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1727U -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 Google Patents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1727U
CN211471727U CN201922228704.5U CN201922228704U CN211471727U CN 211471727 U CN211471727 U CN 211471727U CN 201922228704 U CN201922228704 U CN 201922228704U CN 211471727 U CN211471727 U CN 211471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le
wheel
ring
weaving machine
cir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87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益民
马胜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ujin Yonggu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ujin Yonggu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ujin Yonggu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ujin Yonggu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287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1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1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1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梭子,包括梭底板以及梭体,所述梭体与梭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梭体相对梭底板之间的安装角度为90±15°,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安装纡子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适于使纡子沿梭体长度方向安装。改变了纡子在梭子上的安装结构,由传统的平行安装改为现在的垂直安装,从而使梭子的长度可以不受纡子长度的影响,使梭子的长度做的更短。一种圆织机,包括上门环、下门环、扣门环以及内轨道,所述上门环和下门环之间设置扣门环,所述上门环下端、下门环上端以及扣门环之间形成环形梭道;所述环形梭道内安装多个上述的圆织机梭子。圆织机的转速可以相应调低,减少易损件,降低了噪声,增加了圆织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梭子以及圆织机。
背景技术
圆织机的梭子上载有纡子并引导纬纱进入梭道的机件,在圆织机上作连续圆周运动。
传统纡子在梭子上都是沿梭子长度方向安装的,纡子的长度的都是按照经编行业标准来的,因此,梭子为了能安装纡子,梭子的长度都是大于纡子的长度,可以这么说,纡子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梭子的长度。
圆织机内形成环形正弦梭道,当环形梭道周长一定的情况下,梭道内梭子的安装数量取决于梭子的长度;目前为了提升圆织机的织布产能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提升各个梭子在梭道内的移动速度,第二种是增加梭道内的梭子,目前第二种方式因为梭子的长度受限于纡子长度而无法实现,现在也只能通过第一种提速的方式来增加产能,但提速之后圆织机的故障率、噪音就都相应的增加了,部件磨损也加快了,圆织机寿命大大缩短。
综上所述,目前梭子存在的问题就是;梭子的长度受限于纡子的长度,致使梭子长度太长,无法做短。
目前圆织机存在的问题就是:圆织机梭道内因为梭子长度受限而不能安装更多数量的梭子来提升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织机梭子,解决以往梭子长度受限于纡子长度的缺陷;
同时,提供一种圆织机,解决目前圆织机梭道内因为梭子长度受限而不能安装更多数量的梭子来提升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织机梭子,包括梭底板以及梭体,所述梭体与梭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梭体相对梭底板之间的安装角度为90±15°,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安装纡子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适于使纡子沿梭体长度方向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弹性旋转设置的前纬轮以及旋转设置的后纬轮,所述前纬轮与后纬轮之间形成纡子安装区。
进一步的,所述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前安装座、前安装杆、前纬轮、前弹簧、前限位筒以及前锁紧螺栓;
所述前安装座与梭体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的前端与前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上套接前限位筒、前弹簧以及前纬轮,所述前锁紧螺栓旋接在前安装杆后端,适于挡住前纬轮脱离前安装杆;所述前限位筒内设置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位于第二台阶孔前方,所述第一台阶孔内设置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台阶孔内设置第二轴承,所述前限位筒经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前安装杆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纬轮内设置第三轴承与前安装杆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弹簧前端抵接第二轴承,所述前弹簧后端抵接第三轴承,所述前纬轮的前端位于前限位筒内,所述前限位筒适于限制前纬轮径向位置;
