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4158U - 电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24158U CN214124158U CN202022974284.8U CN202022974284U CN214124158U CN 214124158 U CN214124158 U CN 214124158U CN 202022974284 U CN202022974284 U CN 202022974284U CN 214124158 U CN214124158 U CN 2141241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connector
- tower
- latch
- printed circuit
- circuit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和电子系统。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座体和从座体的端部向上凸出的塔部;以及锁扣,锁扣连接至绝缘本体的端部,锁扣用于在印刷电路板连接至电连接器时锁合印刷电路板,其中,锁扣的至少位于座体上方的部分和塔部的横向宽度小于座体的横向宽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即使电连接器沿着横向方向彼此紧贴布置,也能够在相邻的电连接器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从而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使得采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该电连接器在通风环境差的场景、电连接器长期工作的场景、电子系统发热量较大的场景尤其适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和具有其的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在电子系统中用于将一个印刷电路板(PCB)上的电路连接至另一个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对于一些系统来说,将系统的大部分电路制造在诸如印刷电路板的单独电子组件上会是更加容易且更具成本效率的,所述电子组件可以利用电连接器连结在一起。其常见示例是插入到个人计算机主板上的电连接器之中的存储卡。
在服务器和其它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中,多个电连接器可以分别将多个印刷电路板连接至同一块主板。在产品小型化的要求下,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连接这些印刷电路板的多个电连接器沿着其横向方向一个挨一个地布置在主板上。
然而,印刷电路板在工作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热量,人们期望空气能够沿着相邻的存储卡之间的通道自由流通,其原因在于,印刷电路板会产生热量,而且用于冷却主板的空气必须经过该通道。而彼此紧贴的电连接器会在其通道的端部处形成阻碍。因此,印刷电路板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该通道扩散出去。这样可能会因印刷电路板过热而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座体和从所述座体的端部向上凸出的塔部;以及锁扣,所述锁扣连接至所述绝缘本体的端部,所述锁扣用于在印刷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时锁合所述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锁扣的至少位于所述座体上方的部分和所述塔部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座体的横向宽度。
示例性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设置在所述塔部上。
示例性地,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接收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加强构件具有开口,且所述插槽的端部延伸到所述开口内。
示例性地,所述加强构件从所述塔部的外侧包住所述塔部的至少一部分。
示例性地,所述加强构件嵌入到所述塔部内。
示例性地,所述塔部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延伸至所述塔部的顶面,以使所述加强构件从所述塔部的上方插入至所述凹陷部。
示例性地,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接收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插槽从所述座体延伸到所述塔部,所述塔部包括位于所述插槽两侧的一对侧壁和位于所述插槽端部的一个端壁,所述凹陷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一对侧壁上的一对侧凹陷部、以及位于所述端壁上的端凹陷部,所述端凹陷部连接在所述一对侧凹陷部之间。
示例性地,所述一对侧凹陷部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底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卡槽,所述加强构件包括加强本体和从所述加强本体的底部向下延伸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卡接至所述第一卡槽内。
示例性地,所述一对侧壁中的一个或两个的顶面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与其所在的侧壁上的侧凹陷部沿着所述纵向方向相邻且连通,所述加强构件包括加强本体和倒钩,所述加强本体呈U形,所述U形的开口面向相对侧的塔部,所述倒钩从所述U形的开口边缘朝向所述U形的开口内侧延伸,所述倒钩设置在所述开槽内。
示例性地,所述开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加强构件还包括从所述倒钩的底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卡接至所述第二卡槽内。
示例性地,所述倒钩的顶部设置有倒角。
示例性地,所述加强构件的顶部设置有手持部。
示例性地,所述手持部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手持凹槽和第二手持凹槽。
示例性地,所述加强构件设置在所述塔部的上部。
示例性地,所述锁扣处于锁合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锁合位置时,所述锁扣伸入到所述塔部的内侧与所述塔部卡合。
示例性地,所述塔部的面向所述锁扣的侧面上设置有锁孔,所述锁扣处于所述锁合位置时伸入到所述锁孔内与所述锁孔卡合。
示例性地,所述锁孔沿着所述纵向方向贯穿所述塔部。
示例性地,所述锁扣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锁孔连通。
示例性地,所述锁扣上设置有第三凸耳,所述第三凸耳在所述锁扣处于所述锁合位置时伸入到所述锁孔内与所述锁孔卡合。
