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1684B -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编织物 - Google Patents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编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1684B
CN111041684B CN201910960865.5A CN201910960865A CN111041684B CN 111041684 B CN111041684 B CN 111041684B CN 201910960865 A CN201910960865 A CN 201910960865A CN 111041684 B CN111041684 B CN 1110416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band
tubular
base portion
st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08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1684A (zh
Inventor
上道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163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5199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41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1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1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1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at a selvedge, e.g. hems or turned wel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6Upper torso garments, e.g. sweaters, shirts, leotar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04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two sets of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3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7/32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tubular good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6Details of garments
    • D10B2501/061Piped openings (po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一种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编织物,该筒状编织物具备筒状基底部和形成在其终端部的带状部,在编织该筒状编织物时,对带状部的形成没有限制。该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编机,将2层构造的带状部(20)相对于筒状基底部(10)的筒状的终端部(10E)连接,在筒状基底部(10)和带状部(20)接合时,使筒状基底部(10)向带状部(20)的一侧移动进行接合。此时,通过转入使筒状基底部(10)旋转。

Description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编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状编织物及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该筒状编织物具备总针组织的筒状基底部和与其线圈纵行方向的终端部连接的总针组织的带状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4张针床横编机编织筒状编织物的方法,该筒状编织物具备筒状基底部和由与该筒状基底部的终端部连接的2层的编织组织构成的带状部。在专利文献1、2中,通过将筒状基底部和带状部一同做成总针组织,编织了外观良好的筒状编织物。在此,总针组织是指在横编机中在编织宽度方向邻接的线圈之间不设置空针地编织的由总针编织形成的编织组织。在总针编织中,由于在编织宽度方向邻接的线圈的间隔成为最小,所以总针组织成为线圈的线圈纵行方向的大小和连接邻接的线圈之间的沉降弧的长度的平衡良好的编织组织,具备优异的外观。筒状基底部和带状部是否是总针组织,能根据线圈的相对于编织纱线的大小、线圈的间隔和其大小是否均匀等判断。
在专利文献1、2中,首先,编织总针组织的第一基底部和第二基底部连接成筒状的筒状基底部。接着,在筒状基底部的编织范围的外侧形成起口部。而且,将起口部作为基点,一边编织由总针组织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构成的带状部一边以绕筒状基底部的筒状的终端部一周的方式连接筒状基底部和带状部。在连接筒状基底部和带状部时,在专利文献1、2中,反复进行(1)使筒状的带状部向筒状基底部的一侧移动,使带状部的线圈与筒状基底部的线圈相互重叠,(2)在包含该重叠线圈在内的带状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继续形成带状部的新的线圈横列。其结果,能编织具备总针组织的筒状基底部和由与筒状基底部的终端部连接的2层的总针组织构成的带状部的筒状编织物。该筒状编织物的带状部的线圈纵行方向成为沿筒状基底部的周方向的方向。
