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6211B -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触摸面板及导电部件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触摸面板及导电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6211B
CN111316211B CN201880071594.1A CN201880071594A CN111316211B CN 111316211 B CN111316211 B CN 111316211B CN 201880071594 A CN201880071594 A CN 201880071594A CN 111316211 B CN111316211 B CN 111316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etection
metal wires
lines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15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6211A (zh
Inventor
中山昌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16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6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6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6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具备该导电部件的触摸面板以及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导电部件。第1电极层(6A)位于比第2电极层(6B)更靠触摸面侧的导电部件(3)中,第1电极层(6A)具有沿方向(D1)排列的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第1检测电极(SE1)具有多根第1电极线(EL1),且具有第1电极宽度(W1),第2电极层(6B)具有沿与方向(D1)垂直的方向(D2)排列的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第2检测电极(SE2)具有多根第2电极线(EL2)及与多根第2电极线(EL2)绝缘的多根非连接线(NL),且具有第2电极宽度(W2),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触摸面板及导电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检测电极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的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摸面板正得以普及,其在诸如平板型计算机及智能手机等可携式信息设备的各种电子设备中,通过与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组合使用,并使手指、触摸笔等与画面接触或靠近而进行针对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
触摸面板一般具有透明绝缘基板,在该透明绝缘基板上形成用于检测通过手指及触摸笔等进行的触摸操作的检测电极。
检测电极大多由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透明导电性氧化物形成,但除了透明导电性氧化物以外也可由金属形成。与透明导电性氧化物相比,金属具有易图案化,弯曲性优异,且电阻值更低等优点。与使用透明导电性氧化物而构成的现有的触摸面板相比,具有使用金属细线而构成的导电部件的触摸面板能够降低电阻值及寄生电容的值,因此能够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从而备受瞩目。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多个上方电极及多个下方电极的触摸面板。多个上方电极及多个下方电极具有网格形状,多个上方电极配置于相对于多个下方电极更靠视觉辨认侧。专利文献1中,在这种触摸面板中,通过将上方电极的网格间距的平均值相对于下方电极中的网格间距的平均值之比设为2以上且8以下的整数而实现确保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与视觉辨认性。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88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通常,在具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检测电极的触摸面板中,相对于配置在视觉辨认侧的检测电极,配置在远离视觉辨认侧的位置的检测电极即配置在显示装置侧的检测电极的电极宽度越大,则通过屏蔽伴随显示装置的动作产生的来自显示装置的电磁波,越不易在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信号中产生杂讯。因此,操作显示装置来驱动触摸面板时的检测精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存在如下情况:增加检测电极的电极宽度时,由于检测电极中的寄生电容增加,从而触摸面板的检测灵敏度降低。
专利文献1中,未对检测电极的寄生电容进行考虑,尤其是在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而增大配置在显示装置侧的下方电极的电极宽度时,出现了如下情况:下方电极中的寄生电容增加,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降低。因此,为了更高灵敏度的检测,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针对这种以往的问题,本发明人在配置于显示装置侧的检测电极中,除了有助于触摸操作的检测的多个电极线以外,还设置配置成与多个电极线绝缘的多根非连接线,由此成功地提高了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进而,将作为多个电极线的合计面积相对于多个电极线和多根非连接线的合计面积之比计算出的多个电极线的占有率设定成特定值,由此成功地进一步提高了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这种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的触摸面板。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为隔着透明绝缘部件配置有第1电极层与第2电极层且第1电极层比第2电极层更靠触摸面侧配置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该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的特征在于,第1电极层具有:多个第1检测电极,在第1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及多个第1电极焊盘,分别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连接,第1检测电极由与第1电极焊盘电连接的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第1电极线构成,且在第1方向上具有第1电极宽度W1电极焊盘,第2电极层具有:多个第2检测电极,在第2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第1方向延伸;及多个第2电极焊盘,分别与多个第2检测电极连接,第2检测电极由与第2电极焊盘电连接的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第2电极线和配置成与第2电极焊盘及多根第2电极线绝缘的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非连接线构成,且在第2方向上具有第2电极宽度W2,电极焊盘电极焊盘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
优选为将由第2检测电极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的合计面积相对于多根第2电极线与多根非连接线的合计面积之比表示的多根第2电极线的占有率设为C2,满足1.0≤(W2×C2)/W1≤2.0。
并且,优选为还满足1.2≤(W2×C2)/W1≤1.6。
并且,优选为在多个第2检测电极的每个电极中,非连接线由第2电极线包围。
能够为如下:第1电极层还具有多个第1虚设电极,该多个第1虚设电极配置成在多个第1检测电极之间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电绝缘且由金属细线构成,第2电极层能够还具有多个第2虚设电极,该多个第2虚设电极配置成在多个第2检测电极之间与多个第2检测电极电绝缘且由多根金属细线构成。
进而,能够为如下:第1电极层与第2电极层彼此重叠,由此,构成多个第1检测电极的金属细线、构成多个第1虚设电极的金属细线、构成多个第2检测电极的金属细线、构成多根非连接线的金属细线及构成多个第2虚设电极的金属细线彼此组合而形成由多个第3网格单元构成的第3网格图案。
进而,能够为如下:第1电极层具有由多个第1网格单元构成的第1网格图案,该多个第1网格单元由构成多个第1检测电极的金属细线及构成多个第1虚设电极的金属细线组成,第2电极层具有由多个第2网格单元构成的第2网格图案,该多个第2网格单元由构成多个第2检测电极的金属细线、构成多根非连接线的金属细线及构成多个第2虚设电极的金属细线组成。
进而,能够为如下:第1网格图案具有第1网格间距,第2网格图案具有第2网格间距,第3网格图案具有小于第1网格间距及第2网格间距的第3网格间距。
并且,能够为如下:第3网格单元具有四边形形状。
进而,四边形可以为菱形。
