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8611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8611A
CN111208611A CN202010128239.2A CN202010128239A CN111208611A CN 111208611 A CN111208611 A CN 111208611A CN 202010128239 A CN202010128239 A CN 202010128239A CN 111208611 A CN111208611 A CN 111208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nnector
top wall
engag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82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白玉
王晓凯
吴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82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8611A/zh
Priority to TW109108088A priority patent/TWI718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8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8611A/zh
Priority to US17/141,530 priority patent/US11372179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 H05K7/20418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the radiating structures being additional and fastened onto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6Bidirectionally operating pack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9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comprising arrays of active devices and fib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56Details of housings
    • G02B6/426Details of housings mounting, engaging or coupling of the package to a board, a frame or a panel
    • G02B6/4261Packages with mounting structures to be pluggable or detachable, e.g. having latches or r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66Thermal aspects, temperature control o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 G02B6/4268Cooling
    • G02B6/4269Cooling with heat sinks or radiation fi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77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e.g. shield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壳体以及散热部。壳体的顶壁包括一开口,以及壳体的顶壁于开口周缘处朝壳体外部延伸出第一卡合结构。散热部对应开口设置于壳体的顶壁上。散热部的侧壁设置有对应第一卡合结构的多个第一缺口。各第一卡合结构穿过对应的第一缺口而将散热部卡合于壳体的顶壁。其中,壳体包括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容纳腔以及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的支撑结构。并且,当对接连接器插入容纳腔时,对接连接器的底部受支撑结构支撑,对接连接器的顶部经由开口抵触散热部,并且散热部实质保持不动。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连接器,特别是适用于可插拔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有多种输入/输出(I/O)连接器。一些常见类型的连接器包括SFP(smallform-factor pluggable,小型可插拔)连接器、XFP(10Gigabit Small Form FactorPluggable,10千兆位小型可插拔)连接器、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四通道小型可插拔)连接器以及CXP(C form-factor pluggable,C型可插拔)连接器。其中,SFP连接器、XFP连接器、QSFP连接器及CXP连接器等可插拔连接器具有尺寸小且功耗低的优势,因而广泛应用于电信和数据通信中的电与光通信领域。可插拔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其中的光收发模组会产生大量的热,以致连接器的温度会迅速升高,进而影响连接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于连接器的数据传输量的需求随着科技发展而渐增时,传统以散热孔供连接器进行散热的方式,其散热效率已无法有效地排除连接器过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通过散热部将连接器使用时所产生的大量热能快速地散发至空气中藉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散热效率不足的问题。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通过直接形成于壳体本体上的卡合结构与散热部本体上的缺口来将散热部固定于壳体上,如此可避免因额外增加固定件而增加连接器的整体成本,并且还可降低散热部的位移程度,以避免影响散热效果及/或抑制电磁干扰(EMI)的效果。