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9566A -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9566A
CN111139566A CN201811310838.5A CN201811310838A CN111139566A CN 111139566 A CN111139566 A CN 111139566A CN 201811310838 A CN201811310838 A CN 201811310838A CN 111139566 A CN111139566 A CN 111139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door
door ring
r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08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3108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9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9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9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37/00Circular lo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属于塑料编织机械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圈组件的轴承易损坏且不易更换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上门圈与下门圈之间设有多根转轴,所有转轴环形排列形成供梭子运行的滚动轨道,相邻两根转轴之间形成供经丝穿过的进丝通道,转轴的上端通过上轴承连接于上门圈且转轴的下端通过下轴承连接于下门圈使相邻两根转轴之间进丝通道宽度增加,上轴承固定于上门圈的上表面和/或下轴承固定于下门圈的下表面。本发明主要用于增加进丝通道的宽度,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采用上述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降低机器的使用成本,确保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机械,特别是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采用该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的塑料圆织机。
背景技术
为提高编织袋的生产效率,一般会考虑采用提高梭子运行速度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市场上出现了悬浮塑料圆织机,利用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滚柱或滚轮形成梭子运行的滚动轨道,梭子运行时受离心力作用而悬浮于上门圈、下门圈之间,因为不与上门圈、下门圈接触,梭子受到的摩擦阻力小,运行速度可以提升。但是由于梭子速度提高之后,其产生的离心力会增大,并且完全作用到滚柱或滚轮上,而滚柱或滚轮都是通过轴承安装在转轴上,梭子冲击滚柱或滚轮导致滚柱或滚轮旋转,使得轴承的载荷比较大,导致轴承的使用寿命下降。轴承一旦损坏,需要停机更换,更换轴承所费时间越长,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越大。为了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一般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增加轴承的数量,即在转轴上并列设置多个轴承,载荷被均摊,由于轴承相对于整个塑料圆织机而言是易损件,这种方式装配拆卸起来非常不方便,不利于编织袋生产企业长期使用。另外一种是增加轴承的尺寸,使用更大型号的轴承,由于相邻两个滚柱之间形成了经丝穿过的进丝通道,在常见的四梭或六梭的塑料圆织机上,上门圈和下门圈的尺寸基本是固定的,因此相邻两根转轴之间的中心距是固定的,如果轴承的外径变大,就会导致滚柱或滚轮的外径变大,相邻转轴上的滚柱或滚轮的间距就会变小,进丝通道的宽度就会变小,在编织过程中容易导致塑料丝被滚柱或滚轮缠绕,使得塑料丝断开,影响编织效率及质量,因此滚轮直径不能过大,即轴承在有限的空间内难以选择较大的尺寸。另外,由于轴承集中安装在上门圈与下门圈之间的较小空间内,轴承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难以及时散出,会加剧轴承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增加进丝通道的宽度,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和下门圈,上门圈与下门圈之间设有多根转轴,所有转轴环形排列形成供梭子运行的滚动轨道,相邻两根转轴之间形成供经丝穿过的进丝通道,转轴的上端通过上轴承连接于上门圈且转轴的下端通过下轴承连接于下门圈使相邻两根转轴之间进丝通道宽度增加,上轴承固定于上门圈的上表面和/或下轴承固定于下门圈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门圈的上表面安装有用于固定上轴承的上轴承座,上门圈设有供转轴穿过的上轴孔,上轴孔的直径小于上轴承外圈的外径,上门圈的上表面抵住上轴承外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或者上轴承座抵住上轴承外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上轴承内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一定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上轴承内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的上轴肩;或者,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上轴承内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二定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下门圈的下表面安装有用于固定下轴承的下轴承座,下门圈设有供转轴穿过的下轴孔,下轴孔的直径小于下轴承外圈的直径,下门圈的下表面抵住下轴承外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或者下轴承座抵住下轴承外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下轴承内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三定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下轴承内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的下轴肩;或者,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下轴承内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四定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外周设有减缓梭子冲击的胶套。
