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3036A - 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3036A
CN111263036A CN201911200255.1A CN201911200255A CN111263036A CN 111263036 A CN111263036 A CN 111263036A CN 201911200255 A CN201911200255 A CN 201911200255A CN 111263036 A CN111263036 A CN 111263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member
blade
closed state
state
ope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02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3036B (zh
Inventor
今井谦三
渡部伸昭
挂水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p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p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p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p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63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3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3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3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3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input devices, e.g. keyboards, mice or controller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3Protective lens closures or lens caps built into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5/00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 G08B5/22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08B5/36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39Recurrent ver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智能手机等所使用的拍摄装置中,防止因来自外部的不正当访问、落下的冲击而使叶片构件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本发明的拍摄装置包括:拍摄元件;叶片构件,为了切换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而运作,所述关闭状态是指对照射至所述拍摄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遮蔽,所述打开状态是指光对所述拍摄元件进行照射;叶片驱动部,对所述叶片构件进行驱动;以及叶片控制部,对所述叶片驱动部进行控制。所述叶片控制部在不进行摄像的非摄像模式时确认处于所述关闭状态,若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Description

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机等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智能手机、平板设备、以及笔记本型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中搭载有拍摄装置(照相机)的设备逐步增加。例如专利文献1和2等中公开了搭载于这样的设备的拍摄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19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56387号公报。
在搭载有拍摄装置的设备中,若在用户无意识的时候进行了拍摄,则有对隐私造成侵害或导致隐秘信息泄漏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在用户无意识的时候不进行拍摄的功能。作为实现该功能的一个技术方案,考虑在拍摄装置的光路上配置叶片驱动装置。但是,对于为了保护摄像和拍摄装置的透镜而设置的现有的叶片驱动装置,要求静音性。在为了实现上述功能而配置这样的叶片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叶片构件静音动作,因此用户难以注意到叶片构件正在打开。因此,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不正当访问、或者落下的冲击、因外部等因素叶片驱动装置被打开的情况下,有可能用户注意不到而保持原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对附图中的附图标记等加了括号来进行描述,但本发明的各结构构件不限定于这些标记,而应宽泛地解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范围。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拍摄装置,其中,
包括:
拍摄元件(111);
叶片构件(80),为了切换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而运作,所述关闭状态是指对照射至所述拍摄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遮蔽,所述打开状态是指光对所述拍摄元件进行照射;
叶片驱动部(106),对所述叶片构件进行驱动;以及
叶片控制部(105),对所述叶片驱动部进行控制,
所述叶片控制部在不进行摄像的非摄像模式时确认处于所述关闭状态,若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即使在违反用户的意识在非摄像模式时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成为了可摄像的状态,也能够自动地使叶片构件恢复为关闭状态。由此,例如,在拍摄装置经能够由互联网等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即使因来自外部的不正当访问而使本应该处于关闭状态的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也能够恢复至原来的关闭状态。另外,在拍摄装置能够移动的情况下,即使因落下等的冲击而使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也能够恢复至原来的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用户无意识地摄像图像、被侵害隐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叶片控制部(105)在所述非摄像模式时每隔规定时间确认处于所述关闭状态,若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即使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也能够在规定时间后恢复至关闭状态。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无意识地使叶片构件一直处于打开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叶片控制部在所述非摄像模式时,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即使在非摄像模式时施加外力使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一直保持关闭状态。例如,即使因落下的冲击等而对叶片构件施加了大于叶片驱动部的驱动力的外力,也能够保持叶片构件维持关闭状态。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叶片构件违背用户的意识而成为打开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叶片控制部在进行摄像的摄像模式时确认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若在处于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打开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在摄像模式时,即使在叶片构件违背用户的意识成为关闭状态而无法摄像的状态下,也能够自动地使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而变成能够摄像的状态。由此,例如在因落下的冲击、不正当访问而导致本应该处于打开状态的叶片构件80成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恢复至打开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非摄像模式包括,通过认证用户的认证部而认证未成功的锁定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尽管处于锁定状态,但即使违背用户的意识而使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成为可摄像的状态,也能够自动地使叶片构件恢复至关闭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叶片控制部在通过所述认证部而认证成功的锁定解除状态时确认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若在处于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打开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即使在锁定解除状态时违背用户的意识而使叶片构件成为关闭状态从而成为无法摄像的状态,也能够自动地使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而成为能够摄像的状态。由此,例如,即使在因落下的冲击、不正当访问而导致本应该处于打开状态的叶片构件成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恢复至打开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叶片控制部基于所述拍摄元件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构成为无需追加用于确认叶片构件的开闭状态的构件,就能够确认叶片构件的开闭状态。由此,无需追加伴随着新的结构的追加的部件、成本以及繁杂的处理,就能够进行与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相应的处理。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还具备位置检测部(20c、20d、31、35a、35b),用于检测所述叶片构件的位置,