如果将筒状基底部和带状部做成总针组织,则在使带状部向筒状基底部的一侧移动时,难以确保用于线圈的移动的空针。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相对于带状部的第一层的编织宽度将第二层的编织宽度做成极端地小,确保了用于线圈的移动的空针(特别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将带状部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做成在编织宽度方向偏移了的状态,确保了用于线圈的移动的空针(特别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742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108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2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存在带状部的设计的自由度低的问题。如已述的那样,在专利文献1中将第一层的编织宽度和第二层的编织宽度极端地变化,在专利文献2中将第一层和第二层做成了在编织宽度方向偏移了的状态。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连接第一层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线圈和第二层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线圈的过渡纱线的长度都变长,带状部的线圈变得不齐。如果过渡纱线过分地长,则存在不能编织带状部的情况。因此,在以往的编织方法中,实质上不能将带状部的各层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线圈数量做成5圈以上。另外,在以往的编织方法中,因为不能使第一层和第二层在前后的针床中相向的状态下编织,所以也存在除了将第一层和第二层连接成袋状的带状部以外不能编织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编织具备筒状基底部和在其终端部形成的带状部的筒状编织物时对带状部的形成没有限制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得到的筒状编织物。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使用具备在前后相向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的横编机编织被卡定在上述一侧针床上的第一基底部和被卡定在上述另一侧针床上的第二基底部连接成筒状的筒状基底部,在上述筒状基底部的编织范围的外侧形成起口部,将上述起口部作为基点,一边编织由第一层和第二层构成的2层的带状部,一边以环绕上述筒状基底部的筒状的终端部的方式连接上述筒状基底部和上述带状部,其特征在于,
由总针编织或者1×1的抽针编织形成上述筒状基底部及上述带状部的双方,并且,
在连接上述筒状基底部和上述带状部时,交替地反复进行工序A和工序B,
在工序A中,使上述第一基底部中的处于与上述带状部的接合侧的端部的第一线圈向上述带状部的一侧移动,并使上述第一线圈和上述带状部的任意的第二线圈重合,
在工序B中,增加上述带状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量,
在反复进行上述工序A和上述工序B的过程中,进行工序C,在工序C中,使上述第二基底部中的处于与上述接合侧相反侧的端部的第三线圈向上述一侧针床转入,使上述筒状基底部在针床上旋转,
如果上述第一基底部和上述带状部的接合结束,则对上述第二基底部进行与上述工序A、上述工序B及上述工序C同样的编织。
“1×1的抽针编织”,表示在编织宽度方向邻接的线圈之间仅配置了1个空针的状态,即在卡定线圈的编织针和没有卡定线圈的编织针(空针)交替地并列的状态下进行编织。在由2张针床横编机编织2层的筒状基底部和带状部的情况下,为了进行线圈的移圈及编织罗纹组织等的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混合的编织组织,需要在编织宽度方向邻接的线圈之间有一个以上的空针。“1×1的抽针编织”,是指在2张针床横编机中将邻接的线圈的间隔做成了最小的编织,是与在4张针床横编机中的总针编织相当的编织。在此,如果在编织宽度方向邻接的线圈之间配置了2个以上的空针的状态下进行编织,则成为线圈的线圈纵行方向的大小和将邻接的线圈连接的沉降弧的长度失去了平衡的外观不良的编织组织。
在此,“对上述第二基底部进行与上述工序A、上述工序B及上述工序C同样的编织”,是指进行将工序A、B、C中的“第一基底部”替换成“第二基底部”的编织。
<2>作为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上述第二线圈是处于上述另一侧针床侧的线圈,而且是与上述筒状基底部的接合侧的端部相比为内侧的线圈。
<3>作为与上述<2>有关的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在上述第一线圈和上述第二线圈的重合部位的附近,通过使上述第一层的编织纱线和上述第二层的编织纱线在上述带状部的厚度方向交叉,将上述第一层和上述第二层缝合。
<4>作为与上述<2>或者<3>有关的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上述第一线圈重合在上述第二线圈的表侧。
<5>作为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在反复进行上述工序A和上述工序B时,为了使上述带状部与上述终端部的周形状一致,在一部分的上述工序A中将上述带状部编织2个线圈横列以上。