示例性地,所述锁扣的上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锁扣的下部的横向宽度,所述锁扣的所述上部用于锁合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三凸耳设置在所述锁扣的所述下部上。
示例性地,所述锁扣的所述上部的横向宽度等于所述塔部的横向宽度。
示例性地,所述电连接器为卡缘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系统。电子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电连接器和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所述锁扣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锁合至所述电连接器。
示例性地,所述电子系统还包括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连接器沿着横向方向并排布置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由于其锁扣的至少位于座体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的横向宽度小于座体的横向宽度,因此即使电连接器沿着横向方向彼此紧贴布置,也能够在相邻的电连接器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从而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使得采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该电连接器在通风环境差的场景、电连接器长期工作的场景、电子系统发热量较大的场景尤其适用。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立体图,其中锁扣未扣合至塔部;
图2为图1中示出的电子系统的立体图,其中锁扣扣合至塔部;
图3为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示出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示出的绝缘本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示出的锁扣的立体图;以及
图8为图1中示出的加强构件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电连接器;200、加强构件;201、开口;211、第一凸耳;212、第二凸耳;213、第三凸耳;220、加强本体;230、倒钩;231、倒角;240、手持部;241、第一手持凹槽;242、第二手持凹槽;300、绝缘本体;301、插槽;302、导体;310、座体;320、塔部;330、凹陷部;331、侧凹陷部;332、端凹陷部;341、侧壁;342、端壁;351、第一卡槽;352、第二卡槽;360、开槽;370、枢转孔;380、锁孔;381、卡合部;400、锁扣;410、枢轴;420、通孔;500、电子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可以在电子系统中将例如主板和子卡的印刷电路板(PCB)互连。
如图1-4所示,电连接器100可以包括绝缘本体300和锁扣400。
绝缘本体300可以包括座体310和塔部320。座体310可以沿着纵向方向X-X延伸。在附图中,X-X表示电连接器100的纵向方向(即长度方向);Y-Y表示电连接器100的横向方向(即宽度方向);Z表示电连接器100的垂向方向(即高度方向)。纵向方向X-X、横向方向Y-Y和垂向方向Z彼此垂直。沿着纵向方向X-X,座体310的端部可以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塔部320。本文所用到的方位属于均是相对于该电连接器100在图1-2所示的摆放状态而言的,也就是说,第一印刷电路板(例如电子卡500)的连接侧为上,相对的一侧(即面向主板的一侧)为下。可选地,绝缘本体300上可以设置有沿着纵向方向X-X延伸的插槽301。插槽301可以从座体310沿着纵向方向X-X延伸到塔部320。插槽301可以用于接收第一印刷电路板,例如电子卡500。也就是说,沿着纵向方向X-X,插槽301的两端延伸至塔部320内。这样,塔部320可以提高第一印刷电路板插入至插槽301内后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插槽301,可以便于绝缘本体300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并且连接的结构强度较高。当然,插槽301并非必需的,第一印刷电路板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至绝缘本体300。
座体310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导体302。多个导体302沿着纵向方向X-X彼此间隔开设置,以确保导体302彼此之间电绝缘。座体310的正面可以暴露多个导体302的前端。这样,当该电连接器100与第一印刷电路板连接时,导体302的前端可以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电耦合。座体310的背面可以暴露多个导体302的后端,以便该电连接器100安装至第二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时,多个导体302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电耦合。第二印刷电路板通常为主板。
锁扣400可以连接至绝缘本体300的端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的,锁扣400可以用于卡持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从而确保第一印刷电路板牢靠地锁合至电连接器100上。在图5-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锁扣400上可以设置有枢轴410,绝缘本体300上可以设置有枢转孔370,通过将枢轴410插入枢转孔370内,从而使锁扣400可以相对于绝缘本体300枢转。示例性地,枢转孔370可以设置在座体310上,锁扣400的下端可枢转地连接至座体310。锁扣400的下端可以插入到座体310内与其可枢转地连接。沿着纵向方向X-X,一对锁扣400分别位于一对塔部320的外侧。锁扣400处于锁合第一印刷电路板的锁合位置时,锁扣400还可以与对应的塔部320固定,从而将锁扣400相对于绝缘本体300的位置固定。使用过程中,如图1所示,首先将锁扣400相对于绝缘本体300枢转至打开位置。然后将电子卡500插入至插槽301内。之后将锁扣400相对于绝缘本体300枢转至锁合位置,从而将电子卡500锁合至电连接器100。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锁扣400还可以通过插接、卡合等任意合适的方式连接至绝缘本体300。
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可以小于座体310的横向宽度。并且,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可以小于座体310的横向宽度。
