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5049B - 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5049B
CN111095049B CN201880059952.7A CN201880059952A CN111095049B CN 111095049 B CN111095049 B CN 111095049B CN 201880059952 A CN201880059952 A CN 201880059952A CN 111095049 B CN111095049 B CN 111095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infrared sensor
light
visible light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99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5049A (zh
Inventor
奥村晃司
大川新太朗
安藤宏明
福井弘贵
田中义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95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5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5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 G01N21/359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using near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6Reflect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1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oxic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对于用于近红外线传感器的该盖装置,在车辆(10)中布置有板状盖(20),使得从近红外线传感器(11)发射的近红外光沿厚度方向穿过盖(20)。盖(20)沿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由亮装饰层(24)构成,该亮装饰层反射入射的可见光的一部分并允许近红外光透过。盖(20)构造成使得近红外光的透射率高于可见光的透射率。车辆(10)还包括发光部(30),该发光部向盖(20)发射可见光。

Description

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该盖装置布置成在从近红外传感器发射的近红外光的传输方向上从前侧覆盖近红外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车辆领域中,已经开发了这样的技术:通过将近红外光发射到车辆周围并检测撞击诸如前面的车辆和行人的障碍物并被其反射的近红外光来检测到障碍物的距离和障碍物的相对速度。
在配备有用于检测障碍物的传感器的车辆中,可以设置盖以在从传感器发射的信号的传输方向上从前侧覆盖传感器(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盖由对信号可穿透的塑料制成的板形成。由于盖对信号是可穿透的,因此确保了检测障碍物的功能。如果设置了盖,则该盖从车辆外部遮盖了用于检测障碍物的传感器(激光雷达或超声波传感器)。这改进了车辆的外观。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16-17975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仅从车辆的外部隐藏传感器之外,还需要盖的附加价值。具体地,期望改进其中设置有近红外传感器的部分的设计,以便进一步改进车辆的设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该盖装置在确保近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改进了设计。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盖装置布置成在从近红外传感器发射的近红外光的传输方向上从前侧覆盖近红外传感器。盖装置包括板状的盖和发光部。盖布置在车辆中,使得从近红外传感器发射的近红外光沿盖的厚度方向穿过盖。盖沿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由亮装饰层构成,该亮装饰层反射入射的可见光的一部分并允许近红外光穿过。盖构造成使得近红外光透射率高于可见光透射率。发光部向盖发射可见光。
在上述构造中,盖设置为在从近红外传感器发射的近红外光的传输方向上从前侧覆盖近红外传感器。但是,由于盖的近红外光透射率较高,所以盖不妨碍近红外光的传输和接收。这确保了近红外传感器的障碍物检测功能。当太阳光(可见光)从车辆外部入射到盖上时,部分可见光被反射,从而使盖发光。这改进了设置有盖的部分的设计。另外,当发光部向盖发射可见光时,所发射的光的一部分穿过盖(或被盖反射),使得盖的与车辆外部对应的一侧发光。这进一步改进了设置有盖的部件的设计。因此,上述构造在确保近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改进了设计。
在上述装置中,盖的可见光透射率可以高于或等于5%并且低于或等于50%。
在上述装置中,盖沿厚度方向的主要部分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基底构成,并且亮装饰层可以位于比基底更靠近近红外传感器的位置。
与亮装饰层位于比基底更远离近红外传感器的情况(即,亮装饰层位于基底的与车辆外部相对应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该构造防止了盖的亮装饰层被来自车辆外部的障碍物刮擦。因此,防止了亮装饰层的设计和对于障碍物的检测精度因亮装饰层上的刮擦而劣化。
在上述装置中,盖沿厚度方向的主要部分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基底构成,并且亮装饰层可以位于比基底更远离近红外传感器的位置。
