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8992B - 旋转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8992B
CN110998992B CN201880053193.3A CN201880053193A CN110998992B CN 110998992 B CN110998992 B CN 110998992B CN 201880053193 A CN201880053193 A CN 201880053193A CN 110998992 B CN110998992 B CN 1109989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ub
cable
flat cab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31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8992A (zh
Inventor
斋藤健悟
朝仓俊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98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8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2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01R35/025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having a flexible conductor wound around a rotatio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between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of the vehicle, e.g. between steering wheel and colum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4Flexible cables, conductors, or cords, e.g. trail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4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with limited rotation angle with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81Reinforcement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3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8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FPCs or between flexible parts of rigid PCB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89Non-printed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20Details of printed circuits not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1 - H05K2201/10
    • H05K2201/2009Reinforced areas, e.g. for a specific part of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1Tool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used during processing
    • H05K2203/0178Projectile, e.g. for perforating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2Details related to mechanical or acoustic processing, e.g. drilling, punching, cutting, using ultrasound
    • H05K2203/0278Flat pressure, e.g.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6Inspection; Monitoring; Aligning
    • H05K2203/167Using mechanical means for positioning, alignment or registration, e.g. using rod-in-hole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具备:固定壳体,具有外筒部;可动壳体,具有内筒部,能够旋转地连结于上述固定壳体;主电缆,被收纳在形成于上述外筒部与上述内筒部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副电缆,一端与上述主电缆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端子连接;以及引线块,具有第一块和第二块,上述主电缆的一端以及上述副电缆的一端被固定于上述第一块,上述第二块以与上述第一块被配置的角度交叉的配置角度被固定,上述副电缆的另一端以及上述外部端子被固定于上述第二块。

Description

