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4457A - 除臭纸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除臭纸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4457A
CN111344457A CN201880073086.7A CN201880073086A CN111344457A CN 111344457 A CN111344457 A CN 111344457A CN 201880073086 A CN201880073086 A CN 201880073086A CN 111344457 A CN111344457 A CN 111344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article
containing liquid
sheet
deodo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30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4457B (zh
Inventor
黑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lex Shin 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elex Shin 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lex Shin 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elex Shin 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44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4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4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4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21H23/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substances are added
    • D21H23/22Addition to the formed paper
    • D21H23/50Spraying or projecting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14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 or properties in or on the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21H23/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substances are added
    • D21H23/22Addition to the formed paper
    • D21H23/24Addition to the formed paper during paper manufacture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D21H27/002Tissue paper; Absorbent pap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4Pap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除臭纸的制造方法,其能使薄纸以期望的比例均匀地含有具有除臭效果的颗粒,还能够确保充分的纸强度,从而即使在形成为卷状的产品的情况下也能维持稳定的品质。包括对载置于网部的滤筛网(16)的带状纸料进行脱水的第1过程、使脱水后的带状纸料移到压榨部的转送部件而进一步进行脱水的第2过程、和利用烘干部的干燥部件使进行了脱水的带状纸料干燥的第3过程,在第1过程~第3过程的任一过程中包含自射出部(17a~17e)射出具有除臭效果的含颗粒液的第4过程,第4过程预先排列配置射出部(17a~17e),以使含颗粒液沿带状纸料的宽度方向附着,为了不在纸料的纤维产生不均或损伤,设置规定的时间差地依次自各射出部(17a~17e)射出含颗粒液。

Description

除臭纸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除臭效果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像鞋内部那样设置空间狭窄的场所、收容有发出臭味的废弃物的垃圾收容袋等的除臭时,利用着含有除臭剂等的除臭纸。
在上述那种除臭纸中有的是这样的:使薄纸含有例如备长炭、活性炭等的颗粒来作为除臭剂,以便能使该除臭纸在吸附了臭味后作为家庭垃圾等普通废弃物被容易地处置。
除臭纸的制造方法例如有:将除臭剂预先掺入水溶性聚合物并使之为纤维状而进行抄纸的方法;在分散有纸浆等的纤维的浆料中添加除臭剂而进行抄纸的方法等。另外,有通过喷雾、涂敷、浸染和浸渍等使分散有除臭剂的浆料附着于薄纸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那种除臭纸有的是这样制造的:例如使用从茶叶中榨取的榨汁液、将茶叶渣等调整为碎片状后得到的物质来作为除臭剂,将其与纸浆纤维一同进行抄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493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064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上述那样在进行抄纸前使纸浆纤维和除臭剂混合的情况下,例如当在白水(日文:白水)中混入纸浆纤维和具有除臭效果的炭颗粒等(除臭剂)并进行搅拌而进行抄纸时,用于制造纸的装置中的处理白水的纸料离析(日文:離解)部等会被炭颗粒等弄脏。
在使上述这样的状态的装置持续运转时,上色于薄纸的灰色有时过度变浓,为了使产品的品质稳定,需要适宜地清洗该装置。
另外,为了不会使除臭效果发生不均,需要充分地搅拌在白水中混入的炭颗粒和纸浆纤维。即使在这样进行了搅拌的情况下,也有难以高精度地调整或控制抄纸时含有的炭颗粒的比例的问题。
另外,在对纸纤维上色时,将颜料或显色剂溶解或搅拌于水等成为液态,将其在造纸装置的网部(日文:ワイヤーパート)以喷雾的形式向纸纤维等喷射。