在上述构造中,亮装饰层位于基底的与车辆外部对应的一侧。与其中亮装饰层位于比基底更靠近近红外传感器的位置的情况(即,其中亮装饰层位于基底的与车辆内部对应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这使得从车辆的外部容易地看到亮装饰层。这使得亮装饰层发光,从而以有利的方式改进了盖的设计。
在上述装置中,发光部可以布置为向亮装饰层的更靠近近红外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发射可见光。
该构造使得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的一部分穿过亮装饰层。穿过亮装饰层的可见光使亮装饰层发光。
在上述装置中,发光部可以布置为向亮装饰层的更远离近红外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发射可见光。
该构造使得发光部发射的可见光的一部分被亮装饰层反射。反射的可见光使亮装饰层发光。
发明效果
本发明在确保近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改进了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配备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车辆的透视图。
图2是配备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车辆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电磁波波长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盖的透光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操作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操作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剖视侧视图。
图7是示出了电磁波波长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盖的透光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操作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操作图。
图10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剖视侧视图。
图11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现在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10在平面图的四个角(右前角、左前角、右后角和左后角)处设置有一组近红外传感器11和盖20。图1仅示出了设置在车辆10的左前角的盖20。在四个位置的近红外传感器11(图2)和盖20相同。因此,将仅描述车辆10的左前角的近红外传感器11和盖20,而省略了其他三个近红外传感器11和对应的盖20的描述。
如图2所示,近红外传感器11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并固定至车辆10的车身。盖20是车辆10的外部部件并且是具有五层结构的板。盖20固定至车辆10的车身。盖20布置成在从近红外传感器11发射的近红外光的传输方向上从前侧覆盖近红外传感器11(由图2中的空白箭头指示)。从近红外传感器11发射的近红外光沿盖20的厚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穿过盖20。
盖20从与车辆10的外部对应的一侧(图2中的左侧)开始依次包括反射抑制层21、硬涂层22、基底23、亮装饰层24和反射抑制层25。在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与实际厚度相比,放大了反射抑制层21、25的厚度,硬涂层22的厚度以及亮装饰层24的厚度。
反射抑制层21由具有均匀且规则的细孔的二氧化硅(介孔二氧化硅)制成。反射抑制层21抑制从车辆外部(从图2中的左侧)入射到盖20上的可见光(太阳光等)的反射。
硬涂层22由硬塑料制成。硬涂层22限制了由与诸如飞石的障碍物接触引起的在盖20上的刮擦。硬涂层22是通过在基底23的表面施加表面处理剂(例如丙烯酸酯类硬涂层剂)而形成的。
基底23由透明塑料(聚碳酸酯)制成。基底23构成盖20在盖20的厚度方向上的主要部分。
亮装饰层24由介电多层膜制成,该介电多层膜通过交替层压由高折射率材料制成的介电膜和由低折射率材料(具有相对低的折射率)制成的介电膜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二氧化钛[TiO2]用作高折射率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硅[SiO2]用作低折射率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总共二十五层介电膜层压在一起。
通常,通过交替堆叠具有高折射率的介电膜和具有低折射率的介电膜来获得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膜。在介电多层膜中,在相邻的介电膜之间的边界处发生轻微的反射。将介电多层膜中各介电膜的厚度调整为λ/4的光程长度(折射率n×膜厚d)。因此,由介电多层膜的各层反射的光线的相位相等,使得由介电多层膜的各层反射的光线彼此增强。相反,在介电多层膜中多次反射并沿传输方向前进的光线彼此抵消。由于介电多层膜几乎不吸收光,因此可以在宽范围内设定透射率和反射率。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上述的介电多层膜,因此亮装饰层24反射一部分入射的可见光并允许大部分的剩余光穿过,同时使大部分入射的近红外光穿过。入射的可见光的波长在0.36μm至0.83μm的范围内,而入射的近红外光的波长在0.83μm至3.00μm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亮装饰层24的上述特性,所以盖20构造为使得近红外光透射率高于可见光透射率。具体地,如图3所示,确定盖20的各层的特性(材料、结构和形状),使得可见光透射率(具体地,具有波长在0.40μm至0.70μm范围内的太阳光的透射率)为50%,而近红外光透射率为90%。更具体地,盖20构造成使得在太阳光的波长区域(0.40μm至0.70μm)中的透光率的平均值为50%。
