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0648A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0648A
CN111120648A CN201911038043.8A CN201911038043A CN111120648A CN 111120648 A CN111120648 A CN 111120648A CN 201911038043 A CN201911038043 A CN 201911038043A CN 111120648 A CN111120648 A CN 111120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hst
transmission
outpu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80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0648B (zh
Inventor
岩木浩二
小和田七洋
笹原谦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zaki Kokyukok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zaki Kokyuko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zaki Kokyuko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zaki Kokyuko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20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0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0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0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 F16H4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volumetric type
    • F16H47/04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volumetric type the mechanical gearing being of the type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6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 B60K1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of mechanical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fluid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10Change speed gearings
    • B60W2510/104Output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10Change speed gearings
    • B60W2710/1005Transmission ratio eng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10Change speed gearings
    • B60W2710/1011Input shaft speed, e.g. turbine speed
    • B60W2710/1016Input speed change r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2Agricultural vehicles
    • B60Y2200/221Tra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 F16H37/0833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i.e. with two or more internal power paths
    • F16H37/084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i.e. with two or more internal power paths at least one power path be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i.e. CVT
    • F16H2037/088Power split variators with summing differentials, with the input of the CVT connected or connectable to the input shaft
    • F16H2037/0886Power split variators with summing differentials, with the input of the CVT connected or connectable to the input shaft with switching means, e.g. to change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36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 F16H59/3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of gearing elements
    • F16H59/40Output shaft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36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 F16H59/44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dependent on machine speed of the machine, e.g. the vehi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6Inhibiting or initiating shift during unfavourable conditions, e.g. preventing forward reverse shift at high vehicle speed, preventing engine over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7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in group arrangement, i.e. with separate change-speed gear trains arranged in series, e.g. range or overdrive-type gearing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的作业车辆具备对来自驱动源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并向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主变速构造、变速操作构件、检测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的输出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主变速构造具有HMT构造等无级变速构造、和能够进行第1变速比的第1传动状态和比第1变速比高速的第2变速比的第2传动状态的切换的多级变速构造。控制装置与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使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向前进侧增速,并且在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时进行从多级变速构造的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的切换,切换速度被设定为超出作业速度范围的速度。

Description

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直列配置有无级变速构造以及多级变速构造的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提出了一种在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直列配置有无级变速构造和多级变速构造的作业车辆,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包括由静液压式无级变速机构(HST)以及行星齿轮机构形成的静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构造(HMT构造),所述多级变速构造具有多个变速档(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4162328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
该构成的作业车辆在能够扩大能够进行无级变速的车速范围这一点上是有用的。
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作业车辆还为了抑制所述多级变速构造的变速动作时的车速变化而具备锁定机构。
详细而言,所述HST具有从驱动源输入旋转动力的泵、由所述泵流体地驱动的马达、以及变更所述泵及所述马达中的至少一方(例如泵)的容积的输出调整构件,所述输出调整构件根据被人为操作的变速操作构件的操作量而工作,与此相应地,所述马达的转速进行无级变速。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为,将输入到太阳轮的来自所述HST的旋转动力以及输入到齿轮架的来自驱动源的旋转动力进行合成并从内齿轮朝向所述多级变速构造输出。
在此,所述锁定机构构成为仅在所述多级变速构造的变速期间使所述齿轮架以及所述内齿轮同步旋转。
关于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作业车辆中的变速动作,以所述多级变速构造被从第1速度档向第2速度档增速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在第1速度档操作范围内被向增速方向操作时,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向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例如,反转侧最高速度)向第2HST速度(例如,正转侧最高速度)变速的方向移动。
并且,在所述变速操作构件被操作至第1速度档操作范围与第2速度档操作范围的分界位置的时间点下,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至第2HST速度位置(例如,正转侧最大倾转位置),HST输出成为第2HST速度(例如,正转侧最高速度)的状态。
该状态是所述多级变速构造的第1速度档接合状态下的所述HMT构造的最高速度输出状态。
若所述变速操作构件超过第1速度档操作范围与第2速度档操作范围的分界位置地被向第2速度档操作范围内操作,则与此相应地,所述多级变速构造被从第1速度档向第2速度档增速。
在该所述多级变速构造的变速期间,如前所述,所述内齿轮以及所述齿轮架通过所述锁定机构而连结从而同步旋转。
由此,向从所述内齿轮输入旋转动力的所述多级变速构造传递与向所述齿轮架输入的来自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动力同步了的旋转动力。
另一方面,在该所述多级变速构造的变速期间,所述输出调整构件被设为解除了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的联系的自由状态。
因此,彼此进行了工作连结的所述马达轴以及所述太阳轮通过所述锁定机构而连结,以由利用来自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动力而同步旋转的所述内齿轮及所述齿轮架的转速划定的转速(以下,称为变速期间转速)而旋转。
由此,所述输出调整构件从第2HST速度位置(例如,正转侧最大倾转位置)向第1HST速度位置的方向返回至出现与所述太阳轮的变速期间转速对应的HST输出的位置(以下,称为变速期间基准位置)。
然后,在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在第2速度档操作范围内被向增速方向操作时,所述输出调整构件从变速期间基准位置朝向第2HST速度位置工作,所述马达轴的转速被增速。
由此,由来自所述马达轴的HST输出驱动而旋转的所述太阳轮的转速被增速,所述内齿轮的转速被增速。
这样,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变速器中,在所述多级变速构造进行变速动作时,向所述太阳轮输入的旋转动力从第2HST速度(例如,正转侧最高速度)减速至变速期间转速。
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作业车辆虽然在能够抑制所述多级变速构造的变速时的行驶车速的变化幅度这一点上是有用的,但对所述多级变速构造的变速定时与行驶车速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
即,对对地作业机进行牵引的牵引车(英文:tractor)、联合收割机(英文:combine)等作业车辆大多一边低速行驶一边进行耕耘作业、耕地作业、压平作业、以及收割作业等重负荷作业。
