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770A - 具有致动器单元和可拆卸地耦联的流体单元的计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致动器单元和可拆卸地耦联的流体单元的计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770A
CN111132770A CN201880061816.1A CN201880061816A CN111132770A CN 111132770 A CN111132770 A CN 111132770A CN 201880061816 A CN201880061816 A CN 201880061816A CN 111132770 A CN111132770 A CN 111132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unit
coupling part
actuator
flui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18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弗利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filed Critical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1/00Apparatus requiring external operation adapted at each repeated and identical operation to measure and separate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from a supply or container, without regard to weight, and to deliver it
    • G01F11/28Apparatus requiring external operation adapted at each repeated and identical operation to measure and separate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from a supply or container, without regard to weight, and to deliver it with stationary measuring chambers having constant volume during measurement
    • G01F11/42Apparatus requiring external operation adapted at each repeated and identical operation to measure and separate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from a supply or container, without regard to weight, and to deliver it with stationary measuring chambers having constant volume during measurement with supply or discharge valves of the rotary or oscillatory type
    • G01F11/44Apparatus requiring external operation adapted at each repeated and identical operation to measure and separate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from a supply or container, without regard to weight, and to deliver it with stationary measuring chambers having constant volume during measurement with supply or discharge valves of the rotary or oscillatory type for liquid or semi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25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characterised by flow controlling means, e.g. valves, located proximate the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05C11/1034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conducting intermittent application of small quantities, e.g. drops, of coat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of groups G01F1/00 - G01F13/00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ppliances are not adapted to particular types of such apparatus
    • G01F15/18Supports or connecting means for meters
    • G01F15/185Connecting means, e.g. bypass cond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致动器单元(60)和与其可拆卸地耦联的流体单元(10)的计量系统(100),其中,流体单元(10)具有喷嘴(20)以及可运动地支承的元件(30),致动器单元(60)具有致动器系统(90),以操纵流体单元(10)的可运动的元件(30),其中,流体单元(10)具有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而致动器单元(60)具有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可沿着插接轴线(S)插入彼此中以将流体单元(10)耦联到致动器单元(60)并且彼此耦联。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这种计量系统(100)的流体单元(10)和致动器单元(60)以及用于可拆卸地联接计量系统(100)的流体单元(10)与致动器单元(60)的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致动器单元和可拆卸地耦联的流体单元的计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致动器单元和与该致动器单元可拆卸地耦联的流体单元的计量系统。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这种计量系统的相应的流体单元和相应的致动器单元,以及一种无需工具而将计量系统的流体单元与致动器单元可拆卸地联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开头所述类型的计量系统用于在不同的应用中有针对性地计量待计量的介质、通常为液态的至粘稠的计量物质。在所述“微计量技术”的多种应用中对此需要将非常少量的介质非常精确地施加到目标表面上,而无需使计量系统本身与目标表面相接触(这种无接触方法通常也称为“喷射方法”)。对此典型的示例是在装配电路板或其他的电子元件时计量粘接剂点、焊料等或为LED施加转换材料。在此特别的挑战在于,将介质高度精确地、即在正确的时间点、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且以精确计量的量输送到目标表面上。
这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经由计量系统的喷嘴以小液滴的方式输出,其中,小液滴的大小或每个小液滴的介质量可通过喷嘴的构造和操控以及由此实现的效果尽可能精确地预先确定。在此,优选的方法是以如尤其在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喷墨打印方法”的方式喷出各个小液滴(有时也称为“开放系统”)。喷嘴通常具有非常小的喷嘴口,可运动的封闭元件或“喷出元件”在喷嘴口中或在喷嘴口之前可运动地布置在喷嘴中。该封闭元件或喷出元件大多为细的推杆等,推杆在喷嘴的内部以相对高的速度朝喷嘴口的方向向前冲击,由此喷出介质的液滴。为了重新喷出液滴,再次拉回推杆。此外,在大多系统中可将推杆引入封闭位置中,在封闭位置中推杆在喷嘴中固定地连接在喷嘴口的密封座上并且留在此处以暂时封闭计量系统。在粘稠的计量物质中使推杆简单地保持在拉回位置中、即远离喷嘴座,但是没有使介质的液滴喷出就足够。在其他的计量系统中,通过从喷嘴的密封座拉回封闭元件暂时打开喷嘴并且由此例如由于重力和/或在喷嘴中的压力可从喷嘴中喷出计量介质的液滴。然后通过封闭元件或喷出元件的运动在密封座上再次封闭喷嘴。
借助致动器系统使封闭元件或喷出元件运动、即例如使推杆运动。这种致动器系统可以不同方式实现,例如具有一定数量的压电式致动器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液压式、气动式和/或电磁式驱动的致动器等。致动器系统的致动器或致动器元件可根据具体构造直接地作用到封闭元件或喷出元件(即例如,推杆)上或间接地经由致动器系统的运动机构作用到封闭元件或喷出元件上。
本发明可与具体的喷出原理,即在喷射方法、开放式喷墨方法或具有典型的封闭元件无关地并且与致动器系统的原理性构造无关地应用在前述所有变型方案中。
待计量的介质本身通常通过输入通道尽可能直接地被输送至喷嘴并且在此仅与喷嘴的内部空间以及大多仅与封闭元件或喷出元件的前部区域、例如推杆的尖端接触。如果在计量时出现错误,在已知的微计量系统中在大多情况下不是由于致动器系统的问题,而是以某种方式堵塞了计量系统的喷嘴或用于介质的输送管线或超过介质滴落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喷嘴可与输送管线一起被尽可能快速地更换,但是无需改变致动器系统。这在更换介质时是有利的,因为在使用另一介质之前,此时必须首先用介质清洁喷嘴和输送管线。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计量系统如开头所述有利地分成致动器单元和流体单元,致动器单元和流体单元彼此能拆卸地耦联。在此流体单元在下面是指包括用于计量介质的喷嘴以及介质的至喷嘴的输送管线的构件或组件,即,直接与介质接触的所有部件以及需要将相关的与介质接触的部件安装在一起或保持在其位于流体单元(流体单元也可称为流体组件)上的位置中的元件。致动器单元在下面应理解为,包含用于驱动喷嘴中的封闭元件或喷出元件、即例如推杆的构件。致动器单元(其也可称为致动器组件、驱动单元等)尤其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元件以及必要时包括运动机构的致动器系统,从而能够操纵流体单元的可运动的元件(即,封闭元件或喷出元件)。此外,致动器单元可包括多个元件,以便将致动器单元的所有部件安装在一起或保持在其位于致动器单元上的位置中并且必要时包括控制单元和/或至(必要时另一)控制单元的端口,以便可操控致动器系统。
