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3102A - 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3102A
CN111033102A CN201880051481.5A CN201880051481A CN111033102A CN 111033102 A CN111033102 A CN 111033102A CN 201880051481 A CN201880051481 A CN 201880051481A CN 111033102 A CN111033102 A CN 111033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disc
valve element
water
sid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14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井建吾
久志本笃
田岛洋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zhu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l Corp filed Critical Lix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33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9/00Arrangements of valves and flow l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ixing fluids
    • F16K19/006Specially adapted for fauc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F16K11/0743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with both the supply and the discharge passages being on one side of the closure pl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2201/00Details, device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3C2201/30Diverter valves in faucets or t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紧凑地形成的阀装置。一种阀装置(6),其具备具有平面部(751b)的一次侧阀体(7)和相对于一次侧阀体(7)的平面部(751b)能滑动地连接于一次侧阀体(7)的二次侧阀体(8),能够通过一次侧阀体(7)或二次侧阀体(8)的滑动切换出水状态,其中,二次侧阀体(8)具有与一次侧阀体(7)的平面部(751b)抵接的填料部件(85)。另外,优选的是,一次侧阀体(7)具备具有平面部(751b)的圆盘部件(75),圆盘部件(75)优选是金属制。

Description

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装置,其具备一次侧阀体和连接于一次侧阀体的二次侧阀体。
背景技术
目前,具备筒状的圆柱阀体和筒状的阀壳体的圆柱式阀装置是公知的,其中,筒状的圆柱阀体具有阀体侧开口,筒状的阀壳体配置于圆柱阀体的外部且具有壳体侧开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圆柱式阀装置通过圆柱阀体的旋转,可以在形成于圆柱阀体的周面上的阀体侧开口和形成于阀壳体的周面上的壳体侧开口重叠的状态下进行通水,在非重叠状态下进行止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326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圆柱阀装置构成为通过筒状的圆柱阀体的旋转来切换通水及止水,由于需要以筒状延伸的圆柱阀体,所以阀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容易变长。因此,期待紧凑地形成的阀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紧凑地形成的阀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装置(例如,后面将描述的圆盘阀装置6),其具备具有平面部(例如,后面将描述的滑动平面751b)的一次侧阀体(例如,后面将描述的一次侧阀体7)和相对于所述一次侧阀体的所述平面部能够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一次侧阀体的二次侧阀体(例如,后面将描述的二次侧阀体8),且能够通过所述一次侧阀体或所述二次侧阀体的滑动来切换出水状态,其中,所述二次侧阀体具有与所述一次侧阀体的所述平面部抵接的填料部件(例如,后面将描述的填料部件85)。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一次侧阀体具备具有所述平面部的圆盘部件(例如,后面将描述的圆盘部件75),所述圆盘部件是金属制。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一次侧阀体具备具有所述平面部的圆盘部件和支承所述圆盘部件的轴部件(例如,后面将描述的阀轴部72),能够使水流入所述圆盘部件和所述轴部件之间。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一次侧阀体是可动阀,在操作时能进行旋转动作。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一次侧阀体具备具有一次侧开口部(例如,后面将描述的圆盘开口部752)的圆盘部件,所述一次侧开口部的外周缘(例如,后面将描述的外侧的边752d)未沿着以所述圆盘部件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形形状(例如,后面将描述的外周缘751c)形成。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一次侧阀体具备一次侧筒状部件(例如,后面将描述的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和具有所述平面部的圆盘部件,所述圆盘部件通过施加在所述一次侧阀体上的水的水压,相对于所述一次侧筒状部件能够向所述二次侧阀体侧移动。
