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47A - 信号发生器和包括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移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号发生器和包括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移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347A CN1112347A CN95104714A CN95104714A CN1112347A CN 1112347 A CN1112347 A CN 1112347A CN 95104714 A CN95104714 A CN 95104714A CN 95104714 A CN95104714 A CN 95104714A CN 1112347 A CN1112347 A CN 11123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output
- coincidence
- timer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5/00—Manipulating of pulses not covered b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3K5/15—Arrangements in which pulses are delivered at different times at several outputs, i.e. pulse distributors
- H03K5/15013—Arrangements in which pulses are delivered at different times at several outputs, i.e. pulse distributors with more than two outputs
- H03K5/1502—Arrangements in which pulses are delivered at different times at several outputs, i.e. pulse distributors with more than two outputs programmab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ode; Intranode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8—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the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recurring cycl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一信号,它的发生
起始时间和发生终止时间是受控的,它包括:一计时
器,用于产生一计时器输出值;控制装置,用于校正从
所述计时器输入的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产生一校正
值;重合检测装置,一预定的设定值设定到其中,用于
当所述校正值与所述设定值相重合时,输出一重合检
测脉冲;输出控制装置,用于响应由所述重合检测装
置输入的所述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起
始时间和发生终止时间。
Description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信号发生器和包括信号发生器的无线(无线电)移动系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是指一种用于控制TDMA(时分多址联接)式数字便携电话的信号发生器,用于在恒定的时间区间内按照定时设定值产生信号。同时易于控制各组信号的定时,以及指采用这种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电移动系统。
大多数控制装置要求在恒定的时间区间内按照定时的预定值产生信号。作为能够按照预定的定时值产生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通常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发生装置,即仅通过采用硬件构成的一种信号发生装置和通过采用硬件和软件的另一种信号发生装置。就电路规模和功率消耗比较而言,前者硬件信号发生器优于后者硬件/软件信号发生器。
图22示意表示仅由硬件构成的常规信号发生装置的一个实例,用于按照预定的定时值产生两组信号“E”和“F”。这种常规的硬件式信号发生装置其配置为:计时器21,用于在恒定的时间区间内响应于计时器增加信号22对时间进行计时;信号线,由一组比特线构成,指示计时器21的输出值“r”;以及第一到第四重合检测电路23到26,用于将计时器21的输出值与在内部的数据寄存器中的预期产生的定时设定值相比较,以当它们之间重合时产生该重合检测脉冲s、t、u、v。这种信号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输出控制单元27和28,用于通过利用重合检测脉冲s、t,按照预定的定时值产生信号“E”和“F”。该脉冲s、t指示该定时值产生的开始,是由第一和第三重合检测单元23、24输出的,以及利用表示定时值产生结束的、由第二和第四重合检测单元25、26输出的重合检测脉冲u、v。
应当理解,虽然如图22所示的这种常规的信号发生装置按照预定的定时值产生两个信号“E”和“F”,这些重合检测单元和输出控制单元的总数可能由于在预定的定时值内要产生大量的信号而进一步增加。
下面将介绍这种常规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图23表示这种信号发生装置的时间关系图。来自计时器21的输出值“r”的波形是这样表示的,横座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计时器21的输出值的变化,随时间推移,对计时器21的计时值进行计时。应当指出,由于这种计时操作是以数字方式进行的,定时器输出的这种波形精确地呈阶梯形,但是为了简化图像的表示,这一波形用一直线形来表示。
当计时器21的输出值“r”与各个重合检测单元23到26的设定数值相重合时,第一到第四重合检测单元23至26产生重合检测脉s、t、u、v。由第一和第二重合检测单元23和25输出的重合检测脉冲s,u输入到第一输出控制单元27。第一输出控制单元27根据这个重合检测脉冲s控制信号“E”和上升部分,还根据重合检测脉冲u控制信号“E”的下降部分,从而产生信号“E”。由第三和第四重合检测单元24和26输出的重合检测脉冲t和v输入到第二输出控制单元28。第二输出控制单元28根据重合检测脉冲t控制信号“F”的上升部分以及根据重合检测脉冲v控制这一信号“F”的下降部分。
在信号“E”和“F”的产生位置变化的情况下,用于检测重合状态和已经存储于各个重合检测单元23至26内部的数据寄存器中的位置数据被改变,使得信号的发生定时值可以自由地设定。
然而,常规的信号发生装置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一组信号的发生定时值同时移动相同的时间量,以及该组信号的发生时间区间同时移动相同的数量时,这一控制操作必须要求将每组信号的发生位置和终止发生位置两者写入用在重合检测单元中的寄存器中。因此,当由这种常规的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信号总数增加时,将需要更复杂的信号控制操作。
本发明已经解决了常规信号发生装置的这些问题,因此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信号发生装置,其能对大量的信号发生时间和终止产生时间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第一种信号发生装置是这样一种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其发生起始时间和发生终止时间均被控制的信号,该装置包含:
一计时器,用于响应时钟信号通过增加或降低计时值产生计时器输出值;
一控制装置,用于校正从所述计时器输入的计时器输出值,以产生一个校正的数值;
重合检测装置,一预定的设定值设定在其中,用于当自所述控制装置输入的所述校正值与所述设定值重合时,输出重合检测脉冲;以及
输出控制装置,用于响应自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的所述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起始时间和发生终止时间。
在本发明的第一信号发生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校正装置,用于通过校正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产生彼此不同的第一和第二校正值;
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出与由所述控制装置输入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校正值分别相对应的所述重合检测脉冲;以及
所述输出控制装置,根据与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的所述第一校正值相对应的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起始时间;以及还根据与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的所述第二校正值相对应的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终止时间。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信号发生装置中,所述第一校正装置包括:
第一寄存器,用于存储一个第一预定的另一个设定值;以及
