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4813A -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4813A
CN111304813A CN202010017105.3A CN202010017105A CN111304813A CN 111304813 A CN111304813 A CN 111304813A CN 202010017105 A CN202010017105 A CN 202010017105A CN 111304813 A CN111304813 A CN 111304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needles
rows
knitted
co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71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4813B (zh
Inventor
刘燕平
钱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0171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4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4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4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4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4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6Upper torso garments, e.g. sweaters, shirts, leot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将翻领衣领分为外领面、翻折线和内领面三部分;所述外领面为翻折在外的部分织物,所述内领面为内侧的部分织物,所述翻折线是衔接所述外领面和所述内领面的部分织物;所述翻折线为衔接所述外领面和所述内领面的朝向外领面方向的弧状带织物;所述弧状带织物相对于领面为平整、面外凸起或面外凹陷;本发明的自带翻折线的全成型针织衣领,外领面采用局部编织的方法,翻折线采用改变纱线的方法,使得衣领能够自然的翻折,翻折状态稳定,且衣领的三部分可搭配不同的材料实现功能性,衣领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衣领针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衣领是连在衣服上或分开的带状物,有各种形状和尺寸,用于装饰衣服的领口。衣领按照领型可分为圆领、V领、方领、立领、翻领等。其中翻领是将领子对外翻折,使靠外部的领面落于肩上形成的领型,适用于Polo衫、西服衬衣、风衣或女性服饰娃娃领。衣领按照编织工艺可分为梭织衣领和针织衣领。针织衣领由于其剪裁后易脱散,其款式常为矩形的条状,在将领子和衣服缝合后,通过人工手动将领子翻折,然后进行简单的热定型处理形成翻领的结构。
目前市场上的针织衣领未进行外领面、翻折线和内领面的划分,整个领面均采用相同方式编织,由此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衣领翻折的效果和翻折状态的稳定性差;二是衣领各部分使用的纱线无针对性。
影响衣领翻折情况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翻折线的非直线结构,二是翻折线部分与内外领面间的差异程度。通过研究发现,翻领在折叠后形成的翻折线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弧线。目前,在梭织翻领中为了得到良好且稳定的翻折效果而将领片裁剪为弧状,然而,针织衣领由于其裁剪后易发生脱散,因此,无法通过裁剪的方式形成弧状的翻折线。当针织衣领翻折时,不同位置的线圈受到不同方向的弯折力,稳定效果差。翻折线部分为织物弯曲处,与内外领面的差距越大则越容易翻折。市面上现有的针织衣领普遍存在翻折效果差,且翻折状态不稳定,5次洗涤后后处理形成的翻折线消失的问题。
翻领衣领的三个部分对应的性能要求不同,内领面会与人的颈部接触,则可使用亲肤柔软的纱线;翻折线部分常年处在折叠的状态,相比内外领面磨损的机会较多;外领面主要进行视觉造型,基本不会与人体直接接触,则可以使用接触感较差,但视觉效果较好的纱线。一般金银线等视觉效果较好的纱线其舒适度往往较差,反之如棉等触感舒适的纱线往往视觉效果上较为柔和,市面上现有的针织衣领未进行区域的区分,外观造型和接触舒适的要求混杂在一起,存在纱线搭配不合理的问题。
已有技术中通常在衣领的内外领面上添加磁吸件,使两者吸合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固定的领型,但磁吸件会使其所在的部分触感坚硬,降低了舒适度,且外部添加的附件容易与领子发生脱离;已有技术还通常通过改变内外层领面的密度来提高折叠效果,但未考虑翻折线的弧状结构,制成的领子翻折效果和稳定性较差。
专利文献1(公开号CN206462418U)公开了如下技术:在衬衫的领尖部位设有可脱卸的第一磁吸件,在衬衫前片上端与翻折妥贴的领尖部位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可脱卸的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能够吸合连接,形成可固定的领型。然而,磁吸件的存在会降低其所在部位的舒适度,磁吸件也易与领子发生脱离,且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
专利文献2(公开号CN204499491U)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调节密度,使内层密度不同于外层密度,且在折痕处变化密度,形成Polo衫的领子的立体效果。然而,此方法未考虑到领子的折痕实际上是弧状结构而非直线,且只是单纯通过调节机器参数使密度改变,得到的领子折叠效果差。
因此,亟待研究一种能形成具有良好翻折效果,且效果稳定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的编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一种能够能形成具有良好翻折效果且效果稳定的全成型针织衣领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全成型针织衣领的方法操作简单,且形成的全成型衣领翻折效果良好且稳定。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为使用纬编针织设备制备的下机即具有翻折效果的翻领,具体分为外领面、翻折线和内领面三部分;
所述外领面为翻折在外的部分织物,主要起到美观的视觉造型功能;所述内领面为内侧的部分织物,主要起到舒适的触觉感受功能;所述翻折线是衔接所述外领面和所述内领面的部分织物,主要起到易于翻折的结构性功能。
