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6805A - 失智症判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失智症判定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46805A CN111246805A CN201880068119.9A CN201880068119A CN111246805A CN 111246805 A CN111246805 A CN 111246805A CN 201880068119 A CN201880068119 A CN 201880068119A CN 111246805 A CN111246805 A CN 1112468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mentia
- level
- determination
- operator
- but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06010012289 Dementia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08000010877 cognitive diseas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08000027061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930 cognitive 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20 cognitive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7175 memory impairm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09 amnes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978 brain dys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0—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76—Diagnosing or monitoring particular condition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88—Diagnosing of monitoring cognitive diseases, e.g. Alzheimer, prion diseases or dementi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A61B5/162—Testing reaction tim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36—Diagnosis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in closed-loop systems or metho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42—Monitoring progression or stage of a disea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98—Portable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e.g. music players, telephones, tablet compu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eur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失智症判定系统(100),具备:取得部(111),其取得长按比率,该长按比率是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130)而使用的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按压了比基准时间更长时间的长按次数、相对于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次数的比率;判定部(112),其根据由取得部(111)取得的长按比率,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以及输出部(113),其输出表示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长按比率越低则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定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判定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取得家用电气设备的操作历史记录,根据操作历史记录判定操作者是否有失智症的可能性,当判定为操作者有失智症的可能性时,输出表示操作者有失智症的可能性的信息。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根据误操作次数来判定操作者是否有失智症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04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358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例如轻度的失智症等有时不太会发生专利文献1所示的误操作。因而,会有轻度的失智症等不易被发现的情况。另外,还会有难以判定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的情况。因此,适当判定与操作者是否为失智症等相关联的失智症等级并不容易。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失智症判定系统,其能够适当判定失智症等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具备:取得部,其取得长按比率,该长按比率是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而使用的操作装置的按钮被按压了比基准时间更长时间的长按次数、相对于所述操作装置的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次数的比率;判定部,其根据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长按比率,判定所述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以及输出部,其输出表示所述判定部所判定的所述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其中,所述长按比率越低,则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失智症等级越严重。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程序用以使计算机执行失智症判定处理,所述失智症判定处理包含:取得步骤,取得长按比率,该长按比率是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而使用的操作装置的按钮被按压了比基准时间更长时间的长按次数、相对于所述操作装置的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次数的比率;判定步骤,根据所述取得步骤中所取得的所述长按比率,判定所述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以及输出步骤,输出表示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出的所述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在所述判定步骤中,所述长按比率越低,则判定为所述失智症等级越严重。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失智症判定系统等能够适当判定失智症等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失智症判定系统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失智症判定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操作装置发送信号的时间点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信号的侦测结果的数据结构图。
图5是表示健康等级与按压次数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健康等级与长按比率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失智症判定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失智症判定系统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9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在电气设备的画面上显示的信息的转变的画面转变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在电气设备的画面上显示的信息的显示区域的画面结构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失智症判定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健康者、MCI病患及AD病患的持续按压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的图。
图13是表示以多个操作者为对象的、特征量与健忘咨询计划(MSP)的分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失智症判定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全面性或具体性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表示的数值、形状、材料、结构要素、结构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动作的顺序等只是一个例子,其用意并非要限定本发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结构要素当中的、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结构要素作为任意的结构要素来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的说明所用的多个附图分别是示意图,并不一定表示严密又准确的值等。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中的失智症判定系统的结构的概念图。图1所示的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为一种判定失智症等级的系统,具备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终端装置120、电气设备130、操作装置140以及传感器装置150等。
