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1549U - 新型圆织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圆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1549U
CN215481549U CN202120676856.6U CN202120676856U CN215481549U CN 215481549 U CN215481549 U CN 215481549U CN 202120676856 U CN202120676856 U CN 202120676856U CN 215481549 U CN215481549 U CN 215481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le
door ring
roller
fram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68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强
陈轻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anyi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anyi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anyi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anyi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68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1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1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1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圆织机,包括门圈组件和梭子组件,门圈组件包括滚轮装置,滚轮装置包括有安装轴以及设置于安装轴上的滚轮,滚轮的两端分别靠近上门圈的底面以及下门圈的顶面设置;梭子组件包括有梭子架,于梭子架上设置有曲面结构的梭板,梭板的外侧面与滚轮滚动接触。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1、滚轮由现有的多个结构设计优化为单个设计,这种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加工过程中同一个滚轮出现大小不同的问题,同时,还减小了加工的难度,减少了易损件的数量,单一滚轮长度较长,增加了梭板与滚轮的接触面积,降低运行过程中出现跳动的问题;2、梭板的外侧面设置胶板,增加了胶板与梭板的接触面积,这样减小了梭板脱胶的机率。

Description

新型圆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单滚轮型新型圆织机。
背景技术
圆织机是指用于编织筒布的工业设备,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圆织机的结构如下:包括有圆织机机架,在圆织机机架的顶横梁上安装有圆织机主机,圆织机主机包括有门圈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门圈内的梭子组件,门圈包括有上门圈以及下门圈,在上门圈以及下门圈之间设置了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安装轴,在安装轴上套设有至少两个滚轮(一般为两个),全部的滚轮成两组设置并分别靠近上门圈以及下门圈设置。
在编织过程中,梭子组件可旋转地设置在门圈内,为了保证梭子组件的稳定旋转,梭子组件(梭子组件中的梭板)与安装轴上的两个滚轮采用滚动接触,这样可以保证梭子组件稳定旋转而不发生晃动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却经常发生梭子组件晃动问题,经过技术人员的分析可知:同轴设置的多个滚轮(同一个安装轴上所安装的两个滚轮)由于多种因素,会导致其表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或者由于梭子组件对滚轮施加的作用力并非是理想状态下的均匀施力等原因,滚轮也会由于受力不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差异,无论是滚轮不同程度的磨损,还是不同滚轮存在不同的变形,都会导致梭子组件受力不均衡而出现振动或者晃动,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织布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梭子组件会出现震动或者晃动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圆织机,该新型圆织机包括:
门圈组件,所述门圈组件包括有门圈架、上门圈、下门圈以及滚轮装置,所述门圈架为环形框架结构,所述上门圈设置于所述门圈架的顶面上,所述下门圈设置在所述门圈架的底面上,所述上门圈与所述下门圈之间形成旋转空间,所述滚轮装置包括有安装轴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轴上的滚轮,所述安装轴竖直设置在所述门圈架上,所述滚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滚轮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上门圈的底面以及所述下门圈的顶面设置;
梭子组件,所述梭子组件包括有梭子架,于所述梭子架上设置有曲面结构的梭板,所述梭板的外侧面与所述滚轮滚动接触。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圆织机中,相对于所述梭子架可转动地设置有梭轮,所述梭轮的旋转向量与所述滚轮的旋转向量垂直;所述梭轮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梭轮设置在所述梭子架的上侧并可与所述上门圈的底面滚动接触,其中另两个所述梭轮设置在所述梭子架的下侧并可与所述下门圈的顶面滚动接触。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圆织机中,所述梭板为长条状弧形板式结构;所述梭板的外侧面为平滑曲面,用于与所述滚轮滚动接触;所述梭板内侧面设置有弧板上段、弧板中段加强筋及弧板下段,所述梭轮通过螺钉设置于所述弧板上段与所述弧板下段上,所述弧板中段加强筋与所述梭子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圆织机中,所述梭板为金属梭板,所述梭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圆织机中,于所述外侧面上设置有胶板。