所述外领面在与所述翻折线衔接部分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
所述翻折线为衔接所述外领面和所述内领面的朝向外领面方向的弧状带织物;
所述弧状带织物相对于领面为平整、面外凸起或面外凹陷。
所述翻折线制备所用纱线至少不同于所述外领面和内领面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纱线不同既可以指纱线的材质不同,也可以是纱线的粗细不同;其中,不同材质纱线的搭配使所述全成型针织衣领具有功能性。
制成的衣领的线圈行数的范围为50-150行,最长一行的使用针数范围为150-380针。衣领的行数将决定衣领最外侧至衣领与衣服大身缝合处的领面的总长度,针数将决定衣领沿平行于大身领围方向的领面的长度,因此,根据现有衣领的制备工艺,对行数及最长一行使用的针数进行范围限制,范围外参数制备的衣领不符合服用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成型针织衣领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领面采用局部编织的方法进行制备,使用的纱线为A纱线;
(2)完成外领面编织后,另起一行,编织两行以上的翻折线,使用的纱线为B纱线;
(3)编织完成后,另起一行,进行内领面的编织,使用的纱线为C纱线;
所述的A、B、C纱线分别指不同材质的纱线或不同粗细的纱线,且B纱线不同于A纱线和C纱线的一种以上;此处的B纱线不同于A纱线和C纱线的一种以上是指可以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外领面使用A纱线,翻折线使用B纱线,内领面使用C纱线;(2)外领面和内领面使用A纱线,翻折线使用B纱线;(3)外领面和翻折线使用A纱线,内领面使用B纱线;(4)外领面使用A纱线,内领面和翻折线使用B纱线。本发明的衣领的三部分中至少两部分的纱线不同,不同纱线的交界处容易发生弯折,且差异不会因后处理而消失,效果稳定。
所述局部编织的方法是指只有部分织针参与编织,其余织针握持线圈的编织;
所述局部编织的方法为编织至少15行的完整行后,另起一行,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使用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的小于完整行的50%的织针编织10行以内的偶数行,织物组织与非局部编织部分的组织相同,然后从中间往边缘做减少针数的编织,直到减少到5针内结束编织,然后编织一整行,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再使用从右往左或左往右的小于完整行的50%的织针编织10行以内的偶数行,织物组织与非局部编织部分的组织相同,然后从中间往边缘做减少针数的编织,直到减少到5针内结束编织。
为防止混淆,特此说明:本发明中使用的“编织”一词均指代使用针织的方法制备织物,而非另一种织造方法;事实上在针织相关的实际运用、教科书和文献中均会使用“编织”一词指代使用针织的方式制备织物,且局部编织为专业名字,因此若将相关涉及的“编织”一词改为其他,恐怕不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所述的全成型针织衣领的制备方法,局部编织时的每行减少的针数均不超过局部编织开始前最后一行的针数的50%,局部编织部分的总行数不少于3行。此处是为确保局部编织使外领面与翻折线衔接部分的织物为弧状。
翻领衣领中的外领面为翻折在外的垂落在肩上的部分织物,内领面为与颈部相接触的部分织物,翻折线是衔接内外领面的部分织物;衣领编织的顺序为外领面、翻折线、内领面,这是由于靠近先编织部分的布边为光滑、边缘封闭的状态,靠近后编织部分的布边为毛糙、容易脱圈的状态,为了美观,一般将后编织部分的布边与衣服进行缝合,从而后编织部分靠近衣服大身,根据位置划分为内领面,先编织的部分则为内领面,因此,此处编织先后顺序固定。
衣领外领面的整体形状一般根据款式设计而定,局部编织的目的是形成弧状的翻折线,翻折线编织时在同一行连续编织,下机后会自然被拉扯成弧状,操作简单,翻折效果好;靠近翻折线部分的外领面由于局部编织而呈现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的形状,外领面的远离翻折线的另一边缘可以为Polo衫中常见的矩形,也可以为女士娃娃领的弧形,或其他形状。
针织物受力易发生形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组成针织物的线圈为不规则的形状,当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其内部产生抵抗变形作用的内应力是不同的,因此外力消失后,织物的恢复程度不同,其形状常发生扭曲;根据实际情况可知,翻折线为曲线而非直线,目前市面上针织衣领翻折线处的同一行线圈受翻折的方向是不同的,不利于翻折,且在洗涤作用后,翻折痕迹易消失;本发明通过局部编织的方式使线圈在翻折线部分的受力方向趋于一致,从而产生内应力趋于一致,提高了翻折的效果和稳定性。
如上所述的所述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的制备方法,不同材质的纱线是指外领面使用纱线的材质为棉、毛、丝、麻、粘胶、锦纶、涤纶、氨纶、TPU、丙纶、金银线、碳纤维纱线、金属合金线、花式纱线的其中一种及以上;翻折线使用纱线的材质为棉、毛、丝、麻、粘胶、锦纶、氨纶、TPU、丙纶的其中一种及以上;内领面使用纱线的材质为棉、毛、丝、麻、粘胶、大豆纤维、玉米纤维、锦纶、涤纶、氨纶、TPU、丙纶的其中一种及以上;翻折线部分的纱线不同于内领面和外领面的一种以上;
其中,外领面、翻折线和内领面的使用纱线存在重合,这是考虑到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若使用的纱线为棉和锦纶这两种,其可运用于领面的三部分,只是造型效果不如纯锦纶的,舒适度不如纯棉的。
使用不同材质的纱线的益处主要为以下两点:(1)使翻折线部分易于弯折;(2)三部分可以根据需求搭配不同材料:内领面会与人的颈部接触,则可使用亲肤柔软的纱线,如棉纱、粘胶的纱线、大豆纤维的纱线等,也可以是能保暖作用的羊毛的纱线,或其他一些适合皮肤接触的纱线;翻折线部分常年处在折叠的状态,相比内外领面磨损的机会较多,则可使用锦纶、涤纶等材质的纱线;外领面主要进行视觉造型,人体直接接触机会较小,则可以使用接触感较差,但视觉效果较好的银线、化纤长丝、混合材料的花式纱线。
如上所述的一种全成型针织衣领,编织翻折线所使用的纱线的粗细不同是指衣领各部分编织所使用的纱线的总细度均为30tex-80tex,其中,翻折线所使用的纱线细度不同于内领面和外领面的一种以上;
细度为专业名词,特克斯(tex)为表示细度的其中一个单位,是国际通用单位,一般用于表示纱线的粗细情况,其定义为:1tex=1千米纱线的质量克数。由于编织使用的纱线往往不止一根,因此,此处使用“总细度”一词表示每行编织时所用纱线总的粗细情况。
如上所述的所述的全成型针织衣领的制备方法,外领面、翻折线、内领面的织物组织为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空气层组织、双反面组织、集圈组织、添纱组织、提花组织、移圈组织、绗缝组织或间隔组织的一种以上。如上所述的织物组织均为编织衣领所使用的较为常用的组织类型。其中,罗纹组织可以是满针罗纹组织、1+1普通罗纹组织、2+1普通罗纹组织、2+2普通罗纹组织、3+2普通罗纹组织。
