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1455U -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01455U CN206701455U CN201720466794.XU CN201720466794U CN206701455U CN 206701455 U CN206701455 U CN 206701455U CN 201720466794 U CN201720466794 U CN 201720466794U CN 206701455 U CN206701455 U CN 2067014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er
- disintegrating machine
- melt pit
- conveyor
- cl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81 fly ash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5000013312 flour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4 chron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83 coal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7 remedi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它依次由进料装置、第一破碎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第二破碎机、磨粉机、选粉机、第二输送机、储料装置构成;进料装置、第一破碎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第二破碎机、磨粉机及选粉机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地坑内,储料装置支撑于地面上,第二输送机输入端位于第一地坑内,输出端高于储料装置顶面。将主体设备移至地下,缩小了占地面积,消除了地面高空建筑和作业;一方面可实现初始物料的水平或向下输运,缩短物料输送距离,既提高了运行速度,又减少了用工人数,另一方面整个系统布置更加紧凑,既有利于粉尘收集,又能消除低频振动,降低噪声污染,实现粉尘及噪音等污染源的集中和有效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煤灰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性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以及矿物资源的枯竭等强烈地激发了粉煤灰利用的研究和开发,粉煤灰治理的指导思想已从过去的单纯环境角度转变为综合治理、资源化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途径已从过去的路基、填方、混凝土掺和料、土壤改造等方面的应用外,发展到目前的在水泥原料、水泥混合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制品、高级填料等高级化利用途径。因此,粉煤灰生产线对粉煤灰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粉煤灰生产线的噪音、粉尘污染一直是该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其扬尘、噪音、振动难以隔绝,而现有的解决措施改善噪音、粉尘污染效果有限,仅仅是通过对某一污染源产生的装置提出局部的改进措施,而未从其生产线整体方案中进行考虑;此外,粉煤灰生产线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成本较高,地面建筑物较多且较高,工业污染标志明显,与城乡建设规划周边环境不协调,选址范围较小,难以实现就近供料,还增加了能耗和成本,不利于节能减排及降低企业能耗;还需考虑主体设备过高所带来的防地震、风速、下陷等不可抗拒的问题,从而导致各装置的形状、容积有限,极大的制约了粉煤灰生产线的产能和地域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技术偏见,提供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通过改进布局结构、位置、流程和形式,以解决前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它依次由进料装置、第一破碎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第二破碎机、磨粉机、选粉机、第二输送机、储料装置构成;所述进料装置、第一破碎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第二破碎机、磨粉机及选粉机均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地坑内,所述储料装置靠支撑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第二输送机输入端位于第一地坑内,输出端高于储料装置顶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机包括第一水平输送机和第一垂直输送机,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的一端与第一破碎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垂直输送机与给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采用刮板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一垂直输送机采用斗提机。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机包括第二水平输送机和第二垂直输送机,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的一端与选粉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垂直输送机与储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采用螺旋送料机或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第二垂直输送机采用斗提机。
进一步,所述第一破碎机采用颚式破碎机,所述第二破碎机采用冲击式破碎机。
进一步,所述储料装置包括有呈矩阵式排列的多个粉煤仓,多个粉煤仓分别与第二输送机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选粉机采用旋风式选粉机。
进一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的内壁涂有陶瓷层,外壁涂有防腐层;所述第一地坑在与所述进料仓外壁相接触的内壁上设有防水层。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二地坑内的除尘装置,所述第二地坑与第一地坑相邻设置,所述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与第一地坑和第一地坑内的选粉机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地坑、第二地坑顶面均盖有封盖,所述封盖上留有检修口、通风换气口及物料投入口,所述物料投入口与进料装置的入料口相通,所第二输送机伸出所述封盖。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上的电控室,通过其内设置的中控装置与所述进料装置、第一破碎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第二破碎机、磨粉机、选粉机、第二输送机、储料装置及除尘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主体设备移至地下,使得该主体设备有助于地坑形成坚固的封闭空间,既利于粉尘收集,又能消除低频振动,降低噪声污染,实现了粉尘及噪音等污染源的集中和有效控制。