如图2所示,与反射抑制层21的情况一样,反射抑制层25由介孔二氧化硅制成。反射抑制层25抑制从近红外传感器11发射的近红外光在盖20上的反射。
车辆10包括发光部30。每个发光部30位于比相应的盖20更靠近相应的近红外传感器11的位置处(如图2所示的盖20的右侧)。每个发光部30包括具有闭环形状的壳体31和发光二极管32(在图2中仅示出了两个)。壳体31沿盖20的外周延伸。发光二极管32固定至壳体31的底部。壳体31延伸成具有面对盖20的外周的开口并且固定至车辆10的车身。发光二极管32容纳在壳体31中以沿盖20的外周间隔开地布置。当壳体31中的发光二极管32打开时,发光部30向盖20的靠近近红外传感器11侧的表面(背表面20A)发射可见光。
车辆10设置有电子控制单元12,电子控制单元12主要由例如微型计算机构成。电子控制单元12连接至检测车辆10的行驶状态的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用于操作车载装置的操作开关以及发光部30的发光二极管32。电子控制单元12接收传感器和操作开关的输出信号,基于这些信号执行计算,并且基于计算结果控制发光部30(具体地,发光二极管32)的操作(接通/断开)。
在发光部30的操作控制中,可以结合车辆10的前灯的打开而打开发光二极管32。例如,当打开前灯时打开发光二极管32,并且当关闭前灯时关闭发光二极管32。在具有自动驾驶特征的车辆中的发光部30的操作控制中,可以结合执行自动驾驶操作来接通发光二极管32。例如,当不执行自动驾驶操作时,关闭发光二极管32,而当执行自动驾驶操作时,打开发光二极管32。
现在将描述本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操作和优点。
如图4和图5所示,车辆10包括盖20,每个盖20布置成在从近红外传感器11发射的近红外光的传输方向上(由图4和图5中的空白箭头指示)从前侧覆盖对应的近红外传感器11。将盖20的近红外光透射率设定得较高(在本实施例中为90%)。因此,从近红外传感器11发射的近红外光和被障碍物反射并返回的近红外光穿过盖20。由于通过近红外传感器11防止了盖20妨碍近红外光的传输和接收,因此确保了近红外传感器11的障碍物检测功能。
相反,将本实施例的盖20的可见光的透射率(由图4和图5中的实线箭头指示)设置为相对较低(在本实施例中,太阳光透射率为50%)。
因此,如图4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当可见光(太阳光)从车辆10的外部入射到盖20上时,一部分太阳光被与车辆10外部对应的亮装饰层24的表面反射。这防止了从车辆10的外部容易地看到近红外传感器11。因此,与将近红外传感器11以暴露状态附接至车辆10的情况相比,改进了设置有近红外传感器11的部分的设计。另外,利用太阳光的反射使盖20发光,这进一步改进了设置有盖20的部分的设计。反射可见光(太阳光)时盖20的颜色和设置在盖20周围的外部部件(具体地,保险杠)的颜色可以是相同的颜色,使得盖20不显眼。
如图5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当打开发光二极管32以向盖20的背表面20A发射可见光时,所发射的可见光的一部分穿过亮装饰层24,从而使盖20的包括亮装饰层24并对应于车辆10外部的表面发光。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诸如夜间驾驶或自动驾驶期间的任何时间打开发光二极管32,以使盖20发光。这进一步改进了设置有盖20的部分的设计。
在本实施例的盖20中,亮装饰层24位于比基底23更靠近近红外传感器11的位置,即,在多层结构的盖20的与车辆10的内部相对应的一侧上。因此,与亮装饰层24位于比基底更远离近红外传感器11的情况(即,亮装饰层24位于基底23的与车辆10外部相对应的一侧的情况)相比,盖20的构造使得亮装饰层24不太可能被来自车辆10外部的障碍物刮擦。因此,这有利于防止亮装饰层24上的刮擦所导致的亮装饰层24的设计的劣化和对于障碍物的检测精度的劣化。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以下优点。
(1)板状的盖20在车辆10中布置成使得从近红外传感器11发射的近红外光沿盖20的厚度方向穿过盖20。盖20沿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由亮装饰层24构成,该亮装饰层24反射一部分可见光并且允许近红外光穿过。盖20构造成使得近红外光透射率高于太阳光透射率。另外,设置有向盖20发射可见光的发光部30。因此,在确保近红外传感器11的检测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改进了设计。
(2)盖20的亮装饰层24比基底23更靠近近红外传感器11(即,亮装饰层24位于基底23的与车辆10内部相对应的一侧)。因此,防止了亮装饰层24上的刮擦所导致的亮装饰层24的设计的劣化和对于障碍物的检测精度的劣化。
(3)发光部30布置为向亮装饰层24的更靠近近红外传感器11的一侧的表面发射可见光。由于发光部30发出的可见光的一部分穿过亮装饰层24,因此,穿过的可见光使亮装饰层24发光。
第二实施例
现在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将主要讨论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与第一实施例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发光部相对于盖布置的位置。在第一实施例中,发光部30(参照图2)布置成向装饰层24的更靠近近红外传感器11的一侧的表面发射可见光。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布置成向亮装饰层的更远离近红外传感器11的一侧的表面发射可见光。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
如图6所示,盖40是具有五层结构的板。盖40是车辆10的外部部件并且固定至车辆10的车身。盖40从与车辆10的外部对应的一侧(图6中的左侧)开始依次包括反射抑制层21、硬涂层22、基底23、亮装饰层44和反射抑制层25。在图6中,为了便于理解,与实际厚度相比,放大了反射抑制层21、25的厚度,硬涂层22的厚度以及亮装饰层44的厚度。