此处失智症等级与失智症的程度对应。失智症等级既可以是疑似失智症的程度,也可以是失智症的可能性。另外,与健康者的范围对应的等级和与比失智症轻度也就是轻度认知障碍(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范围对应的等级等也可以分别被规定为失智症等级。
另外,失智症等级也可以规定为与健康者的范围对应的正常等级及与轻度认知障碍和失智症的范围对应的异常等级这2个等级。而且,异常等级还可以如轻度认知障碍、轻度的失智症、中度的失智症以及严重的失智症等那样,被细分成更详细的多个子等级。
失智症判定装置110是判定失智症等级的装置。即,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中的失智症判定实质上是在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中进行的。例如,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为进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失智症判定装置110既可以为单一的装置,也可以具备多个辅助装置。另外,失智症判定装置110既可以装设在操作者环境中,也可以装设在与操作者环境不同的位置。
在图1的例子中,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被装设在与操作者环境不同的位置。而且,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经由通信网络160来与被装设在操作者环境中的传感器装置150连接。而且,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从传感器装置150取得侦测结果。
另外,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经由通信网络160来与终端装置120连接。例如,失智症判定装置110将表示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发送给终端装置120,由此输出失智症信息。
终端装置120为一种接收从失智症判定装置110发送出的失智症信息的装置。例如,终端装置120为进行信息通信的计算机,具体而言,为平板终端机、智能型手机、移动电话或个人计算机等。终端装置120既可以为固定式也可以为便携式。
另外,终端装置120既可以装设在操作者环境中,也可以装设在与操作者环境不同的位置。例如,终端装置120由操作者的照护员等在操作者环境中使用。终端装置120也可以由操作者在操作者环境中使用。
电气设备130为操作者使用操作装置140来进行操作的设备。例如,电气设备130为一种家电设备,基本上为电视接收机。电视接收机也被简称为电视。电气设备130也可以为音响设备、空调、照明装置、冰箱、电饭锅或多功能电话机。另外,电气设备130也可以为具备画面的设备。在图1的例子中,电气设备130为电视。另外,电气设备130基本上被装设在操作者环境中。
操作装置140为一种用以操作电气设备130的装置。例如,操作装置140为遥控电气设备130的遥控器,具备用以操作电气设备130的按钮。操作装置140也可以为一种用以操作电气设备130的智能型手机等。而且,也可以是,用以操作电气设备130的按钮通过GUI来显示在操作装置140所具备的画面上。另外,操作装置140也可以为与电气设备130一体化的操作面板。
具体而言,在图1的例子中,操作装置140为遥控电视也就是电气设备130的遥控器。而且,操作装置140发送红外线信号。由此来操作电视也就是电气设备130。另外,操作装置140基本上在操作者环境中使用。
传感器装置150为一种侦测从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的装置。例如,传感器装置150为红外线传感器。传感器装置150基本上装设在电气设备130的附近。由此,传感器装置150能够适当侦测从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另外,例如传感器装置150将侦测结果发送给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传感器装置150也可以每当侦测到信号时就向失智症判定装置110发送侦测结果。
或者,传感器装置150也可以记录侦测结果并将侦测结果储存到内部的存储器。而且,传感器装置150也可以在从失智症判定装置110接收到侦测结果的发送请求时发送内部的存储器中记录储存的侦测结果。
通信网络160为用以供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终端装置120以及传感器装置150等进行通信的网络。例如,通信网络160为因特网。通信网络160也可以为LAN(局域网络)等。
此外,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也可以为失智症判定系统100。换言之,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也可以具备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结构要素,而不具备其它的结构要素。而且,其它的结构要素也可以包含于其它的系统中。另外,结构要素间的通信既可以为有线通信也可以为无线通信。而且,通信网络160既可以为有线网络也可以为无线网络。
另外,在图1中,示出1个操作者环境,但也可以存在与多个操作者对应的多个操作者环境。而且,也可以在各操作者环境中含有与电气设备130、操作装置140以及传感器装置150对应的结构要素。而且,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也可以判定各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另外,例如,1个操作者环境也可以与老年人公寓中的面向老年人的1个房间对应。而且,也可以在老年人公寓的管理室装设终端装置120。失智症判定装置110既可以装设在老年人公寓的管理室,也可以装设在多个老年人公寓的外部以判定多个老年人公寓中的各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结构的框图。失智症判定装置110具备取得部111、判定部112以及输出部113。
取得部111为一种取得信息的处理部,具体而言,取得用以判定失智症等级的信息。取得部111也可以为通用或专用的电路。
例如,取得部111也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来接收信息,由此取得信息。在此情况下,取得部111也可以具备用以通信的端子或天线。具体而言,也可以是,取得部111从传感器装置150接收从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的侦测结果来作为信息,由此取得从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的侦测结果来作为信息。
另外,例如,取得部111也可以从传感器装置150接收从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的侦测结果,并基于侦测结果取得用以判定失智症等级的信息。
另外,例如,取得部111也可以借助鼠标、键盘或触控面板等输入接口来取得信息。另外,取得部111也可以具备这种输入接口。另外,取得部111也可以从记录介质等存储器取得信息。另外,取得部111也可以具备用以与记录介质等连接的连接接口。另外,取得部111也可以对所取得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取得信息处理的结果来作为新的信息。
更具体而言,取得部111取得对操作装置140的长按比率,来作为用以判定失智症等级的信息。长按比率为长按次数与按压次数的比率。按压次数为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按压的次数。长按次数为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持续按压比规定的基准时间长的次数。基准时间既可以为3秒,也可以为4秒,还可以为其它的时间。基准时间既可以为固定的时间,也可以为动态地决定的时间。
另外,例如,取得部111既可以取得按压次数,也可以取得长按次数。具体而言,取得部111也可以基于从传感器装置150得到的侦测结果,来取得按压次数和长按次数。而且,取得部111也可以基于按压次数和长按次数来计算长按比率,由此取得长按比率。
判定部112为一种判定失智症等级的处理部,具体而言,依照取得部111取得的信息来判定失智症等级。判定部112也可以为通用或专用的电路。
具体而言,判定部112根据取得部111取得的长按比率,来判定失智症等级。尤其是,长按比率越低则相对地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例如,判定部112在长按比率为第一比率时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第一等级,在长按比率为小于第一比率的第二比率时,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比第一等级严重的第二等级。
另外,也可以并不始终是长按比率越低则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也可以是,依照其它的条件等而例外地不是长按比率越低则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另外,例如判定部112也可以在长按比率为规定的范围内时,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相同等级。
另外,例如判定部112也可以在长按比率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健康者的范围对应的正常等级。而且,判定部112也可以在长按比率小于规定的阈值时,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和失智症的范围对应的异常等级。
另外,判定部112并不限于使用长按比率,也可以将其它的参数使用于失智症等级的判定。即,判定部112也可以根据长按比率和其它的参数来判定失智症等级。
其它的参数例如为由取得部111取得的按压次数。例如,按压次数越少则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也可以是,根据由长按比率与按压次数的加权相加得到的评估值,长按比率越低且按压次数越少则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
此外,关于失智症等级(健康等级)与按压次数的关系、及失智症等级(健康等级)与长按比率的关系,在后面用图5和图6来叙述。
输出部113为一种输出信息的处理部,具体而言,输出表示由判定部112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等。输出部113也可以为通用或专用的电路。
例如,输出部113也可以利用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来发送信息,由此输出信息。在此情况下,输出部113也可以具备用以通信的端子或天线。而且,输出部113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20发送失智症信息,由此输出失智症信息。