<6>作为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
在编织上述带状部前,至少在上述一侧针床中的上述筒状基底部的编织范围的外侧,编织由靠近上述筒状基底部配置的第一线圈列和与上述第一线圈列相比配置在更外侧的第二线圈列构成的连结线圈列,
上述带状部在上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地编织,
在上述带状部编织后,在使上述带状部的终端线圈列和上述第二线圈列重合后,将上述终端线圈列进行包线圈处理,
上述连结线圈列通过从上述筒状基底部侧交替地编织上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和上述第二线圈列的线圈或者从上述筒状基底部离开的一侧交替地编织上述第二线圈列的线圈和上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形成。
<7>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其具备第一基底部和第二基底部连接成筒状的筒状基底部和由第一层和第二层2层构成并与上述筒状基底部的终端部连接的带状部,上述带状部的线圈纵行方向沿上述筒状基底部的周方向,该筒状编织物的特征在于,
上述带状部的各层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线圈数量是5圈以上,而且上述筒状基底部及上述带状部都是总针组织或者1×1的抽针组织。
“1×1的抽针组织”,是指由“1×1的抽针编织”编织的编织组织。筒状基底部及带状部都是总针组织或者1×1的抽针组织,这只要看筒状基底部及带状部就可以知道。如已述的那样,如果在编织宽度方向邻接的线圈之间配置了2个以上空针的状态下进行编织,则成为线圈的线圈纵行方向的大小和将邻接的线圈连接的沉降弧的长度失去了平衡的外观不良的编织组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能编织带状部的各层的编织宽度是5圈以上的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能自由地设定带状部的编织组织。例如,能由双反面组织、罗纹组织或者将带状部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相互连接了的编织组织等构成带状部。
根据上述<2>的编织方法,能以从筒状编织物的外侧不能看见的方式由带状部掩藏筒状基底部和带状部的接合部位。因此,能使筒状编织物的外观提高。
根据上述<3>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能抑制筒状编织物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向编织宽度方向偏移。因此,能抑制因带状部变形导致由带状部隐藏的接合部位露出到筒状编织物的外侧。
根据上述<4>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能漂亮地做成筒状基底部和带状部的接合部位。
根据上述<5>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即使进行折回编织等而在筒状基底部的终端部形成台阶,也能与筒状基底部的终端部的周形状一致地将带状部与终端部接合。因此,不会在与有台阶的终端部连接的带状部形成皱褶,带状部不会变形,能编织带状部与终端部漂亮地连接了的筒状编织物。
根据上述<6>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能由连结线圈列连结带状部的始端和终端。如果筒状编织物完成,则仅通过将连结线圈列的两端部拉伸就能无接缝地连结带状部的始端和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套衫(筒状编织物)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步骤的像图。
图3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有关的编织工序的前半部分的图。
图4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有关的编织工序的后半部分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示的套衫的领子附近的放大照片的图。
图6是表示其它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具备双反面组织的带状部的套衫的领子附近的放大照片的图。
图7是表示其它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具备罗纹组织的带状部的套衫的领子附近的放大照片的图。
图8是实施方式2所示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步骤的像图。
图9是表示在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的双方编织由实施方式2说明的连结线圈列的状态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来编织具有前后身大片和袖的套衫(筒状编织物)的例子。
图1所示的套衫100(筒状编织物)具有前后身大片50和左袖61和右袖62。前后身大片50,为了方便,可以分成前身大片51和后身大片52,在该前后身大片50的领口70,通过编织结合了由2层编织组织构成的领子80。前后身大片50是总针组织的第一基底部(后身大片52)和总针组织的第二基底部(前身大片51)连接成筒状的筒状基底部10。另一方面,领子80是由总针组织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构成的带状部20。第一层和第二层在厚度方向重叠。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编织宽度成为5圈以上。