所述后纬轮旋转机构包括后安装座、后纬轮、后锁紧螺栓以及后隔圈,所述后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梭体上,所述后纬轮内安装第四轴承,所述后锁紧螺栓依次穿过第四轴承、后隔圈与梭体旋紧,所述后纬轮经第四轴承在后锁紧螺栓上做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梭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前跑轮和至少一个后跑轮,所述前跑轮和后跑轮适于与圆织机的扣门环内壁形成滚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梭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与圆织机上门环配合的上梭轮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圆织机下门环配合的下梭轮。
进一步的,所述梭体前端安装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前端设置有两个用于与圆织机内轨道滚动支撑配合的调节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侧向压紧纡子上纱线的压纱板。
另外方面,提供一种圆织机,包括上门环、下门环、扣门环以及内轨道,所述上门环和下门环之间设置扣门环,所述上门环下端、下门环上端以及扣门环之间形成环形梭道,所述环形梭道呈正弦曲线状分布,所述内轨道设置在上门环和下门环中心处;
所述环形梭道内安装多个上述的圆织机梭子,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前跑轮和后跑轮均与扣门环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上梭轮均与上门环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下梭轮均与下门环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调节滚轮均与内轨道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梭体围绕内轨道做周向均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一种圆织机梭子,改变了纡子在梭子上的安装结构,由传统的平行安装改为现在的垂直安装,从而使梭子的长度可以不受纡子长度的影响,使梭子的长度做的更短。
提供一种圆织机,在梭道安装上述的梭子,梭子的安装数量可以相应的增加,圆织机在保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产量可以得到提高。同理,在保持原有产量的情况下,圆织机的转速可以相应调低,减少易损件,降低了噪声,增加了圆织机的使用寿命。
圆织机在保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梭子数量,改进后的梭子对于圆织机凸轮曲线的坡度要求与原来一致,只是减少凸轮平端长度,增加曲线等分数量,从而满足增加梭子的要求,提高产量。
圆织机所要求的梭子数不变时,改进后的梭子对于圆织机凸轮曲线的坡度要求就会变小,凸轮曲线上下坡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水平方向的长度,曲线坡度变缓,减少梭子的冲击力,减少易损件,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圆织机梭子(未安装纡子)示意图;
图2是圆织机梭子(安装纡子)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梭子的仰视图;
图4是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示意图;
图5是后纬轮旋转机构示意图;
图6是梭子与圆织机中上门环、下门环、扣门环以及内轨道之间的配合图;
图7是圆织机俯视图;
其中,1、梭底板,2、梭体,3、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31、前纬轮, 32、前安装座,33、前安装杆,34、前限位筒,35、第一轴承,36、第二轴承, 37、第三轴承,38、前弹簧,39、前锁紧螺栓;
4、后纬轮旋转机构,41、后纬轮,42、后安装座,43、后隔圈,44、第四轴承,45、后锁紧螺栓;
51、前跑轮,52、后跑轮;
61、上梭轮,62、下梭轮;
7、调节滚轮;
81、上门环,82、下门环,83、扣门环,84、内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圆织机梭子,包括梭底板1以及梭体2,所述梭体 2与梭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梭体2相对梭底板1之间的安装角度为90±15°,安装角度优选90°,即梭体2相对梭底板1之间呈垂直安装。所述梭体2上设置用于安装纡子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适于使纡子沿梭体2长度方向安装。
具体的,安装机构包括弹性旋转设置的前纬轮31以及旋转设置的后纬轮41,所述前纬轮31与后纬轮41之间形成纡子安装区。
具体的,如图4所示,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3包括前安装座32、前安装杆33、前纬轮31、前弹簧38、前限位筒34以及前锁紧螺栓39;所述前安装座32与梭体2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33的前端与前安装座32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33上套接前限位筒34、前弹簧38以及前纬轮31,所述前锁紧螺栓 39旋接在前安装杆33后端,适于挡住前纬轮31脱离前安装杆33;所述前限位筒34内设置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位于第二台阶孔前方,所述第一台阶孔内设置第一轴承35,所述第二台阶孔内设置第二轴承36,所述前限位筒34经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与前安装杆33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纬轮31内设置第三轴承37与前安装杆33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弹簧38前端抵接第二轴承36,所述前弹簧38后端抵接第三轴承37,前弹簧38 后端通过设置一个垫圈与第三轴承37抵接,所述前纬轮31的前端位于前限位筒34内,所述前限位筒34适于限制前纬轮31径向位置;前纬轮31通过第三轴承37实现旋转运动,前纬轮31经过前弹簧38实现弹簧运动,前限位筒34 通过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实现旋转运动,当前纬轮31在高速旋转的时候,前纬轮31发生径向偏动之后,前纬轮31与前限位筒34发生接触,前限位筒34 可以通过旋转来降低前纬轮31收到的旋转阻力。