另外,例如输出部113也可以借助显示器、扬声器或触控面板等输出接口来输出信息。具体而言,输出部113也可以将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由此输出信息,也可以从扬声器以声音来输出信息。另外,输出部113也可以具备这种输出接口。
另外,输出部113也可以对记录介质等存储器输出信息。另外,输出部113也可以具备用以与记录介质等连接的连接接口。
另外,取得部111中的端子、天线、输入接口或连接接口等的结构与输出部113中的端子、天线、输入接口或连接接口等的结构也可以局部或整个通用化。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操作装置140发送信号的时间点的时序图。
在操作者用手指按压操作装置140的按钮的期间,按钮变成接通状态,反复发送信号。尤其在从开始按压按钮至按钮复原为止,按钮变成接通状态。因此,在从开始按压按钮至复原为止的期间,反复发送信号。例如,在按钮为接通状态下,约每200ms以红外线发送该信号。因此,如果在从开始按压按钮至复原为止的时间为1~2秒钟,则发送信号5~10次。
电气设备130接收从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依照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动作。例如,在这时候,电气设备130在接收到信号后经数秒钟停止接收信号。或者,电气设备130丢弃在该数秒钟接收的信号。由此电气设备130抑制双重的动作。
传感器装置150也与电气设备130同样地接收从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即,传感器装置150侦测从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但是,传感器装置150在侦测到信号后仍不停止侦测而是侦测信号。而且,传感器装置150也不丢弃之后侦测到的信号,而是将表示之后侦测到的信号的信息也包含在侦测结果内。
由此,表示针对1次按压而发送多次的信号的信息被包含在侦测结果内。
图4是表示用以供图2等所示的失智症判定装置110判定失智症等级的信号的侦测结果的数据结构图。图4的左侧所示的侦测结果为由传感器装置150得到的侦测结果的例子。
例如,侦测结果包含侦测时间及按钮名称。侦测时间为传感器装置150侦测到信号的时间,为传感器装置150接收到从操作装置140发送的信号的时间。按钮名称为通过侦测到的信号而识别为被按压的按钮的按钮的名称。
此外为使说明不致变复杂,在图4的例子中,示出了电源按钮被按压而发送的信号的侦测结果。在由传感器装置150得到的侦测结果中,也可以包含其它按钮被按压而发送的信号的侦测结果。另外,侦测结果也可以以其它的形式呈现。例如,也可以使用按钮的标示符来取代按钮的名称。
传感器装置150以毫秒为单位,来侦测从操作装置140发送的信号。因此,原来的侦测结果为以毫秒为单位的侦测结果。而且,以毫秒为单位的侦测结果从传感器装置150发送给失智症判定装置110。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取得部111接收从传感器装置150发送出的侦测结果,由此取得侦测结果。
然后,取得部111将以毫秒为单位的侦测结果汇总成以秒为单位的侦测结果。虽然有时会在1秒钟内多次侦测到信号,但是被进行失智症等级的判定的操作者在1秒钟内多次按压按钮是很困难的。因此,设想1秒钟内的多次的信号侦测与按压按钮1次对应。因此取得部111在1秒钟内侦测到1次以上的信号时,视同在该1秒钟内一直按着按钮,并将表示按钮的按压的信息作为操作名称来包含在以秒为单位的侦测结果内。
并且,取得部111在比3秒钟长地持续按着按钮时,视同按钮被长按着,并将表示长按按钮的信息作为操作名称包含在以秒为单位的侦测结果内。该3秒钟为用以识别长按的时间长度的一个例子,用以识别长按的时间长度也可以为4秒钟,也可以为其它的时间长度。
而且,取得部111将以秒为单位的侦测结果汇总成以分为单位的侦测结果。在这时候,在1分钟内按压过按钮1次以上时,取得部111将表示在该1分钟内按压过按钮的信息包含在侦测结果内。另外,在1分钟内长按过按钮时,取得部111将表示该1分钟内长按过按钮的信息包含在侦测结果内。由此能够抑制跨多秒地按压按钮1次被作为按压按钮多次或长按按钮多次来处理。
而且,取得部111根据以分为单位的侦测结果,来取得按钮的按压次数和按钮的长按次数。具体而言,取得部111取得以分为单位的侦测结果中包含的按压按钮和长按按钮的总数来作为按钮的按压次数。另外,取得部111取得以分为单位的侦测结果中包含的长按按钮的总数来作为按钮的长按次数。
然后,取得部111取得按钮的长按次数与按钮的按压次数的比率来作为长按比率。在图4的例子中,取得1/3作为长按比率。
此外,上述说明过的侦测结果的形式、按压次数的取得方法、长按次数的取得方法以及长按比率的取得方法为一个例子,它们并不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例如,设想以比规定的时间间隔小的时间间隔来连续多次地侦测到信号的状态为按压按钮1次的状态。因此,连续性的多次信号侦测也可以汇总成按钮按压1次。而且,表示从该多次侦测中的最先的侦测时间至该多次侦测中的最后的侦测时间为止的时间长度的信息也可以附加在汇总结果中。通过这种汇总结果,能够适当地取得按压次数。另外,通过附加信息,能够适当识别各按压是否为长按。
图5是表示健康等级与按压次数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而言,该曲线图表示针对9名受验者的健康等级和按压次数的测试结果。纵轴表示1天中的按压次数。横轴表示受验者的健康等级。
健康等级是使用与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不同的TDAS(Touch panel type DementiaAssessment Scale,触摸屏型痴呆评价量表)等来测试出的,健康等级越大代表越健康的状态。即,受验者的失智症越严重,则受验者的健康等级越小。而且,在曲线图中描绘出9名受验者的测试结果。
在测试结果中,在健康等级与按压次数之间被认为正相关。因而,也可以是,按压次数越少,则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
然而表示健康等级与按压次数的关系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06,健康等级与按压次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另外,在受验者不太使用电气设备130时,即在受验者不太看电视时,按压次数较少。因此存在虽然按压次数较少,失智症等级却并非严重的可能性。
图6是表示健康等级与长按比率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而言,该曲线图表示9名受线者的健康等级和长按比率的测试结果。纵轴表示1天中的长按比率。在该例子中,4秒以上的按钮按压为长按。横轴与图5的例子同样表示受验者的健康等级。而且,与图5的例子同样,在曲线图中描绘出9名受验者的测试结果。
在测试结果中,在健康等级与长按比率之间被认为正相关。另外,表示健康等级与长按比率的关系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41,健康等级与长按比率之间的相关性比健康等级与按压次数之间的相关性强。另外,能够设想受验者使用电气设备130的频率、具体而言受验者看电视的频率对长按比率造成的影响较小。
于是,长按比率越低,则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由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判定部112能够不受受验者的偏好等的影响地适当判定失智者等级。
此外,估计到,由于认知能力降低,意志和动机会降低,操作能力也会降低。而且,估计到,由此长按比率会降低。在上述的例子中,决定4秒以上的按钮按压为长按,但并不限于这样的时间长度,估计到,由于认知能力降低,长按比率会降低。
图7是表示图2等所示的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动作的流程图。失智症判定装置110在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时进行图7所示的动作。
首先,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取得部111取得长按比率(S101)。长按比率是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130而使用的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按压了比基准时间更长时间的长按次数与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次数的比率。例如,取得部111也可以从用于侦测由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的传感器装置150取得侦测结果,基于侦测结果取得长按比率。
接下来,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判定部112根据取得部111所取得的长按比率,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S102)。在这时候,长按比率越低,则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例如,也可以是,在长按比率为阈值以上时,判定部112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健康者的范围对应的正常等级。而且,也可以是,在长按比率小于阈值时,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和失智症的范围对应的异常等级。
然后,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输出表示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S103)。例如,输出部113也可以向终端装置120发送失智症信息,由此输出失智症信息。
由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依照由操作者进行的日常行事来判定失智症等级。另外,用以判定失智症等级的长按比率被决定为与正确操作还是错误操作无关,且不易受操作者偏好的影响。而且,估计到,由于认知能力降低,长按比率会降低。因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根据长按比率来适当判定失智症等级。
(变形例)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的变形结构的概念图。在本变形例中,传感器装置150与电气设备130连接,并与电气设备130进行通信,由此控制电气设备130的动作。即传感器装置150作为控制电气设备130的动作的控制装置进行动作。
例如,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也可以通过输出失智症信息,来经由传感器装置150将失智症信息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具体而言,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向传感器装置150输出失智症信息。然后,传感器装置150从失智症判定装置110接收失智症信息,将失智症信息发送给电气设备130。然后,电气设备130从传感器装置150接收失智症信息,在画面上显示失智症信息。
由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向电气设备130的操作者通知失智症等级。
