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3996B -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53996B CN106253996B CN201610648513.2A CN201610648513A CN106253996B CN 106253996 B CN106253996 B CN 106253996B CN 201610648513 A CN201610648513 A CN 201610648513A CN 106253996 B CN106253996 B CN 1062539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itivity
- receiving sensitivity
- receiving
- current channel
- j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获取待测试信道中的与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根据第一接收灵敏度、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该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第一接收灵敏度、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能够准确地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从而确保当前信道的灵敏度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这种自动测试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的方法也能显著地提高了灵敏度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终端的接收灵敏度是衡量终端通信水平的重要指标,接收灵敏度表示终端接收信号时,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下所能允许的最小接收功率,因而,为了准确衡量该终端的性能,需要对终端在不同条件下的接收灵敏度进行测试,但实际情况下,在测试终端在不同条件下的接收灵敏度时,其接收灵敏度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衰减,导致测试到的接收灵敏度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包括:
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与所述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判断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是否匹配;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包括:
根据所述灵敏度跳变值,确定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测试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在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N次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确定在所述N次测试时,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的次数为M;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不可信数据,其中,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根据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
将所述当前信道的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与所述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是否匹配;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灵敏度跳变值,确定对所述当前信道和所述上一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测试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N次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确定在所述N次测试时,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的次数为M;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不可信数据,其中,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根据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信道的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与所述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获取到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和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接收灵敏度、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自动确定当前信道和上一信道这两个相邻信道的接收灵敏度的灵敏度跳变值是否相差太大,进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从而确保当前信道的灵敏度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这种自动测试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的方法也显著地提高了灵敏度测试效率,避免了进行手动测试,可以减少人为操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示出的又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示出的再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示出的再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适用于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众所周知,终端的接收灵敏度是衡量终端通信水平的重要指标,接收灵敏度表示终端接收信号时,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下所能允许的最小接收功率,因而,为了准确衡量该终端的性能,需要对终端在不同条件下的接收灵敏度进行测试,但实际情况下,在测试终端在不同条件下的接收灵敏度(如测试终端在不同信道下的接收灵敏度)时,其接收灵敏度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衰减,导致测试到的接收灵敏度不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灵敏度衰减测试程序、系统或装置中,且该方法对应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
在步骤S101中,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该待测试信道可以是多个信道,每个信道的信号频率范围是不同的,而相邻信道的信号频率范围是连续的,在理想情况下,终端在不同测试信道上的接收灵敏度是相同的,而实际上,由于受环境干扰、终端工作异常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终端在不同测试信道上的接收灵敏度是不同的、会不断衰减,因而,测试终端在不同测试信道上的接收灵敏度的过程就是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过程。
另外,获取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的过程与相关技术类似,具体过程如下:
测试端(自动地或者当该测试端为综合测试仪时,按照与该综合测试仪相连接的PC机的指示)向终端发送功率不断减小的测试信号(其中,该测试信号的频率位于该当前信道对应的频率范围内);
终端在接收到测试端发送的测试信号之后,向测试端反馈接收到的该测试信号的误码率;
测试端判断该误码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误码率,当误码率大于或等于预设误码率时,测试端确定该误码率对应的测试信号的发送功率即为该终端在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或者测试端将该误码率反馈至PC机,由PC机判断该误码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误码率,并在误码率大于或等于预设误码率时,确定该误码率对应的测试信号的发送功率即为该终端在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在步骤S102中,获取待测试信道中的与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与该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即与该当前信道的信号频率范围相邻的已测试过接收灵敏度的信道;
另外,由于相邻信道的信号频率具有连续性使得相邻信道的接收灵敏度的差异不会太大,因而,通过获取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并以该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为参考,可以提高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的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在步骤S103中,根据第一接收灵敏度、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其中,该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为经过多次实验测试得到的相邻信道的最大灵敏度跳变值。
根据第一接收灵敏度、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可以自动确定当前信道和上一信道这两个相邻信道的接收灵敏度的灵敏度跳变值是否相差太大,进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从而确保当前信道的灵敏度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这种自动测试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的方法显著地提高了灵敏度测试效率,避免了进行手动测试,可以减少人为操作。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1中的步骤S103可被执行为:
在步骤S201中,计算第一接收灵敏度和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在步骤S202中,当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当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说明该当前信道和上一信道这两个相邻信道的接收灵敏度的灵敏度跳变值较小,进而说明首次测试到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基本是正确的,所以,可以准确确定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如图3所示,上述图1中的步骤S103可被执行为:
在步骤S201中,计算第一接收灵敏度和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在步骤S301中,当灵敏度跳变值大于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当灵敏度跳变值大于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说明该当前信道和上一信道这两个相邻信道之间的接收灵敏度的灵敏度跳变值较大,进而说明首次测试到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获取对该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在步骤S302中,判断第一接收灵敏度与第三接收灵敏度是否匹配;