前后身大片50的线圈纵行方向,如由图中的箭头表示的那样是从下摆朝向领口70的方向。因此,领口70由前后身大片50的线圈纵行方向的终端部10E构成。另一方面,领子80的线圈纵行方向,如由图中的箭头表示的那样,沿着前后身大片50的周方向即领口70的周方向。领子80的始端和终端由结合部90接合。在本例中,始端和终端的接合通过缝制进行。套衫100中的除了结合部90以外的部分全部是无缝制的编织物。
上述套衫100,其前后身大片50和领子80都由总针组织构成。在总针组织的前后身大片50和领子80中,与抽针编织的编织物相比,因为是线圈紧密的状态而且变得均匀,所以上述套衫100具备非常优异的外观。
图1的套衫100由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首先,参照图2的编织像图,对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概要进行说明。图中的“T+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在图2中,将前后身大片50作为筒状基底部10,将后身大片52作为第一基底部11,将前身大片51作为第二基底部12,将领子80作为带状部20进行说明。图中的由网状剖面线表示的部分表示被卡定在一侧针床上的部分,由垂线剖面线表示的部分表示被卡定在另一侧针床上的部分。另外,各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由粗线箭头表示。另外,图2归根到底不过是易于理解地表示编织方法的概要而已。实际的线圈的配置等的编织方法的详细情况,参照后述的图3、4的编织工序图进行说明。
在图2的T1中,表示筒状基底部10的编织结束并在该筒状基底部10的编织范围的外侧编织了1个线圈横列量的带状部20的状态。T1所示的带状部20是带状部20的始端28。从此状态,如由折线箭头表示的那样,使筒状基底部10向带状部20的一侧移动,连接筒状基底部10和带状部20。
更具体地讲,使第一基底部11中的与带状部20接合侧的端部线圈(后述的图3的第一线圈1)向带状部20的一侧移动并使其端部线圈和带状部20的任意的线圈(图3的第二线圈2)重合(相当于工序A)。
在T2中,增加带状部20的编织线圈横列数量(相当于工序B)。通过增加带状部20的编织线圈横列数量,在T1中重叠了的第一基底部11的端部线圈和带状部20的任意的线圈被固定,并从针床脱离。即,第一基底部11的端部线圈被进行包线圈处理。带状部20的编织线圈横列数量,能与终端部10E的周形状一致地适当地选择。例如像V字领套衫的那样,在图1的领口70的前长后短相差大的情况下,在其前长后短相差变大的部分中领口70(终端部10E)的在编织宽度方向相邻的线圈在线圈纵行方向偏离得大。在此前长后短相差变大的部分中,如果在编织多个线圈横列的领子80(带状部20)后与前后身大片50(筒状基底部10)连接,则能形成沿领口70的周形状的形状的领子80。
以后,反复进行T1和T2。在此,在T2中进一步如由弯曲箭头表示的那样,将第二基底部12中的与接合侧相反侧的端部线圈(图4的第三线圈3)向一侧针床转入(工序C)。此工序C,只要在被卡定在一侧针床上的筒状基底部10的线圈数量(在T2中第一基底部11的线圈数量)和被卡定在另一侧针床上的筒状基底部10的线圈数量(在T2中第二基底部12的线圈数量)之差变大时进行即可。工序C,也可以在进行工序A时实施,也可以在进行了多次工序A后实施。
在T3中,表示带状部20向第一基底部11的接合结束了的状态。在第一基底部11连接了成为领子80(图1)的带状部20,第二基底部12成为分开地被卡定在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上的状态。从此状态反复进行与T1、T2同样的编织,进行带状部20向第二基底部12的接合。
在T4中,表示带状部20与第一基底部11连续地向第二基底部12的接合结束了的状态。在T4中,成为仅带状部20的终端29被卡定在针床上的状态。对终端29进行公知的包线圈处理(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3044368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798062号公报等),将终端29从针床上卸下,结束套衫100的编织。然后,通过缝制接合带状部20的始端28和终端29,完成图1的套衫10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例中,一边使筒状基底部10在针床上旋转一边使筒状基底部10的终端部10E的线圈靠近带状部20,将筒状基底部10和带状部20接合。此时,因为在筒状基底部10的编织范围的外侧编织了带状部20,所以能将带状部20做成多彩的花样的总针组织。
接着,基于图3、4说明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具体的编织工序。图中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FD表示下部前针床(一侧针床),FU表示上部前针床(一侧针床),BD表示下部后针床(另一侧针床),BU表示上部后针床(另一侧针床)。BD、BU相对于FD、FU可以向左右横移,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以进行线圈的移圈。第一基底部11的线圈由菱形标记表示,第二基底部12的线圈由五角形标记表示,带状部20的线圈由圆标记表示,供纱构件9由倒三角标记表示。在各编织工序中新编织的线圈全涂满地表示。图中的粗线箭头表示移圈。
在图3的S0中,表示第一基底部11的线圈被卡定在BD的编织针上,第二基底部12的线圈被卡定在FD的编织针上的状态。与实际的数量相比减少了两基底部11、12的线圈的数量。在S0中,BD、BU成为没有向左右横移的状态。