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对接连接器的顶部经由壳体上的开口抵触散热部时散热部实质保持不动,如此可提供散热部与对接连接器良好地接触性而提升散热效果,并且还可提升整体连接器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壳体以及散热部。壳体的顶壁包括开口,以及壳体的顶壁于开口周缘处朝壳体外部延伸出多个第一卡合结构。散热部对应开口设置于壳体的顶壁上。散热部的侧壁设置有对应第一卡合结构的多个第一缺口。各第一卡合结构穿过对应的第一缺口而将散热部卡合于壳体的顶壁。其中,壳体包括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容纳腔以及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的支撑结构。并且,当对接连接器插入容纳腔时,对接连接器的底部受支撑结构支撑,对接连接器的顶部经由开口抵触散热部,并且散热部实质保持不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部包括延伸入开口的接触部。并且,当对接连接器插入容纳腔时,对接连接器的顶部经由开口抵触接触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部的厚度介于0.25mm~0.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是由壳体的底壁朝容纳腔延伸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第一卡合结构延伸自上壳体,以及支撑结构延伸自下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卡合结构包括自壳体的顶壁向上延伸的向上结构及延伸自向上结构的弯折片体结构。并且,于散热部设置于壳体的顶壁上时,向上结构对应于第一缺口内,并且弯折片体结构压接散热部的顶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顶壁于开口周缘处朝壳体外部更延伸出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各第二卡合结构相邻于第一卡合结构中之一。散热部的侧壁更设置有对应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的至少一第二缺口。各第二卡合结构穿过对应的第二缺口与相邻的第一卡合结构的弯折片体结构压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顶壁于开口周缘处朝壳体外部更延伸出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各第二卡合结构相邻于第一卡合结构中之一,散热部的侧壁更设置有对应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的至少一第二缺口,各第二卡合结构包括自壳体的顶壁向上延伸的第一片体结构及延伸自第一片体结构的第二片体结构,以及于该散热部设置于该壳体的该顶壁上时,该第一片体结构穿过对应的该第二缺口并扭转而使该第二片体结构的侧翼卡合于对应的该弯折片体结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卡合结构为自壳体的顶壁向上延伸的环状结构,以及各环状结构受对应的第一缺口卡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供另一对接连接器插入且与容纳腔并列配置的另一容纳腔。壳体的顶壁包括连通壳体的外部与另一容纳腔的另一开口。连接器更包括对应另一开口位于壳体的顶壁上的另一散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卡合结构位于二开口之间,至少一第一卡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自壳体的顶壁向上延伸的向上结构及延伸自向上结构的弯折片体结构,以及至少一第一卡合结构的弯折片体结构同时压接对应二开口的二散热部的顶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连接器的下侧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壳体的一示范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又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1的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又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环状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环状结构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的连接器的下侧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连接器
10:壳体
11:容纳腔
11a:容纳腔
11b:容纳腔
12:顶壁
12a:第一卡合结构
12b:第二卡合结构
12c:环状结构
121:向上结构
122:弯折片体结构
122a:开口
123:第一片体结构
124:第二片体结构
13:底壁
13a:支撑结构
13b:扣孔
131:扣合部
14:后壁
14a:扣环
15:侧壁
15a:凸起
15b:凸起
16:开口
16a:开口
16b:开口
17:隔板
20:散热部
20a:散热部
20b:散热部
21:板体
22:接触部
201:第一缺口
202:第二缺口
30:对接连接器
40:散热鳍片
H1:最大宽度
H2:宽度
H3:宽度
H4:厚度
H5:宽度
d1:直径
d2:直径
A:区域
B: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准”、“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任一实施例的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态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藉由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参照图1及图2,一种连接器1,其包括:壳体10以及散热部20。于此,壳体10的顶壁12具有开口16。