第一减法器,用于从所述计时器输入的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中减去由所述第一寄存器输入的所述第一预定的另一个设定值,以便产生所述的第一校正值;以及
所述第二校正装置包括:
第二寄存器,用于存储一个第二预定的另一设定值;以及
第二减法器,用于从所述计时器输入的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中减去由所述第二寄存器输入的所述第二预定的另一个设定值,以便产生所述的第二校正值。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信号发生装置中,当产生一组信号时,例如,在第一寄存器中存储的第一另一个设定值和在第二寄存器中存储的第二另一个设定值被改变,通过控制装置进行的计时器输出值的校正方式被改变。该组信号的发生位置可以同时移动相同的时间,以及该组信号的发生区间也可以同时移动相同的时间。
本发明的第二信号发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接收作为输入的所述第一校正装置的输出值。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二信号发生装置中,当一组信号产生时,仅可同时改变该组信号的发生位置而没有改变该组信号的发生区间。
本发明的第三信号发生装置还包含同步控制装置,为了使所述计时器的计时值与外部条件相同步,使所述计时器的计时值复位。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三信号发生装置中,当产生一组信号时,同步控制装置适应于外部条件将计时器的计时值复位,以校正计时器的计时值,使得所有信号的发生时间可以同时改变。
本发明的第四种信号发生装置包含一组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重合检测装置;以及一设定值提供寄存器,用于提供所述预定设定值;及
当由所述一组控制装置的其中对应的一个装置输入的所述校正值与由所述设定值提供寄存器输入的所述设定值相重合时,每个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出一重合检测脉冲。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四信号发生装置中,由于用于产生一组信号的一组重合检测装置公用该设定值提供寄存器,仅仅通过改变由设定值提供寄存器向各个重合检测装置提供的预定设定值,要以同时改变在不同序列中产生的成组信号的时间定时值。
本发明的第五信号发生装置包含:一组所述输出控制装置,和逻辑运算装置,用于对由所述一组输出控制装置中的两个以上的随机的输出控制装置输出的信号进行逻辑运算。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五信号发生装置中,例如,对由一组输出控制装置输出的信号进行OR门控制或AND门控制,使得能够产生这样一种信号,其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在预选的定时值方面提高几倍。
本发明的第六信号发生装置包含:时钟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时钟信号;以及时钟逻辑运算装置,用于在由所述输出控制装置输出的信号和由所述时钟发生装置输出的所述时钟信号之间进行逻辑运算。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六信号发生装置中,例如,时钟逻辑运算装置对由输出控制装置输出的信号和由时钟发生装置输出的时钟信号进行OR门控制或AND门控制,使得仅在这样一个时间区间内即当由输出控制装置输出的信号变高或变低时,才能输出时钟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七信号发生装置中,所述输出控制装置包括一复位脉冲寄存器,用于当预定的数值写入时,输出复位脉冲;
当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所述重合检测脉冲时,开始产生所述信号;以及
当由所述复位脉冲寄存器输出所述复位脉冲时,终止发生所述信号。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七信号发生装置中,由于响应由重合检测装置所产生的重合检测脉冲开始发生信号,以及响应由复位脉冲寄存器输出的复位脉冲,终止发生信号,例如可以采用本发明的第七信号发生装置,以便周期性地产生向CPU输送的中断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中断过程结束时,CPU将“0”写入复位脉冲寄存器,借此,输出复位脉冲。因此这个中断信号的发生终止。
本发明的无线移动装置是这样一种无线移动装置,其用于向/从基站系统发送/接受信号。这种无线移动装置包含: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由所述基站系统发送的和包含基带信号的信号,和用于从接收的信号中提取该基带信号;
解调装置,用于对所述提取的基带信号进行解调,以再现与所述基站系统同步的数据串列;
错误校正译码装置,用于对再现的数据串列进行错误校正一译码:
音频译码装置,用于当所述错误校正译码的数据串列是音频数据信息时对音频数据进行译码;
D/A转换装置,用于将译码的音频数据进行D/A转换成为音频信号;
扬声器装置,用于输出作为声音的所述转换的音频信号;
一传声器,用于将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
A/D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经转换的音频信号进行A/D转换成为音频数据;
音频编码装置,用于对经转换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
错误校正编码装置,用于对所述经编码的数据进行错误校正编码;
调制装置,用于对所述错误校正编码音频数据利用发送载波进行调制;
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经调制的音频数据发送到所述基站系统;
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定时信号,该信号用于所述无线移动装置的发送/接收操作;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无线移动装置的发送/接收操作;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用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数据和控制数据;其中: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是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七信号发生装置之中的一种。
图1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中采用的序列控制单元的具体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3是用于解释图2中所示的序列控制单元工作的时间关系图;
图4是用于解释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工作的时间关系图;
图5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6是用于解释第二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工作的时间关系图;
图7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信号发生器的配置的方块图;
图8是用于介绍第三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正常工作的时间关系图;
图9是用于解释第三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定时值按照模式1被延迟时的工作状况的时间关系图;
图10是用于解释第三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定时值按照模式2被提前时的工作状况的时间关系图;
图11是用于解释第三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定时值按照模式2被延迟时的工作状况的时间关系图;
图12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13是用于解释第四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的时间关系图;
图14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信号发生器的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15是当在第五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中采用OR门电路时的时间关系图;
图16是当在第五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中采用AND门电路时的时间关系图;
图17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18是用于解释第六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的时间关系图;
图19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20是用于表示在第七实施例中的信号发生装置中采用的输出控制单元的具体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21是用于解释第七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的时间关系图;
图22是用于表示常规的信号发生装置的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23是用于解释常规的信号发生装置工作的时间关系图;