在S1中,使第一基底部11的全部的线圈向FU移动,在使BD、BU相对于FD、FU相对地向纸面右方向最大限度横移后,使第一基底部11的全部的线圈返回到BD。使BD、BU向右方向最大限度横移,是因为为了在后工序中将筒状基底部10与带状部20接合而使BD、BU逐渐向左方向横移。其结果,不需要在每次接合时都使第一基底部11整体进行移圈。筒状基底部10,因为在以后的编织中不会新增加编织线圈横列数量,所以通过使移动线圈的频度下降,能降低施加在筒状基底部10的线圈上的负荷,能防止线圈的断线等。在此,在本例中,将横移间距做成了5个间距,但这是在本例中使用的横编机的构造上的问题。如果是在横移间距上没有限制,则在将筒状基底部10的全部的线圈与带状部20接合时,可以使BD、BU向右方向横移,以便横移间距为零。
在S2中,在筒状基底部10的编织范围的外侧编织起口部20s。在本例中,在筒状基底部10中的与BD、BU的横移方向的相反侧邻接的位置形成了起口部20s。起口部20s的编织方法不被特别地限定,能利用公知的编织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昭60-194154号公报)。
在S3中,使供纱构件9向右方向移动,编织1个线圈横列的带状部20的第一层21,接着使供纱构件9向左方向移动,编织1个线圈横列的带状部20的第二层22。在本例中,通过从纸面左侧依次在BD中连续地编织2个线圈,在FD中连续地编织2个线圈,在BD中连续地编织3个线圈,编织了第一层21。第二层22,在FD和BD的相向方向由与第一层21对称的线圈构成。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线圈数量不被特别地限定。例如,线圈数量,既可以如在本例中所示的那样做成在现有技术中是不可能的5圈以上,也可以是4圈以下。
在下面的S4~S6中,使第一基底部11靠近带状部20侧,进行将第一基底部11的第一线圈1和带状部20的任意的第二线圈2重叠的工序A(参照图2的T1)。第二线圈2,只要是带状部20的线圈,则是哪一个都可以,特别是,最好是被卡定在FD的一侧的多个线圈之中的与接合侧的端部(第二层22的纸面右端的线圈)相比作为内侧的线圈。在本例中,是将第二层22之中的与接合侧的端部相比2个线圈内侧的即从端部数将第3圈线圈作为第二线圈2。此外,也可以从端部数将第4圈的第一层21的线圈作为第二线圈2。通过这样设定第二线圈2,能以从套衫100(图1)的外侧不能看见的方式由带状部20掩藏筒状基底部10和带状部20的接合部位。因此,能使套衫100的外观提高。
在S4中,使被卡定在FD上的带状部20的全部的线圈向BU移动。在S5中,使BD、BU向左方向横移3个间距,使第一基底部11的作为端部线圈的第一线圈1向FD移动。在S6中,使BD、BU向右方向横移3个间距,使预先存放在BU上的全部的线圈返回到FD。其结果,在带状部20的编织宽度内,形成重叠了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的重叠线圈4。在带状部20的作为外侧的第二线圈2的表侧(FD侧)形成将第一线圈1重叠了的重叠线圈4。
在S4~S6的工序中,第一线圈1重叠在第二线圈2中的FD侧。在此情况下,由于从第一线圈1向BD延伸的过渡纱线转入带状部20的内周侧(图1中的套衫100的内部侧),所以能漂亮地做成筒状基底部10和带状部20的接合部位。与此相对,也能将第一线圈1重叠在带状部20的作为内侧的第二线圈2的里侧(BD侧)。在该情况下,由于从S3的状态仅进行与S5相当的工序即可,所以能减少编织工序。
在此,在本例中,在重叠线圈4的附近使第一层21的编织纱线和第二层22的编织纱线在带状部20的厚度方向交叉地将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缝合(参照S3)。因此,能抑制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向编织宽度方向偏移。其结果,带状部20进行变形,能抑制由带状部20隐藏的接合部位向套衫100(图1)的外侧露出。
在图4的S7、S8中,在下一个工序A(第2次工序A)前,使第一层21向与第一基底部11邻接的位置移动,消除由第一次工序A(S5、S6)的第一线圈1的移动形成的空针。具体地讲,在S7中,使被卡定在BD上的带状部20的线圈的全部向FU移动。在接着的S8中,在使BD、BU向左方向横移1个间距后,使预先存放在FU上的线圈的全部返回到BD。
通过进行S7、S8,能抑制使下一个第一线圈1(参照S9)向编织宽度方向移动的距离变大。因此,能降低施加在将第一线圈1(S9)和与其相邻的线圈之间连接的编织纱线上的负荷,能抑制构成筒状基底部10的编织纱线的断线。在此,因为带状部20在以后的编织中新增加编织线圈横列数量,所以不会对特定的线圈施加过度的负荷。因此,更优选为使第一层21向第一基底部11的一侧移动而不是相反。
在S9中,将第二基底部12中的处于与接合侧相反侧的端部(纸面右侧的端部)的第三线圈3转入到BD(工序C)上。此S9是为了通过将第一线圈1与第二线圈2重叠来使被卡定在BD上的筒状基底部10的线圈数量与被卡定在FD上的筒状基底部10的线圈数量相比变少而进行的。因为BD的线圈数量和FD的线圈数量之差只有一个,所以即使在此阶段中不进行S9也没关系。工序C,优选为以前后的线圈数量之差不会成为四个以上的方式进行。
在S9后,将与第一层21的右侧(接合侧)邻接的线圈作为第一线圈1,进行与图3、4的S3~S8同样的编织。即,在本例中,按照S1→S2→S3→S4→S5→S6→S7→S8→S9→S3→S4→S5→S6→S7→S8的顺序实施编织。其结果,如S10所示,第一基底部11的线圈进一步与带状部20连接,第一基底部11的线圈数量和第二基底部12的线圈数量对齐。
在S10后,也在反复进行2次工序A、B的期间反复进行工序C,使筒状基底部10的线圈全部与带状部20连接。其结果,如S11所示,成为筒状基底部10的最后的线圈与带状部20重叠的状态。最后,将S11的线圈通过公知的包线圈处理从FD、BD卸下。
图5表示由以上说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得到的套衫100的领子80附近的照片。如看图5的套衫100表明的那样,在前后身大片50(筒状基底部)和领子80(带状部)中线圈的大小对齐了,而且组织不紊乱,做得非常美观。而且,领子80具有二层构造,当穿上套衫100时也难以产生领子80变形或者破裂的不良状况。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基于图8的像图说明形成将带状部20的始端28和终端29连接的连结线圈列30的例子。图8的黑点表示BD的编织针。在图8中,为了说明的方便,省略了FD的编织针和被卡定在该编织针上的带状部20的线圈。实际的带状部20,如图3所示,是2层的编织物。
