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8303A - 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8303A
CN111248303A CN202010237175.XA CN202010237175A CN111248303A CN 111248303 A CN111248303 A CN 111248303A CN 202010237175 A CN202010237175 A CN 202010237175A CN 111248303 A CN111248303 A CN 111248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mold
pressing
dragon
ste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71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长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Wujuenong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Wujuenong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Wujuenong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Wujuenong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71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83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8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83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选茶、蒸茶、装茶、定型、脱模、检验、干燥和包装的步骤,与传统的龙珠型茶全人工揉制的方法相比,使用了专用模具,克服了由人工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制得的龙珠型茶具有规格统一、质量稳定、一致性较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另外,本发明中的工艺步骤紧凑,参数设定科学合理,通过本发明制作的龙珠型茶,可最大程度地发散和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同时外形精致美观,饮用和携带方便。本发明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有利于促进龙珠型茶的工艺标准化生产,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茶,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传统饮品,自古以来国人就有饮茶、品茶的习惯,同时也衍生出了别具一格的中国茶文化,研究证明,茶中含有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γ-氨基酸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使得茶的饮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龙珠型茶,原指“虫屎茶”,是生活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区交界处的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喜欢饮用的一种特种茶,但现在也指龙珠形状的沱茶,龙珠型茶具有大小合适,外形小巧精致,泡饮方便,一泡一粒,不用撬茶,携带方便等优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龙珠型茶主要有魁龙珠、茉莉龙珠、普洱龙珠等,作为沱茶中的新贵,越来越受到茶友们的欢迎。
通常情况下,同样的用料,龙珠型茶的价格均高于其他形状的沱茶价格,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龙珠型茶均采用手工揉制,制作工艺繁琐,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人工揉制不易实现工艺的标准化,产品规格尺寸不一,难以确保产品品质的统一,从而使得高品质的龙珠型茶价格居高不下。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是客观需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茶:选取颜色均匀,粗细一致,光泽自然的干茶作为制作龙珠型茶的茶叶;
②蒸茶:将步骤①中选好的茶叶使用蒸茶装置利用水蒸汽蒸软,蒸茶的时间为30~120秒,水蒸汽的温度为80~90℃;
③装茶:将经步骤②蒸软的茶叶装入专用模具中,每个专用模具中装入的茶叶重量为5~10g;