以采用DDR5标准的内存卡为例,绝缘本体300的横向宽度为6.5毫米。因此,优选地,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可以小于6毫米。进一步地,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可以小于5.5毫米。更进一步地,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可以小于5.5毫米。更进一步地,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可以小于5毫米。更进一步地,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可以小于4.5毫米。更进一步地,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可以小于4.2毫米。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为4.1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系统。电子系统可以包括文中任一种电连接器100和第一印刷电路板,例如电子卡500。电子卡500连接至该电连接器,锁扣400可以将电子卡500锁合至电连接器100。
当需要将多个电子卡500连接至主板时,可以提供多个电连接器100,每个电连接器100都连接一个电子卡500。这些电连接器100沿着横向方向Y-Y并排布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例如主板)上。
以上述实施例为例,当采用电连接器100的电子系统工作时,电子卡500和主板会产生热量。此时,由于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均小于座体310的横向宽度,因此即使这些电连接器100沿着横向方向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座体310的上方、在相邻电连接器100的锁扣400和塔部320之间也会存在一定间隙。空气可以通过该间隙在电子卡500之间流动,从而将电子卡500和主板上的热量带走,以对电子卡500降温,确保电子卡500不会过热,进而确保电子卡500不会故障或者损坏,确保电子系统工作正常。
为了确保空气的流通,沿着横向方向Y-Y,优选地,相邻的电连接器100的中心距至少比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大25%。进一步地,相邻的电连接器100的中心距至少比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大30%。更进一步地,相邻的电连接器100的中心距至少比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大35%。
可以理解地,即便电子系统上仅有一个电连接器100,由于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小于座体310的横向宽度,因此电子卡500周围的空气流动性同样较好。因此电子卡500的散热效果同样较好。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100由于其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小于座体310的横向宽度,因此即使电连接器100沿着横向方向彼此紧贴布置,也能够在相邻的电连接器100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从而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使得采用该电连接器100的电子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该电连接器100在通风环境差的场景、电连接器100长期工作的场景、电子系统发热量较大的场景尤其适用。
优选地,电连接器100可以为卡缘连接器。卡缘连接器可以用于连接电子卡。电子卡500可以包括显卡、内存卡、声卡等中的任一种。由于电子卡500通常呈纵长的形状,其纵向方向X-X的中部散热效果较差。因此,提高卡缘连接器两侧的通风效果尤其重要。
由于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小于座体310的横向宽度,因此绝缘本体300的机械强度可能会降低。
为了提高绝缘本体300的机械强度,如图1-4所示,电连接器100还可以包括加强构件200。加强构件200可以由例如塑料、陶瓷、金属等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优选地,加强构件200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的强度较大,且材料和加工成本较低。优选地,加强构件200为一体的钣金件。这样,加强构件200的强度较高,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加强构件200可以通过粘合、卡接等任意方式设置在塔部320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模制绝缘本体300时将加强构件200封在绝缘本体300内。但是,这样可能导致绝缘本体300的开模成本较高。优选地,加强构件200可以具有开口201。可选地,加强构件200的横截面呈U形或者V形等。所述横截面为利用垂直于垂向方向Z的平面剖切该加强构件200而形成的截面。在绝缘本体300上设置有插槽301的实施例中,插槽301的端部可以延伸到开口201内。
通过在塔部320内设置加强构件200,可以对塔部320起到加强作用,以提升抗冲击性能。尤其当插槽301中插入电子卡500,整个绝缘本体300的纵向长度明显大于横向宽度,当受到沿横向方向Y-Y的冲击力时,很容易导致塔部320变形或开裂,插槽301的端部延伸到加强构件200的开口201内,这样,当电子卡500插入到插槽301内时,沿着纵向方向X-X,加强构件200能够从电子卡的两侧保持塔部320的形状,避免在电子卡500受到外力冲击时导致塔部320变形或开裂。此外,由于塔部320的垂向高度可以大于座体310的垂向高度,塔部320的强度增大后可以有效地分担座体310上受到的冲击力,提升其抗冲击性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绝缘本体300,避免其变形或开裂。
可选地,可以仅在一个塔部320上设置上述加强构件200;或者,可以在两个塔部320上均设置加强构件200。较理想地,在两个塔部320上均设置加强构件200,两个加强构件200可以分别包围插槽301的两个端部。
优选地,如图1-4所示,加强构件200可以从塔部320的外侧包住塔部320的至少一部分。这样,电连接器100便于制造。并且,可以将绝缘本体300和加强构件200分体制造后组装,进一步便于生产制造和安装,降低电连接器100的成本。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加强构件200可以嵌入到塔部320内,以避免加强构件200凸出于塔部320,造成电连接器100体积增大。示例性地,塔部320的外侧面上可以设置有凹陷部330。加强构件200可以容纳在凹陷部330内。通过设置凹陷部330,可以对加强构件200进行定位,确保加强构件200位于预期的位置处。并且,还可以降低电连接器100的结构尺寸,电连接器100较为精致小巧。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凹陷部330可以延伸至塔部320的顶面。加强构件200可以从塔部320的上方沿着垂向方向Z插入至凹陷部330。由于塔部320的顶面通常位于便于操作的一侧,因此通过这种设置,加强构件200较为容易组装,电连接器100的生产成本低廉。