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8(A)所示,在编织带状部20前,编织连结线圈列30。在图8(A)中在由粗线箭头表示的纸面右侧,卡定了未图示的筒状基底部10。即,连结线圈列30被编织在筒状基底部10的编织范围的外侧。本例的连结线圈列30,使用与编织筒状基底部10及带状部20的编织纱线不同的编织纱线编织,但也可以使用相同的编织纱线编织。附加在连结线圈列30的编织纱线上的箭头表示供纱构件的移动方向。即,构成连结线圈列30的线圈被按照由箭头表示的顺序编织。连结线圈列30的线圈的编织方向全部是相同方向(离开筒状基底部10的方向)。
连结线圈列30,由被配置在靠近筒状基底部10(纸面右侧)的第一线圈列31和与第一线圈列31相比被配置在更外侧(纸面左侧)的第二线圈列32构成。连结线圈列30,通过从筒状基底部10侧交替地编织第一线圈列31的线圈31a、31b、31c和第二线圈列32的线圈32a、32b、32c形成。因此,第一线圈列31和第二线圈列32由过渡纱线40连接。如果线圈31a、31b、31c在未图示的FD上暂时地形成未封闭线圈等,则变得容易编织。
为了将此连结线圈列30固定在带状部20,也可以将连结线圈列30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或者另一端侧的一部分线圈做成扭转线圈。例如,可以举出将线圈31a或者线圈32c做成扭转线圈的情况。
如果编织了连结线圈列30,则如图8(B)所示,在连结线圈列30的第一线圈列31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地编织带状部20。在图8(B)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卡定带状部20的编织针与卡定第二线圈列32的编织针相比图示在高的位置。在本例中,因为连结线圈列30形成在BD上,所以带状部20中的由BD编织的部分在第一线圈列31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地编织。
图8(B)表示带状部20的终端线圈列20e被卡定的状态。从此状态,如图8(C)所示,使带状部20的终端线圈列20e和第二线圈列32相互重叠。此时,第二线圈列32被重叠在终端线圈列20e的表侧(纸面里侧),以便过渡纱线40不被扭转。
最后,从图8(C)的状态将终端线圈列20e进行包线圈处理。其结果,图2的T4所示的带状部20的始端28和终端29成为由构成连结线圈列30的编织纱线连接了的状态。如果拉伸该连结线圈列30的至少一端,则始端28和终端29闭合。连结线圈列30,因为将带状部20之中的从套衫100的外侧能看见的部分连接,所以始端28和终端29的接缝做得漂亮。与本例不同,在由缝制接合始端28和终端29的情况下,因进行缝制的作业者的技能不同而在上述接缝的加工质量上产生偏差。与此相对,在使用连结线圈列30的本例的结构中,不会产生这样的偏差。
《变形例》
作为变形例,图8(A)所示的连结线圈列30,也可以通过从离开筒状基底部10的一侧依次交替地编织第二线圈列32的线圈和第一线圈列31的线圈形成。在此情况下,由于过渡纱线40的上下的重叠方式与图8(A)相反,所以在图8(C)中,使第二线圈列32重合在终端线圈列20e的里侧(纸面跟前侧)。
作为其它的变形,如图9所示,也可以使连结线圈列30形成在BD和FD的各自上。连结线圈列30的线圈,按照箭头的顺序编织。在此情况下,能将BD的第一线圈列31和FD的第一线圈列31作为带状部20的起口部20s(图3)利用。根据本例,能使带状部20的始端28和终端29呈筒状地连通。
<其它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也能用于除了套衫以外的编织物的编织。例如,也能本发明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适用于编织袋等的开口部的编织。另外,在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如参照图3、4说明的那样,因为在筒状基底部10的编织范围的外侧编织了带状部20,所以能使带状部20的形状、花样自由地变化。例如,也能做成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连接成筒状的带状部20。另外,也可以如图6所示将带状部20做成双反面组织或如图7所示将带状部20做成罗纹组织。如图6、7所示,在领子80上形成组织花样的情况下,如果领子80的编织宽度(图像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大,则领子80的组织花样的外观变得非常好。由此可知,增大领子80的编织宽度能给套衫100的设计性的提高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此外,在使用2张针床横编机实施本发明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情况下,筒状基底部10和带状部20由1×1的抽针编织进行编织。当然,在4张针床横编机中,筒状基底部10和带状部20也可以由1×1的抽针编织进行编织。
符号的说明:
1:第一线圈
2:第二线圈
3:第三线圈
4:重叠线圈
10:筒状基底部
10E:终端部
11:第一基底部
12:第二基底部
20:带状部
20e:终端线圈列
20s:起口部
21:第一层
22:第二层
28:始端
29:终端
30:连结线圈列
31:第一线圈列
31a、31b、31c:线圈
32:第二线圈列
32a、32b、32c:线圈
40:过渡纱线
9:供给纱线构件
100:套衫(筒状编织物)
50:前后身大片(筒状基底部)
51:前身大片
52:后身大片
61:左袖
62:右袖
70:领口
80:领子(带状部)
90:接合部。

Claims (7)