所述叶片控制部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即使在周围较暗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判断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还具备通知部,用于通知所述叶片构件的开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成为用户能够确认叶片构件的状态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用户无意识地使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通知部是当所述叶片构件成为所述打开状态时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即使在周围较暗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通过听觉来识别叶片构件的打开状态。由此,用户能够更确切地识别叶片构件的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通知部是当所述叶片构件成为所述打开状态时发光状态发生变化的发光部。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即使在难以听到周围的声音或者周围较暗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通过视觉来识别叶片构件80的打开状态。由此,用户能够更确切地识别叶片构件的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通知部是当所述叶片构件成为所述打开状态时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色彩的变化的色彩变化部。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用户就能够通过视觉来识别叶片构件的打开状态。由此,构成为用户能够更确切地识别叶片构件的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还具备:
基座(10),具有开口部,移动自如地支承所述叶片构件;以及
施力构件(60),该施力构件在所述打开状态时和所述关闭状态时在不同的方向上对所述叶片构件施力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关闭状态位于所述叶片构件与所述拍摄元件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构成为将叶片构件保持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因外力而使叶片构件意外地变化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叶片构件,除了通过所述叶片驱动部进行驱动以外,还通过手动而移动自如。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例如,即使在因不正当访问等而无法关闭叶片构件时,也能通过手动使叶片构件移动。由此,能够提高安全性能。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优选地,
所述叶片构件具有能够操作的操作部(80c)。
根据上述结构的拍摄装置,能够形成为容易通过手动操作叶片构件的结构。
本发明包括一种具备上述任一所述的拍摄装置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设备、以及PC等。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因不正当访问而容易导致隐私被侵害或隐秘信息泄漏的设备中,能够构成为有效地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的驱动机构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从z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的驱动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从y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驱动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6是从z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7是从z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8是从y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9是从y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0是从x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1是从x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2是从z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透视平面图。
图13是从y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驱动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4是从z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5是从z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6是从y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7是从y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8是从x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9是从x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20是从z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透视平面图。
图21是从y轴+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驱动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拍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拍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拍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的图。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的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的图。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的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拍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拍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拍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以下,对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10:基座
10a:开口部
10b、10c:引导件
10d、10e、10f:轴部
10g、10h:切口部
20:罩
20a、20b:孔部
20c、20d:位置传感器
20e:贯通孔
21:垫圈
30:滑动齿轮
30a:齿条齿轮
30b、30c:引导件
30d:轴部
30e、30f:螺孔
31:遮光构件
32:滑动齿轮
33a、33b:突出部
34:声音构件
35a、35b:位置检测部
41:第一齿轮
41a:小齿轮
41b:大齿轮
42:第二齿轮
42a:大齿轮
42b:小齿轮
50:按压构件
50a、50b:螺孔
60:弹簧
70:马达
70a:输出齿轮
70b:马达输出
80:叶片构件
80a、80b:被引导件
80c:旋钮
100:照相机控制部
101:拍摄元件控制部
102:状态检测部
103:光量检测部
104:开闭判定部
105:叶片控制部
106:叶片驱动部
110:照相机模块
111:拍摄元件
112:透镜单元
120:可动叶片机构
121:位置检测部
122:执行器
131:外部信号接收部
132:声音检测部
133:操作检测部
134:信号处理部
140:开闭判定部
141:认证设备
142:认证处理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拍摄装置的特征之一在于:构成为防止对拍摄元件的光的照射进行遮蔽的叶片构件有悖于用户意识而处于打开状态。
基于以下的结构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并不能解释为限定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此外,在各附图中,相同的结构构件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有时省略对其的说明。
1.实施方式1