进一步的,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通过转轴轴向定位后保持固定间距;或者,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设有保持两者固定间距的支撑杆。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机架、主电机、梭子和门圈组件,门圈组件为上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主电机带动梭子在转轴形成的滚动轨道上作圆周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将上轴承和下轴承从上门圈、下门圈之间的位置移出,进丝通道的宽度尺寸只受转轴的直径影响,在保证转轴强度的情况下,因为轴承移走而节省出来的尺寸空间可以用来增加进丝通道的宽度尺寸,经丝穿过进丝通道的过程中更加不易与转轴接触磨损,降低经丝断裂的可能性。其次,使用上轴承和下轴承将转轴与上门圈、下门圈连接,从生产和装配方面减少零件数量,生产装配更容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第三,上轴承固定于上门圈的上表面,下轴承固定于下门圈的下表面,使得轴承型号的选择不受上门圈与下门圈之间有限的空间制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寿命更久的轴承;第四,在现有的圆织机上进行改造时,不需要对上门圈和下门圈的整体结构做改变,只需要增加固定上轴承和下轴承的结构即可;第五,由于上门圈、下门圈之间没有轴承,转轴位于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部分可以做成光轴段,经丝上下开交的过程中不会被转轴阻挡而意外断裂;第六,上轴承和下轴承位于进丝通道的外部,上轴承和下轴承旋转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出,也有利于提高上轴承和下轴承的使用寿命;第七,由于经丝输送过程中在进丝通道与上门圈、下门圈摩擦磨损产生粉尘,将上轴承和下轴承移出进丝通道后,能够降低粉尘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上堆积的可能性;第八,由于上轴承和下轴承安装在转轴的上下两端,因此只需要将转轴的两端轴头进行精加工,位于上轴承与下轴承之间的部分只要满足常规要求即可,可以降低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成本;第九,上轴承和下轴承位于进丝通道的外部,可以针对单一的轴承进行更换,即便在同一根转轴上,上轴承更换也可以不需要拆卸下轴承,反之亦然,更换上轴承和下轴承会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门圈1和下门圈2,上门圈1与下门圈2之间设有多根转轴3,所有转轴3环形排列形成供梭子9运行的滚动轨道,相邻两根转轴3之间形成供经丝穿过的进丝通道300,转轴3的上端通过上轴承41连接于上门圈1且转轴3的下端通过下轴承42连接于下门圈2使相邻两根转轴3之间进丝通道300宽度增加,上轴承41固定于上门圈1的上表面,下轴承42固定于下门圈2的下表面。
首先,将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从上门圈1、下门圈2之间的位置移出,进丝通道300的宽度尺寸只受转轴3的直径影响,在保证转轴3强度的情况下,因为轴承移走而节省出来的尺寸空间可以用来增加进丝通道300的宽度尺寸,经丝穿过进丝通道300的过程中更加不易与转轴3接触磨损,降低经丝断裂的可能性。其次,使用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将转轴3与上门圈1、下门圈2连接,从生产和装配方面减少零件数量,生产装配更容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第三,上轴承41固定于上门圈1的上表面,下轴承42固定于下门圈2的下表面,使得轴承型号的选择不受上门圈1与下门圈2之间有限的空间制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寿命更久的轴承;第四,在现有的圆织机上进行改造时,不需要对上门圈1和下门圈2的整体结构做改变,只需要增加固定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的结构即可;第五,由于上门圈1、下门圈2之间没有轴承,转轴3位于上门圈1和下门圈2之间的部分可以做成光轴段,经丝上下开交的过程中不会被转轴3阻挡而意外断裂;第六,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位于进丝通道300的外部,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旋转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出,也有利于提高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的使用寿命;第七,由于经丝输送过程中在进丝通道300与上门圈1、下门圈2摩擦磨损产生粉尘,将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移出进丝通道300后,能够降低粉尘在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上堆积的可能性;第八,由于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安装在转轴3的上下两端,因此只需要将转轴3的两端轴头进行精加工,位于上轴承41与下轴承42之间的部分只要满足常规要求即可,可以降低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成本;第九,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位于进丝通道300的外部,可以针对单一的轴承进行更换,即便在同一根转轴3上,上轴承41更换也可以不需要拆卸下轴承42,反之亦然,更换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会更加方便。