1.一种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使用具备在前后相向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的横编机编织被卡定在上述一侧针床上的第一基底部和被卡定在上述另一侧针床上的第二基底部连接成筒状的筒状基底部,在上述筒状基底部的编织范围的外侧形成起口部,将上述起口部作为基点,一边编织由第一层和第二层构成的2层的带状部,一边以环绕上述筒状基底部的筒状的终端部的方式连接上述筒状基底部和上述带状部,其特征在于,
由总针编织或者1×1的抽针编织形成上述筒状基底部及上述带状部的双方,并且,
在连接上述筒状基底部和上述带状部时,交替地反复进行工序A和工序B,
在工序A中,使上述第一基底部中的处于与上述带状部的接合侧的端部的第一线圈向上述带状部的一侧移动,并使上述第一线圈和上述带状部的任意的第二线圈重合,
在工序B中,增加上述带状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量,
在反复进行上述工序A和上述工序B的过程中,进行工序C,在工序C中,使上述第二基底部中的处于与上述接合侧相反侧的端部的第三线圈向上述一侧针床转入,使上述筒状基底部在针床上旋转,
如果上述第一基底部和上述带状部的接合结束,则对上述第二基底部进行与上述工序A、上述工序B及上述工序C同样的编织。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线圈是处于上述另一侧针床侧的线圈,而且是与上述筒状基底部的接合侧的端部相比为内侧的线圈。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线圈和上述第二线圈的重合部位的附近,通过使上述第一层的编织纱线和上述第二层的编织纱线在上述带状部的厚度方向交叉,将上述第一层和上述第二层缝合。
4.如权利要求2或者权利要求3记载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线圈重合在上述第二线圈的表侧。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记载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复进行上述工序A和上述工序B时,为了使上述带状部与上述终端部的周形状一致,在一部分的上述工序A中将上述带状部编织2个线圈横列以上。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记载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编织上述带状部前,至少在上述一侧针床中的上述筒状基底部的编织范围的外侧,编织由靠近上述筒状基底部配置的第一线圈列和与上述第一线圈列相比配置在更外侧的第二线圈列构成的连结线圈列,
上述带状部在上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纵行方向连续地编织,
在上述带状部编织后,在使上述带状部的终端线圈列和上述第二线圈列重合后,将上述终端线圈列进行包线圈处理,
上述连结线圈列通过从上述筒状基底部侧交替地编织上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和上述第二线圈列的线圈或者从上述筒状基底部离开的一侧交替地编织上述第二线圈列的线圈和上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形成。
7.一种筒状编织物,其具备第一基底部和第二基底部连接成筒状的筒状基底部和由第一层和第二层2层构成并与上述筒状基底部的终端部连接的带状部,上述带状部的线圈纵行方向与上述筒状基底部的周方向一致,该筒状编织物的特征在于,
上述带状部的各层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线圈数量是5圈以上,而且上述筒状基底部及上述带状部都是总针组织或者1×1的抽针组织,
上述筒状编织物具备重合线圈,该重合线圈是使上述第一基底部中的处于与上述带状部的接合侧的端部的第一线圈向上述带状部的一侧移动,并使上述第一线圈和上述带状部的任意的第二线圈重合而成的线圈。
CN201910960865.5A 2018-10-11 2019-10-11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编织物 Active CN1110416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2703 2018-10-11
JP2018-192703 2018-10-11
JP2019-016359 2019-01-31
JP2019016359A JP7251995B2 (ja) 2018-10-11 2019-01-31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及び筒状編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1684A CN111041684A (zh) 2020-04-21
CN111041684B true CN111041684B (zh) 2021-08-10

Family

ID=69954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0865.5A Active CN111041684B (zh) 2018-10-11 2019-10-11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编织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1684B (zh)
DE (1) DE1020192155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5320B (zh) * 2023-05-24 2024-01-12 浙江启翔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全成型下摆满针圆筒组织以及编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1465A (ja) * 1982-10-12 1984-04-23 本田 八男 テ−プ状のメリヤス編生地
