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0725B - 针刺检测用片 - Google Patents

针刺检测用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0725B
CN111050725B CN201880053794.4A CN201880053794A CN111050725B CN 111050725 B CN111050725 B CN 111050725B CN 201880053794 A CN201880053794 A CN 201880053794A CN 111050725 B CN111050725 B CN 111050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sin layer
needle
whiten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37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0725A (zh
Inventor
山崎海里
大泽梓
萩尾由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do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do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345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055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344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0555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do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do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3161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44781A1/ja
Publication of CN111050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0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1406Septums, pierceable membr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05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or administering blood, plasma or medical fluids ; Infusion or perfusion cont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18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container contents, e.g. sterile cond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3/00Sealing or packing elements; Sealings formed by liquid or plastics material
    • B65D53/04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0/00Resin or rubber layer containing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olym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针刺检测用片,其为针刺检测用片(100),具有白化树脂层(10),该白化树脂层(10)为如下树脂层:使直径0.80mm、刀型号R·B的注射针刺入而形成针刺孔(50)时,针刺孔(50)的周围以0.2mm以上的幅度白化而形成白化区域(60)。

Description

针刺检测用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刺检测用片、特别是针刺检测用盖材。
背景技术
输液、注射液等液体状的药品例如有时被保管于开口部上嵌合有橡胶塞的具有盖的容器中。例如出于防止保管中的橡胶塞的污染、显示为未使用品等目的,在盖的橡胶塞上有时粘贴剥离材料。这样的容器中的药品在剥离橡胶塞上的剥离材料后使注射针刺入橡胶塞而使用。
然而,有可能存在如下情况:由于弄错使用方法、或为了特意使异物混入至药品中,不使剥离材料剥离而是不正当地采用针、典型地用注射针通过剥离材料并刺至橡胶塞。这样的情况下,使针通过剥离材料而刺入的情况不是原本设想的,因此,针是否刺入剥离材料的判定困难。
专利文献1和2分别涉及留下注射针的痕迹的输液用盖,记载了如下的输液用盖:具有在热塑性树脂的外框体中、内设有热塑性弹性体的塞体的结构的输液用盖。对于该输液用盖,以与塞体的针刺面隔开最大5mm的间隙,覆盖塞体的针刺面的方式,配置有厚度1.0mm以下的热塑性树脂的膜部。
专利文献3涉及一种药用瓶的盖,其从上方观察时能确定内部的化学溶液,且能识别是否可使用内部的化学溶液。该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药用瓶的盖,其为安装于由橡胶塞闭塞瓶口的药用瓶的药用瓶的盖,所述盖包含由金属薄板构成的喷嘴、与嵌合于喷嘴的内侧的合成树脂制的盖体的组合。对于该盖,喷嘴形成为在周围主体部上表面具有顶面板的倒底圆筒状,喷嘴的顶面板在中央部穿设有透孔。进而,盖体的上表面能嵌合于喷嘴的顶面板的透孔,嵌合于透孔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为薄壁,且该薄壁部分的下表面形成为不与闭塞药用瓶的瓶口的橡胶塞的上表面抵接的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8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9045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10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弄错使用方法、或不正当地刺注射针等针的情况下,针刺孔以在视觉上得到强调的外观而残留、能容易且确实地判断是否有过针刺经历的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如以下所述。
〈方案1〉
一种针刺检测用片,其具有白化树脂层,
上述白化树脂层为如下树脂层:使直径0.80mm、刀型号R·B的注射针刺入而形成针刺孔时,上述针刺孔的周围以0.2mm以上的幅度白化。
〈方案2〉
根据方案1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白化树脂层为具有由包含硬链段的连续相和包含软链段的分散相构成的海岛型微相分离结构的树脂的层。
〈方案3〉
根据方案2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硬链段包含选自由聚苯乙烯、结晶性聚烯烃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且
上述软链段包含选自由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非晶性聚烯烃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方案4〉
根据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白化树脂层为选自由耐冲击性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型的聚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的层。
〈方案5〉
根据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白化树脂层为嵌段共聚物型的聚丙烯的层。
〈方案6〉
根据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白化树脂层被着色。
〈方案7〉
根据方案6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白化树脂层的L值为75以下。
〈方案8〉
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在上述白化树脂层的单面或两面上具有增强层。
〈方案9〉
根据方案8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增强层为使针刺入时不产生白化的热塑性树脂的层。
〈方案10〉
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还具有层叠于上述白化树脂层的密封剂层或粘接层。
〈方案11〉
根据方案10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密封剂层或粘接层被着色。
〈方案12〉
根据方案11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密封剂层或粘接层的L值为75以下。
〈方案13〉
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还具有层叠于上述白化树脂层的着色树脂层。
〈方案14〉