可在市场上获得的多种计量系统中已经有在致动器单元和流体单元之间的这种拆分。但是致动器单元和流体单元需要相对麻烦地彼此耦联,因为它们必须彼此螺纹连接或通过必须以合适的工具操纵的其他固定元件彼此安装。在EP3095521A1中还描述了一种电喷射系统,其中在压电运行的致动器单元的下侧布置具有翻转板状的载体的翻转机构,可将流体单元置入其中。然后载体向上翻转。载体在翻起的状态下锚固在壳体外部上,从而将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压在一起。由此就可更快速地联接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但是这始终还是相对麻烦,因为首先必须将流体单元定位在翻转机构的载体中,然后必须使载体摆开并且必须以合适的方式止动或锚固住。在此仅以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彼此之间的恰好一个相对定位将流体单元固定在致动器单元上,这还使得介质输入部和/或位于流体单元上的介质容器必须始终布置在与致动器单元相同的位置或一侧上。在此需要考虑,在计量系统(例如在首次安装时)被放置在安装人员之前的桌子上时,在非常狭窄的空间中以很大的设备复杂性,每侧都具有多个其他的计量系统、杂乱的输入管线和线缆等时,通常不能更换计量系统上的流体单元。在此不能始终确保从不同侧面接触到计量系统,因此在具有翻转机构的计量系统中更换流体单元可能会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流体单元与致动器单元的可拆卸的联接进行改进的计量系统和可为此使用的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以及用于可拆卸地联接流体单元与致动器单元的方法。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计量系统、根据权利要求14的流体单元、根据权利要求15的致动器单元以及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计量系统中,流体单元或流体组件如上所述地具有喷嘴和可运动地支承的元件(或封闭和喷出元件),例如推杆。致动器单元或致动器组件具有致动器系统,以操纵流体单元的可运动的元件。根据本发明,流体单元具有第一插接联接部件且致动器单元具有第二插接联接部件,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可沿着(虚拟的或假想的)插接轴线插入彼此中以将流体单元联接到致动器单元上并且同时可彼此耦联。即,流体单元的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致动器单元的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其也可称为“配对插接联接部件”)共同作用,使它们不仅可插入彼此中,而且通过插接联接部件的特殊构造以及直接在插接联接部件中相应共同作用的器件实现了插接联接部件在彼此中的可拆卸的固紧。以这种方式插接联接部件形成快速联接部,快速联接部使得流体单元、即整个流体组件及其组成部分、尤其喷嘴和可运动地支承的元件无需工具能够联接在致动器单元上以及相应地无需工具能够使流体单元与致动器单元脱开。通过插接联接部件彼此直接耦联,根据为了联接插接联接部件而共同作用的元件的具体设计获得后面将详细阐述的其他优点。在此“直接耦联”是指,除了直接在插接联接部件中的共同作用的器件之外,无需其他的固紧件,共同作用的器件在插接联接部件插入彼此中的状态下彼此相互作用或可相互作用。不同于在至今为止的计量系统中的情况下,无需例如呈附加螺钉或必须借助工具进行安装以额外地用于耦联在流体单元和/或致动器单元上并且为了松开耦联再次借助工具脱开、尤其是再次移除的其他固紧部件的形式的这种附加固紧元件来进行联接。优选地,插接轴线平行于、特别优选同轴于喷出方向延伸,待计量的介质以喷出方向从流体单元的喷嘴中喷出或流出。也无需在不同的工序中将流体单元的与介质接触的不同部件或元件、例如封闭或喷出元件(例如推杆)安装在致动器单元上或从致动器单元上卸下,而是可使两种构件简单地接合以及再次分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可拆卸地耦联计量系统的流体单元与致动器单元的方法中,根据本发明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的插接联接部件沿着(虚拟的或假想的)插接轴线插入彼此中并且直接彼此耦联。在组装好的具有已经耦联到致动器单元上的流体单元的计量系统中,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第二插接联接部件插入彼此中并且有利地如所述那样彼此耦联。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这种计量系统的流体单元也可称为“更换流体单元”、甚至“快速更换流体单元”,根据本发明用于这种计量系统的流体单元必须具有第一插接联接部件,该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可沿着(假想的)插接轴线插入计量系统的致动器单元的第二插接联接部件中或经由第二插接联接部件插接并且可与其耦联,从而流体单元如所述地可拆卸地与致动器单元耦联,从而致动器单元的致动器系统或致动器组件可操纵流体单元的可运动地支承的元件。此外,流体单元可以任意方式构造有近似任意的构件,即,可如上所述地为通常包括用于计量介质的喷嘴和用于介质的输送管线以及在喷嘴中可运动的元件,如封闭和/或喷出元件(例如推杆)和与介质直接接触或与流体单元有利对应的其他构件的组件,其他构件尤其是用于将可运动的封闭或喷出元件支承在喷嘴中的元件和构件。流体单元优选也包括接头和/或用于介质的容器,例如软管接头等,介质经由接头输入流体单元中,容器直接与流体单元耦联或也可涉及流体单元的(可更换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单元依照本发明具有第二插接联接部件,第二插接联接部件沿着(假想的)插接轴线可插入计量系统的流体单元的第一插接联接部件中或经由第一插接联接部件插接并且可与其联接,从而流体单元可拆卸地与致动器单元耦联。此外,致动器单元可任意构造并且可具有任意的机构或致动器元件,如机械式元件、气动式、液压式和/或电气式、尤其是机电式元件、尤其压电致动器。致动器单元应具有用于操控致动器元件的接头,必要时致动器单元本身也可包括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其他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以下描述中得出,其中,权利要求分类中的权利要求也可类似于权利要求和描述部分一样扩展为任意的其他权利要求分类并且尤其也可将不同实施例或变型方案的各个特征组合成新的实施例或变型方案。
特别优选地,流体单元、尤其是插接联接部件和致动器单元、尤其是配对插接联接部件构造成,使得流体单元可在围绕插接轴线转动的至少两个不同的耦联位置中或转动位置中耦联到致动器单元上。即,如此设计,使得实现了致动器单元和流体单元彼此关于插接轴线的不同耦联位置。特别优选地,转动位置或耦联位置相差至少60°、优选大约90°的角。在十分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有至少三个不同的转动位置。优选地,该转动位置可分别彼此错开约90°。
为了实现插接联接部件耦联到彼此中,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可分别具有共同作用的突出部(或隆起部)和/或凹口。在此,在第一插接联接部件中和在第二插接联接部件中的突出部和/或合适的凹口可构造成插接联接部件可以卡锁方式耦联到彼此中,其中,插接联接部件在第一转动位置中首先关于插接轴线推入到彼此中,然后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围绕插接轴线相对转动,使得它们在没有转动的情况下不能再次被拉开。
在此,如后面将阐述地,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具有隆起部,隆起部以卡锁方式共同作用。例如在第一插接联接部件上和在第二插接联接部件上的隆起部、例如“齿”在第一转动位置中首先关于插接轴线推移经过彼此,然后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围绕插接轴线相对转动,使得齿从后方彼此接合。但是也可使一个插接联接部件具有相应的突出部并且另一插接联接部件为此具有合适的凹口,例如在一个插接联接部件上的至少一个在插接轴线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通道和在另一插接联接部件上的至少一个配合的隆起部(或齿)和连接在第一通道上以方位角围绕插接轴线延伸的通道区段,齿在插接联接部件插入彼此中时在通道中延伸,从而通过相对转动插接联接部件使隆起部锚固在其中。
通过共同作用的突出部和/或凹口、尤其为了形成一种卡锁,实现了两个插接联接部件的无需工具的可靠固紧,无需其他的固紧件,该固紧无需工具也可再次脱开。
替代或额外地,计量系统也可具有这样的机构,例如偏心轮机构,其构造成,使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在插入彼此中的位置中相对挤压。在此,该机构、尤其偏心轮机构优选构造成,该机构使两个插入彼此中的插接联接部件相对于插接轴线沿径向相对挤压。
这种机构、尤其是偏心轮机构的优点是,插接联接部件在通过偏心轮机构按压之后无间隙地保持在彼此中。这在制造插接联接部件时实现了较大的公差,因此能够成本更有利地制造。
特别优选地,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或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制成为车削件(Dtehteil)。这使得能够在车削工艺中制造,车削工艺可以足够高的精确度实现并且同时比例如铣削工艺成本更有利。
这种机构或偏心轮机构可单独地用于插接联接部件在彼此中的固定。但是优选与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第二插接联接部件上的突出部和/或凹口组合,例如形成具有通过该机构或偏心轮机构的额外固定的卡锁。
该机构或偏心轮机构优选构造成,其作用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的内置插接联接部件上并且然后将其压靠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的外置插接联接部件的内壁上。
特别优选地,该机构或偏心轮机构经由压紧元件、例如压紧球体作用到两个插接联接部件的至少一个上。压紧球体此时为了使两个插接联接部件彼此夹紧而在偏心轮机构或偏心轮杠杆的合适位置中在一部位处从外置插接联接部件的内壁中压出并且压靠到内置插接联接部件上。内置插接联接部件在其外侧可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多个与压紧元件匹配的(例如球冠形的)并且布置在合适部位处的凹口,压紧元件可压入凹口中。例如可根据可能的转动位置的数量来选择凹口的数量。
一种优选的偏心轮机构的替代方案是这样的机构,其中这种压紧元件、例如在此也为压紧球体通过弹簧持久地被预紧。然后压紧球体在弹簧负荷下在一部位处从外置插接联接部件的内壁伸出一段并且在内置插接联接部件插入时压靠到其外壁上。即,该机构具有相应的压紧元件和压缩弹簧。在该变型方案中内置插接联接部件在其外侧上也可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多个合适的、例如球冠形的并且布置在合适部位的用于压紧元件的凹口。在此凹口的数量优选也相应于可能的转动位置的数量。