在将具有除臭效果的颗粒以喷雾的形式喷向纸纤维的情况下,也考虑在将该颗粒搅拌于水等而成为液态后以喷雾的形式喷向该纸纤维。另外,上述具有除臭效果的颗粒例如是不会溶解于水等的除臭炭的颗粒。
在将搅拌于水等中的炭颗粒等与上述的着色剂等同样地在网部以喷雾的形式喷射时,由于炭颗粒具有相当大的硬度,而且抄纸后的纸纤维含有相当多的水分,所以喷雾的的纸纤维的结合易于溃散。因此,例如存在下述问题:成为在制造过程中卷成卷状的产品时或在实际使用时容易破损的薄纸。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纸的制造方法,其能使薄纸以期望的比例均匀地含有具有除臭效果的颗粒,还确保足够的纸强度,从而即使在制成卷状的产品的情况下也能维持稳定的品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过程,该第1过程对进行抄纸而载置或附着于网部的转送部件的带状的纸料进行脱水;第2过程,该第2过程将在所述第1过程中进行了脱水的所述带状的纸料移到压榨部(日文:プレスパート)的转送部件而进一步进行脱水;以及第3过程,该第3过程利用烘干部(日文:ドライヤーパート)的干燥部件使在所述第2过程中进行了脱水的所述带状的纸料干燥,在所述第1过程、所述第2过程以及所述第3过程的任一个过程中包含第4过程,该第4过程自多个射出部对所述带状的纸料射出含有具有除臭效果的颗粒的含颗粒液,所述第4过程排列配置所述多个射出部,以使所述含颗粒液沿所述带状的纸料的宽度方向进行附着,为了不在所述纸料的纤维产生不均或损伤,设置规定的时间差地依次自所述各射出部射出所述含颗粒液。
另外,本公开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4过程自配置于所述纸料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射出部朝向配置于该纸料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射出部依次射出所述含颗粒液。
另外,本公开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4过程自配置于所述纸料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射出部朝向分别配置于该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射出部依次射出所述含颗粒液。
另外,本公开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4过程自分别配置于所述纸料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射出部朝向配置于该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射出部依次射出所述含颗粒液。
另外,本公开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过程自进口部向作为所述网部的转送部件的长网排出所述纸料而进行抄纸。
另外,本公开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过程自抄纸槽由圆网将纸料抄纸到所述网部的转送部件。
发明效果
采用本公开,能使具有除臭效果的颗粒以期望的比例附着于纸料,另外能够抑制破损、裂痕等的产生地制造薄纸的除臭纸。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造纸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造纸装置的射出部的配置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造纸装置所具备的射出部的另一配置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2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3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4的造纸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公开的一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造纸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该图表示构成为利用长网进行抄纸的造纸装置1的、主要是抄纸部(包含网部)、卷起部等的概略配置,省略了烘干(日文:ドライヤーパート)部等的图示。
造纸装置1包括纸浆材料供给部10、纸料离析部11和白水坑12,上述纸浆材料供给部10投入纸浆材料等,上述纸料离析部11将自纸浆材料供给部10适宜地供给的纸浆材料离析并与白水混合而生成纸料,上述白水坑12存积白水。
另外,造纸装置1包括滤筛部13和进口部14,上述滤筛部13自纸料离析部11生成的纸料除掉杂质,上述进口部14将通过了滤筛部13的纸料与白水一同载置(排出)到滤筛网16的上表面。
造纸装置1具备使用了长网的抄纸部,造纸装置1的网部的滤筛网16形成为环状的长网,由多个辊15支承,还设置为在由各辊15形成的环状路径上循环移动。造纸装置1的网部的转送部件由上述的滤筛网16和各辊15等构成。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构成上述的转送部件(使滤筛网16循环移动)的驱动部等的图示。
另外,造纸装置1的滤筛网16设置为使环状路径的上侧部分自进口部14侧朝向伏辊19侧移动。
另外,造纸装置1例如具有含颗粒液生成部(省略图示),该含颗粒液生成部生成含颗粒液,该含颗粒液是在水等液体介质中搅拌除臭炭的颗粒而成的,造纸装置1具备朝向在滤筛网16进行了抄纸的纸料射出上述含颗粒液的多个射出部17a~17e。另外,造纸装置1所具备的射出部不限定于这里例示的5个。
另外,造纸装置1具备例如吸引盒18,作为自附着有含颗粒液的纸料去除水分的脱水部。
另外,造纸装置1具备伏辊19和加压辊20,上述伏辊19作为进一步自纸料去除水分的压榨部,将纸料按压于对水分进行吸湿的毛毡(省略图示),上述加压辊20对被吸湿后的纸料施加压力而形成为连续的(带状的)薄纸。
另外,造纸装置1具备使通过了加压辊20等的薄纸干燥的省略了图示的烘干部。另外,造纸装置1例如具备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上述的卷起部),该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将通过了烘干部的带状的薄纸卷起成卷状而做成除臭卷纸23的形态。
接下来说明动作。
在使用造纸装置1制造除臭纸时,例如预先向纸浆材料供给部10投入纸浆材料等,依次向纸料离析部11输送规定量。将存积于白水坑12的白水供给到该纸料离析部11。
