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8426U - 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8426U
CN217948426U CN202222424782.4U CN202222424782U CN217948426U CN 217948426 U CN217948426 U CN 217948426U CN 202222424782 U CN202222424782 U CN 202222424782U CN 217948426 U CN217948426 U CN 217948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main shaft
ring
main
p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47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贵能
臧正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Hongj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Hongj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Hongj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Hongj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47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8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8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8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呈竖直状转动连接于支架,主轴的上端通过传动齿轮一与针盘传动,中间通过传动齿轮二与下针筒的提花机构传动,下端通过传动齿轮三与动力端联动;所述主轴的下半段位置通过轴承座旋转支撑,轴承座与主轴之间通过轴承一和轴承二实现旋转支撑,轴承一和轴承二分别用于向上和向下双向轴向载荷,并在主轴的下半段形成两个径向限位位置。本实用新型提高主轴的支撑稳定性,简化了轴承安装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圆机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背景技术
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其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是目前针纺企业最为常用的设备之一。
针织大圆机是由机架、供纱机构、传动机构、润滑除尘(清洁)机构、电气控制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装置构成。其内部传动结构复杂,而最为主要的传动结构为其传动的主轴组件,由于大圆机的传动主轴较长,且呈竖立状态,在旋转过程中不仅会承载自重、其他部件的轴向作用的影响,还会受到齿轮传动所带来的径向作用,对主轴的传动稳定性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圆机主轴的稳定性,目前的圆机采用对组轴承进行旋转支撑,通过两组旋转安装在主轴外,对主轴进行旋转支撑,保持旋转过程的稳定;并且通过两组旋转轴承在轴向上形成两点支撑限位结构,能够减少主轴产生的轴向晃动情况;再者,在主轴的下端位置,安装一组推力轴承,通过推力轴承对主轴的自重作用进行支撑,进而维持主轴的轴向和径向的稳定性。虽然,上述结构理论上能够保持主轴的绝对稳定性,但是由于轴承数量较多,对于轴承安装位置的要求较高。
也有部分圆机采用推力滚子轴承来代替传统的推力轴承,但是,通常只在主轴的下端位置安装,主轴有自身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撑力保持平衡,在主轴振动过程中,推力轴承本身也容易产生振动而不稳定的情况,进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主轴不稳定的情况。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提高主轴的支撑稳定性,简化了轴承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呈竖直状转动连接于支架,主轴的上端通过传动齿轮一与针盘传动,中间通过传动齿轮二与下针筒的提花机构传动,下端通过传动齿轮三与动力端联动;所述主轴的下半段位置通过轴承座旋转支撑,轴承座与主轴之间通过轴承一和轴承二实现旋转支撑,轴承一和轴承二分别用于向上和向下双向轴向载荷,并在主轴的下半段形成两个径向限位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一和轴承二均为圆锥滚子轴承,滚子方向与主轴轴向倾斜,用于承载轴向载荷,且轴承一和轴承二的方向上下颠倒。