在内置插接联接部件插入外部的插接联接部件中时,压紧元件简单地克服弹簧力被压回到外部的插接联接部件的壁中,直至其最终在插接联接部件彼此的正确的相对位置中卡入其中一个凹口。在该机构中,虽然没有施加像用偏心轮机构一样大的夹紧力。但是为此可取消杠杆操纵。整个机构更简单地构造。在此,通过弹簧力也确保了侧向的预紧,通过该预紧从构造中获得足够间隙。
原则上致动器单元的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可插入流体单元的相应匹配的第一插接联接部件中。但是特别优选地,流体单元具有呈连接管形式的公的插接联接部件作为第一插接联接部件。而致动器单元相应具有呈用于流体单元的连接管的容纳部形式的母的插接联接部件作为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在该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致动器单元和致动器单元连接件、尤其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可具有机构或偏心轮机构。其可构造成,使流体单元的位于容纳部中的连接管压靠到致动器单元的容纳部的壁上。
通常需要用根据本发明的计量系统计量的大部分介质具有明显与温度相关的粘度。为了使用于计量的介质保持足够流动性,计量系统优选具有集成的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可用于加热待计量的介质或流体。
集成的加热机构可位于流体单元中。
特别优选地,该加热机构具有加热块,加热块包围用于介质的至少一个输入通道区段和/或至少一个喷嘴区段。这种加热块优选由导热好的材料、例如金属、比如铜构成。而用于介质的输入通道区段或喷嘴区段优选本身由尽可能抵抗待计量的介质的材料、例如由不锈钢制成。
替代地或附加地,致动器单元、优选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可具有加热机构。在流体单元耦联到致动器单元上时,热量例如经由热传导可从此处输出到流体单元的输入通道区段和/或喷嘴区段上。加热机构例如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线路或加热电路板(具有合适的电阻的电路板)以及必要时也包括用于测量热量的传感器,传感器布置在插接联接部件之内和/或插接联接部件上。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的插接联接部件优选彼此耦联,使得至少朝流体单元的方向实现良好的热传导。
特别优选地,输入通道区段和/或至少喷嘴区段可拆卸,即可更换地固紧在材料块(其也可称为“流体主体”)上。在此优选输入通道区段和/或喷嘴区段在材料块中可借助夹紧机构固紧,夹紧机构优选包括夹紧螺钉。
在流体单元应具有加热机构时,该材料块例如可构造成加热块。例如材料块可由导热特别好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凹口、例如孔等,在其中布置加热导体和/或用于加热机构的传感器。优选地,该加热块通过隔离的框架部件或围罩包围,从而即使在加热块热的状态下也可碰触流体单元。
如果将加热机构配备给致动器单元、尤其位于其插接联接部件中和/或插接联接部件上,并且在流体单元中无需加热机构,材料块也可由耐热的塑料实施(例如PEEK)。由此在流体单元中有更少的待加热材料,这在必要时会引起更快速地达到理论温度。此外,也可在加热机构被加热时碰触流体单元并且对其进行拆卸,因为耐热的塑料引起隔离并且可碰触。
此外优选的是,相邻的输入通道区段和/或喷嘴区段通过密封锥在形成连续的输送管线的情况下在端侧紧密地压入彼此中,从而连续的材料输入线路直达喷嘴中。例如在优选的变型方案中夹紧螺钉可构造成,使得夹紧螺钉可沿着输入通道区段和/或喷嘴区段的由材料块包围的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螺旋轴线旋入材料块中,因此输入通道区段或喷嘴区段在端侧分别在轴向方向相对彼此或借助密封锥压入彼此中。
加热机构可借助加热机构控制接头与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连接,该加热机构控制装置在运行中控制加热机构,优选调节到期望的(理论)温度,从而使介质保持在期望的温度。
特别优选地,加热机构、尤其流体单元和/或致动器单元包括存储单元(例如EEPROM等),在其中存储数据,这些数据对应于致动器单元和/或流体单元、尤其是加热机构,并且在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连接在加热机构控制接头上时被传递给加热机构控制装置或可由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读取,从而使加热机构控制装置与致动器单元和/或流体单元或加热机构连接。加热机构控制接头例如可包括插接连接部(优选具有多个触头)等。但是额外地或替代地,加热机构控制接头也可具有用于(至少部分)无线地连接加热机构控制装置与致动器单元和/或流体单元、尤其加热机构的端口,例如经由电镀连接传递加热电流并且在加热机构控制装置和致动器单元和/或流体单元或加热机构之间无线地进行数据传输。
特别优选地,可在存储单元中存储用于通过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调节加热机构的调节参数。通常,加热机构控制装置具有调节器,调节器需要不同的调节参数用于相应连接的加热机构。通过调节参数确定调节特性。为此尤其包括所谓的PID调节参数(PID=Proportional-/Integra-/Differenzial-Anteil(比例/积分/微分部分))。调节参数也尤其可为设备专有的,即流体单元与流体单元不同或至少对于不同类型的流体单元是不同的。
因为流体单元(必要时具有集成的加热机构)如所述地应可以尽可能快速地更换,存储为流体单元或加热机构分配的数据对于加热机构控制装置来说很重要,尤其所述调节参数对于自动地输送给加热机构控制装置很重要。尤其在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以与上述不同的方式、例如通过常见的耦联方法进行耦联时该特征也可有助于快速更换,因为不再必须进行至少一个新编程或单独地将数据传输给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这也明显加速了更换过程。就此而言该数据存储单独也是有利的。
但是特别有利的是与根据本发明的快速插接联接相组合,其中,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可沿着插接轴线插入彼此中并且彼此耦联。
在这种情况下,可为每个加热机构和/或流体单元在工厂将数据、尤其调节参数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必要时可先前在检查过程中为每个单个的加热机构和/或流体单元检测数据。
在存储单元中也可存储校正数据作为其他数据。校正数据例如可用于在现场应用时校正加热机构。在校正时例如可确定在大批量生产时使用的偏移值等。同样可在存储单元中存储加热机构控制装置可使用的专用的理论温度等。
存储在致动器单元和/或流体单元和/或加热机构中的其他数据可为特征数据,例如单元的唯一识别码、类型标识等。在例如加热机构控制装置中为不同的特征数据存储不同的加热机构控制装置可分别存取的调节参数组、校正数据组等时,该特征数据也可看作间接的调节参数。
致动器单元如所述地具有包括一个或多个致动器的致动器系统,在致动器单元和流体单元正常彼此耦联时,致动器根据具体构造直接地或间接地(例如经由运动机构)作用到流体单元的封闭或喷出元件(例如推杆)上。例如在该耦联的位置中致动器系统的元件、例如运动机构的杠杆等的接触面压靠到流体单元的可运动地支承的元件或封闭和/或喷出元件的接触面(例如在推杆的推杆头的接触面)上,从而使其运动、尤其克服弹簧力运动,如后面将阐述地。
在此该构造可为,致动器单元、例如杠杆(在流体单元安装的情况下)的接触面持久地与可运动地被支承的元件、例如推杆的接触面接触。但是如后面将更详细阐述地,也可在初始或静止位置中在致动器单元的接触面和流体单元的可运动地被支承的元件的接触面之间存在间距并且为了使流体单元的可运动地被支承的元件运动,两个接触面彼此压靠。例如致动器单元的杠杆在向下摆动时可首先自由地经过特定的路段,然后才碰到流体单元的推杆的接触面上。
因为在致动器单元的致动器系统和可在流体单元中运动地被支承的元件之间的接触经由接触面实现,这也是在致动器单元和流体单元之间的“分隔部位”,根据本发明该分隔部位作为完整的流体组件通过在致动器单元和流体单元或流体组件上的插接联接部件快速地与致动器单元分开并且可再次与其耦联。
优选地,计量系统构造成,使得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可沿着插接轴线相对于致动器单元的其他构件移动,或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可沿着插接轴线相对于流体单元的其他构件移动。如后面将阐述地,特别优选第二插接联接部件可移动地支承在致动器单元中。由此可调整封闭或喷出元件、例如推杆相对于致动器系单元中的致动器系统的位置。借助这种位置或位移调节可补偿在推杆尖端上和/或喷嘴的密封座中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根据实施例再次详细阐述本发明。在此,对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中示出:
图1示出了从斜上方看向根据本发明的计量系统的实施方式的外部立体图,其中,流体单元与致动器单元相耦联,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计量系统的前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计量系统的另一前视图,但是其中流体单元与致动器单元分开,
图4示出了从斜上方看向根据图1至图3的计量系统的流体单元的外部立体图,
图5示出了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的下部在如图2中的耦联状态中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的下部在如图3中的脱耦状态中的另一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图1至图6的计量系统的流体单元的插接联接部件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从斜上方看向根据图1至图6的计量系统的致动器单元的插接联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插接联接部件沿着图8中的剖切面E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图7和图8中的插接联接部件沿着图9中的剖切线B-B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从上方看根据本发明的计量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流体单元和致动器单元在不同的耦联位置中的可能的耦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10阐述根据本发明的计量系统100的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在此图1至图3从不同视角或以不同的耦联状态示出了计量系统100。