EP0826808A2 (en) * 1996-08-30 1998-03-04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a collar
CN101130916A (zh) * 2006-04-04 2008-02-27 H.斯托尔两合公司 制造服装的方法
CN101208020A (zh) * 2005-06-20 2008-06-25 朴正南 防下垂的针织衣领,生产相似衣领的方法,及具有相似衣领的上衣
CN102965823A (zh) * 2011-03-0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03710828A (zh) * 2012-10-03 2014-04-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隐藏线圈方法,及编织物
CN10469512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编成方法
CN204499491U (zh) * 2015-03-12 2015-07-29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olo衫用横机双层立领
CN107190407A (zh) * 2016-03-15 2017-09-2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1465A (ja) * 1982-10-12 1984-04-23 本田 八男 テ−プ状のメリヤス編生地
EP0826808A2 (en) * 1996-08-30 1998-03-04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a collar
CN101208020A (zh) * 2005-06-20 2008-06-25 朴正南 防下垂的针织衣领,生产相似衣领的方法,及具有相似衣领的上衣
CN101130916A (zh) * 2006-04-04 2008-02-27 H.斯托尔两合公司 制造服装的方法
CN102965823A (zh) * 2011-03-0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03710828A (zh) * 2012-10-03 2014-04-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隐藏线圈方法,及编织物
CN10469512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编成方法
CN204499491U (zh) * 2015-03-12 2015-07-29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olo衫用横机双层立领
CN107190407A (zh) * 2016-03-15 2017-09-2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215586A1 (de) 2020-04-16
CN111041684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75718B1 (en) Knitted fabric having opening portion and knitting method therefor
EP2460919B1 (en) Method of joining a knitted fabric
EP1371767B1 (en) Method for knitting fabric
US6655175B1 (en) Method for joining knitted fabrics and joined knitted fabrics
JP3888899B2 (ja) ニットウエア編成方法
US6935140B2 (en) Method of knitting tubular knitted fabric
CN109837649B (zh) 针织品的编织方法
CN111041684B (zh)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编织物
EP1471175B1 (en) Neck forming method
KR101347652B1 (ko) 편성포의 접합방법 및 편성포
JP5543927B2 (ja) V首剣先部を有する衿付きニットウェア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CN113512806B (zh)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编织物
KR102266801B1 (ko) 통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통모양 편성포
KR102266807B1 (ko) 통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통모양 편성포
CN114592272A (zh) 编织方法
CN110344169A (zh)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JP3121278B2 (ja) 編地終端部の編成方法及び該編地終端部の編成方法により編成された編地
CN115704127A (zh)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CN115704128A (zh)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CN109423752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