壳体10的顶壁12于开口16周缘处朝壳体10外部延伸出多个卡合结构(以下称第一卡合结构12a)。于此,顶壁12与第一卡合结构12a可为一体成型。换言之,第一卡合结构12a是由顶壁12的板材裁切并弯折而形成。散热部20对应开口16设置于壳体10的顶壁12上。具体言之,于散热部20组装于壳体10上时,散热部20覆盖开口16。散热部20的侧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以下称第一缺口201)。换言之,散热部20的侧壁向内侧凹以形成从散热部20的上壁连通下壁且于侧边呈现开口的第一缺口201。此些第一缺口201分别对应第一卡合结构12a。于散热部20组装于壳体10上时,各第一卡合结构12a穿过对应的第一缺口201而将散热部20卡合于壳体10的顶壁12。基此,可避免因额外增加固定件而增加连接器1的整体成本,并且还可降低散热部20的位移程度,以避免影响散热效果及/或抑制电磁干扰(EMI)的效果。于此,壳体10具有侧向开口的容纳腔11,并且此容纳腔11供与连接器1插接配合的对接连接器30插设其中。其中,容纳腔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13a。当对接连接器30插入容纳腔11时,对接连接器30的底部受支撑结构13a支撑,对接连接器30的顶部经由开口16抵触散热部20,并且散热部20实质保持不动。基此,可提供散热部20与对接连接器30良好地接触性而提升散热效果,并且还可提升整体连接器1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壳体10可为笼体。换言之,壳体10包括顶壁12、底壁13、后壁14和两侧壁15。两侧壁15彼此相对且耦接在顶壁12与底壁13之间。后壁14耦接在顶壁12、底壁13和两侧壁15之间。于此,顶壁12、底壁13、后壁14和两侧壁15围成开口位于后壁14相对侧的容纳腔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13与支撑结构13a可为一体成型。换言之,支撑结构13a由壳体10的底壁13朝容纳腔11延伸而成。举例来说,支撑结构13a可为底壁13的板材朝容纳腔11凸起的小片体。
在一示范例中,参照图4,顶壁12、后壁14和两侧壁15可为一体成型的上壳体。换言之,上壳体由一板材弯折并藉由其上相匹配的扣合结构(如相互嵌合的凸起15a与扣环14a)扣合边缘而形成。底壁13与扣合部131(如其上具有扣孔13b)构成下壳体。换言之,上壳体由一板材弯折其相对二侧边而形成。于此,上壳体与下壳体可藉由其上相匹配的扣合结构(如相互嵌合的凸起15b与扣孔13b)相互扣合成具有容纳腔11的壳体10。于此,第一卡合结构12a延伸自上壳体,而支撑结构13a则延伸自下壳体。
在另一示范例中,顶壁12、底壁13、后壁14和两侧壁15可为一体成型(图未示)。换言之,壳体10由一板材弯折并藉由其上相匹配的扣合结构扣合边缘而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可为金属壳体。
应能理解地,于此虽以单层容纳腔11为例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依实际需求,壳体10可藉由夹层分隔上下腔室以使壳体10具有上下配置的多个容纳腔11来供多个对接连接器30插设。于壳体10具有上下配置的多个容纳腔11(图未示)时,各容纳腔11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结构13a。于此,于上容纳腔11的底部的支撑结构13a可由夹层的顶壁朝上容纳腔11延伸而成,而于下容纳腔11的底部的支撑结构13a则由壳体10的底壁13朝下容纳腔11延伸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合结构12a分别位于开口16的相对二侧边,并且对应地,第一缺口201则分别形成于散热部20的相对二侧壁。基此,可更稳固地将散热部20固定于壳体10上。在一些示范例中,开口16的相对二侧边中的每一者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合结构12a,并且散热部20的相对二侧壁中的每一者上亦对应设置有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及图5,第一卡合结构12a包括向上结构121与弯折片体结构122。向上结构121自壳体10的顶壁12向上延伸,并且弯折片体结构122则延伸自向上结构121。换言之,第一卡合结构12a为壳体10的顶壁12裁切后弯折而成的片体。其中,向上结构121为壳体10的顶壁12裁切后立于顶壁12上的片体区段,即此片体区段立于顶壁12上且此片体区段的一端衔接顶壁12。弯折片体结构122则为前述的片体的自由端(即片体相对于与顶壁12的衔接处的另一端)弯折后的区段。于散热部20设置于壳体10的顶壁12上时,向上结构121对应于第一缺口201内,并且弯折片体结构122压接散热部20的顶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及图5,壳体10的顶壁12于开口16周缘处朝壳体10外部更延伸出一个或多个另一卡合结构(以下称第二卡合结构12b)。各第二卡合结构12b对应于第一卡合结构12a中之一。各第二卡合结构12b相邻于对应的第一卡合结构12a。散热部20的侧壁更设置有至少一另一缺口(以下称第二缺口202)。第二缺口202分别对应第二卡合结构12b。各第二卡合结构12b穿过对应的第二缺口202与相邻的第一卡合结构12a的弯折片体结构122压接。压接可为第二卡合结构12b部份面积压接于第一卡合结构12a的弯折片体结构122之上。另举例来说,弯折片体结构122具有开口122a。开口122a贯穿弯折片体结构122。各第二卡合结构12b立于壳体10的顶壁12,并向上延伸穿过开口122a。于此,各第二卡合结构12b的一端衔接于壳体10的顶壁12,而各第二卡合结构12b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第一卡合结构12a的开口122a后弯折以压接于对应的第一卡合结构12a的弯折片体结构12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合结构12b为壳体10的顶壁12裁切后立于顶壁12上的片体。并且,前述的片体的自由端(即片体相对于与顶壁12的衔接处的另一端)可弯折并压在弯折片体结构122上。换言之,第二卡合结构12b的一端衔接顶壁12,第二卡合结构12b朝远离顶壁12方向延伸并穿过对应的第二缺口202与对应的弯折片体结构122上的开口122a,并且第二卡合结构12b的另一端扣钩于第二缺口202侧边的弯折片体结构12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及图7,各第二卡合结构12b可包括第一片体结构123与第二片体结构124。