每个叶片143能够绕着每个旋转轴142的轴线旋转,从而传送构件127搅动容器本体124中的色粉并且将色粉传送至连接管116。
(3)废弃色粉收集单元
废弃色粉收集单元102位于色粉供给单元101的后方。如图4和8所示,废弃色粉收集单元102包括传送管145、支撑部146、螺钉147和废弃色粉盒149,其中传送管145形成有孔151,152。
如图2所示,传送管145为大体中空圆筒形,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传送管145在向左/向右方向的每个端都是闭合的。传送管145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贯穿主壳体2的第二容纳壁40R。传送管145具有右端部,右端部位于容纳盒100内侧。如图8所示,传送管145具有左端部,左端部位于主壳体2的第二内壁41R的凹槽50的后端部的后方。就是说,如图7所示,处理盒3的突出套管77位于传送管145的前方。
孔151位于传送管145的左端部,并且在向前/向后方向延伸贯穿传送管145的前端部。孔151与鼓清洁单元65的突出套管77的孔82连通。
如图4所示,孔152位于传送管145的右端部。孔152在向上/向下方向延伸贯穿传送管145的下端部。
如图2和8所示,支撑部146位于传送管145的左端部。支撑部146从传送管145的孔151上边缘向上延伸,并且也从孔151的下边缘向前延伸。支撑部146沿着处理盒3的鼓清洁单元65的废弃色粉容纳部76的圆周表面弯曲。
螺钉147位于传送管145中,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螺钉147具有右端部,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传送管145的右壁。螺钉147具有左端部,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传送管145的左壁。
如图2和4所示,废弃色粉盒149位于容纳盒100的后端部。废弃色粉盒149为大体盒状。废弃色粉盒149具有上端部,传送管145的右端部延伸贯穿该上端部。废弃色粉盒149适用于接收由传送管145传送的废弃色粉。废弃色粉盒149能够通过容纳盒100的侧盖110的开口从容纳盒100附接和拆卸。
5.色粉的补充
接下来将描述补充色粉至色粉容器117。
如图4和5所示,为了相对于色粉容器117补充色粉,使用者将色粉容器117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为了将色粉容器117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使用者夹持并且向上升高容纳盒100的上盖109的前端部。因此,色粉容器117绕着连接管116向上枢转地移动从而进入开口137朝向上方。因此,色粉容器117从连接管116向上延伸以位于第二位置。
当色粉容器117在第二位置时,本体部130的过滤器126位于传送构件127的旋转轴142上方。
此外,连通开口136位于连接管本体118的进入开口121的上方。因此,开闭器131的内表面与进入开口121面对。因此,开闭器131闭合连接管本体118的进入开口121。
此外,连接管本体118的外表面面对连通开口136。因此,连接管本体118闭合容器本体124的连通开口136。
然后,使用者从色粉容器117的进入开口137移除盖子125。
然后,使用者将色粉补充器170插入进入开口137以补充色粉至色粉容器117。
随着色粉补充的完成,使用者将盖子125附接至色粉容器117的进入开口137。
然后,使用者将色粉容器117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为了将容器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使用者夹持上盖109,并且绕着连接管116向前放平色粉容器117。然后,如图4所示,使用者允许接收套管132坐落于突出部106的支撑部107上。因此,色粉容器117能够位于第一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过滤器126位于传送构件127的旋转轴142上方。
6.图像形成操作
在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的图像形成操作后,如图4所示,三个传送构件127将色粉容器117中的色粉经由连通开口136和进入开口121传送进入连接管116的连接管本体118。
然后,如图2所示,螺旋输送器119将连接管本体118中的色粉向左传送。
传送至连接管本体118的左部的色粉经由连接管本体118的排出开口122和连接套管72的孔74被传送至连接套管72的右端部。
然后,显影单元12的第一螺钉90将色粉朝向传送室94传送至连接套管72的右端部。第一螺钉90将传送室94中的色粉向左传送,并且经由连通开口96将色粉供给至显影室95。
显影室95中的色粉被供给至供给辊17。
然后,供给辊17将显影室95中的色粉供给至显影辊16。在这种情况下,色粉在显影辊16和供给辊17之间以正极性进行摩擦带电,并且在显影辊16上被携带。叶片18调节显影辊16上携带的色粉层的厚度。
在显影辊16上携带的色粉被供给至形成在感光鼓13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因此,在感光鼓13的表面上携带色粉图像。
如图1所示,片状物P在指定时间被逐个供给至在感光鼓13和转印辊15之间的部分。因此,当片状物P经过感光鼓13和转印辊15之间的部分时,感光鼓13表面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至片状物P上。
然后,当片状物P经过加热辊5A和加压辊5B之间的部分时,片状物P被加热和挤压。因此,片状物P上的色粉图像被热定影至片状物P。然后,片状物P被递送至盖8。
顺便提及,在图像形成操作中,由于感光鼓13和显影辊16的旋转,显影单元12相对于感光鼓13移位。如图1所示,显影单元12在向前/向后方向绕着作为支点的轴88轻微地移动。
此外,余留在感光鼓13的表面上的废弃色粉通过鼓清洁单元65的清洁构件78被刮除并移除,并且被容纳在废弃色粉容纳部76中。
如图2所示,螺钉79将废弃色粉容纳部76中的废弃色粉向右传送。
如图7所示,传送至废弃色粉容纳部76的右部的废弃色粉经由孔82,151流动进入传送管145。
螺钉147将传送管145中的废弃色粉朝向废弃色粉盒149传送。
7.处理盒的附接和拆卸。
为了从主壳体2拆卸处理盒3,如图7所示,使用者将手动插入托盘22置于支撑位置。
然后,使用者将盖8置于其打开位置,并且夹持手柄68以向上抽出处理盒3。因此,感光鼓13在向左/向右方向的每个端部由每个第一内壁41L和第二内壁41R的每个凹槽48引导。此外,处理盒3的连接部69由凹槽49引导,并且鼓清洁单元65的突出套管77由凹槽50引导。因此,处理盒3能够从主壳体2拆卸。
为了将处理盒3附接至主壳体2,使用者将手动插入托盘22置于支撑位置,并且当盖8保持在其打开位置时经由开口7推动处理盒3。然后,使用者将盖8置于其闭合位置,并且将手动插入托盘22置于其容纳位置。因此,处理盒3能够被附接至主壳体2。
8.作用和效果
(1)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如图2和4所示,容纳在色粉容器117中的色粉经由连接管116被供给至显影单元12。
当根据色粉容器117中色粉量减小而要将色粉补充进入色粉容器时,色粉容器117绕着连接管116枢转地移动至第二位置,如图5和6所示,从而进入开口137位于在第一位置的色粉容器117的进入开口137位置的上方。