并且,能够为如下:第1网格单元及第2网格单元均为菱形,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本发明所涉及的触摸面板具备上述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触摸面板,其为隔着透明绝缘部件配置有第1电极层与第2电极层且第1电极层比第2电极层更靠触摸面侧配置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的特征在于,第1电极层具有:多个第1检测电极,在第1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及多个第1电极焊盘,分别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连接,第1检测电极由与第1电极焊盘电连接的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第1电极线构成,且在第1方向上具有第1电极宽度W1,第2电极层具有:多个第2检测电极,在第2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第1方向延伸;及多个第2电极焊盘,分别与多个第2检测电极连接,第2检测电极由与第2电极焊盘电连接的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第2电极线和配置成与第2电极焊盘及多根第2电极线绝缘的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非连接线构成,且在第2方向上具有第2电极宽度W2,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
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部件,其为隔着透明绝缘部件配置有第1电极层与第2电极层的导电部件,该导电部件的特征在于,第1电极层具有:多个第1检测电极,在第1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及多个第1电极焊盘,分别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连接,第1检测电极由与第1电极焊盘电连接的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第1电极线构成,且在第1方向上具有第1电极宽度W1,第2电极层具有:多个第2检测电极,在第2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第1方向延伸;及多个第2电极焊盘,分别与多个第2检测电极连接,第2检测电极由与第2电极焊盘电连接的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第2电极线和配置成与第2电极焊盘及多根第2电极线绝缘的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非连接线构成,且在第2方向上具有第2电极宽度W2,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2检测电极具有非连接线,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因此能够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导电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第1电极层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第2电极层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导电部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及触摸面板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以下表示数值范围的标记“~”包括记载于其两侧的数值。例如,“s是数值t1~数值t2”是指,s的范围是包括数值t1与数值t2的范围,若以数学符号表示则为t1≤s≤t2。
除非另有说明,则包括“正交”及“平行”等在内,角度包括在技术领域中通常允许的误差范围。
“透明”是指,透光率在波长400~800nm的可见光波长区域中至少是40%以上,优选为75%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透光率利用在JIS K 7375:2008中规定的“塑料--全光线透过率及全光线反射率的求出方法”而测定。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1的结构。
触摸面板1具有表面1A和背面1B,且在背面1B侧配置有液晶显示装置等未图示的显示装置的状态下使用。触摸面板1的表面1A为检测触摸操作的触摸面,且成为触摸面板1的操作人员通过触摸面板1观察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图像的视觉辨认侧。
触摸面板1具有配置在表面1A侧的透明绝缘性的盖板2,在盖板2的与表面1A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通过透明的粘接层4接合有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3。在盖板2上例如设置有未图示的黑色的装饰层。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3具有作为透明绝缘部件的透明绝缘基板5,透明绝缘基板5具有朝向触摸面板1的表面1A侧的第1面5A和朝向与第1面5A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5B。在透明绝缘基板5的第1面5A上形成有第1电极层6A。以覆盖第1电极层6A的方式形成有透明保护层7A。并且,在透明绝缘基板5的第2面5B上形成有第2电极层6B。如图1所示,也可以以覆盖第1电极层6A的方式形成透明保护层7A以及以覆盖第2电极层6B的方式形成透明保护层7B。此外,显示装置配置在触摸面板1的背面1B侧。即,第1电极层6A比第2电极层6B更靠触摸面侧配置,且盖板2、第1电极层6A、第2电极层6B及显示装置依次被层叠。
图2表示从视觉辨认侧观察触摸面板1的俯视图。图1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并且,图2中,为了说明,省略了盖板2、粘接层4、保护层7A及保护层7B。如图2所示,在触摸面板1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3上划分有用于检测通过手指及触摸笔进行的触摸操作的输入区域S1,并且划分有位于输入区域S1的外侧的外侧区域S2。
形成于透明绝缘基板5的第1面5A上的第1电极层6A具有在第1方向D1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延伸的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及分别配置于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之间且与第1检测电极SE1绝缘的多个第1虚设电极DE1。为了防止从视觉辨认侧观察触摸面板1时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之间的间隙明显且视觉辨认出第1检测电极SE1的图案,配置该第1虚设电极DE1。
并且,第1电极层6A还具有分别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的一端连接的多个第1电极焊盘11、分别与多个第1电极焊盘11连接的多个第1周边配线12及分别与多个第1周边配线12连接且排列形成于透明绝缘基板5的第1面5A的边缘部的多个第1外部连接端子13。
其中,第1检测电极SE1可以在第1周边配线12未经由第1电极焊盘11电连接的端部也具备与第1电极焊盘11相同的电极焊盘。该电极焊盘还能够用作第1检测电极SE1的导通检査用端子。
形成于透明绝缘基板5的第2面5B上的第2电极层6B具有在第2方向D2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第1方向D1延伸的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及分别配置在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之间且与第2检测电极SE2绝缘的多个第2虚设电极DE2。为了防止从视觉辨认侧观察触摸面板1时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之间的间隙明显且视觉辨认出第2检测电极SE2的图案,配置该第2虚设电极DE2。
如图2所示,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及多个第2虚设电极DE2配置成从视觉辨认侧观察时在输入区域S1中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及多个第1虚设电极DE1交叉且重叠。
并且,第2电极层6B还具有分别与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的一端连接的多个第2电极焊盘21、分别与多个第2电极焊盘21连接的多个第2周边配线22及分别与多个第2周边配线22连接且排列形成于透明绝缘基板5的第2面5B的边缘部的多个第2外部连接端子23。
其中,第2检测电极SE2可以在第2周边配线22未经由第2电极焊盘21电连接的端部也具备与第2电极焊盘21相同的电极焊盘。该电极焊盘还能够用作第2检测电极SE2的导通检査用端子。
将在包含第1检测电极SE1与第2检测电极SE2重叠的部分的区域R0中,从视觉辨认侧仅观察第1电极层6A的局部俯视图示于图3。图3中,为了说明而省略了保护层7A。
如图3所示,与第1检测电极SE1相邻而形成有第1虚设电极DE1。此外,为了说明,在图3中,以较粗的实线描绘出构成第1检测电极SE1的金属细线,以较细的实线描绘出构成第1虚设电极DE1的金属细线。实际上,构成第1检测电极SE1的金属细线与构成第1虚设电极DE1的金属细线的线宽可以相同。
如图3所示,第1检测电极SE1为具有由多个第1网格单元MC1构成的第1网格图案MP1的网格状电极,且具有第1电极宽度W1,该多个第1网格单元MC1由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第1电极线EL1构成。
第1检测电极SE1的电极宽度W1为在一个第1检测电极SE1中的与一个电极焊盘11连接的多根第1电极线EL1中,第1方向D1上的最外侧的部分之间的第1方向D1上的距离。