一般而言,在所述作业车辆中,进行这样的重负荷作业时的行驶车速被设定为作业速度范围(例如,参照https://zidapps.boku.ac.at/abstracts/download.php?dataset_id=9267&prop erty_id=107的166页),作业速度范围集中于0~10Km/h的行驶车速区域。
在此,若所述多级变速构造的变速动作在作业速度范围内进行,则会产生在对所述作业车辆施加着重负荷的状态下不进行向驱动轮的充分的驱动力传递的情形,有可能在变速动作前接合着的变速档的接合被解除,在到变速动作后应接合的变速档的接合完成为止的期间行驶车速大幅度地减少而产生冲击,从而乘坐舒适性恶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进行变速动作后应接合的变速档的接合时,对包括所述多级变速构造的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的构成构件施加大的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现有技术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直列配置包括HST等的无级变速构造和多级变速构造而构成的、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或减少在作业中的变速动作时施加于构成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的构件的负荷的作业车辆。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车辆,该作业车辆具备驱动源、驱动轮、朝向所述驱动轮输出旋转动力的变速输出轴、对来自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并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主变速构造、变速操作构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的输出传感器、以及掌管所述主变速构造的工作控制的控制装置,所述主变速构造具备对从所述驱动源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无级变速构造、和至少能够进行第1变速比的第1传动状态和比第1变速比高速的第2变速比的第2传动状态的切换的多级变速构造,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述输出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预定的切换速度之前的低速状态下使所述多级变速构造为第1传动状态并且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方向的增速操作相应地使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向前进侧增速,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时使所述多级变速构造从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变速并且使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减速至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为切换速度以上的高速状态下使所述多级变速构造为第2传动状态并且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使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从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向前进侧增速,切换速度被设定为超出作业速度范围的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车辆,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或减少在进行作业中的变速动作时施加于构成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的构件的负荷。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作业车辆,不管附设的对地作业机的种类如何,均能够在作业时获得无冲击的稳定的行驶状态。
例如,构成为,所述多级变速构造具有能够分别以第1变速比和第2变速比将从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第1传动机构及第2传动机构、和分别使所述第1传动机构及第2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第1离合器机构及第2离合器机构,通过将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接合且将所述第2离合器机构切断而出现第1传动状态,通过将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切断且将所述第2离合器机构接合而出现第2传动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包括:HST,所述HST根据输出调整构件的工作位置将从所述驱动源向泵轴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至少在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进行无级变速并从马达轴输出;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有第1要素~第3要素,将从所述驱动源及所述HST向所述第1要素及第3要素分别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合成,并将合成旋转动力作为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而从所述第2要素输出,所述主变速构造还具备能够将所述马达轴的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HST用传动机构、和使所述HST用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HST用离合器机构。
在所述第1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比切换速度低速的初速之前的状态下,使第1传动状态解除并使将所述HST用离合器机构接合的HST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处于初速与切换速度之间的状态下,使HST传动状态解除并使第1传动状态出现,另一方面,在HST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朝向第2HST速度变速,在第1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朝向第1HST速度变速,在从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切换时,HST输出从切换时间点下的HST转速朝向第2HST速度侧变速至使所述第2要素的转速为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的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在第2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朝向第1HST速度变速。
在该情况下,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为,随着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侧向第1HST速度侧变速,从所述第2要素输出的合成旋转动力增速。
在所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以在进行HST传动状态和第1传动状态的切换时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不产生速度差的方式,构成所述HST、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所述HST用传动机构以及所述第1传动机构。
在所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使第1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后退行驶用的反转侧旋转动力,使第2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前进行驶用的正转侧旋转动力,所述HST能够夹着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的中立速度输出正反双方向的旋转动力,所述主变速构造还具有能够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作为后退旋转动力而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机构、和使所述后退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后退离合器机构。
在该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后退侧切换速度之前的状态下使HST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成为后退侧切换速度以上时解除HST传动状态且使所述后退离合器机构接合,使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经由所述后退传动机构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状态出现,另一方面,在HST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零速位置的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成为中立速度,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从零速位置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中立速度朝向第1HST速度变速,在进行从HST传动状态向后退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从切换时间点下的转速向第2HST速度侧以预定速度的量变速,在后退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朝向第1HST速度变速。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以在进行从HST传动状态向后退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成为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
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被设定为使得,在HST传动状态下使HST输出成为了第1HST速度时和在后退传动状态下使HST输出成为了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一致。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包括如下HST,所述HST根据输出调整构件的工作位置将从所述驱动源向泵轴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至少在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进行无级变速,并将被无级变速后的旋转动力作为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而从马达轴输出,所述HST能够以如下方式输出正反双方向的旋转动力:使第1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后退行驶用的反转侧旋转动力,使第2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前进行驶用的正转侧旋转动力,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的中立速度的HST输出实质上成为转速零。
在该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零速位置的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成为中立速度,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从零速位置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向反转侧增速,并且,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从零速位置向前进侧的增速相应地,HST输出向正转侧增速。
在第2方式中,构成为,在第1传动状态下使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中,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包括:HST,所述HST根据输出调整构件的工作位置将从所述驱动源向泵轴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至少在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进行无级变速并从马达轴输出;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有第1要素~第3要素,将从所述驱动源及所述HST向所述第1要素及第3要素分别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合成,并将合成旋转动力作为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而从所述第2要素输出,所述主变速构造还具有能够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作为后退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机构、和使所述后退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后退离合器机构。