本实施例的亮装饰层44由介电多层膜制成,该介电多层膜通过交替层压由高折射率材料制成的介电膜和由低折射率材料(具有相对低的折射率)制成的介电膜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二氧化钛[TiO2]用作高折射率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硅[SiO2]用作低折射率材料。亮装饰层44反射一部分入射的可见光并允许大部分的剩余光穿过,同时使大部分入射的近红外光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亮装饰层44的上述特性,所以盖40构造为使得近红外光透射率高于可见光透射率。具体地,在盖40中(具体地,在设置有亮装饰层44的部分中),确定盖40的各层的特性(材料、结构和形状),使得可见光透射率(具体地,具有波长在0.40μm至0.70μm范围内的太阳光的透射率)为5%,而近红外光透射率为90%,如图7所示。更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盖40构造成使得在太阳光的波长区域(0.40μm至0.70μm)中的透光率的平均值为5%。
盖40包括在外周缘上的倾斜部47。倾斜部47朝向近红外传感器11(朝向车辆10的内部)倾斜。倾斜部47具有突出部48,该突出部48由基底23的向外突出的部分提供。突出部48具有闭环的形状,该闭环在倾斜部47的整个圆周上连续延伸。
车辆10包括发光部50,该发光部50具有沿盖40的外周面连续地延伸的闭环形状(具体地,具有闭环形状的突出部48的突出端)。发光部50包括具有闭环形状的壳体51和发光二极管32(在图6中仅示出了两个)。壳体51沿突出部48的突出端延伸。发光二极管32固定至壳体51的底部。壳体51延伸成朝向突出部48的突出端开口并固定至车辆10的车身。发光二极管32容纳在壳体51中以沿盖40的外周表面间隔开地布置。
当壳体51中的发光二极管32打开时,发光部50经由突出部48将可见光发射到盖40中的基底23中,具体地朝向亮装饰层44的更远离近红外传感器11的一侧的表面44A发射。
现在将描述本实施例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操作和优点。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盖40,其布置成在从近红外传感器11发射的近红外光的传输方向上(由图8和图9中的空白箭头指示)从前侧覆盖近红外传感器11。将盖40的近红外光透射率设定得较高(在本实施例中为90%)。因此,从近红外传感器11发射的近红外光和被障碍物反射并返回的近红外光穿过盖40。由于通过近红外传感器11防止了盖40妨碍近红外光的传输和接收,因此确保了近红外传感器11的障碍物检测功能。
相反,将本实施例的盖40的可见光(由图8和图9中的实线箭头指示)的透射率设置为相对较低(在本实施例中,太阳光透射率为5%)。
因此,如图8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当可见光(太阳光)从车辆10的外部入射到盖40上时,一部分太阳光被与车辆10外部对应的亮装饰层44的表面44A反射。这防止了从车辆10的外部容易地看到近红外传感器11。因此,与将近红外传感器11以暴露状态附接至车辆10的情况相比,改进了设置有近红外传感器11的部分的设计。另外,利用太阳光的反射使盖40发光,这进一步改进了设置有盖40的部分的设计。
如图9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当打开发光二极管32以使可见光从发光部50朝向盖40发射时,可见光经由突出部48和基底23到达亮装饰层44的更远离近红外传感器11的一侧(与车辆10外部对应的一侧)的表面44A。到达与车辆10外部相对应的一侧的表面44A的可见光的一部分被表面44A反射,从而表面44A发光。另外,由于发射的可见光穿过用作导光体的基底23的内部,所以基底23在光穿过基底23时发光。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诸如夜间驾驶或自动驾驶期间的任何时间打开发光二极管32,以使盖40发光。这进一步改进了设置有盖40的部分的设计。
除了第一实施例的优点(1)和(2)之外,本实施例还具有以下优点(4)。
(4)发光部50布置为向亮装饰层44的更远离近红外传感器11的一侧(与车辆10外部对应的一侧)的表面44A发射可见光。因此,由于发光部50发射的可见光的一部分被亮装饰层44的与车辆10外部对应的表面44A反射,所以反射的可见光使亮装饰层44发光。
其他实施例
可以如下修改上述实施例。
可以采用这样的盖,其中,亮装饰层24、44位于比基底23更远离近红外传感器11的位置(即,亮装饰层24、44可以位于基底23的与车辆10外部对应的一侧)。在该构造中,亮装饰层24、44位于基底23的与车辆10外部对应的一侧。与其中亮装饰层24、44位于比基底23更靠近近红外传感器11的位置的情况(即,其中亮装饰层24、44位于基底23的与车辆10内部对应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这使得从车辆10的外部容易地看到亮装饰层24、44。这使得亮装饰层24、44发光,从而以有利的方式改进了盖的设计。图10和图11示出了这种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的示例。
图10所示的示例包括盖60,该盖60是具有五层结构的板。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2)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详细的说明。在图10中,为了便于理解,与实际厚度相比,放大了反射抑制层21、25的厚度,硬涂层22的厚度以及亮装饰层24的厚度。盖60从与车辆10的外部对应的一侧(图10中的左侧)开始依次包括反射抑制层21、硬涂层22、亮装饰层24、基底23和反射抑制层25。设置发光部30以在盖60的背表面上发射可见光。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盖60的近红外光透射率设定为90%,而优选将盖60的太阳光的透光率设定为50%。该构造具有与上述优点(1)和(3)相似的优点。