(1)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结构
(2)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
(3)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运作
(4)变形例1
(5)变形例2
(6)变形例3
(7)变形例4
(8)变形例5
2.实施方式2
(1)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
(2)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运作
(3)变形例1
(4)变形例2
(5)变形例3
3.本发明的特征
4.补充事项
<1.实施方式1>
<(1)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图2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具体说明。说明按照拍摄装置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结构、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拍摄装置的运作的顺序进行。
在各图中,记载有彼此正交的x轴、y轴、z轴。关于图中的x轴、y轴、z轴,将箭头方向称为+侧,将与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侧。另外,z轴-侧是相对于拍摄元件被拍摄体所在的一侧,因此称为“被拍摄体侧”。相反地,z轴+侧是相对于被拍摄体拍摄元件所在的一侧,因此称为“拍摄元件侧”。
图1~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照相机)的结构的图。图1和图2是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拍摄装置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立体分解图。图3~图5是选出连结了从马达70至叶片构件80的驱动机构部分的结构的图,图3是立体图,图4是从z轴+侧观察的平面图,图5是从y轴+侧观察的平面图。
图6~图13是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图,图14~图21是叶片构件80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图。图6~图13与图14~图21相互对应。
图6是从z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7是从z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8是从y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9是从y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10是从x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11是从x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12是从z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13是从y轴+侧观察叶片构件的驱动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图14是从z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15是从z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16是从y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17是从y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18是从x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19是从x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20是从z轴+侧观察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21是从y轴+侧观察驱动叶片机构的驱动机构部分的平面图。
<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结构概略>
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构成为包括:基座10、罩20、滑动齿轮30、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按压构件50、弹簧60、马达70、以及叶片构件80。
<基座10>
基座10是作为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被拍摄体侧的框体的板状构件。基座10具有贯通z轴方向的圆形形状的贯通孔即开口部10a。在开口部10a的x轴-侧形成有在z轴方向上贯通且沿x轴-侧呈直线状延伸的引导件10b、10c。在引导件10b、10c上分别插通有叶片构件80的被引导件80a、80b。
如图2等所示,基座10在z轴+侧的面上具有朝向z轴+侧突出的轴部10d、10e、10f。在轴部10d上卡扣有弹簧60的第二腕部60b。在轴部10e上插入有第一齿轮41。在轴部10f上插入有第二齿轮42。基座10具有用于配置位置传感器20c、20d的切口部10g、10h。
<罩20>
罩20以从z轴+侧与基座10对置的方式安装。由基座10和罩20形成收容滑动齿轮30、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按压构件50、以及弹簧60的收容空间。罩20具有分别供轴部10e、10f插入的孔部20a、20b。
在罩20上配置有位置传感器20c、20d。位置传感器20c、20d与遮光构件31成组,检测遮光构件31是否位于位置传感器20c、20d中的任一侧。位置传感器20c、20d例如是光遮断器。即,位置传感器20c、20d分别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通过将遮光构件31位于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从而遮蔽光,能够检测出遮光构件31的位置。由于遮光构件31与连结于叶片构件80的滑动齿轮30连结,因此通过位置传感器20c、20d以及遮光构件31,能够检测叶片构件80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如后所述,位置传感器20c、20d以及遮光构件31作为位置检测部121发挥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位置传感器20c、20d并不限定于光遮断器,也可以是光反射器等。另外,也可以是使用了由磁力检测位置的霍尔元件的位置检测部。另外,在使用其他的传感器的情况下,将遮光构件31置换为反射构件或磁铁以配合所使用的其他的传感器。
<滑动齿轮30>
滑动齿轮30与叶片构件80连结,相对于基座10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自如地配置。滑动齿轮30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齿条齿轮30a。齿条齿轮30a与第一齿轮41的小齿轮41a啮合。通过第一齿轮41转动,经由齿条齿轮30a在x轴方向上移动。
滑动齿轮30具有在z轴方向上贯通且沿x轴方向延伸的引导件30b、30c。在引导件30b、30c分别插通有叶片构件80的被引导件80a、80b。滑动齿轮30具有沿z轴+侧延伸的轴部30d。在轴部30d卡扣有弹簧60的第一腕部60a。滑动齿轮30具有螺孔30e、30f。在螺孔30e、30f分别插入有螺钉51a、51b,由此,按压构件50相对于滑动齿轮30被固定。
在滑动齿轮30上连结有遮光构件31。遮光构件31,如已说明的那样,与连结于罩20的位置传感器20c、20d成组,检测叶片构件80的位置,由此能够判定叶片构件80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
<第一齿轮41>
第一齿轮41具有:小齿轮41a、以及比小齿轮41a直径大的大齿轮41b。小齿轮41a和大齿轮41b同轴且相互连动地转动。小齿轮41a与滑动齿轮30的齿条齿轮30a啮合。大齿轮41b与第二齿轮42的小齿轮42b啮合。
<第二齿轮42>
第二齿轮42具有:小齿轮42b、以及比小齿轮42b直径大的大齿轮42a。小齿轮42b与大齿轮42a同轴且相互连动地转动。如上所述,小齿轮42b与第一齿轮41的大齿轮41b啮合。大齿轮42a与马达70的输出齿轮70a啮合。
<马达70>
马达70通过从后述的叶片驱动部106提供的电力而转动。马达70具有朝向x轴+侧突出的输出轴,在输出轴的前端部配置有输出齿轮70a。马达70的输出轴插通在垫圈21的贯通孔以及罩20的贯通孔20e。输出齿轮70a与如上所述的第二齿轮42的大齿轮42a啮合。
<按压构件50>
按压构件50配置于滑动齿轮30与弹簧60之间。按压构件50通过插通于作为贯通孔的螺孔50a、50b的螺钉51a、51b而与滑动齿轮30连结。
<弹簧60>
弹簧60是具有第一腕部60a和第二腕部60b的扭转弹簧,在旋转方向上施加作用力。弹簧60的第一腕部60a卡扣在滑动齿轮30的轴部30d。弹簧60的第二腕部60b卡扣在基座10的轴部10d。由此,弹簧60以基座10为基准,对滑动齿轮30施加作用力。当叶片构件80处于关闭状态时,弹簧60对动齿轮30朝向x轴+侧施加作用力。另一方面,当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时,弹簧60对滑动齿轮30朝向x轴-侧施加作用力。即,弹簧60对滑动齿轮30在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时向保持打开状态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在叶片构件80处于关闭状态时向保持关闭状态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弹簧60以其施力方向变化的方式配置于叶片构件80的移动区域的中央位置。弹簧60是本发明的“施力构件”的一个结构例。此外,也可以代替弹簧60而使用扭转弹簧以外的弹簧或者其他的施力构件。
<叶片构件80>
叶片构件80以打开或关闭开口部10a的方式沿着引导件10b、10c、30b、30c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自如地被基座10支承。叶片构件80由遮光构件形成。叶片构件80在关闭开口部10a的关闭状态时,遮蔽照射到拍摄元件111的光。叶片构件80在打开开口部10a的打开状态时,成为来自被拍摄体侧的光照射至拍摄元件111的状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可以构成为除了作为遮光构件发挥功能的叶片构件80以外,还可以包括未图示的快门装置。在该情况下,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该快门装置的运作来控制向拍摄元件111的曝光(光的照射)。
