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3789B - 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3789B
CN111343789B CN202010155227.9A CN202010155227A CN111343789B CN 111343789 B CN111343789 B CN 111343789B CN 202010155227 A CN202010155227 A CN 202010155227A CN 111343789 B CN111343789 B CN 111343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ed
compensation value
alignment
alignment marks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52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3789A (zh
Inventor
许程超
倪彬
徐张栋
杨晓刚
范振海
赵露
王玉亮
曾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d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d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52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3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3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3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3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3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08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for aligning or positioning of tools relative to the circuit bo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会具体识别出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之后会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第一间距、第二间距、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最后结合附加补偿值与基础补偿值将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从而实现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之间金手指的有效对位,实现效果佳,良品率高的第二待对位部件邦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设备以及一种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显示面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面板,例如OLED柔性面板(有机电激光显示面板)中,在制备时需要进行邦定,其主要是将面板和COF(覆晶薄膜)以及FPC(柔性电路板)等通过金手指连接在一起,使面板具有通电、显示、触摸等功能。
邦定工艺牵涉到面板、FPC、COF等元器件金手指处的加热,并用视觉对每个产品在邦定之前进行实时补偿,再用一定的压力将元器件的金手指在高温条件下精确相连。由于元器件本身很小,其金手指排布紧密,设备的关键工序定位须达到10μ级精度。
在柔性显示面板中邦定的元器件对象的材料大多是塑性材料,如FPC是聚酰亚胺(简称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都是热塑性材料,包括COF的基板材料也是塑性材料,以及现在的柔性面板也是热塑性的。由于在邦定时需要对面板以及待对位部件进行加热,而邦定过程的温度会到达上百摄氏度,这会使元器件产生变形,金手指的间距和标记点位置及间距都会有微小变化,邦定端两个元器件由于材料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形变量。这些因素会直接干扰视觉对位,影响定位准确性,如果不在视觉对位工序作针对性的补偿算法,邦定效果会变差,生产良率会下降。
在现阶段,传统的视觉对位工序,是对每一个前序的面板,用相机识别其表面的对位标记,并计算出其位置距离理论位置之间的差值,并将此值反馈给控制系统,后者执行对位补偿。这种方法虽然能对面板本身由于前序放置定位精度不足引起的位置偏差和角度偏差进行补偿,但是无法应对因加热引起的间距变化,邦定效果不佳,生产良率也不高。所以如何提供一种效果佳,良品率高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具有较高的良品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较高的良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所述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图像信息;
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一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并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二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计算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基础补偿值;
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
结合所述基础补偿值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可选的,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1)×tanθ1]/2-[(Dp-D2)×tanθ2]/2;
所述ΔY为所述附加补偿值,所述Dc为所述第一间距,所述Dp为所述第二间距,所述D1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之间的初始距离,所述D2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之间的初始距离,所述θ1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θ2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附加补偿值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向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移动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p)×tanθ]/2;
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相等;所述θ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计算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基础补偿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中点坐标;
根据所述第一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一坐标系计算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和第一倾斜角;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中点坐标;
根据所述第二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二坐标系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的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和第二倾斜角;
所述结合所述基础补偿值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包括:
结合所述第一Y向补偿值、所述第一X向补偿值、所述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二Y向补偿值、所述第二X向补偿值、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所述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图像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一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并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二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
基础补偿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计算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基础补偿值;
附加补偿值计算模块:用于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
对位模块:用于结合所述基础补偿值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可选的,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1)×tanθ1]/2-[(Dp-D2)×tanθ2]/2;
所述ΔY为所述附加补偿值,所述Dp为所述第一间距,所述Dc为所述第二间距,所述D1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所述D2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所述θ1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θ2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附加补偿值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向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移动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p)×tanθ]/2;
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相等;所述θ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基础补偿值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中点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中点坐标;
第一待对位部件补偿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一坐标系计算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和第一倾斜角;
第二中点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中点坐标;
第二待对位部件补偿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二坐标系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的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和第二倾斜角;
所述对位模块具体用于:
结合所述第一Y向补偿值、所述第一X向补偿值、所述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二Y向补偿值、所述第二X向补偿值、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会具体识别出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之后会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第一间距、第二间距、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最后结合附加补偿值与基础补偿值将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通过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可以确定出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之间平行方向,即x轴方向因加热所引起的宽度变化;由于金手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再根据金手指的倾斜角度可以得到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之间在相对方向,即y轴方向需要移动的距离以完成对上述宽度变化的补偿,从而实现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之间金手指的有效对位,实现效果佳,良品率高的第二待对位部件邦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邦定时第一待对位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邦定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补偿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基础补偿对位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对位补偿前后效果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对位补偿前后效果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中:1.第一待对位部件、2.第二待对位部件、3.金手指、4.第一对位标记、5.第二对位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在现阶段,传统的视觉对位工序,是对每一个前序的面板,用相机识别其表面的对位标记,并计算出其位置距离理论位置之间的差值,并将此值反馈给控制系统,后者执行对位补偿。这种方法虽然能将面板本身由于前序放置定位精度不足引起的位置偏差补偿,但是无法应对因加热引起的间距变化,邦定效果不佳,生产良率也不高。
而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会具体识别出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之后会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第一间距、第二间距、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最后结合附加补偿值与基础补偿值将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通过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可以确定出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之间平行方向,即x轴方向因加热所引起的宽度变化;由于金手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再根据金手指的倾斜角度可以得到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之间在相对方向,即y轴方向需要移动的距离以完成对上述宽度变化的补偿,从而实现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之间金手指的有效对位,实现效果佳,良品率高的第二待对位部件邦定。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2,图3以及图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邦定时第一待对位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邦定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补偿原理示意图。
参见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包括:
S101:获取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图像信息。
请参考图2,上述第一待对位部件1通常为柔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或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等,当然可以是其他部件,有关第一待对位部件1的具体种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通常会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在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之间通常设置有用于邦定的金手指3,即电气元件的导电触片。而上述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通常也会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在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之间通常设置有用于邦定的金手指3。上述第一对位标记4与第二对位标记5通常需要相互对应,且分别位于不同部件的金手指3也需要相互对应。
在本步骤之前,通常需要将第二待对位部件2以及第一待对位部件1加热至预设温度,通常需要达到几百摄氏度,以便于对应金手指3之间结合,从而实现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之间的邦定。有关加热的具体温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本步骤中,通常是通过相机获取包括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包括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的第二图像信息。上述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的具体内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视具体情况而定,只要能从上述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第一对位标记4的具体信息,以及能从上述第二图像信息中识别出第二对位标记5的具体信息即可。上述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可以位于同一张图像中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图像中均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S102:从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第一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一坐标以及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并从第二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第二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二坐标以及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
在本步骤中,会具体从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对应的第一坐标,并根据该第一坐标计算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之间的距离,即第一间距。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坐标中通常包括两个点,分别为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所对应的坐标点。
在本步骤中,还会从第二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对应的第二坐标,并根据该第二坐标计算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之间的距离,即第二间距。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坐标中通常包括两个点,分别为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所对应的坐标点。在确定坐标点时,需要先建立坐标系。通常情况下,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该直角坐标系的y轴通常为第一待对位部件1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相对方向,而x轴通常为平行方向。在对位完成后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之间的连线与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之间的连线通常均于x轴平行。有关识别出具体坐标的步骤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103:根据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计算出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的基础补偿值。
该基础补偿值的具体内容将在下述发明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仅会通过图像计算该基础补偿值,然后根据该基础补偿值移动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实现对位。
在现有技术中,当仅根据基础补偿值将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对位时,第一对位标记4与对应的第二对位标记5在x轴方向通常会相互重合,而位于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金手指3的中心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金手指3的中心通常会相互重合以实现对位。但是由于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材质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的材质通常不同,在高温环境下的膨胀系数也不尽相同,这将导致在现有技术中仅仅将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金手指3的中心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金手指3的中心相互重叠对位会引起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边缘部金手指3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边缘部金手指3无法准确定位而导致良品率降低。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根据基础补偿值可以实现第一待对位部件1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姿态调正,实现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之间连线与x轴相平行,实现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之间连线与x轴相平行,以实现第一待对位部件1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初步对位。
S104: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第一间距、第二间距、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
上述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位于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之间的金手指3,部分会与沿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连线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其中位于中心处的金手指3与沿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连线方向通常相互垂直,而越靠近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通常越大。而在本步骤中,为了保证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同样可以相互对位,需要根据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计算附加补偿值。