④定型:操作专用模具对茶叶进行挤压,压模到位后将专用模具放入放置槽内保压定型2~3min;
⑤脱模:从放置槽中拿出专用模具,将其松开后取出定型的龙珠型茶,放置冷却;
⑥检验:检测龙珠型茶的成形质量,确保龙珠型茶的外形圆润饱满,并使用计量称对龙珠型茶的重量进行称量检验;
⑦干燥:对检验合格的龙珠型茶进行干燥处理,使龙珠型茶中的含水量低于10%;
⑧包装:对干燥后的龙珠型茶进行包装。
进一步的,在步骤①中,干茶为普洱茶。
进一步的,在步骤②中,蒸茶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蒸盘,蒸盘内的下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上均匀加工有多个通气孔,隔板将蒸盘的内部分隔成上方的蒸茶室和下方的均气室,均气室的底部设置有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蒸汽输入管的端部连接有蒸汽发生器。
进一步的,蒸茶室的底部和侧壁上铺设有一层棉布。
进一步的,在步骤③中,专用模具包括底模、压筒和上模,底模为圆柱体结构,底模的上端面加工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底面加工有半球形底模腔,压筒为圆筒结构,压筒的下端配合插装在圆形凹槽内,且压筒的内径与半球形底模腔的直径相同,压筒上端的内壁上加工有倒角,上模包括一体连接的压帽和压模,压帽和压模均为圆柱体结构,压帽的外径与底模的外径相同,压模的长度与压筒的长度相同,且压模配合插装在压筒的内部,压模的下端加工有半球形上模腔,半球形上模腔与半球形底模腔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空腔。
进一步的,在步骤④中,放置槽为长条形结构,放置槽的截面为上端开口的矩形,专用模具的两端与放置槽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2~0.8mm。
进一步的,在步骤⑦中,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
进一步的,在步骤⑦中,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烘房烘干的方式,将龙珠型茶放入到干燥的烘房内烘干,烘房内的温度为40~45℃。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
1、使用本发明制作的龙珠型茶整体呈圆球形,外形圆整并带有茶色,外观精致而美观,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2、使用本发明制作的龙珠型茶茶量适宜,携带方便,一颗龙珠型茶即可满足一次饮泡所需,免除了饮用饼茶和沱茶时需要撬茶、掰茶等费时费力且不利于卫生的繁琐步骤,饮茶过程方便快捷;
3、本发明中使用专用模具对龙珠型茶进行挤压和定型,相对于手工揉制的方法来说,专用模具在对茶叶挤压和定型时的力度稳定,成型质量好,茶叶不会因挤压过度发生破碎,也不会因聚集过松发生掉落从而无法成形为圆球状,可使龙珠型茶在保证高品质口感和茶叶完整性的情况下,具有规格和尺寸上的统一,实现工艺标准化生产,产品品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降低工人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总而言之,本发明在制作龙珠型茶时,干茶经蒸茶、装茶、定型、脱模、检验和干燥等步骤后包装而成,其中,传统的茶叶定型采用的是人工揉制的方法,而人工揉制得到的龙珠型茶,其质量难免受到工人的熟练度、揉制力度、技术技能水平、工作责任心以及工作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各个工人本身的差异性,导致龙珠型茶的规格不统一,质量不稳定,一致性较差,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而采用专用模具则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得到规格统一,质量稳定的产品,降低劳动力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中的工艺步骤紧凑,参数设定科学合理,通过本发明制作的龙珠型茶,可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同时外形精致美观,饮用和携带方便。本发明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有利于促进龙珠型茶的工艺标准化生产,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蒸茶装置和放置槽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蒸茶装置和放置槽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专用模具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专用模具,2-放置槽,3-计量称,4-工作台,5-蒸盘,6-隔板,7-蒸茶室,8-均气室,9-蒸汽输入管,10-控制阀,11-蒸汽发生器,12-棉布,13-底模,14-压筒,15-压帽,16-半球形底模腔,17-压模,18-半球形上模腔,19-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述的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茶:选取颜色均匀,粗细一致,光泽自然的干茶作为制作龙珠型茶的茶叶,优选地,干茶为普洱茶,另外,根据需要也可选用其它适宜制作龙珠型茶的茶叶;
