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7095A - 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7095A
CN111087095A CN201911243169.9A CN201911243169A CN111087095A CN 111087095 A CN111087095 A CN 111087095A CN 201911243169 A CN201911243169 A CN 201911243169A CN 111087095 A CN111087095 A CN 111087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filtration
water
membrane
coagul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31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开昌
李天玉
郭莎莎
王志栋
马志刚
谢喜平
石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Water Group Co Ltd
Beijing Origin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Water Group Co Ltd
Beijing Origin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Water Group Co Ltd, Beijing Origin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Wat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31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7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7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7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属于给水深度处理技术领域。将常规处理工艺与膜技术相结合,原水经过提升泵进入混凝池,经过混凝处理后,由混凝池上部的溢流堰直接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进行超滤处理;超滤产水进入纳滤装置,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保留无机盐,纳滤装置为一级三段设计,设置段内回流,纳滤产水即为高品质饮用水。本发明采用“混凝‑短流程超滤‑纳滤”的组合工艺处理地表水,去除了对人体有害的痕量有机物,保留了大部分无机盐,产水符合当前健康水的理念;系统回收率高,纳滤运行过程中间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阻垢剂),产水水质稳定,工艺流程简单,采用膜法处理,节省占地,装置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水深度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去除痕量有机物(TrOCs)重金属去除率并保留人体有益的元素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饮用水水源的复杂性增加,水源随季节性变化较大,不断有突发性的饮用水污染事件。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关注痕量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化合物、微塑料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饮用水水质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地方性水质标准日益严格,例如上海水质地标规定了TOC≤3mg/L,正在修订的饮用水标准也对全氟化合物、高氯酸盐提出了要求。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早已不能满足需求,目前的深度处理工艺,臭氧-活性炭工艺对痕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只有30%~50%,待升级的自来水厂亟需更优的水质处理工艺,满足日益严峻的形势要求。
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水处理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之一。纳滤膜基于筛分、荷电和介电的原理,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物污染物,并保留了大部分无机盐,符合健康水理念。纳滤膜应用于饮用水领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现有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工艺流程较长,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物(TrOCs)、重金属等作用有限,且易产生消毒副产物,采用反渗透工艺又完全去除了水中的Ca、Mg等矿物质元素,且回收率很低。近期提出的常规纳滤深度处理技术,一般是在传统工艺流程(“混凝-沉淀-超滤”)后采用纳滤技术,整个工艺流程较长,且其中沉淀池占地面积大,整体投资成本较高。
涉及纳滤处理微污染地表水作为饮用水的专利,如申请号为201711079643.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多用途饮用水膜分离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处理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方法,装置中可以使用四种工艺组合微污染水源作为饮用水,但是该专利中使用的纳滤膜去除率较高,去除大部分无机盐,在实施实例中采用微滤+超滤+纳滤组合工艺,进水电导率247.4~625.7μs/cm,硬度375~682mg/L,产水电导率和硬度很低,电导率8.53~12.7μs/cm,硬度3.3~5.7mg/L,不符合健康水的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痕量有机物(TrOCs)、重金属去除率,保留Ca、Mg、碳酸氢盐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的高品质饮用水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流程步骤:
混凝:微污染的地表水经过提升泵进入混凝池,经过混凝处理后,由混凝池上部的溢流堰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
短流程超滤:混凝池的产水直接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进行超滤;其中,浸没式超滤膜池上部为圆柱形过滤区,下部为倒锥形泥水分离区;泥水分离区设计斜板,沉淀池的水以切线的方向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经过旋流后进入泥水分离区进行泥水分离,浸没式超滤膜池中超滤膜的运行通量为25~50LMH;