第一片体结构123自壳体10的顶壁12向上延伸,并且第二片体结构124则延伸自向上结构121。于散热部20设置于壳体10的顶壁12上时,第一片体结构123穿过对应的第二缺口202并扭转而使第二片体结构124的侧翼卡合于对应的弯折片体结构122上。举例来说,弯折片体结构122具有开口122a。开口122a贯穿弯折片体结构122。各第一片体结构123立于壳体10的顶壁12,并向上延伸穿过对应的弯折片体结构122上的开口122a。于第二片体结构124穿过对应的弯折片体结构122上的开口122a且位于对应的弯折片体结构122的上方后,第一片体结构123会扭转,以使连接于第一片体结构123上的第二片体结构124同样旋转一角度,因而第二片体结构124的二侧翼卡扣于开口122a的相对二侧边的弯折片体结构122上。换言之,开口122a具有至少二直径d1、d2。第二片体结构124的厚度小于直径d1,而第二片体结构124的宽度H5大于直径d1且小于直径d2。因此,于第二片体结构124未旋转前,第二片体结构124能通过对应的开口122a。于第二片体结构124旋转一角度而使第二片体结构124邻近开口122a的侧边与直径d1重迭后,第二片体结构124的二侧翼会超出开口122a的相对二侧边而无法从开口122a脱离。在一示范例中,以俯视来说,开口122a的轮廓可为矩形或类矩形(如,圆角矩形);此时,开口122a的长与宽分别为直径d1与直径d2。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缺口201可位于散热部20的角落。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相互卡合第一卡合结构12a与第二卡合结构12b的第一缺口201与第二缺口202可相互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可为单层或多层,并且每一层具有单一容纳腔11,如图8所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可为单层或多层,并且每一层具有多个容纳腔11,以供多个对接连接器30插设,如图1或图6所示。换言之,壳体10可具有一容纳腔11a以及与容纳腔11a并列配置的另一容纳腔11b,如图1或图6所示。在一示范例中,参照图1及图2,壳体10可藉由隔板17分隔左右腔室以使壳体10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个容纳腔11a、11b。于此,壳体10的顶壁12具有分别对应此些容纳腔11a、11b的多个开口16a、16b。具体言之,开口16a连通对应的容纳腔11a与壳体10的外部,而另一开口16b连通对应的容纳腔11b与壳体10的外部。并且,散热部20亦对应开口16a、16b而设置有多个,如散热部20a、20b。散热部20a对应开口16a位于壳体10的顶壁12上,而另一散热部20b对应开口16b位于壳体10的顶壁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壳体10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容纳腔11a、11b时,相邻二开口16a、16b之间设置有共用的第一卡合结构12a。换言之,于散热部20a、20b设置于壳体10的顶壁12上,位于相邻二开口16a、16b之间的第一卡合结构12a的弯折片体结构122同时压接对应二开口16a、16b的二散热部20a、20b的顶壁,如图1及图9所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卡合结构可为自壳体10的顶壁12向上延伸的环状结构12c,并且此环状结构12c受对应的第一缺口201卡合,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一示范例中,各环状结构12c可为鱼眼结构。其中,各环状结构12c的外轮廓可为箭头状。并且,参照图10至图12,各环状结构12c的箭镞部的最大宽度H1大于对应的第一缺口201的宽度H2。而各环状结构12c的箭身部的宽度H3则等于或小于对应的第一缺口201的宽度H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及图13,各散热部20具有一接触部22。接触部22位于散热部20的板体21的底部。具体言之,接触部22为散热部20的板体21的底壁向外凸出的板块。接触部22于散热部20的板体21上的位置对应于其所对应的开口16。参照图1、图3及图13,于散热部20设置于壳体10的顶壁12上时,板体21与顶壁12接触,而接触部22则延伸入对应的开口16中。因此,对接连接器30插入容纳腔11时,对接连接器30受支撑结构13a支撑而使对接连接器30经由对应的开口16接触散热部20的接触部22。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部22可嵌设在对应的开口16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部22的厚度H4不小于散热部20受对接连接器30抵触时可能的被移动量。其中,对接连接器30的顶部经由壳体10上的开口16抵触散热部20时散热部20实质保持不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实质保持不动为最多仅受约0.1mm的被移动量。因此在前述散热部20实质保持不动的条件下,并且考量制程工艺及容许公差,进而降低接触部22的厚度,接触部22的厚度可介于0.25mm~0.6mm。综上所述,能有效降低因对接连接器30抵触散热部20而造成散热部20的位移,进而降低接触部22的厚度,提升散热部20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6或图8,连接器1可更包括:多个个散热鳍片40。此些散热鳍片40立于散热部20的顶壁上。基此,增加散热面积。
综上,任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其通过散热部20将连接器1使用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快速地散发至空气中,以增加散热效果。于此,任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其通过直接形成于壳体10本体上的卡合结构(12a及/或12b)与散热部20本体上的缺口(201及/或202)来将散热部20固定于壳体10上,如此可避免因额外增加固定件而增加连接器1的整体成本,并且还可降低散热部20的位移程度,以避免影响散热效果及/或抑制电磁干扰(EMI)的效果。并且,任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其对接连接器30的顶部经由壳体10上的开口16抵触散热部20时散热部20实质保持不动,如此可提供散热部20与对接连接器30良好地接触性而提升散热效果,并且还可提升整体连接器1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该壳体的顶壁包括开口,以及该壳体的该顶壁于该开口周缘处朝该壳体外部延伸出多个第一卡合结构;以及