第一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表示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三接收灵敏度相等,或者,至少表示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三接收灵敏度的差值小于某预设接收灵敏度差值。
在步骤S303中,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根据该判断结果,可以确定首次获取到的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与再次获取到的该当前信道的第三接收灵敏度之间的波动是否太大,进而便于准确确定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3中的步骤S301可被执行为:
根据灵敏度跳变值,确定对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测试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
在获取对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时,可以根据该第一接收灵敏度和该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自动确定需要对该该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具体测试次数N,以确保能够准确地判断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而在确定该测试次数N时,可以根据预设的灵敏度跳变区间与测试次数P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该灵敏度跳变值当前所在的灵敏度跳变区间,来准确确定N的值。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3中的步骤S303可被执行为:
在步骤S401中,在对当前信道再次进行N次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确定在N次测试时,第一接收灵敏度与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的次数为M;
在步骤S402中,当M与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该预设比例至少为50%,而为了确保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的判断结果更加准确,该预设比例可以尽可能的高,如可以是90%;
其次,当M与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说明在这N次复测中,N个第三接收灵敏度中大部分第三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一接收灵敏度均是匹配的,因而,再次获取到的N个第三接收灵敏度中的大部分第三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大小均基本相同,所以,可以确定首次获取到的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基本没有受到环境、异常工作等因素的影响、是正确的,因而,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另外,在根据M与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当前信道的最终接收灵敏度可以是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或者是M个第三接收灵敏度和该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平均值、或者是该M个第三接收灵敏度的平均值。
在步骤S403中,当M与N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时,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不可信数据,其中,M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当M与N的比例小于该预设比例时,说明在这N次复测中,N个第三接收灵敏度中大部分第三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一接收灵敏度均是不匹配的,因而,再次获取到的N个第三接收灵敏度中的大部分第三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差异较大,所以,可以确定首次获取到的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可能因为受环境(如温度)、工作异常等外界因素影响而是错误的,因而,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可疑的、为不可信数据。
下面将以N=2为例,说明步骤S303的具体执行步骤:
(1)若第一次复测得到的第三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相匹配,则判定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不进行标记,重复测试完成;
(2)若第一次重复测得到的第三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不匹配,则进行第二次重复测试;
(3)若在2次重复测试得到的第三接收灵敏度和第一接收灵敏度这3个接收灵敏度中有2次的结果相匹配,则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并标记为轻度可疑数据,重复测试完成;
(4)若3次测试结果均不相匹配,则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疑数据,标记为重度可疑数据,重复测试完成。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包括:
在步骤S501中,在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根据M与N的比例,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
其中,M与N的比例越高,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就越高,当然,在首次获取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时,如果第一接收灵敏度和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则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最高。
在步骤S502中,将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
通过将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便于查看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同时也便于根据可信度对该待测试信道中的各测试信道中的接收灵敏度进行区分。
另外,还可以对可信度低于预设可信度的信道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进行研发测试等使用。
对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601,被配置为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该待测试信道可以是多个信道,每个信道的信号频率范围是不同的,而相邻信道的信号频率范围是连续的,在理想情况下,终端在不同测试信道上的接收灵敏度是相同的,而实际上,由于受环境干扰、终端工作异常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终端在不同测试信道上的接收灵敏度是不同的、会不断衰减,因而,测试终端在不同测试信道上的接收灵敏度的过程就是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过程。
第二获取模块602,被配置为获取待测试信道中的与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与该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即与该当前信道的信号频率范围相邻的已测试过接收灵敏度的信道;
另外,由于相邻信道的信号频率具有连续性使得相邻信道的接收灵敏度的差异不会太大,因而,通过获取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并以该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为参考,可以提高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的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第一确定模块603,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接收灵敏度、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根据第一接收灵敏度、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可以自动确定当前信道和上一信道这两个相邻信道的接收灵敏度的灵敏度跳变值是否相差太大,进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从而确保当前信道的灵敏度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这种自动测试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的方法显著地提高了灵敏度测试效率,避免了进行手动测试,可以减少人为操作。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6所示的第一确定模块603包括:
计算子模块6031,被配置为计算第一接收灵敏度和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6032,被配置为当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当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说明该当前信道和上一信道这两个相邻信道的接收灵敏度的灵敏度跳变值较小,进而说明首次测试到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基本是正确的,所以,可以准确确定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603包括:
计算子模块6031,被配置为计算第一接收灵敏度和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获取子模块6033,被配置为当灵敏度跳变值大于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当灵敏度跳变值大于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说明该当前信道和上一信道这两个相邻信道之间的接收灵敏度的灵敏度跳变值较大,进而说明首次测试到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获取对该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判断子模块6034,被配置为判断第一接收灵敏度与第三接收灵敏度是否匹配;
第一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表示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三接收灵敏度相等,或者,至少表示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三接收灵敏度的差值小于某预设接收灵敏度差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6035,被配置为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根据该判断结果,可以确定首次获取到的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与再次获取到的该当前信道的第三接收灵敏度之间的波动是否太大,进而便于准确确定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子模块6033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灵敏度跳变值,确定对当前信道和上一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测试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
