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6098B -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6098B
CN111256098B CN201811453202.6A CN201811453202A CN111256098B CN 111256098 B CN111256098 B CN 111256098B CN 201811453202 A CN201811453202 A CN 201811453202A CN 111256098 B CN111256098 B CN 111256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ve
heat transfer
conductive pipe
heat
transf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32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6098A (zh
Inventor
野副拓朗
竹中幸弘
井野辰夫
雪冈敦史
山本修示
田中寿典
中村僚
张皓
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nhui Conch Kawasaki Engineering Co Ltd
Kawasaki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nhui Conch Kawasaki Engineering Co Ltd
Kawasaki Ju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nhui Conch Kawasaki Engineering Co Ltd, Kawasaki Jukogyo KK filed Critical Anhu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532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6098B/zh
Priority to EP19890878.2A priority patent/EP3889501B1/en
Priority to US17/298,794 priority patent/US20220034502A1/en
Priority to PCT/JP2019/028493 priority patent/WO2020110365A1/ja
Priority to JP2020558079A priority patent/JP7074887B2/ja
Publication of CN111256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6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6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6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1/00Modifications of boiler construction, or of tube systems, dependent on installation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dispositions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2B31/08Installation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or of means in boilers for heating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5/00Water-tube boilers of horizontal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horizont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24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setting arrangements, e.g. heat shie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3/00Removing solid residues from passages or chambers beyond the fire, e.g. from flues by soot blowers
    • F23J3/02Cleaning furnace tubes; Cleaning flues or chimneys
    • F23J3/023Cleaning furnace tubes; Cleaning flues or chimneys cleaning the fireside of watertubes in boi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03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exhaust gases
    • F28D21/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exhaust gases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or industrial proce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7/00Cleaning by vibration or pressure wa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提供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能够高效地进行运送作业和组装作业。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导热管块在上下方向上层叠有多个并互相连接,其中,该导热管块具有:管道壳体,含有灰尘的废气在该管道壳体的内部沿上下方向流动;导热管,其位于管道壳体的内部并沿水平方向延伸;入口集管,其与导热管的入口连接;出口集管,其与导热管的出口连接;以及振动传递部件,其通过将被施加于上端部分的振动传递至导热管而使堆积在导热管中的灰尘落下,管道壳体的下端形成为水平,入口集管比管道壳体的下端靠上方,出口集管比管道壳体的下端靠上方。

Description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废热回收锅炉的一部分的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废热回收锅炉进行施工时,公知有如下方法:将废热回收锅炉分为多个块,在工厂对各个块进行制造后,将各个块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如果像这样将废热回收锅炉模块化,则施工现场的作业减少,能够迅速完成废热回收锅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429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将废热回收锅炉模块化时,如何构成各个块对于运送作业和组装作业的效率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如何将构造复杂的导热管周边模块化是非常重要的。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运送作业和组装作业的导热管块。此外,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进行高效的施工的废热回收锅炉,并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的废热锅炉的施工方法。