图24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移动系统的配置的示意方块图;
图25是用于解释在该实施例的无线移动系统中采用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和无线移动系统的帧(frame)结构的时间关系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于产生4组信号“A”、“B”、“C”、“D”的信号发生装置包含基准时间计时器1,它的计时值响应于由外部提供的基准时钟信号(计时器增量信号2)增加;以及包含一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用于同时控制两个信号“A”和“B”的信号发生的起始部分和信号发生的终止部分,同时对在信号“A”、“B”、“C”、“D”之中的两组信号“A”和“B”作为一组(作为第一序列)进行处理。该信号发生装置还包括一第二序列控制单元8,用于同时控制信号“C”、“D”的信号发生起始部分和信号发生终止部分,同时信号“C”和“D”作为一组(作为第二序列)进行处理。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配置有:第一序列发生起始部分控制单元3,其用于控制计时器1的输出值,以便输出一校正值“b”,控制第一序列发生起始部分;以及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用于控制计时器1的输出值,以便输出另一个校正值“c”,控制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第二序列控制单元8包括: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用于控制计时器1的输出值,以便输出另一个校正值“j”,以控制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以及第二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7,用于控制计时器1的输出,以便输出另一个校正值“k”,控制第二序列发生终止位置。
该信号发生装置配置有:一个第一重合检测单元9,用于将信号“A”的起始发生的设定位置和计时器1的校正值相比较,并用于当两个数值彼此重合时,产生重合检测脉冲“d”;一个第二重合检测单元11,用于将信号“A”的终止发生的设定位置与校正值“c”相比较,并用于当两个数值彼此重合时,产生一重合检测脉冲“f”;以及还有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用于响应于由第一重合检测单元9输出的发生起始重合检测脉冲“d”和由第二重合检测单元11输出的发生终止重合检测脉冲“f”,控制信号“A”的上升部分和其下降部分,借此产生信号“A”。该信号发生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三重合检测单元10,用于将“B”信号的起始发生的设定位置和计时器1的校正值“b”相比较并用于当两个数值彼此重合时,产生一重合检测脉冲“e”;一个第四重合检测单元12,用于将“B”信号的终止发生的设定位置与计时器1的校正值“c”相比较,并用于当两个数值彼此重合时产生一重合检测脉冲“g”;以及一个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其用于响应由第三重合检测单元10输出的发生起始重合检测脉冲“e”和由第四重合检测单元12输出的发生终止重合检测脉冲“g”,控制信号“B”的上升部分和其下降部分,因此产生信号“B”,该信号发生装置还包含一第五重合检测单元13,用于将信号“C”的起始发生的设定位置和计时器1的校正值“j”相比较,并用于当两个数值彼此重合时,产生一重合检测脉冲“l”;第六重合检测单元15,用于将信号“C”的终止发生的设定位置与校正值“k”相比较,以及用于当两个数值彼此重合时,产生重合检测脉冲“n”;以及还有第三输出控制单元19,其用于响应由第五重合检测单元13输出的发生起始重合检测脉冲“l”和由第六重合检测单元15输出的发生终止重合检测脉冲“n”,控制信号“C”的上升部分和其下降部分,借此产生信号“C”。该信号发生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七重合检测单元14,用于将信号“D”的起始发生的设定位置与计时器1的校正值“j”相比较,和用于当两个数值彼此重合时,产生一重合控制脉冲“m”;一个第八重合检测单元16,用于将信号“D”的终止发生的设定位置与计时器1的校正值“k”相比较,并用于当两数值彼此重合时,产生一重合检测脉冲“0”;以及一第四输出控制单元20,用于响应于由第七重合检测单元14输出的发生起始重合检测脉冲“m”和由第八重合检测单元16输出的发生终止重合检测脉冲“0”,控制信号“D”的上升部分和其下降部分,借此产生信号“D”。
如在图2中的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1中所表示的,在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中采用的每个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和在第二序列控制单元8中采用的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都包括用于设定序列发生起始位置的寄存器30和用于从表示计时器1(计时器输出信号35)的值的输入信号中减去寄存器30的设定值的减法器29。如在图2中的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34中所示的,每个在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中采用的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和在第二序列控制单元8中采用的第二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7,都包括一用于设定序列发生终止位置的寄存器33和用于从计时器输出信号35中减去寄存器33的设定值的减法器32。
如图3所示,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和第二序列控制单元8校正计时器1的值。为了简化解释,假设计时器1的数值用3比特来表示。图1所示的计时器1从“000”开始它的计时作业,然后每次提供,该计时器增加信号2的一个时钟,计时值增量为“1”。当计时值达到“111”时,这个计时值返回到“000”。即计时器1输出这样一个周期性的计时值。现在假设,如图2所示的在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1中采用的寄存器30的设定值等于“2”,由于减法器29将由计时器输出信号35中减去寄存器30的设定值“2”,以输出该减法值,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36是这样一个使来自计时器输出信号35的被延迟2个时钟信号的信号。因此,由连接到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的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上的第一和第三重合检测单元9和10,以及连接到第二控制单元8的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上的第五和第七重合检测单元13和15产生重合检测脉冲d、e、l、m,相对于计时器1的输出信号每个脉冲被延迟2个时钟信号。
因此,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和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两者可以响应于寄存器的设定值将来自计时器1的输出信号延迟和提前(加快)。与之相似,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的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和第二序列控制单元8的第二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7两者都可以根据寄存器(寄存器33)的设定值延迟和提前计时器1的输出信号。应当指出,当各个信号“A”到“D”的序列发生起始位置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是预先固定的,取代图2中所示的寄存器30和33,可以在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和第二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7中采用一设定该固定的数值的电路。
下面参阅图4中的时间关系图,介绍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为了简化,该时间关系图仅表示产生第一序列的信号“A”和信号“B”的工作情况。计时器1的输出值“a”被输入到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该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将该计时器1的这一输出值“a”延迟时间“Y”,以便输出一校正值“b”。此外,计时器1的输出值“a”输入到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输出这样一个通过将计时器1的输出值“a”延迟时间“
”而得到的校正值“C”。
由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输出的校正值“b”输入到第一重合检测单元9和第三重合检测单元10,它们分别控制信号“A”和“B”的发生起始位置。当这一校正值“b”与内部设定的信号“A”的发生起始位置数据相重合时,第一重合检测单元9向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输出重合检测脉冲“d”。当这一校正值“b”与内部设定的信号“B”的发生起始位置数据相重合时,第三重合检测单元10向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输出重合检测脉冲“e”。响应于重合检测脉冲“d”,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控制信号“A”的上升部分。响应于重合检测脉冲“e”,第三输出控制单元18控制信号“B”的上升部分。