在获取对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时,可以根据该第一接收灵敏度和该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自动确定需要对该该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具体测试次数N,以确保能够准确地判断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而在确定该测试次数N时,可以根据预设的灵敏度跳变区间与测试次数P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该灵敏度跳变值当前所在的灵敏度跳变区间,来准确确定N的值。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第二确定子模块6035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60351,被配置为在对当前信道再次进行N次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确定在N次测试时,第一接收灵敏度与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的次数为M;
第三确定单元60352,被配置为当M与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当M与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说明在这N次复测中,N个第三接收灵敏度中大部分第三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一接收灵敏度均是匹配的,因而,再次获取到的N个第三接收灵敏度中的大部分第三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大小均基本相同,所以,可以确定首次获取到的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基本没有受到环境、异常工作等因素的影响、是正确的,因而,该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另外,在根据M与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当前信道的最终接收灵敏度可以是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或者是M个第三接收灵敏度和该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平均值、或者是该M个第三接收灵敏度的平均值。
第四确定单元60353,被配置为当M与N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时,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不可信数据,其中,M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当M与N的比例小于该预设比例时,说明在这N次复测中,N个第三接收灵敏度中大部分第三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一接收灵敏度均是不匹配的,因而,再次获取到的N个第三接收灵敏度中的大部分第三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差异较大,所以,可以确定首次获取到的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可能因为受环境(如温度)、工作异常等外界因素影响而是错误的,因而,该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可疑的、为不可信数据。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1001,被配置为在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根据M与N的比例,确定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
存储模块1002,被配置为将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
通过将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与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便于查看该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与该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同时也便于根据可信度对该待测试信道中的各测试信道中的接收灵敏度进行区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与所述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判断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是否匹配;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包括:
根据所述灵敏度跳变值,确定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测试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在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N次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确定在所述N次测试时,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的次数为M;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不可信数据,其中,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根据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
将所述当前信道的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1100的框图,该装置适用于终端设备。例如,装置11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用户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1,装置11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至少两个组件:处理组件1102,存储器1104,电源组件1106,多媒体组件1108,音频组件1110,输入/输出(I/O)接口1112,传感器组件1114,以及通信组件1116。
处理组件1102通常控制装置11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处理器11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1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108和处理组件11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1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100上操作的任何存储对象或方法的指令,联系用户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106为装置11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源。电源组件11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至少两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1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源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在所述装置11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1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1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1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1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104或经由通信组件11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1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112为处理组件11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114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1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检测到装置11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1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检测装置1100或装置11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1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1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1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1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1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1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1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1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100可以被一个或至少两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组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1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100的处理器11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上述装置11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装置1100能够执行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包括:
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与所述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判断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是否匹配;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包括:
根据所述灵敏度跳变值,确定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测试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在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N次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确定在所述N次测试时,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的次数为M;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不可信数据,其中,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根据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
将所述当前信道的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