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圆织机中,所述胶板胶粘于所述梭板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圆织机中,所述滚轮装置包括有所述安装轴、所述滚轮、套管以及端头;所述滚轮为圆管结构,所述端头设置在所述滚轮的两端,于所述滚轮内并靠近所述滚轮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轴承,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滚轮内,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相抵,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端头、其中一个所述轴承、所述套管、其中另一个所述轴承以及其中另一个所述端头后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安装轴通过所述限位螺母以及所述紧固螺母固定在所述门圈架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圆织机中,所述滚轮为金属滚轮,所述滚轮为一体式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圆织机,该新型圆织机包括门圈组件和梭子组件,门圈组件包括有门圈架、上门圈、下门圈以及滚轮装置,滚轮装置包括有安装轴以及设置于安装轴上的滚轮,安装轴竖直设置在门圈架上,滚轮为一体式结构,滚轮的两端分别靠近上门圈的底面以及下门圈的顶面设置;梭子组件包括有梭子架,于梭子架上设置有曲面结构的梭板,梭板的外侧面与滚轮滚动接触。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圆织机中,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1、滚轮由现有的多个结构设计(上下两个)优化为单个设计,这种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加工过程中同一个滚轮出现大小不同的问题,同时,还减小了加工的难度,减少了易损件的数量,单一滚轮长度较长(没有滚轮间隙),增加了梭板与滚轮的接触面积,降低运行过程中出现跳动的问题;2、梭板的外侧面设置胶板,增加了胶板与梭板的接触面积,这样减小了梭板脱胶的机率;3、门圈(具体是指上门圈以及下门圈)用于与梭轮接触的面采用了两端台阶结构,同时还增加了导圈,导圈能够配合梭子架将梭轮限位在导圈与梭子架之间,如果出现断丝的情况,梭轮也能够被卡在导圈与梭子架之间,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断丝带来的飞梭出现;4、将门圈设计为多台阶面结构,可防止梭轮运行轨道上灰尘的堆积,减少梭轮的磨损;5、第一台阶段与第二台阶段之间设置了过渡段,过渡段优选为平滑面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经丝损伤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圆织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圈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梭子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上门圈1、下门圈2、安装轴3、滚轮4、梭子架5、梭板6、
梭轮7、胶板8、套管9、端头10、上门圈第一台阶段11、
上门圈第二台阶段12、上门圈导圈段13、下门圈第一台阶段14、下门圈第二台阶段15、下门圈导圈段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圆织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圈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梭子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圆织机,该新型圆织机的结构如下:包括有圆织机机架,在圆织机机架的顶横梁上安装有圆织机主机,圆织机主机包括有门圈以及梭子组件,梭子组件由驱动装置驱动可在门圈内做旋转运动,从而编织筒布。具体地,门圈包括有门圈架,通过门圈架安装了上门圈1以及下门圈2,上门圈1与下门圈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了旋转空间,梭子组件包括有梭子架5,梭子架5由驱动装置提供动力进行旋转运动,在梭子架5的外缘(相对于梭子架5的旋转中心而言,远离梭子架5的旋转中心的位置为梭子架5的外缘、靠近梭子架5旋转中心的位置为梭子架5的内缘)设置了梭板6,梭子架5能够带动梭板6在门圈内进行旋转。
梭板6在其设计轨道内稳定旋转决定了筒布编织质量的高低,梭板6越稳定,筒布越能够保持高质量。为了提高梭板6在门圈内旋转的稳定性(具体是指不发生晃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设计:1、在上门圈1以及下门圈2之间设置了滚轮4,由梭板6的外侧面与滚轮4滚动接触;2、在梭板6或者在梭子架5上设置梭轮7,由梭轮7与上门圈1以及下门圈2滚动接触,这样通过滚轮4以及梭轮7加上梭子架5对梭板6固定连接结构,能够将梭板6限制在滚轮4、两个梭轮7以及梭子架5之间进行高稳定性的旋转。
对于上述的第一个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针对门圈组件而言:门圈组件包括有门圈架(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为不锈钢或者铝型材,这样能够保证门圈架具有较高的机构强度,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上门圈1(环形结构,整体近似于一个环形板,上门圈1可以采用不锈钢或者工程塑料制成)、下门圈2(环形结构,整体近似于一个环形板,下门圈2可以采用不锈钢或者工程塑料制成)以及滚轮4装置(设置在上门圈1以及下门圈2之间)。
门圈架为环形框架结构,上门圈1设置于门圈架的顶面上(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下门圈2设置在门圈架的底面上(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上述的顶面以及底面是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下而言。上门圈1与下门圈2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旋转空间(用于梭子组件在其中进行旋转运动)。