纸料离析部11使自白水坑12供给的白水与自纸浆材料供给部10供给的纸浆材料混合而生成纸料,向滤筛部13输送这些纸料。
滤筛部13实施从自纸料离析部11取得的纸料除掉造纸不需要的物质等的处理,生成成为薄纸的基础的纸料而向进口部14输送。
进口部14依次将纸料与白水一同排出到滤筛网16的上表面。在将纸料依次载置(或附着)于移动着的滤筛网16的上表面时,只有白水自该滤筛网16下落到白水坑12。这里,进口部14如上述那样将纸料载置于移动的滤筛网16,所以该纸料呈带状(长条状)相连地载置。
图2是表示图1的造纸装置1的射出部17a~17e的配置结构的说明图。该图是俯视在图1的滤筛网16上载置的纸料30,表示向该纸料30射出含颗粒液的射出部17a~17e的配置结构。
这里例示的造纸装置1以与滤筛网16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式,换言之沿载置于滤筛网16的带状的纸料30的宽度方向呈直线状地排列配置射出部17a~17e。
另外,射出部17a~17e以自上述的含颗粒液生成部供给含颗粒液的方式进行配管连接。另外,射出部17a~17e为了在规定的时机适量地射出含颗粒液而与控制该射出动作的射出控制单元等(省略图示)相连接。
各射出部17a~17e设置为朝向下方射出或以喷雾的形式喷射含颗粒液,如图2所示,射出部17a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a1射出含颗粒液,射出部17b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b1射出含颗粒液,射出部17c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c1射出含颗粒液,射出部17d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d1射出含颗粒液,射出部17e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e1射出含颗粒液。
附着范围a1~e1设置成在载置于滤筛网16的带状的纸料30的宽度方向两端间连续,且不会使含颗粒液的附着部分中断。
如上述那样自进口部14载置于滤筛网16的上表面的纸料30通过该滤筛网16的移动而到达射出部17a~17e的下方。
到达射出部17a~17e下方的纸料30位于构成造纸装置1的网部的中途,相当多地含有随后会下落的水分。在对该状态的纸料30射出含颗粒液时,成为大量的水分渗入到该纸料30的纤维间的状态。
即,成为由所渗入的水分使纤维间扩展从而该纤维易于损坏或断裂的状态。
另外,例如在射出部17a射出含颗粒液时,射出的中心位置的势头变得最强。因此,向附着范围a1的中心位置势头最强地射出含颗粒液,该部分的水分急剧地增多,该水分由于上述的渗入而扩散。附着范围b1~d1也同样,在各中心位置水分急剧地增多,水分自该部分通过渗入而扩散。
这样,当水分急剧地增多而渗入并扩散时,易于在纸料30的纤维产生不均。
那么,造纸装置1为了抑制产生纸料30的纤维损伤、不均,自各射出部17a~17e在各自不同的时机射出含颗粒液,避免纸料30所含有的水分急剧地增大。
上述的射出控制单元例如自射出部17a开始含颗粒液的射出动作,设置规定的时间差地使射出部17b进行射出动作。同样设置规定的时间差地甚至使射出部17c~17e依次进行射出动作。
换言之,在纸料30的宽度方向上,自配置于一端侧的射出部17a朝向配置于纸料30的另一端侧的射出部17e依次射出含颗粒液。
另外,例如间歇地由射出部17a进行含颗粒液的射出,通过用滤筛网16使带状的纸料30移动,以使附着范围a1在该长度方向(滤筛网16的移动方向)上连续的方式,空开时间间隔地进行该射出部17a处的射出动作。由各射出部17b~17e进行的射出动作也同样,以使各附着范围b1~e1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方式进行。
这里,如上述那样,在载置于滤筛网16的纸料30含有水分,而且所附着的含颗粒液也含有水分。
因此,含颗粒液的水分与纸料30的水分混合,向纸料30的纤维间快速地渗入。
当在含颗粒液的附着范围发生了大小不一的情况下,即,在射出引起的附着范围产生了间隙(没附着含颗粒液的部分)的情况下,含颗粒液由于上述的渗入而扩展,使该间隙消失。
即,通过像上述那样使水分渗入,使含颗粒液中含有的除臭炭等的颗粒在纸料30的各纤维间扩散,从而使自射出部17a~17e附着了含颗粒液的纸料30的整体附着有除臭炭等的颗粒或在纤维间含有该除臭炭等的颗粒。
换言之,造纸装置1将射出部17a~17e设置在如下的位置:能使含颗粒液适量地向由于上述水分下落而成为含有适度水分的状态的纸料30附着。
上述的射出控制单元控制各射出部17a~17e的射出间隔,并且控制含颗粒液的射出量,以使得即使在含颗粒液的射出引起的附着范围产生间隙,也由于上述那样的渗入(渗液)使纸料30整体附着或含有除臭炭等的颗粒。另外,也可以以自射出部17e朝向射出部17a依次射出含颗粒液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也可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自在配置于滤筛网16的纸料30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中央部分的射出部17c开始含颗粒液的射出,分别朝向配置于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侧的射出部17a和射出部17e即朝向两个方向,使呈直线状排列的各射出部依次射出含颗粒液。
另外,也可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自在配置于滤筛网16的纸料30的宽度方向上分别配置于两端侧的射出部17a和射出部17e开始含颗粒液的射出,朝向配置于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射出部17c,即,自两个方向使呈直线状排列的各射出部依次射出含颗粒液。
图3是表示图1的造纸装置1所具备的射出部17a~17e的另一配置结构的说明图。该图与图2同样,是俯视在滤筛网16上载置的纸料30,表示对纸料30射出含颗粒液的射出部17a~17e的另一配置结构。这里,射出部17a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a2射出含颗粒液,射出部17b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b2射出含颗粒液,射出部17c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c2射出含颗粒液,射出部17d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d2射出含颗粒液,射出部17e配置固定为向附着范围e2射出含颗粒液。