本领域技术用户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与所述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判断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是否匹配;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所述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包括:
根据所述灵敏度跳变值,确定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测试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在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N次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确定在所述N次测试时,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的次数为M;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不可信数据,其中,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根据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
将所述当前信道的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
4.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与所述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是否匹配;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所述获取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灵敏度跳变值,确定对所述当前信道和所述上一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测试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 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N次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确定在所述N次测试时,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的次数为M;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不可信数据,其中,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时,根据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的可信度;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信道的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的可信度进行对应存储。
7.一种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对终端的待测试信道依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当前信道的第一接收灵敏度;
获取所述待测试信道中的与所述当前信道相邻的上一信道的第二接收灵敏度;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以及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和所述第二接收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跳变值;
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
判断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是否匹配;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
所述当所述灵敏度跳变值大于所述预设灵敏度跳变阈值时,获取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的第三接收灵敏度,包括:
根据所述灵敏度跳变值,确定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灵敏度衰减测试的测试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是否为可信数据,包括:
在对所述当前信道再次进行N次灵敏度衰减测试时,确定在所述N次测试时,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与所述第三接收灵敏度相匹配的次数为M;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可信数据;
当所述M与所述N的比例小于所述预设比例时,确定所述第一接收灵敏度为不可信数据,其中,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
8.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48513.2A CN106253996B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48513.2A CN106253996B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53996A CN106253996A (zh) | 2016-12-21 |
CN106253996B true CN106253996B (zh) | 2020-06-19 |
Family
ID=58078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48513.2A Active CN106253996B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5399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4656B (zh) * | 2017-12-25 | 2020-04-24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信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9586748B (zh) * | 2018-10-24 | 2020-11-13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降低耦合灵敏度差的方法及终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13014336B (zh) * | 2019-12-19 | 2023-01-10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分集天线灵敏度评估方法、装置、系统和测试仪 |
CN113760000A (zh) * | 2021-08-27 | 2021-12-07 | 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体温管理控制系统 |
CN114024882B (zh) * | 2021-09-23 | 2023-07-14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器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4946A (zh) * | 2006-03-01 | 2007-09-12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确定辐射的射频(rf)接收机灵敏度的系统和有关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87344B2 (ja) * | 2011-07-08 | 2015-03-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チャネル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4052511B (zh) * | 2014-06-16 | 2016-08-24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接收机的干扰控制方法、接收机及设备 |
CN105680959A (zh) * | 2016-02-25 | 2016-06-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
2016
- 2016-08-09 CN CN201610648513.2A patent/CN1062539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4946A (zh) * | 2006-03-01 | 2007-09-12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确定辐射的射频(rf)接收机灵敏度的系统和有关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53996A (zh) | 2016-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53996B (zh) |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6528389B (zh) | 系统流畅性的性能评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9359056B (zh) |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4866409A (zh) | 内存泄露监控方法和装置 | |
CN111200304B (zh) | 无线充电线圈的温度检测电路、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150242B (zh) | 测试线损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196815B (zh) | 信道占用信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
US20180054686A1 (en) |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microphone selection | |
CN105446854B (zh) | 功耗检测方法、系统及终端 | |
CN108964800B (zh) | 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7677377B (zh) | 确定色温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562500B (zh) | 调试装置、方法及设备 | |
CN109212450A (zh) | 测试系统中功率损耗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4601921A (zh) | 系统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8886461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6446827B (zh) | 虹膜识别功能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14158084B (zh) | 小区覆盖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3508610B (zh) | 能力获取方法和装置、能力指示方法和装置 | |
CN112817868B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 |
US2017018784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waiting time duration | |
CN112383661B (zh) | 移动端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859248A (zh) | 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6354173A (zh) |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
CN108667533B (zh) | 射频参数的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7733535B (zh) | 终端调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