为了上轴承41的安装定位,减少对现有上门圈1的改造影响,可以在上门圈1的上表面安装有用于固定上轴承41的上轴承座11,上轴承座11可以通过螺钉与上门圈1连接固定,这样只需要在上门圈1设置螺纹孔即可,上门圈1设有供转轴3穿过的上轴孔100,上轴孔100的直径小于上轴承41外圈的外径,上门圈1的上表面抵住上轴承41外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上门圈1的上表面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平面,也可以为了定位上轴承41而设置一个容纳上轴承41的沉槽,相应可以降低整个门圈组件的高度。可以理解的,除了由上门圈1的上表面来轴向定位上轴承41,也可以直接将整个上轴承41固定在上轴承座11内,上轴承41通过上轴承座11固定在上门圈1的上表面,上轴承座11抵住上轴承41外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
为了将上轴承41轴向可靠定位,在转轴3设有抵住上轴承41内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一定位件31,第一定位件31可以采用轴向卡簧,也可以采用螺母加垫片等等常见方式,考虑到轴承防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上防尘盖12,上防尘盖12可以与上轴承座11固定连接,也可以与上门圈1固定连接。防尘盖33固定不动,而转轴3和上轴承41的内圈会旋转,如果在上防尘盖12与上轴承41的内圈之间设置能够承受轴向负载的轴承,也可以利用上防尘盖12对上轴承41的内圈进行轴向定位。
转轴3设有抵住上轴承41内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的上轴肩301,直接在转轴3上加工比较方便,也可以减少装配。本实施例中转轴3的上端轴头直径比位于上门圈1、下门圈2之间的部分的直径要小,在实施过程中,上轴承41尺寸较大,可以理解的,转轴3的上端轴头的直径可能会大于位于上门圈1、下门圈2之间的部分的直径。除了采用上轴肩301的结构,也可以在转轴3设有抵住上轴承41内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可以采用轴向卡簧,也可以采用螺母加垫片等等常见方式。
为了平衡上门圈1和下门圈2的受力环境,下轴承42的安装定位可以参考上轴承41。具体是下门圈2的下表面安装有用于固定下轴承42的下轴承座21,下门圈2设有供转轴3穿过的下轴孔200,下轴孔200的直径小于下轴承42外圈的直径,下门圈2的下表面抵住下轴承42外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同样可以理解的,除了由下门圈2的下表面来轴向定位下轴承42,也可以直接将整个下轴承42固定在下轴承座21内,下轴承42通过下轴承座21固定在下门圈2的下表面,下轴承座21抵住下轴承42外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
与上轴承座11类似,在转轴3设有抵住下轴承42内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三定位件32,第三定位件可以采用轴向卡簧,也可以采用螺母加垫片等等常见方式,由于粉尘向下飘落,很难落到下门圈2的下表面,因此一般可以不需要考虑下轴承42的防尘,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下防尘盖22盖住下轴承42。
同样的,转轴3设有抵住下轴承42内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的下轴肩302。除了采用下轴肩302的结构,也可以在转轴3设有抵住下轴承42内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四定位件,第四定位件可以采用轴向卡簧、螺母加垫片等等。
由于梭子9的底板一般是采用铝合金制成,而转轴3采用钢制成,因此防止两者刚性碰撞,可以在转轴3外周设有减缓梭子9冲击的胶套5。胶套5一般注塑在转轴3上形成一体,两者的接触面积大,可靠性高。设置胶套5后,为防止胶套5的上下端面形成台阶结构影响经丝的上下开交,可以将胶套5的上端伸入上门圈1、下端伸入下门圈2,这样胶套5的外周就是一个等直径的圆柱面,胶套5的上下端面形成台阶结构藏入上下门圈内,经丝上下开交与胶套5的外周侧面接触也不会被挂住而拉扯,而且胶套5的长度较长,与梭子9的底板接触面大,缓冲效果好。不设置胶套5,也可以在梭子9的底板上设置胶垫,这种情况下,进丝通道300的宽度更宽,对于经丝输送更有利。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转轴3在轴向上通过上轴承座11、上轴承41、下轴承42、下轴承座21良好在与上门圈1、下门圈2进行定位连接,因此上门圈1的重量可以由所有转轴3及其上的上轴承41、下轴承42分担,即上门圈1和下门圈2通过转轴3轴向定位后保持固定间距,这样在更换某一根或某几根转轴3上的轴承时,也不会影响其他转轴3及轴承对上门圈1的支撑作用。
转轴3除了采用实心轴,为减轻机器重量,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空心轴。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是将上轴承41固定于上门圈1的上表面,不同之处在于将下轴承42固定于下门圈2的内部,上门圈1与下门圈2之间没有轴承,同样可以达到增加进丝通道300宽度的效果,同时上轴承41更换方便。下轴承42可以通过卡簧或螺盖等常见方式固定在下门圈2的轴孔200内。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将下轴承42固定于下门圈2的下表面,同时将上轴承41固定于上门圈1的内部,上门圈1与下门圈2之间没有轴承,同样可以达到增加进丝通道300宽度的效果,同时下轴承42更换方便。
实施例三:
除了利用转轴3轴向定位后保持上门圈1与下门圈2之间的固定间距,也可以如图4所示,在上门圈1和下门圈2之间设有保持两者固定间距的支撑杆6,支撑杆6与转轴3在门圈组件的径向上排列,并且位于转轴3的外侧,不会影响梭子9运行,也不会影响经丝输送。本实施例中,上轴承41和下轴承42承受的轴向负载大大减小,使用寿命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对轴承的轴向定位可靠性要求降低,对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性能都可以降低,因此可以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实施例一和二。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机架、主电机、梭子和门圈组件,门圈组件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主电机带动梭子在转轴形成的滚动轨道上作圆周运动。