由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输出的校正值“c”输入到第二重合检测单元11和第四重合检测单元12,它们分别控制信号“A”和“B”的发生终止位置。当校正值“c”与内部设定的信号“A”的发生终止位置数据相重合时,第二重合检测单元11向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输出重合检测脉冲“f”。当校正值“c”与内部设定的信号“B”的发生终止位置数据相重合时,第四重合检测单元12向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输出重合检测脉冲“g”。响应于重合检测脉冲“f”,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控制信号“A”的下降部分。响应于重合检测脉冲“g”,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控制信号“B”的下降部分。
采用这种方式,信号“A”和信号“B”的上升时间值和下降时间值被控制(即发生起始位置和发生终止位置被控制)并分别由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和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输出。
通过改变用于确定在各个重合检测单元9到12中的重合检测脉冲“d”到“g”的发生位置的数据设定值,可以分别控制信号“A”和信号“B”的姓起始位置和发生终止位置。此外,通过或者改变在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的第一序列发生位置控制单元3中采用的寄存器30的设定值;或者改变在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中采用的寄存器33的设定值,可以在序列的单元中对信号“A”和信号“B”之间的结合进行控制。
还应当指出,通过改变这些序列控制单元,重合检测单元、和输出控制单元的结合,可以自由地增加/降低信号的总数以及序列的总数。通过采用最优化电路,可以构成各种信号发生装置。
此外,应当指出,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的时间关系图所示,作到信号“A”到“D”的上升部分和下降部分与重合检测脉冲的下降部分相重合。另外,通过采用触发器之类电路,可以使信号“A”到“D”的上升部分和下降部分再次与计时器增加信号2相同步。
尽管,本实施例已介绍了这样一种计时器工作(递增计时器),即计时值响应于时钟信号增加,即使当采用响应于时钟信号而降低计时值的递减计时器可以获得相似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具有与在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不同的配置。即首先,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包括一个第一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8,而不含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第一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8向第二和第四重合检测单元11和12输出一校正值“cc”,该校正值“cc”是进一步对由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输出的校正值“b”进行校正得到的。其次,第二序列控制单元8包括一个第一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9,而不含第二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7。该第二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9向第六和第八重合检测单元15和16输出一校正值“kk”,该校正值“kk”是通过进一步对由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输出的校正值“j”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应当指出,第一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8和第二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9可以以与图2中所示的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34相似的方式配置一减法器和一寄存器。
下面参阅图6所示的时间关系图,解释第二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在该时间关系图中,为了简化解释,仅介绍在第一序列中的信号“A”和“B”的发生过程。计时器1的输出值“a”输入到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输出通过将计时器1的输出值“a”延迟一段时间“Y”而得到的校正值“b”。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第一重合检测单元9和第三重合检测单元10向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和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分别提供重合检测脉冲“d”和重合检测脉冲“e”。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和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分别响应于重合检测脉冲“d”和重合检测脉冲“e”,控制信号“A”的上升部分和信号“B”的上升部分。
校正值“b”还被提供到第一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8。第一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8输出通过将校正值“b”延迟一段时间“zz”得到的校正值“cc”。
校正值“cc”分别输入到第二重合检测单元11和第四重合检测单元12,它们控制信号“A”和“B”的发生终止位置。当校正值“cc”与内部设定的信号“A”的发生终止位置数据相重合时,第二重合检测单元11向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输出重合控制脉冲“f”。当校正值“cc”与内部设定的信号“B”的发生终止位置数据相重合时,第四重合检测单元12向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输出重合检测脉冲“g”。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响应于重合检测脉冲“f”控制信号“A”的下降部分。同时,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响应于重合检测脉冲“g”控制信号“B”的下降部分。
在第二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中,由于在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中采用的寄存器30(见图2)的设定值改变,信号“A”和信号“B”的发生起始位置能够同时改变,而信号“A”和“B”的发生区间(即信号“A”和“B”的脉冲宽度)维持在恒定值。此外,由于在第一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8中采用的寄存器33(见图2)的设定值改变,信号“A”和“B”的发生区间同时改变,而信号“A”和“B”的发生起始位置保持恒定。此外,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的寄存器30(见图2)的设定值改变,信号“C”和信号“D”的发生起始位置可以同时改变,而信号“C”和“D”的发生区间维持恒定的数值。此外,由于在第二序列发生宽度控制单元39中采用的寄存器33(见图2)的设定值改变,信号“C”和“D”的发生区间可以同时改变,而信号“C”和“D”的发生起始位置保持恒定。
(第三实施例)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具有与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具有不同的配置。即将一同步控制装置40插入在计时器1与第一和第二序列控制单元5和8之间,并且该同步控制单元40起动计时器1的复位操作并且输出校正计时值“aa”以便使计时器1的计时对与外部条件相重合。
然后,通过参照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意图,介绍第三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为了简化解释,最终的输出信号的时间关系一般用信号“A”来代表。假设在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中采用的第一序列发生起动位置控制单元3和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输出一个与由同步控制单元40产生的,分别作为校正值“b”和另一个校正值“c”的校正计时值“aa”相同的数值。还假设第一重合检测单元9和第二重合检测单元11输出与校正值“b”和“c”相对应的、按照固定的定时值的重合检测脉冲“d”和“f”。因此,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输出与校正计时值“aa”对应的按固定的定时值的信号“A”。