由所述HST以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形成的HMT构造构成为,在使HST输出成为了第1HST速度时使从第2要素输出的HMT输出为零速,随着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变速而使该HMT输出增速。
在所述第3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在所述变速操作构件被从零速位置向后退侧操作时解除所述第1传动状态,使所述后退离合器机构接合,使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经由所述后退传动机构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状态出现,另一方面,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零速位置的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成为第1HST速度,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从零速位置向前进侧以及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增速。
在所述第3方式中,构成为,在第1传动状态下使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
在本发明的所述各种构成中,优选的是,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被设定为在从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切换前后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不发生变化的速度。
在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具有所述HST以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构成中,例如,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轮架、内齿轮以及太阳轮分别形成所述第1要素、第2要素以及第3要素。
本发明的作业车辆可以具备在比所述变速输出轴靠传动方向下游侧处介装于所述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的副变速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作业车辆的传动示意图。
图2的(a)以及图2的(b)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1的作业车辆中的、行驶车速与HST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分别是所述作业车辆所具备的副变速构造的低速档接合状态以及高速档接合状态的图表。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作业车辆的传动示意图。
图4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2的作业车辆中的、行驶车速与HST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表,是所述作业车辆所具备的副变速构造的低速档接合状态的图表。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作业车辆的传动示意图。
图6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3的作业车辆中的、行驶车速与HST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表,是所述作业车辆所具备的副变速构造的低速档接合状态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作业车辆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200的传动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作业车辆200具备驱动源210、驱动轮220、朝向所述驱动轮220输出旋转动力的变速输出轴45、对来自所述驱动源210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并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的主变速构造1、能够由操作位置传感器92检测出操作位置的变速杆等变速操作构件90、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的输出传感器95、以及掌管所述主变速构造1的工作控制的控制装置100。
所述主变速构造1具有:对从所述驱动源210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无级变速构造5;相对于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直列配置的第1传动机构及第2传动机构50(1)、50(2);以及使所述第1传动机构及第2传动机构50(1)、50(2)的动力传递分别接合脱离的第1离合器机构及第2离合器机构60(1)、60(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具有静液压式无级变速机构(HST)10、和与所述HST10协作而形成HMT构造(静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构造)的行星齿轮机构30。
如图1所示,所述HST10具有:由所述驱动源210工作地驱动而旋转的泵轴12;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泵轴12的液压泵14;以及液压马达18,该液压马达18经由一对工作油线路15而流体地连接于所述液压泵14,从而由所述液压泵14液压地驱动而旋转;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液压马达18的马达轴16;以及使所述液压泵14及所述液压马达18中的至少一方的容积变更的输出调整构件20。
所述HST10构成为,能够根据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的工作位置,使从所述马达轴16输出的HST输出的转速相对于向所述泵轴12输入的动力的转速的比例(即,HST10的变速比)无级地变化。
即,在从所述驱动源210向所述泵轴12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的转速成为了基准输入速度的情况下,所述HST10根据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的工作位置,将所述基准输入速度的旋转动力至少向第1HST速度到第2HST速度之间的旋转动力无级地变速,并从所述马达轴16输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泵轴12经由齿轮列214而连结于与所述驱动源210进行了工作连结的主驱动轴21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HST10能够对HST输出的旋转方向进行正反切换。
即,所述HST10构成为,在将基准输入速度的旋转方向设为正转方向的情况下,在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位于第1工作位置时从所述马达轴16输出旋转方向为正反方向中的一侧(例如反转方向)的第1HST速度的旋转动力,并且,在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位于第2工作位置时从所述马达轴16输出旋转方向为正反方向中的另一侧(例如正转方向)的第2HST速度的旋转动力。
在该情况下,在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位于第1工作位置与第2工作位置之间的中立位置时,HST输出的转速成为中立速度(零速)。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HST10具有如下的可动斜板来作为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该可动斜板通过绕摆动轴摆动从而变更所述液压泵14的容积,并能够夹着从所述液压泵14排出的排出量为零的中立位置地绕摆动轴向一侧以及另一侧摆动。
在所述可动斜板位于中立位置时,没有液压油(日文:圧油)从所述液压泵14排出,所述HST10成为所述液压马达18的输出为零的中立状态。
并且,在所述可动斜板从中立位置绕摆动轴向一侧的正转侧摆动时,从所述液压泵14向一对工作油线路15中的一方供给液压油,该一方的工作油线路15成为高压侧,另一方的工作油线路15成为低压侧。
由此,所述液压马达18被向正转侧驱动而旋转,所述HST10成为正转输出状态。
相反地,在所述可动斜板从中立位置绕摆动轴向另一侧的反转侧摆动时,从所述液压泵14向所述一对工作油线路15中的另一方供给液压油,该另一方的工作油线路15成为高压侧,一方的工作油线路15成为低压侧。
由此,所述液压马达18被向反转侧驱动而旋转,所述HST10成为反转输出状态。
此外,在所述HST10中,所述液压马达18的容积由固定斜板固定。
如图1所示,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基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的操作而由所述控制装置100进行工作控制。
即,所述控制装置100基于对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的操作而经由致动器110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所述致动器110只要由所述控制装置100进行工作控制即可,可以采用电动马达、液压伺服机构等各种构成。
如图1所示,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具有太阳轮32、与所述太阳轮32啮合的行星齿轮34、与所述行星齿轮34啮合的内齿轮36、以及将所述行星齿轮34支承为绕轴线旋转自如,且与所述行星齿轮34绕所述太阳轮32的公转联动地绕所述太阳轮32的轴线旋转的齿轮架38,所述太阳轮32、所述齿轮架38以及所述内齿轮36形成了行星3要素。
作为所述行星3要素之一的第3要素工作地连结于所述马达轴16,所述第3要素作为输入HST输出的可变动力输入部发挥作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所述太阳轮32为所述第3要素。
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太阳轮32连结有行星输入轴31,所述行星输入轴31经由齿轮列216而工作地连结于所述马达轴16。
作为所述行星3要素之一的第1要素作为输入来自所述驱动源210的基准旋转动力的基准动力输入部发挥作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所述齿轮架38为所述第1要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架38经由齿轮列218而工作地连结于所述主驱动轴212。
作为所述行星3要素之一的第2要素作为输出合成旋转动力的输出部发挥作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所述内齿轮36为所述第2要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齿轮36工作地连结于变速中间轴43。
所述第1传动机构50(1)构成为,能够以第1变速比将从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作为前进旋转动力而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传动机构50(1)能够从所述变速中间轴43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以第1变速比传递旋转动力。
详细而言,所述第1传动机构50(1)具有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中间轴43的第1驱动齿轮52(1)、和与所述第1驱动齿轮52(1)啮合且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第1从动齿轮54(1)。
所述第2传动机构50(2)构成为,能够以与第1变速比相比使所述变速输出轴45高速旋转的第2变速比将从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作为前进旋转动力向该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2传动机构50(2)能够从所述变速中间轴43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以第2变速比传递旋转动力。