纳滤:超滤产水进入纳滤装置,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保留无机盐,纳滤运行压力为0.15~0.5MPa,膜通量为15~30LMH;其中,纳滤装置为一级三段设计,包括一段纳滤、二段纳滤和三段纳滤,所述一段纳滤后的浓水进入二段纳滤,二段纳滤后的浓水进入三段纳滤;一段和二段设计系统回流,二段浓水部分回流至一段之前;所述三段纳滤单独设置段内回流,即三段纳滤的出水端一部分回流至三段纳滤的进水端,三段的产水汇合成纳滤产水即为高品质饮用水。
优选的,混凝中使用的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铝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投加浓度为10~80mg/L,该工艺中也可以使用助凝剂,包括但不限于PAM、氧化剂等。
优选的,所采用的超滤膜为增强型中空纤维膜,材料为PVDF、PVC、PES或PAN中的一种,孔径为0.01~0.1μm,拉伸强度≥100N。
优选的,混凝池分为混凝区和静置区,微污染的地表水先在混凝区进行混凝反应,由出水口进入静置区,再由溢流堰流出。
优选的,混凝池为折板絮凝池、隔板絮凝池、机械絮凝池、网格和栅条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的,浸没式超滤膜池中超滤膜元件为单端固定,膜元件上端注胶,膜丝和端板固定,下端膜丝为松散状态(不整体注胶),由端板分离为若干区,便于超滤膜元件底端的絮体进入泥水分离区,不在元件底端累积,回收率为95%~99%。浸没式超滤单元采用重力式自流产水。
优选的,纳滤处理系统中,使用的纳滤膜为低脱盐的选择性纳滤膜,NaCl截留率为20%~50%,PEG200的截留>85%,痕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率>85%。
优选的,纳滤膜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或无机陶瓷材料。
优选的,纳滤膜的形式为卷式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或平板式纳滤膜中的一种。
优选的,纳滤装置采用纳滤进水脉冲冲洗工艺,冲洗水回流到浸没式超滤膜池,冲洗频率为6~24h/次,冲洗时间为2~10min/次。
优选的,纳滤系统采用低压运行,0.15~0.5MPa,纳滤单元系统回收率为85%~99%。
本发明有益效果:采用混凝-短流程超滤-纳滤的组合工艺处理地表水,充分发挥了各个工艺的优势,既保障了纳滤的稳定运行,也保障了优质的产水水质。纳滤工艺既去除了对人体有害的痕量有机物,又保留了大部分无机盐,产水符合当前健康水的理念;纳滤系统回收率较高,为85%~99%,制水过程符合绿色工艺理念,物理处理过程,中间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阻垢剂);工艺适用范围广,可以应对受不同污染程度的地表水、水源随季节性变化带来的污染物质浓度和种类的改变等不同情况的水源问题,且产水水质稳定,不存在因水源变化而带来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工艺流程简单,采用膜法处理,节省占地,装置集成度高,全部实现自动化运行,且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纳滤系统运行压力低,且无需化学药剂添加,清洗周期长,“超滤-纳滤”工艺运行成本可以达0.3~0.35元/吨。
本发明附加的方便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工艺流程图。
其中:1-进水泵;2-混凝池;3-超滤膜池;4-超滤膜组件;5-抽真空阀;6-超滤产水阀;7-超滤产水箱;8-纳滤进水泵;9-纳滤装置;10-清水池;11-混凝区;12-静置区;13-溢流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它们的组。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且具体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只是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部件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实施例1
针对现有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物(TrOCs)、重金属等作用有限,采用反渗透工艺又完全去除了水中的Ca、Mg等矿物质元素。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如图1所示,微污染的地表水进入进水泵1,由进水泵提升至混凝池2,混凝池2可以为隔板絮凝、折板絮凝等多种絮凝池形式,但是需要根据微污染的水质进行实验,选择合理的絮凝剂的种类和投加浓度。既保证混凝的效果,又要确保无絮凝剂的残留。混凝池2停留时间为20~30min,混凝区12设置快速混合区、中速混合区和慢速混合区,时间分别为1~2min、5~10min和10~20min。慢速混合区的水经过底端出水口进入静置区12,经静置区12上端的溢流堰13进入超滤膜池。
由于超滤膜池3为浸没式超滤膜池,上部为圆柱型过滤区,混凝后的水进入圆柱型过滤区后沿切线流动,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旋流,既可以使悬浮物沉淀,又可以在超滤膜表面形成剪切力,减缓超滤膜的污染。絮凝产生的悬浮物经过沉淀后进入超滤池下端排走。
本发明实施例中,浸没式超滤膜池的超滤膜组件4的超滤膜采用增强型中空纤维膜,既可增大填装密度,减少超滤膜池的占地面积,又保证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断丝的现象。超滤膜孔径要求<100nm,可以有效拦截水中悬浮物和胶体,保证了超滤产水水质。
超滤产水时首先打开抽真空阀5,排出管道和膜丝内部的空气,超滤膜池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超滤膜内部,经过电动阀6,进入超滤产水箱7。其中超滤产水的周期为2~4h,每个周期间进行水反洗、气水反洗、排空。超滤膜的运行通量可以在25~50LMH范围内调节。
超滤系统产水进入超滤产水箱7,经过纳滤进水泵8进入纳滤系统。纳滤装置9采用的纳滤膜为低脱盐纳滤膜,对于NaCl截留率为20%~50%,但是对于PEG200的截率>85%。微污染地表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虽然大部分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内分泌干扰物(EDCs)和全氟化合物(PFCs)分子量较小(大部分100~400Da),但大部分物质带负电,在静电排斥、空间位阻等共同作用下,该种纳滤膜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且保留了70%~80%的无机盐。
纳滤装置9设计为一级三段,一段纳滤后的浓水进入二段纳滤,二段纳滤后的浓水进入三段纳滤,一段、二段和三段纳滤的产水汇合后进入清水池10。一段和二段设计系统回流,第三段单独设计回流泵,用于段内回流。三段设计流程长,使污染物分散,且第三段单段的段内回流减少了后端全部回流到纳滤前端带来浓水侧污染物对前端纳滤膜的污染,减缓整体污染速率。此外纳滤系统还设计的冲洗功能,纳滤进水泵8既可以作为进水泵,又可以作为冲洗泵,当膜面浓差极化较严重时,采用纳滤进水冲洗,破坏浓差极化层,减缓了纳滤污染,且冲洗水回流到超滤膜池,不降低纳滤系统的回收率,纳滤系统回收率可达85%~99%。冲洗的频率为6-24h/次,每次冲洗时长为2~10min。