图8表示在同步控制单元40没有进行特别控制的情况下的信号“A”的时间关系。每次计时器1的计时值取一恒定的计时器计时值“TC1”,同步控制单元40向计时器1输出一计时器的复位信号。因此,计时器1按照恒定的区间“T1”重复进行计时操作,并且同步控制单元40直接输出作为校正的计时值“aa”的计时器1的输出值。因此,产生维持“T1”时间区间的信号“A”。
下面参阅图9所示的时间关系图,将解释根据外部提供的同步校正条件,对于信号“A”的发生时间被延迟时间“T2”的模式1的工作情况。
首先,将将模式“1”和与用于延迟信号“A”的时间“T2”相对应的计时器1的计时值(复位时间“TC2”)设定到同步控制单元40。在此之后,计时器1继续进行计时操作,并且当计时器1的输出值“a”达到在时间t1的第一计时器计时值“TC1”时,同步控制单元40向计时器1输出计时器复位信号“tr”。当在复位操作以后的计时器1的计时值从计时值“0”重新开始它的计时操作,计时器1的计时值已经达到在时间t2的复位时间值“TC2”时,同步控制单元40再次向计时器1输出计时器复位信号“tr”。根据接收的计时器得位信号“tr”,计时器1复位该计时值并且从“0”重新开始它的计时操作。在此之后,每次计时器1的计时值达到计时器计时值“TC1”时,同步控制单元40输出计时器复位信号“tr”及计时器1在“T1”的时间区间内继续它的计时操作。
当在计时器1的输出值“a”已经达到计时器计时值“TC1”之后,就在设定该模式之后以及然后计时器1已经复位以后,计时器1的输出值“a”一达到复归时间值“TC2”,便重新开始计时器1的复位操作(即计时器从时间t1到时间t2的持续过程),同步控制单元40继续输出作为经校正的计时值的固定值“0”(否则为计时器计时值“TC1”)。在此之后,该同步控制单元40输出如该计时器1的输出值“a”的相同的数值。由于信号“A”的发生起始时间和发生终止时间是根据这个经校正的计时值“aa”测量的,在一个时间区间的过程中,信号“A”被延迟时间“T2”,并且输出该被延迟的信号“A”。
下面参阅图10所示的时间关系图,将介绍根据由外部提供的同步校正条件,将信号“A”的发生时间关系被提前或被加快一段时间“T3”情况下的工作状况(模式2)。
首先,将模式(2)和与用于将信号“A”的发生时间提前的复位间隔“T4”(=T1-T3)相对应的计时器计时值(复位时间)设定到同步控制单元40。这时,按照TC4>TC6(TC6表示与信号“A”的发生终止位置相对应的计时器计时值)进行测定。
当在模式设定操作以后计时器1的输出值“a”在时间t1达到计时器计时值“TC1”时,同步控制单元40复位计时器1,然后当计时器1的输出值“a”达到计时值“TC4”时(即在时间t2),再次复位计时器1。在此之后,按照正常操作,在“T1”的时间区间内,同步控制单元40重复进行计时器的复位操作。在这一时间过程中,同步控制单元40输出与计时器1的输出值“a”数值相同的被校正的计时值“aa”。
因此,当计时器1的输出值“a”达到计时值“TC5”(TC5<TC4)时,信号“A”上升,并且当计时器1的输出值“a”达到计时值“TC6”(TC5<TC6<TC4)时,信号“A”下降,使得在模式设定操作以后,按照第二定时值产生的信号“A”的发生时间可以加快一段时间“T3”,如图10所示。
在模式“2”中,即使当在模式设定操作以后,按照第一定时值产生的信号“A”的发生时间被延迟一段时间T7(=T1-T3),尽管在模式设定操作以后按照第二定时值发生的信号“A”的发生时间已被提前一段时间“T3”,信号“A”可以在相同的位置产生。利用图11中所示的时间关系图,解释这时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假设为了对在模式设定操作之后按照第一定时值产生的信号“A”的发生时间延迟一段时间“T7”,将计时器1的计时值(即复位时间短)选择为“TC7”,将模式“2”及复位时间值“TC7”设定于同步控制单元40。这时,下面假设复位时间值“TC7”小于该表示信号“A”上升时间的计时值“TC5”,由于信号发生装置进行如图9所示的模式“1”设定操作相同的操作,在模式设定操作以后按照第一定时值发生的信号“A”的发生时间,当未设定模式时从该发生时间值延迟一段时间“T7”。因此,在模式设定操作之后按照第一定时值产生的信号“A”的发生时间加快或提前一段时间“T3”,其相对于在附图右侧,如图11利用虚线所表示的、当未设定模式时在各信号“A”中的一个信号“A”。
如前解释的,在第三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中,由于由同步控制单元40输出的校正的计时值“aa”输入到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和第二序列8,所有信号“A”、“B”、“C”、“D”的发生时间可以同时改变。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与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相比具有不同的配置。即连接到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的两组上述的重合检测单元,以及连接到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的两组上述重合检测单元公用一个设定值提供寄存器,同时连接到第一序列发生终止位置控制单元4的两组这样的重合检测单元和连接到第二序列发生起点控制单元7的两组这样的重合检测单元公用另一个设定值提供寄存器。如图12所示,例如用于限定信号“A”的发生时间的第一重合检测单元43和用于限定信号“C”的发生时间的第五重合检测单元44两者公用一个设定值提供寄存器45。第一重合检测单元43由一个第一比较器41构成,其当将由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输出的校正值“b”与由设定值提供寄存器45输出的预定的设定值“rr”相比较并且这两个数值彼此重合时输出一重合检测脉冲“d”。此外,第五重合检测单元44由一第五比较器42构成,其当由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输出的校正值“j”与由设定值提供寄存器45输出的预定的设定值“rr”相比较并且这两个数值彼此重合时输出重合检测脉冲“1”。
下面参阅图13介绍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为了简化介绍,仅解释由第一序列控制单元5产生的信号“A”和由第二序列控制单元8产生的信号“C”。下面假设在设定值提供寄存器45中设定的一预定的设定值“rr”对应于计时值“TC1”,当由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输出的校正值“b”与对应于设定值提供寄存器45的设定值“rr”的计时值“TC1”相重合时,由第一重合检测单元43输出重合检测脉冲“d”。因此信号“A”上升,使得产生信号“A”。此外,由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产生的校正值“j”与对应于设定值提供寄存器45的设定值“rr”的计时值“TC1”相重合时,由第五重合检测单元44输出重合检测脉冲“1”。因此,信号“C”上升,产生信号“C”。这时,由第一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3产生的校正值“b”由计时值“0”开始并然后达到计时值“TC1”所限定的时间过程等于由第二序列发生起始位置控制单元6产生的校正值“j”从计时值“0”开始并然后达到计时值“TCI”所限定的时间过程。应当指出,这一时间过程设为“TI”。
下面假设,设定值提供寄存器45的设定值“rr”由计时值“TC1”变到另一计时值“TCI+△TCI”,当校正值“b”与计时值“TCI+△TCI”相重合时,由第一重合检测单元43输出重合检测脉冲“d”,并且还当校正值“j”与计时值TCI+△TCI”相重合时,由第五重合检测单元44输出重合检测脉冲“1”。因此,当与设定值提供寄存器45的设定值“rr”设定到计时值“TCI”的情况相比,所产生的信号“A”和信号“C”两者都具有这样一个为了将校正值“b”和校正值“j”增加计时值“△TCI”所要求的延迟时间“△TCI”。换句话说,信号“A”和信号“B”的出现时间由时间“TI”延迟一段时间“△TI。”
如前所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不同序列的重合检测单元公用该设定值提供寄存器,在不同序列中产生的信号“A”、“B”和信号“C”、“D”的时间值,可以同时改变。
(第五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具有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信号发生装置不同的配置。即第五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包含:第一逻辑运算电路46,用于在由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输出的信号“A”和由第三控制单元19输出的信号“C”之间进行逻辑运算,以产生信号“G”,还含有第二逻辑运算电路47,用于在由第二输出控制单元18输出的信号“B”和由和三输出控制单元19输出的信号“C”之间进行逻辑运算以便产生信号“H”。
图15是信号“A”、“B”、“C”、“G”、“H”的时间关系图,各信号当第一逻辑运算电路46和第二逻辑运算电路47是OR门控制电路时,由该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一逻辑运算电路46输出的信号“G”相应于对信号“A”和信号“C”进行OR门控制所产生的信号。而由第二逻辑运算电路47输出的信号“H”相应于对信号“B”和信号“C”进行OR门控制得到的信号。因此,信号“G”和信号“H”在信号“A”的一个时间周期内,按照预定的时间值仅出现两次。
应当指出,当由第四输出控制单元20输出的信号“D”还被输入到第一逻辑运算电路46和/或第二逻辑运算电路47时,能够得到一个在信号“A”的一个时间周期中,按预定的时间值仅出现3次的信号。
在图15所示的实例中,信号“A”到“D”是这样的低电平有效的信号,该信号在常规状态的过程中变为低电平,而在定时发生的过程中变为高电平。另外,在这些信号“A”到“D”为低电平有效的信号,即在常规工作的过程中变为高电平及在定时发生的过程中变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第一逻辑运算电路46和第二逻辑运算电路47两者都由AND门电路构成使得能够得到两个信号“G”、“H”,它们在信号“A”的一个时间周期的过程中,按照预定的时间值被降低多次。