叶片构件80的z轴-侧(被拍摄体侧)的面上形成有向z轴-侧突出的用户可操作的旋钮80c。用户通过操作旋钮80c,能够抵抗要保持叶片构件80的位置的力,使叶片构件80移动。旋钮80c是本发明的“突部”的一个结构例。
叶片构件80可以不是遮光构件,而是遮蔽光的一部分的滤光片等,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另外,叶片构件80也可以采用利用格子状等的结构来遮蔽光的一部分的结构。叶片构件80用作快门用的叶片等。
<(2)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
接着,对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进行说明。各结构的更具体的动作有的在后述的流程图中进行说明。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包括:照相机控制部100、照相机模块110、可动叶片机构120、外部信号接收部131、声音检测部132、操作检测部133、以及信号处理部134。
<照相机控制部100>
照相机控制部100包括:拍摄元件控制部101、状态检测部102、光量检测部103、开闭判定部104、叶片控制部105、以及叶片驱动部106。
<拍摄元件控制部101>
拍摄元件控制部101通过控制拍摄元件111的运作来执行拍摄。拍摄元件控制部101切换拍摄元件111的接通、断开状态。
<状态检测部102>
状态检测部102检测拍摄装置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状态检测部102检测拍摄装置的接通、断开状态。
<光量检测部103>
光量检测部103检测照射至拍摄元件111的光量(光的明亮度的程度)。
<开闭判定部104>
开闭判定部104根据可动叶片机构120的位置检测部121的位置检测结果或者基于利用光量检测部103而检测的光量来判定可动叶片机构120的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
<叶片控制部105>
叶片控制部105基于来自信号处理部134和状态检测部102的输入来驱动叶片驱动部106,并控制可动叶片机构120的运作。
叶片控制部105也可以构成为,在不进行摄像的非摄像模式时,始终对滑动齿轮30向x轴+侧施加力,以使叶片构件80处于关闭状态。
<叶片驱动部106>
叶片驱动部106根据叶片控制部105的控制对执行器122施加规定的电压和电流,从而驱动可动叶片机构120。
<照相机模块110>
照相机模块110包括:拍摄元件111、以及透镜单元112。
<拍摄元件111>
拍摄元件111是将照射的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拍摄元件111例如是C-MOS传感器、CCD等,但并不限定于此。拍摄元件111接收从被拍摄体侧透过透镜单元112的光,变换为电信号并输出。
<透镜单元112>
透镜单元112使来自被拍摄体的光一边以聚光于拍摄元件111的方式折射一边透射。透镜单元112包括一个以上的透镜,也可以包括透镜以外的滤光片等的光学构件。
<可动叶片机构120>
可动叶片机构120包括:位置检测部121、执行器122、以及叶片构件80。叶片构件80的结构和功能如已说明的那样。
<执行器122>
执行器122包括:马达70、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以及滑动齿轮30。执行器122通过从外部供给的电力,使叶片构件80在x轴方向上运作,来开闭开口部10a。
<位置检测部121>
位置检测部121包括:位置传感器20c、20d、以及遮光构件31。位置检测部121如已经说明的那样,例如是光遮断器等的光学传感器,来检测叶片构件80的位置,由此检测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
<外部信号接收部131>
外部信号接收部131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接收从外部输入的信号并向信号处理部134输出。
<声音检测部132>
声音检测部132为了能够进行与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处理,因此检测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等的声音。
<操作检测部133>
操作检测部133检测用户等对拍摄装置输入的操作信息。即,操作检测部133检测键盘输入、鼠标输入、触摸面板输入、或声音输入等的输入信号。此外,操作检测部133也可以检测除此以外的用户的输入。
<信号处理部134>
信号处理部134基于外部信号接收部131、声音检测部132、以及操作检测部133的检测等的结果,进行控制以拍摄装置的规定的结构进行规定的运作。
<(3)实施方式1的拍摄装置的运作>
接下来,参照图23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的叶片构件的开闭运作进行说明。
<S100>
本实施方式中的叶片构件80的开闭运作的特征点在不进行照相机摄像的非摄像模式时的处理,因此对该处理进行说明(S100)。此外,除此以外的拍摄处理等按照与以往同样的方法进行。
<S101>
首先,开闭判定部104确认由光量检测部103检测的拍摄元件111的光量是否为一定以上(S101)。光量是否在一定以上的判定根据检测出的光量是否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来进行。即,经由拍摄元件111确认叶片构件80是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光量还是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光量。此外,在最初执行S101时,拍摄元件111的电源为ON(打开)。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在S100开始该处理时,拍摄元件111的电源为ON即可。
<S102>
当开闭判定部104判定光量为一定以上时(在S101为YES(是)),开闭判定部140对判定光量为一定以上的次数进行计数(S102)。
<在S110为NO(否)~S111>
在此,在判定为光量为一定以上的次数在小于自然数N的情况下(在S110为NO),叶片控制部105经由叶片驱动部106来驱动执行器122,以叶片构件80为关闭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S111)。该计数的值在开始本流程图的处理时被复位。
<在S110为YES(是)~S120>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光量为一定以上的次数为自然数N以上的情况下(在S110为YES),表示即使反复进行使叶片构件80为关闭状态的控制,叶片构件80也不变为关闭状态,因此向用户发出警告消息(S120)。例如,拍摄装置通过声音或图像输出向用户发出“叶片构件80无法关闭”此类消息。然后,转移至S121的处理。
<在S101为NO(否)~S103>
当开闭判定部104判定为光量小于一定时(在S101为NO),叶片控制部105经由叶片驱动部106来驱动执行器122,进行控制以使叶片构件80为关闭状态(S103)。这是考虑到由于周围过暗,开闭判定部104可能误检测叶片构件80为关闭状态而实际上是打开状态的一种处理。
<S121~S130>
在上述S103的处理之后或者在S120的处理之后,拍摄元件控制部101使拍摄元件111的运作停止(S121),结束处理(S130)。此外,在已经停止了拍摄元件111的运作的情况下,在此不进行特殊的处理。
此外,上述处理在照相机摄像停止,即非摄像模式时每隔一定时间执行。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结束照相机功能时等各种时刻执行。
<(4)变形例1>
接着,参照图24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本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相比,除了非摄像模式时的处理一部分不同以外,其他的结构和处理等均相同,因此仅对与实施方式1相比的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共同部分的说明。
<S101a>
在本变形例中,开闭判定部104不是通过光量检测部103而是通过可动叶片机构120的位置检测部121,来判定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在判定为叶片构件80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S102以后的处理。在判定为叶片构件80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S103以后的处理。
<(5)变形例2>
接着,参照图25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本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相比,除了进行照相机摄像的摄像模式时的处理不同以外,其他的结构和处理等均相同,因此仅对与实施方式1相比的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共同部分的说明。
<S200>
本变形例中的叶片构件80的开闭运作的特征点是进行照相机摄像的摄像模式时的处理,因此对该处理说明(S200)。此外,除此以外的拍摄处理等按照与以往同样的方法进行。
<S201>
首先,开闭判定部104确认由光量检测部103检测出的拍摄元件111的光量是否为一定以上(S201)。光量是否为一定以上的判定根据检测出的光量是否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来进行。即,经由拍摄元件111确认叶片构件80为打开状态时的光量还是关闭状态时的光量。
<S202>
在开闭判定部104判定为光量小于一定时(在S201为NO),开闭判定部140对判定为光量小于一定的次数进行计数(S202)。该计数的值在开始本流程图的处理时被复位。
<在S210为NO~S211>
在此,在被判定为光量小于一定值的次数为小于自然数N的情况下(在S210为NO),叶片控制部105经由叶片驱动部106来驱动执行器122,进行控制以使叶片构件80为打开状态(S211)。
<在S210为YES~S220>
另一方面,在被判定为光量小于一定值的次数为自然数N以上的情况下(在S110为YES),表示即使反复进行控制以使叶片构件80为打开状态,叶片构件80也不为打开状态,因此对用户发出警告消息(S220)。例如,拍摄装置通过声音或图像输出对用户发出“无法打开叶片构件80”此类消息。
<在S201为NO~S203>
当开闭判定部104判定光量为一定以上时(在S201为YES),叶片控制部105经由叶片驱动部106来驱动执行器122,进行控制以使叶片构件80为打开状态(S203)。这是考虑由于周围过亮,开闭判定部104可能误检测叶片构件80为打开状态而实际上是关闭状态的一种处理。