根据方案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还具有着色树脂层,按上述白化树脂层、上述着色树脂层和上述密封剂层或粘接层的顺序进行了层叠。
〈方案15〉
根据方案8或9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还具有着色树脂层,
按上述增强层、上述白化树脂层和上述着色树脂层的顺序、
按上述白化树脂层、上述增强层和上述着色树脂层的顺序、或者
按上述增强层、上述白化树脂层、上述增强层和上述着色树脂层的顺序进行了层叠。
〈方案16〉
根据方案8或9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还具有密封剂层或粘接层,
按上述增强层、上述白化树脂层和上述密封剂层或上述粘接层的顺序、
按上述白化树脂层、上述增强层和上述密封剂层或上述粘接层的顺序、或者
按上述增强层、上述白化树脂层、上述增强层和上述密封剂层或上述粘接层的顺序
进行了层叠。
〈方案17〉
根据方案8或9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还具有着色树脂层、以及密封剂层或粘接层,
按上述增强层、上述白化树脂层、上述着色树脂层和上述密封剂层或上述粘接层的顺序、
按上述白化树脂层、上述增强层、上述着色树脂层和上述密封剂层或上述粘接层的顺序、或者
按上述增强层、上述白化树脂层、上述增强层、上述着色树脂层和上述密封剂层或上述粘接层的顺序
进行了层叠。
〈方案18〉
根据方案13~15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中,上述着色树脂层的L值为75以下。
〈方案19〉
根据方案1~18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为盖材。
〈方案20〉
一种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容器;收纳于上述容器中的液体状药品;密封前述容器的前述开口部的塞;和,覆盖前述塞的盖材,
前述盖材为方案19所述的针刺检测用片。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是,在弄错使用方法、或不正当地刺注射针等针的情况下,针刺孔以在视觉上得到强调的外观而残留,能容易且确实地判断是否有过针刺经历。基于本发明的特别方案的针刺检测用片可以用于原本未设想使针刺入的部位、例如输液袋的剥离材料等,能容易且确实地判断是否有过针刺经历。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效果的立体简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3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4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5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6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7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8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19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20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21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22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23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24为示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层叠结构的进一步另一例的截面简图。
图25为示出实施中使用的评价试样的形状的立体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刺检测用片》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具有白化树脂层,该白化树脂层为如下树脂层:使直径0.80mm、刀型号R·B的注射针刺入而形成针刺孔时,针刺孔的周围以0.2mm以上的幅度白化。注射针的刀型号“R·B”是指,刀面为通常的长度,为“Regular Bevel”的简称,针尖的角度为约12°。
图1中表示示意性示出使针刺入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而形成针刺孔时的状态的立体简图。
图1的针刺检测用片(100)具有白化树脂层(10)和其他层(15)。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其他层(15)的存在是任意的。其他层(15)可以为单层,或者也可以由2层以上构成。
图1的针刺检测用片(100)中的白化树脂层(10)具有如下特性:使直径0.80mm、刀型号R·B的注射针刺入而形成针刺孔时,前述针刺孔的周围以0.2mm以上的幅度白化。
如果使针刺入这种具有白化树脂层(10)的图1的针刺检测用片(100)而形成针刺孔(50),则白化树脂层(10)中的针刺孔(50)的周围白化,形成白化区域(60)。因此,针刺孔(50)呈现由周围的白化区域(60)在视觉上得到强调的外观。由此,对于图1的针刺检测用片(100),使用者能容易且确实地了解有无针刺经历。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除白化树脂层之外,可以还具有选自增强层、密封剂层、粘接层、着色树脂层和部分着色树脂层中的1种以上的层作为其他层。密封剂层与粘接层可以仅使用任意一者,也可以使用它们两者。
以下,对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的各层进行说明。
〈白化树脂层〉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的白化树脂层具有如下特性:使直径0.80mm、刀型号R·B的注射针刺入而形成针刺孔时,针刺孔的周围以0.2mm以上的幅度白化。
认为该白化树脂层的白化特性基于的是,树脂发生塑性变形时白化的现象。不受理论的约束,但认为随着树脂的塑性变形的白化的原因在于,树脂中的紊乱(craze)结构的形成、树脂中的填料的夹杂所带来的空隙的形成等。
树脂例如被弯折而发生塑性变形时,有时形成紊乱结构。紊乱结构为塑性变形时树脂的分子链沿主应力方向被拉伸而取向的取向链、和随着分子链的取向而发生的微小的空隙构成的结构体。形成有紊乱结构的部分会使光散射而可见白色。
使针刺入层状的树脂时,以针刺方向为主应力方向而分子链被拉伸,从而也可以形成由取向链和微小的空隙构成的紊乱结构。
另一方面,当在树脂的基体中包含填料的含填料树脂的情况下,例如被弯折时,树脂的基体发生塑性变形,但填料不发生变形,从而两者的位移量上产生差异,而分离,有时在两者的界面形成空隙。这样的含填料树脂的空隙会使光散射而可见白色。
使针刺入含填料树脂的层时,以针刺方向为主应力方向而分子链被拉伸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在树脂基体与填料之间可以形成空隙。
推测通过这样的机理,使针刺入白化树脂层而形成针刺孔时,针刺孔的周围白化。
在上述任意情况下,对于使直径0.80mm、刀型号R·B的注射针刺入白化树脂层而形成针刺孔时的、针刺孔周围的白化区域的幅度,从充分提高针刺孔的可视性的观点出发,为0.2mm以上,可以为0.3mm以上、0.4mm以上、或0.5mm以上。另外,从提高可视性的观点出发,针刺孔周围的白化区域的幅度可以为1.0mm以下,可以为0.9mm以下,0.8mm以下,0.7mm以下,或0.6mm以下。
形成针刺孔的注射针的直径例如为0.6mm或0.4mm的情况下,白化树脂层也具有针刺孔的周围白化的特性。上述情况下,针刺孔周围的白化区域的幅度例如可以为0.2mm以上、0.3mm以上、0.4mm以上、或0.5mm以上,例如可以为1.0mm以下,0.9mm以下,0.8mm以下,0.7mm以下,或0.6mm以下。
白化树脂层只要具有上述那样的白化特性即可,其结构是任意的。然而,白化树脂层例如可以为具有由包含硬链段的连续相和包含软链段的分散相构成的海岛型微相分离结构的树脂的层(以下,也称为“海岛型白化树脂层”),或也可以为含有填料的树脂的层(以下,也称为“含填料型白化树脂层”)。
白化树脂层为海岛型白化树脂层时的硬链段例如可以包含选自聚苯乙烯、结晶性聚烯烃、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结晶性聚二烯烃、结晶性聚氯乙烯、聚氨酯、聚酰胺等中的1种以上。结晶性聚烯烃例如可以为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结晶性聚二烯烃例如可以为间同-1,2-聚丁二烯、反式-1,4-聚异戊二烯等。
硬链段特别是可以包含选自由聚苯乙烯、结晶性聚烯烃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软链段例如可以包含选自非晶性聚烯烃、非晶性聚二烯烃系橡胶、非晶性聚氯乙烯、聚酯、聚醚等中的1种以上。非晶性聚烯烃例如可以为低密度聚乙烯、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氢化丁二烯橡胶、氢化异戊二烯橡胶等。非晶性聚二烯烃系橡胶例如可以为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等。