另外,例如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也可以通过输出用以使操作者的认知能力提高的训练内容,来经由传感器装置150,使训练内容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
具体而言,与失智症信息的例子同样地,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根据失智症等级,向传感器装置150输出训练内容。然后,传感器装置150从失智症判定装置110接收训练内容,将训练内容发送给电气设备130。然后,电气设备130从传感器装置150接收训练内容,在画面上显示失智症信息。
由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促使电气设备130的操作者进行用以提高认知能力的训练。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显示的训练内容为使用操作装置140的操作的训练内容。例如,依照训练内容使用操作装置140来进行对电气设备130的操作,由此实施用以提高认知能力的训练。这种操作伴随操作者手指的运动,因此对提高认知能力有效。
另外,也可以针对各失智症等级来决定训练内容。由此依照针对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决定的训练内容,来实施用以改善操作者的认知能力的训练。训练内容也可以预先记录在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内部或外部的存储器中。
另外,也可以是,在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被判定为与轻度认知障碍或失智症对应的等级时,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使其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也就是说,也可以是,在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比规定的基准等级严重时,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使其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由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在不需训练时抑制训练内容的显示。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显示的信息的转变的画面转变图。例如,如同图9,显示失智症信息和训练内容。
在图9的例子中,在电气设备130也就是电视开启时,电视的画面上显示用于通知疑似轻度认知障碍的消息。该通知也可以在每天最初开启电视时显示,而在第二次以后就不再显示。另外,该通知与表示根据过去的操作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对应。例如,该通知也可以表示根据过去1天、过去1周或过去1个月等的操作来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
而且,在开始训练时促使按压频道1按钮。此处通过在规定时间内按压频道1按钮来开始训练。即显示训练内容。
例如,在规定时间内按压了频道1按钮时,接下来通知开始训练的消息,并促使按压频道2按钮。在规定时间内按压了频道2按钮时,通知OK(合格)的消息,接下来促使按压频道5按钮。在规定时间内并未按压频道5按钮时,通知NG(不合格)的消息,接下来促使按压频道12按钮,在规定时间内按压了频道12按钮时,通知OK的消息。
然后,以分数来显示训练的结果。在这时候,也可以根据依照训练内容显示的指示适当地进行了操作的次数来决定分数。另外,也可以将训练中的长按比率反映在分数上。此后,像往常一样,开始显示电视节目。
此外,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也可以使训练中的长按比率反映在失智症等级的判定上。另外,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也可以根据在包括训练期间的判定对象期间中的长按比率来新判定失智症等级,并使表示新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在训练后显示在画面上。
另外,也可以针对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来决定用以按压频道按钮的规定时间。另外,在上述中虽然在训练时反复按压3次频道按钮,但也可以针对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来决定反复的次数。
例如,也可以针对多个失智症等级,预先决定用以按压按钮的规定时间及反复次数不同的多个训练内容。而且,也可以依照针对多个失智症等级预先决定的多个训练内容中的、针对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决定的训练内容,来实施训练。
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显示的信息的显示区域的画面结构图。失智症信息和训练内容也可以并非显示于整个画面,而是显示于画面上的一部分区域。在图10的例子中,在画面的右下的区域显示失智症信息和训练内容。而且,在画面的其它区域显示电视节目。
此外,也可以利用不太使用的按钮来作为用于训练的按钮和用于开始训练的按钮。由此妨碍用于看电视节目的操作的情况受到抑制。
图11是表示图8等所示的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的判定时,变形例中的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进行图11所示的动作。
首先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取得部111取得长按比率(S101)。接下来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判定部112根据取得部111取得的长按比率,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S102)。然后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输出表示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S103)。
这些处理基本上与图7的例子相同。在本变形例中,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也可以输出失智症信息,由此使失智症信息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根据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来输出训练内容,由此使训练内容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S104)。例如,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也可以输出针对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决定的训练内容,由此使针对失智症等级决定的训练内容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
由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经由用于判定失智症等级的电气设备130,对操作者通知失智症等级的判定结果。而且,由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促使操作者改善生活节奏。另外,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通过使训练内容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来促使改善认知能力。
另外,例如依照训练内容,使用操作装置140来进行对电气设备130的操作。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也可以使依照训练内容进行的操作反映在下一次的判定上。
具体而言,在下一次的判定中,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取得部111新取得包括显示训练内容的训练期间的判定对象期间中的长按比率。然后,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判定部112根据取得部111新取得的长按比率,新判定失智症等级。
由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适当地判定通过训练而被改善的失智症等级。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和变形例中,传感器装置150也可以组装于电气设备130。而且,电气设备130也可以具有传感器装置150的功能。进而也可以将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组装于电气设备130,也可以将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中包含的多个结构要素组装于电气设备130。而且,电气设备130也可以具有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功能。
另外,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也可以从操作者环境中的多个操作者中认证各操作者,判定从多个操作者中被认证的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例如,也可以分别分配多个操作装置给多个操作者。然后,也可以依照多个操作装置当中用于操作的操作装置,来认证操作者。或者,也可以是,1个操作装置通过指纹认证来认证各操作者。
另外,失智症判定系统100在根据长按比率判定失智症等级之际,也可以将操作者过去健康的状态下的长按比率与目前的状态下的长按比率进行比较。而且,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也可以在目前的状态下的长按比率小于过去的状态下的长按比率时,判定为目前的状态下的失智症等级比过去的状态下的失智症等级更严重。
即,也可以根据操作者过去健康的状态下的长按比率,来决定与用以判定目前的状态下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的长按比率相对的阈值。或者,也可以是,为了要决定这样的阈值,使用多个操作者健康的状态下的平均值的长按比率,来取代操作者过去健康的状态下的长按比率。
另外,失智症判定系统100在根据长按比率判定失智症等级之际,也可以不仅使用长按比率还使用其它的判定基准。即,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也可以根据长按比率和其它的参数来判定失智症等级。
另外,也可以使用平均按压时间,即按钮被按压的时间的每一次的长度来取代长按比率。长按比率越低则失智症等级越严重能够置换为平均按压时间越短则失智症等级越严重。因此,也可以是,平均按压时间越短,则失智症判定系统100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课题]
近年来,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正在增加中。能够想到,由于这样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智症的问题会突显。这种失智症的问题在电视节目等大众媒体中也经常被报导。