请参考图3,在本步骤中,会依据附加补偿模型计算附加补偿值。具体的,上述附加补偿模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具体为:
ΔY=[(Dc-D1)×tanθ1]/2-[(Dp-D2)×tanθ2]/2;
其中,ΔY为附加补偿值,Dc为第一间距,Dp为第二间距,D1为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之间的初始距离,D2为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之间的初始距离,θ1为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θ2为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附加补偿值为第二待对位部件2向第一待对位部件1移动的距离。
请参考图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金手指3在x轴方向上由于受热膨胀而发生位移时,由于金手指3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可以通过在y轴方向的移动补偿金手指3在x轴方向上的位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初始距离D1为加热前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之间的距离,而D2为加热前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之间的距离。(Dc-D1)/2为加热后第一待对位部件1在x轴方向上膨胀的长度ΔX,(Dp-D2)/2为加热后第二待对位部件2在x轴方向上膨胀的长度ΔX。[(Dc-D1)×tanθ1]/2为加热后第一待对位部件1需要沿y轴移动的距离,而[(Dp-D2)×tanθ2]/2为加热后第二待对位部件2需要沿y轴移动的距离。ΔY即相对于第一待对位部件1,第二待对位部件2一共需要移动的距离。
具体的,所述附加补偿模型可以具体为:
ΔY=[(Dc-Dp)×tanθ]/2;
所述第一对位标记4的初始距离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5的初始距离相等;所述θ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相等。
当第一对位标记4的初始距离与第二对位标记5的初始距离相等时,即上述D1=D2时,可以对附加补偿模型进行简化。而当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相等且均等于θ时,可以进一步将附加补偿模型简化成ΔY=[(Dc-Dp)×tanθ]/2,从而便于附加补偿值的计算。
有关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附加补偿模型具体的设计过程将在下述发明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
S105:结合基础补偿值和附加补偿值将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在本步骤中,通过基础补偿值可以将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初步对齐,使得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金属指的中心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金属指的中心相互对位;而通过附加补偿值可以在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初步对齐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第二待对位部件2边缘处金属指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边缘处金属指相互对齐,以实现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的精确对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会具体识别出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的第一间距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的第二间距;之后会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第一间距、第二间距、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计算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最后结合附加补偿值与基础补偿值将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相互对位。
通过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可以确定出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之间平行方向,即x轴方向因加热所引起的宽度变化;由于金手指3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再根据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可以得到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之间在相对方向,即y轴方向需要移动的距离以完成对上述宽度变化的补偿,从而实现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之间金手指3的有效对位,实现效果佳,良品率高的第二待对位部件2邦定。
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具体内容将在下述发明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5,图6,图7以及图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基础补偿对位方法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对位补偿前后效果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对位补偿前后效果图。
参见图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包括:
S201:获取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图像信息。
S202:从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第一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一坐标以及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并从第二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第二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二坐标以及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
上述S201至S202与上述发明实施例中S101至S102基本一致,详细内容请参考上述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进行和赘述。
S203:根据第一坐标计算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中点坐标。
在本步骤中,会根据第一坐标计算两个第一对位标记4的第一中点坐标,以便在后续步骤中根据该第一中点坐标将第一待对位部件1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初步对位。
S204:根据第一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一坐标系计算第一待对位部件的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和第一倾斜角。
上述第一坐标系即用于移动第一待对位部件的设备中,预先建立的第一坐标系。在本步骤中,第一Y向补偿值通常为第一坐标系中第一中点坐标的y值,即沿y轴方向第一待对位部件1需要移动的距离;第一X向补偿值通常为第一坐标系中第一中点坐标的x值,即沿x轴方向第一待对位部件1需要移动的距离;第一倾斜角通常为第一对位标记4之间连线与x轴之间的角度。有关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和第一倾斜角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205:根据第二坐标计算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中点坐标。
在本步骤中,会根据第二坐标计算两个第二对位标记5的第二中点坐标,以便在后续步骤中根据该第二中点坐标将第一待对位部件1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初步对位。
S206:根据第二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二坐标系计算第二待对位部件的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和第二倾斜角。
上述第二坐标系即用于移动第二待对位部件的设备中,预先建立的第二坐标系,该第二坐标系的与第一坐标系通常已相互对位。参见图6,在本步骤中,第二Y向补偿值ΔYp'通常为第二坐标系中第二中点坐标的y值,即沿y轴方向第二待对位部件2需要移动的距离;第二X向补偿值ΔXp'通常为第二坐标系中第二中点坐标的x值,即沿x轴方向第二待对位部件2需要移动的距离;第二倾斜角αp通常为第二对位标记5之间连线与x轴之间的角度。有关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和第二倾斜角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待对位部件1中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和第一倾斜角的示意图与图6基本类似,详细内容可以参考图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础补偿值包括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第一倾斜角、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和第二倾斜角。需要说明的是,在现阶段邦定过程中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通常分属于不同的送料系统,而现有技术中若仅仅根据基础补偿值实现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之间的邦定,在对位过程中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通常是单独进行移动,相互之间无关联。相应的在通过上述基础补偿值进行对位时,通常是将第一中点坐标与第一坐标系原点重合,并将第二中点坐标与第二坐标系原点重合。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后续步骤中通过附加补偿值可以将第二待对位部件2与第一待对位部件1相关联,需要同时进行补偿,或基于其中一个基准,另一个进行补偿。
S207: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第一间距、第二间距、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建立上述附加补偿模型时,会首先进行如下假设:
假设一,针对于第一待对位部件1和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加热是均匀的,没有局部受热的因素。
假设二,第一待对位部件1和第二待对位部件2基体的材料,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都是均匀分布的,即加热过程中,第一待对位部件1和第二待对位部件2中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始终保持不变。
假设三,基于假设一,加热引起的形变也是均匀的,即一定温度下,每相邻两个金手指3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加热前的变形百分比是一定值。
假设四,本发明实施例中阐述的附加补偿模型的应用是建立在传统视觉对位算法的基础上的,即是以第一待对位部件1和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相对位置以及相对方向都准确为前提的,即第一待对位部件1和第二待对位部件2以初步对位。