(第六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具有与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1的信号处理装置不同的配置。即该信号处理装置不包括:一时钟发生电路49,用于产生一时钟“CK”以及一时钟综合电路48,用于将由第一输出控制单元17输出的信号“A”和由时钟发生电路49输出的时钟“CK”相综合,以产生信号“I”。时钟综合电路48配置有一作为OR门控制电路和AND门控制电路的逻辑运算电路,以及一电路单元,其用于对当信号“A”与时钟“CK”综合时,由于在信号“A”和时钟“CK”之间产生时间值的位移时引起的障碍进行抑制。
例如,当信号“A”是一高电平有效的信号时,时钟综合电路48的逻辑运算单元配置有AND门电路,使得如在图18的时间关系图所表示的,可以产生这样一个信号“I”,其仅在信号“A”的高电平的区间的过程中具有与时钟“CK”相同的波形。
(第七实施例)
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信号发生装置与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比较具有如下不同的电路配置。即第一输出控制单元50包括一复位脉冲寄存器52,用于当一预定的数值写入到该复位脉冲寄存器52中时,其输出复归脉冲“RP”,当重合检测脉冲“d”由第一重合检测单元9输入到其中时,开始产生信号“A”,以及当由复位脉冲寄存器52输出复位脉冲“RP”时终止产生信号“AA”。换句话说,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第一输出控制单元50由复位脉冲寄存器52和重合检测清除电路51构成,该寄存器52用于当将“0”写入到这一复位脉冲寄存器时,产生复位脉冲“RP”,该清除电路51用于当由第一重合检测单元9输入重合检测脉冲“d”时提升信号“AA”,并且当由复位脉冲寄存器52输出复位脉冲“RP”时,降低信号“AA”。
下面,参阅图21的时间关系图介绍第七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的工作。当由第一重合检测电路9输入该高电平有效的信号的重合检测脉冲“d”时,第一输出控制单元50的重合检测清除电路51与重合检测脉冲“d”的下降沿相同步提升信号“AA”。在此之后,当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将“0”直接写入复位脉冲寄存器52时,复位脉冲寄存器52产生该低电平有效的信号的复位脉冲“RP”。根据对复位脉冲“RP”的接收,重合检测清除电路51使信号“AA”与复位脉冲“RP”的降低相同步而下降。因此,产生高电平有效的信号的信号“AA”。
因此,由于在本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中信号“AA”的上升可以利用重合检测脉冲“d”来控制,此外信号“AA”的下降可以利用向复位脉冲寄存器52中写入一预定的数值(例如“0”)来控制,本信号发生装置可以用作向CPU周期性地产生中断信号的装置。通过采用这样一种信号发生装置,响应于重合检测脉冲可以周期性地产生供给CPU的中断信号。此外,当中断过程终止时,CPU将向复位脉冲寄存器52写入“0”,以便完成该中断信号的发生,使得向CPU的中断可以重复。
(无线移动装置的实施例)
图24是用于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无线电)移动装置的配置的示意方块图。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移动装置60是这样一种无线电移动装置,其用于向/从包括一基站天线62的基站系统61发送和接收信号,该装置60包括一天线63,接收由基站系统61发送的电磁波。无线电移动装置60配置有接收部分:一接收器64,用于接收由基站系统61发送的、含有基带信号的信号,并用于从接收的信号中提取该基带信号;一解调器65,用于对提取的基带信号进行解调,以再现与基站系统61同步的数据串列;以及一信道编译码单元66,其功能是作为错误校正译码装置,用于对再现的数据串列进行错误校正译码操作。该无线电移动装置60还包括:一语音编译码单元67,其功能是作为一音频译码装置,用于当该经错误校正译码的数据串列与音频数据相对应时,对这一音频数据进行译码;一D/A转换器68,用于将译码的音频数据进行数-模转换为音频(声音(信号;以及一扬声器69,用于将经转换的音频信号作为声音输出。该无线电移动装置60配置有发送部分:一传声器70,用于将语音转换成音频(音响)信号;一A/D转换器71,用于对经转换的音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成为音频数据;语音编译码单元67,其功能也是作为音频编码装置,用于对经转换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及信道编译码单元66,其功能也是作为错误校正编码装置,用于对经编码的音频数据进行错误校正编码。本无线电移动装置60还包括:一调制器72,用于利用发送载波对经错误校正编码的音频数据进行调制;以及一发送器74,用于向基站系统61发送经调制的音频数据。此外,本无线电移动装置60作为一个控制装置含有:一信号发生装置74,用于产生用于进行无线电移动装置60的信号发送,接收操作的定时信号;一中央处理单元(CPU)75,用于控制无线电移动装置60的信号发送/接收操作;以及一存储器76,用于在其中存储用于中央处理单元75的指令数据和控制数据。应当指出,上述信号发生装置74具有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的上述信号发生装置相类似的配置。
在图25中,示有在基站系统61和无线电移动装置60之间限定的帧结构的一个实例,由信号发生装置74产生的两组接收定时信号“RT1”、“RT2”以及两组发送定时信号“TT1”、“TT2”。下面参阅图25,介绍在无线电移动装置60中采用的信号发生装置74的工作情况。
在图25所示的帧结构中,单TDMA(时分多址联接)帧是由8个时隙“TSO”到“TS7”构成的。在它们之中,时隙“TSO”用作无线电移动装置60的接收时隙,而时隙“TS3”用作无线电移动装置60的发送时隙。在这一帧结构中,无线电移动装置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两者都按照分时方式进行的。信号发生装置74按照位置近于接收时隙的时间值产生接收定时信号“RT1”、“RT2”,然后被提供到接收器64和解调器65,以及按照位置近于发射时隙的时间值,产生发送定时信号“TT1”、“TT2”,其然后被提供到调制器72和发射器73。即使当接收时隙/发送时隙的时间值改变,通过采用其配置类似于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七信号发生装置之中的一个装置的信号发生装置74,根据对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七实施例的信号发生装置前面解释的工作情况,可以按照适当的时间值产生接收定时信号“RT1”、“RT2”和发送定时信号“TT1”、“TT2”。应当理解,这一信号发生装置74是由CPU75控制的。
Claims (18)
1、一种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一信号,它的发生起始时间和发生终止时间是受控的,其特征在于:
一计时器,用于通过响应于一时钟信号增加或减少计时值产生一计时器输出值;
控制装置,用于校正从所述计时器输入的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产生一校正值;
重合检测装置,一预定的设定值设定到其中,用于当由所述控制装置输入的所述校正值与所述设定值相重合时,输出一重合检测脉冲;以及
输出控制装置,用于响应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的所述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起始时间和发生终止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校正装置,其用于通过校正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产生彼此不同的第一和第二校正值;
所述重合检测装置,对应于由所述控制装置输入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校正值,输出所述重合检测脉冲;以及
所述输出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的所述第一校正值对应的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起始时间,以及根据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的所述第二校正值对应的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终止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校正装置包括:
一个第一寄存器,用于存储第一预定的另一设定值;以及
一个第一减法器,用于从由所述计时器输入的所述计时器输出值时,减去从所述第一寄存器输入的所述第一预定的另一设定值,以便得到所述第一校正值;以及
第二校正装置包括:
一个第二寄存器,用于存储一个第二预定的另一设定值;以及
一个第二减法器,用于从由所述计时器输入的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中,减去从所述第二寄存器输入的所述第二预定的另一设定值,以便产生所述的第二校正值。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装置接收作为输入值的、所述第一校正装置的输出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
同步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计时器的计时值复位,以便使所述计时器的计时值与外部条件相同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还包含:
一组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重合检测装置;以及