失智症从轻度到严重有各种等级,若已知是变成失智症之前的轻度认知障碍(MCI:Moderate Cognitive Impairment),则经由训练等有可能抑制失智症的发病。有关判定失智症等级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高级脑功能障碍诊断装置。
[结构]
在实施方式2中,失智症判定系统100根据操作电气设备的历史记录来判定失智症等级。针对这种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作说明。
取得部111取得操作装置140按钮的按压持续时间,来作为用以判定失智症等级的信息。按压持续时间为1次按压按钮时该按钮被按压的时间长度。
判定部112根据由取得部111取得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来判定失智症等级。
[发明进行实施方式2的动作的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的知识见解]
以下,针对发明进行实施方式2的动作的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的发明人们的知识见解作说明。在失智症等级的判定时成为对象的操作者1天中多次按压操作装置140的按钮。关于按钮的该多次按压,通常按压持续时间彼此不同。于是当发明人们计算1天份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时,发现健康者、MCI病患和AD病患的相对频数分布分别成为不同的形状。图12是表示健康者、MCI病患和AD病患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的图。此外,图12所示的健康者、MCI病患和AD病患的相对频数分布分别为多个操作者的相对频数分布相加后取其平均值而得到的。此外,通过将1天份的各操作者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相加多天份(例如,数个月)后取其平均值,来计算各操作者的相对频数分布。
如图12所示,当将按压持续时间区分成连续的3个区间(具体而言,第一区间T1、中间区间Tm和第二区间T2)时,只有MCI病患的相对频数分布在中间区间Tm具有明显的峰值。也就是说,在MCI病患中,按压持续时间短的情况和按压持续时间长的情况减少,按压持续时间成为中间值的情况增加。此外,在图12中,中间区间Tm虽以1000ms以上3000ms以下的区间为例,但可以依经验值或测试值来适当变更。
关于如上所述在中间区间Tm产生峰值的原因,能够认为是因MCI病患的认知功能降低,而致不再能够太快(即太短)地按压按钮且不再能够太长时间地按压按钮的缘故。
于是失智症判定系统100利用在MCI病患的相对频数分布中中间区间Tm处的相对频数变得相对大于其它的2个区间(产生峰值)的情况,来进行失智症等级的判定。也就是说,失智症判定系统100通过将按压持续时间区分成连续的3个区间时中间区间Tm处的相对频数分布与其它的2个区间处的相对频数分布之间的比较,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具体而言,在将第一区间T1处的相对频数分布的积分值设为A,将中间区间Tm处的相对频数分布的积分值设为B,将第二区间T2处的相对频数分布的积分值设为C时,失智症判定系统100根据以(B/A)+(B/C)表示的特征量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图13是表示以多个操作者为对象的、特征量与健忘咨询计划(MSP)的分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图。此外,健忘咨询计划是用以发现AD病患的筛选测试计划。
如图13所示,上述特征量与MSP的分数的相关系数R为R=-0.71076(R2=0.5052)。另外,在此情况下的p值为p=0.000000000009417043,极低于显著水平也就是0.05。也就是说,可以说上述特征量与MSP的分数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此外,MCI病患的倾向越强烈,则上述特征量变成越大的值,与此相对地,MSP的分数的数值越低则表示认知功能越降低,因而两者之间具有负相关。
[动作]
说明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的使用如以上那样的特征量的失智症等级的判定动作。通过传感器装置150侦测从操作装置140发送的信号的侦测方法如同实施方式1中用图3说明的那样。另外,传感器装置150的信号的侦测结果如同实施方式1中用图4说明的那样。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无需汇总侦测结果。图4所示的被汇总前的侦测结果表示按压持续期间。
以下,针对使用传感器装置150的侦测结果的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动作作说明。图14是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时,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进行图14所示的动作。
首先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取得部111取得按压持续时间(S201)。按压持续时间为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130而使用的操作装置140的按钮的按压持续时间。例如,传感器装置150侦测从操作装置140发送出的信号,取得部111从传感器装置150取得侦测结果,基于侦测结果取得按压持续时间。
接下来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判定部112根据取得部111所取得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S202)。例如,判定部112通过将操作者1天份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相加多天份后取其平均值,来计算用于判定的相对频数分布,基于计算出来的相对频数分布计算上述的特征量。此外,用于判定的相对频数分布的计算方法并不被限定于这种方法。例如,相加平均是用以提高判定的精度的处理,并非必要。另外,无需使相对频数分布依据操作者1天份的按压持续时间,只要依据规定期间的按压持续时间即可。
例如,在特征量为阈值以上时,判定部112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对应的异常等级。此外,也可以是,在特征量未达阈值时,判定部112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健康者的范围对应的正常等级或与失智症的范围对应的以上等级。另外,与轻度认知障碍对应的异常等级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子等级。在此情况下,判定部112判定为特征量的值越大则是轻度认知障碍的倾向越强烈的子等级。
然后,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输出部113输出表示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S203)。例如,输出部113也可以向终端装置120发送失智症信息,由此输出失智症信息。
如同以上的说明,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根据对电气设备130进行操作的历史记录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也就是说,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依照操作者进行的日常行事,来判定失智症等级。另外,用以判定失智症等级的按压持续时间被决定为与适当操作还是错误操作无关,且不易受操作者偏好的影响。因此,失智症判定装置110能够根据按压持续时间,来适当判定失智症等级。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判定部112根据基于相对频数分布求出的特征量,来进行失智症等级的判定,但这种判定方法只是一个例子。例如,判定部112也可以通过求出操作者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与预先决定的基准分布之间的近似度,来进行失智症等级的判定。例如,在使用轻度认知障碍病患的标准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作为基准分布时,判定布112能够判定为操作者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越接近基准分布,则操作者为轻度认知障碍的倾向越强烈。此外,在求出近似度之际,也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等方法。
另外,判定部112也可以通过相对频数分布在中间区间Tm处的峰值等级(也就是相对频数的峰值)与阈值的比较,来判定失智症等级。在此情况下,判定部112能够判定为峰值等级越高则操作者为轻度认知障碍的倾向越强烈。另外,判定部112也可以根据相对频数分布在中间区间Tm处有无峰值来判定失智症等级(在此情况下,判定是否为轻度认知障碍)。
另外,判定部112也可以根据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也就是说,判定部112也可以通过一个操作者过去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与该操作者目前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之间的比较,来判定失智症等级。这种判定方法是依据同一操作者的变化,因而对因个人差异而无法确保判定精度时有效。具体而言,判定部112既可以根据上述特征量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判定失智症等级,也可以根据与基准分布的近似度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判定失智症等级,还可以根据峰值水平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判定失智症等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及其变形例中,使用了相对频数分布来判定失智症等级,但也可以使用通常的频数分布来取代相对频数分布。相对频数分布的优点为相加平均等统计处理容易。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及其变形例中,传感器装置150也可以组装于电气设备130。而且,电气设备130也可以具有传感器装置150的功能。进而,也可以是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组装于电气设备130,也可以是失智症判定装置110中包含的多个结构要素组装于电气设备130。而且,电气设备130也可以具有失智症判定装置110的功能。
另外,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也可以从操作者环境中的多个操作者当中认证各操作者,并判定从多个操作者当中被认证的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例如,也可以分别分配多个操作装置给多个操作者。然后,也可以依照多个操作装置当中的用于操作的操作装置,来认证操作者。或者,也可以是1个操作装置通过人脸认证或指纹认证来认证各操作者。