散热部,对应该开口设置于该壳体的该顶壁上,其中该散热部的侧壁设置有对应该些第一卡合结构的多个第一缺口,并且各该第一卡合结构穿过对应的该第一缺口而将该散热部卡合于该壳体的该顶壁;
其中,该壳体包括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容纳腔以及设置在该容纳腔的底部的支撑结构;以及
其中,当该对接连接器插入该容纳腔时,该对接连接器的底部受该支撑结构支撑,该对接连接器的顶部经由该开口抵触该散热部,并且该散热部实质保持不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部包括延伸入该开口的接触部,并且当该对接连接器插入该容纳腔时,该对接连接器的该顶部经由该开口抵触该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触部的厚度介于0.25mm~0.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是由该壳体的底壁朝该容纳腔延伸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该些第一卡合结构延伸自该上壳体,以及该支撑结构延伸自该下壳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卡合结构包括自该壳体的该顶壁向上延伸的向上结构及延伸自该向上结构的弯折片体结构,以及于该散热部设置于该壳体的该顶壁上时,该向上结构对应于该第一缺口内,并且该弯折片体结构压接该散热部的顶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该顶壁于该开口周缘处朝该壳体外部更延伸出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各该第二卡合结构相邻于该些第一卡合结构中之一,该散热部的该侧壁更设置有对应该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的至少一第二缺口,以及各该第二卡合结构穿过对应的该第二缺口与相邻的该第一卡合结构的该弯折片体结构压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该顶壁于该开口周缘处朝该壳体外部更延伸出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各该第二卡合结构相邻于该些第一卡合结构中之一,该散热部的该侧壁更设置有对应该至少一第二卡合结构的至少一第二缺口,各该第二卡合结构包括自该壳体的该顶壁向上延伸的第一片体结构及延伸自该第一片体结构的第二片体结构,以及于该散热部设置于该壳体的该顶壁上时,该第一片体结构穿过对应的该第二缺口并扭转而使该第二片体结构的侧翼卡合于对应的该弯折片体结构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卡合结构为自该壳体的该顶壁向上延伸的环状结构,以及各该环状结构受对应的该第一缺口卡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供另一对接连接器插入且与该容纳腔并列配置的另一容纳腔,该壳体的该顶壁包括连通该壳体的该外部与该另一容纳腔的另一开口,以及该连接器更包括对应该另一开口位于该壳体的该顶壁上的另一散热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中至少一该第一卡合结构位于二该开口之间,该至少一第一卡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自该壳体的该顶壁向上延伸的一向上结构及延伸自该向上结构的一弯折片体结构,以及该至少一第一卡合结构的该弯折片体结构同时压接对应该二开口的二该散热部的顶壁。
CN202010128239.2A 2020-02-28 2020-02-28 连接器 Pending CN1112086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239.2A CN111208611A (zh) 2020-02-28 2020-02-28 连接器
TW109108088A TWI718898B (zh) 2020-02-28 2020-03-11 連接器
US17/141,530 US11372179B2 (en) 2020-02-28 2021-01-05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239.2A CN111208611A (zh) 2020-02-28 2020-02-28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8611A true CN111208611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2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8239.2A Pending CN111208611A (zh) 2020-02-28 2020-02-2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2179B2 (zh)
CN (1) CN111208611A (zh)
TW (1) TWI7188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6329A (zh) * 2020-12-03 2021-03-02 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式的连接器安装壳体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8611A (zh) * 2020-02-28 2020-05-2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12038852A (zh) * 2020-09-14 2020-12-04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外壳与电连接器模块
US11789220B1 (en) * 2022-03-28 2023-10-1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iftable heat sink design with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for pluggable optical modules