滚轮4装置包括有安装轴3(金属轴)以及设置于安装轴3上的滚轮4(直圆筒结构),安装轴3竖直设置在门圈架上,滚轮4为一体式结构,滚轮4的两端分别靠近上门圈1的底面以及下门圈2的顶面设置,这样,在一根安装轴3上仅设置一个长度较长的滚轮4,相比于传统对的多滚轮4结构设计而言,采用单一的一个长滚轮4结构,能够有效保证整个滚轮4的磨损程度一致,避免出现滚轮4磨损程度不一的情况,可以有效解决梭板6震动、晃动的问题。
针对梭子组件而言:梭子组件包括有梭子架5,于梭子架5上设置有曲面结构(朝向梭板6的旋转中心方向弯曲)的梭板6,梭板6的外侧面与滚轮4滚动接触,在本实用新型中,梭板6为金属板式结构,优选为不锈钢,或者是铝型材。
相对于梭子架5可转动地设置有梭轮7,梭轮7的旋转向量与滚轮4的旋转向量垂直,具体地,梭轮7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梭轮7设置在梭子架5的上侧并可与上门圈1的底面滚动接触,其中另一个梭轮7设置在梭子架5的下侧并可与下门圈2的顶面滚动接触,这样,通过两个梭轮7以及一个滚轮4能够对梭板6提供三个方向(上、下、前)的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梭板6的结构如下:梭板6为长条状弧形板式结构,沿梭板6的外侧面(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平滑曲面,用于与滚轮4滚动接触,梭板6的内侧面设置设置有弧板上段、弧板中段加强筋及弧板下段,梭轮7通过螺钉设置于所述弧板上段与所述弧板下段上,弧板中段加强筋与梭子架5固定连接。
具体地,梭板6为金属梭板,梭板6为一体式结构。
为了提高滚轮4的结构强度以降低滚轮4的形变几率,本实用新型将滚轮4设计为金属滚轮4结构。梭板6优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果梭板6与滚轮4之间接触,其为硬性接触,不仅会加剧梭板6与滚轮4的磨损,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噪声。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于外侧面上设置有胶板8,胶板8为橡胶层或者PVC塑料层。具体地,胶板8胶粘于梭板6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滚轮4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有安装轴3、滚轮4、套管9以及端头10;滚轮4为圆管结构,端头10设置在滚轮4的两端,于滚轮4内并靠近滚轮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轴承,套管9设置于滚轮4内,套管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相抵,安装轴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母,安装轴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端头10、其中一个轴承、套管9、其中另一个轴承以及其中另一个端头10后设置有紧固螺母,安装轴3通过限位螺母以及紧固螺母固定在门圈架上。端头10的结构设计以能够安装在滚轮4的端部并能够将轴承卡住为设计标准,其具体结构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滚轮4采用实心结构,在滚轮4的中心轴线位置上设置一个与滚轮4同轴的滚轮孔,在滚轮4的两端设置安装槽,将轴承采用过盈安装的方式装配在安装槽中,这样也能够实现滚轮4在安装轴3上的安装。
对于上述的第二个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门圈具体可以分为上门圈1以及下门圈2,在竖直方向上(在圆织机正常使用状态下),上门圈1设置于下门圈2的上方(上门圈1以及下门圈2均安装在门圈架上),上门圈1的下侧面为上门圈1工作面,下门圈2的上侧面为下门圈2工作面,上门圈1工作面与下门圈2工作面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并形成有旋转空间,在上门圈1的外缘指向上门圈1的内缘方向上、上门圈1工作面包括有上门圈第一台阶段11、上门圈第二台阶段12以及上门圈导圈段13,在竖直方向上、上门圈第一台阶段11高于上门圈第二台阶段12、上门圈第二台阶段12高于上门圈导圈段13,上门圈第一台阶段11以及上门圈第二台阶段12均为平面结构,在下门圈2的外缘指向下门圈2的内缘方向上、下门圈2工作面包括有下门圈第一台阶段14、下门圈第二台阶段15以及下门圈导圈段16,在竖直方向上、下门圈第一台阶段14低于下门圈第二台阶段15、下门圈第二台阶段15低于下门圈导圈段16,下门圈第一台阶段14以及下门圈第二台阶段15均为平面结构;梭子组件,梭子组件可于旋转空间中相对于门圈做旋转运动。
上门圈第一台阶段11、上门圈第二台阶段12、下门圈第一台阶段14以及下门圈第二台阶段15均为平面结构,并且,上门圈第一台阶段11与上门圈第二台阶段12平行,下门圈第一台阶段14与下门圈第二台阶段15平行。
具体地,上门圈导圈段13的横截面为凸圆面结构;下门圈导圈段16的横截面为凸圆面结构。
第一台阶段与第二台阶段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为了避免出现尖锐的棱角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设计:上门圈第一台阶段11与上门圈第二台阶段12之间设置有上门圈过渡段;下门圈第一台阶段14与下门圈第二台阶段15之间设置有下门圈过渡段。进一步地,上门圈过渡段为平滑曲面结构;下门圈过渡段为平滑曲面结构。
具体地,上门圈1为金属上门圈1,上门圈1为一体式结构;下门圈2为金属下门圈2,下门圈2为一体式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圆织机中,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1、滚轮4由现有的多个结构设计(上下两个)优化为单个设计,这种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加工过程中同一个滚轮4出现大小不同的问题,同时,还减小了加工的难度,减少了易损件的数量,单一滚轮4长度较长(没有滚轮4间隙),增加了梭板6与滚轮4的接触面积,降低运行过程中出现跳动的问题;2、梭板6的外侧面设置胶板8,增加了胶板8与梭板6的接触面积,这样减小了梭板6脱胶的机率;3、门圈(具体是指上门圈1以及下门圈2)用于与梭轮7接触的面采用了两端台阶结构,同时还增加了导圈,导圈能够配合梭子架5将梭轮7限位在导圈与梭子架5之间,如果出现断丝的情况,梭轮7也能够被卡在导圈与梭子架5之间,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断丝带来的飞梭出现;4、将门圈设计为多台阶面结构,可防止梭轮7运行轨道上灰尘的堆积,减少梭轮7的磨损;5、第一台阶段与