旋转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对车辆的方向盘侧的电路(气囊等的电路)与车身侧的电路(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进行电连接,会利用旋转连接器。旋转连接器具备:具有外筒部的固定壳体;具有内筒部,且能够旋转地连结于固定壳体的可动壳体;以卷绕在形成于外筒部与内筒部之间的环状空间内的状态被收纳的扁平电缆。扁平电缆经由连接于端部的外部端子而连接于方向盘侧以及车身侧的电路。对于旋转连接器而言,扁平电缆与方向盘的旋转相应地被卷紧或松卷,由此来维持方向盘侧以及车身侧的电路的连接。以往,作为对扁平电缆以及外部端子进行电连接的方法,已知对扁平电缆的端部与保持外部端子的引线块的端子进行点焊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9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以往的方法中,为了进行扁平电缆以及外部端子的连接,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点焊装置的准备、扁平电缆等向点焊装置的设置(setting)。因此,存在旋转连接器的装配花费功夫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容易的旋转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具备:固定壳体,具有外筒部;可动壳体,具有内筒部,能够旋转地连结于上述固定壳体;主电缆,被收纳在形成于上述外筒部与上述内筒部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副电缆,一端与上述主电缆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端子连接;以及引线块,具有第一块和第二块,上述主电缆的一端以及上述副电缆的一端被固定于上述第一块,上述第二块以与上述第一块被配置的角度交叉的配置角度被固定,上述副电缆的另一端以及上述外部端子被固定于上述第二块。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装配容易的旋转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从斜上方观察旋转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旋转连接器的A-A线剖视图。
图3为表示图1的旋转连接器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4为从斜下方观察图1的旋转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A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5B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5C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5D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5E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6为表示引线块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7A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7B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7C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7D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7E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7F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7G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8A为表示装配完成后的状态的引线块的立体图。
图8B为表示装配完成后的状态的引线块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引线块的其他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0A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10B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10C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10D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10E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10F为表示引线块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
图11A为表示装配完成后的状态的引线块的立体图。
图11B为表示装配完成后的状态的引线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对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构成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1~图11B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0是用于对车辆的方向盘侧的电路(气囊等的电路)与车身侧的电路(ECU等)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并搭载于车辆。
首先,对旋转连接器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为从斜上方观察旋转连接器100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旋转连接器100的A-A线剖视图。图3为表示图1的旋转连接器100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图4为从斜下方观察图1的旋转连接器100的立体图。以下,将旋转连接器100的旋转轴的方向称为轴向,将垂直于轴向的方向称为垂直方向。
如图1~图4所示,旋转连接器100具备:固定壳体1、可动壳体2、作为主电缆的主扁平电缆3A~3D、作为副电缆的副扁平电缆4A~4D、引线块5A~5D、外部端子6A~6D以及保持部7。以下,在不对主扁平电缆3A~3D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称为主扁平电缆3。此外,在不对副扁平电缆4A~4D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称为副扁平电缆4。此外,在不对引线块5A~5D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称为引线块5。此外,在不对外部端子6A~6D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称为外部端子6。