更进一步地,如图5-6所示,塔部320可以包括一对侧壁341和一个端壁342。一对侧壁341可以沿着纵向方向X-X延伸且分别位于插槽301的两侧。优选地,一对侧壁341之间的距离可以与插槽301的横向宽度相同。端壁342可以通过焊接、粘合等任意方式连接至一对侧壁341。端壁342可以封闭插槽301的端部。凹陷部330可以包括一对侧凹陷部331和端凹陷部332。一对侧凹陷部331可以分别位于一对侧壁341上。端凹陷部332可以位于端壁342上。端凹陷部332可以连接在一对侧凹陷部331之间。通过这种设置,塔部320以及其上的凹陷部330的结构简单,便于开模制造。优选地,加强构件200可以设置在塔部320的上部。当连接至电连接器100的电子卡5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时,电子卡500上离座体310越远的地方,晃动的幅度越大,对塔部320产生的冲击也就越大。加强构件200设置在塔部320的上部,有助于抵靠这种晃动,提高塔部320的抗冲击性能。具体地,加强构件200可以包围一对侧壁341和端壁342的上部,加强构件200可以从塔部320的外侧包住塔部320的三个侧面,在纵向方向X-X和横向方向Y-Y上都可以对塔部320起到加强作用。
虽然图中示出的凹陷部330的各个部分均位于塔部320的外侧面上,但是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凹陷部330还可以位于塔部320的内侧面上或者位于塔部320的墙体(包括侧壁341和端壁342)内。可选地,还可以采用上述多种方式的结合,例如,凹陷部330还可以部分位于塔部320的外侧面上,部分位于塔部320的墙体内。
再进一步地,如图5-6所示,一对侧凹陷部331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底面上可以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卡槽351。如图8所示,加强构件200可以包括加强本体220和第一凸耳211。加强本体220的横截面可以呈U形,U形的开口可以面向相对侧的塔部320。也就是说,当两个塔部320上都设置有加强构件200时,U形的加强构件200的开口彼此相对,以便接收电子卡500的两端。第一凸耳211可以从加强本体220的底部向下延伸。第一凸耳211可以卡接至第一卡槽351内。示例性地,第一凸耳211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卡入到第一卡槽351内。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对加强构件200起到固定作用。并且,还可以使加强构件200的垂向方向Z的尺寸尽可能延长,较大限度地保护塔部320,避免绝缘本体300变形或开裂。此外,将连接加强构件200的卡槽设置在侧壁341上,而未设置在端壁342上,意味着加强构件200在对应于侧壁341的部分处可以具有较大的垂向高度,而在对应于端壁342的部分处可以具有较小的垂向高度。这样,端壁342上就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后文将要描述的锁孔380。锁孔380足够大,一方面便于锁扣400上的第三凸耳213的加工;另一方面,锁孔380足够大还有利于空气经由该锁孔380流通,从而有利于散热。
可选地,如图5-6所示,一对侧壁341中的一个或两个上的顶面上可以设置有开槽360。开槽360与其所在的侧壁341上的侧凹陷部331可以沿着纵向方向X-X相邻且连通。如图8所示,加强构件200可以包括加强本体220和倒钩230。加强本体220可以呈U形,以形成开口201。倒钩230可以从开口201的边缘朝向开口201内侧延伸。倒钩230可以设置在开槽360内。通过这种设置,加强构件200可以形成类似环抱塔部320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强塔部320的强度,提升其抗冲击性能。
可选地,如图5-6所示,开槽360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第二卡槽352。如图8所示,加强构件200还可以包括从倒钩230的底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凸耳212。第二凸耳212可以卡接至第二卡槽352内。示例性地,第二凸耳21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卡入到第二卡槽352内。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对加强构件200起到固定作用。并且,还可以使加强构件200的垂向方向Z的尺寸尽可能延长,较大限度地保护塔部320,避免绝缘本体300变形或开裂。
可选地,如图8所示,倒钩230的顶部可以设置有倒角231。倒角231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当电子卡500沿垂向方向Z插入到插槽301时,倒角231可以避免刮伤电子卡500,有效地将电子卡500插至插槽301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加强构件200的顶部可以设置有手持部240。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手持部240将加强构件200从塔部320的上方插入至凹陷部330,这样操作较为舒适。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手持部240可以包括第一手持凹槽241和第二手持凹槽242。第一手持凹槽241和第二手持凹槽242可以相同或者不同。第一手持凹槽241和第二手持凹槽242可以间隔开设置。第一手持凹槽241和第二手持凹槽242间隔开的距离可以任意。这样,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两个手指夹持第一手持凹槽241和第二手持凹槽242,从而将加强构件200从塔部320的上方插入至凹陷部330。因此,该种结构的手持部240结构简洁、便于制造。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锁扣400处于锁合第一印刷电路板的锁合位置时,锁扣400可以伸入到塔部320的内侧,并且与塔部320卡合。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锁扣400处于锁合位置时,锁扣400相对于绝缘本体300的位置固定。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塔部320的结构,尽可能地降低锁扣400的至少位于座体310上方的部分的横向宽度和塔部320的横向宽度,电连接器100的散热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如图5-6所示,塔部320的面向锁扣400的侧面上可以设置有锁孔380。锁扣400处于锁合位置时可以伸入到锁孔380内与锁孔380卡合。这样固定锁扣400,可以使锁扣400锁合至绝缘本体300时的强度较高。
可选地,锁孔380可以沿着纵向方向X-X贯穿塔部320。这样既可以为塔部320与锁孔380卡接提供空间,又可以降低塔部320的用料,降低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锁扣400上设置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通孔420,通孔420与锁孔380连通。沿着纵向方向X-X观看,通孔420可以与锁孔380至少部分地重叠,以使两者连通形成空气流通通道。可选地,沿着纵向方向X-X、在塔部320和锁扣400之间可以设置间隙,间隙可以连通通孔420与锁孔380,这样,可以不管通孔420与锁孔380是否从纵向方向X-X观看上重叠。