软链段特别是可以包含选自由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非晶性聚烯烃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构成海岛型白化树脂层的树脂可以为硬链段与软链段通过共价键键合的共聚物,或也可以为硬链段与软链段以个别高聚合物分子形式存在的共混物。另外,可以进一步含有用于控制包含硬链段的连续相与包含软链段的分散相之间的界面张力而调节分散相的粒径的增容剂。增容剂例如可以为由具有与构成硬链段的树脂同种的聚合物链的嵌段和具有与构成软链段的树脂同种的聚合物链的嵌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
海岛型白化树脂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为选自由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嵌段共聚物型的聚丙烯(嵌段PP)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的层。
HIPS可以为在包含聚苯乙烯作为硬链段的连续相中具有包含选自非晶性聚二烯烃和非晶性聚烯烃中的1种以上作为软链段的分散相的构成。嵌段PP可以为在包含聚丙烯作为硬链段的连续相中具有包含非晶性聚乙烯作为软链段的分散相、且在这些连续相与分散相的界面具有作为增容剂的乙烯-丙烯橡胶的结构。ABS可以为在包含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作为硬链段的连续相中具有包含选自丁二烯橡胶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中的1种以上作为软链段的分散相的构成。
如果使用嵌段PP作为白化树脂层,则得到的针刺检测用片的耐热性(耐热形状维持性)变高,因此,适合用于进行基于煮沸或高温的杀菌的医药、食品等用途。
对于使用嵌段PP时耐热性变高的理由,本发明人等推测: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熔点mp、或这些两者可能有关系。即,嵌段PP的Tg在约0℃出现,mp在150~160℃左右出现。因此,嵌段PP在医药、食品用途中的杀菌或灭菌的代表温度即100~130℃左右的温度下不伴有相变,因此,推测使用嵌段PP作为白化树脂层的针刺检测用片的耐热性改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理论的约束。
白化树脂层为含填料型白化树脂层时,具有树脂的基体中分散有填料的结构。
构成含填料型白化树脂层的基体的树脂可以为热塑性树脂等,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利用茂金属催化剂的聚乙烯、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利用茂金属催化剂的聚丙烯、氯化聚丙烯、聚甲基戊烯、饱和聚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C)、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离聚物、羧酸改性聚乙烯、羧酸改性聚丙烯、羧酸改性EVA、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等,可以为选自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填料可以具有不破坏树脂的透明性、且通过针刺使白化树脂层白化的功能。作为填料,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分子筛(亲水性沸石)3A、4A、5A、13X等;以及,二氧化硅、多孔二氧化硅等,可以为选自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其中,分子筛通过吸水而成为透明,因此,适合用于进行利用煮沸或高温水蒸气的蒸煮杀菌的医药、食品等用途。
填料可以为颗粒状,其粒径例如可以为10μm以下。
对于含填料型白化树脂层中的填料的含有比率,以白化树脂层的总质量为基准,例如可以为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上、或15质量%以上,例如可以为70质量%以下,60质量%以下,50质量%以下,或40质量%以下。
对于海岛型白化树脂层和含填料型白化树脂层这两者,白化树脂层可以未着色也可以经着色。
如果白化树脂层被着色,则视觉上可以使得使针刺入时形成的针刺孔的周围的白化区域显眼,可以进一步提高针刺孔的可视性。另外,可以使用白化树脂层的颜色作为容器内容物的识别的标识。
白化树脂层经着色的情况下,其颜色是任意的。然而,从视觉上使针刺孔的周围的白化区域显眼的观点出发,白化树脂层可以被着色为暗色。此时的暗色例如可以为黑色、墨色、蓝色、红色、绿色、紫色、褐色、藏蓝色、橙色等。
白化树脂层经着色的情况下,可以仅使白化树脂层的表面着色,也可以着色至白化树脂层的内部,着色至内部的白化树脂层的表面可以被其他颜色或相同颜色进一步着色。
着色后的白化树脂层的L值例如可以为80以下,特别是可以为75以下、70以下、60以下、50以下、40以下、或30以下。该L值是指,以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I’Eclairag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CIE L*a*b*(CIELAB)色空间”的坐标表示白化树脂层的颜色时的、亮度L*的值。该L值低时,表示为越暗的颜色,完全黑色以L值0表示、白色扩散光以L值100表示。L值为用市售的光电色彩计、通过依据JISZ8722的方法、用D50光源在观测视角2°下测得的值。
对于白化树脂层的厚度,为了赋予适度的加工性,例如可以为30μm以上、40μm以上、50μm以上、60μm以上、70μm以上、或80μm以上,例如可以为200μm以下、180μm以下、160μm以下、140μm以下、或120μm以下。
〈增强层〉
对于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在白化树脂层的单面上或两面上可以还具有增强层。增强层可以存在于白化树脂层的单面或两面上。增强层具有在制造、保管等针刺检测用片和应用其的容器等时,抑制针刺检测用片被摩擦、或弯折时在白化树脂层上形成线状的白化痕的功能。因此,增强层不同于白化树脂层,其可以为由使针刺入时不产生白化的材料构成的层。
只要能体现上述功能即可,构成增强层的材料是任意的。然而,为了确保加工和操作的容易性,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特别适合使用具有柔软性的热塑性树脂。如上述,增强层在使针刺入时也可以不产生白化,因此,构成增强层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为使针刺入时不产生白化的热塑性树脂。
因此,作为构成增强层的热塑性树脂,优选不采用具有由包含硬链段的连续相和包含软链段的分散相构成的海岛型微相分离结构的热塑性树脂、和含有填料的热塑性树脂。
作为增强层的材料使用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丙烯酸类树脂、烯烃-丙烯酸类单体共聚物、其他有机聚合物等。聚乙烯例如可以为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聚丙烯例如可以为无规聚丙烯、均聚丙烯等。聚酯例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丙烯酸类树脂例如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烯烃-丙烯酸类单体共聚物例如可以为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C)、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其他有机聚合物例如可以为聚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弹性体等。
作为增强层的材料如果使用烯烃-丙烯酸类单体共聚物,则使针刺入针刺检测用片而形成针刺孔时,不仅可见白化树脂层中的针刺孔的周围白化,而且可见在增强层中以针刺孔为中心产生放射状的龟裂的现象,从针刺孔的可视性改善的方面出发,优选。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作为增强层的材料,则针刺检测用片的耐热性(耐热形状维持性)变高,故优选。
对于增强层的厚度,为了赋予适度的加工性,例如可以为1μm以上、3μm以上、5μm以上、10μm以上、15μm以上、20μm以上、25μm以上、或30μm以上,例如可以为200μm以下、180μm以下、160μm以下、140μm以下、120μm以下、或100μm以下。
〈密封剂层〉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任意使用的密封剂层在使针刺检测用片与例如输液袋等的盖粘接而保存输液袋等时可以保护盖。另外,该密封剂层具有易剥离性的情况下,使用输液袋等时可以使针刺检测用片容易剥离。针刺检测用片的密封剂层与盖的粘接例如可以为热熔接等。
密封剂层例如可以为热塑性树脂的层,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由多层构成的层叠体。
构成密封剂层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为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中的1种以上。
密封剂层可以不经着色或者也可以经着色。
密封剂层如果经着色,则与白化树脂层经着色的情况同样地,可以使得使针刺入时形成的针刺孔的周围的白化区域在视觉上显眼,可以进一步提高针刺孔的可视性。
密封剂层经着色的情况下,从使得使针刺入时的白化树脂层的针刺孔周围的白化区域在视觉上显眼的观点出发,密封剂层可以被着色为暗色,例如可以被着色为黑色、墨色、蓝色、红色、绿色、紫色、褐色、藏蓝色、橙色等。密封剂层经着色的情况下,可以仅密封剂层的表面被着色,也可以被着色至密封剂层的内部,被着色至内部的密封剂层的表面可以用其他颜色或相同颜色进一步着色。
着色后的密封剂层的L值例如可以为80以下,可以为75以下、70以下、60以下、50以下、40以下、或30以下。