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色粉经由进入开口137补充进入色粉容器117。
(2)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使用者将色粉容器117置于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进入开口137位于第一位置的进入开口137的上方,并且,如图5和6所示,色粉容器117的纵向方向被引导为向上/向下方向。
因此,使用者能够经由进入开口137补充色粉,从而色粉从色粉容器117的底部在向上的方向上连续地增加,而色粉不会分散。
此外,如图4所示,色粉容器117位于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的进入开口137位于在第二位置时的进入开口137的下方。因此,能够获得在向上/向下方向紧凑的图像形成设备。
(3)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如图4所示,色粉容器117中的色粉能够通过传送构件127被稳定地传送至连接管116。
(4)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如图6所示,当色粉被补充进入色粉容器117时,过滤器126能够允许由色粉推动的空气经过其中。
因此,使用者能够高效地将色粉经由进入开口137补充进入色粉容器117。
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能够抑制色粉到达过滤器126,因为如图4和5所示,不仅在色粉容器117的第一位置过滤器126位于传送构件127的旋转轴142上方,而且在第二位置过滤器126也位于传送构件127的旋转轴142上方。
因此,能够抑制过滤器126被色粉堵住。
(5)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如图4和5所示,色粉容器117能够经由连接管116枢转移动地支撑至主壳体2。
因此,色粉容器117中的色粉能够被稳定地供给至显影单元12。
(6)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如图2所示,电路板45位于色粉容器117和显影单元12之间。
因此,能够经济适用地相对于主壳体2布局电路板45、色粉容器117和显影单元12。
(7)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如图2所示,连接管116中的色粉能够由螺旋输送器119可靠地传送至显影单元12。
(8)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为了补充色粉而将色粉容器117置于第二位置时,连接管116的进入开口121被封闭。
因此,在补充色粉进入色粉容器117期间,开闭器131阻止色粉流动进入连接管116。在补充色粉进入色粉容器117完成之后,当色粉容器117移动至第一位置以打开连接管116的进入开口121时,色粉容器117中的色粉被供给至连接管116。
(9)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如图4所示,盖子125闭合进入开口137。从而在色粉容器117的枢轴移动期间,盖子125能够阻止色粉从进入开口137泄漏。
此外,如图6所示,使用者能够通过移除盖子125而打开进入开口137,用于补充色粉进入色粉容器117。
(10)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如图5和6所示,当色粉容器117在第二位置时,进入开口137位于高于主壳体2和读取单元35。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色粉经由进入开口137补充进入色粉容器117。
[第二实施例]
1.图像形成设备的概述
将参考图9至11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A。其中相同的部件和元件由与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参考标号相同的参考标号标示,以避免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5所示,当色粉容器117在第一位置时,连通开口136和进入开口121彼此连通,并且当色粉容器117在第二位置时,连通开口136不与进入开口121连通。
与此相反,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9和10所示,连接管180的进入开口193和色粉容器181的连通开口209在色粉容器181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都彼此连通。此外,第二实施例中,当色粉容器181在其第二位置,色粉容器181具有位于连接管180下方的底壁205。
2.结构
(1)容纳盒
第一实施例中,容纳盒100的上盖109被固定至容器本体124。与此相反,在第二实施例中,上盖109A不是固定至容器本体200而是能够绕着上盖109A的左端部枢转地移动。图10图示了上盖109A的打开位置并且图9图示了其闭合位置。
(2)色粉供给单元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9和11所示,色粉供给单元101A包括连接管180和色粉容器181。
连接管180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连接管180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该一端部与第二容纳壁40R的右壁的孔42配合,该另一端部位于主壳体2内侧并且延伸贯穿第二容纳壁40R的左壁的孔42。因此,连接管180不能从主壳体2拆卸。连接管180包括:形成有进入开口193的连接管本体190;形成有凹部196的凸起195;和螺旋输送器191。
连接管本体190为大体中空圆筒形,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连接管本体190具有封闭的左端部和打开的右端部。连接管本体190延伸贯穿第二容纳壁40R的左壁的孔42和电路板45的孔46。
进入开口193位于连接管本体190的右端部。进入开口193是连接管本体190中的中空间隙,在连接管18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凸起195位于连接管本体190的右方,并且与连接管本体190的右端部为一体。凸起195为大体圆筒形,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凸起195的外径大于连接管本体190的外径,并且凸起195与第二容纳壁40R的右壁的孔42配合。凸起195具有右端部,该右端部位于容纳壁40R的方。凸起195与连接管本体190连续,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贯穿第二容纳壁40R的孔42和电路板45的孔46。
凹部196从凸起195的右表面向左凹陷。凹部196的内径大于连接管本体190的内径。凹部196适用于容纳色粉容器181的第一接合部207,从而第一接合部207能够相对于凹部196旋转。