详细而言,所述第2传动机构50(2)具有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中间轴43的第2驱动齿轮52(2)、和与所述第2驱动齿轮52(2)啮合且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第2从动齿轮54(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及第2离合器机构60(1)、60(2)构成为,能够使从所述变速中间轴43向对应的所述第1驱动齿轮及第2驱动齿轮52(1)、52(2)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
所述第1传动机构及第2传动机构50(1)、50(2)以及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及第2离合器机构60(1)、60(2)形成了对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HMT构造)的输出进行有级变速并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传递的多级变速构造6。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及第2离合器机构60(1)、60(2)为摩擦板式离合器机构。
详细而言,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60(1)具有: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中间轴43的第1离合器壳体62(1);包括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1离合器壳体62(1)的第1驱动侧摩擦板、和在与所述第1驱动侧摩擦板相对向的状态下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1驱动齿轮52(1)的第1从动侧摩擦板的第1摩擦板群64(1);以及使所述第1摩擦板群64(1)摩擦接合的第1活塞(未图示)。
所述第2离合器机构60(2)具有: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中间轴43的第2离合器壳体62(2);包括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2离合器壳体62(2)的第2驱动侧摩擦板、和在与所述第2驱动侧摩擦板相对向的状态下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2驱动齿轮52(2)的第2从动侧摩擦板的第2摩擦板群64(2);以及使所述第2摩擦板群64(2)摩擦接合的第2活塞(未图示)。
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及第2离合器机构60(1)、60(2)例如构成为根据液压油的供排来进行接合脱离。
在该情况下,例如,具备包括切换液压油的供排并由所述控制装置100进行位置控制的电磁阀的电磁阀群112(参照图1)。
如图1所示,所述作业车辆200具备在比所述主变速构造1靠传动方向下游侧处介装于所述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的副变速构造240。
所述副变速构造240能够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和行驶传动轴245之间对驱动力的转速以高速档以及低速档这2档进行变速。
所述副变速构造240在所述作业车辆200停止时进行切换操作,例如,可以具有多个齿轮列、和使所述多个齿轮列中的任一齿轮列为动力传递状态的牙嵌离合器式的滑动件。
所述作业车辆200具有左右一对的主驱动轮作为所述驱动轮220。
因此,如图1所示,所述作业车辆200还具有对所述一对主驱动轮分别进行驱动的一对主驱动车轴250、和将所述行驶传动轴245的旋转动力向所述一对主驱动车轴250进行差动传递的差速器机构260。
如图1所示,所述作业车辆200还具有对所述主驱动车轴250选择性地附加制动力的行驶制动器机构255、通过来自所述行驶传动轴245的旋转动力将所述一对主驱动车轴250强制性地同步驱动的差速器锁定机构265、以及能够将从所述行驶传动轴245分支出的旋转动力朝向副驱动轮选择性地输出的副驱动轮用驱动力取出机构270。
另外,所述作业车辆200具有向外部输出旋转动力的PTO轴280、和介装于从所述驱动源210至PTO轴280的PTO传动路径的PTO离合器机构285及PTO变速机构290。
以下,对所述控制装置100的工作控制进行说明。
图2中示出所述作业车辆200中的、行驶车速与HST输出的转速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此外,图2的(a)以及图2的(b)分别是所述副变速构造240接合于低速档以及高速档的状态的图表。
所述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基于所述输出传感器95的检测信号,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到达预定的切换速度之前的低速状态下使将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60(1)接合且使所述第2离合器机构60(2)切断的第1传动状态出现,并且,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为切换速度以上的高速状态下,使将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60(1)切断且使所述第2离合器机构60(2)接合的第2传动状态出现。
此外,所述输出传感器95只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即可,可以采用检测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的传感器、检测所述驱动轮20或所述驱动车轴250的转速的传感器等各种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作为所述输出传感器95,具备检测从所述HST10向所述第3要素(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太阳轮32)输入的可变动力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95a、和检测从所述驱动源210向所述第1要素(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齿轮架38)输入的基准旋转动力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95b,所述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基于所述转速传感器95a、95b的检测信号而综合地算出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为具有所述HST10以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的HMT构造。
所述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基于由所述操作位置传感器92检测的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的操作位置、和来自所述输出传感器95的检测信号执行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的工作控制,从而作为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的工作控制。
所述HST传感器检测所述HST10的输出状态即可,可以采取检测所述马达轴16的转速的传感器、检测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的工作位置的传感器等各种方式。
如图2的(a)以及图2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到达预定的切换速度之前的低速状态除了所述第1传动状态以外,还包括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到达被设定为比切换速度低速的初速之前出现的HST传动状态。
并且,所述第1传动状态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处于初速与切换速度之间时出现。
此外,在将图2中的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初速与+a(L)(所述副变速构造240的低速档接合时,以下,简称为低速档接合时)以及+a(H)(所述副变速构造240的高速档接合时,以下,简称为高速档接合时)相当。
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切换速度与图2中的行驶车速下的+b(L)(低速档接合时)以及+b(H)(高速档接合时)相当。
另外,图2中的+c(L)是低速档接合时的最高车速,+c(H)是高速档接合时的最高车速。
此外,图2中的车速中的“+”表示前进方向,“-”表示后退方向。
为了能够出现所述HST传动状态,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所述作业车辆200还具有能够将所述马达轴16的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的HST用传动机构70、和使所述HST用传动机构70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HST用离合器机构8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HST用传动机构70构成为能够经由所述行星输入轴31将所述马达轴16的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
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HST用传动机构70具有所述齿轮列216、所述行星输入轴31、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行星输入轴31的HST用驱动齿轮72、以及与所述HST用驱动齿轮72啮合且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HST用从动齿轮7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HST用离合器机构80构成为能够使从所述HST用从动齿轮74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所述HST用离合器机构80为摩擦板式离合器机构。
详细而言,所述HST用离合器机构80具有: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HST用离合器壳体82;包括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HST用从动齿轮74的驱动侧摩擦板、和在与所述驱动侧摩擦板相对向的状态下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HST用离合器壳体82的从动侧摩擦板的HST用摩擦板群84;以及使所述HST用摩擦板群84摩擦接合的活塞(未图示)。
所述HST用离合器机构80例如构成为根据液压油的供排来进行接合脱离。
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电磁阀群112具备切换对所述HST用离合器机构80的液压油供排的电磁阀。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HST10能够输出正反双方向的旋转动力。
即,使第1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后退行驶用的反转侧旋转动力,使第2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前进行驶用的正转侧旋转动力,所述HST10能够夹着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的HST中立速度地输出正反双方向的旋转动力。
如图2的(a)以及图2的(b)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00,
·以在HST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侧朝向第2HST速度侧变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第1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侧朝向第1HST速度侧变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进行从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从切换时间点下的HST转速向第2HST速度侧变速至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第2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朝向第1HST速度侧变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构成为,随着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侧向第1HST侧变速,从所述第2要素输出的合成旋转动力被增速。
在此,在使HST输出成为了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第2要素)输出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的旋转动力。
以在切换后的第2传动状态下所述第2要素成为了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bx(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bx(H)(高速档接合时))、与即将向第2传动状态切换之前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b(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b(H)(高速档接合时))一致或接近的方式,设定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即,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