<S230>
在上述S203的处理或S220的处理结束后,结束该叶片构件的开闭处理(S230)。此外,在已经停止了拍摄元件111的运作的情况下,在此不进行特殊的处理。
另外,该处理每隔规定时间,在拍摄装置起动时、在含有拍摄装置而构成的电子设备起动时、在加速度传感器或角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振动时等执行。
<(6)变形例3>
接下来,参照图26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进行说明。本变形例与变形例2相比,摄像模式时的处理一部分不同,其他的结构和处理等均相同,因此仅对与实施方式2相比的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共同部分的说明。
<S201a>
在本变形例中,开闭判定部104不是通过光量检测部103而是通过可动叶片机构120的位置检测部121来判定叶片构件80为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在判定为叶片构件80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S202以后的处理。在判定为叶片构件80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结束该处理(S230)。
<(7)变形例4>
接着,参照图27和图28的概念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本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共同部分的说明。
图27和图28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拍摄装置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结构的概念图,图27表示叶片构件80处于关闭状态时,图28表示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时。
本变形例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包括:叶片构件80、马达70、马达输出70b、滑动齿轮32、突出部33a、33b、以及声音构件34。
叶片构件80和马达70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和功能相同。马达输出70b与马达70的输出轴连结,经由突出部33a、33b、以及滑动齿轮32,使叶片构件80往复运动。即,马达输出70b使突出部33a、33b、以及滑动齿轮32在轴方向上位移。
如图27和图28所示,当叶片构件80处于关闭状态时突出部33a与声音构件34接触,当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时突出部33b与声音构件34接触。声音构件34是产生机械声的铃,因突出部33a、33b碰撞而发出声音。即,在叶片构件8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变化时,以及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变化时,声音构件34发出机械声。因此,用户能够意识到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发生了变化。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对声音构件34是铃那样的发出机械声的构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只要是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发生变化时发出机械声或电子音的结构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声音构件34是本发明的“声音输出部”的一个结构例。
<(8)变形例5>
接着,参照图29和图30的概念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进行说明。图29和图30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拍摄装置的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结构的概念图,图29表示叶片构件80处于关闭状态时,图30表示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时。
本变形例的拍摄装置与变形例4的结构相比,不同点是具有位置检测部35a、35b的结构。另外,代替声音构件34,构成为具有未图示的声音输出部。在此,仅对与变形例4不同的点进行说明,省略对与变形例4相同的内容的说明。
本变形例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包括:叶片构件80、马达70、马达输出70b、滑动齿轮32、突出部33a、33b、以及位置检测部35a、35b。在本变形例的拍摄装置中,位置检测部35a、35b作为位置检测部121发挥功能。另外,本变形例的拍摄装置具有未图示的声音输出部。
如图29和图30所示,在叶片构件80处于关闭状态时位置检测部35a位于与突出部33a对置的位置,在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时位置检测部35b位于与突出部33b对置的位置。位置检测部35a、35b分别检测突出部33a或33b是否位于对置的位置,因此能够基于位置检测部35a、35b的输出,判定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
在本变形例的拍摄装置中,在叶片构件8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发生变化时,信号处理部134从声音输出部(未图示)输出声音,向用户发出通知叶片构件80变化为打开状态。该声音输出部是本发明的“通知部”的一个结构例。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不是叶片构件8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发生变化时,而是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发生变化时输出声音。但是,从隐私保护和安全性的观点出发,无意识地使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风险较高,因此优选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发生变化时通知用户的结构。
另外,向用户的通知并非一定需要经由声音输出部的声音,例如,也可以通过图像或振动等通知用户。具体而言,可以采用LED等的发光构件。另外,也可以在叶片构件80的被拍摄体侧进行与框体不同的提醒注意的颜色的涂装等,以使用户能够直接目视确认。即,通知部不仅采用声音,还可以采用通过五感通知用户的结构。
<2.实施方式2>
<(1)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
接着,参照图31和图3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具体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叶片机构部分的结构构件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但是功能性结构和运作不同。在此,对与实施方式1相比的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内容的说明。
图3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系统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比,追加了认证设备141和认证处理部142。这些认证设备141和认证处理部142是对拍摄装置与外部连接的认证用户的认证专用设备。这些认证设备141和认证处理部142是本发明的“认证部”的一个结构例。
<认证设备141>
认证设备141是用于使用例如用户的指纹、面部、虹膜、静脉等来认证是否为注册的正规的用户的读取功能部分。在认证设备141中,例如,采用使用图像或红外线等的公知的方法进行用户认证。
<认证处理部142>
认证处理部142基于认证设备141中的认证结果进行各种处理。认证处理部142,例如向拍摄装置的状态检测部102和叶片控制部105通知认证结果,然后进行规定的运作。
<(2)实施方式2的拍摄装置的运作>
接着,参照图32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中的叶片构件的开闭运作进行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叶片构件的开闭运作与实施方式1相比,仅进行处理的场景不同,但处理内容相同。因此,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内容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认证未成功的状态称为“锁定状态”,将认证成功的状态称为“锁定解除状态”。此外,锁定状态是不进行摄像的非摄像模式的一例。
<S100a>
本实施方式中的叶片构件80的开闭运作不是在如实施方式1那样的非摄像模式时进行,而是在认证未成功的锁定状态时进行(S100a)。本变形例中的各处理的内容与实施方式1的非摄像模式时的处理相同。
即,与在非摄像模式时使叶片构件80为关闭状态的方式进行的处理相同,在锁定状态下进行使叶片构件80为关闭状态的各种处理。
<(3)变形例1>
接着,参照图33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本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相比,仅进行处理的场景不同但处理内容相同。因此,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相同内容的说明。
<S100a>
本实施方式中的叶片构件80的开闭运作不是在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例1的非摄像模式时进行,而是在认证未成功的锁定状态时进行(S100a)。本变形例中各处理的内容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非摄像模式时的处理相同。
<(4)变形例2>
接着,参照图34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本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相比,进行处理的场景不同但处理内容相同。因此,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相同的内容的说明。