另外,优选的是,通过在对所述一次侧阀体施加强的水压之后变为弱的水压,而在所述圆盘部件和所述密封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紧凑地形成的阀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圆盘阀装置的水龙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是表示圆盘阀装置的主要构成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圆盘阀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图3的C-C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圆盘阀装置分离成一次侧阀体和二次侧阀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从圆盘部件侧观察圆盘阀装置的一次侧阀体的立体图。
图8是圆盘阀装置的一次侧阀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9(a)是表示一次侧阀体的圆盘部件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与一次侧阀体的圆盘部件对向配置的二次侧阀体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一次侧阀体的旋转位置处的一次侧阀体的圆盘部件的圆盘开口部和二次侧阀体的淋浴侧开口部或龙头侧开口部的重叠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通过在对一次侧阀体施加强的水压之后施加弱的水压而在圆盘部件和密封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圆盘阀装置6的水龙头装置1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正面观察水龙头装置1时,将配置龙头侧出水部331的眼前侧称为前侧(正面侧),将配置淋浴侧出水部332的里侧称为后侧(背面侧)。从正面观察水龙头装置1时,将左右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水龙头装置1构成为包括:水龙头本体2、冷水侧曲柄腿311、热水侧曲柄腿312、冷水侧手柄321、热水侧手柄322、龙头侧出水部331、淋浴侧出水部332、切换手柄4、圆盘阀装置6(阀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1是具备两个手柄(冷水侧手柄321及热水侧手柄322)的壁挂型的混合水龙头。水龙头装置1通过两个手柄(冷水侧手柄321及热水侧手柄322)调节从冷水侧曲柄腿311及热水侧曲柄腿312供给的冷水和热水的混合比,通过旋转切换手柄4而切换出水状态。具体地说,水龙头装置1通过旋转切换手柄4而切换止水状态和通水状态,并且调节各出水部(龙头侧出水部331和淋浴侧出水部332)的出水流量。
水龙头本体2沿左右方向延伸。水龙头本体2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箱状的外壳20构成,经由冷水侧曲柄腿311及热水侧曲柄腿312导入的冷水及热水、混合后的热水在外壳20的内部流通。另外,在外壳20的内部配置有圆盘阀装置6(后面将描述)。
冷水侧曲柄腿311及热水侧曲柄腿312分别连接于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背面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1中的正面观察时,冷水侧曲柄腿311连接于右侧的端部,从图1中的正面观察时,热水侧曲柄腿312连接于左侧的端部。冷水侧曲柄腿311及热水侧曲柄腿312的一端部连接于水龙头本体2的背面,另一端部固定于浴室等的墙壁上。
冷水侧手柄321及热水侧手柄322分别设置于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上表面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正面观察时,冷水侧手柄321连接于右侧的端部,从正面观察时,热水侧手柄322连接于左侧的端部。在冷水侧手柄321的内部,配置有冷水侧阀体(未图示),在热水侧手柄322的内部配置有热水侧阀体(未图示)。通过旋转冷水侧手柄321及热水侧手柄322而调节冷水及热水的混合比。
龙头侧出水部331形成为从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下表面向前方延伸。
淋浴侧出水部332具有在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背面的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向下方弯曲的淋浴弯头332a。用于向淋浴部(未图示)供应热水的管连接至淋浴弯头332a。
切换手柄4在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前表面的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配置于前侧。切换手柄4相对于水龙头本体2转动自如地设置。切换手柄4连接于配置在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内部的圆盘阀装置6。水龙头装置1的使用者通过切换手柄4的旋转操作,切换从龙头侧出水部331或淋浴侧出水部332出水,并且调节龙头侧出水部331及淋浴侧出水部332的出水流量。
切换手柄4形成为圆筒状。在切换手柄4的外周部设置有止水时向上侧突出的突出部4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出部41突出地位于上侧的情况下,是止水状态,从正面观察时转动到右侧的情况下,是从龙头侧出水部331排出热水的出水状态,从正面观察时转动到左侧的情况下,是从淋浴侧出水部332排出热水的出水状态。
如图1所示,圆盘阀装置6在水龙头本体2的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配置于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内部。通过旋转切换手柄4,可以旋转圆盘阀装置6的一次侧阀体7(后面将描述)。通过旋转圆盘阀装置6的一次侧阀体7,能够切换通水状态和止水状态。另外,在通水状态下,圆盘阀装置6可调节从龙头侧出水部331排出的出水流量,并且可调节从淋浴侧出水部332排出的出水流量。