②蒸茶:将步骤①中选好的茶叶使用蒸茶装置利用水蒸汽蒸软,蒸茶的时间为30秒,水蒸汽的温度为80℃,蒸茶装置包括工作台4和固定在工作台4上的蒸盘5,蒸盘5内的下部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上均匀加工有多个通气孔,隔板6将蒸盘5的内部分隔成上方的蒸茶室7和下方的均气室8,均气室8的底部设置有蒸汽输入管9,蒸汽输入管9上设置有控制阀10,蒸汽输入管9的端部连接有蒸汽发生器11,蒸汽发生器11为现有设备,可根据需要在市场上购买使用,在龙珠型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在每个工位19单独设置一台小型的蒸汽发生器11,也可在生产车间设置一台大型蒸汽锅炉,通过蒸汽输入管9将蒸汽分别输送到各个工位19上,为了使蒸汽分布的更加均匀,得到更好的蒸茶效果,也为了便于茶叶的清理,蒸茶室7的底部和侧壁上铺设有一层棉布12,在龙珠型茶的制作过程中,将干茶放在蒸盘5的蒸茶室7内,由蒸汽发生器11提供蒸汽,蒸汽沿蒸汽输入管9输送到蒸盘5的均气室8,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阀10对蒸汽的开停、蒸汽量进行调节,蒸汽分散均匀后通过通气孔进入蒸茶室7进行蒸茶;
③装茶:将经步骤②蒸软的茶叶装入专用模具1中,每个专用模具1中装入的茶叶重量为5g,专用模具1包括底模13、压筒14和上模,底模13为圆柱体结构,底模13的上端面加工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底面加工有半球形底模腔16,压筒14为圆筒结构,压筒14的下端配合插装在圆形凹槽内,且压筒14的内径与半球形底模腔16的直径相同,压筒14上端的内壁上加工有倒角,上模包括一体连接的压帽15和压模17,压帽15和压模17均为圆柱体结构,压帽17的外径与底模13的外径相同,压模17的长度与压筒14的长度相同,且压模17配合插装在压筒14的内部,压模17的下端加工有半球形上模腔18,半球形上模腔18与半球形底模腔16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空腔。使用专用模具1装茶的过程是:将压筒14的下端插装在底模13的圆形凹槽内,然后从压筒14的上端将准备好的茶叶按量装入压筒14即完成装茶;
由半球形上模腔18与半球形底模腔16拼接形成的球形空腔是一个以固定了大小的空腔,每个固定的球形空腔直径,须对应相应重量的茶叶,才能起到最好的压制成型效果。例如制作6g重龙珠型茶的模具和制作9g重龙珠型茶的模具,其结构原理方法均一致,但球形空腔的直径是不同的,每次装入的茶叶也是不同的。
④定型:操作专用模具1对茶叶进行挤压,压模到位后将专用模具1放入放置槽内2保压定型2min,放置槽2为长条形结构,放置槽2的截面为上端开口的矩形,专用模具1的两端与放置槽2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2mm,茶叶完成装茶后,将上模的压模13插入压筒14内并用力按压上模,在压模13的推挤作用下,压筒14内的茶叶不断向着底模13的方向移动,然后茶叶被挤压在半球形上模腔18与半球形底模腔16拼接形成的球形空腔内,最后将整个专用模具1放在放置槽2中静置定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定型后得到龙珠型茶;
⑤脱模:从放置槽2中拿出专用模具1,将专用模具1松开后取出定型的龙珠型茶,放置冷却,脱模时依次抽出上模和压筒14,倒出龙珠型茶即可;
⑥检验:检测龙珠型茶的成形质量,确保龙珠型茶的外形圆润饱满,并使用计量称3对龙珠型茶的重量进行称量检验;
⑦干燥:对检验合格的龙珠型茶进行干燥处理,使龙珠型茶中的含水量低于10%,在干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干燥方式,可以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也可以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烘房烘干的方式,采用烘房烘干时,将龙珠型茶放入到干燥的烘房内,烘房内的温度为40℃;
⑧包装:对干燥后的龙珠型茶进行包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所述的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茶:选取颜色均匀,粗细一致,光泽自然的干茶作为制作龙珠型茶的茶叶,优选地,干茶为普洱茶,另外,根据需要也可选用其它适宜制作龙珠型茶的茶叶;