对于密封剂层的厚度,为了赋予适度的加工性,例如可以为30μm以上、40μm以上、50μm以上、60μm以上、70μm以上、或80μm以上,例如可以为200μm以下、180μm以下、160μm以下、140μm以下、或120μm以下。
作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的密封剂层,可以使用以所谓“easy peal film”、“easy open film”等名称市售的产品。作为这样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举出MitsuiChemicals Tohcello.Inc.制的CMPS、T.A.F.;DIC株式会社制的DIFAREN;OkamotoCorporation制的Shawrex、Toray Film Processing Co.,Ltd.制的TrefanCF等。
〈粘接层〉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任意使用的粘接层在使针刺检测用片粘接在例如输液袋等的盖上而保存输液袋等时可以保护盖。另外,通过该粘接层,也可以在使用输液袋等时将针刺检测用片剥离。
粘接层例如可以为选自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和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中的1种以上的粘合剂的层。在这些粘合剂中,可以任意地包含例如增粘剂、交联剂、软化剂、填充剂等。增粘剂例如可以为酚系树脂、萜烯系树脂、松香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等。
粘接层可以不经着色,或者也可以经着色。粘接层经着色的情况下,可以被着色为暗色,例如可以被着色为黑色、墨色、蓝色、红色、绿色、紫色、褐色、藏蓝色、橙色等。
着色后的粘接层的L值例如可以为80以下,可以为75以下、70以下、60以下、50以下、40以下、或30以下。
粘接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0μm以上、1.5μm以上、2.0μm以上、或2.5μm以上,例如可以为3.0μm以下、2.5μm以下、或2.0μm以下。
〈着色树脂层〉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任意使用的着色树脂层具有如下功能:使得使针刺入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时形成的针刺孔的周围的白化区域在视觉上显眼。
着色树脂层的颜色是任意的。然而,从有效地体现使得使针刺入时的白化树脂层的针刺孔周围的白化区域在视觉上显眼的着色树脂层的功能的观点出发,着色树脂层可以被着色为暗色,例如可以被着色为黑色、墨色、蓝色、红色、绿色、紫色、褐色、藏蓝色、橙色等。
着色树脂层经着色的情况下,可以仅着色树脂层的表面被着色,可以被着色至着色树脂层的内部,被着色至内部的着色树脂层的表面可以用其他颜色或相同的颜色进一步着色。
着色树脂层的L值例如可以为80以下,可以为75以下、70以下、60以下、50以下、40以下、或30以下。
着色树脂层例如可以为热塑性树脂的层。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聚乙烯例如可以为低密度聚乙烯、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聚丙烯例如可以为均聚物,也可以为无规型或嵌段型的共聚物。作为着色树脂层,可以使用以“color film”等名称市售的热塑性树脂制的薄膜,或者也可以将热塑性树脂的层着色而使用。为了将热塑性树脂的层着色,例如可以利用柔性印刷、凹版印刷、胶版印刷、丝网印刷等适宜的印刷。
对于着色树脂层的厚度,为了赋予适度的加工性,例如可以为1μm以上、5μm以上、10μm以上、20μm以上、或50μm以上,例如可以为200μm以下、180μm以下、160μm以下、140μm以下、或120μm以下。
〈部分着色树脂层〉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任意使用的部分着色树脂层具有着色区域和非着色区域。该部分着色树脂层具有如下功能:在非着色区域中,使白化树脂层的白化特性明显,且在着色区域中,使针刺检测用片被弯折时的折叠线附近的白化不显眼。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的白化树脂层具有通过针刺、弯折等塑性变形而白化的特性。然而,在针刺检测用片中的未设想针刺的区域中,由于无需检测针刺经历,因此,无需使白化特性明显。如果在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配置部分着色树脂层,则可以使着色区域中的白化树脂层的白化不显眼。因此,在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配置部分着色树脂层,进行调节使得设想针刺的区域与非着色区域一致,且未设想针刺的区域与着色区域一致,从而可以兼顾设想针刺的区域中的针刺经历的检测性、与未设想针刺的区域中的美观维持。
对于部分着色树脂层的着色区域,从不使弯折所导致的白化显眼的观点出发,可以为亮色,以L值计,可以为75以上、超过75、或80以上的颜色。着色区域可以为不透明,也可以具有透明性,但相对于白色树脂层配置于外侧(与容器侧为相反侧)的情况下,从不使弯折所导致的白化更显眼的观点出发,可以为不透明。
部分着色树脂层例如可以为部分经着色的热塑性树脂的层。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为了使热塑性树脂的层部分着色,例如可以利用柔性印刷、凹版印刷、胶版印刷、丝网印刷等适宜的印刷。部分着色树脂层的厚度可以为1μm以上且200μm以下,可以在该范围内适宜调整。
〈针刺检测用片的应用和构成〉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例如可以用于盖材等,特别是作为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容器的盖材是有用的。
具有白化树脂层、且不具有密封剂层和粘接层的针刺检测用片例如可以作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8810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904501号公报)中记载的输液用盖的“膜部”使用。
具有白化树脂层和密封剂层、且该密封剂层具有易剥离性的针刺检测用片例如可以作为输液袋的剥离材料等使用。将这样的针刺检测用片作为输液袋的剥离材料使用的情况下,针刺检测用片可以借助密封剂层粘贴在输液袋的盖上而使用。将针刺检测用片粘贴在输液袋的盖上的方法例如可以为热封。
将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的构成例分别以截面简图示于图2~图24。
将具有白化树脂层、且不具有密封剂层和粘接层的针刺检测用片的构成例示于图2~图6。
图2的针刺检测用片(101)由白化树脂层(10)构成。
该方案的针刺检测用片可以如图3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02)那样,由着色后的白化树脂层(11)构成,也可以如图4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03)那样,为具有未经着色的白化树脂层(10)和着色树脂层(31)、且两层经层叠的层叠体。图4的针刺检测用片(103)也可以以白化树脂层(10)朝向外侧、且着色树脂层(31)朝向容器侧的方向使用。
图5的针刺检测用片(104)可以为具有白化树脂层(10)和部分着色树脂层(32)、且两层经层叠的层叠体。图5的针刺检测用片(104)可以以部分着色树脂层(32)朝向外侧、且白化树脂层(10)朝向容器侧的方向使用。针刺检测用片(104)的部分着色树脂层(32)可以为不透明。
图6的针刺检测用片(105)可以为具有白化树脂层(10)和部分着色树脂层(32)、且两层经层叠的层叠体。图6的针刺检测用片(105)可以以白化树脂层(10)朝向外侧、且部分着色树脂层(32)朝向容器侧的方向使用。针刺检测用片(105)的部分着色树脂层(32)可以为不透明,也可以具有透明性。
图5的针刺检测用片(104)和图6的针刺检测用片(105)的部分着色树脂层(32)分别具有着色区域(32a)和非着色区域(32b)。上述情况下,着色区域(32a)中,经弯折时的白化树脂层(10)的白化不显眼,因此,该区域的美观的维持性优异。非着色区域(32b)中,白化树脂层(10)的白化特性明显,因此,针刺经历的检测性优异。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可以具有白化树脂层和白化树脂层的单面或两面上的增强层。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各层,将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作为容器的盖材应用时,依次从盖的外侧朝向容器的方向进行记载。
将具有白化树脂层和增强层、且不具有密封剂层和粘接层的针刺检测用片的构成例示于图7~图9。
对于该方案的针刺检测用片,例如可以如图7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06)那样,从盖的外侧朝向容器的方向,依次具有增强层(40)和白化树脂层(10);也可以如图8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07)那样,依次具有白化树脂层(10)和增强层(40);还可以如图9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08)那样,依次具有增强层(40)、白化树脂层(10)和增强层(40)。
具有白化树脂层和增强层的针刺检测用片除这些层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具有着色树脂层。着色树脂层用于增大通过针刺而在针刺孔周围形成的白化树脂层的白化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对比度差,以使针刺孔在视觉上显眼。因此,有效的是,将着色树脂层配置于比白化树脂层更靠近容器侧。