固定壳体1被固定于车辆的转向柱(省略图示)。固定壳体1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上定子1A以及下定子1B。上定子1A以及下定子1B通过卡扣(snap)结合来结合。通过结合后的上定子1A以及下定子1B而形成固定壳体1。
上定子1A具备在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外筒部11A和从外筒部11A的下端在垂直方向延伸的上保持部12A、13A。下定子1B具备与轴向垂直的圆环状的底板部11B和从底板部11B的外周缘向外侧延伸的下保持部12B、13B。下保持部12B、13B分别具有用于使外部端子6A、6C露出的开口部。外筒部11A以及底板部11B形成为外筒部11A的下端与底板部11B的外周缘对应。上保持部12A以及下保持部12B被设于对应的位置。上保持部13A以及下保持部13B被设于对应的位置。
若上定子1A与下定子1B结合,则通过卡扣结合,上保持部12A以及下保持部12B结合,上保持部13A以及下保持部13B结合。通过结合后的上保持部12A以及下保持部12B而形成保持部12。保持部12为对引线块5A以及外部端子6A进行保持的部分,以使外部端子6A从开口部突出的状态对外部端子6A进行保持,将引线块5A收纳于内部。此外,通过结合后的上保持部13A以及下保持部13B而构成保持部13。保持部13为对引线块5C以及外部端子6C进行保持的部分,以使外部端子6C从开口部突出的状态对外部端子6C进行保持,将引线块5C收纳于内部。
可动壳体2以能够与方向盘一同旋转的方式连结于车辆的方向盘。此外,可动壳体2以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1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固定壳体1。可动壳体2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上转子2A以及下转子2B。上转子2A以及下转子2B通过卡扣结合而结合。通过结合后的上转子2A以及下转子2B而形成可动壳体2。
上转子2A具备在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内筒部21A和从内筒部21A的上端在垂直方向延伸的圆环状的顶板部22A。在顶板部22A的上表面设有向上方突出的保持部23、24。保持部23为对外部端子6B进行保持的部分,具有开口部。保持部23以使外部端子6B从开口部突出的状态对外部端子6B进行保持。保持部24为对外部端子6D进行保持的部分,具有开口部。保持部24以使外部端子6D从开口部突出的状态对外部端子6D进行保持。
下转子2B具有在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内筒部21B和从内筒部21B的下端在垂直方向延伸的圆环状的底板部22B。内筒部21A、21B的内径被设计为能够供转向轴(省略图示)插通的尺寸,通过卡扣结合而被结合。顶板部22A形成为其外周缘与外筒部11A的上端对应。以将内筒部21B插通于底板部11B的内侧的状态,使内筒部21从固定壳体1的上方与内筒部21B结合,由此,可动壳体2以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1旋转的方式被连结。若使固定壳体1以及可动壳体2连结,则如图2所示,在固定壳体1与可动壳体2之间形成环状空间S。
作为主电缆的主扁平电缆3为由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挠性印制电路)形成的长条的可挠性电缆。主扁平电缆3将副扁平电缆4的一端与另一个副扁平电缆4的一端连接。如图3所示,主扁平电缆3以卷绕于环状空间S内的状态被收纳。主扁平电缆3以能够对应于方向盘的旋转而卷紧以及松卷的方式,在中途卷绕方向反转。
主扁平电缆3A、3B是用于将气囊、喇叭以及转向开关的电路与车身侧的电路连接的电缆。主扁平电缆3A、3B是传送比较小的电力的电缆,因此,遍及长尺寸方向全宽地具有从一端至另一端电相连的大量的细的导线。此外,导线被聚酰亚胺(polyimide)等绝缘性薄膜遍及长尺寸方向全宽地从表里进行包覆,在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设有在上述绝缘性薄膜设有开口部而使上述导线露出的连接部。主扁平电缆3A、3B的设于一端的连接部与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连接,设于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连接。
主扁平电缆3C、3D是用于将方向盘加热器与车身侧的电路连接的电缆。主扁平电缆3C、3D是传送比较大的电力的电缆,因此,遍及长尺寸方向全宽地具有从一端至另一端电相连一根或少量的粗的导线。此外,导线被聚酰亚胺等绝缘性薄膜遍及长尺寸方向全宽地从表里进行包覆,在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设有在上述绝缘性薄膜设有开口部而使上述导线露出的连接部。主扁平电缆3C,3D的设于一端的连接部与副扁平电缆4C的一端连接,设于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副扁平电缆4D的一端连接。
作为副电缆的副扁平电缆4是通过具有与主扁平电缆3相同的构造的FPC形成的、比主扁平电缆3短的可挠性电缆,在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设有使导线露出的连接部。副扁平电缆4以一端的连接部与主扁平电缆3的一端的连接部连接,并且以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外部端子6连接,经由副扁平电缆4连接主扁平电缆3与外部端子6。如图3所示,副扁平电缆4被固定于引线块5。
副扁平电缆4A被固定于引线块5A,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连接于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外部端子6A。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与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通过各自的连接部被焊接连接。此外,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外部端子6A被焊接连接。