接着,对圆盘阀装置6的细节进行说明。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是表示圆盘阀装置6的主要的构成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表示圆盘阀装置6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B-B线剖视图。图5是图3的C-C线剖视图。图6是表示将圆盘阀装置6分离成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从圆盘部件75侧观察圆盘阀装置6的一次侧阀体7的立体图。图8是圆盘阀装置6的一次侧阀体7的分解立体图。图9(a)是表示一次侧阀体7的圆盘部件75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与一次侧阀体7的圆盘部件75对向配置的二次侧阀体8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一次侧阀体7的旋转位置处的一次侧阀体7的圆盘部件75的圆盘开口部752和二次侧阀体8的淋浴侧开口部821或龙头侧开口部822的重叠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通过在对一次侧阀体7施加强的水压之后施加弱的水压而在圆盘部件75和密封部件85之间形成间隙S的情况的图。
如图1所示,圆盘阀装置6在水龙头本体2的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配置于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内部。如图2所示,切换手柄4与固定在圆盘阀装置6上的卡合部件11卡合。通过旋转切换手柄4,可以经由卡合部件11旋转圆盘阀装置6的一次侧阀体7。
如图3~图7所示,圆盘阀装置6具有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如图6所示,一次侧阀体7及二次侧阀体8分别以单元化的方式构成。一次侧阀体7是可动阀,在操作切换手柄4时能进行旋转动作。二次侧阀体8是不旋转而被固定的固定阀。圆盘阀装置6以一次侧阀体7及二次侧阀体8为连接状态并且一次侧阀体7及二次侧阀体8的周面被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覆盖的状态设置于水龙头装置1。
一次侧阀体7以旋转轴J为中心能旋转地连接于二次侧阀体8。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盘阀装置6能够通过一次侧阀体7的滑动来切换出水状态(通水状态或止水状态)。另外,圆盘阀装置6在通水状态下,可调节从龙头侧出水部331排出的出水流量,并且可调节从龙头侧出水部331排出的出水流量。
如图8所示,一次侧阀体7具有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一次侧筒状部件)、阀轴部72(轴部件)、固定环73、旋转环74、圆盘部件75、弹性部件76、固定夹77以及一次侧外周O型圈78。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阀轴部72、固定环73、旋转环74、圆盘部件75、弹性部件76及固定夹77与一次侧阀体7的旋转轴J配置在同轴上。
如图8所示,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形成为圆筒状,沿旋转轴J方向延伸。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是树脂制。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上形成有六个热水流入开口711(流入开口)。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外周安装有一次侧外周O型圈78。
如图8所示,六个热水流入开口711(一部分未图示)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周向上彼此分离地并排配置,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径向上贯通形成。六个热水流入开口711以三个热水流入开口711为一组,在周向上分开配置两组。六个热水流入开口711能够使通过冷水侧曲柄腿311导入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内部的冷水和通过热水侧曲柄腿312导入水龙头本体2的外壳20的内部的热水流入一次侧阀体7的内部。
如图8所示,固定环73形成为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旋转轴J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环状。固定环73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旋转轴J方向上的前侧固定于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上。固定环73具有在径向上突出的一对固定突出部731和在一对固定突出部731的内侧向旋转轴J方向上的后侧凹陷的一对卡合凹部732。
在将线圈状的弹性部件76推向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侧的状态下,固定环73的一对固定突出部731被嵌入地固定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一对卡止槽712中。当通过旋转环74旋转使得切换手柄4位于止水位置的情况下,旋转环74的一对卡合凸部741(后面将描述)与一对卡合凹部732卡合。
如图8所示,旋转环74形成为在旋转轴J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圆环状。通过使阀轴部72的轴部721的第二卡合突出部721b形成于内周缘的卡合凹部742卡合,旋转环74与阀轴部72一体地旋转。旋转环74具有向轴向上的后侧突出的一对卡合凸部741。当旋转环74旋转时,一对卡合凸部741与固定环73的一对卡合凹部732卡合,从而,当切换手柄4移动到止水位置时,能够产生咔嗒感。
如图4、图5及图8所示,阀轴部72具有轴部721、配置于轴部721的后侧的圆盘保持部722、连接轴部721和圆盘保持部件的四个连接部件723。
轴部721形成为棒状,且在旋转轴J方向上延伸。轴部721在旋转轴J方向上贯通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固定环73、旋转环74、弹性部件76及固定夹77。
如图8所示,轴部721具有在径向上突出的第一卡合突出部721a及第二卡合突出部721b和夹子固定槽721c。第一卡合突出部721a形成于轴部721的前侧的端部,且与卡合部件11(参照图2)卡合。第二卡合突出部721b形成于比轴部721上的第一卡合突出部721a靠后侧,且与旋转环74的卡合凹部742卡合。
圆盘保持部722形成为直径大于轴部721的直径的圆环状。圆盘保持部722通过将圆盘部件75保持在后侧的端部来支承圆盘部件75。
四个连接部件723连接轴部721的后侧的端部和圆盘保持部722的内周缘。四个连接部件723在周向上具有规定宽度,且在周向上分开配置。四个连接部件723分别形成为沿轴向剖切的截面弯曲成大致L字状的形状。在相邻的连接部件723之间形成有阀轴部侧流入开口724。阀轴部侧流入开口724在周向上分开形成有四个。通过形成四个阀轴部侧流入开口724,阀轴部72构成为,能够使经由六个热水流入开口711流入一次侧阀体7的水经由四个阀轴部侧流入开口724流入圆盘部件75和阀轴部72之间。