TWI827319B (zh) * 2022-10-25 2023-12-21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保護罩組件、插座連接器組件及連接器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9238B1 (en) * 1999-05-10 2001-04-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removably attaching a heat sink to surface mount packages
US7371965B2 (en) * 2002-05-09 2008-05-13 Finisar Corporation Modular cage with heat sink for use with pluggable module
US6986679B1 (en) * 2002-09-14 2006-01-17 Finisar Corporation Transceiver module cage for use with modules of varying widths
US6980437B2 (en) * 2004-03-03 2005-12-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luggable electronic receptacle with heat sink assembly
US7355857B2 (en) * 2006-02-07 2008-04-08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Heat sink gasket
US7529094B2 (en) * 2006-04-28 2009-05-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heat sink and light pipe mounting assembly
US7498673B2 (en) * 2006-11-21 2009-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eatplates for heatsink attachment for semiconductor chips
US7539018B2 (en) * 2007-10-31 2009-05-2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eat sink retaining clip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4915342B2 (ja) * 2007-12-21 2012-04-1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トランシーバの放熱装置
JP4998249B2 (ja) * 2007-12-21 2012-08-1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トランシーバの放熱装置
US8449331B2 (en) * 2011-08-03 2013-05-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ge and connector cover for a receptacle assembly
US8870471B2 (en) * 2011-08-31 2014-10-28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Receptacle cage, receptacle assembly, and transceiver module assembly
US9052483B2 (en) * 2011-09-27 2015-06-09 Finisar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assembly with heat sink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5692005B2 (ja) * 2011-11-02 2015-04-0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信号伝送媒体
JP2013200394A (ja) * 2012-03-23 2013-10-03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リセプタクルアッセンブリー、および、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アッセンブリー
US20140153192A1 (en) * 2012-12-05 2014-06-05 Molex Incorporated Module cage with integrated emi aspect
TWM472971U (zh) * 2013-02-27 2014-02-21 Nextronics Engineering Corp 小型可插拔模組散熱結構改良
US10321607B2 (en) * 2013-03-13 2019-06-11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Receptacle assembly and transceiver module assembly
CN104979678B (zh) * 2014-04-10 2018-04-1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连接器
WO2016199831A1 (ja) * 2015-06-09 2016-12-15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用プラグコネクタ、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用リセプタクル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トランシーバ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
CN105934136B (zh) * 2016-05-17 2019-06-04 广东海信宽带科技有限公司 光模块
EP3530089A4 (en) * 2017-01-12 2020-06-03 Samtec, Inc. FIXED HEATER CAGE