②蒸茶:将步骤①中选好的茶叶使用蒸茶装置利用水蒸汽蒸软,蒸茶的时间为90秒,水蒸汽的温度为85℃,蒸茶装置包括工作台4和固定在工作台4上的蒸盘5,蒸盘5内的下部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上均匀加工有多个通气孔,隔板6将蒸盘5的内部分隔成上方的蒸茶室7和下方的均气室8,均气室8的底部设置有蒸汽输入管9,蒸汽输入管9上设置有控制阀10,蒸汽输入管9的端部连接有蒸汽发生器11,蒸汽发生器11为现有设备,可根据需要在市场上购买使用,在龙珠型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在每个工位19单独设置一台小型的蒸汽发生器11,也可在生产车间设置一台大型蒸汽锅炉,通过蒸汽输入管9将蒸汽分别输送到各个工位19上,为了使蒸汽分布的更加均匀,得到更好的蒸茶效果,也为了便于茶叶的清理,蒸茶室7的底部和侧壁上铺设有一层棉布12,在龙珠型茶的制作过程中,将干茶放在蒸盘5的蒸茶室7内,由蒸汽发生器11提供蒸汽,蒸汽沿蒸汽输入管9输送到蒸盘5的均气室8,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阀10对蒸汽的开停、蒸汽量进行调节,蒸汽分散均匀后通过通气孔进入蒸茶室7进行蒸茶;
③装茶:将经步骤②蒸软的茶叶装入专用模具1中,每个专用模具1中装入的茶叶重量为8g,专用模具1包括底模13、压筒14和上模,底模13为圆柱体结构,底模13的上端面加工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底面加工有半球形底模腔16,压筒14为圆筒结构,压筒14的下端配合插装在圆形凹槽内,且压筒14的内径与半球形底模腔16的直径相同,压筒14上端的内壁上加工有倒角,上模包括一体连接的压帽15和压模17,压帽15和压模17均为圆柱体结构,压帽17的外径与底模13的外径相同,压模17的长度与压筒14的长度相同,且压模17配合插装在压筒14的内部,压模17的下端加工有半球形上模腔18,半球形上模腔18与半球形底模腔16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空腔。使用专用模具1装茶的过程是:将压筒14的下端插装在底模13的圆形凹槽内,然后从压筒14的上端将准备好的茶叶按量装入压筒14即完成装茶;
④定型:操作专用模具1对茶叶进行挤压,压模到位后将专用模具1放入放置槽内2保压定型2.5min,放置槽2为长条形结构,放置槽2的截面为上端开口的矩形,专用模具1的两端与放置槽2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茶叶完成装茶后,将上模的压模13插入压筒14内并用力按压上模,在压模13的推挤作用下,压筒14内的茶叶不断向着底模13的方向移动,然后茶叶被挤压在半球形上模腔18与半球形底模腔16拼接形成的球形空腔内,最后将整个专用模具1放在放置槽2中静置定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定型后得到龙珠型茶;
⑤脱模:从放置槽2中拿出专用模具1,将专用模具1松开后取出定型的龙珠型茶,放置冷却,脱模时依次抽出上模和压筒14,倒出龙珠型茶即可;
⑥检验:检测龙珠型茶的成形质量,确保龙珠型茶的外形圆润饱满,并使用计量称3对龙珠型茶的重量进行称量检验;
⑦干燥:对检验合格的龙珠型茶进行干燥处理,使龙珠型茶中的含水量低于10%,在干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干燥方式,可以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也可以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烘房烘干的方式,采用烘房烘干时,将龙珠型茶放入到干燥的烘房内,烘房内的温度为42℃;
⑧包装:对干燥后的龙珠型茶进行包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所述的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茶:选取颜色均匀,粗细一致,光泽自然的干茶作为制作龙珠型茶的茶叶,优选地,干茶为普洱茶,另外,根据需要也可选用其它适宜制作龙珠型茶的茶叶;
②蒸茶:将步骤①中选好的茶叶使用蒸茶装置利用水蒸汽蒸软,蒸茶的时间为120秒,水蒸汽的温度为90℃,蒸茶装置包括工作台4和固定在工作台4上的蒸盘5,蒸盘5内的下部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上均匀加工有多个通气孔,隔板6将蒸盘5的内部分隔成上方的蒸茶室7和下方的均气室8,均气室8的底部设置有蒸汽输入管9,蒸汽输入管9上设置有控制阀10,蒸汽输入管9的端部连接有蒸汽发生器11,蒸汽发生器11为现有设备,可根据需要在市场上购买使用,在龙珠型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在每个工位19单独设置一台小型的蒸汽发生器11,也可在生产车间设置一台大型蒸汽锅炉,通过蒸汽输入管9将蒸汽分别输送到各个工位19上,为了使蒸汽分布的更加均匀,得到更好的蒸茶效果,也为了便于茶叶的清理,蒸茶室7的底部和侧壁上铺设有一层棉布12,在龙珠型茶的制作过程中,将干茶放在蒸盘5的蒸茶室7内,由蒸汽发生器11提供蒸汽,蒸汽沿蒸汽输入管9输送到蒸盘5的均气室8,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阀10对蒸汽的开停、蒸汽量进行调节,蒸汽分散均匀后通过通气孔进入蒸茶室7进行蒸茶;