所述后纬轮旋转机构4包括后安装座42、后纬轮41、后锁紧螺栓45以及后隔圈43,所述后安装座42固定设置在梭体2上,所述后纬轮41内安装第四轴承44,所述后锁紧螺栓45依次穿过第四轴承44、后隔圈43与梭体2旋紧,所述后纬轮41经第四轴承44在后锁紧螺栓45上做旋转。
具体的,为提升梭子移动的稳定性,所述梭底板1上设置至少一个前跑轮 51和至少一个后跑轮52,所述前跑轮51和后跑轮52适于与圆织机的扣门环83 内壁形成滚动配合,本实施例中,前跑轮51和后跑轮52的数量均为两个,梭子通过两个前跑轮51和后跑轮52与扣门环83内壁滚动支撑配合来提升梭子移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为提升梭子移动的稳定性,所述梭底板1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与圆织机上门环81配合的上梭轮61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圆织机下门环82配合的下梭轮62,本实施例中,上梭轮61和下梭轮62的数量均为两个,梭子通过两个上梭轮61和下梭轮62与上下两个门环滚动支撑配合来提升梭子移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为提升梭子移动的稳定性,所述梭体2前端安装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前端设置有两个用于与圆织机内轨道84滚动支撑配合的调节滚轮7。梭子通过调节滚轮7与内轨道84滚动支撑配合来提升梭子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梭子通过两个前跑轮51、两个后跑轮52、两个上梭轮61、两个下梭轮62以及两个调节滚轮7,一共十个滚动支撑点,保证单个梭子的稳定移动。
具体的,本实施中,梭体2上设置用于侧向压紧纡子上纱线的压纱板。压纱板的安装结构与现有梭子中的安装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纡子在安装的时候,纡子后端与后纬轮41抵接,前纬轮31通过向前按压来避让位置,使纡子前端与前纬轮31抵接,然后纡子前后两端被抵紧之后,依靠前纬轮31和后纬轮41实现旋转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梭子,使纡子相对梭底板1成垂直安装,使梭底板1的长度不受纡子长度的限制(现在梭底板1的长度只与纡子的直径相关),从而可以使梭子的长度做的更短。
实施例二
如图6图7所示,一种圆织机,包括上门环81、下门环82、扣门环83以及内轨道84,所述上门环81和下门环82之间设置扣门环83,所述上门环81 下端、下门环82上端以及扣门环83之间形成环形梭道,所述环形梭道呈正弦曲线状分布,所述内轨道84设置在上门环81和下门环82中心处。内轨道84 与上门环81和下门环82之间为同心设置。
所述环形梭道内安装多个上述的圆织机梭子,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前跑轮51和后跑轮52均与扣门环83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上梭轮 61均与上门环81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下梭轮62均与下门环 82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调节滚轮7均与内轨道84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梭体2围绕内轨道84做周向均布。
单个梳子在圆织机上通过两个前跑轮51、两个后跑轮52、两个上梭轮61、两个下梭轮62以及两个调节滚轮7,一共十个滚动支撑点,保证单个梭子在圆织机上的稳定移动。
在采用了上述梭子之后,各个梭子上安装的纡子以圆织机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形状分布,各个纡子不会占据梭道在周长方向的空间,现在只占据圆织机直径方向上的空间,使梭道内可以安装更多梭子。
圆织机在采用了上述梭子之后具有以下优点:1、在保持圆织机梭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梭子长度减小,在梭道内可以安装更多的梭子,梭子总数的增加将使机器的产量提高;2、圆织机所要求的梭子数不变时,改进后的梭子对于圆织机凸轮曲线的坡度要求就会变小,凸轮曲线上下坡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水平方向的长度,曲线坡度变缓,减少梭子的冲击力,减少易损件,降低噪音。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包括梭底板以及梭体,所述梭体与梭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梭体相对梭底板之间的安装角度为90±15°,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安装纡子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适于使纡子沿梭体长度方向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弹性旋转设置的前纬轮以及旋转设置的后纬轮,所述前纬轮与后纬轮之间形成纡子安装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所述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前安装座、前安装杆、前纬轮、前弹簧、前限位筒以及前锁紧螺栓;
