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3115A - 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23115A CN111023115A CN201911400563.9A CN201911400563A CN111023115A CN 111023115 A CN111023115 A CN 111023115A CN 201911400563 A CN201911400563 A CN 201911400563A CN 111023115 A CN111023115 A CN 1110231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pper
- sludge
- conveyor
- coal
- power pl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42—Waste feed arrangements
- F23G5/444—Waste feed arrangements for solid wast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3/00—Feeding or distributing of lump or pulverulent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掺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收集卸料车运输来的污泥的料斗、用于储存污泥的储料仓和用于将污泥从所述料斗提升至所述储料仓的的斗提机,所述斗提机竖直设置,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且所述储料仓和所述料斗位于所述斗提机的同一侧,满足了储料仓需具有一定高度的布置要求,并且适应了斗提机具有的一定高度的装置特点,充分利用空间,避免储料仓下方的空间闲置,有效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优化厂房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掺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一种由各种微生物及有机、无机颗粒组成的高含水絮状物,富集了原水处理过程中的杂质与盐类,一些污染物能溶解于水造成水体污染,部分污泥还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以合理处理处置,会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目前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有填埋、堆肥和焚烧等,且主要以填埋为主,未规范化处理污泥造成的污染及“二次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燃煤火力发电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发电形式。火力发电厂将燃煤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换为热能被水和水蒸汽吸收,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功从而转换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各城市污水厂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土地利用困难,二次污染严重,污泥将面临无处可去的窘境,污泥围城现象日益凸显,急需对污泥进行减量无害化处理。污泥目前的处置多是采用填埋、堆肥、制砖等传统方式,采用污泥焚烧方式是解决污泥减量无害化处理较为有效的方式。随着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将环境治理和能源革命相结合,对城市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泥采用燃煤耦合发电技术,是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破解污染治理难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有力举措。
在目前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通常包括料斗、储料仓和若干输送机,首先由卸料车将其运输的污泥倾倒至料斗,料斗内的污泥给料,通过一个输送机将污泥送到具有一定坡度的输送机,具有一定坡度的输送机将其上的污泥送到储料仓,储料仓给料,通过输送机运输到电厂的运煤带式输送机上,和燃煤一起进入锅炉燃烧。现有技术的污泥燃烧系统都是将各装置以上述的工序从后至前依次排列,采用“摊大饼”式布置,导致储料仓下架空置,浪费布置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有效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优化厂房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包括用来收集卸料车运输来的污泥的料斗、用于储存污泥的储料仓和用于将污泥从所述料斗提升至所述储料仓的的斗提机,所述斗提机竖直设置,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且所述储料仓和所述料斗位于所述斗提机的同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斗提机设置为两个,所述料斗下方设有用于接收并运输所述料斗内的污泥的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的下方设有用于接收并运输所述第一输送机运输来的污泥的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为双向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位于两个所述斗提机之间,两个所述斗提机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的两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料斗和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斗提机的后方,所述第一输送机从两个所述斗提机之间穿过,所述第二输送机位于所述斗提机的前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斗提机的排列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长度方向垂直。