并且,第1虚设电极DE1与第1检测电极SE1同样地具有具备由多个第1网格单元MC1构成的第1网格图案MP1的网格形状,该多个第1网格单元MC1由金属细线构成,但由于以与第1检测电极SE1电绝缘的方式隔着间隙G1而配置,且配置成还与多个第1电极焊盘11、多个第1周边配线12及多个第1外部连接端子13电绝缘,因此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不起作用。
其中,为了使多个第1虚设电极DE1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充分电绝缘,多个第1虚设电极DE1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之间的间隙G1的长度优选为5μm~50μm,从不易肉眼观察到间隙G1的观点而言,进一步优选为5μm~20μm。并且,为了提高绝缘性,可以在构成第1虚设电极DE1的第1网格单元MC1的各边上设置长度5μm~20μm的断线部。
将在区域R0中,从视觉辨认侧仅观察第2电极层6B的局部俯视图示于图4。图4中为了说明而省略了保护层7B。
如图4所示,与第2检测电极SE2相邻而形成有第2虚设电极DE2。为了防止从视觉辨认侧观察触摸面板1时,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之间的间隙明显且视觉辨认出第2检测电极SE2的图案,配置第2虚设电极DE2。此外,为了说明,在图4中以较细的虚线描绘出构成第2虚设电极DE2的金属细线,但实际上为连续的金属细线。
如图4所示,第2检测电极SE2为具有由多个第2网格单元MC2构成的第2网格图案MP2的网格状电极,且具有第2电极宽度W2,该多个第2网格单元MC2由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及第2金属细线所组成的多根非连接线NL构成。其中,为了说明,在图4中以较粗的虚线描绘出作为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金属细线,在图4中以较细的虚线描绘出作为多根非连接线NL的金属细线,但实际上均为连续的金属细线。并且,实际上,作为第2电极线EL2的金属细线、作为非连接线的金属细线及构成第2虚设电极DE2的金属细线的线宽可以相同。
第2检测电极SE2的电极宽度W2为在一个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与一个电极焊盘21连接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中,第2方向D2上的最外侧的部分之间的第2方向D2上的距离。
第2检测电极SE2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与第2电极焊盘21连接,作为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电极线发挥作用。并且,第2检测电极SE2的多根非连接线NL以与多根第2电极线EL2绝缘的方式与多根第2电极线EL2隔着间隙G2而配置,从而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不起作用。多根第2电极线EL2与非连接线NL之间隙G2的长度优选为5μm~35μm,以使多根第2电极线EL2与多根非连接线NL充分电绝缘,从不易肉眼观察到间隙G2的观点而言,进一步优选为5μm~20μm。并且,多根非连接线NL分别配置在第2检测电极SE2的内部,而不是配置在第2检测电极SE2的边缘部,且配置成被多根第2电极线EL2包围。
并且,虽未图示,但第2虚设电极DE2与第2检测电极SE2同样地具有具备由多个第2网格单元MC2构成的第2网格图案MP2的网格形状,该多个第2网格单元MC2由金属细线构成,由于第2虚设电极DE2以与第2检测电极SE2电绝缘的方式隔着间隙G3而配置,并且配置成还与多个第2电极焊盘21、多个第2周边配线22及多个第2外部连接端子23电绝缘,因此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不起作用。
其中,为了使多个第2虚设电极DE2与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充分电绝缘,多个第2虚设电极DE2与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之间的间隙G3的长度优选为5μm~50μm,从不易肉眼观察到间隙G3的观点而言,进一步优选为5μm~20μm。并且,为了提高绝缘性,可以在构成第2虚设电极DE2的第2网格单元MC2的各边设置长度5μm~20μm的断线部。
将在区域R0中,从视觉辨认侧观察触摸面板1的局部俯视图示于图5。如图5所示,在触摸面板1中,第1电极层6A和第2电极层6B彼此重叠。由此,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及多个第1虚设电极DE1和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及多个第2虚设电极DE2彼此组合,即,第1网格图案MP1和第2网格图案MP2彼此组合,形成由多个第3网格单元MC3构成的第3网格图案MP3。
其中,在图3~图5中,为了说明,作为代表例,第1网格单元MC1和第2网格单元MC2设为彼此相同的菱形形状,第2网格图案MP2设为配置在从第1网格图案MP1偏移第1网格间距P1的1/2量的位置。此时,第3网格图案MP3的第3网格间距P3具有第1网格图案MP1的第1网格间距P1及第2网格图案MP2的第2网格间距P2的1/2的值,第3网格单元MC3具有菱形形状。此外,第1网格间距P1能够通过在第1方向D1上彼此相邻的第1网格单元MC1的重心之间的第1方向D1上的距离的平均值来确定。关于第2网格间距P2及第3网格间距P3也同样地,能够通过在第1方向D1上彼此相邻的各个网格单元的重心之间的第1方向D1上的距离的平均值来确定。
如上所述,彼此重叠第1电极层6A和第2电极层6B而由多个第3网格单元MC3形成第3网格图案MP3,由此能够降低电极交叉部中的寄生电容,并且防止明显地视觉辨认出第1电极层6A中包含的金属细线及第2电极层6B中包含的金属细线。尤其,从降低因未图示的显示装置的像素和金属细线的干涉而产生的波纹的观点而言,第3网格单元MC3的形状优选为四边形,尤其优选为菱形。菱形的锐角的角度优选为20度~70度。第3网格单元MC3为菱形时,其1边的长度优选为10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
通常,在具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检测电极的触摸面板中,相对于配置在视觉辨认侧的检测电极,配置在远离视觉辨认侧的位置的检测电极即配置在显示装置侧的检测电极的电极宽度越大,则通过屏蔽伴随显示装置的动作产生的电磁波,越不易在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信号中产生杂讯。因此,操作显示装置来驱动触摸面板时的检测精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存在如下情况:增加检测电极的电极宽度时,由于检测电极中的寄生电容增加,从而触摸面板的检测灵敏度降低。
本发明人发现在配置于比第1检测电极SE1更远离视觉辨认侧的位置的第2检测电极SE2上设置多根非连接线NL,且使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检测电极SE1的第1电极宽度W1,由此除了抑制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信号中的杂讯之外,还能够抑制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寄生电容的增加,从而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进而,发现通过调整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能够更加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
其中,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是指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合计面积除以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和多根非连接线NL的合计面积而得的值。第2检测电极SE2包含非连接线NL,因此占有率C2取大于0且小于1的值。并且,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和多根非连接线NL的合计面积是指从视觉辨认侧观察触摸面板1时,在一个第2检测电极SE2中多根第2电极线EL2所占的面积和多根非连接线NL所占的面积的合计值。并且,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合计面积是指从视觉辨认侧观察触摸面板1时,在一个第2检测电极SE2中多根第2电极线EL2所占的面积的合计值。
若将第2检测电极SE2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设为C2,则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满足下述式(1),由此在触摸面板1中,能够进一步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即,通过将由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乘以多根第2电极线的占有率C2,再除以第1检测电极SE1的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值(W2×C2)/W1表示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设为1.0以上且2.0以下,能够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
1.0≤(W2×C2)/W1≤2.0……(1)
并且,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进一步满足下述式(2),由此在触摸面板1中,能够更加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
1.2≤(W2×C2)/W1≤1.6……(2)