螺旋输送器191位于连接管本体190中,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螺旋输送器191具有右端部,该右端部位于连接管本体190的右端部。更具体地,螺旋输送器191的右端部位于色粉容器181的连通开口209中。螺旋输送器191具有左端部,该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连接管本体190的左壁。
色粉容器181能够绕着连接管180在第一位置(图9和图11)和第二位置(图10)之间枢转地移动。在第一位置,色粉容器181从连接管180向前延伸,在第二位置,色粉容器181从连接管180向上延伸。色粉容器181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该一端部连接至连接管180,该另一端部远离连接管180。顺便提及,以下描述基于色粉容器181的第一位置。如图9和11所示,色粉容器181包括容器本体200、传送构件201和盖子125。
容器本体200是中空圆筒形,在色粉容器181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延伸。容器本体200包括本体部204、底壁205、形成有孔211的支撑部206、形成有连通开口209的第一接合部207、第二接合部208和接收套管132。
本体部204为大体中空圆筒形。传送构件201容纳在本体部204中。
底壁205设置在本体部204的一端部以组成容器本体200的一端部,底壁205是中空的半球形。底壁205闭合本体部204的一端部。
支撑部206位于本体部204的另一端部,如图9和11所示。支撑部206从进入开口137的外周端部朝向容器本体200的一端部弯曲。
孔211在容器本体200的纵向方向延伸贯穿支撑部206的中心部。
如图11所示,第一接合部207位于本体部204的左端部,并且从本体部204的左端部向左突出。第一接合部207为大体圆筒形,并且与连接管180的凸起195的凹部196可旋转地配合。
连通开口209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贯穿第一接合部207。因此,连通开口209提供容器本体200和连接管180之间的连通。
第二接合部208位于本体部204的右端部。第二接合部208与第一接合部207在向左/向右方向对齐。第二接合部208从本体部204的右端部向右突出。第二接合部208为大体圆筒形,并且与凸起113A的凹部114A可旋转地配合。
利用这种结构,色粉容器181能够以第一接合部207和第二接合部208作为支点相对于连接管180和容纳盒100A枢转地移动。
传送构件201位于容器本体200的内侧,并且在进入开口137和底壁205之间延伸。传送构件201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该一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底壁205,该另一端部可旋转地支撑至支撑部206的孔211。
驱动齿轮215在底壁205后方的位置固定至传送构件201的一端部。
主齿轮216位于第二容纳壁40R的右方。如图11所示,当色粉容器181在其第一位置时,主齿轮216与驱动齿轮215啮合。
3.色粉补充
接下来,将描述色粉容器181的色粉补充。
为了向色粉容器181补充色粉,如图10所示,使用者将容纳盒100的上盖109A置于其打开位置。然后,使用者夹持色粉容器181并且以连接管180作为支点枢转地移动色粉容器181,从而进入开口137朝向上方。因此,色粉容器181从连接管180向上延伸以位于第二位置。
然后,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使用者从色粉容器181的进入开口137移除盖子125,并且在进入开口137中插入色粉补充器170以补充色粉进入色粉容器181。
经由进入开口137补充的色粉在位于连接管180下方的底壁205上积聚。
色粉连续地堆叠,并且经由连通开口209流入连接管180。
然后,使用者将色粉容器181移动至第一位置,并且将上盖109A移动至其闭合位置。
因此,完成色粉补充。
补充进入色粉容器181的容器本体200中的色粉由螺旋输送器191供给至显影单元12。
4.作用和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A,经由进入开口137补充的色粉容纳在位于连接管180下方的底壁205上。
色粉连续地堆叠,并且流入连接管180。
因此,这种结构能够阻止经由色粉容器181的进入开口137补充的色粉立刻流入连接管180。
此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作用和效果类似于第一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
1.图像形成设备的概述
将参考图12至14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B。其中相同的部件和元件由与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参考标号相同的参考标号标示,以避免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是设置有单个处理盒3的单色的打印机。另一方面,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2和13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B是直接串联式彩色激光打印机,设置有四个处理单元230。
使用者能够补充色粉至四个处理单元230的每一个的每个色粉容器241。
2.结构
如图12和13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B包括抽屉231,四个处理单元230,扫描器4B和读取单元35B。
抽屉231为大体盒状,并且适用于被拉出和推入图像形成设备1B的主壳体2B。抽屉231适用于支撑四个处理单元230。主壳体2B包括片状物供给托盘9B。
四个处理单元230支撑至抽屉231并且在向前/向后方向排列,相邻的处理单元230之间具有间隙。每个处理单元230包括鼓单元11B、显影单元12B和色粉供给单元235,其中鼓单元11B支撑感光鼓13B,色粉供给单元235供给色粉至显影单元12B。显影单元12B包括显影辊16、供给辊17、叶片18、显影支架86B和螺钉90B。
如图14所示,色粉供给单元235包括连接管240和色粉容器241。
连接管240位于显影单元12B的右端部,并且包括形成有进入开口246和排出开口247的连接管本体244。
连接管本体244为大体的中空圆筒形,在向左/向右方向延伸。
进入开口246在向上/向下方向延伸贯穿连接管本体244的上端部。
排出开口247位于进入开口246的下方,并且在向上/向下方向延伸贯穿连接管本体244的下端部。因此,排出开口247提供连接管本体244和显影单元12B的显影支架86B之间的连通。
色粉容器241能够绕着作为支点的连接管24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第一位置如图12所示和图14中的实线所示,第二位置如图13所示和图1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在第一位置,色粉容器241从连接管240向左延伸,在第二位置,色粉容器241从连接管240向上延伸。色粉容器241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该一端部连接至连接管240,另一端部远离连接管240。顺便提及,以下对于色粉容器241的描述基于色粉容器241在其第一位置的情形。如图14所示,色粉容器241包括容器本体250和螺旋输送器251。