固定夹77形成为大致C字状,并安装于阀轴部72的轴部721的前端侧的夹紧固定槽721c。固定夹77以将贯通地配置于阀轴部72的轴部721的固定环73及旋转环74推向弹性部件76侧的状态固定于阀轴部72的轴部721。
圆盘部件75安装于阀轴部72的圆盘保持部722的旋转轴J方向上的后侧的表面。圆盘部件75形成为圆盘状。圆盘部件75是金属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盘部件75例如由不锈钢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圆盘部件75不限于不锈钢。例如,在金属制的情况下,圆盘部件75也可以由钛、铝等形成。另外,也可以不是金属制,而是由陶瓷、树脂材料等形成圆盘部件75。
如图7及图8所示,圆盘部件75具有圆盘部751和一对安装片753。一对安装片753在圆盘部751的外周向轴向上的阀轴部72侧突出而形成。在阀轴部72的圆盘保持部722的旋转轴J方向上的后侧的端部,一对安装片753安装于圆盘保持部722。圆盘部件75在被安装于圆盘保持部722的状态下,通过经由六个热水流入开口711施加在一次侧阀体7上的水的水压,相对于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能够向二次侧阀体8侧移动。
如图7及图8所示,圆盘部751上的阀轴部72侧的安装面751a及阀轴部72的相反侧的滑动平面751b(平面部)形成为平面状。圆盘部751上的阀轴部72的相反侧的滑动平面751b是在二次侧阀体8连接于一次侧阀体7的情况下,以与二次侧阀体8的填料部件85抵接的状态滑动的滑动面。
如图9(a)所示,在圆盘部751上形成有圆盘开口部752(一次侧开口部)。圆盘开口部752形成为在径向上偏离圆盘部751的中心的位置,角部带圆角的大致三角形的两个三角形开口752a连续的形状。两个三角形开口752a以沿圆盘部751的径向延伸的假想底边752b为边界,在周向上的一侧及另一侧对称地形成。圆盘开口部752具有相对于假想底边752b在周向的一侧及另一侧分开配置的顶点752c。两个三角形开口752a形成为开口面积从顶点752c朝向假想底边752b逐渐变大的大致三角形。
圆盘开口部752的三角形开口752a的外侧的边752d(外周缘)不沿着以圆盘部件75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形形状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盘开口部752的三角形开口752a的外侧的边752d(外周缘)不沿着圆盘部751的圆形状的外周缘751c形成,而是形成直线状。详细地说,圆盘开口部752的三角形开口752a的外侧的边752d形成为相对于圆盘部751的径向以锐角交叉的直线状,圆盘部751的外周缘751c形成圆形状。
如图4及图5所示,二次侧阀体8在一次侧阀体7的圆盘部件75的滑动平面751b(平面部)上能滑动地连接于一次侧阀体7。如图4~图6所示,二次侧阀体8具有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和填料部件85。
如图6所示,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形成为圆筒状,沿一次侧阀体7的旋转轴J方向延伸。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是树脂制。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外周面,安装有二次侧外周第一O型圈86及二次侧外周第二O型圈87。
当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被连接时,如图6及图7所示,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通过两组卡止结构61、62卡止于一次侧阀体7的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两组卡止结构61、62是通过在一次侧阀体7及二次侧阀体8的周面上沿轴向突出或凹陷的卡止部分卡止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两组卡止结构61、62配置于在一次侧阀体7及二次侧阀体8的周向上分开180°的位置。
如图6所示,一卡止结构61由一次侧阀体7上的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卡止凹部713(第二卡止部)和二次侧阀体8上的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卡止凸部811(第一卡止部)构成。
如图6及图7所示,另一卡止结构62由一次侧阀体7上的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卡止凹部714(第二卡止部)和二次侧阀体8上的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卡止凸部812(第一卡止部)构成。
在两组卡止结构61、62中,卡止凹部713、714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周缘,配置于在周向上分开180°的位置。卡止凹部713、714分别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周面,从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旋转轴J方向上的后侧的端部向前侧凹陷。卡止凹部713、714在周向上具有规定宽度,并且从旋转轴J方向上的后侧的端部以方形凹陷的方形凹部713a、714a和从方形凹部713a、714a向旋转轴J方向的前侧凹陷的梯形凹部713b、714b连续地形成。梯形凹部713b、714b形成为方形凹部713a、714a侧的底边较长的梯形,在梯形凹部713b、714b的方形凹部713a、714a侧,在比方形凹部713a、714a更靠周向上的两侧形成有以三角形状凹陷的三角形凹处713c、714c。
方形凹部713a、714a及梯形凹部713b、714b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周面沿旋转轴J方向延伸并凹陷。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周面上,三角形凹陷713c、714c从方形凹部713a、714a及梯形凹部713b、714b向与旋转轴J方向交叉的方向凹陷。