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的上侧开设环槽一,轴承一的外圈通过环槽的下端面抵压定位,轴承一的内圈通过主轴的朝下的阶梯面抵压定位,滚子倾斜状抵压于内圈、外圈之间,通过轴承一可传递主轴向下的载荷。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的下侧开设环槽二,轴承二的外圈套设于环槽二的内周,并通过环槽二的上端面抵压定位,轴承一的内圈位于外圈的内周,与主轴之间通过弹性限位圈支撑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对应于轴承一的内圈下侧位置开设环槽三,弹性限位圈弹性套设于环槽三内实现定位,弹性限位圈的上端面与轴承二的内圈下端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环槽三的下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朝向主轴的外侧倾斜向下设置,弹性限位圈下侧与倾斜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的下侧设置端盖,端盖罩设与环槽二下侧将轴承二罩设在内。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内周上端形成向上逐渐扩大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内侧套设适配的锥形筒,锥形筒与锥形面之间相互抵压贴合;锥形筒的的上端固定有向外延伸的环形部一,环形部一的上端面与轴承二的外圈端面抵压,将轴承二抵压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部一的下端面与端盖的上端形成间隙,端盖通过锥形面与锥形筒向上抵压实现抵压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下端内侧设置限位轴套,锥形筒的下端固定有箱内延伸的环形部二,限位轴套的下端通过端盖内周的限位挡环抵压支撑,上端与环形部二相互抵压实现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主轴部分采用两组轴承共同对主轴进行旋转支撑,并改进优化了轴承的安装结构,提高了大圆机传动的主轴的结构稳定性。轴承一和轴承二呈上下布置安装的状态,在主轴的下半段位置形成两个径向限位位置,两个限位定的作用下,能够保持主轴的进行方向的稳定性,并尽可能消除主轴产生的摆动情况。
通过采用多组定位支撑的结构,可保持两组轴承的安装稳定性,上部的轴承一采用硬性的抵压方式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下侧的轴承二配合轴承一的工作,采用抵压限位的结构,维持轴承二的内圈、外圈的相对稳定性,形成相对稳定的旋转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的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形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限位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针盘;2、下针筒;3、提花机构;4、主轴;5、传动齿轮一; 6、传动齿轮二;7、传动齿轮三;8、轴承座;9、轴承一;10、轴承二;11、端盖;12、环槽三;121、倾斜面;13、弹性限位圈;15、限位轴套;14、锥形筒;141、锥形部;142、环形部一;143、环形部二;81、环槽一;82、环槽二; 101、内圈;102、外圈;111、限位挡环;112、锥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主轴4,所述主轴4呈竖直状转动连接于支架,主轴4的上端通过传动齿轮一5与针盘1传动,中间通过传动齿轮二6与下针筒2的提花机构3传动,下端通过传动齿轮三7 与动力端联动。动力端输入的动力传递至主轴4,带动主轴4旋转,形成大圆机传递机构中动力的输入,而后通过多组齿轮组机构,可将旋转动力分别输出至针盘1、下针筒2和提花片等部件当中,实现大圆机的传动工作。
由于大圆机的传动主轴4较长,且呈竖立状态,在旋转过程中不仅会承载自重、其他部件的轴向作用的影响,还会受到齿轮传动所带来的径向作用,对主轴4的传动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在主轴4部分采用两组轴承共同对主轴4 进行旋转支撑,并改进优化了轴承的安装结构,提高了大圆机传动的主轴4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1、2所示,在主轴4的下半段位置通过轴承座8旋转支撑,轴承座8内安装轴承一9和轴承二10,通过轴承一9和轴承二10实现旋转支撑。轴承一9和轴承二10分别用于向上和向下双向轴向载荷,其中轴承一9位于上侧,可承载主轴4向下的载荷压力作用,起到主要的轴向支撑的作用,轴承二 10位于下侧位置,配合轴承一9作用,并可缓冲向上的载荷。由于主轴4等部件本身具有一定的自重,因此在使用,并不会存在向上撺掇的情况,缓冲向上的载荷主要目的在是对转轴上下位置进行限位,并保持轴承二10自身的稳定性。
轴承一9和轴承二10呈上下布置安装的状态,在主轴4的下半段位置形成两个径向限位位置,两个限位定的作用下,能够保持主轴4的进行方向的稳定性,并尽可能消除主轴4产生的摆动情况。
具体地,轴承一9和轴承二10可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滚子方向与主轴4轴向倾斜,可承载轴向载荷,并在受压时可产生倾斜方向的作用力实现轴向、径向的支撑作用。并且轴承一9和轴承二10的方向上下颠倒,如图3所示的状态。。