图3所示的射出部17a~17e配置为:在滤筛网16的上表面呈直线状排列,并且该射出部17a~17e的直线状的列相对于滤筛网16的前进方向具有规定角度。
换言之,将该射出部17a~17e配置为:相对于在滤筛网16上配置的带状纸料30的宽度方向以规定角度排列地设置固定,当在滤筛网16或纸料30移动着时自射出部17a~17e射出含颗粒液时,沿纸料30的宽度方向排列产生附着范围a2~e2。
即使在自这样配置的射出部17a~17e分别向附着范围a2~e2射出了含颗粒液的情况下,含颗粒液也由于上述的渗入而扩展,生成使纸料30整体附着除臭炭等的颗粒而得到的纸料。
在如图3那样配置射出部17a~17e的结构中,也与关于图2的射出部17a~17e说明的射出动作同样地,由射出控制单元等进行射出动作的控制,以上述那样的顺序自各射出部射出含颗粒液。
在如图3那样配置射出部17a~17e时,能够增长各射出部间的直线距离,还能在纸料30的宽度方向上使各附着范围的(中心部分的)间隔靠近。
即,通过使含颗粒液的射出位置(在直线距离上)分开,抑制纤维的不均、损伤(破碎)发生,并且通过在纸料30的宽度方向上使各附着范围靠近,无遗漏地附着含颗粒液的准确率提高。因此,能在形成为薄纸状时使除臭效果等品质稳定。
在使滤筛网16移动同时如上述那样自射出部17a~17e射出含颗粒液而使之附着于纸料30后,通过使滤筛网16进一步移动而使该纸料30到达吸引盒18的设置位置。
造纸装置1使吸引盒18运转而自例如在该吸引盒18的上侧移动的纸料30去除水分。接着,使用伏辊19将通过了吸引盒18的纸料30压靠于毛毡而进行脱水(上述的吸湿),与多个加压辊20抵接而形成为脱水后的纸料或薄纸。
随后,将依次自加压辊20输送过来的带状的薄纸向省略了图示的烘干部转送而使该薄纸完全地干燥。另外,例如将在该烘干部干燥后的连续的薄纸向上述的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供给而进行缠绕,从制造使薄纸含有除臭炭等的颗粒而得到的除臭卷纸23。
实施例2
图4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2的制造装置2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该图表示构成为利用圆网进行抄纸的造纸装置2的、主要是抄纸部、卷起部的概略配置,省略了压榨部和烘干部等的图示。
另外,这里省略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造纸装置1相同或等同的部分(结构和动作)的重复说明,说明实施例2的造纸装置2的特征性的结构和动作等。
造纸装置2构成为遵照本公开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进行动作,具备使用圆网的抄纸部,其他的部分等与造纸装置1同样地构成。造纸装置2的抄纸部具备抄纸槽(日文:抄槽)40,该抄纸槽40的上侧开口,蓄积有纸料液41,该纸料液41是通过将例如纸浆材料离析并与白水混合而得到的。另外,造纸装置2具备圆筒缸42(圆网),该圆筒缸42的一部分浸泡于在抄纸槽40中蓄积的纸料液41而抄取该纸料液41中含有的纸料30(省略图示)。
圆筒缸42设置为:与以圆筒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驱动部等(省略图示)相连接,当该圆筒缸42旋转时,使纸料30连续地附着于圆筒侧表面部分(圆周面)而向比抄纸槽40内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抄取该纸料30。
另外,造纸装置2的抄纸部具备例如湿毛毡(日文:ウエットフェルト)44等,作为将圆筒缸42抄取到的纸料30转送的网部的转送部件。
湿毛毡44由具备吸水性或挤水性的带状的原料构成,是将该原料形成为环状而得到的,挂在多个辊15a、伏辊43和加压辊20a等上而被支承为循环移动。
造纸装置2以上述的湿毛毡44在由上述的辊等形成的环状路径上循环移动的方式进行设置而构成网部的转送部件。在该造纸装置2的网部的转送部件中,也与造纸装置1同样,构成为在适当的位置具备吸引盒18,自附着于湿毛毡44的纸料30进行脱水。
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使湿毛毡44循环移动的驱动部等的图示。
伏辊43设置为使挂在该伏辊43上的湿毛毡44的表面与圆筒缸44的自抄纸槽40内部的液面突出的部位(圆周面的一部分)接触。
湿毛毡44设置为:在例如设置有加压辊20a的位置与构成压榨部的转送部件的带状干毛毡(日文:ドライフェルト)等接触。
湿毛毡44如上述那样与圆筒缸42抵接,使圆筒缸44抄取到的纸料30附着于自身的表面。此时,通过使湿毛毡44与圆筒缸44的旋转相应地循环移动,纸料30呈带状(长条状)连续地附着于该湿毛毡44的表面。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排列设置多个的抄纸槽40和圆筒缸44等,使上述的湿毛毡44与各圆筒缸44接触而自各抄纸槽40进行抄纸。
另外,造纸装置2例如构成为:在伏辊43的近旁即圆筒缸42自抄纸槽40进行抄纸后的位置(在使圆筒缸42抄纸得到的纸料30附着于湿毛毡44后,使附着有该纸料30的湿毛毡44移动而到达的位置),设置有射出部17a~17e,向附着于湿毛毡44的表面的纸料30射出含颗粒液。
另外,造纸装置2所具备的射出部17a~17e与造纸装置1所具有的射出部同样,即,如图2或图3中的任一图所示地排列配置固定。另外,造纸装置2具备与造纸装置1同样的射出控制单元等,利用该射出控制单元的控制自各射出部17a~17e射出含颗粒液。
在造纸装置2中使用的含颗粒液与在造纸装置1中使用的含颗粒液同样。另外,在造纸装置2中,也与使用图2和图3说明的造纸装置1的射出动作同样地进行自各个射出部17a~17e向附着于湿毛毡44的表面的纸料30射出含颗粒液的动作。
在如上述那样对附着于循环移动的湿毛毡44的纸料30射出含颗粒液后,该纸料30通过湿毛毡44的移动而与构成压榨部的例如上述的干毛毡一同被两个加压辊20a夹持,从而自湿毛毡44附着移动到干毛毡。
随后,该纸料30由压榨部的转送部件(干毛毡等)转送到省略了图示的烘干部,与造纸装置1同样成为完全地干燥后的带状的薄纸,并且进一步由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形成为除臭卷纸23。
实施例3
图5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3的制造装置3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该图表示构成为遵照本公开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进行动作的制造装置3中压榨部、烘干部以及卷绕部的概略结构,省略其他部分的图示。
制造装置3在压榨部具备射出含颗粒液的射出部17a~17e,图5中省略图示的抄纸部(网部)等,具备例如自图1或图4所示的结构除去射出部17a~17e等的结构。