假设五,为了方便统一补偿的方向,假设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待对位部件1固定,通过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移动实现补偿。
基于上述五个假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金手指3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金手指3在x轴方向上由于受热膨胀而发生位移时,可以通过在y轴方向的移动补偿金手指3在x轴方向上的位移。有关附加补偿模型的具体内容已在上述发明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7,当第一对位标记4的初始距离与第二对位标记5的初始距离相等,而加热后第一待对位部件1的第一间距Dc小于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第二间距Dp时,意味着ΔY<0,第二待对位部件2需要沿y轴向远离第一待对位部件1的方向移动进行补偿,以实现第一待对位部件1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精确定位。
参见图8,当第一对位标记4的初始距离与第二对位标记5的初始距离相等,而加热后第一待对位部件1的第一间距Dc大于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第二间距Dp时,意味着ΔY>0,第二待对位部件2需要沿y轴向朝向第一待对位部件1的方向移动进行补偿,以实现第一待对位部件1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的精确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与上述发明实施例中S203至S206并行的执行或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均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本步骤的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发明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208:结合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第一倾斜角、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第二倾斜角和附加补偿值将第二待对位部件与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本步骤与上述发明实施例中S105基本一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础补偿值具体包括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第一倾斜角、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和第二倾斜角。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通过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可以确定出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之间平行方向,即x轴方向因加热所引起的宽度变化;由于金手指3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再根据金手指3的倾斜角度可以得到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之间在相对方向,即y轴方向需要移动的距离以完成对上述宽度变化的补偿,从而实现待测试部件与第二待对位部件2之间金手指3的有效对位,实现效果佳,良品率高的第二待对位部件2邦定。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9,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所述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图像信息。
识别模块200: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一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并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二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
基础补偿值计算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计算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基础补偿值。
附加补偿值计算模块400:用于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
对位模块500:用于结合所述基础补偿值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1)×tanθ1]/2-[(Dp-D2)×tanθ2]/2;
所述ΔY为所述附加补偿值,所述Dp为所述第一间距,所述Dc为所述第二间距,所述D1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所述D2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所述θ1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θ2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附加补偿值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向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移动的距离。
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p)×tanθ]/2;
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相等;所述θ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相等。
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础补偿值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中点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中点坐标;
第一待对位部件补偿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点坐标和所述第一坐标计算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和第一倾斜角;
第二中点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中点坐标;
第二待对位部件补偿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中点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的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和第二倾斜角;
所述对位模块500具体用于:
结合所述第一Y向补偿值、所述第一X向补偿值、所述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二Y向补偿值、所述第二X向补偿值、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本实施例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用于实现前述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因此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前文中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实施例部分,例如,获取模块100,识别模块200,基础补偿值计算模块300,附加补偿值计算模块400,对位模块500分别用于实现上述业务调度方法中步骤S101,S102,S103,S104以及S105,所以,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相应的各个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与上文描述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以及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的结构框图。
参照图10,该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
所述存储器1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1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
本实施例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中处理器11用于安装上述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同时处理器11与存储器12相结合可以实现上述任一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因此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前文中的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实施例部分,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相应的各个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发明实施例中所介绍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其余内容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展开描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所述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图像信息;
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一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并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二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计算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基础补偿值;
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
结合所述基础补偿值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1)×tanθ1]/2-[(Dp-D2)×tanθ2]/2;
所述ΔY为所述附加补偿值,所述Dc为所述第一间距,所述Dp为所述第二间距,所述D1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之间的初始距离,所述D2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之间的初始距离,所述θ1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θ2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附加补偿值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向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移动的距离;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计算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基础补偿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中点坐标;
根据所述第一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一坐标系计算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和第一倾斜角;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中点坐标;