针织物受力易发生形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组成针织物的线圈为不规则的形状,当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其内部产生抵抗变形作用的内应力是不同的,因此外力消失后,织物的恢复程度不同,其形状常发生扭曲;根据实际情况可知,翻折线为曲线而非直线,目前市面上针织衣领翻折线处的同一行线圈受翻折的方向是不同的,不利于翻折,且在洗涤作用后,翻折痕迹易消失;本发明通过局部编织的方式使线圈在翻折线部分的受力方向趋于一致,从而产生内应力趋于一致,提高了翻折的效果和稳定性。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的制备方法所制成的衣领翻折效果好,无需进行后处理来实现衣领的翻折,衣领外形美观统一;
(2)本发明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的制备方法所制成的衣领翻折线稳定性好,利于长期使用;
(3)本发明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4)本发明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可根据不同的视觉和功能需求搭配不同纱线,衣领设计更加合理和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衣领翻折后的示意图;
图2为衣领平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衣领各部分使用纱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全成型衣领从下到上的编织示意图;
图5为局部编织中框选部分的编织图;
其中,1—内领面,2—翻折线,3—外领面,4—局部编织部分,Ⅰ、Ⅱ、Ⅲ、Ⅳ、Ⅴ、Ⅵ—第1、2、 3、4、5、6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如图4、5所示,编织外领面(制成织物如图1、2、4中的序号3所示):
使用58tex的棉纱和16tex的TPU单丝(图3中的A),编织26行的完整行,织物组织为满针罗纹组织,使用针数为202针,然后编织图4中的序号4所示部分,参照图5中Ⅰ、Ⅱ、Ⅲ、Ⅳ、Ⅴ、Ⅵ行所示,在指定的织针上编织线圈,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左到右的9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左到右的8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8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9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枚针上编织三行;
接着,使用相同纱线编织一整行;
然后,使用相同纱线,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右到左的9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右到左的8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7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4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 2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9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7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枚针上编织2行,结束局部编织。
(2)如图3、4所示,编织翻折线(制成织物如图1、2、4中的序号2所示):
另起一行,使用改变纱线的方法,翻折线使用纱线为64tex的涤纶(图3中的B),织物组织为满针罗纹组织,编织两行。
(3)如图4所示,编织内领面(制成织物如图1、2、4中的序号1所示):
另起一行,使用58tex的棉纱和8tex的氨纶(图3中的C),织物组织为满针罗纹组织,编织30行的内领面。
最终制得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平铺如图2所示,外领面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翻折线呈一条弧状线,衣领款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编织全成型针织衣领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外领面保形性好,翻折线结实耐磨,内领面柔软舒适,同时,衣领翻折效果好且稳定。
实施例2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编织外领面
使用58tex的棉纱和16tex的TPU单丝,织物组织为双罗纹组织,编织30行的完整行,使用针数为 210针,然后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左到右的90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3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 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9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枚针上编织三行;
接着,不改变纱线,编织一行;
然后,不改变纱线,然后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右到左的90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7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9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7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枚针上编织2行,结束局部编织。
(2)编织翻折线:
另起一行,使用改变纱线的方法编织翻折线,翻折线使用纱线为30tex的棉纱和16tex的TPU单丝,织物组织为双罗纹组织,编织4行的完整行。
(3)编织内领面:
另起一行,使用58tex的棉纱和16tex的TPU单丝,织物组织为双罗纹组织,编织30行的内领面。