将具有白化树脂层和增强层、且不具有密封剂层和粘接层的针刺检测用片的构成例示于图10~图12。
该方案的针刺检测用片例如可以如图10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09)那样,依次具有增强层(40)、白化树脂层(10)和着色树脂层(31);
也可以如图11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10)那样,依次具有白化树脂层(10)、增强层(40)和着色树脂层(31);
还可以如图12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11)那样,依次具有增强层(40)、白化树脂层(10)、增强层(40)和着色树脂层(31)。
将具有白化树脂层和密封剂层的针刺检测用片的构成例分别以截面简图示于图13~图18。
图13的针刺检测用片(112)由具有白化树脂层(10)和密封剂层(20)、且两层经层叠的层叠体构成。
具有白化树脂层和密封剂层的针刺检测用片可以如图14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13)那样,由具有着色后的白化树脂层(11)和未经着色的密封剂层(20)、且两层经层叠的层叠体构成,也可以如图15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14)那样,由具有未经着色的白化树脂层(10)和着色后的密封剂层(21)、且两层经层叠的层叠体构成。
具有白化树脂层和密封剂层的针刺检测用片还具有着色树脂层,可以为按白化树脂层、着色树脂层和密封剂层的顺序层叠的层叠体。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如图16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15)那样,为按未经着色的白化树脂层(10)、着色树脂层(31)和未经着色的密封剂层(20)的顺序层叠的层叠体。
具有白化树脂层和密封剂层的针刺检测用片可以还具有部分着色树脂层。例如可以如图17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16)那样,为按部分着色树脂层(32)、白化树脂层(10)和密封剂层(20)的顺序层叠的层叠体。或者,也可以如图18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17)那样,为按白化树脂层(10)、部分着色树脂层(32)和密封剂层(20)的顺序层叠的层叠体。
将除白化树脂层和密封剂层之外还具有增强层的针刺检测用片的构成例示于图19~图21。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各层,将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作为容器的盖材应用时,依次从盖的外侧朝向容器的方向进行记载。
对于该方案的针刺检测用片,例如
可以如图19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18)那样,依次具有增强层(40)、白化树脂层(10)和密封剂层(20);
也可以如图20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19)那样,依次具有白化树脂层(10)、增强层(40)和密封剂层(20);
还可以如图21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20)那样,依次具有增强层(40)、白化树脂层(10)、增强层(40)和密封剂层(20)。
将除白化树脂层和密封剂层之外还具有增强层和着色树脂层的针刺检测用片的构成例示于图22~图24。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各层,将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作为容器的盖材应用时,依次从盖的外侧朝向容器的方向进行记载。
对于该方案的针刺检测用片,例如
可以如图22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21)那样,依次具有增强层(40)、白化树脂层(10)、着色树脂层(31)和密封剂层(20);
也可以如图23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22)那样,依次具有白化树脂层(10)、增强层(40)、着色树脂层(31)和密封剂层(20);
还可以如图24所示的针刺检测用片(123)那样,依次具有增强层(40)、白化树脂层(10)、增强层(40)、着色树脂层(31)和密封剂层(20)。
图13~图24的针刺检测用片(112~123)中,代替密封剂层(20、21)、或与密封剂层(20、21)一起具有粘接层的针刺检测用片也包含于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
〈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具备:
具有开口部的容器;收纳于该容器中的液体状药品;密封该容器的开口部的塞;和,覆盖该塞的盖材,且
盖材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
容器例如可以为玻璃制、合成树脂制等,可以根据所收纳的液体状药品的特性而适宜选择。
塞密闭容器的开口部,且可以由能通过针、特别是注射针而针刺和贯通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以为橡胶塞等。
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中的盖材的形态例如可以为剥离材料等。
《针刺检测用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可以如下制造:将原料树脂成型为薄膜状,根据需要进行层叠,从而可以制造。
将原料树脂成型为薄膜状时,例如可以利用挤出成型(T模头法、吹胀法)、压延成型、压缩成型、射出成型等适宜的方法。其中,优选挤出成型,特别是可以采用挤出吹胀法、挤出T模头法等方法。
针刺检测用片为具有白化树脂层和其他层的层叠体的情况下,将各层层叠时,可以基于利用热辊、热压等使各层间熔接的方法、利用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的方法、干式层压法、挤出层压法等、共挤出法。其中,优选共挤出法,特别是可以采用共挤出吹胀法、共挤出T模头法等方法。
如上述,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的各层可以分别仅层的表面被着色,也可以被着色至层的内部,被着色至内部的层的表面可以用其他颜色或相同颜色进一步着色。
表面经着色的层例如可以如下制作:将原料树脂成型为薄膜状后,将适当的墨印刷或涂覆于薄膜表面,从而可以制作。被着色至内部的层例如可以如下制作:将包含颜料、染料、墨等着色剂、或它们中的1种以上的彩色母料混炼在原料树脂中,然后,成型为薄膜状,从而可以制作。
作为本发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的各层,可以将市售的树脂薄膜直接使用或根据需要进行着色后而使用。
实施例
〈实施例1〉
(针刺检测用片的制作)
对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的粒料(东洋苯乙烯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oyostyrolHI H700自然色”)进行热压,制作厚度100μm的薄膜,使用其作为白化树脂层。
通过粘接剂,使作为密封剂层的easy open film(Mitsui ChemicalsTohcello.Inc.制、商品名“CMPS013C#30”)粘附在该白化树脂层上,制作具有白化树脂层/密封剂层的构成的针刺检测用片(剥离材料)。
(针刺孔可视性的评价)
对于得到的针刺检测用片,从白化树脂层侧的表面刺入注射针(TerumoCorporation制、商品名“NN-2138R”、标距21G(0.80mm)、针长1+1/2英寸(38mm)、刀型号R·B),形成贯通针刺检测用片的直径0.80mm的针刺孔。将针刺孔形成后的针刺检测用片配置于距离L值60的等级的橡胶塞的上表面1mm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在观察距离2m、3m和4m考察双目视力0.7的观察者是否能可视针刺检测用片的针刺孔,以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针刺孔能明确确认的情况:A
针刺孔能可视的情况:B
针刺孔无法可视的情况:C
(耐热性的评价)
耐热性的评价用图25所示的试样来进行。即,将得到的针刺检测用片(124)切成50mm×50mm的正方形状,并通过涂布成圆周状的粘接剂(80)固定在直径25mmφ、高度29mm的圆柱状的橡胶塞(70)的圆形面上。
以目视观察将该试样在100℃的水中煮沸40分钟后的状态,根据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针刺检测用片中未见变形的情况:A
针刺检测用片发生了变形,但片面彼此未见熔接的情况:B
针刺检测用片发生了变形,片面彼此发生了熔接的情况:C
〈实施例2和3、以及比较例1〉
作为白化树脂层、或代替白化树脂层,分别使用对表1所示的树脂的粒料进行热压而得到的厚度100μm的薄膜,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具有白化树脂层/密封剂层、或树脂层/密封剂层的层构成的针刺检测用片,进行针刺孔可视性和耐热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代替白化树脂层,使用表1所示的树脂薄膜,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具有树脂层/密封剂层的构成的针刺检测用片,进行针刺孔可视性和耐热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针刺检测用片的制作)