造纸装置3的压榨部例如具备由多个辊15b支承的干毛毡51。将具有吸水性(挤水性)的带状的原料形成为环状而得到干毛毡51,干毛毡51设置为:利用例如省略了图示的驱动部等在由辊15b等形成的环状路径上循环移动。
环状的干毛毡51设置为:挂在上述的辊15b以及加压辊20b上,与构成例如抄纸部的转送部件的湿毛毡50一同被夹在两个加压辊20b之间,在该部分将附着于湿毛毡50的带状(长条状)的纸料30剥落而依次附着于干毛毡51。另外,湿毛毡50与造纸装置2所具备的湿毛毡44同样地构成为:挂在各辊等上,并且利用驱动部件进行循环移动(省略图示)。
干毛毡51挂在上述的辊15b、加压辊20b和使附着有纸料30的部分与杨克缸(日文:ヤンキードラム)52接触的压紧辊53上,利用它们构成造纸装置3的压榨部的转送部件。
构成烘干部的干燥部件的杨克缸52设置为:由省略了图示的驱动部等进行旋转驱动。
在杨克缸52的圆周上,在与上述的压紧辊53的接触位置充分分开的位置设置有将附着于杨克缸52的纸料30(利用杨克缸52干燥后的薄纸)剥离的刮削器(日文:スクレーパ)54。
造纸装置3具备向卷绕部(后述的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引导由上述刮削器54剥离掉的薄纸的辊55,以及将该薄纸卷绕成卷状而形成除臭卷纸23的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
另外,这里例示的烘干部的干燥部件是使纸料30附着于圆周面的杨克缸52,但造纸装置3也能具备其他形式的干燥部件,例如也能使用一边由转送部件等移动纸料30一边使纸料30干燥的结构的干燥部件。
造纸装置3构成为:在压榨部具备射出部17a~17e,向附着于干毛毡51的带状的纸料30射出上述的含颗粒液。
该射出部17a~17e例如设置为:在使纸料30附着于干毛毡51的加压辊20b的设置位置和使纸料30自干毛毡51剥离而向杨克缸52移动的压紧辊53的设置位置之间,朝向在这些辊间移动的干毛毡51射出含颗粒液。在该位置,射出部17a~17e例如相对于在干毛毡51上附着的带状的纸料30如图2或图3中的任一图所示地排列配置。
造纸装置3构成为:具备与造纸装置1、2所具备的射出控制单元等同样的射出控制单元(省略图示),从而控制在加压辊20b与压紧辊53之间设置的射出部17a~17e的动作。
另外,造纸装置3所具备的射出部17a~17e的射出动作在上述的射出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使用上述的图2和图3说明的造纸装置1的射出动作同样地进行。另外,造纸装置3中使用的含颗粒液与在造纸装置1等中使用的含颗粒液同样。
在如上述那样对附着于循环移动的干毛毡51的带状的纸料30射出了含颗粒液后,该纸料30在压紧辊53的设置位置自干毛毡51附着移动到杨克缸52的圆周面。
如上述那样自压榨部向烘干部移动后的该纸料30成为利用杨克缸52完全地干燥的带状的薄纸。该带状的纸在自杨克烘干52剥离后,与造纸装置1等同样地由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形成为除臭卷纸23。
实施例4
图6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4的造纸装置4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该图表示构成为遵照本公开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进行动作的制造装置4中的压榨部、烘干部以及卷绕部的概略结构,省略其他部分等的图示。
造纸装置4在烘干部具备射出含颗粒液的射出部17a~17e,图6中省略图示的抄纸部等,具备例如自图1或图4所示的结构除去射出部17a~17e等的结构。
造纸装置4的烘干部具备例如杨克缸52,作为使通过网部以及压榨部的纸料30干燥的部件。该杨克缸52构成为:与使用图3说明的结构同样地由驱动部等(省略图示)进行旋转驱动。
杨克缸52设置为:在该杨克缸52的圆周上与压榨部的例如干毛毡51接触,将附着于干毛毡51的带状的纸料30剥离而附着于杨克缸52的圆周面。
具体而言,与例如图3所示的结构同样地将环状的干毛毡51挂在多个辊15b、加压辊20b和压紧辊53上而构成造纸装置4的压榨部。利用压紧辊53使该干毛毡51与杨克缸52的规定位置接触。
另外,造纸装置4的烘干部在杨克缸52的圆周上,在与上述的压紧辊53的接触位置充分分开的位置具备将附着于杨克缸52的纸料30(利用杨克缸52干燥后的薄纸)剥离的刮削器54。
造纸装置4与造纸装置3同样,具备向卷绕部(后述的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引导由上述的刮削器54剥离掉的带状的薄纸的辊55、以及将该薄纸卷绕成卷状而形成除臭卷纸23的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
另外,这里例示的烘干部的干燥部件是使纸料30附着于圆周面的杨克缸52,但造纸装置4也能具备其他形式的干燥部件,例如也能使用一边由转送部件等转送纸料30一边使纸料30干燥的结构的干燥部件。
造纸装置4的烘干部所具备的射出部17a~17e例如在杨克缸52的圆周面上,设置在与压榨部或干毛毡51接触的位置和设置有刮削器54的位置之间。
即,射出部17a~17e与杨克缸52的圆周面中的附着有纸料30的部分相对地设置。换言之,设置在自干毛毡51移到杨克缸52的圆周面上的纸料30由于该杨克缸52的旋转而移动的范围内。
另外,射出部17a~17e设置为:例如在附着于杨克缸52的圆周面的纸料30完全地干燥之前使含颗粒液附着于该纸料30。
另外,造纸装置4构成为具备与造纸装置1等同样的射出控制单元,从而控制该造纸装置4的射出部17a~17e的射出动作。另外,以上的射出部17a~17e设置为:例如朝向附着于杨克缸52的圆周面的带状的(长条状的)纸料30喷出含颗粒液。
造纸装置4的射出部17a~17e相对于例如附着于杨克缸52的圆周面上的带状的纸料30如图2或图3中的任一图所示地排列配置,与使用图2和图3说明的造纸装置1等的射出动作同样地利用该造纸装置4的射出控制单元控制动作,自射出部17a~17e分别射出含颗粒液。
另外,在造纸装置4中使用的含颗粒液与在造纸装置1等中使用的含颗粒液同样。
如上述那样附着有含颗粒液的纸料30通过杨克缸52的旋转而移动至设置有刮削器54的位置。当正在进行该移动时,该纸料30成为利用杨克缸52完全地干燥了的带状的薄纸。该带状的薄纸由刮削器54自杨克缸52剥离掉,并由卷绕辊21和卷绕加压辊22等而形成为除臭卷纸23。
如上所述,采用造纸装置1~4,由于自射出部17a~17e射出含颗粒液并使该含颗粒液向纸料30的附着范围a1~d1或附着范围a2~d2附着,所以在将纸料30形成为薄纸时,容易准确地控制该薄纸中含有的除臭炭等的颗粒量。
另外,由于容易使除臭炭等没有浓淡的不均地附着于薄纸整个表面,所以能在薄纸的所有部分获得同样的除臭效果,从而能够实现品质的稳定化和可靠性的提高。