作为优选方案,两个斗提机之间设有检修平台,所述料斗的上方设有集尘罩,所述检修平台上设有与所述集尘罩连接并用于提升所述集尘罩的提升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卸料间,所述卸料间位于所述储料仓的下方,所述料斗设于所述卸料间内且位于地下,所述卸料间设有至少两道封闭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卸料间内设有负压除臭系统。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电气设备间和除臭设备间,所述电气设备间和除臭设备间位于所述卸料间和所述储料仓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储料仓的下方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储料仓内的污泥并将污泥运送至电厂锅炉的第三输送机,所述第三输送机设于所述电气设备间和除臭设备间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料斗的底面为平面,且所述料斗内设有滑架。
本发明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将斗提机竖直设置,并将储料仓和料斗设置在斗提机的同一侧,满足了储料仓需具有一定高度的布置要求,并且适应了斗提机具有的一定高度的装置特点,充分利用空间,避免储料仓下方的空间闲置,有效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优化厂房配置。
2、本发明设置了两个斗提机,同时将两个斗提机设置在可双向运转的第二输送机,满足了燃煤电厂为保证发电需配置备用斗提机的要求,减少了输送机的数量,降低成本。第一输送机从两个斗提机之间穿过,并将第二输送机设置在斗提机的前方,适应斗提机的进料和出料位于相反位置的结构,不必修改斗提机,降低技术要求。第一输送机与两个斗提机的排列方向、第二输送机机垂直,可实现空间布置的长度最短。检修平台可进行两个斗提机的检修,同时可设置料斗的集尘罩的提升装置,节约空间。卸料间可防止卸料车卸料时的臭气、粉尘逸出室外污染环境,料斗设于地下,方便卸料车卸料。负压除臭系统可臭气和粉尘通过门窗缝隙逸出室外污染环境。将电气设备间和除臭设备设置在储料仓和卸料间之间,料斗采用底面平面的滑架式料斗,可防止堵料、板结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的空间布置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斗提机基础层的布置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卸料间基础层的布置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的地面层的布置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气设备间和除臭设备间的布置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料仓层的布置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斗提机头部层的布置层
图中,1、料斗;2、储料仓;3、斗提机;4、第一输送机;5、第二输送机;6、检修平台;7、集尘罩;8、提升装置;9、卸料间;10、封闭门;11、卸料车;12、电气设备间;13、除臭设备间;14、排污泵;15、第三输送机;16、给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包括用来收集卸料车运输来的污泥的料斗1、用于储存污泥的储料仓2和用于将污泥从料斗1提升至储料仓2的的斗提机3,斗提机3竖直设置,储料仓2位于料斗1的上方,且储料仓2和料斗1位于斗提机3的同一侧,满足了储料仓2需具有一定高度的布置要求,并且适应了斗提机3具有的一定高度的装置特点,充分利用空间,避免储料仓2下方的空间闲置,有效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优化厂房配置。
进一步地,斗提机3设置为两个,料斗1下方设有用于接收并运输料斗1内的污泥的第一输送机4,第一输送机4的下方设有用于接收并运输第一输送机4运输来的污泥的第二输送机5,第二输送机5为双向输送机,第一输送机4位于两个斗提机3之间,两个斗提机3设于第二输送机5的两端,斗提机3故障率高,需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本实施例的布置满足了燃煤电厂为保证发电需配置备用斗提机的要求,减少了输送机的数量,降低成本。本实施例的第一输送机4和第二输送机5均为螺旋输送机。料斗1和储料仓2位于斗提机3的后方,第一输送机4从两个斗提机3之间穿过,第二输送机5位于斗提机3的前方,适应斗提机3的进料和出料位于相反位置的结构,使斗提机的顶部落料口朝向储料仓2的方向,使料斗1、储料仓2等有条件重叠布置,不必修改斗提机3,降低技术要求。本实施例的第一输送机4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斗提机3的排列方向垂直,第二输送机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输送机4的长度方向垂直,可实现空间布置的长度最短。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斗提机3之间设有检修平台6,料斗1的上方设有集尘罩7,检修平台6上设有与集尘罩7连接并用于提升集尘罩7的提升装置8,检修平台6可进行两个斗提机3的检修,同时可设置料斗1的集尘罩7的提升装置8,节约空间。本实施例的提升装置8为液压推杆。另外,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包括卸料间9,卸料间9位于储料仓2的下方,料斗1设于卸料间9内且位于地下,卸料间9设有至少两道封闭门10,卸料间9可防止卸料车11卸料时的臭气、粉尘逸出室外污染环境,料斗设于地下,方便卸料车11卸料。本实施例的两道封闭门10均为快速卷帘门,两道封闭门10之间的距离为一辆卸料车11的长度,当卸料车11到达,第一道封闭门10开启,卸料车11进入卸料间9,第一道封闭门10关闭,第二到封闭门10开启,卸料车11向集尘罩7覆盖下的料斗1进行卸料,卸料完毕后,第二道封闭门10关闭,第一道封闭门10开启,卸料车11离开卸料间9,第一道封闭门10关闭,两道封闭门10将卸料间9同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隔离,可以防止车辆进出卸料间9时,车间内的臭气和粉尘逸出室外,也可以对臭气和粉尘产生量最大的卸车过程和料斗1进行有效的控制。本实施例的卸料间9内设有负压除臭系统,保持整个车间处于微负压状态,防止臭气和粉尘通过门窗缝隙逸出室外污染环境。