根据所述第二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二坐标系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的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和第二倾斜角;
所述结合所述基础补偿值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包括:
结合所述第一Y向补偿值、所述第一X向补偿值、所述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二Y向补偿值、所述第二X向补偿值、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p)×tanθ]/2;
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相等;所述θ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相等。
3.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图像信息,以及所述预设温度下包括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两个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图像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一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间距,并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识别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对应的第二坐标以及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间距;
基础补偿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计算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基础补偿值;
附加补偿值计算模块:用于调用预先建立的附加补偿模型,根据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在相对方向上的附加补偿值;
对位模块:用于结合所述基础补偿值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1)×tanθ1]/2-[(Dp-D2)×tanθ2]/2;
所述ΔY为所述附加补偿值,所述Dp为所述第一间距,所述Dc为所述第二间距,所述D1为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所述D2为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所述θ1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θ2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附加补偿值为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向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移动的距离;
所述基础补偿值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中点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第一中点坐标;
第一待对位部件补偿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一坐标系计算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的第一Y向补偿值,第一X向补偿值和第一倾斜角;
第二中点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坐标计算两个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第二中点坐标;
第二待对位部件补偿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中点坐标和预设的第二坐标系计算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的第二Y向补偿值,第二X向补偿值和第二倾斜角;
所述对位模块具体用于:
结合所述第一Y向补偿值、所述第一X向补偿值、所述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二Y向补偿值、所述第二X向补偿值、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附加补偿值将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与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相互对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补偿模型为:
ΔY=[(Dc-Dp)×tanθ]/2;
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初始距离相等;所述θ为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待对位部件中位于边缘处金手指的倾斜角度相等。
5.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55227.9A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1343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5227.9A CN111343789B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5227.9A CN111343789B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3789A CN111343789A (zh) 2020-06-26
CN111343789B true CN111343789B (zh) 2021-07-20

Family

ID=7118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5227.9A Active CN111343789B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37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725B (zh) * 2020-09-01 2021-09-10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解决智能屏上模组光标遗失的方法
CN112968117B (zh) * 2020-10-27 2022-04-19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转移对位方法、设备、显示面板及存储介质
CN113838765A (zh) * 2021-09-23 2021-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绑定方法和绑定装置
CN114973946B (zh) * 2022-05-18 2023-08-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7395A (zh) * 2016-02-24 2016-06-29 深圳精智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待测产品的对位方法及装置
CN105792541A (zh) * 2016-05-13 2016-07-20 深圳鼎晶科技有限公司 Fpc邦定工艺
CN107241859A (zh) * 2017-04-27 2017-10-10 广州市锲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运动控制自适应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9413858A (zh) * 2018-11-09 2019-03-01 博罗康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7395A (zh) * 2016-02-24 2016-06-29 深圳精智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待测产品的对位方法及装置
CN105792541A (zh) * 2016-05-13 2016-07-20 深圳鼎晶科技有限公司 Fpc邦定工艺
CN107241859A (zh) * 2017-04-27 2017-10-10 广州市锲致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运动控制自适应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9413858A (zh) * 2018-11-09 2019-03-01 博罗康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3789A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3789B (zh) 一种柔性面板邦定对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JP5301329B2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
US8156642B2 (en)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JP6277422B2 (ja) 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US64930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ration control in production by imaging
US20150136837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JP2007019139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補正方法および装置、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装置、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2003069288A (ja) 部品実装方法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JP2009054759A (ja) 異常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US20030059964A1 (en) Electric-circuit fabricat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ic-circuit fabricating program
JP6473172B2 (ja) 対基板作業機
TWI791041B (zh) 曝光系統對準及校正方法
JP5786261B2 (ja) 実装システム、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77770B2 (ja) 座標補正方法
US8404410B2 (en) Method of aligning photomask with bas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6277423B2 (ja) 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3613055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における基板の位置合わせ方法
JP4705969B2 (ja) 可撓性材料の付着方法
CN112631080B (zh) 一种双工作台曝光机的曝光方法
JPH0829458B2 (ja) 部品の自動マウント方法
JP2013188921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法での基板位置補正方法
JP2001315299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におけるスクリーンマスクの位置合わせ方法
CN117835690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贴装平面坐标热补偿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JP6837292B2 (ja) 対基板作業機
KR101444258B1 (ko) 기판 검사 시의 보상 매트릭스의 유효성 판단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