对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的粒料(东洋苯乙烯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oyostyrolHI H700自然色”)进行热压,制作厚度100μm的薄膜,使用其作为白化树脂层。用粘接剂,将作为着色树脂层的奶油色LDPE(东京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EX 3110 CREAM”、L值76、厚度100μm)粘附在该白化树脂层上。接着,用粘接剂,将作为密封剂层的easy openfilm(Mitsui Chemicals Tohcello.Inc.制、商品名“CMPS013C#30”)粘附在奶油色LDPE薄膜侧的表面上,从而制作具有白化树脂层/着色树脂层/密封剂层的构成的针刺检测用片。
(评价)
用得到的针刺检测用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针刺孔可视性和耐热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7〉
作为着色树脂层,分别使用表1所示的树脂薄膜,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具有白化树脂层/着色树脂层/密封剂层的构成的针刺检测用片,进行针刺孔可视性和耐热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针刺检测用片的制作)
在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的粒料(东洋苯乙烯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oyostyrolHI H700自然色”)中,添加黑色颜料((有)林化学制、活性炭)20质量%,在热压下制作厚度100μm的薄膜,使用其作为着色后的白化树脂层。该着色后的白化树脂层的L值为30。
通过粘接剂,将作为密封剂层的easy open film(Mitsui ChemicalsTohcello.Inc.制、商品名“CMPS013C#30”)粘附在得到的着色后的白化树脂层上,从而制作具有着色后的白化树脂层/密封剂层的构成的针刺检测用片。
(评价)
用得到的针刺检测用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针刺孔可视性和耐热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代替白化树脂层,使用作为树脂层的黑色LDPE薄膜(东京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EX 3286BLACK 3S”、L值30、厚度100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具有树脂层/密封剂层的构成的针刺检测用片,进行针刺孔可视性和耐热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L值的测定)
各层的L值如下测定:用美国X-Rite公司制的分光光度计、商品名“SpectroEye”,根据依据JISZ8722的方法,用D50光源,在测定模式CIE Lab、观测视角2°下进行测定。
[表1]
表1.
Figure BDA0002386980370000251
表1中,构成各层的材料的简称分别为以下的含义。
HIPS:耐冲击性聚苯乙烯、东洋苯乙烯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oyo styrolHI H700自然色”
嵌段PP: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型、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商品名“NovatecPP BC3HF”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Denka Corporation制、商品名“Denka ABSNatural”
奶油色LDPE:东京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EX 3110 CREAM”、L值76、厚度100μm
浅绿色LDPE:东京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EXH-1522 GREEN”、L值74、厚度100μm
黑色LDPE:东京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EX 3286BLACK 3S”、L值30、厚度100μm
黑色HIPS:耐冲击性聚苯乙烯(东洋苯乙烯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oyo styrolHIH700自然色”)80质量%与黑色颜料((有)林化学制、活性炭)20质量%的共混物
GPPS:通用聚苯乙烯、透明、东洋苯乙烯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oyo styrol MW1D”
白色LDPE:东京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EX 6800WHITE A”、厚度100μm
CMPS013C:easy open film(Mitsui Chemicals Tohcello.Inc.制、商品名“CMPS013C#30”)
比较例1的GPPS、比较例2的白色LDPE和比较例3的黑色LDPE均不是本发明规定的“白化树脂层”,但方便起见记载于表中的“白化树脂层”栏。
如果参照表1,则对于属于现有技术的比较例1~3的针刺检测用片,双目视力0.7的观察者在观察距离2m处无法可视基于注射针的针刺孔,针刺孔的可视性不充分。
与此相对,对于实施例1~3的针刺检测用片,白化树脂层中的针刺孔的周围在宽约0.3mm的范围内发生白化,孔的存在得到强调,双目视力0.7的观察者在观察距离2m和3m处可以明确可视针刺孔,在观察距离4m处也可以可视针刺孔。对于在白化树脂层与密封剂层之间配置有L值76的着色树脂层的实施例4的针刺检测用片,双目视力0.7的观察者在观察距离2m处也可以明确可视针刺孔,在观察距离3m和4m处,也能可视针刺孔。
对于在白化树脂层与密封剂层之间配置有L值75以下的着色树脂层的实施例5和6的针刺检测用片,白化树脂层的针刺孔周围的白化区域与着色树脂层的亮度差大,可以更强烈地可视白化区域。因此,对于这些针刺检测用片,可以进一步强调针刺孔的存在,双目视力0.7的观察者在观察距离2m、3m和4m处可以明确可视针刺孔。
实施例7涉及的是,在白化树脂层与密封剂层的层叠体中,将白化树脂层着色使L值为75以下的针刺检测用片。上述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与实施例5和6的针刺检测用片同样的效果,双目视力0.7的观察者在观察距离2m、3m和4m处可以明确可视针刺孔。
对于使用嵌段共聚物型的聚丙烯作为白化树脂层的实施例2和7,通过100℃40分钟的煮沸处理针刺检测用片中也未见变形,体现高的耐热性。
将注射针的直径变更为0.6mm和0.4mm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同样的结果。
〈实施例9〉
(针刺检测用片的制作)
作为白化树脂层,使用的是,利用吹胀制膜机将嵌段共聚物型的聚丙烯(嵌段PP)(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商品名“NovatecPP BC6DRF”)的粒料制膜为厚度50μm的薄膜而成者。
作为增强层,使用的是,利用吹胀制膜机将无规聚丙烯(无规PP)(Japan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商品名“WINTEC WFX6”)的粒料制膜为厚度50μm的薄膜而成者。
作为着色树脂层,使用的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商品名“E5100”、厚度12μm)的单面上印刷凹版印刷墨(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Rio Alpha R92墨”)而成者。
作为密封剂层,直接使用easy open film(Mitsui Chemicals Tohcello.Inc.制、商品名“CMPS013C#30”)。
在白化树脂层的两面分别通过热熔接层叠增强层,得到具有增强层/白化树脂层/增强层的3层构成的层叠体。
将着色树脂层和密封剂层依次干式层压在上述3层构成的层叠体的单面,从而制作实施例9的针刺检测用片。
(针刺孔可视性的评价)
对于得到的针刺检测用片,从白化树脂层侧的表面刺入注射针,形成贯通针刺检测用片的针刺孔。对于针刺孔形成后的针刺检测用片中的白化树脂层,考察了针刺孔周围的白化状态。另外,将针刺孔形成后的针刺检测用片配置于距离L值60的等级的橡胶塞的上表面1mm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在观察距离3m处考察双目视力0.7的观察者能否可视针刺检测用片的针刺孔。然后,根据白化树脂层中的针刺孔周围的白化状态和观察距离3m处的针刺孔的可视状态,以以下的基准评价针刺检测用片的针刺孔可视性。
白化树脂层中的针刺孔的周围以0.2mm以上的幅度白化,且可以明确确认针刺检测用片的针刺孔的情况:A
白化树脂层中的针刺孔周围的白化的幅度低于0.2mm,且无法可视针刺检测用片的针刺孔的情况:C
作为注射针,使用Terumo Corporation制的商品名“NN-2138R”(标距21G(0.80mm)、针长1+1/2英寸(38mm)、刀型号R·B)和商品名“NN-2725R”(标距27G(0.40mm)、针长1+1/2英寸(38mm)、刀型号R·B)这2种,将各自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增强性的评价)