计量系统100具有作为两个主要的基本构件的致动器单元60和流体单元10。在图1至图3和图5至图6中分别示出了计量单元100的一般位置,其中,流体单元10从下方耦联到致动器单元60上。在该位置,流体单元10的喷嘴20(以及后面还将阐述的具有喷嘴口21或喷嘴孔21的喷嘴嵌件18)位于下部,从而使介质液滴在喷出方向R(参见图2)上向下喷出。因此关于下面使用的术语下和上始终涉及对计量系统100的这种大多一般位置的说明。但是不排除,计量系统100在特殊应用中也可应用在不同的位置上并且液滴例如侧向地喷出。根据介质、压力和具体结构以及对整个喷出系统的操控,这原则上也是可能的。
致动器单元60在壳体块80中如下面还将根据图5和图6的剖视图所述具有基本上平行地并排的腔室,即,一个是致动器腔室81以及位于其中的具有至少一个致动器91的致动器系统90,另一个是执行腔室(Aktionskammer)82,在耦联状态下流体单元10的可运动的喷出元件30、在此为推杆30伸入该执行腔室中。经由从致动器腔室81伸入执行腔室82中的运动机构92借助致动器系统90操作推杆30,使得待计量的介质以期望的量在期望的时间点从流体单元10喷出。在此推杆30如稍后还将阐述地封闭喷嘴口21并因此也用作封闭元件30。但是因为只有推杆30朝闭合方向运动,大部分介质才从喷嘴口21喷出,因此在此将推杆称为喷出元件30。
为了操控致动器系统90,致动器系统90或致动器91、在这种情况下为压电元件堆91(也称为“压电堆栈”)为此与(此处未示出的)控制装置电连接或在信号技术上连接。与控制装置的连接经由控制线缆95实现,控制线缆在端侧与合适的致动器系统控制接头96、例如合适的插头连接。致动器单元60、尤其是致动器系统控制接头96例如可设有合适的存储单元(例如EEPROM等),在存储单元中存储用于致动器单元60的信息、例如商品名称等或调节参数,其之后可通过控制单元读取,从而辨别致动器单元60并且以合适的方式操控致动器单元。控制线缆95可包括多个控制线路和数据线路。但是因为对压电元件的基本操控是已知的,对此不再详述。在不同于此处所示的致动器系统90不是电驱动的,而是例如气动或液压驱动时,相应的控制线缆59也可包括合适的软管等,从而引入和引出为此所需的控制介质。
流体单元10如之后还将根据图5和图6阐述地包括与待计量的介质接触的所有构件,尤其是喷嘴20和可在其中运动地支承的喷出元件30或推杆30。即,大多的耗损部件也位于该流体单元10中,这些耗损部件首先在常规使用计量系统100的情况下在特定的使用寿命之后应被更换。尤其是流体单元10也包括容器接头51,用于介质的输送管线可连接在该容器接头上或直接连接例如如此处在图1和图2中所示呈介质筒101形式的用于介质的容器101。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在此容器压力接头102位于容器101的上侧,经由容器压力接头可将足够的压力施加到介质上,从而将介质朝喷嘴20的方向输送。容器101或介质筒101原则上本身也可看作为流体单元10的一部分。
整个流体单元10同样如之后还将更详细阐述地具有加热机构40,因此流体单元10在此也具有加热机构连接线缆46,该加热机构连接线缆在端侧与加热机构控制接头49连接,以与加热机构控制装置(在此未示出)连接。加热机构连接线缆46可包括多个线路,例如一方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机构控制线路,以便在电驱动的加热机构40中如在此一样将加热电流提供给加热机构40,而另一方面包括一个或多个测量线路,以便通过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获取热电偶的值并且由此可在流体单元10中设置完全定义的温度,以及必要时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线路,以用于在例如EEPROM上交换调节参数和其他的特征值。但是原则上也可在电驱动的加热机构的情况下使用加入热介质的加热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加热机构连接线缆包括用于加热介质的相应线路。
如从图1至图3中可清楚看出的,计量系统100还可设有支架103,支架例如固紧在致动器单元60的壳体块80上并且为了可靠还可固定在容器101上,且在流体单元10已安装的情况下可将加热机构连接线缆46固定夹紧在支架上,如果这是期望的话。
如在图4的透视俯视图中以及尤其是在图5和图6的剖视图中可清楚看出的,流体单元10在此具有框架部件59,在框架部件中布置流体单元10的其他构件。在此框架部件59可由热绝缘的材料、例如耐热的塑料构成,从而提供一定的接触保护。
在附图中,相应在右侧有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第一插接联接部件”)以连接到致动器单元60上。为此,插接联接部件11以具有连接管13的上部区段从框架部件59中向上伸出,从而插接联接部件可沿着插接轴线S插入致动器单元60的相应的插接联接部件61(“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下面也称为“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中并且可与该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耦联,如下面还将更详细地阐述的。
此外,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以喷嘴区段16(参见图7)向下延伸超过框架部件59并且在此形成喷嘴20的主要部分。
如在图5和图6的剖视图中可清楚看出的,喷嘴腔22位于插接联接部件11的下部的喷嘴区段16中,喷嘴腔向下打开并且在此借助喷嘴嵌件18封闭,细的喷嘴口21位于该喷嘴嵌件中。喷嘴嵌件18在指向喷嘴腔22的内侧上设有锥形地朝喷嘴口21汇聚的密封座19,密封座与插接联接部件11内部中的推杆30的推杆尖端31共同作用,在此推杆30以其推杆尖端在封闭位置中压靠到密封座19上。推杆在插接联接部件11的与插接轴线S同轴延伸的纵向方向上可运动地被支承。由此插接轴线S也相当于推杆30的运动轴线或纵轴线以及液滴的喷出方向R。因为插接联接部件11可有利地制成为额外的车削件并且仅需微小地以其他的技术、例如通过铣削再加工(例如为了施加后面还将阐述的啮合部),插接轴线S同时也是插接联接部件11的转动轴线。
为了将具有喷嘴口21的喷嘴嵌件18固紧在插接联接部件11的下部的端侧的开口上或开口中,插接联接部件11在其下部的喷嘴区段16上具有螺纹17(参见图7),盖形螺母类型的喷嘴罩区段43可经由螺纹旋拧(参见图5和图6)。在此,喷嘴罩区段43可由导热特别好的材料构成,优选由与下面将阐述的流体单元10的加热机构40的加热块42的材料一样的材料构成,并且尽可能地构造成,喷嘴罩区段良好导热地与加热块42的其余部分接触。
如还可在图5和图6中看出地,为了支承推杆30从上方、即,从在安装状态下指向致动器单元60的方向的端侧开口将推杆密封件37置入插接联接部件11中,推杆密封件具有中间孔,中间孔匹配推杆30的直径。密封件支撑盘36放置在其上,然后从上方旋入推杆支承部件35,推杆支承部件同样具有用于推杆30的合适通孔。推杆30在其上部的与推杆尖端31相对的端部上具有加宽的推杆头部32,推杆头部32的自由端侧具有用于致动器系统90的运动机构92的后面将阐述的杠杆93的接触面33。在此,将弹簧34推到推杆支承35的向上延伸的引导区段上,弹簧将推杆头部32在轴向方向上向上从推杆支承部件35压离,因此也将推杆尖端31从密封座19压离。即,在没有外部压力从上方施加到推杆头部32的接触面33上的情况下,在弹簧34的静止位置中推杆尖端31与喷嘴嵌件18的密封座19间隔开。
如尤其在图7中可看出的,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在向上伸出超过框架部件59的可插入致动器单元60的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中的区段上具有多个部分区段13、14、15。首先在框架部件59的下部连接夹紧区段15,在流体单元10在致动器单元60中的安装状态下借助后面将详细描述的致动器单元60或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偏心轮机构70将额外的夹紧作用在夹紧区段上。为此,夹紧区段15具有多个球冠24。用于密封件23、例如通常为O形环23的围绕的环形槽14位于球冠之上。密封件23用于使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和致动器单元60的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在组装的状态下环形地相对彼此密封。卡口式联接区段13或啮合部区段13或连接管13位于环形槽14之上,在卡口式联接区段13或啮合部区段13或连接管13上相应在端侧布置多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突出部12或齿12。如后面将阐述地,由此可使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内部中的配对齿62与其相互作用,由此根据本发明插接联接部件11、61可彼此耦联。
在图5和图6中还可清楚看出,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在组装状态下位于流体单元10的框架部件59中的中间区域中具有从喷嘴腔22沿径向倾斜向上、向外走向的侧向孔。该孔用于将待计量的介质输入喷嘴腔22中。
在插接联接部件11的孔的外侧连接输入通道区段54,在输入通道区段的自由端部又连接容器端口50。具有合适的通道区段52a、52b的通道位于该容纳端口中,通道区段从引至喷嘴20的输入通道区段54延伸至容器接头51。因为在此容器接头51指向上,从而容器101可平行于致动器单元60的壳体块80的纵向方向并且介质部分地也通过重力从容器101朝喷嘴20的方向运行,在容器端口50中的通道区段52a、52b彼此成角度地布置,即,在输入通道区段54的延长部中延伸的第一通道区段52a和从第一通道区段52a开始基本上垂直向上延伸至容器接头51的第二通道区段52b。容器接头51在外部具有螺纹,从而可旋拧容器101的设有合适的内螺纹的开口或输送管线接头(未示出)。输入通道区段54在插接联接部件11上的密封固紧以及容器端口50在输入通道区段54上的密封固紧在此通过借助后面将描述的夹紧螺钉55的夹紧来实现。
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以及位于其中的喷嘴腔22以及输入通道区段54和容器端口50优选由一种材料制成,该材料相对于不同的待计量的介质具有高抵抗性,在此例如由不锈钢制成。同样适用于推杆密封件37、推杆30本身以及喷嘴嵌件18。密封件支撑盘36也由合适的有抵抗性的材料构成。因此与介质接触的所有构件由抵抗介质(mediumresistent)的材料制成。
为了在计量期间使介质保持在期望的温度,流体单元10如所述地具有加热机构40。加热机构40包括相对结实的加热块42作为主要元件,加热块如此成型:使得加热块如罩一样包围插接联接部件11的包含喷嘴腔22的区域、输入通道区段54和容器端口50的一部分。加热块42由导热特别好的材料、例如铜或至少含铜的金属构成。在加热块52中有至少一个加热丝(未示出)以及至少一个热电偶(未示出)。加热丝与加热机构连接线缆46中的加热机构控制线路47连接,加热机构连接线缆例如可形成加热丝的延长部,以便通过加热丝传导期望大小的电流并因此使加热块42变热。热电偶连接在加热机构连接线缆46中的温度测量线路48上,以检测加热块42以及介质的当前温度。加热机构控制线路47和温度测量线路48经由加热机构连接线缆46引至上面已经阐述的加热机构控制接头49(也称为加热机构插头49)上,加热机构控制装置可连接在加热机构控制接头上。在此优选存储单元44、例如EEPROM44位于加热机构控制接头49中,在存储单元中包含关于流体单元10和尤其是加热机构40(也称为加热模块40)的不同数据并且可为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读取数据,例如流体单元10和/或加热机构40的识别码、商品名称等,以辨别流体单元10和/或加热模块40并且例如能够控制哪个加热模块40连接在哪个加热回路中。此外在其中优选存储用于加热机构控制装置中的调节单元的调节参数,例如PID调节参数。在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连接在加热机构控制接头49上时,自动地通过加热机构控制装置从存储器44中读取数据并且用于调节。