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包括电气设备间12和除臭设备间13,电气设备间12和除臭设备间13位于卸料间9和储料仓2之间,满足系统的电力供应,避免出现架空层,减少占地面积。本实施例的斗提机3的基础设于系统的最低层,位于地下,位于料斗1的下方,通常设置在地面-8.50m,并设置有排水沟和排污泵14,可实现料斗1内的污泥从料斗1落下至第一输送机4,再通过第二输送机5送至斗提机3;斗提机3的头部位于系统的最高层,主要布置有斗提机3的头部及其驱动电机、减速器等以及起吊检修设备。由上,污泥车间的各层空间均进行充分利用,各个功能层在空间上重叠布置,使污泥车间成为一个综合、完善、空间高度集成的污泥处理建筑物,减少了污泥车间的平面占地,克服了现有方案“摊大饼”式布置的缺点。此外,储料仓2的下方设有用于接收储料仓2内的污泥并将污泥运送至电厂锅炉的第三输送机15,第三输送机15设于电气设备间12和除臭设备间13的上方,储料仓2通过其下的第三输送机15输送到电厂的输煤带式输送机,并通过输煤带式输送机进入电厂的锅炉原煤斗并进入锅炉燃烧,储料仓2高位布置,其出口位于第三输送机15以上,以便污泥能方便的输送至输煤带式输送机上。本实施例的第三输送机15为刮板输送机,第一输送机4、第二输送机5和第三输送机15均为全封闭输送结构,有助于保证污泥在密封的环境中输送、储存,既避免了污泥散发粉尘和臭味,也避免污泥与空气长期接触吸水引起结块和粘结。储料仓2的容量大约是电厂掺烧污泥的1天所需。储存空间既需要满足足够的缓冲容量,又不能过大,以免造成污泥在储料仓中吸水粘结成块。
此外,料斗1的底面为平面,且料斗1内设有滑架,采用底面平面的滑架式料斗,可防止堵料、板结等问题。本实施例的料斗1和储料仓2内均设有给料机16,用于将其内的污泥定量分配到输送机上。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通过将斗提机3竖直设置,并将储料仓2和料斗1设置在斗提机3的同一侧,满足了储料仓2需具有一定高度的布置要求,并且适应了斗提机3具有的一定高度的装置特点,充分利用空间,避免储料仓2下方的空间闲置,有效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优化厂房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收集卸料车运输来的污泥的料斗、用于储存污泥的储料仓和用于将污泥从所述料斗提升至所述储料仓的的斗提机,所述斗提机竖直设置,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且所述储料仓和所述料斗位于所述斗提机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提机设置为两个,所述料斗下方设有用于接收并运输所述料斗内的污泥的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的下方设有用于接收并运输所述第一输送机运输来的污泥的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为双向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位于两个所述斗提机之间,两个所述斗提机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和所述储料仓位于所述斗提机的后方,所述第一输送机从两个所述斗提机之间穿过,所述第二输送机位于所述斗提机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斗提机的排列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长度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斗提机之间设有检修平台,所述料斗的上方设有集尘罩,所述检修平台上设有与所述集尘罩连接并用于提升所述集尘罩的提升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间,所述卸料间位于所述储料仓的下方,所述料斗设于所述卸料间内且位于地下,所述卸料间设有至少两道封闭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间内设有负压除臭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气设备间和除臭设备间,所述电气设备间和除臭设备间位于所述卸料间和所述储料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的下方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储料仓内的污泥并将污泥运送至电厂锅炉的第三输送机,所述第三输送机设于所述电气设备间和除臭设备间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底面为平面,且所述料斗内设有滑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00563.9A CN111023115A (zh) | 2019-12-27 | 2019-12-27 | 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00563.9A CN111023115A (zh) | 2019-12-27 | 2019-12-27 | 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23115A true CN111023115A (zh) | 2020-04-17 |
Family
ID=7019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400563.9A Pending CN111023115A (zh) | 2019-12-27 | 2019-12-27 | 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2311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5398A (zh) * | 2020-06-19 | 2020-10-20 | 壹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泥状可燃物工艺及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49594A1 (en) * | 1999-12-31 | 2001-07-12 | Largent Thomas R | Conveyor head and lift for feeding tires into a rotating kiln |