<S200a>
本实施方式中的叶片构件80的开闭运作不是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摄像模式时进行,而是在认证成功的锁定解除状态时进行(S200a)。即,在通过认证设备141读取指纹等,认证处理部142认证为正规的用户的情况下,执行该处理。
<(5)变形例3>
接着,参照图35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进行说明。本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相比,仅进行处理的场景不同但处理内容相同。因此,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相同内容的说明。
<S200a>
本实施方式中的叶片构件80的开闭运作不是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摄像模式时进行,而是在认证成功的锁定解除状态时进行(S200a)。即,在通过认证设备141读取指纹等,认证处理部142认证为正规的用户的情况下,执行该处理。
<3.本发明的特征>
作为上述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及其各自的变形例以具体例子说明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构成为组合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及其各自的变形例的各自一部分或整体。
在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叶片控制部105在不进行摄像的非摄像模式时确认叶片构件80为关闭状态,若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则驱动叶片驱动部106,以驱动叶片构件80使其成为关闭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违背用户的意识在非摄像模式时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成为了可摄像的状态,也能够自动地使叶片构件80恢复为关闭状态。由此,例如,即使在因落下的冲击、不正当访问而导致本应该处于关闭状态的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恢复至原来的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用户无意识地摄像图像、被侵害隐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叶片控制部105在非摄像模式时每隔规定时间确认为关闭状态,若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叶片驱动部106,以驱动叶片构件80使成为关闭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也能够在规定时间后恢复至关闭状态。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无意识地使叶片构件80一直处于打开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叶片控制部105在非摄像模式时,控制叶片驱动部106,以驱动叶片构件80使成为关闭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非摄像模式时施加外力使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一直保持关闭状态。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叶片构件80违背用户的意识而成为打开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叶片控制部105在摄像模式时确认处于打开状态,若在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叶片驱动部106,以驱动叶片构件80使成为打开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在摄像模式时即使叶片构件80违背用户的意识成为关闭状态而无法摄像的状态下,也能够自动地使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而变成能够摄像的状态。由此,例如,即使在因落下的冲击、不正当访问而导致本应该处于打开状态的叶片构件成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恢复至打开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叶片控制部105在通过对用户进行认证的认证部而认证未成功的锁定状态时确认叶片构件80处于关闭状态,若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叶片驱动部106,以驱动叶片构件80使其成为关闭状态。因此,尽管处于锁定状态,但即使违背用户的意识而使叶片构件80处于打开状态成为可摄像的状态,也能够自动地使叶片构件80恢复至关闭状态。由此,例如,即使在因落下的冲击、不正当访问而导致本应该处于关闭状态的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恢复至原来的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用户无意识地摄像图像、被侵害隐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叶片控制部105在锁定状态时每隔规定时间确认处于关闭状态,若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叶片驱动部106以驱动叶片构件80,使成为关闭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在认证未成功的锁定状态下,即使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也能够在规定时间后恢复至关闭状态。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无意识地使叶片构件一直处于打开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叶片控制部105在锁定状态时控制叶片驱动部106以驱动叶片构件80,使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锁定状态时施加外力使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也能够一直保持关闭状态。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违背用户的意识叶片构件80一直处于打开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叶片控制部105在锁定解除状态时确认处于打开状态,若在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叶片驱动部106以驱动叶片构件,使成为打开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锁定解除状态时违背用户的意识使叶片构件80成为关闭状态而成为无法摄像的状态,也能够自动地使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而成为能够摄像的状态。由此,例如,即使在因落下的冲击、不正当访问而导致本应该处于打开状态的叶片构件80成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恢复至打开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可以构成为,叶片控制部105基于拍摄元件111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根据该结构,构成为无需追加确认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的构件,就能够确认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由此,无需追加伴随着新的结构的追加的部件、成本以及繁杂的处理,就能够进行与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相应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还具备:作为位置检测部121发挥功能的位置传感器20c、20d、以及遮光构件31、或者位置检测部35a、35b,叶片控制部105基于位置检测部121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周围较暗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判断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还具备通知部,用于通知叶片构件80的开闭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成为用户能够确认叶片构件80的状态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用户无意识地使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中,通知部是当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时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周围较暗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通过听觉来识别叶片构件80的打开状态。由此,用户能够更确切地识别叶片构件80的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中,通知部也可以是当叶片构件成为打开状态时发光状态发生变化的发光部。在该结构中,即使在难以听到周围的声音或者周围较暗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通过视觉来识别叶片构件80的打开状态。由此,用户能够更确切地识别叶片构件80的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中,通知部也可以是当叶片构件80成为打开状态时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色彩的变化的色彩变化部。在该结构中,通过简单的结构,用户就能够通过视觉来识别叶片构件80的打开状态。由此,构成为用户能够更确切地识别叶片构件80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构成为具备基座10和弹簧60,基座10的开口部10a在关闭状态位于叶片构件80与拍摄元件111之间。在该结构中,能够构成为通过弹簧60将叶片构件80保持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因外力而使叶片构件意外地变化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中,叶片构件80除了通过叶片驱动部106进行驱动以外,还可以构成为通过旋钮80c等通过手动而移动自如。通过这样的结构,例如,即使在因不正当访问等而无法关闭叶片构件80时,也能通过手动使叶片构件80移动。由此,能够提高安全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叶片构件80具有向被拍摄体侧突出的突部(旋钮80c)。在该结构中,能够形成为容易通过手动操作叶片构件80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能够用于智能手机、平板设备、以及PC等的电子设备。在搭载有本发明的拍摄装置的电子设备中,在因不正当访问而容易导致隐私被侵害或隐秘信息泄漏的设备中,能够构成为有效地提高安全性能。