第二台阶段之间设置了过渡段,过渡段优选为平滑面结构(优选为斜面),可以有效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经丝损伤的问题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新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圈组件,所述门圈组件包括有门圈架、上门圈(1)、下门圈(2)以及滚轮装置,所述门圈架为环形框架结构,所述上门圈设置于所述门圈架的顶面上,所述下门圈设置在所述门圈架的底面上,所述上门圈与所述下门圈之间形成旋转空间,所述滚轮装置包括有安装轴(3)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轴上的滚轮(4),所述安装轴竖直设置在所述门圈架上,所述滚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滚轮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上门圈的底面以及所述下门圈的顶面设置;
梭子组件,所述梭子组件包括有梭子架(5),于所述梭子架上设置有曲面结构的梭板(6),所述梭板的外侧面与所述滚轮滚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梭子架可转动地设置有梭轮(7),所述梭轮的旋转向量与所述滚轮的旋转向量垂直;
所述梭轮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梭轮设置在所述梭子架的上侧并可与所述上门圈的底面滚动接触,其中另两个所述梭轮设置在所述梭子架的下侧并可与所述下门圈的顶面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梭板为长条状弧形板式结构;
所述梭板的外侧面为平滑曲面,用于与所述滚轮滚动接触;
所述梭板内侧面设置有弧板上段、弧板中段加强筋及弧板下段,所述梭轮通过螺钉设置于所述弧板上段与所述弧板下段上,所述弧板中段加强筋与所述梭子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梭板为金属梭板,所述梭板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外侧面上设置有胶板(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板胶粘于所述梭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装置包括有所述安装轴、所述滚轮、套管(9)以及端头(10);
所述滚轮为圆管结构,所述端头设置在所述滚轮的两端,于所述滚轮内并靠近所述滚轮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轴承,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滚轮内,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相抵,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端头、其中一个所述轴承、所述套管、其中另一个所述轴承以及其中另一个所述端头后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安装轴通过所述限位螺母以及所述紧固螺母固定在所述门圈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为金属滚轮,所述滚轮为一体式结构。
CN202120676856.6U 2021-04-02 2021-04-02 新型圆织机 Active CN215481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6856.6U CN215481549U (zh) 2021-04-02 2021-04-02 新型圆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6856.6U CN215481549U (zh) 2021-04-02 2021-04-02 新型圆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1549U true CN215481549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3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6856.6U Active CN215481549U (zh) 2021-04-02 2021-04-02 新型圆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1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81549U (zh) 新型圆织机
JP2013087394A (ja) 織機の張力検出装置
CN215560946U (zh) 新型圆织机
CN105780275A (zh)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CN212177640U (zh) 一种织布机连杆用连接结构
CN112779755A (zh) 一种具有可调式切布模块的纺织用卷布装置
CN215668398U (zh) 一种穿综杆以及织机综框
CN112607466B (zh) 一种卷布机用安装分离输送机构
CN211198063U (zh) 一种带有张紧调节装置的并轴机
CN210711921U (zh) 一种钢筘装置
CN210420339U (zh) 综丝杆上导向装置
CN214361978U (zh) 一种内置排风气道除尘的喷织设备
CN213232643U (zh) 一种圆织机的门圈组件
CN213866649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
CN220376863U (zh) 一种应用于织机的开口连杆机构
CN219157106U (zh) 一种面料提花机
CN218989561U (zh) 一种应用于圆织机上的支撑轴组件
CN212611155U (zh) 织机用废边剪刀凸轮结构
CN219342458U (zh) 一种圆织机的整梭机构
CN217127662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
CN219430217U (zh) 一种喷水织布机的纱架
CN213357885U (zh) 一种生产抗静电布料的剑杆织机送经机构
CN213866667U (zh) 高速喷气织机打纬装置
CN215289131U (zh) 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CN220284342U (zh) 一种无梭轮悬浮圆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