一设定值提供寄存器,用于提供所述预定的设定值;以及
当由对应的一组控制装置中的一个装置输入的所述校正值与由所述设定值提供寄存器输入的所述设定值相重合时,每个重合检测装置输出一个重合检测脉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还包含:
一组所述输出控制装置;以及
逻辑运算装置,用于由对在所述一组输出控制装置之中的两个以上随机的输出控制装置输出的各信号进行逻辑运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
时钟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时钟信号;以及
时钟逻辑运算装置,用于对由所述输出控制装置输出的信号和由所述时钟发生装置输出的所述时钟信号之间进行逻辑运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控制装置包括一复位脉冲寄存器,用于当写入预定的数值时,输出一复位脉冲;
当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所述重合检测脉冲时,开始产生所述信号;以及
当由所述复位脉冲寄存器输出所述复位脉冲时,终止产生所述信号。
10、一种无线移动装置,用于向/从基站系统发送/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由所述基站系统发送的,包含一基带信号的信号,并用于从接收的信号中提取该基带信号;
解调装置,用于对所述提取的基带信号进行解调,以便再现与所述基站系统同步的数据串列;
错误校正译码装置,用于对所述再现的数据串列进行错误校正译码;
音频译码装置,用于当所述经错误校正译码数据串列是音频数据时,对音频数据信息进行译码;
数-模转换装置,用于对所述经译码的音频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成为音频信号;
扬声器装置,用于将所述经转换的音频信号作为声音输出;
一传声器,用于将声音转换成音频信号;
模-数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转换的音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成为音频数据;
音频编码装置,用于将所述转换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
错误校正编码装置,用于对所述编码的音频数据进行错误校正编码;
调制装置,用于和用载波对所述经错误校正编码的音频数据进行调制;
发送装置,用于向所述基站系统发送所述经调制的音频数据;
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一用于所述无线移动装置的发送/接收操作的定时信号;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无线移动装置的发送/接收操作;以及
一存储器,用于存储用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数据和控制数据;其中: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是这样一种信号发生装置,其用于产生一个其发生起始时间和发生终止时间是受控的信号,该装置包含:
一计时器,用于通过响应于一时钟信号增加或减少一计时值来产生计时器输出值;
控制装置,用于校正由所述计时器输入的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以便产生一校正值;
重合检测装置,向其设定一预定的设定值,用于当所述控制装置输入的所述校正值与所述设定值相重合时,输出一重合检测脉冲;以及
输出控制装置,用于响应于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的所述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起始时间和发生终止时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校正装置,用于通过校正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产生彼此不同的第一和第二校正值;
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出分别对应于从所述控制装置输入所述第一和第二校正值的所述重合检测脉冲;以及
所述输出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的所述第一校正值对应的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起始时间,以及根据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的所述第二校正值对应的重合检测脉冲,控制所述信号的发生终止时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校正装置包括:
一个第一寄存器,用于存储一个第一预定的另一设定值;以及
一个第一减法器,用于从所述计时器输入的所述计时器输入值中,减去由所述第一寄存器输入的所述第一预定的另一设定值,以便产生所述的第一校正;以及
所述第二校正装置包括:
一个第二寄存器,用于存储一个第二预定的另一设定值;以及
一第二减法器,用于从所述的计时器输入的所述计时器输出值中,减去由所述第二寄存器输入的所述第二预定的另一设定值,以便产生所述的第二校正值。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无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装置接收作为输入值的所述第一校正装置的输出值。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
同步控制装置,用于复位所述计时器的一计时值,以便使所述计时器的计时值与外部条件相同步。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移动装置还包含:
一组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重合检测装置;以及
一设定值提供寄存器,用于提供所述预定的设定值;以及
当由所述一组控制装置之中对应的一个装置输入的所述校正值与由所述设定值提供寄存器输入的所述设定值重合时,每个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出一重合检测脉冲。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移动装置还包含:
一组所述输出控制装置;以及
逻辑运算装置,用于对由所述一组输出控制装置中的两个以上的随机的输出控制装置输出的各信号进行逻辑运算。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时钟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时钟信号;以及
时钟逻辑运算装置,用于在对由所述输出控制装置输出的信号和由所述时钟发生装置输出的所述时钟信号之间进行逻辑运算。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控制装置包括一复位脉冲寄存器,用于当写入一预定的数值时,输出一复位脉冲;
当由所述重合检测装置输入所述重合检测脉冲时,开始发生所述信号;以及
当由所述复位脉冲寄存器输出所述复位脉冲时,终止发生所述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0633294 | 1994-04-22 | ||
JP106332/94 | 1994-04-22 | ||
JP27724694A JP3534457B2 (ja) | 1994-04-22 | 1994-10-18 | 信号発生装置 |
JP277246/94 | 1994-10-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347A true CN1112347A (zh) | 1995-11-22 |
CN1082777C CN1082777C (zh) | 2002-04-10 |
Family
ID=26446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047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777C (zh) | 1994-04-22 | 1995-04-21 | 信号发生器和包括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移动系统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719906A (zh) |
EP (1) | EP0678992B1 (zh) |
JP (1) | JP3534457B2 (zh) |
CN (1) | CN1082777C (zh) |
DE (1) | DE69532056T2 (zh) |
FI (1) | FI113816B (zh) |
HK (1) | HK1003555A1 (zh) |
NO (1) | NO951499L (zh) |
SG (1) | SG52144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4344A (zh) * | 2012-01-09 | 2012-07-18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中式时钟装置和移动终端设备 |
CN103869813A (zh) * | 2012-12-14 | 2014-06-18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自动工作系统 |
CN105391431A (zh) * | 2014-08-29 | 2016-03-09 | 特克特朗尼克公司 | 用于多个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同步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14569A (en) * | 1997-03-05 | 2000-01-11 | At&T Corp. | Mobile interactive radio |