最终制得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外领面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翻折线呈一条弧状线;本发明编织全成型针织衣领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制成的衣领翻折效果好且稳定。
实施例3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编织外领面
使用45tex的涤纶高弹丝,织物组织为满针罗纹组织,编织30行的完整行,使用针数为250针,然后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左到右的115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左到右的100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 6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枚针上编织三行,接着,不改变纱线,编织一行;
然后,然后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右到左的115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右到左的10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7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枚针上编织2行,结束局部编织。
(2)编织翻折线:
另起一行,使用改变纱线的方法编织翻折线,翻折线使用纱线为45tex的丙纶,织物组织为空气层组织,编织6行的完整行。
(3)编织内领面:
另起一行,使用60tex的毛纱,织物组织为满针罗纹组织,编织35行的内领面。
最终制得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外领面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翻折线呈一条弧状线;本发明编织全成型针织衣领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制成的衣领外领面保形性好,内领面舒适保暖,衣领翻折效果好且稳定。
实施例4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编织外领面
使用40tex的锦纶和28tex的花式纱线,织物组织为提花组织,编织30行的完整行,使用针数为 210针,然后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左到右的9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左到右的8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枚针上编织三行;
接着,不改变纱线,编织一行;
然后,不改变纱线,然后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右到左的9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右到左的8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7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6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 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枚针上编织4行,结束局部编织。
(2)编织翻折线:
另起一行,使用改变纱线的方法编织翻折线,翻折线使用纱线为40tex的锦纶丝,织物组织为满针罗纹组织,编织2行的完整行。
(3)编织内领面:
另起一行,使用58tex的麻纱和16tex的氨纶包覆丝,织物组织为提花组织,编织30行的内领面。
最终制得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外领面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翻折线呈一条弧状线;本发明编织全成型针织衣领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制成的衣领外领面款式造型别致,内领面舒适有弹性,翻折效果好且稳定。
实施例5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编织外领面
使用40tex的麻纱和30tex的碳纤维纱,织物组织为空气层组织,编织25行的完整行,使用针数为 300针,然后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左到右的14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左到右的1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1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9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9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8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 17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1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枚针上编织三行;
接着,不改变纱线,编织一行;
然后,不改变纱线,然后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右到左的14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右到左的1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1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98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 7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9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7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1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枚针上编织4行,结束局部编织。