关于使占有率C2发生各种变化而评价触摸面板1的检测灵敏度的结果,在后面进行详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第1检测电极SE1及第1虚设电极DE1中形成的第1网格图案MP1和在第2检测电极SE2及第2虚设电极DE2中形成的第2网格图案MP2均由相同的菱形形状的第1网格单元MC1及第2网格单元MC2的重复图案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即,能够将第1检测电极SE1及第1虚设电极DE1中包含的第1网格单元MC1和第2检测电极SE2及第2虚设电极DE2中包含的第2网格单元MC2设为除菱形以外的正六边形、正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等四边形以及其他多边形,或者这些的组合。并且,网格单元的各边可以不具有直线形状,可以具有波浪线形状。然而,关于这些网格单元,从降低与未图示的显示装置的波纹的观点而言,第1网格单元MC1与第2网格单元MC2优选为菱形。菱形的锐角的角度优选为20度~70度。
并且,使第1电极层6A和第2电极层6B彼此重叠而形成的第3网格图案MP3由定形规则性图案所组成的菱形的多个第3网格单元MC3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第3网格单元MC3可以由不规则形状的网格构成。该情况下,多个第3网格单元MC3能够设为相对于各个网格单元的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具有-10%~+10%的不规则边的长度的多边形,尤其四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的网格单元。通过这种结构,抑制触摸面板1中的与未图示的显示装置的像素图案的波纹,进而能够降低色彩杂讯(color noise)。
并且,在第3网格图案MP3由不规则形状的第3网格单元MC3构成的情况下,计算多个第3网格单元MC3的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及网格间距时,能够对于配置在具有已确定的面积的区域内的网格单元计算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及网格间距。例如,能够对于配置在10mm×10mm的区域内的多个网格单元计算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及网格间距。
并且,多个第1检测电极SE1及多个第1虚设电极DE1中包含的多个第1网格单元MC1、多个第2检测电极SE2及多个第2虚设电极DE2中包含的多个第2网格单元MC2及通过第1电极层6A与第2电极层6B的重叠而形成的第3网格图案MP3中包含的多个第3网格单元MC3也能够分别具有无规形状。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1电极层6A形成在透明绝缘基板5的第1面5A上,第2电极层6B形成在透明绝缘基板5的第2面5B上,但只要第1电极层6A及第2电极层6B彼此隔着透明绝缘部件配置而绝缘,则并不限定于该方式。
图6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31的局部剖视图。图6所示的变形例中,在透明绝缘基板32上形成第1电极层6A,且以覆盖第1电极层6A的方式形成有透明绝缘层7C。进而,在透明绝缘层7C上形成第2电极层6B,且以覆盖第2电极层6B的方式形成有保护层7B。该情况下,覆盖第1电极层6A的透明绝缘层7C成为介于第1电极层6A与第2电极层6B之间的“透明绝缘部件”,第1电极层6A与第2电极层6B隔着透明绝缘部件配置而绝缘。
并且,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31用作触摸面板时,能够将透明绝缘基板32用作盖板。将透明绝缘基板32用作盖板时,可以在透明绝缘基板32形成装饰层。
并且,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33的局部剖视图。图7所示的变形例中,在第1透明绝缘基板34A上形成第1电极层6A,且以覆盖第1电极层6A的方式形成有保护层7A。并且,在第2透明绝缘基板34B上形成第2电极层6B,且以覆盖第2电极层6B的方式形成有保护层7B。进而,形成于第1透明绝缘基板34A上的保护层7A和第2透明绝缘基板34B经由透明粘接层35彼此粘接。该情况下,覆盖第1电极层6A的保护层7A、粘接层35及第2透明绝缘基板34B成为介于第1电极层6A与第2电极层6B之间的“透明绝缘部件”,第1电极层6A与第2电极层6B隔着透明绝缘部件配置而彼此绝缘。
此外,在第1检测电极SE1上也能够设置非连接线,但该情况下,由于与第1电极焊盘11电连接的第1电极线EL1替换为不与第1电极焊盘11连接的非连接线,因此从降低第1检测电极SE1的电阻值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不在第1检测电极SE1上设置非连接线。
以下,对构成触摸面板1的各部件进行说明。
<基板>
透明绝缘基板5、32、34A、34B呈透明且具有电绝缘性,只要能够支承第1电极层6A及第2电极层6B,则并无特别限定,作为构成透明绝缘基板5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玻璃、强化玻璃、无碱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环烯烃聚合物(COP:cyclo-olefinpolymer)、环状烯烃共聚物(COC:cyclic olefin copolymer)、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丙烯酸树脂、聚乙烯(PE:polyethylen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聚氯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聚偏二氯乙烯(PVDC:polyvinylidene chloride)、三乙酰纤维素(TAC:cellulose triacetate)等。透明绝缘基板5、32、34A、34B的厚度例如是20~1000μm,尤其为玻璃及强化玻璃等刚性透明绝缘基板的情况下,优选为100μm~800μm,为如PET及COP用那样的柔性透明绝缘基板的情况下,优选为30~100μm。透明绝缘基板5、32、34A、34B的全光线透过率优选为40%~100%。全光线透过率例如利用JIS K 7375:2008中规定的“塑料--全光线透过率及全光线反射率的求出方法”而测定。
<金属细线>
形成第1检测电极SE1及第1虚设电极DE1的金属细线及形成第2检测电极SE2及第2虚设电极DE2的金属细线为线宽0.5μm~10μm的金属细线。这些金属细线的进一步优选的线宽为1.0μm~5.0μm。作为金属细线的优选的材料,为银、铜、铝、金、钼、铬等,且能够使用它们的合金、氧化物或它们的层叠体。尤其从电阻值的观点而言,优选为银或铜,例如能够使用钼/铝/钼、钼/铜/钼、氧化铜/铜/氧化铜等层叠结构的金属细线。
金属细线的膜厚是0.05μm~10μm,优选为0.1μm~1μm。以改善金属细线的视觉辨认性的目的,可以在金属细线上或金属细线、透明绝缘基板及金属细线之间设置黑化层。作为黑化层,能够使用氧化铜、氧化钼等。
<保护层>
作为覆盖金属细线的透明的保护层7A及7B,能够使用明胶、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有机膜及二氧化硅等无机膜,膜厚优选为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在保护层上形成透明涂层。作为透明涂层,使用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有机膜,且膜厚优选为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透明绝缘层>
作为形成于第1电极层6A与第2电极层6B之间的透明绝缘层7C,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有机膜及二氧化硅、氮化硅等无机膜,膜厚优选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并且,根据需要,能够在触摸面板1上追加设置以下层。
<周边配线绝缘膜>
以防止周边配线之间的短路及周边配线的腐蚀为目的,可以在图2所示的第1周边配线12、第2周边配线22上形成周边配线绝缘膜。作为周边配线绝缘膜,使用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有机膜,且膜厚优选为1μm以上且30μm以下。周边配线绝缘膜可以仅形成在第1周边配线12及第2周边配线22中的任一个。
<底涂层>
为了强化密合性,可以在透明绝缘基板5、32、34A、34B与第1电极层6A之间或者透明绝缘基板5、32、34A、34B与第2电极层6B之间设置底涂层。作为底涂层,能够使用明胶、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等有机膜及二氧化硅等无机膜,膜厚优选为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平坦化层>
为了使透明绝缘基板5、32、34A、34B的表面平坦化,可以在透明绝缘基板5、32、34A、34B与第1电极层6A之间或者透明绝缘基板5、32、34A、34B与第2电极层6B之间设置平坦化层。作为平坦化层,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等有机膜,膜厚优选为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尤其在透明绝缘基板5、32、34A、34B设置装饰层时,优选为设置平坦化层。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中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会通过以下的实施例而限定性解释。
<触摸面板的制作>
准备曝光图案不同的各种光罩,在透明绝缘基板的两面上分别形成由金属细线构成的多个第1检测电极、多个第1虚设电极、多个第2检测电极及多个第2虚设电极而制作了导电部件。此外,作为导电部件的基板,使用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并由银线形成了金属细线。并且,在多个第1检测电极、多个第1虚设电极、多个第2检测电极及多个第2虚设电极中,将网格的线宽即多根金属细线的线宽设为4.0μm,作为网格形状,采用了锐角60度的菱形网格形状。
进而,使用由3M Company制8146-4(产品编号)形成的厚度75μm的光学透明粘合片,将所制作的导电部件接合于由厚度1.1mm的强化玻璃形成的覆盖面板,由此制作了触摸面板。并且,为了驱动所制作的触摸面板,在触摸面板连接了Atmel Corporation制集成电路。
<检测灵敏度的评价>