图11所示的示例包括盖70,该盖70是具有五层结构的板。与第二实施例(参见图6)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详细的说明。在图11中,为了便于理解,与实际厚度相比,放大了反射抑制层21、25的厚度,硬涂层22的厚度以及亮装饰层44的厚度。盖70从与车辆10的外部对应的一侧(图11中的左侧)开始依次包括反射抑制层21、硬涂层22、亮装饰层44、基底23和反射抑制层25。设置发光部50以在突出部48布置在盖70的外周上的突出端上发射可见光。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盖70的近红外光透射率设定为90%,而优选将盖70的太阳光的透光率设定为50%。
除了类似于上述优点(1)的优点之外,该构造还具有以下优点。当打开发光二极管32使得可见光从发光部50朝向盖70发射时,可见光穿过基底23的内部。由于可见光穿过基底23内部的部分穿过亮装饰层44,因此亮装饰层44的与车辆10外部对应的一侧(图11的左侧)的表面发光。因此,可以在诸如夜间驾驶或自动驾驶期间的任何时间打开发光二极管32,以使盖70发光。这进一步改进了设置有盖70的部分的设计。
可以改变用于形成介电膜(构成亮装饰层24、44)的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高折射率材料可以是例如氧化铝(Al2O3)或氧化锆(ZrO2)。低折射率材料可以是例如过氧化锌(ZnO2)或氟化镁(MgF2)。
可以改变盖20、40、60、70的近红外光透射率和可见光透射率,只要该近红外光透射率足够高以确保近红外传感器11的检测功能并且高于可见光透射率(具体地,除了近红外光范围的边界附近的波长的可见光以外,在大多数波长区域中的可见光的透射率)。发明人进行的各种实验和模拟揭示了以下内容。为了在确保近红外传感器11的检测功能的同时改进盖20、40、60、70的设计,优选将大部分波长区域中的可见光的透射率设定为5%至50%的范围。
发光部30、50的发光二极管32可以一直导通。
发光二极管32可以被诸如白炽灯的另一种类型的发光器代替。
反射抑制层21、25可以由除了介孔二氧化硅以外的材料制成。这样的材料可以是具有蛾眼结构的减反射膜(“蛾眼膜”)或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的介电膜。
可以省略硬涂层22。
可以省略反射抑制层21、25。
用于基底23的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环烯烃聚合物(COP)。基底23可以由半透明塑料制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11...近红外传感器;12...电子控制单元;20、40、60、70...盖;20A...背表面;21...反射抑制层;22...硬涂层;23...基底;24、44...亮装饰层;44A...表面;25...反射抑制层;30、50...发光部;31、51...壳体;32...发光二极管;44...亮装饰层;47...倾斜部;48...突出部。

Claims (3)

1.一种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所述盖装置布置成在从所述近红外传感器发射的近红外光的传输方向上从前侧覆盖近红外传感器,所述盖装置包括:
板状盖,其中
所述盖布置在车辆中,使得从所述近红外传感器发射的近红外光沿所述盖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盖,
所述盖沿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由亮装饰层构成,所述亮装饰层反射入射的可见光的一部分并允许近红外光穿过,并且
所述盖构造成使得近红外光透射率高于可见光透射率;以及发光部,其向所述盖发射可见光,其中,
所述发光部位于比所述盖更靠近所述近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并沿着所述盖的外周延伸,并且
所述发光部向所述亮装饰层的靠近所述近红外传感器一侧的表面发射可见光,其中,
所述发光部包括
具有闭环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沿所述盖的外周延伸,以及
发光二极管,其容纳在所述壳体中以沿所述盖的外周间隔开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其中
所述盖从与所述车辆的外部对应的一侧包括
可见光反射抑制层,其抑制从所述车辆外部入射到所述盖上的可见光的反射,
由硬塑料制成的硬涂层,
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的基底,
亮装饰层,以及
近红外光反射抑制层,其抑制从所述近红外传感器发射的所述近红外光的反射,
所述基底比所述可见光反射抑制层、所述硬涂层、所述亮装饰层和所述近红外光反射抑制层厚,所述基底构成所述盖在厚度方向上的主要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其中,所述盖的可见光透射率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50%。
CN201880059952.7A 2017-09-22 2018-08-20 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 Active CN111095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2772A JP6812936B2 (ja) 2017-09-22 2017-09-22 近赤外線センサ用カバー装置
JP2017-182772 2017-09-22
PCT/JP2018/030710 WO2019058834A1 (ja) 2017-09-22 2018-08-20 近赤外線センサ用カバ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5049A CN111095049A (zh) 2020-05-01
CN111095049B true CN111095049B (zh) 2022-05-24

Family

ID=6581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9952.7A Active CN111095049B (zh) 2017-09-22 2018-08-20 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5176B2 (zh)