(2)编织翻折线:
另起一行,使用改变纱线的方法编织翻折线,翻折线使用纱线为40tex的麻纱,织物组织为空气层组织,编织2行的完整行。
(3)编织内领面:
另起一行,使用68tex的玉米纤维纱,织物组织为空气层组织,编织30行的内领面。
最终制得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外领面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翻折线呈一条弧状线;本发明编织全成型针织衣领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制成的衣领外领面具有功能性风格,内领面舒适亲肤,衣领翻折效果好且稳定。
实施例6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编织外领面
使用45tex的棉纱和13tex的氨纶包覆丝,织物组织为绗缝组织,编织30行的完整行,使用针数为 270针,然后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左到右的12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左到右的10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9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枚针上编织三行;
接着,不改变纱线,编织一行;
然后,不改变纱线,然后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右到左的12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右到左的10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9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7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8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 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枚针上编织2行,结束局部编织。
(2)编织翻折线:
另起一行,使用改变纱线的方法编织翻折线,翻折线使用纱线为40tex的丙纶丝,织物组织为平针组织,编织4行的完整行。
(3)编织内领面:
另起一行,使用45tex的棉纱和13tex的氨纶包覆丝,织物组织为间隔组织,编织30行的内领面。
最终制得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外领面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翻折线呈一条弧状线;本发明编织全成型针织衣领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制成的衣领翻折效果好且稳定。
实施例7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编织外领面
使用40tex的锦纶和28tex的金属丝,织物组织为提花组织,编织30行的完整行,使用针数为210 针,然后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左到右的95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左到右的8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枚针上编织三行;
接着,不改变纱线,编织一行;
然后,不改变纱线,然后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右到左的95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右到左的8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7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6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 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枚针上编织4行,结束局部编织。
(2)编织翻折线:
另起一行,使用改变纱线的方法编织翻折线,织物组织为满针罗纹组织,翻折线使用纱线为68tex 的锦纶丝,编织2行的完整行。
(3)编织内领面:
另起一行,使用68tex的锦纶丝,织物组织为满针罗纹组织,编织30行的内领面。
最终制得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外领面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翻折线呈一条弧状线;本发明编织全成型针织衣领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制成的衣领外领面功能性效果好,内领面柔软舒适,翻折效果好且稳定。
实施例8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编织外领面
使用45tex的涤纶高弹丝,织物组织为1+1普通罗纹组织,编织30行的完整行,使用针数为210 针,然后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左到右的9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左到右的8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7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4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6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左到右的2枚针上编织三行;
接着,不改变纱线,编织一行;