在轴承座8的上侧开设环槽一81,将轴承一9安装在该环槽一81内。安装时,轴承一9的外圈102通过环槽的下端面抵压定位;轴承一9的内圈101通过主轴4的朝下的阶梯面抵压定位,通过对轴承一9上下定位,并通过主轴4 的自重产生向下的压力,可将轴承一9限制一个稳定的状态。滚子倾斜状抵压于内圈101、外圈102之间,通过轴承一9可传递主轴4向下的载荷,由于滚子呈锥形状态布置,在受到轴向的压力时,在内圈101、外圈102之间将形成一定自动对中作用,利于主轴4的安装和定位稳定性。
在轴承座8的下侧开设环槽二82,将轴承二10安装在该环槽二82内。安装时,轴承二10的外圈102套设于环槽二82的内周,外圈102的上端面与环槽二82的上端面相互抵压,实现对轴承二10的上侧位置定位。轴承一9的内圈101位于外圈102的内周,如图3所示,位于外圈102的内周靠下位置。内圈101与主轴4之间通过周面之间的摩擦相互套接,实现轴承二10的内午安与主轴4之间初步定位。
在主轴4外周安装弹性限位圈13,通过弹性限位圈13对与轴承二10内圈 101的下端面进行抵压定位,以在轴向方向上形成弹性的压力,维持轴承二10 的内圈101的相对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4、6所示,可在主轴4对应于轴承一9的内圈101下侧位置开设环槽三12,弹性限位圈13弹性套设在环槽三12内实现定位。弹性限位圈 13安装后,在主轴4的外周形成一个限位的支撑位置,弹性限位圈13的上端面与轴承二10的内圈101下端相抵。该弹性限位圈13可采用内部为金属骨架,外部包覆橡胶的结构,即具有一定的弹性,又具有一定的强度性能。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环槽三12的下端面设置为倾斜面121,倾斜面121朝向主轴 4的外侧倾斜向下设置,弹性限位圈13下侧与倾斜面121相抵。安装后通过倾斜面121与弹性限位圈13之间的压力作用,使得弹性限位圈13上形成环形稳定的压力。并且在受压后,使得弹性限位圈13可具有一定微量的弹性量,在形变浮动一定后,弹性限位圈13将与倾斜面121之间相抵,限制弹性限位圈13 的位置,避免过大的动作产生主轴4不稳定的情况。
如图2、3所示,轴承座8的下侧安装端盖11,并通过螺栓将端盖11安装固定。端盖11可罩设于环槽二82下侧,并将轴承二10罩设在内,起到对轴承二10的保护防护作用。
如图4、5所示,在端盖11的内周上端形成向上逐渐扩大的锥形面112,在锥形面112的内侧位置套设适配的锥形筒14,在锥形筒14的的上端固定有向外延伸的环形部一142,环形部一142的上端面与轴承二10的外圈102端面抵压。
锥形筒14与锥形面112之间相互抵压贴合,形成向上的支撑作用,并通过锥形筒14向环形部一142处传递受力,进而可实现与轴承二10之间的抵压作用,将轴承二10的外圈102抵压限位在一个稳定位置,进而保持轴承二1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端盖11安装后,在端盖11的上端位置与环形部一142的下端面之间不产生直接抵压,形成间隙。端盖11通过锥形面112与锥形筒14向上抵压实现抵压支撑,抵压过程中通过锥形面112与锥形筒14之间可形成一定的自动对中左右,在安装后能够保持锥形筒14对于外圈102的稳定压力。
在端盖11的下端内侧安装限位轴套15,在锥形筒14的下端固定有箱内延伸的环形部二143,环形部二143向内延伸在下侧形成平面;限位轴套15的下端通过端盖11内周的限位挡环111抵压支撑,上端与环形部二143相互抵压实现定位,通过上两端位置的抵压限位,可保持轴套的稳定性。环形部二143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或塑料材质,使得在抵压支撑过程中,保持抵压稳定,可缓冲振动压力,维持限位轴承等部件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地,可在限位轴套15与主轴4之间安装旋转密封件,进而维持轴承座8下侧位置的相对封闭性,对内部的轴承二10进行进一步防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包括主轴(4),所述主轴(4)呈竖直状转动连接于支架,主轴(4)的上端通过传动齿轮一(5)与针盘(1)传动,中间通过传动齿轮二(6)与下针筒(2)的提花机构(3)传动,下端通过传动齿轮三(7)与动力端联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的下半段位置通过轴承座(8)旋转支撑,轴承座(8)与主轴(4)之间通过轴承一(9)和轴承二(10)实现旋转支撑,轴承一(9)和轴承二(10)分别用于向上和向下双向轴向载荷,并在主轴(4)的下半段形成两个径向限位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一(9)和轴承二(10)均为圆锥滚子轴承,滚子方向与主轴(4)轴向倾斜,用于承载轴向载荷,且轴承一(9)和轴承二(10)的方向上下颠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8)的上侧开设环槽一(81),轴承一(9)的外圈(102)通过环槽的下端面抵压定位,轴承一(9)的内圈(101)通过主轴(4)的朝下的阶梯面抵压定位,滚子倾斜状抵压于内圈(101)、外圈(102)之间,通过轴承一(9)可传递主轴(4)向下的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