副扁平电缆4B被固定于引线块5B,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与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端子6B连接。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与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通过各自的连接部被焊接连接。此外,副扁平电缆4B的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外部端子6B被焊接连接。
副扁平电缆4C被固定于引线块5C,副扁平电缆4C的一端与主扁平电缆3C、3D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端子6C连接。副扁平电缆4C的一端与主扁平电缆3C、3D的一端通过各自的连接部被焊接连接。此外,副扁平电缆4C的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外部端子6C被焊接连接。
副扁平电缆4D被固定于引线块5D,副扁平电缆4D的一端与主扁平电缆3C、3D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端子6D连接。副扁平电缆4D的一端与主扁平电缆3C、3D的另一端通过各自的连接部被焊接连接。此外,副扁平电缆4D的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外部端子6D被焊接连接。
引线块5是为了以主扁平电缆3的端部、副扁平电缆4以及外部端子6分别相互电连接的状态对主扁平电缆3的端部、副扁平电缆4以及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树脂制部件。引线块5具有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和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主扁平电缆3与轴向平行,因此,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平行。此外,外部端子6被配置为沿轴向突出,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大致垂直。所谓大致垂直包括以垂直为基准的规定的角度范围(例如,80度~100度)。因此,引线块5的截面形状为大致L字形。
引线块5A是对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副扁平电缆4A以及外部端子6A进行固定的引线块,并被收纳于保持部12。引线块5A具备第一块51A和第二块52A。
第一块51A是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平行,在一方的表面固定有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以及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将第一块51A的供主扁平电缆3A、3B固定的表面称为第一块51A的表面。
第二块52A是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大致垂直,在一方的表面(图3中的下表面)固定有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以及外部端子6A。第二块52A与第一块51A分体形成,在以与配置第一块51A的角度交叉的配置角度大致垂直地倾斜的状态下,以向第一块51A的表面侧延伸的方式被固定。
引线块5B是对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副扁平电缆4B以及外部端子6B进行固定的引线块。固定于引线块5B的副扁平电缆4B被保持部23保持。引线块5B具备第一部分51B和第二部分52B。
第一部分51B是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平行,在一方的表面固定有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以及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将第一部分51B的供主扁平电缆3A、3B固定的表面称为第一部分51B的表面。
第二部分52B是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大致垂直,在一方的表面(图3中的上表面)固定有副扁平电缆4B的另一端以及外部端子6B。第二部分52B与第一部分51B形成一体,在与第一部分51B大致垂直地倾斜的状态下,向第一部分51B的背面侧延伸。
引线块5C是对主扁平电缆3C、3D的一端、副扁平电缆4C以及外部端子6C进行固定的引线块,被收纳于保持部13。引线块5C具备第一块51C和第二块52C。
第一块51C是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平行,在一方的表面固定有主扁平电缆3C、3D的一端以及副扁平电缆4C的一端。将第一块51C的供主扁平电缆3C、3D固定的表面称为第一块51C的表面。
第二块52C是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大致垂直,在一方的表面(图3中的下表面)固定有副扁平电缆4C的另一端以及外部端子6C。第二块52C与第一块51C形成分体,在以与配置第一块51C的角度交叉的配置角度大致垂直地倾斜的状态下,以向第一块51C的表面侧延伸的方式被固定。
引线块5D是对主扁平电缆3C、3D的另一端、副扁平电缆4D以及外部端子6D进行固定的引线块。固定于引线块5D的副扁平电缆4D被保持部24保持。引线块5D具备第一部分51D和第二部分52D。
第一部分51D是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平行,在一方的表面固定有主扁平电缆3C、3D的另一端以及副扁平电缆4D的一端。将第一部分51D的供主扁平电缆3C、3D固定的表面称为第一部分51D的表面。
第二部分52D是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被配置为与轴向大致垂直,在一方的表面(图3中的上表面)固定有副扁平电缆4D的另一端以及外部端子6D。第二部分52D与第一部分51D形成一体,在与第一部分51D大致垂直地倾斜的状态下,向第一部分51D的背面侧延伸。