然后,不改变纱线,然后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依次在从右到左的90针上编织两行,然后以相同起点,在从右到左的8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7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6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4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6 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0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4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12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8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5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3枚针上编织两行,在从右到左的2枚针上编织4行,结束局部编织。
(2)编织翻折线:
另起一行,使用改变纱线的方法编织翻折线,翻折线使用纱线为40tex的蚕丝,织物组织为双反面组织,编织2行的完整行。
(3)编织内领面:
另起一行,使用40ex的蚕丝,织物组织为满针罗纹组织,编织30行的内领面。
最终制得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外领面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翻折线呈一条弧状线;本发明编织全成型针织衣领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制成的衣领外领面保形性好,内领面舒适保暖,翻折效果好且稳定。

Claims (8)

1.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其特征是:所述全成型针织衣领为纬编针织的具有翻折效果的翻领,具体分为外领面、翻折线和内领面三部分;
翻领衣领中的外领面为翻折在外的部分织物,内领面为内侧的部分织物,翻折线是衔接内外领面的部分织物;
所述翻折线为衔接外领面和内领面的朝向外领面方向的弧状带织物;
所述弧状带织物相对于领面为平整、面外凸起或面外凹陷;
所述翻折线制备所用纱线至少不同于所述外领面和内领面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纱线不同是指纱线的材质不同,和/或是纱线的粗细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领面在与所述翻折线衔接部分为中间行数少,边缘行数多,且列数由边缘至中心递减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其特征在于,制成的衣领的线圈行数的范围为50-150行,最长一行的使用针数范围为150-380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其特征在于,纱线的材质不同是指外领面使用纱线的材质为棉、毛、丝、麻、粘胶、锦纶、涤纶、氨纶、TPU、丙纶、金银线、碳纤维纱线、金属合金线、花式纱线的其中一种及以上;翻折线使用纱线的材质为棉、毛、丝、麻、粘胶、锦纶、氨纶、TPU、丙纶的其中一种及以上;内领面使用纱线的材质为棉、毛、丝、麻、粘胶、大豆纤维、玉米纤维、锦纶、涤纶、氨纶、TPU、丙纶的其中一种及以上;翻折线部分的纱线不同于内领面和外领面的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其特征在于,纱线的粗细不同是指衣领各部分编织所使用的纱线的总细度均为30tex-80tex,其中,翻折线部分的纱线细度不同于内领面和外领面的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其特征在于,外领面、翻折线、内领面的织物组织为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空气层组织、双反面组织、集圈组织、添纱组织、提花组织、移圈组织、绗缝组织或间隔组织的一种以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外领面采用局部编织的方法进行制备,使用的纱线为A纱线;
(2)完成外领面编织后,另起一行,编织两行以上的翻折线,使用的纱线为B纱线;
(3)编织完成后,另起一行,进行内领面的编织,使用的纱线为C纱线;
所述的A、B、C纱线分别指不同材质的纱线或不同细度的纱线,且B纱线不同于A纱线和C纱线的一种以上;
所述局部编织的方法是指只有部分织针参与编织,其余织针握持线圈的编织;
所述局部编织的方法为编织至少15行的完整行后,另起一行,以左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使用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的小于完整行的50%的织针编织10行以内的偶数行,织物组织与非局部编织部分的组织相同,然后从中间往边缘做减少针数的编织,直到减少到5针内结束编织,然后编织一整行,以右侧第1枚织针为起点,再使用从右往左或左往右的小于完整行的50%的织针编织10行以内的偶数行,织物组织与非局部编织部分的组织相同,然后从中间往边缘做减少针数的编织,直到减少到5针内结束编织;
所述编织均指代用针织方法制备织物,而非另一种织造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成型针织衣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局部编织时的每行减少的针数均不超过局部编织开始前最后一行的针数的50%,局部编织部分的总行数不少于3行。
CN202010017105.3A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304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7105.3A CN111304813B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7105.3A CN111304813B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4813A true CN111304813A (zh) 2020-06-19
CN111304813B CN111304813B (zh) 2021-07-06

Family

ID=71145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7105.3A Active CN111304813B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48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0879A (zh) * 2020-09-29 2021-01-12 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夹克或西服的硬挺面料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31555A (en) * 1961-05-18 1964-05-05 Rappaport David Knit shirt or like garment