③装茶:将经步骤②蒸软的茶叶装入专用模具1中,每个专用模具1中装入的茶叶重量为10g,专用模具1包括底模13、压筒14和上模,底模13为圆柱体结构,底模13的上端面加工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底面加工有半球形底模腔16,压筒14为圆筒结构,压筒14的下端配合插装在圆形凹槽内,且压筒14的内径与半球形底模腔16的直径相同,压筒14上端的内壁上加工有倒角,上模包括一体连接的压帽15和压模17,压帽15和压模17均为圆柱体结构,压帽17的外径与底模13的外径相同,压模17的长度与压筒14的长度相同,且压模17配合插装在压筒14的内部,压模17的下端加工有半球形上模腔18,半球形上模腔18与半球形底模腔16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空腔。使用专用模具1装茶的过程是:将压筒14的下端插装在底模13的圆形凹槽内,然后从压筒14的上端将准备好的茶叶按量装入压筒14即完成装茶;
④定型:操作专用模具1对茶叶进行挤压,压模到位后将专用模具1放入放置槽内2保压定型3min,放置槽2为长条形结构,放置槽2的截面为上端开口的矩形,专用模具1的两端与放置槽2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8mm,茶叶完成装茶后,将上模的压模13插入压筒14内并用力按压上模,在压模13的推挤作用下,压筒14内的茶叶不断向着底模13的方向移动,然后茶叶被挤压在半球形上模腔18与半球形底模腔16拼接形成的球形空腔内,最后将整个专用模具1放在放置槽2中静置定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定型后得到龙珠型茶;
⑤脱模:从放置槽2中拿出专用模具1,将专用模具1松开后取出定型的龙珠型茶,放置冷却,脱模时依次抽出上模和压筒14,倒出龙珠型茶即可;
⑥检验:检测龙珠型茶的成形质量,确保龙珠型茶的外形圆润饱满,并使用计量称3对龙珠型茶的重量进行称量检验;
⑦干燥:对检验合格的龙珠型茶进行干燥处理,使龙珠型茶中的含水量低于10%,在干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干燥方式,可以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也可以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烘房烘干的方式,采用烘房烘干时,将龙珠型茶放入到干燥的烘房内,烘房内的温度为45℃;
⑧包装:对干燥后的龙珠型茶进行包装。
采用实施例1~3制作龙珠型茶时,在制作车间内并排布置多个工作台4,蒸盘5固定在每个工作台4的中部,在蒸盘5两侧的工作台4上分别设置一个放置槽2和一个计量称3,并在工作台4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工位19,每个工位19上坐一个工人,一个工人对应一个放置槽2和一个计量称3,这样两个工人同在一个工作台4上进行龙珠型茶的制作,共同使用一个蒸盘5,提高工作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加快工作效率。具体操作过程是:两个工人都从蒸盘5中取茶,分别使用专用模具1装茶后,将专用模具1放置在各自面前的放置槽2内静置定型,静置定型后从放置槽2内将专用模具1取出并进行脱模,将定型后的龙珠型茶取出,观察其成型质量并放在计量称3上进行重量检验,合格后干燥脱水,最后进行包装即可。在上述过程中,一个放置槽2内可并排摆放多个专用模具1,为了方便专用模具1的摆放,可将放置槽2的一端设置为外扩的V形,并使该部分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当工人摆放专用模具1时,只需将专用模具1放在放置槽2的斜坡上,专用模具1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滚动,最终多个专用模具1并排摆放在放置槽2内,方便快捷。
经实际制作验证,采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制作的龙珠型茶成形质量较好,外形圆润饱满,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制作龙珠型茶的专用模具1,消除了工人手工揉制的差异性和成型质量的不稳定性,得到规格统一,质量稳定的产品,降低劳动力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促进龙珠型茶的工艺标准化生产;另外,本发明中的工艺步骤紧凑,参数设定科学合理,通过本发明制作的龙珠型茶,可最大程度地发散和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同时外形精致美观,饮用和携带方便,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较好。

Claims (8)

1.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茶:选取颜色均匀,粗细一致,光泽自然的干茶作为制作龙珠型茶的茶叶;
②蒸茶:将步骤①中选好的茶叶使用蒸茶装置利用水蒸汽蒸软,蒸茶的时间为30~120秒,水蒸汽的温度为80~90℃;
③装茶:将经步骤②蒸软的茶叶装入专用模具(1)中,每个专用模具(1)中装入的茶叶重量为5~10g;
④定型:操作专用模具(1)对茶叶进行挤压,压模到位后将专用模具(1)放入放置槽内(2)保压定型2~3min;