US9992912B1 (en) * 2017-01-24 2018-06-05 Lianchun Industrial Co., Ltd.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combined structure
CN111033916B (zh) * 2017-06-07 2021-10-19 申泰公司 一种具有固定散热器的收发器组件阵列及浮动收发器
CN108281831B (zh) * 2018-01-23 2020-05-1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插座组件和传热组件
US11199670B2 (en) * 2018-03-13 2021-12-14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ceiver module assembly having stopper positioning
CN110275253A (zh) * 2018-03-14 2019-09-24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10364871B (zh) * 2018-03-26 2022-02-0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208547748U (zh) 2018-07-20 2019-02-26 佛山市寰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热插拔连接器新结构
US10942322B2 (en) * 2018-08-02 2021-03-09 Molex, Llc Shield cage assembly
CN109407224A (zh) * 2018-11-07 2019-03-01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1478094B (zh) * 2019-01-21 2022-09-09 莫列斯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器的四通道小型可插拔双密度收发模块
US11916579B2 (en) * 2019-10-08 2024-02-27 Infinera Corporation Heat transfer in optical transceiver
US11624880B2 (en) * 2019-10-08 2023-04-11 Infin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engagement
CN211348753U (zh) * 2020-01-22 2020-08-25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1208611A (zh) * 2020-02-28 2020-05-2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6329A (zh) * 2020-12-03 2021-03-02 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式的连接器安装壳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72179B2 (en) 2022-06-28
TWI718898B (zh) 2021-02-11
US20210157075A1 (en) 2021-05-27
TW202133499A (zh)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8611A (zh) 连接器
CN100466397C (zh) 连接器模组
US7654866B2 (en) Upr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50466B2 (en) Through board inverted connector
US9531137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LED lamp extending through a hole in a metallic shell
CN211348753U (zh) 连接器组件
US11710923B2 (en) Compact, reliable card edge connector
TWI782354B (zh) 板端連接器和連接器組件
CN109428214B (zh) 具有屏蔽元件的电连接器模块组件
US2010026138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821151B2 (en)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5169721A (ja) 光トランシーバ
US20030124909A1 (en) USB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reduced mating height
US9431764B2 (en) Thin card plug
US20220416457A1 (en)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ower supply function
CN112993659A (zh) 接口连接器
US7241160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amera module
US612032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2615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w profile
US631906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 interferentially engaged thereto
CN211402845U (zh) 连接器
CN110870143B (zh) 端子零件
KR101900789B1 (ko) 단자 연결구조를 구비하는 led 램프
CN214124158U (zh) 电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TWI836327B (zh)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