CN1178388C (zh) * | 1998-05-11 | 2004-12-01 | 因芬尼昂技术股份公司 | 计时装置和计时方法 |
US6037821A (en) * | 1998-05-28 | 2000-03-14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Digital programmable clock generator with improved accuracy |
WO2002021838A1 (en) * | 2000-09-06 | 2002-03-14 | Robert Agresta | Entertainment server with portable terminal |
JP4016709B2 (ja) * | 2002-04-26 | 2007-12-0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オーディオデータの符号変換伝送方法と符号変換受信方法及び装置と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
KR20040015457A (ko) * | 2002-08-13 | 2004-02-19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제어 주기가 다른 여러 개의 작업을 제어하는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80778A (en) * | 1978-01-18 | 1979-12-25 | The Singer Company | Digital signal phase shifting system |
US4295098A (en) * | 1979-12-19 | 1981-10-13 | Rca Corporation | Digitally adjustable phase shifting circuit |
CA1227844A (en) * | 1983-09-07 | 1987-10-06 | Michael T.H. Hewitt | Communications network having a single node and a plurality of outstations |
US5185880A (en) * | 1989-06-05 | 1993-02-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tored instructions executing type timing signal generating system |
JP2836637B2 (ja) * | 1990-07-06 | 1998-12-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機の制御装置 |
JP2723691B2 (ja) * | 1991-04-30 | 1998-03-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可変タイミング信号発生回路 |
-
1994
- 1994-10-18 JP JP27724694A patent/JP353445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
- 1995-04-11 US US08/420,154 patent/US5719906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04-19 SG SG1995000280A patent/SG52144A1/en unknown
- 1995-04-20 NO NO951499A patent/NO951499L/n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5-04-20 DE DE69532056T patent/DE69532056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04-20 EP EP95105926A patent/EP067899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04-21 FI FI951906A patent/FI113816B/fi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04-21 CN CN95104714A patent/CN108277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
- 1998-03-28 HK HK98102664A patent/HK1003555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4344A (zh) * | 2012-01-09 | 2012-07-18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中式时钟装置和移动终端设备 |
CN102594344B (zh) * | 2012-01-09 | 2015-03-18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中式时钟装置和移动终端设备 |
CN103869813A (zh) * | 2012-12-14 | 2014-06-18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自动工作系统 |
CN103869813B (zh) * | 2012-12-14 | 2017-02-01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自动工作系统 |
CN105391431A (zh) * | 2014-08-29 | 2016-03-09 | 特克特朗尼克公司 | 用于多个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同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I951906A0 (fi) | 1995-04-21 |
NO951499D0 (no) | 1995-04-20 |
NO951499L (no) | 1995-10-23 |
DE69532056T2 (de) | 2004-08-26 |
CN1082777C (zh) | 2002-04-10 |
HK1003555A1 (en) | 1998-10-30 |
EP0678992B1 (en) | 2003-11-05 |
FI113816B (fi) | 2004-06-15 |
JP3534457B2 (ja) | 2004-06-07 |
EP0678992A2 (en) | 1995-10-25 |
US5719906A (en) | 1998-02-17 |
EP0678992A3 (en) | 1998-07-01 |
FI951906A (fi) | 1995-10-23 |
JPH088696A (ja) | 1996-01-12 |
SG52144A1 (en) | 1998-09-28 |
DE69532056D1 (de) | 2003-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886C (zh) | 自适应控制无线电话机电路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8226C (zh) | 扩展睡眠模式方法与设备 | |
CN1082777C (zh) | 信号发生器和包括信号发生器的无线移动系统 | |
CN1115904C (zh) | 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及其所用基站和移动台 | |
CN1179583C (zh) | 具有低功耗的无线通信装置和间歇接收控制方法 | |
CN1202047A (zh) | 自适应阵列天线接收装置 | |
CN1270724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快速初始信号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11942C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伪随机数序列的产生设备和方法 | |
CN1728765A (zh) | 接口装置和同步调整方法 | |
CN1151671A (zh) | 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 |
JPS62298239A (ja) | 個別選択呼出し受信機 | |
CN100347976C (zh) | 用于将基站与移动站同步的方法 | |
CN1130091C (zh) | 能有效地控制电源的通信装置和控制电源的方法 | |
CN1176718A (zh) | 通信系统中的语音压缩方法及设备 | |
CN1176553A (zh) | 同步器 | |
CN1035588C (zh) | 无线电接收机选择调谐的电路 | |
CN1193509C (zh) | 使移动终端保持时间同步的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
CN1794611A (zh) | 一种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检测方法 | |
CN1118942C (zh) | 一串m-位信息字到被调制信号的转换 | |
CN1147070C (zh) | 无线通信装置和其中的比特同步捕获方法 | |
CN1314752A (zh) | 无线设备接收机本机振荡器之频率跟踪的修正方法 | |
CN1176565A (zh) | 无线电话系统 | |
CN1206820C (zh) | 间歇接收系统 | |
CN1078995C (zh) | 接收机 | |
CN1154371C (zh) | 选择呼叫无线接收机和接收选择呼叫无线信号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