可选地,如图7所示,锁扣400上可以设置有第三凸耳213。第三凸耳213的数量可以任意。第三凸耳213可以在锁扣400处于锁合位置时伸入到锁孔380内与锁孔380卡合。可选地,锁孔380内可以设置有与第三凸耳213配合卡合的卡合部381。通过这种设置,电连接器100的结构简洁、制造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锁扣400的上部的横向宽度可以大于锁扣400的下部的横向宽度。锁扣400的上部可以用于锁合第一印刷电路板。锁扣400的上部具有较大的横向宽度,可以确保锁扣400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来锁合第一印刷电路板。锁扣400的下部具有较小的横向宽度,可便于锁扣400的下部插入到座体310内,与座体310连接。第三凸耳213可以设置在锁扣400的下部上。由于塔部320的横向宽度有限,因此其上的锁孔380的横向宽度也是有限的,缩小锁扣400下部的横向宽度,可以将第三凸耳213直接设置在锁扣400下部的两侧,从而便于开模加工。
可选地,锁扣400的上部的横向宽度等于塔部320的横向宽度。沿着横向方向Y-Y观看,锁扣400与塔部320的中心对齐,锁扣400的上部覆盖塔部320。锁扣400的下部的横向宽度会略小于塔部320的横向宽度。锁扣400扣合至塔部320时,锁扣400沿着横向方向Y-Y不会凸出于塔部320,从而不会在相邻的电子卡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上形成阻碍。
由此,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若干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修改和改进,这些变型、修改和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
可以对本文图示和描述的结构进行各种改变。例如,上文针对卡缘连接器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还可以用于任何合适的电连接器,例如背板连接器、子卡连接器、堆叠连接器(stacking connector)、夹层连接器(mezzanineconnector)、I/O连接器、芯片插座(chip socket)、Gen Z连接器等。当这些连接器彼此紧邻地并排设置时,可能都会遇到阻碍空气流动的问题,该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可以为了在相邻的连接有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之间形成空气流通提供有利帮助。
而且,尽管上文参照垂直连接器描述了很多创造性方面,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方面不限于此。正如,创造性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无论是单独还是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创造性特征相结合,还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电连接器,诸如直角连接器和共面电连接器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并且/或者“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并且/或者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Claims (24)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座体和从所述座体的端部向上凸出的塔部;以及
锁扣,所述锁扣连接至所述绝缘本体的端部,所述锁扣用于在印刷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时锁合所述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锁扣的至少位于所述座体上方的部分和所述塔部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座体的横向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设置在所述塔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接收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加强构件具有开口,且所述插槽的端部延伸到所述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从所述塔部的外侧包住所述塔部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嵌入到所述塔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部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延伸至所述塔部的顶面,以使所述加强构件从所述塔部的上方插入至所述凹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接收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插槽从所述座体延伸到所述塔部,所述塔部包括位于所述插槽两侧的一对侧壁和位于所述插槽端部的一个端壁,所述凹陷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一对侧壁上的一对侧凹陷部、以及位于所述端壁上的端凹陷部,所述端凹陷部连接在所述一对侧凹陷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侧凹陷部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底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卡槽,所述加强构件包括加强本体和从所述加强本体的底部向下延伸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卡接至所述第一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侧壁中的一个或两个的顶面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与其所在的侧壁上的侧凹陷部沿着所述纵向方向相邻且连通,所述加强构件包括加强本体和倒钩,所述加强本体呈U形,所述U形的开口面向相对侧的塔部,所述倒钩从所述U形的开口边缘朝向所述U形的开口内侧延伸,所述倒钩设置在所述开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加强构件还包括从所述倒钩的底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卡接至所述第二卡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的顶部设置有倒角。