纳滤系统脱盐率低,浓水侧无机盐浓缩倍数低,在纳滤运行过程中无需投加阻垢剂,且由于不用克服浓盐水带来的高渗透压,纳滤膜本身阻力小,该纳滤工艺运行压力低,为0.15~0.5MPa。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混凝:微污染的地表水经过提升泵进入混凝池,经过混凝处理后,由混凝池上部的溢流堰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其中混凝段使用的混凝剂可以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铝铁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也可以包括助凝剂。混凝剂的投加浓度需根据原水水质实验,一般为10~80mg/L。
短流程超滤:混凝池和超滤池之间不设沉淀池,混凝池的产水直接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其中浸没式超滤膜池池型的设计为两部分,上部为圆形,下部为锥形。上部为过滤区,下部为泥水分离区,经过混凝后的悬浮物经过下部的泥水分离后排出。下部泥水分离区设计斜板,更有利于沉淀。沉淀池的水以切线的方向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经过旋流后进入泥水分离区进行泥水分离。浸没式超滤产水为重力自流产水,产水经过抽真空阀和电动阀,进入超滤产水箱。超滤膜的运行通量为25~50LMH。浸没式超滤膜系统的回收率为95~99%。
纳滤:超滤产水进入纳滤装置,再进一步处理,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保留大部分无机盐。纳滤运行压力在0.15~0.5MPa范围内,膜通量在15~30LMH范围内。其中纳滤系统为一级三段设计,设计段内回流,既提高了抗污染性,又可保证单段灵活调整回流量。纳滤产水直接进入清水池。
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混凝池,可以为折板絮凝池、隔板絮凝池、机械絮凝池、网格和栅条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等,也可以为不同形式絮凝池组合。但是混凝池分为混凝区和静置区,先在混凝区11进行混凝反应,由下端出水口进入静置区,再由上端溢流堰流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采用的超滤膜为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填装密度高,材料可以为PVDF、PVC、PES、PAN,孔径为0.01~0.1μm,拉伸强度≥100N,以保证可以有效拦截胶体颗粒物,且不会出现断丝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的超滤工艺为浸没式超滤工艺,以保证未沉淀的絮体进入超滤系统后可以通过超滤拦截,并通过膜池下端泥水分离区排走;浸没式超滤膜池中的超滤膜组件为单端固定,元件上端膜丝和端板固定到一起,元件下端膜丝不封装在端板上,为松散状态,元件底端沉淀的絮体由于重力作用可以直接沉积在底端的泥水分离区,不会沉积在超滤膜丝上。浸没式超滤工艺产水为重力自流产水,首先通过抽真空阀抽真空,然后电动阀打开,产水进入超滤产水箱。所述超滤工艺,运行周期长,单个周期运行时间为2~4h,浓水外排量少,排空比为0.1~0.2,回收率可以达到97%~99%。
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纳滤装置中的纳滤膜,特指低脱盐的纳滤膜,NaCl截留率为20%~50%。所述纳滤膜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陶瓷材料,所述纳滤膜的形式包括卷式、中空纤维、平板式。纳滤装置中的纳滤膜,对于有机物去除率高,对于PEG200的截留>85%,对于水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达85%以上;纳滤工艺采用一级三段工艺,采用段内回流,防止浓缩后的污染物质进入一段,减缓一段二段膜污染速率;为减缓纳滤膜污染,纳滤膜采用脉冲冲洗工艺,高频短时间,采用纳滤进水冲洗,冲洗水回流到前端超滤膜池,节省用水。冲洗频率为6~24h/次,冲洗时间为2~5min/次。纳滤工艺中,由于针对水体为地表水,含盐量较低,且纳滤膜低脱盐的特性,保留了大部分的Ca、Mg离子,因此该工艺中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为不投加阻垢剂。膜回收率高,由于地表水含盐量较低,且膜低脱盐特性,纳滤工艺系统回收率可达85%~99%。清洗周期长,由于前端预处理采用超滤技术,且纳滤采用脉冲冲洗、段内回流等工艺,纳滤系统清洗周期可达6个月~12个月。
实验一
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采集地表水为原水,进行饮用水制备试验。经过折板絮凝池处理,使用絮凝剂为PAC,投加浓度为10ppm,上端溢流,进入超滤膜池。水流沿超滤膜池池壁旋转,在重力和旋流剪切力的作用下进行泥水分离,进入超滤膜池3下端泥水分离区。部分未沉淀的絮体经过超滤拦截。超滤重力自流产水,设定通量30LMH,系统回收率97%。超滤单个运行周期为2h,其中水洗、气水反洗、排空占6min,产水114min。超滤产水进入纳滤系统,纳滤系统采用4:2:1排列比,通量20LMH,系统回收率95%。脉冲冲洗时间为12h/次,每次冲洗3min。产水水质较稳定,对有机物TOC的去除率达91%,对于痕量有机物的去除率最低为87%,加权截留率大于90%。制备的产水水质如表1所示。
表1
指标 超滤产水 纳滤产水 截留率
TOC(mg/L) 1.3 0.12 91%
TDS(mg/L) 134 103 23%
pH 7.90 7.87
雷尼替丁 47.5 0.8 98%
PABA2 44.6 4.1 91%
莠去津 79.3 7.6 90%
稻瘟灵 101.7 10.0 90%
草不绿 320.8 0.0 100%
多菌灵 372 35.8 90%
试验二
本发明实施例2中,采集微污染的地表水作为原水进行饮用水制备试验。微污染的地表水经过提升泵进入配水泵房,经过杀菌后采用进水泵进入隔板絮凝池,絮凝剂采用PAC和PFC复合,投加浓度根据实验确定为25mg/L。同实施例1絮凝产水经过溢流堰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经过超滤膜产水进入纳滤系统。纳滤系统的通量设定为20LMH,系统回收率设定90%,此次采用6:3:1排列设计,减少第三段膜的数量,使后端污染严重的膜数量减少,降低了纳滤膜的更换数量。三段之间一二段之间不设断间增压泵,仅二三段之间设计断间增加泵。且此次冲洗采用前期冲洗频率较低,后期冲洗频率提高。每个周期运行前一个月采用24h/次,每次冲洗3min,一个月之后采用8h/次,每次冲洗3min。根据膜的污染情况随时调整系统的参数。运行3个月纳滤膜进水压力维持在0.2~0.3MPa。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采用以低脱盐纳滤为核心的深度处理技术,既可以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物(TrOCs)、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又保留了Ca、Mg等无机盐,符合健康水的理念。根据水质特性以及纳滤膜本身的特性,纳滤运行中无需使用阻垢剂。通过脉冲冲洗工艺和纳滤排列的设计,以及前端预处理的调控,减缓了纳滤膜的污染速率,提高纳滤膜的系统回收率,可达95%以上,清洗周期可达6个月以上。采用混凝-超滤联用技术,保障了出水水质,且节省了占地面积。仅混凝-超滤-纳滤三步流程,工艺调控更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占地面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流程步骤:
混凝:微污染的地表水经过提升泵进入混凝池,经过混凝处理后,由混凝池上部的溢流堰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
短流程超滤:混凝池的产水直接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进行超滤;其中,浸没式超滤膜池上部为圆柱形过滤区,下部为倒锥形泥水分离区;泥水分离区设计斜板,沉淀池的水以切线的方向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经过旋流后进入泥水分离区进行泥水分离,浸没式超滤膜系统的回收率为95%~99%;
纳滤处理:超滤产水进入纳滤装置,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保留无机盐,纳滤运行通量15~30LMH,纳滤单元回收率为85%~99%;其中,纳滤装置为一级三段设计,包括一段纳滤、二段纳滤和三段纳滤,所述一段纳滤后的浓水进入二段纳滤,二段纳滤后的浓水进入三段纳滤;一段和二段设计系统回流,二段浓水部分回流至一段之前;所述三段纳滤单独设置段内回流,即三段纳滤的出水端一部分回流至三段纳滤的进水端,三段的产水汇合成纳滤产水即为高品质饮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中使用的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铝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投加浓度为10~80mg/L;或者,混凝过程中投加有助凝剂,助凝剂为PAM或氧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超滤膜为增强型中空纤维膜,材料为PVDF、PVC、PES或PAN中的一种,孔径为0.01~0.1μm,拉伸强度≥100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池分为混凝区和静置区,微污染的地表水先在混凝区进行混凝反应,由出水口进入静置区,再由溢流堰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池为折板絮凝池、隔板絮凝池、机械絮凝池、网格和栅条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没式超滤膜池中超滤膜元件为单端固定,膜元件上端注胶,膜丝和端板固定,下端膜丝为松散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纳滤处理中,使用的纳滤膜为低脱盐选择性纳滤膜,NaCl截留率为20%~50%,PEG200的截留>85%,痕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率>8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纳滤膜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或无机陶瓷材料;纳滤膜的形式为卷式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或平板式纳滤膜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纳滤装置采用纳滤进水脉冲冲洗工艺,冲洗水回流到浸没式超滤膜池,冲洗频率为6~24h/次,冲洗时间为2~10min/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纳滤处理中的运行压力为0.15~0.5MPa。
CN201911243169.9A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Pending CN111087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3169.9A CN111087095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3169.9A CN111087095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7095A true CN111087095A (zh) 2020-05-01

Family

ID=70396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3169.9A Pending CN111087095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709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3975A (zh) * 2021-03-31 2021-06-25 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农村饮用水处理设备
CN113651463A (zh) * 2021-09-15 2021-11-16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短流程给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13651461A (zh) * 2021-09-10 2021-11-16 安徽科博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深度处理制备饮用水工艺
CN114477375A (zh) * 2022-01-27 2022-05-13 碧水源膜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于盐湖水碳酸根分离与回收的装置
CN114804298A (zh) * 2022-04-07 2022-07-29 天津美天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法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2079A1 (en) * 2008-02-14 2011-03-17 Veolia Water Solutions & Technologies Support Process for treating water by a nanofiltration or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system enabling high conversion rates due to the elimination of organic matter
CN202191845U (zh) * 2011-08-29 2012-04-18 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固液分离器的浸入式超滤膜短流程水处理装置