(其它的实施方式)
以上,已依照实施方式1和2说明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但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实施方式1和2。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实施方式1和2施予想得到的变形而形成的方式和任意使实施方式1和2等的多个结构要素组合在一起而实现的另外的方式均涵盖在本发明中。
例如,也可以由另外的结构要素执行特定的结构要素所执行的处理。另外,也可以变更执行处理的顺序,也可以并行地执行多个处理。
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一种失智症判定系统100实现,还能够作为一种失智症判定方法实现,该失智症判定方法包含构成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的各结构要素所进行的步骤。例如,这些步骤由具备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电路等的计算机系统执行。而且,本发明能够作为一种程序实现,该程序用以使计算机系统执行这些方法中包含的步骤。此外,计算机系统有时会简称为计算机。
另外,本发明能够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实现,该记录介质记录有上述的程序。记录介质既可以为CD-ROM等光盘,也可以是硬盘驱动器等磁盘,还可以是磁光盘(MO),还可以是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器,还可以是其它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另外,程序也可以预先记录于记录介质,也可以经由通信网络供给到记录介质从而记录于记录介质。
例如,在本发明由一种程序实现时,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电路等硬件资源来执行程序,由此执行各步骤。也就是说,处理器从存储器或输入/输出电路等取得数据进行运算,或者将运算结果输出到存储器或输入/输出电路等,由此执行各步骤。能够利用任意种类的处理器来作为用以执行程序的处理器。
另外,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等中包含的多个结构要素分别也可以作为专用或通用的电路来实现。这些结构要素既可以作为1个电路实现也可以作为多个电路实现。
另外,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等中包含的多个结构要素也可以作为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也就是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这些结构要素既可以分别形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结构要素或全部结构要素的方式形成为一个芯片。这些结构要素既可以设置于1个装置中的1个以上的芯片,也可以设置于多个装置中的多个芯片。
另外,根据集成度的不同,LSI有时会被称为系统型LSI、超大型LSI或极大型LSI。另外,集成电路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也可以利用可编程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能够重新构成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并且,如果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衍生出的另外一种技术而使得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出现的话,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来进行失智症判定系统100中包含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集成电路化。
最后以失智症判定系统100等的多个实施方式为例来表示。这些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地组合在一起。另外,也可以追加上述的实施方式1和2中表示的任意结构等。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失智症判定系统100具备取得部111、判定部112及输出部113。
取得部111取得“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130而使用的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按压了比基准时间更长时间的长按次数”相对于“该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次数”的比率、也就是长按比率。判定部112根据由取得部111取得的长按比率,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在这时候,长按比率越低则判定部112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输出部113输出表示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
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依照由操作者进行的日常行事来判定失智症等级。另外,用以判定失智症等级的长按比率被决定为与适当操作还是错误操作无关,且不易受操作者偏好的影响。而且,估计到,由于认知能力降低,长按比率会降低。因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根据长按比率来适当判定失智症等级。
(第二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判定部112在长按比率为阈值以上时,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健康者的范围对应的正常等级。而且,也可以是,判定部112在长按比率小于阈值时,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和失智症的范围对应的异常等级。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适当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为正常等级还是异常等级。
(第三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输出部113输出失智症信息,由此使失智症信息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对操作者通知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因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促使操作者改善生活节奏。
(第四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输出部113根据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输出使用操作装置140的操作的训练内容,由此使训练内容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根据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促使操作者进行训练。
(第五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输出部113在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比基准等级严重时输出训练内容,由此使训练内容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在操作者被判定为轻度认知障碍或失智症时,促使操作者进行训练。
(第六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输出部113输出针对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失智症等级决定的训练内容,由此使训练内容显示在电气设备130的画面上。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促使操作者进行适合于所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的训练。
(第七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取得部111新取得包含显示着训练内容的训练期间的判定对象期间中的长按比率。也可以是,判定部112根据取得部111新取得的长按比率,新判定失智症等级。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收集更多的信息来判定失智症等级。另外,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判定通过训练而被改善的失智症等级。
(第八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程序为用以使计算机执行包含取得步骤(S101)、判定步骤(S102)及输出步骤(S103)的失智症判定处理的程序。
在取得步骤(S101)中,取得“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130而使用的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按压了比基准时间更长时间的长按次数”相对于“该操作装置140的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次数”的比率、也就是长按比率。
在判定步骤(S102)中,根据在取得步骤(S101)中取得的长按比率,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另外,在判定步骤(S102)中,长按比率越低则判定为失智症等级越严重。在输出步骤(S103)中,输出表示在判定步骤(S102)中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
由此程序能够使计算机执行失智症等级的适当判定。
(第九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失智症判定系统100具备取得部111、判定部112及输出部113。
取得部111取得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130而使用的操作装置140的按钮的按压持续时间。判定部112根据所取得的按压持续时间的分布,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输出部113输出表示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