i)耐摩擦性(擦伤评价)
耐摩擦性的评价用图25所示的试样而进行。即,将得到的针刺检测用片(124)切成50mm×50mm的正方形状,通过涂布为圆周状的粘接剂(80)固定在直径25mmφ、高度29mm的圆柱状的橡胶塞(70)的圆形面上。
将未固定该试样的片的一者的橡胶塞末端部用夹具固定,在固定后的状态下,使固定后的片的大致中央部用10mm×10mm×150mm的金属制棱柱的角擦伤。以目视观察擦伤后的片的状态,以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2。
在片的擦伤部未形成白线状的擦伤痕迹的情况:A
在片的擦伤部形成了白线状的擦伤痕迹的情况:C
ii)耐弯折性(握紧评价)
耐弯折性的评价使用如下的试样进行:将与耐摩擦性的评价中的情况同样的、50mm×50mm的正方形状片通过粘接剂固定在直径25mmφ、高度29mm的圆柱状的橡胶塞上的试样。
以目视观察在将试样与橡胶塞一起用手包覆并握紧后的片的状态,以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2。
在片的弯折部未形成白线状的弯折痕迹的情况:A
在片的弯折部形成了白线状的弯折痕迹的情况:C
(耐热性的评价)
耐热性的评价使用如下的试样进行:通过粘接剂将与耐摩擦性的评价中的情况同样的、50mm×50mm的正方形状片固定在直径25mmφ、高度29mm的圆柱状的橡胶塞上的试样。
以目视观察将该试样在100℃的水中煮沸40分钟后的状态,根据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2。
在针刺检测用片中未见变形的情况:A
针刺检测用片发生了变形,但在片面彼此未见熔接的情况:B
针刺检测用片发生了变形,且片面彼此熔接了的情况:C
〈实施例10~33〉
使白化树脂层、增强层和着色树脂层的种类、以及白化树脂层与增强层的层叠方法分别如表2中所记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针刺检测用片,进行各种评价。需要说明的是,白化树脂层的两面的增强层不同的情况下,着色树脂层和密封剂层层压在表2的右侧栏中记载的增强层的表面上。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4~38〉
(针刺检测用片的制作)
作为白化树脂层和增强层,分别使用表2中记载者,分别通过表2中记载的方法,将增强层层叠在白化树脂层的单面,得到增强层/白化树脂层的2层构成的层叠体。将表2中记载的着色树脂层和密封剂层依次干式层压在该2层构成的层叠体的白化树脂层侧的表面上,从而制作各针刺检测用片。
(评价)
用上述各针刺检测用片,与实施例9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9~46〉
(针刺检测用片的制作)
作为白化树脂层和增强层,分别使用表2中记载者,分别通过表2中记载的方法将增强层层叠在白化树脂层的单面,得到白化树脂层/增强层的2层构成的层叠体。将表2中记载的着色树脂层和密封剂层依次干式层压在该2层构成的层叠体的增强层侧的表面上,从而制作各针刺检测用片。
(评价)
用上述各针刺检测用片,与实施例9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4和5〉
代替白化树脂层,分别用表3中记载的树脂层,将表3中记载的密封剂层干式层压在其单面上,从而制作各针刺检测用片,与实施例9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3。
[表2]
Figure BDA0002386980370000311
[表3]
Figure BDA0002386980370000321
[表4]
Figure BDA0002386980370000331
[表5]
Figure BDA0002386980370000341
构成表2和表3所示的各层的材料的简称分别为以下的含义。
[白化树脂层]
嵌段PP:将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嵌段共聚物型的聚丙烯、商品名“NovatecPP BC6DRF”的粒料通过吹胀制膜机制膜而成者
HIPS:将东洋苯乙烯株式会社制、耐冲击性聚苯乙烯、商品名“Toyo styrolHIH700自然色”通过热压制膜而成者
ABS:将Denka Corporation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商品名“Denka ABSNatural”通过热压制膜而成者
3A/LDPE:将沸石(UNION SHOWA K.K.制、商品名“分子筛3A”)20质量份和低密度聚乙烯(东曹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etrocen190”)的粒料80质量份用班伯里密炼机混炼,用挤出机进行造粒后,通过吹胀制膜机制膜而成者
[增强层]
无规PP:将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茂金属系聚丙烯、商品名“WINTEC WFX6”的粒料通过吹胀制膜机制膜而成者
均聚PP:将Sun Allomer Ltd.制、均聚丙烯、商品名“Sun AllomerPC412A”的粒料通过吹胀制膜机制膜而成者
TPE:将ExxonMobil Japan(同)制、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商品名“SANTPRENETHERMOPLASTICVULCANIZATE”的粒料通过热压制膜而成者
LLDPE:将Prime Polymer Co.,Ltd.制、茂金属系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商品名“EvolueSP2520”通过吹胀制膜机制膜而成者
PET:东洋纺株式会社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商品名“E5100”
PP+PE:将上述无规PP和LDPE(东曹株式会社制、低密度聚乙烯、商品名“Petrocen190”)以质量比1:1进行干混并通过吹胀制膜机制膜而成者
PMMA:将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商品名“Acrypet”通过热压制膜而成者
[着色树脂层]
印刷薄膜: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商品名“E5100”、厚度12μm)的单面上印刷凹版印刷墨(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Rio AlphaR92墨”)而成者
color film:东京油墨株式会社制、黑色color film、商品名“PEX 3286 BLACK3S”
[密封剂层]
CMPS:Mitsui Chemicals Tohcello.Inc.制、easy open film、商品名“CMPS013C#30”
[树脂层(比较例4和5)]
无规PP:将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茂金属系聚丙烯、商品名“WINTEC WFX6”的粒料通过吹胀制膜机制膜而成者
均聚PP:将Sun Allomer Ltd.制、均聚丙烯、商品名“Sun Allomer PC412A”的粒料通过吹胀制膜机制膜而成者
如果参照表3,则不具有白化树脂层的比较例4和5的片的通过注射针而形成的针刺孔的可视性极其不充分。
与此相对,如表2所示那样,对于在白化树脂层的单面或两面上具有增强层的实施例9~46的针刺检测用片,针刺孔的可视性优异,且耐摩擦性或耐弯折性、或它们两者也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嵌段共聚物型的聚丙烯作为白化树脂层的针刺检测用片可见耐热性特别优异的倾向(特别是实施例9~22和36~43)。
另外,对于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层作为增强层的实施例44~46的针刺检测用片,观察到不仅在白化树脂层中的针刺孔的周围白化,而且在增强层(PMMA层)中也观察到产生以针刺孔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形状)的龟裂的现象,其结果,针刺检测用片的针刺孔的可视性特别高。
附图标记说明
10 白化树脂层
11 着色后的白化树脂层
15 其他层
20 密封剂层
21 着色后的密封剂层
31 着色树脂层
32 部分着色树脂层
32a 着色区域
32b 非着色区域
40 增强层
50 针刺孔
60 白化区域
70 橡胶塞
80 粘接剂
100~124 针刺检测用片

Claims (19)

1.一种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容器;收纳于所述容器中的液体状药品;密封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部的塞;和,覆盖所述塞的盖材,
所述盖材由针刺检测用片构成,所述针刺检测用片具有白化树脂层,
所述白化树脂层为如下树脂层:使注射针刺入而形成针刺孔时,所述针刺孔的周围白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
所述白化树脂层为如下树脂层:使直径0.80mm、刀型号R·B的注射针刺入而形成针刺孔时,所述针刺孔的周围以0.2mm以上的幅度白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白化树脂层为具有由包含硬链段的连续相和包含软链段的分散相构成的海岛型微相分离结构的树脂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硬链段包含选自由聚苯乙烯、结晶性聚烯烃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且