所述前安装座与梭体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的前端与前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上套接前限位筒、前弹簧以及前纬轮,所述前锁紧螺栓旋接在前安装杆后端,适于挡住前纬轮脱离前安装杆;所述前限位筒内设置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位于第二台阶孔前方,所述第一台阶孔内设置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台阶孔内设置第二轴承,所述前限位筒经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前安装杆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纬轮内设置第三轴承与前安装杆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弹簧前端抵接第二轴承,所述前弹簧后端抵接第三轴承,所述前纬轮的前端位于前限位筒内,所述前限位筒适于限制前纬轮径向位置;
所述后纬轮旋转机构包括后安装座、后纬轮、后锁紧螺栓以及后隔圈,所述后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梭体上,所述后纬轮内安装第四轴承,所述后锁紧螺栓依次穿过第四轴承、后隔圈与梭体旋紧,所述后纬轮经第四轴承在后锁紧螺栓上做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所述梭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前跑轮和至少一个后跑轮,所述前跑轮和后跑轮适于与圆织机的扣门环内壁形成滚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所述梭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与圆织机上门环配合的上梭轮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圆织机下门环配合的下梭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所述梭体前端安装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前端设置有两个用于与圆织机内轨道滚动支撑配合的调节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侧向压紧纡子上纱线的压纱板。
8.一种圆织机,其特征是,包括上门环、下门环、扣门环以及内轨道,所述上门环和下门环之间设置扣门环,所述上门环下端、下门环上端以及扣门环之间形成环形梭道,所述环形梭道呈正弦曲线状分布,所述内轨道设置在上门环和下门环中心处;
所述环形梭道内安装多个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圆织机梭子,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前跑轮和后跑轮均与扣门环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上梭轮均与上门环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下梭轮均与下门环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调节滚轮均与内轨道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梭体围绕内轨道做周向均布。
CN201922228704.5U 2019-12-12 2019-12-12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Active CN211471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8704.5U CN211471727U (zh) 2019-12-12 2019-12-12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8704.5U CN211471727U (zh) 2019-12-12 2019-12-12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1727U true CN211471727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5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8704.5U Active CN211471727U (zh) 2019-12-12 2019-12-12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1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71727U (zh)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KR950001717B1 (ko) 환편기에 있어서 적극형 실 이송장치
CN110820133A (zh)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CN102677376B (zh) 一种织机的变径控制机构
CN1600925A (zh) 滚动轨道无梭轮塑料圆织机
CN1094690A (zh) 纱线制动装置
CN201214268Y (zh) 无梭轮悬浮式圆织机
CN214495212U (zh) 一种纺织机用自动绕线装置
CN216040052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N219260398U (zh) 三维编织机的振动导向环
CN111020851B (zh) 一种大圆机的纱线张紧装置
CN210657318U (zh) 一种圆织机
CN215560946U (zh) 新型圆织机
CN211339849U (zh) 一种圆织机
CN220284341U (zh) 一种无梭轮悬浮圆织机的轨道框架
CN209957120U (zh) 一种织布机的纱线引导环
CN208844255U (zh) 一种圆织机
CN108796777B (zh) 一种圆织机
CN203128773U (zh) 一种三梭大口径型圆织机
CN206376085U (zh) 一种多功能高速编织机
CN110565257B (zh) 用于提花圆织机的输纱支架机构
CN113668123A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N218969487U (zh) 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
CN215481549U (zh) 新型圆织机
CN219586294U (zh) 一种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