关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导热管块,多个所述导热管块在上下方向上层叠且互相连接,其中,所述导热管块具有:管道壳体,含有灰尘的废气在该管道壳体的内部沿上下方向流动;导热管,其位于所述管道壳体的内部并沿水平方向延伸;入口集管,其与所述导热管的入口连接;出口集管,其与所述导热管的出口连接;以及振动传递部件,其上端部分突出到所述管道壳体的外侧,该振动传递部件通过将被施加于该振动传递部件的上端部分的振动传递至所述导热管而使堆积在所述导热管中的灰尘落下,所述管道壳体的下端形成为水平,所述入口集管比所述管道壳体的下端靠上方,所述出口集管比所述管道壳体的下端靠上方。
在该导热管块中,入口集管和出口集管比管道壳体的下端靠上方。因此,在运送导热管块时,与载台的底板接触的接地面成为水平形成的管道壳体的下端。因而,根据上述导热管块,无需使用专用的夹具等就能够将导热管块稳定地载置于载台,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导热管块的运送作业。此外,由于上述导热管块包含有导热管、入口集管、出口集管以及振动传递部件,因此,能够省略在施工现场进行的这些部件的安装作业,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作业。
在上述导热管块中,可以是,所述振动传递部件的上端部分突出到所述管道壳体的外侧。
在上述导热管块中,可以是,所述管道壳体具有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下凹部,所述下凹部位于所述振动传递部件的下方,并且形成为向下方和水平方向外侧开放。
在上述导热管块中,在管道壳体上形成有下凹部。由此,当沿上下方向层叠导热管块时,振动传递部件和振动生成装置位于在上方相邻的导热管块的下凹部内,因此,能够避免干涉。
在上述导热管块中,可以是,所述入口集管比所述管道壳体的上端靠下方,所述出口集管比所述管道壳体的上端靠下方。
根据该结构,入口集管和出口集管都比管道壳体的上端靠下方,因此,能够抑制导热管块的高度。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导热管块的运送作业。
在上述导热管块中,可以是,所述管道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导热管的下方的空腔部,所述入口集管配置于与所述空腔部对应的位置处。
由于上述导热管块具有空腔部,因此,能够比较自由地设定空腔部周边的形状和大小。因此,能够使管道壳体的下端形成为水平,并且能够使入口集管和出口集管比管道壳体的下端靠上方。而且,还能够利用该空腔部进行导热管和入口集管的维护。
在上述导热管块中,可以是,所述管道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导热管的下方的空腔部,所述下凹部形成于与所述空腔部对应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由于能够比较自由地设定空腔部周边的形状和大小,因此,能够容易地在振动传递部件的下方形成下凹部。
在上述导热管块中,可以是,所述管道壳体具有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上凹部,所述上凹部形成为向上方和水平方向外侧开放,所述振动传递部件的上端部分位于由所述上凹部划分出的区域中。
在该结构中,管道壳体具有上凹部,振动传递部件的上端部分位于由上凹部划分的区域中。因此,即使采用该结构,在将导热管块沿上下方向层叠时,也能够避免振动传递部件和振动生成装置与在上方相邻的导热管块发生干涉。
而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废热回收锅炉具有多个上述导热管块,多个所述导热管块沿上下方向层叠并互相连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可进行高效的施工的废热回收锅炉。
而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废热回收锅炉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将多个上述导热管块沿上下方向层叠并互相连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可高效地进行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的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可高效地进行运送作业和组装作业的导热管块,能够提供可进行高效的施工的废热回收锅炉,并且能够提供可高效地进行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的废热锅炉的施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的概要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导热管块的概要图。
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的概要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导热管块的概要图。
标号说明
10:管道壳体;12:空腔部;13:上凹部;14:下凹部;20:导热管;30:入口集管;40:出口集管;50:振动传递部件;100:导热管块;101:废热回收锅炉;200:导热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1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进行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的概要图。以下,关于导热管块100的方向,将图1的纸面上侧称为“上”、将纸面下侧称为“下”、将纸面近前称为“前”、将纸面里侧称为“后”、将纸面左侧称为“左”、将纸面右侧称为“右”来进行说明。
导热管块100构成从废气回收热量的废热回收锅炉101的一部分。导热管块100在与废热回收锅炉101的施工现场不同的工厂中被制造出来,然后被运送到施工现场。此外,如图1所示,导热管块100在上下方向上层叠有多个并彼此连接。即,废热回收锅炉10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彼此连接的多个导热管块100。此外,废热回收锅炉101是通过将多个导热管块100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彼此连接来施工的。
本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具有管道壳体10、导热管20、入口集管30、出口集管40以及振动传递部件50。以下,按顺序对这些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管道壳体>
管道壳体10构成供废气流动的管道的一部分。管道壳体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口,且具有截面为大致矩形的筒状的形状。废气在管道壳体10的内部向上下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下方)流动。此外,在管道壳体10内流动的废气包含大量的灰尘。假定本实施方式的废气是在制造水泥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但废气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管道壳体10的下端形成为水平,上端也形成为水平。在运送导热管块100时与载台的底板接触的接地面是管道壳体10的下端,但管道壳体10的下端形成为水平。因此,无需使用专用的夹具等就能够将导热管块100稳定地载置于载台。因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导热管块100的运送作业。