外部端子6是用于连接旋转连接器100与车载侧或方向盘侧的电路的端子。外部端子6以从旋转连接器100沿轴向突出的方式被固定于引线块5,并被保持部12、13、23、24保持。
外部端子6A被固定于第二块52A的下表面,以从保持部12的开口部向下方突出的状态被保持。外部端子6A与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连接。
外部端子6B固定于第二部分52B的上表面,并以从保持部23的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被保持。外部端子6B与副扁平电缆4B的另一端连接。在图1的例子中,外部端子6B的一部分经由线束(wire harness)8与方向盘侧的电路连接。
外部端子6C被固定于第二块52C的下表面,以从保持部13的开口部向下方突出的状态被保持。外部端子6C与副扁平电缆4C的另一端连接。
外部端子6D被固定于第二部分52D的上表面,以从保持部24的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被保持。外部端子6D与副扁平电缆4D的另一端连接。
保持部7是能够在环状空间S内旋转的树脂制部件,以卷绕有主扁平电缆3的状态被保持。保持部7具备:可滑动地配置于底板部11B上的圆环状的平板部71、从平板部71向上方延伸的多个引导壁72、分别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从平板部71向上方延伸的多个轴的多个辊73。主扁平电缆3被卷附于辊73,由此卷绕方向反转。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方向盘侧的电路(气囊等的电路)以及车身侧的电路通过外部端子6A、副扁平电缆4A、主扁平电缆3A、3B、副扁平电缆4B以及外部端子6B被连接。外部端子6A、副扁平电缆4A、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被固定于引线块5A,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副扁平电缆4B以及外部端子6B被固定于引线块5B。若方向盘旋转,则根据该旋转,主扁平电缆3A、3B被卷紧或被松卷,但固定于引线块5A、5B的两端并不相对于副扁平电缆4以及外部端子6移动。因此,即使方向盘旋转,也会维持方向盘侧以及车身侧的电路的上述连接。
此外,方向盘侧的电路(方向盘加热器等的电路)以及车身侧的电路通过外部端子6C、副扁平电缆4C、主扁平电缆3C、3D、副扁平电缆4D以及外部端子6D被连接。外部端子6C、副扁平电缆4C、主扁平电缆3C、3D的一端被固定于引线块5C,主扁平电缆3C、3D的另一端、副扁平电缆4D以及外部端子6D被固定于引线块5D。若方向盘旋转,则根据该旋转,主扁平电缆3C、3D被卷紧或被松卷,但固定于引线块5C、5D的两端并不相对于副扁平电缆4以及外部端子6移动。因此,即使方向盘旋转,也会维持方向盘侧以及车身侧的电路的上述连接。
接着,对旋转连接器100的装配方法进行说明。以下,对引线块5A、5B的装配方法分别进行说明。
图5A~图5E是表示引线块5B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另外,引线块5D通过与引线块5B相同的方法进行装配。
首先,如图5A所示,将外部端子6B回流焊接于副扁平电缆4B的另一端的表面的连接部。具体地讲,将外部端子6B配置于副扁平电缆4B的另一端的表面的规定的位置,通过回流用加热器9A对外部端子6B的周围进行加热。在副扁平电缆4B的与外部端子6的连接部预先涂敷焊锡膏。由此,外部端子6B以及副扁平电缆4B被焊接连接。
接着,如图5B所示,在引线块5B的第一部分51B的表面的规定的位置重叠地配置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和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在第一部分51B的表面设有一个或多个凸部53B。此外,在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和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设有与凸部53B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开口部。主扁平电缆3A、3B以及副扁平电缆4B被配置为凸部53B插通于设在主扁平电缆3A、3B以及副扁平电缆4B的端部的开口部。另外,使主扁平电缆3A、3B以及副扁平电缆4B重叠的顺序是任意的。
接下来,如图5C所示,通过铆接装置10从正上方一次性地将多个凸部53B压碎,形成铆接部54B。通过铆接部54B,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的连接部以无间隙地相互对置的状态被固定于第一部分51B的表面的规定的位置。
接着,如图5D所示,将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的连接部焊接连接。具体地讲,通过焊接用加热器9B从正上方一边对连接部加压一边进行加热。预先对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的连接部与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的连接部施以焊锡镀层。由此,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与副扁平电缆4B的一端被焊接连接。
之后,如图5E所示,通过卡扣(snap)结合等将外部端子6B以及副扁平电缆4B的另一端与引线块5B的第二部分52B结合。由此,主扁平电缆3A、3B的另一端、副扁平电缆4B以及外部端子6B被固定于引线块5B。
如图5E所示,引线块5B的第二部分52B(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向第一部分51B(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的背面侧延伸。因此,在铆接作业以及焊接时,铆接装置10以及焊接用加热器9B的从正上方向第一部分51B的表面的接近因第二部分52B而不被妨碍。这一点对于引线块5D来说也是相同的。