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的(a)以及图2的(b)所示,构成为,在第1传动状态下使HST输出成为了第1HST速度时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b(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b(H)(高速档接合时))。
并且,以在第2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bx(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bx(H)(高速档接合时))、与在第1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1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b(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b(H)(高速档接合时))一致的方式,设定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
根据该构成,在第1传动状态和第2传动状态的切换前后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即行驶车速不发生变化。
如前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b(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b(H)(高速档接合时))时,进行所述HST10的输出变更并且进行从第1变速比的所述第1传动机构50(1)向第2变速比的所述第2传动机构50(2)的有级变速,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切换速度被设定为比在所述作业车辆200设定的作业速度范围高速,由此,有效地防止了在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的变速动作时对行驶系统传动路径施加大的负荷的情况。
即,对对地作业机进行牵引的牵引车、联合收割机等作业车辆大多一边进行低速行驶一边进行耕耘作业、耕地作业、压平作业、以及收割作业等重负荷作业。
一般而言,在所述作业车辆中,进行这样的重负荷作业时的行驶车速被设定为作业速度范围,作业速度范围集中于0~10Km/h的行驶车速区域。
若在行驶车速处于作业速度范围内时进行有级变速动作,则会产生在对作业车辆施加着重负荷的状态下不进行向驱动轮的充分的驱动力传递的情形,有可能变速动作前接合着的变速档的接合被解除,在到在变速动作后应接合的变速档的接合完成为止的期间行驶车速大幅度地减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进行变速动作后应接合的变速档的接合时,会对包括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齿轮变速构造)的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的构成构件施加大的负荷。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HST输出的变更并且将成为进行向所述第2传动机构50(2)的切换的定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切换速度设定为比作业速度范围高速,由此,在作业车辆200的车速进入到高负荷行驶区域(图2中的阴影区域)时不进行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的有级变速动作。
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有级变速的切换时对行驶系统传动路径施加大的负荷的情况。
另外,由于在作业速度范围内不进行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的有级变速动作,因此,不管附设于所述作业车辆200的对地作业机的种类如何,均能够在作业时获得无冲击的稳定的行驶状态。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中,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处于零速与初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a(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a(H)(高速档接合时))之间时使HST传动状态出现,由HST输出使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旋转,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处于初速与切换速度之间时使第1传动状态出现,由HMT输出使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旋转,由此,能够以不需要所述HST10以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的大容量化的方式,使成为有级变速动作的定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切换速度从作业速度范围移到高速侧。
另外,如图2的(a)以及图2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构成为,在进行从HST传动状态向第1传动状态的切换时,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即行驶车速不产生速度差。
即,以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HST传动状态与第1传动状态之间不变化的方式,构成了所述HST10、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所述HST用传动机构70以及所述第1传动机构50(1)。
根据该构成,能够顺利地进行HST传动状态与第1传动状态之间的转变,即使不使所述HST10高容量化也能够使所述第1传动机构50(1)下的无级变速状态广域化并使切换速度靠向高速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中,所述主变速构造1还具有能够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作为后退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机构50(R)、和使所述后退传动机构50(R)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后退离合器机构60(R)。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退传动机构50(R)构成为能够使所述变速中间轴43的旋转动力反转而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传递。
详细而言,所述后退传动机构50(R)具有: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中间轴43的后退驱动齿轮52(R);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后退从动齿轮54(R);以及与所述后退驱动齿轮52(R)和所述后退从动齿轮54(R)啮合的空转齿轮53(R)。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所述后退离合器机构60(R)为摩擦板式离合器机构。
详细而言,所述后退离合器机构60(R)具有: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中间轴43的后退离合器壳体62(R);包括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后退离合器壳体62(R)的后退驱动侧摩擦板、和在与所述后退驱动侧摩擦板相对向的状态下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后退驱动齿轮52(R)的后退从动侧摩擦板的后退摩擦板群64(R);以及使所述后退摩擦板群64(R)摩擦接合的后退活塞(未图示)。
所述后退离合器机构60(R)例如构成为根据液压油的供排来进行接合脱离。
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电磁阀群112具备切换对所述后退离合器机构60(R)的液压油供排的电磁阀。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所述后退离合器壳体62(R)以及所述第1离合器壳体62(1)为一体形成的共用壳体。
所述控制装置100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到后退侧切换速度(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b(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b(H)(高速档接合时))之前的状态下使HST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成为后退侧切换速度以上时解除HST传动状态,使所述后退离合器机构60(R)接合,使经由所述后退传动机构50(R)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状态出现。
并且,所述控制装置100,
·以在HST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侧朝向第1HST速度侧变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进行从HST传动状态向后退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从切换时间点下的HST转速向第2HST速度侧变速至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后退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朝向第1HST速度侧变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在此,以在后退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bx(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bx(H)(高速档接合时))、与在HST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1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b(L)(低速档接合时)或车速-b(H)(高速档接合时))一致的方式,设定了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
根据该构成,能够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在HST传动状态和后退传动状态的切换前后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即行驶车速发生变化的情况。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200B的传动示意图。
此外,图中,对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200B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作业车辆200相比,具备主变速构造1B代替所述主变速构造1。
所述主变速构造1B具有无级变速构造5B以及多级变速构造6B。
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B在省略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这一点上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的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不同。
即,如图3所示,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B实质上仅具有所述HST10。
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B构成为能够对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B的输出进行有级变速。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B构成为,将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B的输出的转速以3档进行变速,并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B具有:分别以第1变速比、比第1变速比高速的第2变速比以及比第2变速比高速的第3变速比对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B的输出进行变速并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的第1传动机构~第3传动机构50(1)~50(3);和分别使所述第1传动机构~第3传动机构50(1)~50(3)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第1离合器机构~第3离合器机构60(1)~60(3)。