另外,由于自多个射出部17a~17e设置规定时间差地向纸料30射出含颗粒液,所以能在将该纸料30形成为薄纸状时,防止局部性破损,防止在长条状的中途产生裂痕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4、造纸装置;10、纸浆材料供给部;11、纸料离析部;12、白水坑;13、滤筛部;14、进口部;15、15a、15b、55、辊;16、滤筛网;17a~17e、射出部;18、吸引盒;19、伏辊;20、20a、20b、加压辊;21、卷绕辊;22、卷绕加压辊;23、除臭卷纸;30、纸料;40、抄纸槽;41、纸料液;42、圆筒缸;43、伏辊;44、50、湿毛毡;51、干毛毡;52、杨克缸;53、压紧辊;54、刮削器。

Claims (6)

1.一种除臭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臭纸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1过程,该第1过程对进行抄纸而载置或附着于网部的转送部件的带状的纸料进行脱水;
第2过程,该第2过程将在所述第1过程中脱水后的所述带状纸料移到压榨部的转送部件而进一步进行脱水;以及
第3过程,该第3过程利用烘干部的干燥部件使在所述第2过程中脱水后的所述带状的纸料干燥,
在所述第1过程、所述第2过程以及所述第3过程的任一个过程中包含第4过程,该第4过程自多个射出部对所述带状的纸料射出含颗粒液,该含颗粒液含有具有除臭效果的颗粒,
所述第4过程预先排列配置所述多个射出部,以使所述含颗粒液沿所述带状的纸料的宽度方向附着,为了不在所述纸料的纤维产生不均或损伤,设置规定的时间差地依次自所述各射出部射出所述含颗粒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过程自配置于所述纸料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射出部朝向配置于该纸料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射出部依次射出所述含颗粒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过程自配置于所述纸料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射出部朝向分别配置于该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射出部依次射出所述含颗粒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过程自分别配置于所述纸料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射出部朝向配置于该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射出部依次射出所述含颗粒液。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过程自进口部向作为所述网部的转送部件的长网排出所述纸料而进行抄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过程自抄纸槽由圆网将纸料抄纸到所述网部的转送部件。
CN201880073086.7A 2017-12-28 2018-12-10 除臭纸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3444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2976 2017-12-28
JP2017-252976 2017-12-28
PCT/JP2018/045276 WO2019131083A1 (ja) 2017-12-28 2018-12-10 消臭紙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4457A true CN111344457A (zh) 2020-06-26
CN111344457B CN111344457B (zh) 2021-03-12

Family

ID=6706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3086.7A Active CN111344457B (zh) 2017-12-28 2018-12-10 除臭纸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6727B2 (zh)
EP (1) EP3733966A4 (zh)
JP (1) JP6553320B1 (zh)
KR (1) KR102148636B1 (zh)
CN (1) CN111344457B (zh)
WO (1) WO2019131083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9396A (ja) * 2001-07-31 2003-02-21 Toagosei Co Ltd 消臭性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糞尿臭の消臭方法
EP1486610A1 (de) * 2003-06-13 2004-12-15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und/oder Behandlung einer Faserstoffbahn
US20070065596A1 (en) * 2003-11-20 2007-03-22 Pavel Koulik Plasma thin-film deposition method
US20090188638A1 (en) * 2006-05-19 2009-07-30 Arjowiggins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material in sheet for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ibrous layer and security and/or decorative elements
CN104416955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卫生纸的制造方法、卷筒卫生纸的制造方法和卷筒卫生纸
CN204238070U (zh) * 2013-10-08 2015-04-01 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纤维幅材生产线的布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68275C (fi) * 1972-12-07 1985-08-12 Valmet Oy Banformningsfoerfarande vid en upptagnings- och torkningsmaskin foer cellulosa