此外,管道壳体10具有收纳导热管20的收纳部11以及位于导热管20的下方的空腔部12。由于管道壳体10具有空腔部12,因此,作业者通过进入空腔部12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导热管20和入口集管30的维护。
而且,管道壳体10具有位于左上部分且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上凹部13,并且具有位于左下部分且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下凹部14。上凹部13形成为向上方和左侧(水平方向外侧)开放,下凹部14形成为向下方和左侧(水平方向外侧)开放。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上凹部13和下凹部14都是前方和后方关闭,但也可以是前方和后方开放。
下凹部14形成于振动传递部件50的下方且与空腔部12对应的位置。具体而言,下凹部14形成于与空腔部12高度相同的位置。在空腔部12中未设置导热管20,因此,能够比较自由地设定空腔部12的周边的形状和大小。因此,不仅能够使管道壳体10的下端为水平,还能够在振动传递部件50的下方容易地形成下凹部14。
<导热管>
导热管20是从沿着外表面流动的废气向在内部流动的水或者水蒸汽传递热量的部件。导热管20配置为水平地延伸,此外,在废气中包含了大量的灰尘。因此,在使废热回收锅炉101运转时,在导热管20中逐渐堆积有灰尘。当在导热管20中堆积有灰尘时,热交换率显著下降。因此,如后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定期利用振动传递部件50使堆积在导热管20中的灰尘落下。
<入口集管>
入口集管30是与导热管20的入口连接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具有1个入口集管30,但也可以具有多个入口集管30。入口集管30沿前后方向延伸,位于比管道壳体10的上端靠下方且比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处。更具体而言,入口集管30设置于管道壳体10的空腔部12。另外,入口集管30也可以配置于管道壳体10的外侧。即,入口集管30配置于包含空腔部12的内侧和外侧的位置在内的与空腔部12对应的位置处。但是,入口集管30也可以配置于比空腔部12靠上方的位置处。例如,如图2所示,入口集管30也可以配置于与导热管20相同的高度位置处且管道壳体10的外侧。
入口集管30被供给水或者蒸汽,并将被供给的水或者蒸汽分配给导热管20。另外,这里所说的水包含热水和饱和水,蒸汽包含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入口集管30设置于管道壳体10的空腔部12,能够使入口集管30比导热管20靠下方且比管道壳体10的下端靠上方。由此,能够将管道壳体10的下端作为运送导热管块100时的接地面。
<出口集管>
出口集管40是与导热管20的出口连接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具有2个出口集管40,但也可以具有1个或者3个以上的出口集管40。出口集管40位于管道壳体10的外侧且比管道壳体10靠右侧。出口集管40从对应的导热管20经由入口配管41回收蒸汽,并在暂时储存蒸汽之后将蒸汽经由排出配管42排出到图外的设备中。
此外,所有的出口集管40都位于比管道壳体10的下端靠上方且比管道壳体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处。由于像这样配置本实施方式的出口集管40,因此,管道壳体10的上下方向尺寸直接成为导热管块100的上下方向尺寸。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出口集管40比管道壳体10的下端靠下方的情况、以及比管道壳体10的上端靠上方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导热管块100的上下方向尺寸。其结果,能够高效地进行导热管块100的运送作业。另外,在图1等中,出口集管40位于比入口集管30靠上方的位置,但出口集管40也可以位于比入口集管30靠下方的位置。
<振动传递部件>
振动传递部件50是将从图外的振动生成装置施加的振动传递给导热管20的部件。关于振动生成装置,除了利用所谓的打击锤生成振动的装置之外,还包含利用超声波、电动机、空气(吹灰器)、压电元件以及冲击波等来生成振动的装置。振动传递部件50与导热管20连接。当向导热管20传递有振动时,各导热管20振动而使堆积的灰尘落下。
振动传递部件50从管道壳体10的内部向上方延伸,上端部分突出到管道壳体10的外侧。振动传递部件50的上端部分位于上凹部13,但振动传递部件50的上端比管道壳体10的上端靠上方。另外,振动传递部件50也可以配置为上端比管道壳体10的上端靠下方。此外,振动传递部件50可以从下端部分至上端部分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以分割的方式形成。例如,振动传递部件50可以分割为:与导热管20连接的部分;以及包含突出到管道壳体10的外侧的部分在内的部分。通过以分割的方式形成振动传递部件50,能够抑制因热伸展导致的变形。
这里,振动传递部件50和振动生成装置可能与在上方相邻的导热管块100发生干涉。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在管道壳体10上具有下凹部14。由此,当将导热管块100沿上下方向重叠多个时,振动传递部件50位于在上方相邻的导热管块100的下凹部14内。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能够防止振动传递部件50和振动生成装置与在上方相邻的导热管块100发生干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具有包含振动传递部件50在内的较多的部件。因此,能够省略在施工现场进行的振动传递部件50的安装作业等许多作业。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废热回收锅炉101的组装作业。此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水平地形成的管道壳体10的下端成为与载台的底板接触的接地面,因此,能够省略运送时的特别的夹具的使用。其结果,能够高效地进行导热管块100的运送作业。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200进行说明。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200的概要图。另外,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200的结构要素中的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要素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要素,在图3中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200中,相比于第1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100,上凹部13形成得更大。而且,振动传递部件50的上端部分位于由上凹部13划分的区域中。因此,振动传递部件50位于比管道壳体10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管道壳体10不具有下凹部14,但也可以具有下凹部1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管道壳体10中,空腔部12位于导热管20的上方,上凹部13形成于与空腔部12对应的位置处。而且,入口集管30位于管道壳体10的外侧,另一方面,出口集管40被设置于空腔部12。但是,如图4所示,也可以使出口集管40位于管道壳体10的外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热管块200中,振动传递部件50的上端部分位于由上凹部13划分的区域中,因此,能够避免在将导热管块200沿上下方向层叠时振动传递部件50和振动生成装置与在上方相邻的导热管块200发生干涉。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管道壳体10的下端也形成为水平,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导热管块200的运送作业。