容器本体250是中空圆筒形,在色粉容器241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延伸。容器本体250包括接合套管255和接收套管132B,接收套管132B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套管132。
接合套管255设置在容器250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靠近连接管240相比,该一端部位于更靠近连接管240的位置。接合套管255为大体中空圆筒形,在向前/向后方向延伸。接合套管255和容器本体250由连通开口256彼此连通。接合套管255中容纳连接管240的连接管本体244。
连通开口256在向上/向下方向延伸贯穿接合套管255的上端部和容器本体250的一端部。当色粉容器241位于其第一位置时,连通开口256与连接管240的进入开口246连通。
螺旋输送器251在容器本体250的一端部和另一端之间延伸,并且可旋转地支撑至容器本体250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顺便提及,第三实施例中盖子125B、过滤器126B、进入开口137B和孔134B的设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盖子125、过滤器126、进入开口137和孔134的设置类似。
3.色粉补充
接下来将描述色粉容器241的色粉补充。
如图13所示,为了补充色粉进入色粉容器241,从主壳体2B拉出抽屉231。然后使用者夹持色粉供给单元235的色粉容器241,并且绕着连接管240枢转地移动色粉容器241,从而将进入开口137B朝向上方。因此,色粉容器241从连接管240向上延伸以位于第二位置。
在色粉容器241的第二位置,连通开口256相对于进入开口246向右移动。
因此,接合套管255的内表面与进入开口246面对,从而接合套管255闭合连接管本体244的进入开口246。
此外,连通开口256面对连接管本体244的外表面,从而连接管本体244闭合容器本体250的连通开口256。
然后,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使用者从色粉盒241的进入开口137B移除盖子125B,并且将色粉补充器170插入进入开口137B以补充色粉进入色粉盒241。
在完成补充色粉进入色粉容器241之后,使用者将盖子125B附接至色粉容器241的进入开口137B。
然后,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使用者将色粉容器241从第二位置枢转地移动至第一位置。
因此,色粉容器241能够位于第一位置。
然后,色粉容器241中的色粉由螺旋输送器251传送至连通开口256,并且经由连接管240供给进入显影单元12。
4.作用和效果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B,相对于代替单色打印机的串联式彩色打印机,能够获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
[变型]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色粉容器117中设置三个传送构件127。然而,传送构件127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三个,能够在色粉容器117中设置一个、两个或不少于四个传送构件。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开闭器131为大体中空圆筒形。然而,也能够适用具有弧形形状的开闭器。
尽管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而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地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而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显影单元;以及
色粉供给单元,所述色粉供给单元具有用于补充色粉的进入开口,
所述色粉供给单元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输送器,所述输送器能够旋转,且构造为将经由所述进入开口补充的色粉向所述显影单元传送,
所述进入开口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位于与所述显影单元不同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色粉供给单元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允许空气经过并且阻止色粉经过,
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输送器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显影单元的右方。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盖子,所述盖子构造为闭合所述进入开口。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感光鼓;以及
托盘,所述托盘构造为支撑被传送至所述感光鼓的片状物,
所述进入开口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位于与所述托盘不同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开口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位于与片状物被排出到的部分不同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当将色粉补充器插入所述进入开口时,所述进入开口位于所述显影单元的上方。
CN202010156129.7A 2016-02-02 2017-01-23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11352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6129.7A CN111352321B (zh) 2016-02-02 2017-01-23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7928A JP6759605B2 (ja) 2016-02-02 2016-02-02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17928 2016-02-02