图4中示出表示所述作业车辆200B中的、行驶车速与HST输出的转速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此外,图4是所述副变速构造240接合于低速档的状态的图表。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00基于所述输出传感器95的检测信号,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在将图4的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d(L))之前的低速状态下,使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60(1)接合且使所述第2以及第3离合器机构60(2)、60(3)切断,从而使经由所述第1传动机构50(1)进行动力传递的第1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为切换速度以上且到达第2切换速度(在将图4的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e(L))之前的中速状态下,使所述第2离合器机构60(2)接合且使所述第1以及第3离合器机构60(1)、60(3)切断,从而使经由所述第2传动机构50(2)进行动力传递的第2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超过第2切换速度的高速状态下,使所述第3离合器机构60(3)接合且使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及第2离合器机构60(1)、60(2)切断,从而使经由所述第3传动机构50(3)进行动力传递的第3传动状态出现。
如图4所示,所述HST10能够输出正反双方向的旋转动力。
即,所述HST10构成为,能够在成为后退行驶用的反转侧旋转动力的第1HST速度的HST输出、与成为前进行驶用的正转侧旋转动力的第2HST速度的HST输出之间进行无级变速,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的中立速度N实质上成为转速零。
所述控制装置100除了对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B的所述工作控制以外,还对构成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B的所述HST10进行下述工作控制。
即,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00,
·以在第1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零速位置的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成为中立速度,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从零速位置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中立速度向反转侧增速,并且,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从零速位置向前进侧的增速相应地,HST输出从中立速度向正转侧增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进行从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减速至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第2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侧增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进行从第2传动状态向第3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减速至第3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第3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3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侧增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切换速度被设定为比作业速度范围(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的情况下为0~10Km/h)高速。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适当设定所述HST10的容量、所述泵轴12的转速(即,从所述主驱动轴212向所述泵轴12传递旋转动力的齿轮列214的齿轮比),能够使切换速度移到比作业速度范围靠高速侧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以在第1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d(L))、与在第2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dx(L))一致的方式,设定了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
另外,以在第2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e(L))、与在第3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3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ex(L))一致的方式,设定了第3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
实施方式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又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200C的传动示意图。
此外,图中,对与所述实施方式1以及2中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200C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作业车辆200相比,具备主变速构造1C代替所述主变速构造1。
所述主变速构造1C具有无级变速构造5C以及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C。
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C具有由所述HST10以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形成的HMT构造。
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C构成为能够对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C的输出进行有级变速。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C构成为,将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C的输出的转速向前进侧以3档或向后退侧以2档进行变速并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C具有:分别以前进侧第1变速比、比前进侧第1变速比高速的前进侧第2变速比以及比前进侧第2变速比高速的前进侧第3变速比对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C的输出进行变速并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的第1传动机构~第3传动机构50(1)~50(3);分别使所述第1传动机构~第3传动机构50(1)~50(3)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第1离合器机构~第3离合器机构60(1)~60(3);分别以后退侧第1变速比以及比后退侧第1变速比高速的后退侧第2变速比对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C的输出进行变速并向所述变速输出轴45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侧第1及第2传动机构50(R1)、50(R2);以及分别使所述后退侧第1及第2传动机构50(R1)、50(R2)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后退侧第1及第2离合器机构60(R1)、60(R2)。
图6中示出表示所述作业车辆200C中的、行驶车速与HST输出的转速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此外,图6是所述副变速构造240接合于低速档的状态的图表。
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00基于所述输出传感器95的检测信号,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在将图6的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f(L))之前的低速状态下,使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60(1)接合且使剩余的离合器机构切断,从而使经由所述第1传动机构50(1)进行动力传递的第1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为切换速度以上且到达第2切换速度(在将图6的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g(L))之前的中速状态下,使所述第2离合器机构60(2)接合且使剩余的离合器机构切断,从而使经由所述第2传动机构50(2)进行动力传递的第2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超过第2切换速度的高速状态下,使所述第3离合器机构60(3)接合且使剩余的离合器机构切断,从而使经由所述第3传动机构50(3)进行动力传递的第3传动状态出现,另一方面,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开始向后退侧旋转时,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后退侧切换速度(在将图6的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f(L))之前的后退侧低速状态下,使所述后退侧第1离合器机构60(R1)接合且使剩余的离合器机构切断,从而使经由所述后退侧第1传动机构50(R1)进行动力传递的后退第1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为后退侧切换速度以上的后退侧高速状态下,使所述第2后退侧离合器机构60(R2)接合且使剩余的离合器机构切断,从而使经由所述第2传动机构50(R2)进行动力传递的后退第2传动状态出现。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HMT构造构成为,在HST输出为第1HST速度时HMT输出成为零速,随着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变速而HMT输出绕轴线向一侧增速。
详细而言,所述HST10能够在成为后退行驶用的反转侧旋转动力的第1HST速度的HST输出、与成为前进行驶用的正转侧旋转动力的第2HST速度的HST输出之间进行无级变速,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的中立速度N实质上成为转速零。
因此,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为,随着向第3要素输入的HST输出从反转侧的第1HST速度经由中立速度向正转侧的第2HST速度变速,从第2要素输出的合成旋转动力绕轴线向一侧增速。
所述控制装置100除了对所述多级变速构造6C的所述工作控制以外,还对所述无级变速构造5C进行下述工作控制。
即,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00,
·以在第1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零速位置的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成为第1HST速度,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从零速位置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增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
·以在进行从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减速至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第2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侧增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进行从第2传动状态向第3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减速至第3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第3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3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侧增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后退第1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从零速位置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增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