2、本实用新型具体整体技术含量高、地域适应强、高效环保、大容量的特性,极大的提高了粉煤灰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其产能可提升20%-30%;同时,可根据地形、地貌、地址、山势等条件,对输送机的输送位置、方向、长度、高度等进行适应性调整,有利于增强该系统的适用性。
总的说来,主体设备下沉低于物料堆场,实现物不需提升,缩短物料传送距离,结构紧凑化,减少物料输送成本,提高输送速度;且地下空间,占地面积大幅度缩小,节省了土地使用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大幅度减少地面建筑设施的数量和高度,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避开与城乡建设规划冲突,扩大可选址建站的范围,缩短与用料工地的距离,实现就近建站供料,确保周边工地的及时供料。而密封式地坑彻底封闭主体设备和物料传送,彻底解决粉尘、噪声、震动等环保痼疾。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工艺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料装置,2-第一破碎机,3-第一水平输送机,4-第一垂直输送机,5-给料装置,6-第二破碎机,7-磨粉机,8-选粉机,9-第二水平输送机,10-第二垂直输送机,11-储料装置,12-第一地坑,13-第二地坑,14-除尘装置,15-封盖,16-进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它依次由进料装置1、第一破碎机2、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5、第二破碎机6、磨粉机7、选粉机8、第二输送机、储料装置11构成;所述进料装置1、第一破碎机2、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5、第二破碎机6、磨粉机7及选粉机8均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地坑12内,所述储料装置11靠支撑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第二输送机输入端位于第一地坑12内,输出端高于储料装置11顶面;所述第一输送机包括第一水平输送机3和第一垂直输送机4,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3的一端与第一破碎机2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垂直输送机4与给料装置5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包括第二水平输送机9和第二垂直输送机10,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9的一端与选粉机8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垂直输送机10与储料装置11的入料口连接。
生产时,干燥的物料进入到进料装置1内后输入至第一破碎机2进行第一次破碎,第一次破碎后的物料由第一输送机进入到给料装置5内后输入至第二破碎机6进行第二破碎,第二破碎后的物料输入到磨粉机7进行磨粉后经过选粉机8得到粉煤灰(产品),最后粉煤灰在第二输送机的作用下进入到储料装置11内存储,以待外运。其中,由第一破碎机2、第二破碎机6和磨粉机7加工后的物料可以形成不同颗粒度大小的各级粉料,可根据需求做分别提取使用。通过采用多到破碎工序,使粉煤灰颗粒度得到良好的均化效果。通过在地下完成送料及破碎,降低了外部噪声污染,另外,由于各部分均为地下作业,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可封闭回收处理,进一步降低了外界的粉尘污染。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并不是唯一的结构,它是为了节约占地面积而考虑的最优方案,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如直接使用倾斜布置的斜式输送机也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水平输送机3可以是刮板输送机,也可以是带式输送机;第一垂直输送机4是斗提机;第二水平输送机9可以是螺旋送料机,也可以是空气输送斜槽;第二垂直输送机10是斗提机;第一破碎机2是颚式破碎机,第二破碎机是冲击式破碎机;选粉机8是旋风式选粉机。
本实施例中的储料装置11包括有呈矩阵式排列的多个粉煤仓(未标记),多个粉煤仓分别与第二输送机的第二垂直输送机10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储料装置11也可以布置在第一地坑12内,只需在多个粉煤仓的底部配置气力输送装置(未画出)通过管路与外界运输料罐车连接即可。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二输送机的第二垂直输送机10的竖直高度,另一方面,粉煤仓的形状、尺寸可不过多的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即其设置在地下后,其形成可以是任意结构,而尺寸均可增大。优选的,水泥仓的内壁涂有陶瓷层,外壁涂有防腐层;所述第一地坑12在与粉煤仓外壁相接触的内壁上设有防水层。这样可保证粉煤仓在地面下为其内的粉煤提供一个良好的干燥环境,利于后续的粉煤输送。
本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1包括有进料仓16,所述进料仓16的内壁涂有陶瓷层,外壁涂有防腐层;所述第一地坑12在与所述进料仓16外壁相接触的内壁上设有防水层。这样可保证进料仓在地面下为其内的物料提供一个良好的干燥环境,利于最后粉煤灰的生产。
本实施例中的工艺布置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二地坑13内的除尘装置14,所述第二地坑13与第一地坑12相邻设置,所述除尘装置14为布袋除尘器,通过管道(未画出)与第一地坑12和第一地坑12内的选粉机8相连接。这样,可收集选粉机8在选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从而降低第一地坑12内的粉尘浓度;同时,对整个第一地坑12内的空气进行降尘净化。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地坑12、第二地坑13顶面均盖有封盖15,所述封盖15上留有检修口(未画出)、通风换气口(未画出)及物料投入口(未画出),所述物料投入口与进料装置1的进料仓16的入料口相通,所第二输送机的第二垂直输送机10伸出所述封盖15。
本实施例中的工艺布置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上的电控室(未画出),通过其内设置的中控装置与所述进料装置1、第一破碎机2、第一水平输送机3、第二垂直输送机4、给料装置5、第二破碎机6、磨粉机7、选粉机8、第二水平输送机9、第二垂直输送机10、储料装置11及除尘装置14电连接。