CN202010156129.7A CN111352321B (zh) 2016-02-02 2017-01-23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CN201710058468.XA CN107065476B (zh) 2016-02-02 2017-01-23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8468.XA Division CN107065476B (zh) 2016-02-02 2017-01-23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2321A true CN111352321A (zh) 2020-06-30
CN111352321B CN111352321B (zh) 2023-04-07

Family

ID=593866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6129.7A Active CN111352321B (zh) 2016-02-02 2017-01-23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CN201710058468.XA Active CN107065476B (zh) 2016-02-02 2017-01-23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8468.XA Active CN107065476B (zh) 2016-02-02 2017-01-23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10061230B2 (zh)
JP (1) JP6759605B2 (zh)
CN (2) CN1113523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3936A (zh) * 2020-11-27 2022-05-3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6094B2 (ja) 2017-09-28 2022-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73648A (zh) * 2018-06-04 2018-11-2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粉盒和成像设备
JP7187886B2 (ja) * 2018-08-23 2022-12-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83647B2 (ja) * 2018-09-13 2022-12-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9298612B (zh) * 2018-10-10 2020-12-11 嘉兴方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添加碳粉的碳粉盒
KR20210026067A (ko) * 2019-08-29 2021-03-10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현상 카트리지의 회전을 허용하는 방향으로 피벗 가능한 토너 공급 덕트
US11300901B2 (en) 2019-11-15 2022-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onveying apparatus having orthogonal toner conveying path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740451B2 (en) * 2020-07-14 2023-08-2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Projector color wheel and projector illumination device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2655A (en) * 1977-05-31 1979-03-06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dispensing and supply arrangement
US4367954A (en) * 1980-03-20 1983-01-11 Baldwin Piano & Organ Company Developing device for copier
US5329340A (en) * 1992-01-23 1994-07-1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242767A (ja) * 2000-03-01 2001-09-07 Fuji Xerox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29284A (ja) * 2001-01-31 2002-08-1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EP1293848A2 (en) * 2001-09-13 2003-03-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process unit for use therein
CN1427312A (zh) * 2001-12-20 2003-07-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筒和显影单元
CN2681175Y (zh) * 2004-03-31 2005-02-23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粉匣
CN101046657A (zh) * 2006-03-27 2007-10-03 夏普株式会社 色粉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色粉不足检测方法
CN101165606A (zh) * 2006-08-14 2008-04-23 夏普株式会社 色粉容器、使用其的色粉补给装置及使用它们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139637A (ja) * 2006-12-04 2008-06-1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アンテナ位置補正方法
CN101226363A (zh) * 2007-01-15 2008-07-23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调色剂贮存器以及显影剂补充装置
CN101634827A (zh) * 2005-06-07 2010-01-27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容器和成像装置