Claims (9)

1.一种导热管块,多个所述导热管块在上下方向上层叠且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管块具有:
管道壳体,含有灰尘的废气在该管道壳体的内部沿上下方向流动;
导热管,其位于所述管道壳体的内部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入口集管,其与所述导热管的入口连接;
出口集管,其与所述导热管的出口连接;以及
振动传递部件,其通过将被施加于该振动传递部件的上端部分的振动传递至所述导热管而使堆积在所述导热管中的灰尘落下,
所述管道壳体的下端形成为水平,
所述入口集管比所述管道壳体的下端靠上方,
所述出口集管比所述管道壳体的下端靠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传递部件的上端部分突出到所述管道壳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壳体具有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下凹部,
所述下凹部位于所述振动传递部件的下方,并且形成为向下方和水平方向外侧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集管比所述管道壳体的上端靠下方,
所述出口集管比所述管道壳体的上端靠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导热管的下方的空腔部,
所述入口集管配置于与所述空腔部对应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导热管的下方的空腔部,
所述下凹部形成于与所述空腔部对应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壳体具有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上凹部,
所述上凹部形成为向上方和水平方向外侧开放,
所述振动传递部件的上端部分位于由所述上凹部划分出的区域中。
8.一种废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热回收锅炉具有多个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管块,
多个所述导热管块沿上下方向层叠且互相连接。
9.一种废热回收锅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热回收锅炉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将多个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管块沿上下方向层叠并互相连接。
CN201811453202.6A 2018-11-30 2018-11-30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1256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3202.6A CN111256098B (zh) 2018-11-30 2018-11-30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EP19890878.2A EP3889501B1 (en) 2018-11-30 2019-07-19 Heat transmission pipe block, waste heat recovery boiler,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waste heat recovery boiler
US17/298,794 US20220034502A1 (en) 2018-11-30 2019-07-19 Heat exchanger tube block, exhaust heat recovery boiler,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exhaust heat recovery boiler
PCT/JP2019/028493 WO2020110365A1 (ja) 2018-11-30 2019-07-19 伝熱管ブロック、排熱回収ボイラ、及び、排熱回収ボイラの施工方法
JP2020558079A JP7074887B2 (ja) 2018-11-30 2019-07-19 伝熱管ブロック、排熱回収ボイラ、及び、排熱回収ボイラの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3202.6A CN111256098B (zh) 2018-11-30 2018-11-30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6098A CN111256098A (zh) 2020-06-09
CN111256098B true CN111256098B (zh) 2022-05-31

Family

ID=70852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3202.6A Active CN111256098B (zh) 2018-11-30 2018-11-30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34502A1 (zh)
EP (1) EP3889501B1 (zh)
JP (1) JP7074887B2 (zh)
CN (1) CN111256098B (zh)
WO (1) WO2020110365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6802A (ja) * 1992-04-30 1993-11-19 Nippon Steel Corp 現地小規模ブロック化によるボイラー据付工法
CN104406145A (zh) * 2014-12-15 2015-03-11 张德志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立式水管余热锅炉
CN104696937A (zh) * 2015-02-12 2015-06-10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对废气进行热量回收的锅炉
CN105066435A (zh) * 2015-08-18 2015-11-18 罗辉 一种使用甲醇燃料的立式模块锅炉
CN205402660U (zh) * 2016-03-25 2016-07-27 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卧式锅炉的模块式换热蒸发器
CN106066034A (zh) * 2015-04-20 2016-11-02 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将热交换表面连到锅炉主要结构的方法、锅炉和锅炉模块
CN107255364A (zh) * 2017-07-28 2017-10-17 张志村 一种分级逆流加热模块组合式环保节能锅炉
JP2018036014A (ja) * 2016-09-01 2018-03-08 東邦瓦斯株式会社 排熱回収ボイラ
CN209588012U (zh) * 2018-11-30 2019-11-05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9918A (en) * 1913-02-27 1914-03-10 Frederick J Frenz Boiler.