所述软链段包含选自由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非晶性聚烯烃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白化树脂层为选自由耐冲击性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型的聚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的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白化树脂层为嵌段共聚物型的聚丙烯的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白化树脂层被着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白化树脂层的L值为75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在所述白化树脂层的单面或两面上具有增强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增强层为使针刺入时不产生白化的热塑性树脂的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针刺检测用片还具有层叠于所述白化树脂层的密封剂层或粘接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剂层或粘接层被着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剂层或粘接层的L值为75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针刺检测用片还具有层叠于所述白化树脂层的着色树脂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针刺检测用片还具有着色树脂层,按所述白化树脂层、所述着色树脂层和所述密封剂层或粘接层的顺序进行了层叠。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针刺检测用片还具有着色树脂层,
按所述增强层、所述白化树脂层和所述着色树脂层的顺序、
按所述白化树脂层、所述增强层和所述着色树脂层的顺序、或者
按所述增强层、所述白化树脂层、所述增强层和所述着色树脂层的顺序进行了层叠。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针刺检测用片还具有密封剂层或粘接层,
按所述增强层、所述白化树脂层和所述密封剂层或所述粘接层的顺序、
按所述白化树脂层、所述增强层和所述密封剂层或所述粘接层的顺序、或者
按所述增强层、所述白化树脂层、所述增强层和所述密封剂层或所述粘接层的顺序
进行了层叠。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针刺检测用片还具有着色树脂层、以及密封剂层或粘接层,
按所述增强层、所述白化树脂层、所述着色树脂层和所述密封剂层或所述粘接层的顺序、
按所述白化树脂层、所述增强层、所述着色树脂层和所述密封剂层或所述粘接层的顺序、或者
按所述增强层、所述白化树脂层、所述增强层、所述着色树脂层和所述密封剂层或所述粘接层的顺序
进行了层叠。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有液体状药品的带盖的容器,其中,所述着色树脂层的L值为75以下。
CN201880053794.4A 2017-08-30 2018-08-27 针刺检测用片 Active CN1110507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6233 2017-08-30
JP2017166233 2017-08-30
JP2017-234497 2017-12-06
JP2017234544A JP7105560B2 (ja) 2017-12-06 2017-12-06 液体状医薬品入り蓋付き容器
JP2017-234544 2017-12-06
JP2017234497A JP7105559B2 (ja) 2017-08-30 2017-12-06 液体状医薬品入り蓋付き容器
PCT/JP2018/031612 WO2019044781A1 (ja) 2017-08-30 2018-08-27 針刺検知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725A CN111050725A (zh) 2020-04-21
CN111050725B true CN111050725B (zh) 2022-10-25

Family

ID=70231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3794.4A Active CN111050725B (zh) 2017-08-30 2018-08-27 针刺检测用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46219A1 (zh)
EP (1) EP3677238A4 (zh)
CN (1) CN11105072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6305A (en) * 1987-05-20 1989-03-28 Mcneilab Inc. Multi-walled tamper-proof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tamper evidence
JPH10310154A (ja) * 1997-05-12 1998-11-24 Ishida Press Kogyo Kk 薬用瓶の蓋
US20040045924A1 (en) * 2001-11-09 2004-03-11 Masanori Naritomi Leak stop plug against needle pierc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eak stop plug
JP5317513B2 (ja) * 2008-04-01 2013-10-16 株式会社大塚製薬工場 多層フィルム、薬液バッグ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薬液バッグの滅菌処理方法
JP5586928B2 (ja) * 2009-12-01 2014-09-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
US9752017B2 (en) * 2011-09-21 2017-09-0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Air permeation resistant film and pneumatic tire
JP6163862B2 (ja) * 2013-05-16 2017-07-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40907B2 (ja) * 2014-11-10 2017-06-07 株式会社クラレ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725A (zh) 2020-04-21
US20200246219A1 (en) 2020-08-06
EP3677238A1 (en) 2020-07-08
EP3677238A4 (en) 2021-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6609B2 (ja) 医療用液体容器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
US20100314278A1 (en) Tamper-Evident Push-Through Packaging
JP6101851B1 (ja) 白色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包装体
JP6138423B2 (ja) ラミネートチューブ容器胴部形成用積層シート及びラミネートチューブ容器
JP4887343B2 (ja) 多層フィルム及び該多層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包装容器
JP4984219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WO2017188298A1 (ja) ラベル付き樹脂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054893A1 (ja) 包装材料
CN111050725B (zh) 针刺检测用片
ES2709944T3 (es) Hoja de resina para conformado en frío y artículo conformado en frío
JP7105559B2 (ja) 液体状医薬品入り蓋付き容器
JP2007090699A (ja) 多層積層フィルム
JP7383910B2 (ja) 電子レンジ加熱用蓋付容器及び電子レンジ加熱容器用の蓋体
JP7105560B2 (ja) 液体状医薬品入り蓋付き容器
WO2019044781A1 (ja) 針刺検知用シート
JP7038532B2 (ja) 針刺検知用シート
JP6175179B1 (ja) 白色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包装体
US20160368251A1 (en) Shrink label
JP2020022684A (ja) 針刺検知用シート
JP2019037630A (ja) シール材及び容器
JP5042677B2 (ja) 深絞り用積層シート、深絞り容器および包装容器
JP6693054B2 (ja) 包装袋
JP6175178B1 (ja) 白色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包装体
JP2004106878A (ja) 容器および再封性包装容器
JP4793542B2 (ja) 蓋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