将所制作的触摸面板配置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上,一边在LCD的整个面显示白色,一边实施了触摸面板的检测灵敏度的评价。触摸面板的表面中,在预先设定的1万处位置上依次使用探针机器人,一边接触前端直径为2.0mm的触摸笔,一边检测了各触摸位置。然后,比较了1万处的检测结果和与其对应的设定值。具体而言,利用从检测位置和预先设定的位置的距离小的位置起第9973个的值,以以下评价标准评价了灵敏度。
“A”:上述第9973个的值小于1.0mm
“B”:上述第9973个的值为1.0mm以上且小于2.0mm
“C”:上述第9973个的值为2.0mm以上且小于3.0mm
“D”:上述第9973个的值为3.0mm以上
此外,评价“D”为错误检测多而实际使用上存在问题的级别,评价“C”为错误检测少而实际使用上不存在问题的级别,评价“B”为几乎没有错误检测,是优异级别、评价“A”为没有错误检测,是非常优异的级别。
在此,对制作本发明的导电部件3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卤化银乳剂的制备)
向保持在温度38℃、pH(potential of hydrogen:酸碱度)4.5的下述1液中,搅拌相当于下述2液及3液的各90%的量的同时经20分钟进行添加而形成了0.16μm的核粒。接着,经8分钟添加下述4液及5液,进而经2分钟添加下述2液及3液的剩余10%的量而使其生长至0.21μm。进而,添加碘化钾0.15g,熟化5分钟而结束了粒子形成。
1液:
水……750ml
明胶……9g
氯化钠……3g
1,3-二甲基咪唑烷-2-硫酮……20mg
苯硫代磺酸钠……10mg
柠檬酸……0.7g
2液:
水……300ml
硝酸银……150g
3液:
水……300ml
氯化钠……38g
溴化钾……32g
六氯铱(III)酸钾
(0.005%KCl 20%水溶液)……8ml
六氯铑酸铵
(0.001%NaCl 20%水溶液)……10ml
4液:
水……100ml
硝酸银……50g
5液:
水……100ml
氯化钠……13g
溴化钾……11g
亚铁氰化钾……5mg
然后,按常规方法,通过絮凝法进行了水洗。具体而言,将温度降低至35℃,添加3升蒸馏水,使用硫酸直至卤化银沉淀为止降低了pH(为pH3.6±0.2的范围)。接着,去除了约3升上清液(第一水洗)。进而,添加3升蒸馏水之后,直至卤化银沉淀为止添加了硫酸。再次去除了3升上清液(第二水洗)。将与第二水洗相同的操作进一步重复一次(第三水洗),并结束了水洗/脱盐工序。将水洗/脱盐后的乳剂调整至pH6.4、pAg7.5,添加明胶3.9g、苯硫代磺酸钠10mg、苯硫代亚磺酸钠3mg、硫代硫酸钠15mg及氯金酸10mg,于55℃下实施化学敏化以便得到最佳灵敏度,且作为稳定剂添加了1,3,3a,7-四氮杂茚100mg,作为防腐剂添加了PROXEL(商品名,ICI Co.,Ltd.制)100mg。最终得到的乳剂是包含0.08摩尔%的碘化银,且将氯溴化银的比率设为氯化银70摩尔%、溴化银30摩尔%且平均粒径0.22μm、变异系数9%的碘氯溴化银立方体粒子乳剂。
(感光性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向上述乳剂添加1,3,3a,7-四氮杂茚1.2×10-4摩尔/摩尔Ag、对苯二酚1.2×10-2摩尔/摩尔Ag、柠檬酸3.0×10-4摩尔/摩尔Ag、2,4-二氯-6-羟基-1,3,5-三嗪钠盐0.90g/摩尔Ag、微量的膜固化剂,并使用柠檬酸将涂布液的pH调整至5.6。
以相对于所含有的明胶成为聚合物/明胶(质量比)=0.5/1的方式向上述涂布液添加了(P-1)所表示的聚合物与含有由二烷基苯基PEO硫酸酯形成的分散剂的聚合物胶乳(分散剂/聚合物的质量比为2.0/100=0.02)。
[化学式1]
进而,作为交联剂添加了EPOXY RESIN DY 022(商品名:Nagase ChemteXCorporation制)。此外,将交联剂的添加量调整至后述的感光性层中的交联剂的量成为0.09g/m2
如上制备了感光性层形成用组合物。
此外,参考日本专利第3305459号及日本专利第3754745号合成了上述(P-1)所表示的聚合物。
(感光性层形成工序)
在透明绝缘基板的两面涂布上述聚合物胶乳而设置了厚度0.05μm的底涂层。透明绝缘基板中使用了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
接着,在底涂层上设置了由上述聚合物胶乳与明胶及光学浓度为约1.0且通过显影液的碱而脱色的染料的混合物形成的防光晕层。此外,聚合物与明胶的混合质量比(聚合物/明胶)为2/1,聚合物的含量为0.65g/m2
在上述防光晕层上涂布上述感光性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而以明胶量成为0.08g/m2的方式涂布以固体成分质量比(聚合物/明胶/EPOCROS K-2020E/SNOWTEX C(注册商标))1/1/0.3/2混合上述聚合物胶乳、明胶及EPOCROS K-2020E(商品名:NIPPON SHOKUBAI CO.,LTD.制、噁唑啉系交联反应性聚合物胶乳(交联基:噁唑啉基))、SNOWTEX C(注册商标、商品名: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胶体二氧化硅)而成的组合物,从而得到了在两面形成有感光性层的支承体。将在两面形成有感光性层的支承体作为薄膜A。所形成的感光性层中,银量为6.2g/m2、明胶量为1.0g/m2
(露光显影步骤)
例如,分别准备具有如图3所示的图案的第1检测电极形成用第1光罩及具有如图4所示的图案的第2检测电极形成用第2光罩,在上述薄膜A的两面分别配置第1光罩及第2光罩,并利用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的平行光进行了两面同时曝光。
曝光后,用下述显影液进行显影,进而使用定影液(商品名:CN16X用N3X-R、Fujifilm Corporation制)进行了显影处理。进而,用纯水进行冲洗,并干燥,由此得到了在两面形成有由Ag(银)形成的金属细线与明胶层的支承体。明胶层形成在金属细线之间。将所得到的薄膜作为薄膜B。
(显影液的组成)
显影液1升(L)中含有以下化合物。
对苯二酚……0.037mol/L
N-甲氨苯酚……0.016mol/L
偏硼酸钠……0.140mol/L
氢氧化钠……0.360mol/L
溴化钠……0.031mol/L
焦亚硫酸钾……0.187mol/L
(明胶分解处理)
将薄膜B浸渍于蛋白水解酶(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Bioprase AL-15FG)的水溶液(蛋白水解酶的浓度:0.5质量%、液温:40℃)120秒钟。从水溶液取出薄膜B,在温水(液温:50℃)中浸渍120秒钟,并进行了清洗。将明胶分解处理后的薄膜作为薄膜C。
<低电阻化处理>
对上述薄膜C,使用由金属制辊组成的抛光装置,以30kN的压力进行了抛光处理。此时,将两片具有线粗Ra=0.2μm、Sm=1.9μm(用KEYENCE CORPORATION.制形状分析激光显微镜VK-X110测定(JIS-B-0601-1994))的粗面形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以这些的粗面与上述薄膜C的表面及背面对置的方式一同进行搬送,从而在上述薄膜C的表面及背面转印形成了粗面形状。
上述抛光处理后,使其经120秒钟通过温度150℃的过热蒸汽槽,并进行了加热处理。将加热处理后的薄膜作为薄膜D。该薄膜D为导电部件。
接着,对实施例1~实施例7、比较例1及比较例2进行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7为具有与图1~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相同的结构的触摸面板,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及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等值分别不同。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具有与图1~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相同的结构的触摸面板,将第1检测电极SE1的第1电极宽度W1设为2.0mm,将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设为4.0mm,将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设为0.75。此时,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的值为3.0,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为1.5。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除了将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设为0.50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的值为2.0,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为1.0。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除了将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设为0.60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的值为2.4,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为1.2。
(实施例4)
实施例4中,除了将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设为0.80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的值为3.2,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为1.6。
(实施例5)
实施例5中,除了将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设为5.0mm,且将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设为0.80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的值为4.0,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为2.0。