<4.补充事项>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上述说明只是作为一个具体例子的说明,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应该广泛地解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掌握的范围。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叶片构件80构成为沿x轴方向直线地往复移动,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圆弧状地移动。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以及滑动齿轮30作为动力传递构件介于马达70与叶片构件80之间,但这些结构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的减速比不同,还可以构成为不具有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马达70经由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以及滑动齿轮30来驱动叶片构件80,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代替马达70而通过其他的执行器等来驱动叶片构件80。
另外,马达70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以及从马达70输出的动力的旋转方向能够任意地变更。
另外,本实施例的基座10是从拍摄装置的外部目视确认的框体(外装)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叶片构件是露出到拍摄装置的外部的状态。
另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功能性结构只是一个结构例,也可以是不具有其中一部分结构的结构,也可以还包括其他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说明的叶片构件80的开闭运作的流程图只是一个运作例,并不限定于此。
工业上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作为笔记本电脑、AI扬声器、智能手机、家庭安全性照相机等的电子设备用的拍摄装置等而应用。

Claims (16)

1.一种拍摄装置,其中,
包括:
拍摄元件;
叶片构件,为了切换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而运作,所述关闭状态是指对照射至所述拍摄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遮蔽,所述打开状态是指光对所述拍摄元件进行照射;
叶片驱动部,对所述叶片构件进行驱动;以及
叶片控制部,对所述叶片驱动部进行控制,
所述叶片控制部在不进行摄像的非摄像模式时确认处于所述关闭状态,若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叶片控制部在所述非摄像模式时每隔规定时间进行确认处于所述关闭状态,若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叶片控制部在所述非摄像模式时,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叶片控制部在进行摄像的摄像模式时确认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若在处于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打开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非摄像模式包括,通过认证用户的认证部而认证未成功的锁定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叶片控制部在通过所述认证部而认证成功的锁定解除状态时确认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若在处于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叶片驱动部以驱动所述叶片构件,使成为所述打开状态。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叶片控制部基于所述拍摄元件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还具备:位置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叶片构件的位置,
所述叶片控制部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还具备通知部,用于通知所述叶片构件的开闭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部是当所述叶片构件成为所述打开状态时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部是当所述叶片构件成为所述打开状态时发光状态发生变化的发光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部是当所述叶片构件成为所述打开状态时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色彩的变化的色彩变化部。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还具备:
基座,具有开口部,移动自如地支承所述叶片构件;以及
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在所述打开状态时和所述关闭状态时在不同的方向上对所述叶片构件施力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关闭状态位于所述叶片构件与所述拍摄元件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叶片构件,除了通过所述叶片驱动部进行驱动以外,还通过手动而移动自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叶片构件具有能够操作的操作部。
16.一种电子设备,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
CN201911200255.1A 2018-11-30 2019-11-29 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263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4360 2018-11-30
JP2018224360A JP7219066B2 (ja) 2018-11-30 2018-11-30 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3036A true CN111263036A (zh) 2020-06-09
CN111263036B CN111263036B (zh) 2023-07-18

Family

ID=7084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0255.1A Active CN111263036B (zh) 2018-11-30 2019-11-29 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2594B2 (zh)
JP (1) JP7219066B2 (zh)
CN (1) CN1112630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085A (zh) * 2021-08-09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89408B2 (ja) * 2018-12-10 2022-12-1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942421B2 (en) * 2018-12-19 2021-03-09 Nidec Copal Corporation Blade dr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259569A (zh) 2021-05-25 2021-08-13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摄像头遮蔽器
TWI823089B (zh) * 2021-05-25 2023-11-21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攝像頭遮蔽器
US11714331B2 (en) * 2021-08-16 2023-08-0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amera assembly
CN113687562B (zh) * 2021-08-25 2023-04-07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遮蔽器