这样,操作人员无需进入第一地坑12和第二地坑13内,即可通过设置在第一地坑12和第二地坑13内的监控装置及地面上的中控装置共同控制下方作业,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依次由进料装置(1)、第一破碎机(2)、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5)、第二破碎机(6)、磨粉机(7)、选粉机(8)、第二输送机、储料装置(11)构成;所述进料装置、第一破碎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第二破碎机、磨粉机及选粉机均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地坑(12)内,所述储料装置靠支撑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第二输送机输入端位于第一地坑内,输出端高于储料装置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包括第一水平输送机(3)和第一垂直输送机(4),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的一端与第一破碎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垂直输送机与给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输送机采用刮板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一垂直输送机采用斗提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包括第二水平输送机(9)和第二垂直输送机(10),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的一端与选粉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垂直输送机与储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水平输送机采用螺旋送料机或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第二垂直输送机采用斗提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机采用颚式破碎机,所述第二破碎机采用冲击式破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包括有呈矩阵式排列的多个粉煤仓,多个粉煤仓分别与第二输送机输出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粉机采用旋风式选粉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有进料仓(16),所述进料仓的内壁涂有陶瓷层,外壁涂有防腐层;所述第一地坑在与所述进料仓外壁相接触的内壁上设有防水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二地坑(13)内的除尘装置(14),所述第二地坑与第一地坑相邻设置,所述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与第一地坑和第一地坑内的选粉机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坑、第二地坑顶面均盖有封盖(15),所述封盖上留有检修口、通风换气口及物料投入口,所述物料投入口与进料装置的入料口相通,所第二输送机伸出所述封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地面上的电控室,通过其内设置的中控装置与所述进料装置、第一破碎机、第一输送机、给料装置、第二破碎机、磨粉机、选粉机、第二输送机、储料装置及除尘装置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66794.XU CN206701455U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66794.XU CN206701455U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01455U true CN206701455U (zh) | 2017-12-05 |
Family
ID=60459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66794.XU Active CN206701455U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0145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51450A (zh) * | 2018-10-29 | 2019-02-19 | 曾子哲 | 一种废旧板材粉碎研回收系统 |
WO2020042680A1 (zh) * | 2018-08-31 | 2020-03-05 |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多级循环加工并且预打散的粉煤灰超细粉磨系统 |
-
2017
- 2017-04-28 CN CN201720466794.XU patent/CN2067014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42680A1 (zh) * | 2018-08-31 | 2020-03-05 |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多级循环加工并且预打散的粉煤灰超细粉磨系统 |
CN109351450A (zh) * | 2018-10-29 | 2019-02-19 | 曾子哲 | 一种废旧板材粉碎研回收系统 |
CN109351450B (zh) * | 2018-10-29 | 2021-06-08 | 日照新博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废旧板材粉碎研磨回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77071U (zh) | 立式建筑垃圾粉碎生产线 | |
CN206701455U (zh) |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 |
CN112960416A (zh) | 一种污泥燃煤耦合发电的输送系统及改造方法 | |
CN206678185U (zh) | 结合料场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1776275U (zh) |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 |
CN206796209U (zh) | 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 | |
CN108787124A (zh) | 一种封闭式粉煤灰生产系统 | |
CN206796208U (zh) | 结合料场的紧凑下沉式稳定土搅拌站 | |
CN206631713U (zh) | 砂石骨料线 | |
CN206678188U (zh) | 下沉式稳定土搅拌站 | |
CN206765104U (zh) | 下沉式砂石拌和站 | |
CN206705976U (zh) | 一种封闭式水泥生产系统 | |
CN206748758U (zh) | 一种环保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6765096U (zh) | 结合料场的下沉斜提升式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6765094U (zh) | 一种高效型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6765100U (zh) | 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6765093U (zh) | 一种环保地下暗挖工程用混凝土搅拌站 | |
CN106345593A (zh) | 一种石灰石粉制备系统布置结构及工艺流程 | |
CN206765103U (zh) | 一种地下暗挖工程用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6796214U (zh) | 多组紧凑式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6765095U (zh) | 结合料场的t型下沉式稳定土搅拌站 | |
CN111940117A (zh) | 一种包括闭路循环风力筛分系统的高效制砂楼 | |
CN206855784U (zh) | 一种高效环保地下暗挖工程用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2264310U (zh) | 干混砂浆生产系统及其成品出料系统 | |
CN206825698U (zh) | 结合料场的t型混凝土搅拌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