US20100272477A1 (en) * 2006-08-30 2010-10-2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adaptor for toner cartridge, toner cartridge assemb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023522A (zh) * 2009-09-15 2011-04-20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盒和使用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20653A (zh) * 2013-03-01 2014-09-03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剂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CN104914690A (zh) * 2014-03-14 2015-09-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50636A (zh) * 2014-03-31 2015-09-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8678A (ja) * 1983-04-09 1984-10-26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S614960U (ja) * 1984-06-13 1986-0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トナ−供給装置
JPS6185865U (zh) * 1984-11-12 1986-06-05
JPH0695248B2 (ja) * 1985-07-02 1994-11-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トナ−補給装置
JPH01222276A (ja) * 1988-03-01 1989-09-05 Minolta Camera Co Ltd 補給現像剤収納容器
JP3120723B2 (ja) * 1996-03-13 2000-12-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複写機
JPH1055100A (ja) 1996-08-09 1998-02-24 Minolta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KR100310126B1 (ko) * 1997-06-06 2002-02-19 이토가 미찌야 감광체드럼이통합된회전형현상유니트
JP2006154875A (ja) 2000-07-21 2006-06-15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収納容器
JP4351814B2 (ja) 2000-07-21 2009-10-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84517A (ja) * 2001-09-12 2003-03-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2624A (ja) 2002-04-24 2003-11-06 Shirouma Science Co Ltd 伸縮容器
JP3944045B2 (ja) * 2002-09-30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245852B2 (en) * 2003-07-08 2007-07-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93393B2 (ja) * 2003-11-19 2011-06-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
JP2006027218A (ja) * 2004-07-21 2006-02-0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消耗品部材及びそれが着脱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208905B2 (ja) * 2006-07-11 2009-0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200986653Y (zh) * 2006-12-19 2007-12-05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粉盒
US7792470B2 (en) * 2007-01-15 2010-09-07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oner container and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ice
JP4924262B2 (ja) * 2007-07-23 2012-04-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回転型現像ユニットおよびトナー補給容器
JP2010204566A (ja) * 2009-03-05 2010-09-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6856B2 (ja) 2010-09-03 2016-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を備える液体消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2655A (en) * 1977-05-31 1979-03-06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dispensing and supply arrangement
US4367954A (en) * 1980-03-20 1983-01-11 Baldwin Piano & Organ Company Developing device for copier
US5329340A (en) * 1992-01-23 1994-07-1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242767A (ja) * 2000-03-01 2001-09-07 Fuji Xerox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29284A (ja) * 2001-01-31 2002-08-1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EP1293848A2 (en) * 2001-09-13 2003-03-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process unit for use therein
CN1427312A (zh) * 2001-12-20 2003-07-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筒和显影单元
CN2681175Y (zh) * 2004-03-31 2005-02-23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粉匣