在两组卡止结构61、62中,如图6所示,卡止凸部811、812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周缘配置于在周向上彼此分开180°的位置。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周面上,卡止凸部811、812分别从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旋转轴J方向的前侧的端部向前侧延伸。卡止凸部811、812在周向上具有规定宽度,并且从旋转轴J方向上的前侧的端部向前侧延伸的方形延伸部811a、812a和从方形延伸部811a、812a向旋转轴J方向上的前侧延伸的梯形延伸部811b、812b连续地形成。梯形延伸部811b、812b形成为方形延伸部811a、812a侧的底边较长的梯形,在梯形延伸部811b、812b的方形延伸部811a、812a侧,形成有比方形延伸部811a、812a更向周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三角形突起811c、812c。
方形延伸部811a、812a及梯形延伸部811b、812b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周面上,沿旋转轴J方向延伸。三角形突起811c、812c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周面上,从方形延伸部811a、812a及梯形延伸部811b、812b起向与旋转轴J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在像上述那样构成的卡止结构61、62中,就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而言,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卡止凸部811、812被插入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卡止凹部713、714并且三角形突起811c、812c挂住三角形凹处713c、714c的状态下,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卡止凸部811、812被卡止在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的卡止凹部713、714,由此,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卡止。
在两组卡止结构61、62中,构成各卡止结构61、62的卡止凹部713、714彼此是不同的形状,构成各卡止结构61、62的卡止凸部811、812彼此是不同的形状。
具体地说,在两组卡止结构61、62中,如图6所示,在一次侧阀体7上的卡止凹部713、714中的一卡止凹部713形成有防错误组装凸部713d(凸部)。防错误组装凸部713d从梯形凹部713b的旋转轴J方向上的前侧的端边向后侧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卡止凹部714上未形成防错误组装凸部。
另外,在两组卡止结构61、62中,如图6所示,在二次侧阀体8上的卡止凸部811、812中一卡止凸部811形成有防错误组装凹部811d。在组装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时,防错误组装凹部811d嵌入一次侧阀体7上的卡止凹部713的防错误组装凸部713d。防错误组装凹部811d从梯形延伸部811b的旋转轴J方向上的前侧的端边向后侧凹陷。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卡止凸部812上未形成防错误组装凹部。
由此,在组装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时,二次侧阀体8上的卡止凸部811的防错误组装凹部811d只能组装到一次侧阀体7上的卡止凹部713的防错误组装凸部713d,因此能够防止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的错误组装。
如图4~图6、图9(a)所示,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具有淋浴侧开口部821(通水孔)、从淋浴侧开口部821延伸的淋浴侧通水流路F1(通水流路)、龙头侧开口部822(通水孔)以及从龙头侧开口部822延伸的龙头侧通水流路F2(通水流路)。另外,如图9(b)所示,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具有填料配置槽841、润滑脂池842以及润滑脂供给槽843。
当将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连接时,来自一次侧阀体7的水能够通过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如图6及图9(b)所示,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上的与圆盘部件75的滑动平面751b对向的部分,以扇状向将圆心角分割成三份而形成的三个圆弧部分中的两个圆弧部分的内侧开口而形成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在旋转圆盘部件75并且重叠时,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形成为与圆盘部件75的圆盘开口部752大致相同的尺寸及大致相同的形状。但是,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的外周缘形成圆形,而圆盘部件75的圆盘开口部752的外周缘形成直线状,在这一点上是不同的形状。
如图6所示,在淋浴侧开口部821连接有淋浴侧通水流路F1。如图5及图6所示,淋浴侧通水流路F1在与轴向平行的方向上贯通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而形成。淋浴侧通水流路F1是使热水朝向龙头侧出水部331(参照图1)通过的流路。
如图6所示,在龙头侧开口部822连接有龙头侧通水流路F2。如图4及图6所示,龙头侧通水流路F2延伸到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轴向上的中途,并且从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轴向上的中途在径向上贯通地形成。龙头侧通水流路F2是使热水朝向龙头侧出水部331(参照图1)流通的流路。
如图6及图9(b)所示,密封配置槽841形成于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的周围。密封配置槽841形成于与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上的圆盘部件75相对的部分,以便包围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的整个周围。如图9(b)所示,将圆心角分为三份而形成的三个扇形的部分中、在两个扇形的部分,以外形为扇形的两个扇形环状槽841a沿周向并列连接的状态被连接为一体而形成密封配置槽841。密封配置槽841的两个扇形环状槽841a在连接部分,将沿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径向延伸的槽设为共用槽,在周向上相邻连接。在密封配置槽841配置有密封部件85。