US11994787B2 (en) * 2022-07-22 2024-05-28 Dell Products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sed-loop camera shutter control and remediation hardwa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4817A (ja) * 2002-12-05 2004-07-02 Nidec Copal Corp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CN106101495A (zh) * 2015-05-01 2016-11-0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90199903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utter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2569A (ja) * 1991-10-28 1993-05-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JP2592511Y2 (ja) * 1992-12-11 1999-03-24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写真装置
JP2000111989A (ja) 1998-10-07 2000-04-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バリア付きカメラ
JP2001091993A (ja) 1999-09-24 2001-04-06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JP4472114B2 (ja) * 2000-05-16 2010-06-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撮像装置
JP2001356387A (ja) 2000-06-16 2001-12-26 Nisca Corp 電磁駆動装置、この電磁駆動装置を組込んだ電磁駆動光量調整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JP2005049700A (ja) * 2003-07-30 2005-02-24 Fujinon Corp レンズ保護機構およびカメラ
JP2005077574A (ja) * 2003-08-29 2005-03-24 Sony Corp 撮像装置
US7548255B2 (en) * 2003-09-30 2009-06-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pturing video on a personal computer
JP2007271989A (ja) 2006-03-31 2007-10-18 Fujinon Corp シャッタ装置
US20070269202A1 (en) * 2006-05-17 2007-11-22 Motorola, Inc. Camera lens cover and reflector for mobile station
JP3170619U (ja) 2011-07-12 2011-09-22 明日香 曽根 電子機器に搭載された通信カメラ用覗き見防止装置
US8988532B2 (en) * 2012-02-29 2015-03-24 High Sec Labs Ltd. Secure video camera device
JP6067420B2 (ja) 2013-02-28 2017-01-25 明日香 曽根 通信カメラ用覗き見防止装置
KR102048727B1 (ko) * 2013-03-13 2020-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운영 모드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의 디스플레이
JP6245493B2 (ja) * 2013-03-27 2017-1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9307129B2 (en) * 2013-05-07 2016-04-05 Lg Electronics Inc. Terminal case,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assembly including the terminal case and the mobile terminal
US8902318B1 (en) * 2014-04-08 2014-12-02 Vysk Communications, Inc. Internal signal diversion with camera shuttering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0225442B2 (en) * 2015-02-16 2019-03-05 Mediatek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nsing air quality
JP2017118229A (ja) * 2015-12-22 2017-06-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317776B2 (en) * 2016-05-13 2019-06-11 Sol Pals, Llc Camera obstructing device
US10306129B1 (en) * 2016-06-28 2019-05-2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ocal and remote video-camera control
US10816878B2 (en) * 2017-01-30 2020-10-27 Kameron Miller Electronic device privacy cover
KR102493579B1 (ko) * 2018-01-08 2023-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TWI653496B (zh) * 2018-01-11 2019-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切換相機模組之方法
JP7320939B2 (ja) * 2018-11-30 2023-08-04 ニデック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羽根操作装置及び羽根操作方法
US10942421B2 (en) * 2018-12-19 2021-03-09 Nidec Copal Corporation Blade dr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0113040A (ja) * 2019-01-11 2020-07-2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4817A (ja) * 2002-12-05 2004-07-02 Nidec Copal Corp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CN106101495A (zh) * 2015-05-01 2016-11-0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90199903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utter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085A (zh) * 2021-08-09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86330A (ja) 2020-06-04
US20200177777A1 (en) 2020-06-04
CN111263036B (zh) 2023-07-18
JP7219066B2 (ja) 2023-02-07
US11082594B2 (en)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3036B (zh) 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168075B (zh)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08065179A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の固定構造
JP2007279128A (ja) アダプタ装置、携帯端末装置、パターン照合錠システム及びパターン照合錠システムの錠制御方法
CN111263056B (zh) 叶片操作装置以及叶片操作方法
CN115686132A (zh) 电子设备
KR19990077796A (ko) 촬상장치
CN111756965A (zh) 摄像头模块遮蔽机构、电子设备
EP3640726A1 (en) Shutter blad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US20200150513A1 (en) Blad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2394587B (zh) 电子设备
CN214381079U (zh) 摄像装置
EP3640727B1 (en) Imaging device, shutter driving method
CN112824963B (zh) 带叶片驱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以及叶片驱动装置
JP2020098303A (ja) 羽根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328300A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7197215B2 (ja) 携帯端末ケース及び監視システム
JP2017058933A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EP3502937A1 (en) Method for visually capturing a code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of functions
CN116165827A (zh) 叶片驱动装置
CN113009747A (zh) 叶片驱动装置
CN112394588A (zh) 叶片开闭装置
JP2021108409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遮蔽装置、電子機器
JP2004227144A (ja) タンパー動作検出装置
JP2016012027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