上轴承和下轴承使用寿命高,不易损坏,塑料圆织机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减少上轴承和下轴承更换的频率,而且上轴承和/或下轴承更换方便,更换轴承短,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降低,经丝输送顺畅有序,有利于提高编织效率及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和下门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圈与下门圈之间设有多根转轴,所有转轴环形排列形成供梭子运行的滚动轨道,相邻两根转轴之间形成供经丝穿过的进丝通道,转轴的上端通过上轴承连接于上门圈且转轴的下端通过下轴承连接于下门圈使相邻两根转轴之间进丝通道宽度增加,上轴承固定于上门圈的上表面和/或下轴承固定于下门圈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圈的上表面安装有用于固定上轴承的上轴承座,上门圈设有供转轴穿过的上轴孔,上轴孔的直径小于上轴承外圈的外径,上门圈的上表面抵住上轴承外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或者上轴承座抵住上轴承外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上轴承内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一定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上轴承内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的上轴肩;或者,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上轴承内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二定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圈的下表面安装有用于固定下轴承的下轴承座,下门圈设有供转轴穿过的下轴孔,下轴孔的直径小于下轴承外圈的直径,下门圈的下表面抵住下轴承外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或者下轴承座抵住下轴承外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下轴承内圈的下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三定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下轴承内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的下轴肩;或者,所述转轴设有抵住下轴承内圈的上端进行轴向定位的第四定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周设有减缓梭子冲击的胶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通过转轴轴向定位后保持固定间距;或者,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设有保持两者固定间距的支撑杆。
10.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机架、主电机、梭子和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圈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主电机带动梭子在转轴形成的滚动轨道上作圆周运动。
CN201811310838.5A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Pending CN111139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0838.5A CN111139566A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0838.5A CN111139566A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9566A true CN111139566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1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0838.5A Pending CN111139566A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95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0270A (zh) * 2018-11-17 2019-03-08 雁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0270A (zh) * 2018-11-17 2019-03-08 雁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9566A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N103484997B (zh) 用于环锭纺纱机或环锭捻线机的钢领
CN209114098U (zh) 一种织布机丝线张紧力自动调节装置
CN209555467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N101956260B (zh) 纺纱锭子
CN102877192A (zh) 纬线编织机构
CN209260307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N108190624B (zh) 一种收卷机
CN209957950U (zh) 一种具有弹性胶圈支撑的细纱机锭子
CN210558600U (zh) 一种丝织机导杆外座的加强装置
CN213866649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
CN210684046U (zh) 一种耐磨细纱锭子
CN205662647U (zh) 化纤倍捻锭子
CN216040052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N21202556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全成型针织机纱筒结构
CN209786953U (zh) 一种电动推杆的丝杆稳定结构
CN211471727U (zh)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CN217948426U (zh) 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CN211339849U (zh) 一种圆织机
JPWO2020090305A1 (ja) 円筒ころ軸受
CN210561001U (zh) 一种悬浮圆织机
US3056251A (en) Twister rings
CN109440270A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N209957951U (zh) 一种具有弹性胶圈支撑的高速细纱机锭子
CN212293966U (zh) 梳栉吊架和具有其的经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