EP (1) EP3663814B1 (zh)
JP (1) JP6812936B2 (zh)
CN (1) CN111095049B (zh)
WO (1) WO20190588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27312B2 (en) * 2016-12-15 2021-06-08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Transparently coated polycarbonate component, its production and use
JP7242261B2 (ja) * 2018-11-14 2023-03-2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赤外線透過カバー
JP7132887B2 (ja) 2019-05-29 2022-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体
CN113994240A (zh) * 2019-06-05 2022-01-28 康宁公司 用于红外传感系统的具有抗反射、反射和吸收层的硬化光学视窗
FR3100870B1 (fr) * 2019-09-16 2022-01-14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lumineux d’un véhicule
JP6892002B2 (ja) * 2019-11-19 2021-06-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樹脂パネル及び赤外線センサー
JP2021081596A (ja) * 2019-11-19 2021-05-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樹脂パネル及び赤外線センサー
CN112526478A (zh) * 2019-11-22 2021-03-19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式保护装置和其制造方法、外罩和激光雷达装置
JP7230830B2 (ja) * 2020-01-16 2023-03-0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センサカバー
JP7461598B2 (ja) * 2020-03-24 2024-04-0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灯具カバー
JP7392676B2 (ja) * 2021-02-24 2023-12-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電磁波センサカバー
JP2022136378A (ja) * 2021-03-08 2022-09-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外界センサを有する車体構造
WO2024074137A1 (en) * 2022-10-07 2024-04-11 Corning Incorporated Hardened optical windows with anti-reflective films having low visible reflectance and transmission for infrared sensing system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2841A (ja) * 2001-07-30 2003-02-13 Nissan Motor Co Ltd 赤外線センサーカバー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赤外線センサーユニット
CN101057341A (zh) * 2004-11-12 2007-10-17 东海光学株式会社 红外线透射盖子
WO2008012805A2 (en) * 2006-07-27 2008-01-31 Visonic Ltd 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s
CN201910121U (zh) * 2010-04-02 2011-07-27 杭州浙力叉车集团有限公司 四周物接近提醒装置
WO2014084147A1 (ja) * 2012-11-29 2014-06-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赤外線透過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赤外線センサー
JP2014172770A (ja) * 2013-03-07 2014-09-22 Asahi Glass Co Ltd 光学ガラス
WO2017124664A1 (en) * 2016-01-21 2017-07-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camouflage filters
CN206421369U (zh) * 2016-01-14 2017-08-1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盖部件以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9198A (en) * 1992-10-16 1994-08-16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All-polymeric cold mirror
JP4627610B2 (ja) * 2001-06-19 2011-02-09 株式会社ファルテック 赤外線センサーカバー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赤外線センサーユニット
US7206125B2 (en) * 2003-11-10 2007-04-17 Therma-Wave, Inc. Infrared blocking filter for broadband Optical metrology
JP2006117048A (ja) * 2004-10-20 2006-05-11 Toyota Motor Corp 光輝装飾成形品及びレーダ装置ビーム経路内用成形品