如图6及图9(b)所示,通过沿着密封配置槽841配置,填料部件85被配置于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的周围。填料部件85与一次侧阀体7的圆盘部件75的滑动平面751b(平面部)抵接地配置。两个扇形的扇形环状部分851以沿周向并排的状态,被连接成一个而形成填料部件85。填料部件85的两个扇形环状部分851在连接部分,将沿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径向延伸的部分作为共用部分,在周向上相邻地连接。
在润滑脂池842中填充有润滑脂。如图6及图9(b)所示,当将一次侧阀体7和二次侧阀体8连接时,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上的与圆盘部件75对向的部分,凹陷形成润滑脂池842。润滑脂池842形成于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上的斜上侧。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上的与圆盘部件75对向的部分,在将圆心角分割成三份而形成的三个圆弧部分中、除了设置有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以圆弧状凹陷的方式形成润滑脂池842。在润滑脂池842中填充有粘性润滑脂。将圆盘阀装置6设置于水龙头装置1时,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上的与圆盘部件75对向的部分,润滑油凹坑842配置于比润滑脂供给槽843靠斜上侧。
润滑脂供给槽843连接润滑脂池842和填料配置槽841。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上的与圆盘部件75对向的部分的中央附近,润滑脂供给槽843从润滑脂池842向斜下方侧延伸。填充在润滑脂池842中的润滑脂通过润滑脂供给槽843供给到填料配置槽841。
像上述那样构成的圆盘阀装置6通过旋转操作切换手柄4来旋转一次侧阀体7,并且安装于一次侧阀体7的圆盘部件75旋转。由于圆盘部件75固定于一次侧阀体7,所以通过旋转可动阀即一次侧阀体7,圆盘部件75相对于固定阀即二次侧阀体8旋转。如图10所示,圆盘部件75构成为能够在下述位置旋转移动:以圆盘开口部752与润滑脂池842重叠的状态止水的止水位置(参照图10(a));圆盘开口部752与二次侧阀体8的淋浴侧开口部821重叠且与淋浴侧开口部821连通的淋浴侧位置(参照图10(b));圆盘开口部752与二次侧阀体8的龙头侧开口部822重叠且与龙头侧开口部822连通的龙头侧位置(参照图10(c))。
另外,在淋浴侧位置(参照图10(b)),通过调节圆盘部件75的旋转角度,能够调节圆盘开口部752和淋浴侧开口部821重叠的程度,并且能够调节从龙头侧出水部331排出的出水流量。另外,在龙头侧位置(参照图10(c)),通过调节圆盘部件75的旋转角度,能够调节圆盘开口部752和龙头侧开口部822重叠的程度,并且能够调节从龙头侧出水部331排出的出水流量。
这样,通过一次侧阀体7旋转,在圆盘阀装置6位于止水位置(参照图10(a))的情况下,通过圆盘部件75的滑动平面751b和配置于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的周围的填料部件85来止水。在这种状态下,圆盘部件75以被安装于圆盘保持部722的状态,通过经由六个热水流入开口711施加在一次侧阀体7上的水的水压,相对于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向二次侧阀体8侧移动。由此,可以使填料部件85抵接于一次侧阀体7的圆盘部件75的滑动平面751b而止水,可以不必将一次侧阀体7及二次侧阀体8形成得在轴向上较长,能够紧凑地形成圆盘阀装置6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在此,如图11所示,在暂时的强水压P1(水锤)(水击)施加到一次侧阀体7的情况下,由于在暂时的强水压P1(水锤)(水击)施加到一次侧阀体7之后变为弱水压P2,因此,通过弹性部件76的作用力,填料部件85向远离圆盘部件75的一侧移动。由此,密封部件85和圆盘部件75瞬间分离,由此,在圆盘部件75和填料部件85之间形成间隙S。而且,水从该间隙S逸出,从而能够减小高的水压,能够防止由于高水压而导致的不良影响。因此,能够提高圆盘阀装置6的耐久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侧阀体7具备具有滑动平面751b的圆盘状的圆盘部件75,圆盘部件75是金属制。因此,与用树脂材料形成圆盘部件75相比,例如,即使在有垃圾侵入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由垃圾等导致圆盘部件75形成缺陷的情况。
另外,当圆盘部件75旋转时,由圆盘部件75使积存在润滑脂池842中的润滑脂通过润滑脂供给槽843并被压出到填料配置槽841中。由此,即使填料配置槽841的润滑脂的量减少,润滑脂也能够经由润滑脂供给槽843持续性地供给到填料配置槽841。由此,能够持续性地减小配置于填料配置槽841的填料部件85和一次侧阀体7的圆盘部件75的滑动平面751b之间的滑动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圆盘阀装置6处于止水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0(a)所示,在润滑脂池842与圆盘部件75的圆盘开口部752对向的状态下,配置于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的周围的填料部件85通过与圆盘部件75抵接而关闭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进行止水。由此,在圆盘阀装置6处于止水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被关闭,所以能够防止填充于润滑脂池842中的润滑脂经由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流出。
另外,圆盘部件75的圆盘部751的圆盘开口部752形成为开口面积从顶点752c朝向假想底边752b逐渐增大的大致三角形。因此,旋转圆盘部件75使热水通过圆盘开口部752的面积逐渐开放。由此,由于热水不会突然流过淋浴侧开口部821及龙头侧开口部822,所以能够减少水锤现象。