CN101634827A (zh) * 2005-06-07 2010-01-27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01046657A (zh) * 2006-03-27 2007-10-03 夏普株式会社 色粉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色粉不足检测方法
CN101165606A (zh) * 2006-08-14 2008-04-23 夏普株式会社 色粉容器、使用其的色粉补给装置及使用它们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272477A1 (en) * 2006-08-30 2010-10-2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adaptor for toner cartridge, toner cartridge assemb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39637A (ja) * 2006-12-04 2008-06-1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アンテナ位置補正方法
CN101226363A (zh) * 2007-01-15 2008-07-23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调色剂贮存器以及显影剂补充装置
CN102023522A (zh) * 2009-09-15 2011-04-20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盒和使用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20653A (zh) * 2013-03-01 2014-09-03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剂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装置
CN104914690A (zh) * 2014-03-14 2015-09-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50636A (zh) * 2014-03-31 2015-09-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3936A (zh) * 2020-11-27 2022-05-3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01207A1 (en) 2020-06-25
CN107065476A (zh) 2017-08-18
US20180335726A1 (en) 2018-11-22
JP6759605B2 (ja) 2020-09-23
US20230004104A1 (en) 2023-01-05
CN111352321B (zh) 2023-04-07
US11487223B2 (en) 2022-11-01
US10599069B2 (en) 2020-03-24
US20170219960A1 (en) 2017-08-03
CN107065476B (zh) 2022-02-11
JP2017138388A (ja) 2017-08-10
US10061230B2 (en) 201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5476B (zh) 能够便于色粉补充至色粉供给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US934203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312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像担持体ユニット
EP2639650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U2411564C2 (ru) Картридж для проявителя, проя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имеющее их
JP50457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18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551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1878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788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器
KR20120085518A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903181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451707B1 (ko) 현상 기구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US925056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ontainer with a replenishment hole and at least one collection hole
JP5196061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US20230418215A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120079938A (ko) 현상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0145657A (ja)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2010217688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7479349B (zh)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41572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11949A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H031794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装置
JPH04130969U (ja) 乾式二成分現像装置及び該現像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 置
JPH10108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