CA1012960A (en) * 1975-09-25 1977-06-28 Dominion Bridge Company Mechanical cleaning device for boilers with gas flow containing sticky dust
US4203300A (en) * 1977-10-25 1980-05-20 Energy Systems Incorporated Horizontal direct fired water bath propane vaporizer
US4522157A (en) * 1982-09-30 1985-06-11 Lummus Crest Inc. Convection section assembly for process heaters
US5238055A (en) * 1992-05-13 1993-08-24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Field adjustable rapper tie bar
DE19630482A1 (de) * 1996-07-27 1998-01-29 Metallgesellschaft Ag Wärmeaustauscher
JP3817066B2 (ja) * 1998-04-08 2006-08-30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伝熱管のダスト除去装置
JP4234517B2 (ja) 2003-07-25 2009-03-04 株式会社東芝 排熱回収ボイラ及びその据付方法
CN203907577U (zh) * 2014-04-01 2014-10-29 董磊 水泥窑余热锅炉省煤器管束安装结构
WO2016127937A2 (zh) * 2015-02-12 2016-08-18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余热锅炉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6802A (ja) * 1992-04-30 1993-11-19 Nippon Steel Corp 現地小規模ブロック化によるボイラー据付工法
CN104406145A (zh) * 2014-12-15 2015-03-11 张德志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立式水管余热锅炉
CN104696937A (zh) * 2015-02-12 2015-06-10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对废气进行热量回收的锅炉
CN106066034A (zh) * 2015-04-20 2016-11-02 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将热交换表面连到锅炉主要结构的方法、锅炉和锅炉模块
CN105066435A (zh) * 2015-08-18 2015-11-18 罗辉 一种使用甲醇燃料的立式模块锅炉
CN205402660U (zh) * 2016-03-25 2016-07-27 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卧式锅炉的模块式换热蒸发器
JP2018036014A (ja) * 2016-09-01 2018-03-08 東邦瓦斯株式会社 排熱回収ボイラ
CN107255364A (zh) * 2017-07-28 2017-10-17 张志村 一种分级逆流加热模块组合式环保节能锅炉
CN209588012U (zh) * 2018-11-30 2019-11-05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6098A (zh) 2020-06-09
EP3889501B1 (en) 2024-04-10
EP3889501A1 (en) 2021-10-06
WO2020110365A1 (ja) 2020-06-04
JP7074887B2 (ja) 2022-05-24
US20220034502A1 (en) 2022-02-03
EP3889501A4 (en) 2022-10-05
JPWO2020110365A1 (ja) 2021-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98894A1 (en) Acoustic degassing heat exchanger
JP2011021562A (ja)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装置
JP2017045971A (ja) 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11256098B (zh)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以及废热回收锅炉的施工方法
JP2006292265A (ja) 伝熱管のダスト除去装置
JP5580661B2 (ja) ボイラのダスト除去機構
EP3155319B1 (en) Modular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construction
CN209588012U (zh) 导热管块、废热回收锅炉
JP2013079743A (ja) 潜熱熱交換器、及び給湯装置
JP5780520B2 (ja) 排熱回収ボイラ
KR102500310B1 (ko) 열교환기
JP2000018501A (ja) 排熱回収ボイラの伝熱管構造
JP4722079B2 (ja) 復水器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KR101384336B1 (ko) 폐열 회수용 관다발형 증기 발생기
JP7040048B2 (ja) 温水暖房装置
WO2015072190A1 (ja) 伝熱管支持構造物および排熱回収ボイラ
JP4558513B2 (ja) 復水器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01266093A (zh) 热交换器
WO2016047117A1 (ja) 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6891860B2 (ja) 伝熱管のダスト除去装置
JP2015138790A (ja) 熱電変換式発電装置
JP6340997B2 (ja) 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冷却器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KR200331549Y1 (ko) 발전소 복수기의 배기 덕트용 수직도관 장치
JP2006105432A (ja) 復水器
JP2019045011A (ja) 水管壁モジュール、及びボイ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