US3293662A (en) * 1962-04-17 1966-12-27 Dubied & Cie Sa E Double or turndown collar
CH452457A (de) * 1966-04-09 1968-05-31 Hamar Waeschefabrik Unglaub Kg Abschlussteil für ein Kleidungsstück
JPS6360424U (zh) * 1986-10-07 1988-04-22
CN1164366A (zh) * 1996-04-30 1997-11-12 庇卡底毛纺公司 带有加强基底织物的衣领
JP2001011717A (ja) * 1999-06-29 2001-01-16 Gf Knit:Kk ニット製衿及び衿の編成方法
JP2001295116A (ja) * 2000-04-07 2001-10-26 Yoshida Henshoku Kk 編成された衿地及びこの衿地を備えた衣服
JP2002069729A (ja) * 2000-09-01 2002-03-08 Ken Aoki Co Ltd シャツの衿地
CN102449217A (zh) * 2008-09-18 2012-05-09 姜丁模 用于衣领的机器针织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及由其制成的针织衣领
WO2017174101A1 (en) * 2016-04-09 2017-10-12 Puma SE Method for knitting a collar of a garment on a knitting machine
CN207699774U (zh) * 2017-12-15 2018-08-07 东莞市伟佳纺织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打卷的扁机罗纹衣领
CN110438634A (zh) * 2019-07-16 2019-11-12 东华大学 一种高保形的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31555A (en) * 1961-05-18 1964-05-05 Rappaport David Knit shirt or like garment
US3293662A (en) * 1962-04-17 1966-12-27 Dubied & Cie Sa E Double or turndown collar
CH452457A (de) * 1966-04-09 1968-05-31 Hamar Waeschefabrik Unglaub Kg Abschlussteil für ein Kleidungsstück
JPS6360424U (zh) * 1986-10-07 1988-04-22
CN1164366A (zh) * 1996-04-30 1997-11-12 庇卡底毛纺公司 带有加强基底织物的衣领
JP2001011717A (ja) * 1999-06-29 2001-01-16 Gf Knit:Kk ニット製衿及び衿の編成方法
JP2001295116A (ja) * 2000-04-07 2001-10-26 Yoshida Henshoku Kk 編成された衿地及びこの衿地を備えた衣服
JP2002069729A (ja) * 2000-09-01 2002-03-08 Ken Aoki Co Ltd シャツの衿地
CN102449217A (zh) * 2008-09-18 2012-05-09 姜丁模 用于衣领的机器针织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及由其制成的针织衣领
WO2017174101A1 (en) * 2016-04-09 2017-10-12 Puma SE Method for knitting a collar of a garment on a knitting machine
CN207699774U (zh) * 2017-12-15 2018-08-07 东莞市伟佳纺织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打卷的扁机罗纹衣领
CN110438634A (zh) * 2019-07-16 2019-11-12 东华大学 一种高保形的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0879A (zh) * 2020-09-29 2021-01-12 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夹克或西服的硬挺面料的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4813B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5060A (en) Circularly knit bodysuit and a blank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111235737B (zh) 一种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TW201717791A (zh) 上部軀幹用平針支撐衣物
TWI230214B (en) Stretchable clothing
US20050115281A1 (en) Hosiery-type garm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CN101351586B (zh) 末端编织组织及具有该末端编织组织的衣物
US20180020750A1 (en) Multipurpose garment
CN111304813B (zh) 一种功能性全成型针织衣领及其制备方法
JP4261791B2 (ja) 伸縮性衣類
JP4299624B2 (ja) 端末編組織および該端末編組織を備えた衣類
JP4063517B2 (ja) 縁始末不要な裾を有する衣料
JP6701490B2 (ja) 下半身用衣類の製造方法
JP2006144194A (ja) インナー・ウェア
CN211211498U (zh) 一种太极石纤维编织的针织打底衫
JP4066075B2 (ja) 5本指タイプのストッキング類の製造方法及び5本指タイプのストッキング類
JP3213901U (ja) アジャスターテープ、およびそれを縫着した衣服
JP3930341B2 (ja) マタニティウエア及び肥満型の婦人用・紳士用被服、並びにその製作方法
US20180317575A1 (en) Multipurpose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6701718U (zh) 一种多变型的针梭配连衣裙
JP3125958U (ja) 経編レース地を用いた衣類
CN100479682C (zh) 伸缩性服装
JP2001303301A (ja) ビジネスシャツ
KR100709466B1 (ko) 신축성 소재를 이용한 한복의 제조 방법
CN2441329Y (zh) 天鹅绒按摩连袜裤
CN214283368U (zh) 一种长度可随身高调节的儿童针织上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