CN109095564A (zh) * 2018-08-27 2018-12-28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一种饮用水的膜深度处理工艺
CN109179880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山东揵大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微污染饮用水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2079A1 (en) * 2008-02-14 2011-03-17 Veolia Water Solutions & Technologies Support Process for treating water by a nanofiltration or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system enabling high conversion rates due to the elimination of organic matter
CN202191845U (zh) * 2011-08-29 2012-04-18 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固液分离器的浸入式超滤膜短流程水处理装置
CN109095564A (zh) * 2018-08-27 2018-12-28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一种饮用水的膜深度处理工艺
CN109179880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山东揵大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微污染饮用水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莉平等: "《特殊水质处理技术》", 31 January 2006 *
林跃梅主编: "《制浆造纸现代节水与污水资源化技术》", 31 May 2009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3975A (zh) * 2021-03-31 2021-06-25 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农村饮用水处理设备
CN113651461A (zh) * 2021-09-10 2021-11-16 安徽科博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深度处理制备饮用水工艺
CN113651463A (zh) * 2021-09-15 2021-11-16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短流程给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WO2023040017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短流程给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14477375A (zh) * 2022-01-27 2022-05-13 碧水源膜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于盐湖水碳酸根分离与回收的装置
CN114804298A (zh) * 2022-04-07 2022-07-29 天津美天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法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7095A (zh) 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CN102344227B (zh) 一种发制品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6315939B (zh)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3771651B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做工业锅炉给水的处理方法
CN106007201A (zh)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CN107522327B (zh) 电絮凝-沉淀-高级氧化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装置
CN104108830B (zh) 中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系统
CN107253798A (zh) 一种钢铁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组合工艺
CN102838227A (zh) 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017230A (zh)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776766A (zh) 工业园区难生化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CN103466844A (zh) 含铅废水处理与回用的工艺与设备
CN109264939A (zh) 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663880A (zh) 一种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1585649B (zh) 污水污泥滤液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3787525A (zh) 一种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CN203498200U (zh) 含铅废水处理与回用的设备
CN109354304A (zh) 一种基于三级膜分离技术的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方法
CN103566762A (zh) 一种浸没式超滤系统
CN106495355A (zh)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及其组合装置
CN205603429U (zh) 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净化系统
CN202829788U (zh) 一种含苯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02060417A (zh) Clt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5222876U (zh) 一种高盐高COD废水多级Fenton处理装置
CN108689509A (zh) 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及膜系统浓缩液深度净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