CN2786449Y (zh) * | 2005-01-21 | 2006-06-07 | 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除灰渣装置 |
CN201980681U (zh) * | 2010-11-23 | 2011-09-21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颗粒的循环给料装置 |
CN107503268A (zh) * | 2016-06-14 | 2017-12-22 | 日工株式会社 | 沥青制造设备 |
CN108561888A (zh) * | 2018-06-27 | 2018-09-2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
CN209127679U (zh) * | 2018-11-15 | 2019-07-19 | 郑州经纬西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干混砂浆生产线用清洗料收集装置 |
-
2019
- 2019-12-27 CN CN201911400563.9A patent/CN11102311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49594A1 (en) * | 1999-12-31 | 2001-07-12 | Largent Thomas R | Conveyor head and lift for feeding tires into a rotating kiln |
CN2786449Y (zh) * | 2005-01-21 | 2006-06-07 | 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除灰渣装置 |
CN201980681U (zh) * | 2010-11-23 | 2011-09-21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颗粒的循环给料装置 |
CN107503268A (zh) * | 2016-06-14 | 2017-12-22 | 日工株式会社 | 沥青制造设备 |
CN108561888A (zh) * | 2018-06-27 | 2018-09-2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
CN209127679U (zh) * | 2018-11-15 | 2019-07-19 | 郑州经纬西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干混砂浆生产线用清洗料收集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5398A (zh) * | 2020-06-19 | 2020-10-20 | 壹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泥状可燃物工艺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45556B2 (en) | Fossil-fue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ssisted by waste incineration | |
CN103322574B (zh) | 利用隧道窑烧结砖生产线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 |
CN102602631B (zh) |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垃圾中转站及其运转方法 | |
CN106813244B (zh) | 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系统及方法 | |
CN112960416A (zh) | 一种污泥燃煤耦合发电的输送系统及改造方法 | |
CN206661910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垃圾处理装置 | |
CN109592996B (zh) | 固废处理系统 | |
CN201362508Y (zh) | 石子煤负压气力输送系统 | |
CN111023115A (zh) | 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 |
CN205555549U (zh) | 节能环保的顶堆门架取料场 | |
CN203771422U (zh) |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的灰渣冷却系统 | |
CN206701455U (zh) |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 |
CN102767829B (zh) | 垃圾预处理工艺及应用该工艺的垃圾处理系统 | |
CN204648262U (zh) | 一种垃圾焚烧炉输渣系统 | |
CN214526905U (zh) | 一种污泥燃煤耦合发电的输送系统 | |
CN205299539U (zh) | 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系统 | |
CN214652146U (zh) | 一种粉煤灰装车机及系统 | |
CN212143864U (zh) | 一种双管道负压收尘装置 | |
CN202877227U (zh) | 一种修复被污染土壤的成套设备 | |
CN207482918U (zh) | 节能环保智能化封闭料场 | |
CN209445380U (zh) | 用于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系统以及发电站 | |
CN209854008U (zh) | 一种利用湿污泥烧制环保砖的装置 | |
CN203356175U (zh) | 一体化生物干化装置 | |
CN108787124A (zh) |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 |
CN107915064A (zh) | 节能环保智能化封闭料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