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的顶部设置有手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手持凹槽和第二手持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设置在所述塔部的上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处于锁合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锁合位置时,所述锁扣伸入到所述塔部的内侧与所述塔部卡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部的面向所述锁扣的侧面上设置有锁孔,所述锁扣处于所述锁合位置时伸入到所述锁孔内与所述锁孔卡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沿着所述纵向方向贯穿所述塔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锁孔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上设置有第三凸耳,所述第三凸耳在所述锁扣处于所述锁合位置时伸入到所述锁孔内与所述锁孔卡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的上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锁扣的下部的横向宽度,所述锁扣的所述上部用于锁合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三凸耳设置在所述锁扣的所述下部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的所述上部的横向宽度等于所述塔部的横向宽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卡缘连接器。
23.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和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所述锁扣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锁合至所述电连接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系统还包括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连接器沿着横向方向并排布置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74284.8U CN214124158U (zh) | 2020-12-11 | 2020-12-11 | 电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
US17/386,252 US11710923B2 (en) | 2020-07-31 | 2021-07-27 | Compact, reliable card edge connector |
TW110209011U TWM624630U (zh) | 2020-07-31 | 2021-07-30 | 電連接器 |
TW110128135A TW202224276A (zh) | 2020-07-31 | 2021-07-30 | 電子連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74284.8U CN214124158U (zh) | 2020-12-11 | 2020-12-11 | 电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24158U true CN214124158U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751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74284.8U Active CN214124158U (zh) | 2020-07-31 | 2020-12-11 | 电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24158U (zh) |
-
2020
- 2020-12-11 CN CN202022974284.8U patent/CN2141241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756666B2 (ja) | 端子尾部配列装置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 |
US744550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ell | |
US7654866B2 (en) | Upr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11710923B2 (en) | Compact, reliable card edge connector | |
US10381776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latch member having a shorter length | |
US20100167584A1 (en) | Stacked-type connector | |
US1121174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7086889B2 (en) | Interlocking memb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494724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tail aligning device | |
WO2018090675A2 (zh) | 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 |
JPH08255658A (ja) | 雄型コンタクト、雌型コンタクトおよび一対の嵌合コンタクト | |
US20240014596A1 (en) | Robust card edge connector | |
US20230335931A1 (en) | Reliable, robust card edge connector | |
US669905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insertion guide mechanisms | |
US6634908B1 (en) |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bus | |
CN214124158U (zh) | 电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 |
US20240014585A1 (en) | Reliable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narrow latch | |
US6629849B2 (en) | Rotatably mated connector couple | |
CN114628924A (zh) | 电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 |
TW202406239A (zh) | 浮動電連接器 | |
US7108553B2 (en) | Memory card connector | |
CN219979841U (zh) | 电力板端连接器 | |
CN21309341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7405762U (zh) | 电连接器 | |
US20230038794A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higher space utiliz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