8)的下侧开设环槽二(82),轴承二(10)的外圈(102)套设于环槽二(82)的内周,并通过环槽二(82)的上端面抵压定位,轴承一(9)的内圈(101)位于外圈(102)的内周,与主轴(4)之间通过弹性限位圈(13)支撑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对应于轴承一(9)的内圈(101)下侧位置开设环槽三(12),弹性限位圈(13)弹性套设于环槽三(12)内实现定位,弹性限位圈(13)的上端面与轴承二(10)的内圈(101)下端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三(12)的下端面为倾斜面(121),倾斜面(121)朝向主轴(4)的外侧倾斜向下设置,弹性限位圈(13)下侧与倾斜面(121)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8)的下侧设置端盖(11),端盖(11)罩设与环槽二(82)下侧将轴承二(10)罩设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的内周上端形成向上逐渐扩大的锥形面(112),所述锥形面(112)的内侧套设适配的锥形筒(14),锥形筒(14)与锥形面(112)之间相互抵压贴合;锥形筒(14)的上端固定有向外延伸的环形部一(142),环形部一(142)的上端面与轴承二(10)的外圈(102)端面抵压,将轴承二(10)抵压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一(142)的下端面与端盖(11)的上端形成间隙,端盖(11)通过锥形面(112)与锥形筒(14)向上抵压实现抵压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的下端内侧设置限位轴套(15),锥形筒(14)的下端固定有箱内延伸的环形部二(143),限位轴套(15)的下端通过端盖(11)内周的限位挡环(111)抵压支撑,上端与环形部二(143)相互抵压实现定位。
CN202222424782.4U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Active CN217948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4782.4U CN217948426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4782.4U CN217948426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8426U true CN217948426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4782.4U Active CN217948426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8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48426U (zh) 一种大圆机主传动轴组件
CN201483356U (zh) 一种研磨机磨头主轴结构
CN103657773B (zh) 一种滚子轴承式偏心套机构
CN108194511A (zh) 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架
CN2926271Y (zh) 纺织机锭子的减震装置
CN110864042A (zh) 一种切削辊支撑调心滚子轴承
CN206550459U (zh) 一种用于线切割的导轮
CN210636119U (zh) 一种应用于纺织机械的减震锭子
CN209957950U (zh) 一种具有弹性胶圈支撑的细纱机锭子
CN207921128U (zh) 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架
CN211202877U (zh) 一种滚轴筛轴端密封
CN101797719B (zh) 罗拉抛光机主轴装置
CN201851497U (zh) 一种新型调心式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CN214367002U (zh) 一种气密性好的液压油缸用导向套
CN214578397U (zh) 一种用于振动筛激振器的轴承压盖
US2909027A (en) Textile spindle
CN219752548U (zh) 一种高速花捻锭子用模压式半刚性吸振圈组
CN211438160U (zh) 一种气动卡盘配气环
CN216830305U (zh) 一种钢管内磨机用磨杆
CN211144449U (zh) 抽油机配重平衡机构及抽油机
CN218596757U (zh) 压力筛传动结构
CN111139566A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用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CN203625586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摆杆的防尘装置
CN211225627U (zh) 分切机放料架
CN212863456U (zh) 一种定型机的布料输送张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