JP4122010B2 (ja) 2004-11-12 2008-07-23 東海光学株式会社 赤外線受発光部
US7786898B2 (en) * 2006-05-31 2010-08-31 Mobileye Technologies Ltd. Fusion of far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s in enhanced obstacle detection in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JP5132656B2 (ja) * 2009-10-28 2013-01-30 サカエ理研工業株式会社 装飾部材の照明装置
JP2014070899A (ja) * 2012-09-27 2014-04-21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用ミリ波レーダ装置
JP6202028B2 (ja) 2015-03-24 2017-09-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周辺情報検出センサの配設構造及び自動運転車両
WO2018052057A1 (ja) * 2016-09-15 2018-03-22 豊田合成 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センサ用カバー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2841A (ja) * 2001-07-30 2003-02-13 Nissan Motor Co Ltd 赤外線センサーカバー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赤外線センサーユニット
CN101057341A (zh) * 2004-11-12 2007-10-17 东海光学株式会社 红外线透射盖子
WO2008012805A2 (en) * 2006-07-27 2008-01-31 Visonic Ltd 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s
CN201910121U (zh) * 2010-04-02 2011-07-27 杭州浙力叉车集团有限公司 四周物接近提醒装置
WO2014084147A1 (ja) * 2012-11-29 2014-06-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赤外線透過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赤外線センサー
JP2014172770A (ja) * 2013-03-07 2014-09-22 Asahi Glass Co Ltd 光学ガラス
CN206421369U (zh) * 2016-01-14 2017-08-1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盖部件以及显示装置
WO2017124664A1 (en) * 2016-01-21 2017-07-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camouflage fil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8834A1 (ja) 2019-03-28
EP3663814A1 (en) 2020-06-10
JP6812936B2 (ja) 2021-01-13
US20200363329A1 (en) 2020-11-19
US11385176B2 (en) 2022-07-12
JP2019057481A (ja) 2019-04-11
CN111095049A (zh) 2020-05-01
EP3663814B1 (en) 2023-08-09
EP3663814A4 (en) 202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5049B (zh) 用于近红外传感器的盖装置
US7538734B2 (en) Vehicle decorative component
WO2018052057A1 (ja) 近赤外線センサ用カバー
JP5947706B2 (ja) 車両用アウターミラーのターンランプ
KR102565730B1 (ko) 자동차 조명 장치
JP2009083631A (ja) 車両用後写鏡
JP2018129266A (ja) ランプ装置
US11519585B2 (en) Covering devices for use with vehicle parts
US11115575B2 (en) Camera with 2-component element
CN111158016A (zh) 车载传感器罩
JP6294326B2 (ja) 照明ガラスパネル
CN112578364A (zh) 近红外传感器罩
KR102604280B1 (ko) 반사방지 및 내스크래치 코팅층을 포함하는 곡면 유리 및 전자 장치
WO2006103575A1 (en) Translucent wall element and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n element
KR20220042439A (ko) 반투명 자동차 디자인 요소의 제조 방법
EP3492949B1 (en) Lidar cover
US11835739B2 (en) Dark mirror thin films
JP7480491B2 (ja) 表示装置
JP6221117B2 (ja) 車両用灯具
US11976796B2 (en) Mot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JP2016122580A (ja) 車両用灯具
JP6904392B2 (ja) 近赤外線センサ用カバー
EA044152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НАРУЖЕНИЯ LiDAR, СНАБЖЕННОЕ МНОГОСЛОЙНЫМ ЗАЩИТНЫМ СЛОЕМ
WO2018152740A1 (zh) 传感装置
TW201516496A (zh) 防眩光之導光結構及其光學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