(实施例6)
实施例6中,除了将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设为0.4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的值为1.6,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为0.80。
(实施例7)
实施例7中,除了将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设为5.0mm,且将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设为0.90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的值为4.5,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以2位有效数字为2.3。
(比较例1)
比较例1中,除了在第2检测电极SE2中不具有非连接线NL,且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为1.0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的值为4.0,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为2.0。
(比较例2)
比较例2中除了将第1检测电极SE1的第1电极宽度W1设为4.0mm,将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设为2.0mm,且将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多根第2电极线EL2的占有率C2设为0.50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的值为1.0,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为0.25。
将实施例1~实施例7、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评价结果示于下表。
[表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7中,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评价均为“C”以上,能够得到优异的检测灵敏度。尤其,实施例1、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中,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评价为“A”,能够得到检测灵敏度优异的触摸面板。
另一方面,比较例1及比较例2中,检测灵敏度的评价为“D”。
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评价为“A”的实施例1、实施例3及实施例4均为如下:第2检测电极SE2具有多根非连接线NL,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进而,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均满足上述式(2)。
认为实施例1、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中,第2检测电极SE2具有多根非连接线NL且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由此一边降低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寄生电容,一边屏蔽在第1检测电极SE1和第2检测电极SE2重叠的电极交叉部中第2检测电极SE2伴随LCD的动作产生的电磁波,从而能够降低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信号的杂讯。进而,认为实施例1、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中,通过将占有率C2设定为如满足上述式(2)的适当的值,并调整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第2电极线EL2的合计面积,能够进一步降低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寄生电容。
因此,认为在实施例1、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中,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得到提高,评价成为”A”,能够得到非常优异的触摸面板。
并且,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评价为“B”的实施例2及实施例5均为如下:第2检测电极SE2具有多根非连接线NL,且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进而,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虽不满足上述式(2),但满足上述式(1)。
认为实施例2及实施例5中,与实施例1、实施例3及实施例4同样地,第2检测电极SE2具有多根非连接线NL且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由此一边降低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寄生电容,一边屏蔽在第1检测电极SE1和第2检测电极SE2重叠的电极交叉部中第2检测电极SE2伴随LCD的动作产生的电磁波,从而能够降低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信号的杂讯。进而,认为实施例2及实施例6中,通过以满足上述式(1)的方式设定了占有率C2,能够进一步降低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寄生电容。因此,认为实施例2及实施例5中,检测灵敏度的评价成为“B”,能够得到优异的触摸面板。
并且,认为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评价为“C”的实施例6中,占有率C2为0.40,因此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而得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的值为低于上述式(1)的下限的0.80,但第2检测电极SE2具有多根非连接线NL,且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因此一边降低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寄生电容,一边屏蔽在第1检测电极SE1和第2检测电极SE2重叠的电极交叉部中第2检测电极SE2伴随LCD的动作而产生的电磁波,从而能够降低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信号的杂讯。因此,认为实施例6中,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成为“C”,得到了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触摸面板。
并且,认为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评价为“C”的实施例7中,占有率C2为0.90,因此第2电极宽度W2与占有率C2的积除以第1电极宽度W1的有效电极宽度比率WR而得的值为超过上述式(1)的上限的2.3,但第2检测电极SE2具有多根非连接线NL,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电极宽度W1,因此一边降低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寄生电容,一边屏蔽在第1检测电极SE1和第2检测电极SE2重叠的电极交叉部中第2检测电极SE2伴随LCD的动作而产生的电磁波,从而能够降低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信号的杂讯。因此,认为实施例7中,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成为“C”,得到了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触摸面板。
并且,认为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评价为“D”的比较例1中,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检测电极SE1的第1电极宽度W1,因此屏蔽在第1检测电极SE1和第2检测电极SE2重叠的电极交叉部中第2检测电极SE2伴随LCD的动作而产生的电磁波,从而能够降低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信号的杂讯。然而,比较例1中,第2检测电极SE2不具有非连接线NL,且占有率C2为1.0,因此认为使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检测电极SE1的第1电极宽度W1,由此第2检测电极SE2中的寄生电容增加,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降低,评价成为“D”,得到了实际使用上存在问题的触摸面板。
并且,认为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评价为“D”的比较例2中,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小于第1检测电极SE1的第1电极宽度W1,因此无法充分屏蔽在第1检测电极SE1和第2检测电极SE2重叠的电极交叉部中第2检测电极SE2伴随LCD的动作而产生的电磁波,从而无法降低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信号的杂讯。由此,认为比较例2中,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降低,评价成为“D”,得到了实际使用上存在问题的触摸面板。