⑤脱模:从放置槽(2)中拿出专用模具(1),将专用模具(1)松开后取出定型的龙珠型茶,放置冷却;
⑥检验:检测龙珠型茶的成形质量,确保龙珠型茶的外形圆润饱满,并使用计量称(3)对龙珠型茶的重量进行称量检验;
⑦干燥:对检验合格的龙珠型茶进行干燥处理,使龙珠型茶中的含水量低于10%;
⑧包装:对干燥后的龙珠型茶进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①中,所述干茶为普洱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中,所述蒸茶装置包括工作台(4)和固定在工作台(4)上的蒸盘(5),所述蒸盘(5)内的下部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上均匀加工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隔板(6)将蒸盘(5)的内部分隔成上方的蒸茶室(7)和下方的均气室(8),均气室(8)的底部设置有蒸汽输入管(9),蒸汽输入管(9)上设置有控制阀(10),蒸汽输入管(9)的端部连接有蒸汽发生器(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茶室(7)的底部和侧壁上铺设有一层棉布(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③中,所述专用模具(1)包括底模(13)、压筒(14)和上模,底模(13)为圆柱体结构,底模(13)的上端面加工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底面加工有半球形底模腔(16),压筒(14)为圆筒结构,压筒(14)的下端配合插装在圆形凹槽内,且压筒(14)的内径与半球形底模腔(16)的直径相同,压筒(14)上端的内壁上加工有倒角,上模包括一体连接的压帽(15)和压模(17),压帽(15)和压模(17)均为圆柱体结构,压帽(17)的外径与底模(13)的外径相同,压模(17)的长度与压筒(14)的长度相同,且压模(17)配合插装在压筒(14)的内部,压模(17)的下端加工有半球形上模腔(18),半球形上模腔(18)与半球形底模腔(16)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④中,所述放置槽(2)为长条形结构,放置槽(2)的截面为上端开口的矩形,专用模具(1)的两端与放置槽(2)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2~0.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⑦中,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⑦中,对龙珠型茶的干燥采用烘房烘干的方式,将龙珠型茶放入到干燥的烘房内烘干,烘房内的温度为40~45℃。
CN202010237175.XA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Pending CN1112483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7175.XA CN111248303A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7175.XA CN111248303A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8303A true CN111248303A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44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7175.XA Pending CN111248303A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830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661A (zh) * 2021-03-05 2021-06-11 广州市燊雅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龙珠茶全自动生产设备
CN113647475A (zh) * 2021-07-06 2021-11-16 上海蔓见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龙珠茶及其制作工艺
CN113951338A (zh) * 2021-10-21 2022-01-21 深圳市鑫旭源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龙珠茶的连续自动制作方法
CN114158631A (zh) * 2021-12-21 2022-03-11 化州市正源堂化橘红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橘红干果制作橘果茶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1073A (zh) * 2014-08-15 2014-12-03 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紧压型黄茶的制作工艺