在此加热块42也同时如此成型,使得加热块42可用于将容器端口50在输入通道区段54上彼此固紧以及将输入通道区段54固紧在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上。为此在加热块42的上部区域中有大致为方形的凹口45,首先将输入通道区段54置入该凹口中并且可通过加热块42中的孔推入,孔通至插接联接部件11中的朝向喷嘴腔的侧向的沿径向倾斜的开口。在插接联接部件11中的开口从内向外锥形地或圆锥形地汇聚,从而输入通道区段54可以相应成型的圆锥形的尖端插入此处。输入通道区段54在其指向容器端口50的后端具有同样向内锥形或圆锥形地汇聚的开口,以将在与输入通道区段54相同方向延伸的通道区段52a的端部上的密封锥58容纳在容器端口50中。容器端口50为此同样被置入加热块42的凹口45中,然后从后方以密封锥58被推入输入通道区段52中。然后在输入通道区段54和容器端口50的与其同轴延伸的通道区段52a的继续延伸的轴向方向上,在通道区段52a的远离插接联接部件11的后端上可将所述的夹紧螺钉55旋入加热块42的夹紧螺钉区段41中。该夹紧螺钉55的螺旋方向同样与输入通道区段54或容器端口50中的相应通道区段52a的纵向方向同轴延伸。在此,容器端口50的与输入通道区段54同轴延伸的通道区段52a是贯穿的通道,该通道又朝夹紧螺钉55的方向打开并且同样具有向内倾斜汇聚的圆锥形区段,夹紧螺钉55的尖端56可被压入该圆锥形区段中。如果将夹紧螺钉55旋入夹紧螺钉区段41中,则尖端56自动地被压入容器端口50的通道区段52a的指向夹紧螺钉55的端部中并且该通道区段52b的前侧端部(密封锥58)又被压入输入通道区段54的指向容器端口50的端部区段中,由此同时将输入通道区段54的尖端压入插接联接部件11的相应锥形汇聚的开口中。因此在夹紧时所有的输送管线都自动地通过形成在通道区段的端部上的密封锥相互密封。为了施加对此所需的压力,夹紧螺钉55具有螺钉头57,该螺钉头在外侧例如构造有压花或用于工具的接合可行性,例如构造有外六边形和/或内六边形。
为了使流体单元10与致动器单元60耦联,致动器单元60如所述地具有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插接联接部件在图5和图6的剖视图中也可清楚看出并且插接联接部件还额外地在图8至图10中以透视图以及不同的剖视图示出。
该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在其指向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的端部上具有卡口式联接区段63或容纳区段63(也简称为容纳部63),卡口式联接区段13或流体单元11的插接联接部件11的啮合部区段13可插入该容纳部中直至从插接联接部件11的内壁向内伸出的环形凸缘67(或凸肩,其用作止挡)。在凸缘67或凸肩67之下一段距离,在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容纳部63的内壁上有相应的突出部62或齿62,其可与在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的卡口式联接区段13上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齿12相互作用。齿12、62的构造和布置如此选择,使得在插接联接部件11、61插到彼此中时,在插接联接部件11和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彼此的至少一个第一角位置或转动位置(关于围绕插接轴线S的转动)中齿12、62运行到彼此上。该转动位置可称为插接位置SP1、SP2(之后还将根据图11阐述)。然后两个插接联接部件11、61围绕插接轴线S相对转动,从而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的齿12接合到在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中向内延伸的齿62之后并且防止插接联接部件11会再次从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中拉出。
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此处称为接合区段64的另一区段沿插接轴线S的方向向上延伸。该接合区段在两个径向相对的侧部上具有凹部66,其中一个如后面所述用于使致动器系统90的运动机构92的杠杆93与安装的流体单元10的推杆30可形成接触或可操作推杆。
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此时在其上端具有固紧区段65,固紧区段用于将整个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固紧在致动器单元60的壳体块80之内。为此尤其参考图6。通过沿插接轴线S的方向从上方延伸穿过壳体块80的调节螺钉85来固紧,该调节螺钉在其上端具有螺钉头86,螺钉头86在上部从壳体块80中伸出并且其以下部的插接联接接头区段87伸入执行腔82中。
如所述地,壳体块80具有不同的并排布置的腔室,即,一个是向下朝流体单元10打开的执行腔室82,在执行腔室中推入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并且固紧在此处,并且另一个是基本上平行并排布置的、向上打开的、但是此处可封闭的致动器腔室81,在致动器腔室中基本布置致动器系统90及其致动器91,在此为压电堆栈91和运动机构92和后面将阐述的杠杆93。杠杆93可经由缺口83从致动器腔室81伸入执行腔室82中并且在此与在致动器单元60中连接的流体单元10的推杆30相互作用(参见图5)。
为此调节螺钉85从上方通过壳体块80中的相应孔插入并且在伸入执行腔室82中的插接联接接头区段87上推上螺纹件88,螺纹件在端侧以旋拧到配对插接联接接头区段87处的螺纹上的螺母89抗转动地固定在调节螺钉85上。即,在此螺纹件88与调节螺钉85如此接合,使得在调节螺钉85转动时例如从外部借助螺钉头86带动螺纹件88一起转动。螺纹件88具有外螺纹,外螺纹接合到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固紧区段65中的内螺纹69中。由此可借助调节螺钉85精确设定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在致动器单元60的壳体块80之内的位置。因此可调整支承在流体单元10中的推杆30(推杆应通过插接联接部件11、61的卡口锁类型的啮合部始终位于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之内的精确定义的位置中)相对于壳体块80以及相对于致动器系统90的运动机构92或相对于杠杆93上的接触部位97的“高度设置”。即,可精确设定,在致动器系统90的定义的初始位置中经由运动机构92、即杠杆93将推杆30逆着弹簧34朝喷嘴20的密封座19的方向挤压多远。通过致动器单元60的壳体块80中的两个圆柱销61Z,向下到达用于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高度调节的止挡。
在此如所述地,压电堆栈91位于致动器腔室81中,压电堆栈在致动器腔室81的纵向方向上根据接线可借助控制机构膨胀并且可再次收缩。压电堆栈91可从上方置入致动器腔室81中。然后使用可通过螺旋运动调节高度的球冠91K作为上部的支座。球冠被旋拧到致动器腔室81的螺纹中并且由此能够使得致动器系统90和此处尤其压电堆栈91相对于杠杆93精确调整。在此如此设计螺纹和确定尺寸,使得可承受所需的预紧力和由于运行引起的力峰值并且同时确保在安装时非常精确地设定位置。为了耐振动地固定球冠91K,经由四个沉头螺钉使该球冠与罩盖99拧紧并且由此防止由于运行而转动。球冠91K从上方压靠压电堆栈91的匹配球冠91K的上部的压力件。通过球冠91K相对于罩盖99的位置可精确定义压电堆栈91的上部支承的位置或将预紧施加到压电堆栈91上。压电堆栈91向下经由在下部以锐角延伸的压力件支承在杠杆93上,杠杆又放置在致动器腔室81的下端处的杠杆支承94上。杠杆93经由杠杆支承94可围绕倾斜轴线K倾斜,从而杠杆93的杠杆臂通过缺口83伸入执行腔室82中并且在此处通过凹部66伸入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接合区段64中。杠杆在杠杆臂的端部上具有指向在致动器单元60中耦联的流体单元10的推杆30的方向的接触面97,接触面97压到推杆头部32的接触面33上。
此处应提及的是,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杠杆93的接触面97(在流体单元10安装的情况下)持久地与推杆头部32的接触面33接触,在推杆头部中弹簧34将推杆头部32从下方压到杠杆93上。但是原则上也可在弹簧34的初始或静止位置中在推杆30和杠杆93之间存在间距,从而首先杠杆93在向下摆动时自由地经过特定的路段并且同时吸收速度,然后以高的脉冲加载到推杆30或其接触面33上,从而提高喷出脉冲,推杆30又将喷出脉冲施加到介质上。
为了能够与相应所需的经由固紧区段65的设定无关地近似恒定地预紧致动器系统90的杠杆-压电-驱动系统,杠杆93在其与推杆30接触的端部上通过致动器弹簧79向上挤压,致动器弹簧支承在自身的引导筒98中。通过该支承,在经由调节螺钉85的耦联状态中流体单元10的在操作侧的位置改变没有导致致动器弹簧79的长度变化以及没有导致压电驱动机构的预紧力明显变化。引导筒98通过两个圆柱销98Z固紧在其位于致动器单元60的壳体块80中的位置上,从而引导筒为致动器弹簧79提供位置固定的支承。该引导筒98在其下端侧大致在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齿62的高度具有贯穿孔,贯穿孔匹配推杆支承35的相应区段的直径,推杆支承从上部旋入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中。因此在流体单元10和致动器单元60耦联在一起时,啮合部区段13或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的卡口式联接区段13位于在啮合部区段63或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卡口式联接区段63和引导筒98的外壁之间的与插接轴线S同轴布置的环形间隙中。
为了附加地手动地将流体单元10固定在致动器单元60上并且尤其是在安装状态下使插接联接部件11和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无间隙地耦联到彼此中,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在此具有所述的偏心轮机构(Exzentermechanismus)70。
为此,偏心轮支架76在插接联接部件61的一侧上向外沿径向从卡口式联接区段63延伸离开。偏心轮支架可有一段与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一起成型。但是在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制造成车削件时,有利地该偏心轮支架76在侧面法兰连接到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外壁上,例如借助相应的螺钉、耦联销等。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偏心轮支架76沿径向向外沿着致动器单元60的壳体块80的下侧在其上延伸,下侧在下部区域中具有相应的孔和凹口,从而偏心轮支架76和偏心轮机构70的其他部分可安装在此处。