从以上可知,第2检测电极SE2的第2电极宽度W2大于第1检测电极SE1的第1电极宽度W1,第2检测电极SE2具有多根非连接线NL,由此可得到能够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触摸面板。进而,可知通过满足上述式(1)及上述式(2),可得到能够更加提高针对触摸操作的检测灵敏度的触摸面板。
符号说明
1、31、33-触摸面板,1A-表面,1B-背面,2-盖板,3-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4、35-粘接层,5-透明绝缘基板,5A-第1面,5B-第2面,6A-第1电极层,6B-第2电极层,7A、7B-保护层,7C-透明绝缘层,12-第1周边配线,13-第1外部连接端子,14-第1电极焊盘,22-第2周边配线,23-第2外部连接端子,24-第2电极焊盘,32-透明绝缘基板,34A-第1透明绝缘基板,34B-第2透明绝缘基板,C2-占有率,D1-第1方向,D2-第2方向,DE1-第1虚设电极,DE2-第2虚设电极,EL1-第1电极线,EL2-第2电极线,G1、G2、G3-间隙,MC1-第1网格单元,MC2-第2网格单元,MC3-第3网格单元,MP1-第1网格图案,MP2-第2网格图案,MP3-第3网格图案,NL-非连接线,P1-第1网格间距,P2-第2网格间距,P3-第3网格间距,R0-区域,S1-输入区域,S2-外侧区域,SE1-第1检测电极,SE2-第2检测电极,W1-第1电极宽度,W2-第2电极宽度,WR-有效电极宽度比率。

Claims (17)

1.一种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为隔着透明绝缘部件配置有第1电极层与第2电极层且所述第1电极层比所述第2电极层更靠触摸面侧配置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所述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中,
所述第1电极层具有:多个第1检测电极,在第1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及多个第1电极焊盘,分别与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连接,
所述第1检测电极由与所述第1电极焊盘电连接的多根第1电极线构成,该多根第1电极线由金属细线组成,并且所述第1检测电极在所述第1方向上具有第1电极宽度W1,
所述第2电极层具有:多个第2检测电极,在所述第2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及多个第2电极焊盘,分别与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连接,
所述第2检测电极由多根第2电极线和多根非连接线构成,该多根第2电极线与所述第2电极焊盘电连接并且该多根第2电极线由金属细线组成,该多根非连接线配置成与所述第2电极焊盘及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绝缘并且该多根非连接线由金属细线组成,并且所述第2检测电极在所述第2方向上具有第2电极宽度W2,
所述第2电极宽度W2大于所述第1电极宽度W1,
以由所述第2检测电极中的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的合计面积相对于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与所述多根非连接线的合计面积之比表示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的占有率,将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的占有率设为C2,
满足1.0≤(W2×C2)/W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还满足1.2≤(W2×C2)/W1≤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在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的每个电极中,所述非连接线由所述第2电极线包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第1电极层在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之间还具有多个第1虚设电极,所述多个第1虚设电极配置成与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电绝缘且由金属细线构成,
所述第2电极层在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之间还具有多个第2虚设电极,所述多个第2虚设电极配置成与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电绝缘且由金属细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2电极层彼此重叠,由此,构成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构成所述多个第1虚设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构成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构成所述多根非连接线的所述金属细线及构成所述多个第2虚设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彼此组合而形成由多个第3网格单元构成的第3网格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第1电极层具有由多个第1网格单元构成的第1网格图案,所述多个第1网格单元由构成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及构成所述多个第1虚设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组成,
所述第2电极层具有由多个第2网格单元构成的第2网格图案,所述多个第2网格单元由构成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构成所述多根非连接线的所述金属细线及构成所述多个第2虚设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第1网格图案具有第1网格间距,
所述第2网格图案具有第2网格间距,
所述第3网格图案具有小于所述第1网格间距及所述第2网格间距的第3网格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第3网格单元具有四边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四边形为菱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第1网格单元及所述第2网格单元均为菱形,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第1电极层在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之间还具有多个第1虚设电极,所述多个第1虚设电极配置成与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电绝缘且由金属细线构成,
所述第2电极层在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之间还具有多个第2虚设电极,所述多个第2虚设电极配置成与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电绝缘且由多根金属细线构成,
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2电极层彼此重叠,由此,构成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构成所述多个第1虚设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构成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构成所述多根非连接线的所述金属细线及构成所述多个第2虚设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彼此组合而形成由多个第3网格单元构成的第3网格图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第1电极层具有由多个第1网格单元构成的第1网格图案,所述多个第1网格单元由构成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及构成所述多个第1虚设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组成,
所述第2电极层具有由多个第2网格单元构成的第2网格图案,所述多个第2网格单元由构成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构成所述多根非连接线的所述金属细线及构成所述多个第2虚设电极的所述金属细线组成,
所述第1网格图案具有第1网格间距,
所述第2网格图案具有第2网格间距,
所述第3网格图案具有小于所述第1网格间距及所述第2网格间距的第3网格间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上述第3网格单元具有菱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其中,
所述第1网格单元及所述第2网格单元均为菱形,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15.一种触摸面板,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
16.一种触摸面板,其为隔着透明绝缘部件配置有第1电极层与第2电极层且所述第1电极层比所述第2电极层更靠触摸面侧配置的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中,
所述第1电极层具有:多个第1检测电极,在第1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及多个第1电极焊盘,分别与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连接,