CN204969250U (zh) * 2015-09-10 2016-01-20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蒸茶机
CN107094917A (zh) * 2017-05-02 2017-08-29 雷永亮 一种龙珠茶的制作工艺
CN107712135A (zh) * 2017-12-05 2018-02-23 湖南省碧丹溪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千两茶的蒸茶设备及蒸茶方法
CN109198071A (zh) * 2018-11-15 2019-01-15 陶曙 龙珠形沱茶的自动压制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
CN208549854U (zh) * 2018-03-13 2019-03-01 云南吴觉农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紧压茶加工用节能型蒸汽供应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1073A (zh) * 2014-08-15 2014-12-03 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紧压型黄茶的制作工艺
CN204969250U (zh) * 2015-09-10 2016-01-20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蒸茶机
CN107094917A (zh) * 2017-05-02 2017-08-29 雷永亮 一种龙珠茶的制作工艺
CN107712135A (zh) * 2017-12-05 2018-02-23 湖南省碧丹溪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千两茶的蒸茶设备及蒸茶方法
CN208549854U (zh) * 2018-03-13 2019-03-01 云南吴觉农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紧压茶加工用节能型蒸汽供应系统
CN109198071A (zh) * 2018-11-15 2019-01-15 陶曙 龙珠形沱茶的自动压制成型机及其成型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661A (zh) * 2021-03-05 2021-06-11 广州市燊雅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龙珠茶全自动生产设备
CN113647475A (zh) * 2021-07-06 2021-11-16 上海蔓见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龙珠茶及其制作工艺
CN113951338A (zh) * 2021-10-21 2022-01-21 深圳市鑫旭源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龙珠茶的连续自动制作方法
CN114158631A (zh) * 2021-12-21 2022-03-11 化州市正源堂化橘红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橘红干果制作橘果茶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8303A (zh) 一种龙珠型茶的制作工艺
CN105660904B (zh) 一种普洱茶自动压饼机
CN206213123U (zh) 一种面包生产模具
CN105033142B (zh) 一种高颈法兰的压制模具及压制工艺
CN212139175U (zh) 一种加工龙珠型茶的专用模具
CN212813971U (zh) 一种手筑茶砖生产用挤压成型装置
CN108973008A (zh) 一种防止产生气泡的塑料产品注塑装置
CN211710126U (zh) 一种压片糖果生产用压片装置
CN211091605U (zh) 一种蛋糕填充机
CN207940301U (zh) 一种空心环紧压茶成型压模
CN2074996U (zh) 快速脱模的糕饼成型器
CN208159982U (zh) 圆形馒头成型设备
CN208087467U (zh) 聚光玻璃棱镜压型模具
CN100575046C (zh) 多色发泡方法
CN212233953U (zh) 冷凝胶制品
CN111358029A (zh) 一种采用模具压制生产元宵的方法
CN201385363Y (zh) 用于陶瓷酒瓶口滚压成型的母模和设备
CN205442648U (zh) 一种粉料造型专用工具
CN201733772U (zh) 真空冷冻干燥(冻干-fd)开口饺子、馄饨成型模具
CN105394214A (zh) 用于固体物压制成型的对扣式模具及使用方法
CN212232947U (zh) 一种全自动银球茶叶成型机
CN209862219U (zh) 一种用于制备高端食材家常营养面条的熟化装置
CN212555194U (zh) 一种可用于茶叶成型的模具
CN212045637U (zh) 乳胶制品造型可切换模具
CN217906105U (zh) 一种黑茶生产线用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