平行于插接轴线S延伸的贯穿孔77位于偏心轮支架76中,在贯穿孔中插入偏心轮轴71,偏心轮轴向下以及向上伸出超过偏心轮支架76。在上部区段中弹簧73位于偏心轮轴71上,通过弹簧将偏心轮轴71(在插接联接部件61插入致动器单元60的壳体块80中时)从壳体块80压离并且以偏心轮轴71的偏心轮区段72的下部凸肩压靠在偏心轮支架76中的贯穿孔77的匹配的凸缘上。通过弹簧73也向下挤压调节螺钉85的螺纹件88的螺纹中的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并因此使其无间隙地定位在致动器单元60中。另一区段78从该偏心轮区段72向下从偏心轮支架76延伸出来,该另一区段与偏心轮杠杆74耦联,偏心轮杠杆可通过操作人员操作,以使偏心轮轴74围绕其纵轴线转动,偏心轮杠杆在如图10中可清楚看出的偏心轮区段72的高度偏心地成型在垂直于偏心轮轴71的纵轴线延伸的平面中。在此将压紧球体75置入贯穿孔68中或在用于偏心轮轴71的孔77和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卡口式联接区段63的内部区域之间的类似孔中,偏心轮区段72作用到压紧球体上。如果此时将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从下方插入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中并且位于期望的耦联位置中,在该期望的耦联位置中卡口式耦联机构的齿相对彼此啮合,操作人员可通过简单地倾斜偏心轮杠杆74使偏心轮轴71围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并且因此也使偏心轮区段72转动,使得压紧球体75以相对高的压力从贯穿孔68中压到插接联接部件11的外壁上,即,在夹紧区段15的区域中压入其中一个球冠24(参见图7)中。因此整个插接联接部件11始终被压紧在配合插接联接部件61的与压紧球体75相对的内壁上,由此在拉动偏心轮杠杆74之后确保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61相对于致动器单元60的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精确定义的位置。在此贯穿孔68优选构造成,使得压紧球体75不可完全地到达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容纳区段63的内部空间中。
在(未示出的)另一例如可代替偏心轮机构使用的机构中,压紧球体75不是通过偏心轮区段72,而是通过压缩弹簧从贯穿孔98中压出一段到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的容纳区段63的内部空间中。然后,该机构用作卡合机构。在插接联接部件11插入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中时,压紧球体75克服弹簧力被压回到贯穿孔98中,直至压紧球体卡合到插接联接部件11的外壁中的其中一个球冠24中。
如在前述实施例中可见,本发明提供了重大优点,即,可从不同侧面将流体单元10耦联在根据本发明的计量系统100的致动器单元60上。
对此还根据图11再次进行描述,图11粗略示意性地从上方示出了致动器单元60和流体单元10在彼此围绕插接轴线S转动的不同的可能位置中。例如可使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沿着插接轴线S可选地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插接位置SP1、SP2中插入致动器单元60的配合插接联接部件61中。通过使流体单元10相对于致动器单元60围绕插接轴线S简单地摆动例如45度,此时可使流体单元10相对于致动器单元60进入耦联位置KP1、KP2、KP3中,在耦联位置中啮合部依次卡合并且流体单元10的插接联接部件11不再能从致动器单元60的配对插接联接部件61中被拉出。在此,在图11中示出了三个可能的耦联位置KP1、KP2、KP3,在耦联位置中流体单元10分别位于彼此以90度错开的不同的转动位置中。通过偏心轮机构70或另一机构、例如所述的卡合机构可在期望时实现附加的固定。
本发明由此也能够在计量设备之内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流体单元10和致动器单元60的特别容易和快速的耦联。最后还应指出的是,计量系统的前面详细描述的构件仅为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不同方式修改这些实施例并且可重新结合其特征,但是不会离开本发明的范围。例如也可使流体单元仅借助啮合部与致动器单元耦联或仅借助偏心轮机构实现固紧。同样可如上所述,除了或代替流体单元的加热机构,致动器单元具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例如可位于其插接联接部件中和/或插接联接部件上。此时可取消流体单元的加热机构,并且代替加热块可使用由耐热的塑料(例如PEEK)构成的材料块。但是此外,一个材料块可以机械方式执行与上述加热块42相同的功能,即材料块可尤其用于以所述方式将输入通道区段53、54和/或喷嘴区段16压紧到彼此中,以形成用于计量物质的至喷嘴的连续的密封的输送管线。此外,本发明也可应用在其他的计量方法中,即不仅应用在微计量技术中,即使本发明在该领域中由于其中出现的专业问题而特别有意义。此外,不定冠词“一个”的使用不排除,相关特征也可为多个。此外,“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在空间上分布布置的构件组成。
附图标记列表
10 流体单元
11 (第一)插接联接部件
12 突出部/齿
13 卡口式联接区段/啮合部区段/连接管
14 环形槽
15 夹紧区段
16 喷嘴区段
17 螺纹
18 喷嘴嵌件
19 密封座
20 喷嘴
21 喷嘴口/喷嘴孔
22 喷嘴腔
23 密封件/O形环
24 球冠
30 可运动的元件/喷出元件/推杆
31 推杆尖端
32 推杆头部
33 接触面
34 弹簧
35 推杆支承部件
36 密封件支撑盘
37 推杆密封件
40 加热机构/加热模块
41 夹紧螺钉区段
42 加热块
43 喷嘴罩区段
44 存储单元/EEPROM
45 凹口
46 加热机构连接线缆
47 加热机构控制线路
48 温度测量线路
49 加热机构控制接头/加热机构插头
50 容器端口
51 容器接头
52a、52b 通道区段
54 输入通道区段
55 夹紧螺钉
56 尖端
57 螺钉头
58 密封锥
59 框架部件
60 致动器单元
61 (第二)插接联接部件/配对插接联接部件
61Z 圆柱销
62 突出部/齿
63 卡口式联接区段/容纳区段/容纳部
64 接合区段
65 固紧区段
66 凹部
67 凸缘/凸肩
68 贯穿孔
69 内螺纹
70 偏心轮机构
71 偏心轮轴
72 偏心轮区段
73 弹簧
74 偏心轮杠杆
75 压紧球体
76 偏心轮支架
77 贯穿孔
78 区段
79 致动器弹簧
80 壳体块
81 致动器腔室
82 执行腔室
83 缺口
85 调节螺钉
86 螺钉头
87 插接联接接头区段
88 螺纹件
89 螺母
90 致动器系统
91 致动器/压电元件堆/压电堆栈
91K 压电包封部
92 运动机构
93 杠杆
94 杠杆支承
95 控制线路
96 致动器系统控制接头
97 接触面
98 引导筒
98Z 圆柱销
99 罩盖
100 计量系统
101 容器/介质筒
102 容器压力接头
103 支架
K 倾斜轴线
KP1、KP2、KP3 耦联位置
R 喷出方向
S 插接轴线
SP1、SP2 插接位置。

Claims (16)

1.一种计量系统(100),具有致动器单元(60)和能拆卸地与该致动器单元(60)耦联的流体单元(10),其中,所述流体单元(10)具有喷嘴(20)以及能运动地支承的元件(30),并且所述致动器单元(60)具有致动器系统(90)以操纵所述流体单元(10)的能运动的元件(30),其中,所述流体单元(10)具有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所述致动器单元(60)具有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所述第一插接联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能沿着插接轴线(S)插入彼此中以将所述流体单元(10)耦联到所述致动器单元(60)并且彼此耦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单元(60)和所述流体单元(10)构造成,使得所述流体单元(10)能以围绕所述插接轴线(S)的至少两个不同的转动位置(KP1、KP2、KP3)耦联到所述致动器单元(6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和所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具有共同作用的突出部(12,62)和/或凹口。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计量系统,具有机构(71),优选为偏心轮机构(71),其构造成,使所述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和所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在插入彼此的位置中优选相对于所述插接轴线(S)沿径向相对于彼此相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机构(71)、尤其是所述偏心轮机构(71)作用到所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11,61)的内置插接联接部件(11)上并将其压靠到所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11,61)的外置插接联接部件(61)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机构(71)、尤其是所述偏心轮机构(71)优选经由按压元件(75)作用到两个插接联接部件(11,61)中的至少一个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流体单元(10)具有作为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的连接管(13),所述致动器单元(60)具有作为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的、用于所述流体单元(10)的连接管(11)的容纳部(63)。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流体单元(10)具有加热机构(40),所述加热机构优选具有包围输入通道区段(53,54)和/或至少一个喷嘴区段(16)的加热块(42)和/或
其中,所述致动器单元(60)、优选所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具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优选在所述流体单元(10)耦联到所述致动器单元(60)上时将热量输出给所述流体单元(10)的输入通道区段(53,54)和/或喷嘴区段(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输入通道区段(53,54)和/或至少所述喷嘴区段(16)能拆卸地固紧在材料块中、优选在加热块(4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输入通道区段(53,54)和/或所述喷嘴区段(16)借助夹紧螺钉(55)固紧在所述材料块中、优选在所述加热块(42)中,和/或