另外,圆盘状的圆盘部件75的圆盘开口部752的外侧的边752d不沿着圆盘部件75的外周缘751c形成。因此,当圆盘部件75的圆盘部751旋转时,圆盘开口部752的外侧的边752d在与径向上的不同的部分抵接的同时移动,而不再与密封部件85上的相同的部分持续地碰触。由此,圆盘开口部752的外侧的边752d的径向上的位置被移动,而不再与密封部件85上的相同的部分持续地碰触。由此,能够减少密封部件85的损坏。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获得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圆盘阀装置6具备具有滑动平面751b的一次侧阀体7和相对于一次侧阀体7的滑动平面751b能滑动地连接于一次侧阀体7的二次侧阀体8,且能够通过一次侧阀体7或二次侧阀体8的滑动来切换出水状态,二次侧阀体8具有与一次侧阀体7的滑动平面751b抵接的填料部件85。因此,由于能够使填料部件85与一次侧阀体7的圆盘部件75的滑动平面751b抵接来止水,所以可以不必将一次侧阀体7及二次侧阀体8形成得在轴向上较长,从而能够紧凑地形成圆盘阀装置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侧阀体7具备具有滑动平面751b的圆盘部件75,圆盘部件75是金属制。因此,与使用树脂材料形成圆盘部件75相比,例如,即使在有垃圾侵入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由垃圾等导致圆盘部件75形成缺陷的概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侧阀体7能够使水流入圆盘部件75和阀轴部72之间。因此,在一次侧阀体7中,通过使水流入圆盘部件75和阀轴部72之间,能够以简单的构成使热水从一次侧阀体7朝向二次侧阀体8流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侧阀体7是在操作时能够进行旋转动作的可动阀。通过将一次侧阀体7设为可动阀,与将二次侧阀体8设为可动阀相比,使得一次侧阀体7能够在确保广阔的空间的位置可移动,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另外,在二次侧阀体8中,在二次侧圆筒状部件81的外周面安装有二次侧外周第一O型圈86及二次侧外周第二O型圈87。因此,如果将二次侧阀体8设为可动阀,则滑动阻力增大。与此相反,通过将一次侧阀体7设为可动阀,与将二次侧阀体8设为可动阀相比,能够减少滑动阻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侧阀体7具备具有圆盘开口部752的圆盘状的圆盘部件75,圆盘开口部752的外侧的边752d不沿着圆盘部件75的外周缘751c形成。因此,当圆盘部件75的圆盘部751旋转时,圆盘开口部752的外侧的边752d在与径向上的不同的部分抵接的同时进行移动,而不再与密封部件85的相同的部分持续地碰触。由此,圆盘开口部752的外侧的边752d在径向上的位置被移动,而不再与密封部件85的相同的部分持续地碰触。由此,能够减少密封部件85的损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盘部件75通过施加在一次侧阀体7上的水的水压,相对于一次侧圆筒状部件71能够向二次侧阀体8侧移动。由此,在水压高的情况下,圆盘部件75被按压并移动到二次侧阀体8的密封部件85侧,能够增强与密封部件85之间的止水状态。另外,圆盘部件75如果总是被强力地按压则滑动性变差。但是,通过像这样构成,在水压低的情况下,能够减弱圆盘部件75被向二次侧阀体8的密封部件85侧按压的力。因此,由于能够容易地操作圆盘阀装置6,所以能够提高操作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对一次侧阀体7施加强水压P1之后施加弱的水压P2而在圆盘部件75和密封部件85之间形成间隙S。然后,由于水从该间隙S涌出,因此能够降低高的水压,并且能够防止由高的水压导致的不良影响。由此,能够提高圆盘阀装置6的耐久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圆盘阀装置6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可以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圆盘阀装置6设定为将一次侧阀体7构成为可动阀,且通过一次侧阀体7的旋转能够切换通水状态和止水状态,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二次侧阀体8构成为可动阀,且通过二次侧阀体8的旋转能够切换通水状态和止水状态。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圆盘部件75形成为圆盘状,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圆盘部件的外形形成为多边形而非圆形,也可以用厚度比盘(板)厚的部件构成圆盘部件。
附图标记说明
6…圆盘阀装置(阀装置);7…一次侧阀体;8…二次侧阀体;71…一次侧圆筒状部件(一次侧筒状部件);72…阀轴部(轴部件);75…圆盘部件;85…密封部件;711…热水流入开口(流入开口);751b…滑动平面(平面部);751c…外周缘(圆盘部件的外周缘);752…圆盘开口部(一次侧开口部);752d…外侧的边(一次侧开口部的外周缘)。

Claims (7)

1.一种阀装置,其具备具有平面部的一次侧阀体和相对于所述一次侧阀体的所述平面部能够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一次侧阀体的二次侧阀体,能够通过所述一次侧阀体或所述二次侧阀体的滑动来切换出水状态,其中,
所述二次侧阀体具有与所述一次侧阀体的所述平面部抵接的密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一次侧阀体具备具有所述平面部的圆盘部件,
所述圆盘部件是金属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一次侧阀体具备具有所述平面部的圆盘部件和支承所述圆盘部件的轴部件,能够使水流入所述圆盘部件和所述轴部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一次侧阀体是可动阀,能够在操作时进行旋转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一次侧阀体具备具有一次侧开口部的圆盘部件,
所述一次侧开口部的外周缘未沿着以所述圆盘部件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形形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一次侧阀体具备一次侧筒状部件和具有所述平面部的圆盘部件,
所述圆盘部件通过施加在所述一次侧阀体上的水的水压,相对于所述一次侧筒状部件能够向所述二次侧阀体侧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通过在对所述一次侧阀体施加强的水压之后变为弱的水压,而在所述圆盘部件和所述填料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CN201880051481.5A 2017-08-30 2018-08-06 阀装置 Pending CN1110331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5829A JP2019044806A (ja) 2017-08-30 2017-08-30 弁装置