·以在进行从后退第1传动状态向后退第2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减速至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以在后退第2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90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后退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侧增速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20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切换速度被设定为比作业速度范围(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的情况下为0~10Km/h)高速。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适当设定所述HST10的容量以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0的变速比、所述泵轴12的转速(即,从所述主驱动轴212向所述泵轴12传递旋转动力的齿轮列214的齿轮比),能够使切换速度移到比作业速度范围靠高速侧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以在第1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f(L))、与在第2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fx(L))一致的方式,设定了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
另外,以在第2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g(L))、与在第3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3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gx(L))一致的方式,设定了第3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
而且,以在后退第1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f(L))与在后退第2传动状态下HST输出成为了后退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的所述变速输出轴45的转速(在将行驶车速设为基准时,为车速-fx(L))一致的方式,设定了后退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

Claims (11)

1.一种作业车辆,该作业车辆具备驱动源、驱动轮、朝向所述驱动轮输出旋转动力的变速输出轴、对来自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并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主变速构造、变速操作构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的输出传感器、以及掌管所述主变速构造的工作控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变速构造具备对从所述驱动源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无级变速构造、和至少能够进行第1变速比的第1传动状态和比第1变速比高速的第2变速比的第2传动状态的切换的多级变速构造,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述输出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预定的切换速度之前的低速状态下使所述多级变速构造为第1传动状态并且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方向的增速操作相应地使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向前进侧增速,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时使所述多级变速构造从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变速并且使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减速至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为切换速度以上的高速状态下使所述多级变速构造为第2传动状态并且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使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从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向前进侧增速,
切换速度被设定为超出作业速度范围的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级变速构造具有能够分别以第1变速比和第2变速比将从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第1传动机构及第2传动机构、和分别使所述第1传动机构及第2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第1离合器机构及第2离合器机构,通过将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接合且将所述第2离合器机构切断而出现第1传动状态,通过将所述第1离合器机构切断且将所述第2离合器机构接合而出现第2传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包括:HST,所述HST根据输出调整构件的工作位置将从所述驱动源向泵轴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至少在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进行无级变速并从马达轴输出;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有第1要素~第3要素,将从所述驱动源及所述HST向所述第1要素及第3要素分别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合成,并将合成旋转动力作为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而从所述第2要素输出,
所述主变速构造还具备能够将所述马达轴的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HST用传动机构、和使所述HST用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HST用离合器机构,
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比切换速度低速的初速之前的状态下,使第1传动状态解除并使将所述HST用离合器机构接合的HST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处于初速与切换速度之间的状态下,使HST传动状态解除并使第1传动状态出现,另一方面,在HST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朝向第2HST速度变速,在第1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朝向第1HST速度变速,在从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切换时,HST输出从切换时间点下的HST转速朝向第2HST速度侧变速至使所述第2要素的转速为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的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在第2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前进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2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朝向第1HST速度变速,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为,随着HST输出从第2HST速度侧向第1HST速度侧变速,从所述第2要素输出的合成旋转动力增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以在进行HST传动状态和第1传动状态的切换时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不产生速度差的方式,构成所述HST、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所述HST用传动机构以及所述第1传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使第1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后退行驶用的反转侧旋转动力,使第2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前进行驶用的正转侧旋转动力,所述HST能够夹着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的中立速度输出正反双方向的旋转动力,
所述主变速构造还具有能够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作为后退旋转动力而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机构、和使所述后退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后退离合器机构,
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后退侧切换速度之前的状态下使HST传动状态出现,在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成为后退侧切换速度以上时解除HST传动状态且使所述后退离合器机构接合,使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经由所述后退传动机构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状态出现,另一方面,在HST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零速位置的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成为中立速度,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从零速位置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中立速度朝向第1HST速度变速,在进行从HST传动状态向后退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从切换时间点下的转速向第2HST速度侧以预定速度的量变速,在后退传动状态下,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朝向第1HST速度变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以在进行从HST传动状态向后退传动状态的切换时HST输出成为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的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
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被设定为使得,在HST传动状态下使HST输出成为了第1HST速度时和在后退传动状态下使HST输出成为了后退传动状态基准HST速度时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包括如下HST,该HST根据输出调整构件的工作位置将从所述驱动源向泵轴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至少在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进行无级变速,并将进行无级变速后的旋转动力作为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而从马达轴输出,
所述HST能够以如下方式输出正反双方向的旋转动力:使第1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后退行驶用的反转侧旋转动力,使第2HST速度的HST输出为前进行驶用的正转侧旋转动力,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的中立速度的HST输出实质上成为转速零,