GB1500778A (en) * 1975-05-07 1978-02-08 Asahi Chemical Ind Bulky non-woven fabric
FI108061B (fi) 1995-10-05 2001-11-15 Metso Paper Inc Menetelmä liikkuvan paperi- tai kartonkirainan päällystämiseksi
JP4560975B2 (ja) * 2001-03-27 2010-10-13 株式会社Ihi カーテンコータヘッドの塗工液吐出流量計測装置及び該計測装置を用いた塗工液吐出流量調整装置
JP2003071338A (ja) * 2001-09-03 2003-03-11 Nippon Paint Co Ltd 塗装装置および塗装方法
KR20030049396A (ko) 2001-12-14 2003-06-25 장영옥 중금속 함유 재 및 분진을 토목건축재료로서 재활용하는방법
FI115408B (fi) 2002-01-31 2005-04-29 Ciba Sc Holding Ag Menetelmä paperi- tai kartonkirainan päällystämiseksi, menetelmän käyttö ja päällystyspasta
US7217342B2 (en) 2002-11-25 2007-05-15 Kangas Martti Y O Apparatus for paper making and paper surface enhancement
KR100972505B1 (ko) * 2003-09-24 2010-07-26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기공 내면에 탄소 박막 코팅층이 형성된 소취용 다공성무기입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DE102005045566A1 (de) * 2005-03-23 2006-09-2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Mehrlagiges Sicherheitspapier
US7510630B2 (en) * 2005-04-20 2009-03-31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Extended couch nip on cylinder former
JP2006305469A (ja) * 2005-04-28 2006-11-09 Oji Engineering Kk 塗布装置
JP5684965B2 (ja) * 2005-06-20 2015-03-1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塗工紙の製造方法
JP4902984B2 (ja) * 2005-11-01 2012-03-21 ボイス ペ−パ− パテント ゲ−エムベ−ハ− 塗工装置および塗工方法
JP5561936B2 (ja) 2005-12-30 2014-07-30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ソーラーコントロール積層体
JP2006316401A (ja) 2006-06-16 2006-11-24 Toagosei Co Ltd 消臭性紙片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糞尿臭の消臭方法
JP5197993B2 (ja) 2006-07-14 2013-05-15 花王株式会社 消臭粒子
JP4928904B2 (ja) 2006-10-26 2012-05-09 株式会社 伊藤園 紙の製造方法
JP5479973B2 (ja) * 2010-03-29 2014-04-2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WO2013018805A1 (ja) * 2011-08-01 2013-02-07 山本香料株式会社 糞便臭抑制用フレグランス、それを用いた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化フレグランス、糞便臭抑制機能付き繊維製品、糞便臭抑制用ペレット、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化フレグランス噴霧スプレー及び糞便臭抑制用スプレー
JP2013204156A (ja) 2012-03-27 2013-10-07 Japan Vilene Co Ltd 粒子固着繊維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825527B2 (ja) * 2012-08-07 2015-12-02 信栄製紙株式会社 薄葉紙の製造装置、薄葉紙の製造方法
US20140127413A1 (en) * 2012-11-02 2014-05-08 Michelman, Inc. Spray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ating fluids onto cellulosic mixtures
JP6130869B2 (ja) 2015-03-11 2017-05-17 花王株式会社 薄葉紙
JP6162738B2 (ja) * 2015-03-31 2017-07-1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水解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KR20170029907A (ko) * 2015-09-08 2017-03-16 주식회사 엔이티 초고온 건조장치
US20170079280A1 (en) 2015-09-23 2017-03-23 Professio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High-performance anti-fungal, anti-bacterial, insecticidal and deodorizing microcaps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9396A (ja) * 2001-07-31 2003-02-21 Toagosei Co Ltd 消臭性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糞尿臭の消臭方法
EP1486610A1 (de) * 2003-06-13 2004-12-15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und/oder Behandlung einer Faserstoffbahn