JP2017-165829 2017-08-30
PCT/JP2018/029451 WO2019044405A1 (ja) 2017-08-30 2018-08-06 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3102A true CN111033102A (zh) 2020-04-17

Family

ID=65526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1481.5A Pending CN111033102A (zh) 2017-08-30 2018-08-06 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00283A1 (zh)
JP (1) JP2019044806A (zh)
CN (1) CN111033102A (zh)
DE (1) DE112018004845T5 (zh)
WO (1) WO20190444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25006S1 (en) * 2021-02-19 2021-07-13 Shenzhen Mingsheng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Faucet body
USD925706S1 (en) * 2021-02-19 2021-07-20 Shenzhen Mingsheng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Faucet body
US11808372B1 (en) * 2022-10-19 2023-11-07 Hanon Systems Disc coolant valve with self-leveling flow control disc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93930A (zh) * 1973-01-11 1974-09-06
JPH01206172A (ja) * 1988-02-12 1989-08-18 Toto Ltd 水栓用弁
JPH051777A (ja) * 1991-06-24 1993-01-08 Tokyo Yogyo Co Ltd 湯,水の開閉弁
US20080163940A1 (en) * 2007-01-09 2008-07-10 Kuching International Ltd. Water separator structure
CN103574097A (zh) * 2012-07-23 2014-02-12 骊住株式会社 单杆混合水龙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38736U (zh) * 1977-04-08 1978-11-02
JPS63141376U (zh) * 1987-03-06 1988-09-19
JPH08303600A (ja) * 1995-05-10 1996-11-19 Toto Ltd ロータリバルブ用リップパッキン
WO1999023404A1 (en) * 1997-11-05 1999-05-14 Amerikam, Inc. Tub and shower diverter valve
JP2007270863A (ja) * 2006-03-30 2007-10-18 Aisin Seiki Co Ltd ディスク式バルブ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93930A (zh) * 1973-01-11 1974-09-06
JPH01206172A (ja) * 1988-02-12 1989-08-18 Toto Ltd 水栓用弁
JPH051777A (ja) * 1991-06-24 1993-01-08 Tokyo Yogyo Co Ltd 湯,水の開閉弁
US20080163940A1 (en) * 2007-01-09 2008-07-10 Kuching International Ltd. Water separator structure
CN103574097A (zh) * 2012-07-23 2014-02-12 骊住株式会社 单杆混合水龙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00283A1 (en) 2020-06-25
JP2019044806A (ja) 2019-03-22
DE112018004845T5 (de) 2020-06-10
WO2019044405A1 (ja)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3102A (zh) 阀装置
US7114515B2 (en) In-line valve cartridge
JP2018100682A (ja) 流路切換弁
JP2008525744A (ja) 水制御弁
JP6810929B2 (ja) 流路切換弁
EP3198351B1 (en) Fluid control valves
US11174626B2 (en) Mixer faucet
US9958086B2 (en) Faucet assembly
JP7416314B2 (ja) 湯水混合水栓
TWM479792U (zh) 濾水龍頭
JP5671562B2 (ja) 湯水混合栓
US20090242051A1 (en) Internal assembly for a faucet
JP6680869B2 (ja) ポンプおよび閉塞要素
JP7122645B2 (ja) 流路切替機構
JP2019044808A (ja) 弁装置
JP2019044809A (ja) 衛生用部材
JP2019044807A (ja) 弁装置
CN111692380B (zh) 一种具有退水功能的陶瓷分水阀及具有该分水阀的混水阀
JP2008133932A (ja) 水栓における弁機構
JP6148715B2 (ja) 湯水混合栓
JP2010029857A (ja) 散水ノズル
JP7380928B2 (ja) 湯水混合水栓
JPH0814422A (ja) シングルレバーにおけるクリック機構
JP3190281U (ja) 蛇口用連結具
CN215806490U (zh) 一种阀芯和出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LIXI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Lizhu Group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Lizh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LIXIL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