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零速位置的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成为中立速度,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从零速位置向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向反转侧增速,并且,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从零速位置向前进侧的增速相应地,HST输出向正转侧增速,
构成为,在第1传动状态下使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构造包括:HST,所述HST根据输出调整构件的工作位置将从所述驱动源向泵轴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至少在第1HST速度与第2HST速度之间进行无级变速并从马达轴输出;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有第1要素~第3要素,将从所述驱动源及所述HST向所述第1要素及第3要素分别工作地输入的旋转动力合成,并将合成旋转动力作为所述无级变速构造的输出而从所述第2要素输出,
所述主变速构造还具有能够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作为后退旋转动力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机构、和使所述后退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接合脱离的后退离合器机构,
由所述HST以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形成的HMT构造构成为,在使HST输出成为了第1HST速度时使从第2要素输出的HMT输出为零速,随着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变速而使该HMT输出增速,
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使所述输出调整构件工作:在所述变速操作构件被从零速位置向后退侧操作时解除所述第1传动状态,使所述后退离合器机构接合,使将所述第2要素的旋转动力经由所述后退传动机构向所述变速输出轴进行工作传递的后退传动状态出现,另一方面,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向零速位置的操作相应地,HST输出成为第1HST速度,与所述变速操作构件从零速位置向前进侧以及后退侧的增速操作相应地,HST输出从第1HST速度向第2HST速度增速,
构成为,在第1传动状态下使HST输出成为了第2HST速度时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到达切换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第2传动状态基准速度被设定为在从第1传动状态向第2传动状态切换前后所述变速输出轴的转速不发生变化的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6以及8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轮架、内齿轮以及太阳轮分别形成所述第1要素、第2要素以及第3要素。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比所述变速输出轴靠传动方向下游侧处介装于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的副变速构造。
CN201911038043.8A 2018-10-30 2019-10-29 作业车辆 Active CN111120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3737 2018-10-30
JP2018203737A JP7193838B2 (ja) 2018-10-30 2018-10-30 作業車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0648A true CN111120648A (zh) 2020-05-08
CN111120648B CN111120648B (zh) 2022-10-28

Family

ID=6838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8043.8A Active CN111120648B (zh) 2018-10-30 2019-10-29 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3528B2 (zh)
EP (1) EP3647628B1 (zh)
JP (1) JP7193838B2 (zh)
CN (1) CN1111206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3838B2 (ja) * 2018-10-30 2022-12-21 株式会社 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作業車輌
JP7275024B2 (ja) * 2019-12-27 2023-05-17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両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8471A (ja) * 1999-05-17 2000-11-21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車輌の走行用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2008180256A (ja) * 2007-01-23 2008-08-07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作業車用変速機構
US20110178684A1 (en) * 2010-01-21 2011-07-21 Kubota Corporation Speed Change System for Work Vehicle
CN102245418A (zh) * 2008-12-09 2011-11-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后轮驱动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JP2012067780A (ja) * 2010-09-21 2012-04-05 Kanzaki Kokyukoki Manufacturing Co Ltd 作業車輌
CN102523751A (zh) * 2010-09-14 2012-06-27 株式会社久保田 拖拉机的传动装置
CN203305842U (zh) * 2012-03-14 2013-11-2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的行驶传动装置
CN209012400U (zh) * 2018-07-20 2019-06-21 丹佛斯动力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动力传动系统和动力机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22583B2 (ja) * 1999-06-10 2009-02-12 株式会社 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車輌の走行用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US6447423B1 (en) * 2000-07-31 2002-09-10 Caterpill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ratio commands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60226760D1 (de) * 2001-10-22 2008-07-03 Yanmar Co Ltd Fahrzeug mit hydraulikgetriebe
US7324885B2 (en) * 2004-02-14 2008-01-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hift through neutral control in an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EP2325525B1 (en) * 2009-10-30 2013-03-27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Transmission
US20120065854A1 (en) * 2010-09-10 2012-03-15 Caterpill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event shift hunting in a powertrain
EP2965938B1 (en) * 2014-07-08 2017-06-21 Kubota Corporation Speed control for working vehicle
JP7193838B2 (ja) * 2018-10-30 2022-12-21 株式会社 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作業車輌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8471A (ja) * 1999-05-17 2000-11-21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車輌の走行用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2008180256A (ja) * 2007-01-23 2008-08-07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作業車用変速機構
CN102245418A (zh) * 2008-12-09 2011-11-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后轮驱动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US20110178684A1 (en) * 2010-01-21 2011-07-21 Kubota Corporation Speed Change System for Work Vehicle
CN102523751A (zh) * 2010-09-14 2012-06-27 株式会社久保田 拖拉机的传动装置
JP2012067780A (ja) * 2010-09-21 2012-04-05 Kanzaki Kokyukoki Manufacturing Co Ltd 作業車輌
CN203305842U (zh) * 2012-03-14 2013-11-2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的行驶传动装置
CN209012400U (zh) * 2018-07-20 2019-06-21 丹佛斯动力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动力传动系统和动力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47628A1 (en) 2020-05-06
US20200132169A1 (en) 2020-04-30
JP7193838B2 (ja) 2022-12-21
US11293528B2 (en) 2022-04-05
JP2020070835A (ja) 2020-05-07
EP3647628B1 (en) 2021-02-24
CN111120648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7904B2 (e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working vehicle
CN111120648B (zh) 作业车辆
JP5833168B2 (ja) 作業車両の変速装置
JP7300713B2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構造及び作業車輌
JP5426731B2 (ja) 作業車両の変速装置
JP5592539B2 (ja) 作業車両の変速装置
JP5346456B2 (ja) 作業車両の変速装置
JP3618255B2 (ja) 作業車の走行伝動構造
US20230383828A1 (e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working vehicle
JP2008014416A (ja) 変速伝動装置
US11841067B2 (e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JP4796432B2 (ja) 作業車両の走行停止制御装置
JP7376069B2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構造
JP4889600B2 (ja) 作業車両の変速装置
JP4899752B2 (ja) 走行車両
JP5083497B2 (ja) トラクタ
JP3963833B2 (ja) 作業車の走行伝動構造
JP2021076206A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構造
JP2001278093A (ja) 作業機の伝動装置
JP2850708B2 (ja) コンバイン等の操向操作装置
JP2001278098A (ja) 作業機の伝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