US20070065596A1 (en) * 2003-11-20 2007-03-22 Pavel Koulik Plasma thin-film deposition method
US20090188638A1 (en) * 2006-05-19 2009-07-30 Arjowiggins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material in sheet for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ibrous layer and security and/or decorative elements
CN104416955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卫生纸的制造方法、卷筒卫生纸的制造方法和卷筒卫生纸
CN204238070U (zh) * 2013-10-08 2015-04-01 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纤维幅材生产线的布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31083A1 (ja) 2019-07-04
JP6553320B1 (ja) 2019-07-31
US11396727B2 (en) 2022-07-26
CN111344457B (zh) 2021-03-12
EP3733966A1 (en) 2020-11-04
KR20200042956A (ko) 2020-04-24
US20200318290A1 (en) 2020-10-08
EP3733966A4 (en) 2021-02-24
KR102148636B1 (ko) 2020-08-26
JPWO2019131083A1 (ja)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9530754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apillarentwässerung
CN103249890B (zh) 废纸再生处理装置
CN1693489B (zh) 用于制革工业的宽压区压榨机
US4292123A (en)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for cellulose washing
EP2576895B1 (de) Maschine, 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der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papierbahn, insbesondere sackpapierbahn
KR101192081B1 (ko) 고액 분리 장치, 여과 장치 및 고액 분리 방법
EP4328375A3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fluff pulp sheet
CN111344457B (zh) 除臭纸的制造方法
GB2115714A (en) Apparatus for remoistening filter cake in a dewatering machine
FI77483C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i pappers- eller kartongmaskiner foer formning av banan och/eller avvattning av banan samt prosessband foer tillaempning vid ifraogavarande foerfarande.
US20080053634A1 (en) Metho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n Application Medium and Method and Machine for Production of a Fiber Web
WO201304786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non-woven fabric
WO1999022067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tragen eines mediums auf eine laufende materialbahn
CN102388178B (zh) 用于使悬浮液脱水的压榨机
EP0988418A1 (de) Nasspart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serstoffbahn und verwendung der nasspartie
EP3178989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eines pressfilzes
JP2005131508A (ja) 濾布を用いた脱水における濾布付着ケーキ除去方法、フィルタープレスによる脱水方法、フィルタープレス装置
EP0863252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ntwässern einer Faserstoffsuspension
JPS61162299A (ja) 含水物の脱水処理装置
DE3020119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aschen von vakuumfiltrierbaren materialien, insbesondere papierfaserpulpe
KR100642031B1 (ko) 종이 백코팅용 스프레이 장치
US20060124259A1 (en) Process and arrangement for replacing intra-fiber liquid in fibers with a replacement liquid
EP0936304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AT55524B (de) Verfahren zum gleichmäßigen Durchfärben von Textilgutwaren im Packsystem mit kreisender Flotte.
CN204849465U (zh) 双网压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332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