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根据对电气设备130进行操作的历史记录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也就是说,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依照由操作者进行的日常行事来判定失智症等级。另外,用以判定失智症等级的按压持续时间被决定为与适当操作还是错误操作无关,且不易受操作者偏好的影响。因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根据按压持续时间,适当判定失智症等级。
(第十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判定部112通过将按压持续时间区分成连续的3个区间时中间区间Tm处的分布与其它2个区间处的分布之间的比较,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根据中间区间Tm处的分布与其它2个区间处的分布之间的比较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第十一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在将紧接于中间区间Tm之前的第一区间处的分布的积分值设为A,将中间区间Tm处的分布的积分值设为B,将紧接于中间区间Tm之后的第二区间处的分布的积分值设为C时,判定部112根据以(B/A)+(B/C)表示的特征量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根据基于分布求出的特征量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第十二实施方式)
例如,判定部112在特征量为阈值以上时将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对应的异常等级。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适当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是否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对应的异常等级。
(第十三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中间区间Tm是按压持续时间为1000ms以上3000ms以下的区间。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根据按压持续时间为1000ms以上3000ms以下的中间区间Tm处的分布与其它2个区间处的分布之间的比较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第十四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是,判定部112根据分布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根据分布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第十五实施方式)
例如,分布是通过将1天份的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相加多天份后取其平均值来计算出的。由此失智症判定系统100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失智症等级。
(第十六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程序为用以使计算机执行包含取得步骤(S201)、判定步骤(S202)及输出步骤(S203)的失智症判定处理的程序。
在取得步骤(S201)中,取得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130而使用的操作装置140的按钮的按压持续时间。在判定步骤(S202)中,根据所取得的按压持续时间的分布来判定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在输出步骤(S203)中,输出表示判定出的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
由此程序能够使计算机执行依据对电气设备130进行操作的历史记录的失智症等级的判定。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失智症判定系统;111:取得部;112:判定部;113:输出部;130:电气设备;140:操作装置。
Claims (16)
1.一种失智症判定系统,具备:
取得部,其取得长按比率,该长按比率是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而使用的操作装置的按钮被按压了比基准时间更长时间的长按次数、相对于所述操作装置的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次数的比率;
判定部,其根据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长按比率,判定所述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以及
输出部,其输出表示所述判定部所判定的所述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
所述长按比率越低则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失智症等级越严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在所述长按比率为阈值以上时,将所述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健康者的范围对应的正常等级,
所述判定部在所述长按比率小于所述阈值时,将所述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和失智症的范围对应的异常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失智症信息,由此使所述失智症信息显示在所述电气设备的画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根据所述判定部所判定的所述失智症等级,输出使用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的训练内容,由此使所述训练内容显示在所述电气设备的画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在所述判定部所判定的所述失智症等级比基准等级严重时输出所述训练内容,由此使所述训练内容显示在所述画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输出针对所述判定部所判定的所述失智症等级决定的所述训练内容,由此使所述训练内容显示在所述画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新取得包含显示着所述训练内容的训练期间的判定对象期间中的所述长按比率,
所述判定部根据所述取得部新取得的所述长按比率,新判定所述失智症等级。
8.一种程序,用以使计算机执行失智症判定处理,
所述失智症判定处理包含:
取得步骤,取得长按比率,该长按比率是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而使用的操作装置的按钮被按压了比基准时间更长时间的长按次数、相对于所述操作装置的按钮被按压的按压次数的比率;
判定步骤,根据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长按比率,判定所述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以及
输出步骤,输出表示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出的所述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
在所述判定步骤中,所述长按比率越低则判定为所述失智症等级越严重。
9.一种失智症判定系统,具备:
取得部,其取得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而使用的操作装置的按钮的按压持续时间;
判定部,其根据所取得的所述按压持续时间的分布,判定所述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以及
输出部,其输出表示判定出的所述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通过将按压持续时间区分成连续的3个区间时中间区间处的所述分布与其它2个区间处的所述分布之间的比较,来判定所述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将紧接于所述中间区间之前的第一区间处的所述分布的积分值设为A,将所述中间区间处的所述分布的积分值设为B,将紧接于所述中间区间之后的第二区间处的所述分布的积分值设为C时,所述判定部根据以(B/A)+(B/C)表示的特征量来判定所述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在所述特征量为阈值以上时,将所述失智症等级判定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对应的异常等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区间是按压持续时间为1000ms以上3000ms以下的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根据所述分布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判定所述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失智症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是通过将1天份的所述按压持续时间的相对频数分布相加多天份后取其平均值来计算出的。
16.一种程序,用以使计算机执行失智症判定处理,
所述失智症判定处理包含:
取得步骤,取得操作者为了操作电气设备而使用的操作装置的按钮的按压持续时间;
判定步骤,根据所取得的所述按压持续时间的分布,判定所述操作者的失智症等级;以及
输出步骤,输出表示判定出的所述失智症等级的失智症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04388 | 2017-10-23 | ||
JP2017204388 | 2017-10-23 | ||
JP2018114516 | 2018-06-15 | ||
JP2018-114516 | 2018-06-15 | ||
PCT/JP2018/038075 WO2019082691A1 (ja) | 2017-10-23 | 2018-10-12 | 認知症判定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46805A true CN111246805A (zh) | 2020-06-05 |
Family
ID=66246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68119.9A Pending CN111246805A (zh) | 2017-10-23 | 2018-10-12 | 失智症判定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330023A1 (zh) |