其中,相邻的输入通道区段(53,54)和/或所述喷嘴区段(16)通过密封锥(58,59)在端侧压入彼此中从而形成连续的输送管线。
11.具有致动器单元(60)和能拆卸地与该致动器单元(60)耦联的流体单元(10)的计量系统(100),尤其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单元(60)和/或所述流体单元(10)包括加热机构(40)和用于与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连接的加热机构控制接头(49)以及存储单元(44),在该存储单元(44)中存储与所述致动器单元(60)和/或所述流体单元(10)、尤其是所述加热机构(40)相对应的用于所述加热机构控制装置的数据,特别优选用于通过所述加热机构控制装置调节所述加热机构(40)的调节参数。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能沿着所述插接轴线(S)相对于所述致动器单元(60)的其他构件移动,和/或
其中,所述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能沿着所述插接轴线(S)相对于所述流体单元(10)的其他构件移动。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计量系统,其中,将所述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和/或所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制成为车削件。
14.一种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计量系统(100)的流体单元(10),其中,所述流体单元(10)具有喷嘴(20)、能运动地支承的元件(30)和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所述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能沿着插接轴线(S)插入所述计量系统(100)的致动器单元(60)的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或经由该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插接,并且与该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耦联,从而使所述流体单元(10)能拆卸地与所述致动器单元(60)耦联,所述致动器单元(60)具有致动器系统(90),用以操纵所述流体单元(10)的能运动的元件。
15.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计量系统(100)的致动器单元(60),其中,所述致动器单元(60)具有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所述第二插接联接部件(61)能沿着插接轴线(S)插入所述计量系统(100)的流体单元(10)的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或经由该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插接,并且与该第一插接联接部件(11)耦联,从而使具有喷嘴(20)和能运动地支承的元件(30)的所述流体单元(10)能拆卸地与所述致动器单元(60)耦联,从而使所述致动器单元(60)的致动器系统(90)能操纵所述流体单元(10)的能运动地支承的元件(30)。
16.一种用于使计量系统(100)的流体单元(10)与致动器单元(60)能拆卸地耦联的方法,其中,使流体单元(10)和致动器单元(60)的插接联接部件(11,61)沿着插接轴线(S)插入彼此并且耦联到彼此中。
CN201880061816.1A 2017-09-22 2018-09-11 具有致动器单元和可拆卸地耦联的流体单元的计量系统 Pending CN1111327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22034.8A DE102017122034A1 (de) 2017-09-22 2017-09-22 Dosiersystem mit Aktoreinheit und lösbar koppelbarer Fluidikeinheit
DE102017122034.8 2017-09-22
PCT/EP2018/074399 WO2019057542A1 (de) 2017-09-22 2018-09-11 Dosiersystem mit aktoreinheit und lösbar koppelbarer fluidikeinhei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770A true CN111132770A (zh) 2020-05-08

Family

ID=63592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1816.1A Pending CN111132770A (zh) 2017-09-22 2018-09-11 具有致动器单元和可拆卸地耦联的流体单元的计量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5088B2 (zh)
EP (1) EP3684519A1 (zh)
JP (1) JP7185686B2 (zh)
KR (1) KR102558868B1 (zh)
CN (1) CN111132770A (zh)
DE (1) DE102017122034A1 (zh)
WO (1) WO20190575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31567A1 (de) * 2018-12-10 2020-06-10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Dosier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Dosiersystems
DE102019121679A1 (de) * 2019-08-12 2021-02-18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Dosiersystem mit justierbarem Aktor
FR3101261B3 (fr) * 2019-09-30 2021-10-08 Daher Aerospace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pour l’application automatique d’un produit visqueux
CN111068951A (zh) * 2020-01-06 2020-04-28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体微量喷射装置
CN111842024A (zh) * 2020-02-13 2020-10-30 苏州特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热熔压电喷射阀及其拆卸方法
DE102020121777A1 (de) 2020-08-19 2022-02-24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Ventilstößelstange
DE102021102657A1 (de) 2021-02-04 2022-08-04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Dosiersystem
CN114260142A (zh) * 2021-12-17 2022-04-01 深圳市特瑞吉科技有限公司 压电喷射阀、喷胶设备及其剩余胶量的检测方法
DE102022111988A1 (de) 2022-05-12 2023-11-16 Ipr Intelligente Peripherien Für Roboter Gmbh Dosierventil für eine Dosiereinrichtung
DE102022111983A1 (de) 2022-05-12 2023-11-16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Dosierkopf für ein Dosiersystem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577U (zh) * 1989-03-04 1989-10-25 闻长庆 高效耐压快速夹紧管接头
CN2170429Y (zh) * 1993-03-19 1994-06-29 俞耀勇 快速接头
US20020017238A1 (en) * 2000-08-04 2002-02-14 Kenya Shinozaki Coating apparatus for applying coating material intermittently to substrate
CN1432435A (zh) * 2002-01-15 2003-07-30 哈罗德J.恩格尔
CN201006538Y (zh) * 2007-01-29 2008-01-16 杨少辰 一种点胶机的点胶装置
CN104048129A (zh) * 2013-03-14 2014-09-17 史陶比尔·法万举 用于形成两条流体管线的可脱离式连接的母元件和连接器
CN104329527A (zh) * 2014-10-24 2015-02-04 绵阳嘉泰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快接接头
CN106166530A (zh) * 2015-05-22 2016-11-30 诺信公司 具有快速释放喷射阀的压电喷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5748B1 (en) 1998-12-28 2017-04-12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jecting a fixed quantity of liquid
EP1243342B9 (en) * 2001-03-22 2010-02-17 Nordson Corporation Universal dispensing system for air assisted extrusion of liquid filaments
US7857173B2 (en) * 2006-07-10 2010-12-2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olenoid control valve with quick-connect fittings for mating with an adhesive control module assembly of a hot melt adhesive dispensing system
JP2010022881A (ja) * 2007-03-30 2010-02-04 Musashi Eng Co Ltd 液材吐出装置および液材吐出方法