所述第1检测电极由与所述第1电极焊盘电连接的多根第1电极线构成,该多根第1电极线由金属细线组成,并且所述第1检测电极在所述第1方向上具有第1电极宽度W1,
所述第2电极层具有:多个第2检测电极,在所述第2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及多个第2电极焊盘,分别与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连接,
所述第2检测电极由多根第2电极线和多根非连接线构成,该多根第2电极线与所述第2电极焊盘电连接并且该多根第2电极线由金属细线组成,该多根非连接线配置成与所述第2电极焊盘及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绝缘并且该多根非连接线由金属细线组成,并且所述第2检测电极在所述第2方向上具有第2电极宽度W2,
所述第2电极宽度W2大于所述第1电极宽度W1,
以由所述第2检测电极中的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的合计面积相对于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与所述多根非连接线的合计面积之比表示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的占有率,将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的占有率设为C2,
满足1.0≤(W2×C2)/W1≤2.0。
17.一种导电部件,其为隔着透明绝缘部件配置有第1电极层与第2电极层的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中,
所述第1电极层具有:多个第1检测电极,在第1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及多个第1电极焊盘,分别与所述多个第1检测电极连接,
所述第1检测电极由与所述第1电极焊盘电连接的多根第1电极线构成,该多根第1电极线由金属细线组成,并且所述第1检测电极在所述第1方向上具有第1电极宽度W1,
所述第2电极层具有:多个第2检测电极,在所述第2方向上隔着间隔并列配置且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及多个第2电极焊盘,分别与所述多个第2检测电极连接,
所述第2检测电极由多根第2电极线和多根非连接线构成,该多根第2电极线与所述第2电极焊盘电连接并且该多根第2电极线由金属细线组成,该多根非连接线配置成与所述第2电极焊盘及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绝缘并且该多根非连接线由金属细线组成,并且所述第2检测电极在所述第2方向上具有第2电极宽度W2,
所述第2电极宽度W2大于所述第1电极宽度W1,
以由所述第2检测电极中的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的合计面积相对于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与所述多根非连接线的合计面积之比表示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的占有率,将所述多根第2电极线的占有率设为C2,
满足1.0≤(W2×C2)/W1≤2.0。
CN201880071594.1A 2017-11-13 2018-10-09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触摸面板及导电部件 Active CN111316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8180 2017-11-13
JP2017218180 2017-11-13
PCT/JP2018/037577 WO2019093045A1 (ja) 2017-11-13 2018-10-09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部材、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導電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6211A CN111316211A (zh) 2020-06-19
CN111316211B true CN111316211B (zh) 2023-11-21

Family

ID=66437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1594.1A Active CN111316211B (zh) 2017-11-13 2018-10-09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触摸面板及导电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7121B2 (zh)
JP (1) JP6910466B2 (zh)
CN (1) CN111316211B (zh)
TW (1) TWI772533B (zh)
WO (1) WO20190930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55984B1 (ko) * 2018-07-27 2023-07-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압력 센서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CN210984952U (zh) * 2019-12-06 2020-07-10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天线
CN113534976A (zh) * 2020-04-14 2021-10-22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具虚设图案的触控面板
CN114063354A (zh) * 2020-08-07 2022-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13534999B (zh) * 2021-07-13 2022-11-04 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KR20230124144A (ko) * 2022-02-17 2023-08-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23410A (zh) * 2013-12-02 2015-06-16 Fujifilm Corp 導電片以及觸控面板
CN105393196A (zh) * 2014-03-28 2016-03-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170751A (zh) * 2014-05-16 2016-11-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用导电片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CN107037917A (zh) * 2015-12-31 2017-08-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8322B2 (ja) 2013-12-03 2017-0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20150074350A (ko) * 2013-12-24 2015-07-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스크린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23410A (zh) * 2013-12-02 2015-06-16 Fujifilm Corp 導電片以及觸控面板
CN105393196A (zh) * 2014-03-28 2016-03-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170751A (zh) * 2014-05-16 2016-11-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用导电片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CN107037917A (zh) * 2015-12-31 2017-08-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41701A1 (en) 2020-07-30
TWI772533B (zh) 2022-08-01
US11157121B2 (en) 2021-10-26
TW201933077A (zh) 2019-08-16
JP6910466B2 (ja) 2021-07-28
CN111316211A (zh) 2020-06-19
WO2019093045A1 (ja) 2019-05-16
JPWO2019093045A1 (ja)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6329B (zh) 导电性部件及触摸面板
CN111316211B (zh)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触摸面板及导电部件
CN110998496B (zh)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及触摸面板
CN107850960B (zh) 触摸面板用导电片、触摸面板及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7710122B (zh) 触摸面板用导电薄膜的网格图案设计方法、触摸面板用导电薄膜的制造方法及触摸面板用导电薄膜
CN110869895B (zh)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及触摸面板
JP6888077B2 (ja) 導電性部材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11316213B (zh) 导电性部件、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