EP (1) | EP3701878A1 (zh) |
JP (1) | JPWO2019082691A1 (zh) |
CN (1) | CN111246805A (zh) |
TW (1) | TWI681405B (zh) |
WO (1) | WO20190826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45463B2 (ja) * | 2018-06-27 | 2023-03-24 |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認知機能判定システム、作動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20220346708A1 (en) * | 2019-07-24 | 2022-11-0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Dementia determination system |
WO2021261152A1 (ja) * | 2020-06-26 | 2021-12-3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冷蔵庫、評価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評価システム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924717A (en) * | 2009-02-27 | 2009-06-16 | Univ Chang Gung | Evalu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atial recognition ability of dementia |
CN103402440A (zh) * | 2010-12-06 | 2013-11-20 | 国立大学法人冈山大学 | 用于确认是否出现痴呆症症状的方法及装置 |
JP2014018341A (ja) * | 2012-07-17 | 2014-02-03 | Aito System:Kk | 認知症初期段階見極めシステム |
WO2016148199A1 (ja) * | 2015-03-16 | 2016-09-22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デュアルタスク遂行能力評価方法、及びデュアルタスク遂行能力評価システム |
WO2016195082A1 (ja) * | 2015-06-05 | 2016-12-08 | 株式会社Eyeresh | 軽度認知症の早期発見・予防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98385B2 (ja) | 2002-10-17 | 2004-12-08 |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 高次脳機能障害診断装置 |
EP2206464A1 (en) * | 2009-01-12 | 2010-07-14 | Neuro - Technology Solutions Ltd. | Computerized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quantifying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human responses to stimuli |
US8708906B1 (en) * | 2011-09-07 | 2014-04-29 | Allen J. Orehek |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
JP6435482B2 (ja) * | 2014-01-24 | 2018-12-12 | 地方独立行政法人青森県産業技術センター | 認知症予見システム、認知症予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認知症予見方法 |
KR102202262B1 (ko) * | 2015-10-05 | 2021-01-1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치매 증상 인지 및 치매 환자 관리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
JP2017104289A (ja) | 2015-12-09 | 2017-06-15 | 株式会社東芝 | 認知症判定装置、認知症判定システム、認知症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2018
- 2018-10-12 EP EP18871172.5A patent/EP370187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10-12 JP JP2019550996A patent/JPWO2019082691A1/ja active Pending
- 2018-10-12 US US16/757,030 patent/US20200330023A1/en active Pending
- 2018-10-12 CN CN201880068119.9A patent/CN111246805A/zh active Pending
- 2018-10-12 WO PCT/JP2018/038075 patent/WO2019082691A1/ja unknown
- 2018-10-18 TW TW107136630A patent/TWI68140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924717A (en) * | 2009-02-27 | 2009-06-16 | Univ Chang Gung | Evalu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atial recognition ability of dementia |
CN103402440A (zh) * | 2010-12-06 | 2013-11-20 | 国立大学法人冈山大学 | 用于确认是否出现痴呆症症状的方法及装置 |
JP2014018341A (ja) * | 2012-07-17 | 2014-02-03 | Aito System:Kk | 認知症初期段階見極めシステム |
WO2016148199A1 (ja) * | 2015-03-16 | 2016-09-22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デュアルタスク遂行能力評価方法、及びデュアルタスク遂行能力評価システム |
WO2016195082A1 (ja) * | 2015-06-05 | 2016-12-08 | 株式会社Eyeresh | 軽度認知症の早期発見・予防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23778A (zh) | 2019-06-16 |
EP3701878A1 (en) | 2020-09-02 |
US20200330023A1 (en) | 2020-10-22 |
JPWO2019082691A1 (ja) | 2020-08-27 |
TWI681405B (zh) | 2020-01-01 |
WO2019082691A1 (ja) | 2019-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46805A (zh) | 失智症判定系统 | |
CN104457955A (zh) | 体重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10132730A1 (en) | Method for device cover opening and closing detection, touch controller, touch pa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7085180B (zh) | 触摸按键的自动化检测方法及装置、处理器、家用电器 | |
CN108463175A (zh) | 痴呆症状检测系统以及程序 | |
CN103190923A (zh) | 睡意侦测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6250883A (zh) | 压力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JP4869091B2 (ja) | 電気設備の絶縁異常診断システム | |
CN104352228A (zh) |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253996B (zh) |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 | |
JP4697431B2 (ja) | 電波監視装置及び方法、電波監視用プログラム | |
CN106713572B (zh) | 一种数据上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1052708B (zh) | 识别电子设备的异常使用 | |
CN105353964A (zh) | 输入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US20220346708A1 (en) | Dementia determination system | |
JP6669779B2 (ja) | スタンドアロンの圧迫メーターを用いずにcpr胸部圧迫の状態を検出する方法と装置 | |
US20200268299A1 (en) | State display apparatus, state display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 |
CN111970226A (zh) | 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装置以及记录了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 |
EP3280059A1 (en) |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thereof | |
US20160269861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validating user behaviour | |
US20170010696A1 (en) | Input device adaptable to use habit and adapting method therefor | |
US11537486B2 (en) | Verifying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media devices and meters using touch sensing integrated circuits | |
CN112432308B (zh) | 触控交互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机组 | |
CN106126110B (zh) | 终端业务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终端 | |
CN106060615B (zh) | 利用光传感器实现屏参自动匹配的判断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