US7900800B2 (en) * 2007-10-19 2011-03-08 Nordson Corporation Dispensing apparatus with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WO2011071888A1 (en) * 2009-12-08 2011-06-16 Nordson Corporation Force amplifying driver system, jetting dispenser, and method of dispensing fluid
US8753713B2 (en) * 2010-06-05 2014-06-17 Nordson Corporation Jetting dispenser and method of jetting highly cohesive adhesives
EP2441997B1 (en) * 2010-10-18 2012-11-28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A pipe coupling
US9346075B2 (en) * 2011-08-26 2016-05-24 Nordson Corporation Modular jetting devices
US8708246B2 (en) * 2011-10-28 2014-04-29 Nordson Corporation Positive displacement dispenser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discrete amounts of liquid
US8662352B1 (en) * 2012-10-29 2014-03-04 Nordson Corporation Fluid dispenser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a fluid including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DE102013003897B4 (de) * 2013-03-06 2017-08-03 Audi Ag Düsenträger für die Befestigung einer Lackierdüse an einer Lackzerstäubereinrichtung und Lackzerstäubereinrichtung mit einem solchen Düsenträger
US8939330B2 (en) * 2013-03-13 2015-01-27 Graco Minnesota Inc. Removable module service seat
DE102013102693A1 (de) * 2013-03-15 2014-09-18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Dosierventil und Dosierverfahren
ITTO20130467A1 (it) * 2013-06-06 2014-12-07 Cane Spa Serbatoio per dispositivo infusore di farmaci.
US20170268709A1 (en) * 2013-08-27 2017-09-21 Twist4Lock Pty Ltd As Trustee Of The T4L Trust System and Method of Releasably Connecting Pipe Sections
JP6019365B2 (ja) 2013-10-29 2016-11-02 兵神装備株式会社 吐出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WO2016069480A1 (en) * 2014-10-27 2016-05-06 Graco Minnesota Inc. Quick release solenoid assembly
US9816849B2 (en) 2015-05-22 2017-11-14 Nordson Corporation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tilizing quick connect member to secure fluid body and actuator body
US10090453B2 (en) 2015-05-22 2018-10-02 Nordson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 jet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953413B2 (en) * 2015-06-04 2021-03-23 Nordson Corporation Jet cartridges for jetting fluid material,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363569B2 (en) * 2015-10-15 2019-07-30 The Boeing Company Applicators and systems for delivering a glutinous substance to a workpiece from an end-effector
CN108603628B (zh) * 2016-01-14 2020-07-10 樱护谟株式会社 单元、歧管以及流路形成方法
US10215318B2 (en) * 2016-07-27 2019-02-26 Gates Corporation Breech lock coupling
DE102016224088A1 (de) * 2016-09-08 2018-03-0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ajonettverbindung zur Verbindung eines Stutzens mit einem rohrförmigen Körper, Bajonettring und rohrförmiger Körp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577U (zh) * 1989-03-04 1989-10-25 闻长庆 高效耐压快速夹紧管接头
CN2170429Y (zh) * 1993-03-19 1994-06-29 俞耀勇 快速接头
US20020017238A1 (en) * 2000-08-04 2002-02-14 Kenya Shinozaki Coating apparatus for applying coating material intermittently to substrate
CN1432435A (zh) * 2002-01-15 2003-07-30 哈罗德J.恩格尔
CN201006538Y (zh) * 2007-01-29 2008-01-16 杨少辰 一种点胶机的点胶装置
CN104048129A (zh) * 2013-03-14 2014-09-17 史陶比尔·法万举 用于形成两条流体管线的可脱离式连接的母元件和连接器
CN104329527A (zh) * 2014-10-24 2015-02-04 绵阳嘉泰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快接接头
CN106166530A (zh) * 2015-05-22 2016-11-30 诺信公司 具有快速释放喷射阀的压电喷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7542A1 (de) 2019-03-28
JP7185686B2 (ja) 2022-12-07
JP2020534145A (ja) 2020-11-26
KR102558868B1 (ko) 2023-07-25
DE102017122034A1 (de) 2019-03-28
KR20200057016A (ko) 2020-05-25
EP3684519A1 (de) 2020-07-29
US11385088B2 (en) 2022-07-12
US20210018353A1 (en)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2770A (zh) 具有致动器单元和可拆卸地耦联的流体单元的计量系统
US7900800B2 (en) Dispensing apparatus with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2020534145A5 (zh)
US9254642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high-quality drops of high-viscosity material
JP6836337B2 (ja) 迅速な解放噴射バルブを備えた圧電式の噴射システム
JP6818434B2 (ja) 流体本体部とアクチュエータ本体部とを固定するためのクイックコネクタ部材を用いたディスペンシング装置及びディスペンシング方法
US9387504B2 (en) Cartridge dispenser
KR102351754B1 (ko) 모노 펌프에 의한 공급을 포함하는 분사 분배 시스템 및 관련 방법
JP5334859B2 (ja) 粉体およびペーストのための投与量分配装置
US20220212211A1 (en) Jet cartridges for jetting fluid material, and related methods
JP6122025B2 (ja) 流体、特に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を吐出するのに用いる、吐出モジュール、アプリケーターヘッド及びノズルホルダー
US11602763B2 (en) Dosing system with dosing material cooling device
JP2016188852A (ja) 計量ユニット
US20220355331A1 (en) Liquid adhesive dispensing system
EP3616798B1 (en) Cable unit, and liquid material supply device and application device in which said cable unit is used
US7190891B2 (en) Heating-cooling system for a nozzle
US8100080B2 (en) Microwidth-adjustable slot nozzle
US8439226B2 (en) Liquid dispensing valve and methods
JP6655778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7735298B2 (en) Device for sealing tray-shaped or pot-shaped receptacles
US20230415399A1 (en) Material extrus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6583895B2 (ja) 液状物の吐出装置
TW202331653A (zh) 識別例如墨盒之識別製造組件的設備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oltzman,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Otephen

Applicant before: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