对此,在如引线块5A那样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向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的表面侧延伸的情况下,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会妨碍铆接装置10以及焊接用加热器9B从正上方向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的表面接近。结果,特别是对于由上下动作的自动机器实现的铆接作业以及焊接变得困难。这一点对于引线块5C来说也是相同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主扁平电缆3进行固定的部分(第一块51A、51C)和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第二块52A、52C)这两个零件来构成引线块5A、5C。而且,在铆接作业以及焊接后,通过对两个零件进行装配,各装置能够从正上方接近表面的大面积,因此,能够容易地执行铆接作业以及焊接。
在此,图6为表示引线块5A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在图6的例子中,第一块51A以及第二块52A中的一方的第一块51A在表面具备多个凸部53A,在端部具备轴部55A。此外,第一块51A以及第二块52A中另一方的第二块52A在端部具备与轴部55A钩挂的钩部56A。通过将钩部56A挂于轴部55A,第二块52A能够以轴部55A为轴,以规定的角度范围旋转。另外,也可以是:轴部55A设于第二块52A,钩部56A设于第一块51A。此外,引线块5C也能够与图6同样地构成。
图7A~图7G是表示图6的引线块5A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另外,引线块5C通过与引线块5A相同的方法来装配。
首先,如图7A所示,将外部端子6A回流焊接于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的表面的连接部。具体地讲,将外部端子6A配置于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的表面的规定的位置,通过回流用加热器9A对外部端子6A的周围进行加热。在副扁平电缆4A的与外部端子6A的连接部预先涂敷焊锡膏。由此,外部端子6A以及副扁平电缆4A被焊接连接。
接着,如图7B所示,在引线块5A的第一块51A的表面的规定的位置重叠地配置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和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在第一块51A的表面如上述那样地设有多个凸部53A。此外,在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和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设有与凸部53A对应的多个开口部。主扁平电缆3A、3B以及副扁平电缆4A被配置为凸部53A插通于设在主扁平电缆3A、3B以及副扁平电缆4A的端部的开口部。另外,使主扁平电缆3A、3B以及副扁平电缆4A重叠的顺序是任意的。
接下来,如图7C所示,通过铆接装置10从正上方一次性地将多个凸部53A压碎,形成铆接部54A。通过铆接部54A,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的连接部与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的连接部以无间隙地相互对置的状态被固定于第一块51A的表面的规定的位置。另外,在该时间点,第二块52A未与第一块51A结合,因此,铆接装置10能够不被第二块52A妨碍地从正上方接近第一块51A的整个表面并一次性地将多个凸部53A压碎。
接着,如图7D所示,将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与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焊接连接。具体地讲,通过焊接用加热器9B从正上方一边对连接部进行加压一边进行加热。预先对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的连接部和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的连接部凃敷焊锡镀层。由此,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与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被焊接连接。另外,在该时间点,第二块52A未与第一块51A结合,因此,焊接用加热器9B能够不被第二块52A妨碍地从正上方接近第一块51A的整个表面并一次性地对大面积进行焊接。
接下来,如图7E所示,将第二块52A的钩部56A挂于第一块51A的轴部55A,由此,将第一块51A以及第二块52A结合起来。
接着,如图7F所示,使第二块52A以轴部55A为轴进行旋转,并使第二块52A立起至与第一块51A大致垂直的状态。
之后,如图7G所示,通过卡扣结合将外部端子6A以及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与第二块52A的一方的面结合。由此,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副扁平电缆4A以及外部端子6A被固定于引线块5A。
在此,图8A以及图8B是表示装配完成后的状态的引线块5A的立体图。图8A是从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8B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8A以及图8B的引线块5A相当于图7G的引线块5A。
在图8A以及图8B的例子中,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的连接部和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的连接部在被焊接连接的状态下,通过铆接部54A被固定于第一块51A的表面。副扁平电缆4A从第一块51A的表面沿着引线块5A的表面配置,另一端被折回至第二块52A的背面。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的连接部与通过卡扣59A被固定于第二块52A的背面的外部端子6A被焊接连接。通过图7A~图7G的装配方法,利用回流用加热器9A、焊接用加热器9B以及铆接装置10,能够如图5E那样地对引线块5A进行装配。
另外,可以在使第二块52A立起至与第一块51A大致垂直的状态时,通过卡扣结合等将第二块52A固定于第一块51A。此外,可以通过固定于引线块5A的副扁平电缆4A,以与第一块51A大致垂直的状态固定第二块52A。
图9是表示引线块5A的其他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在图9的例子中,第一块51A以及第二块52A中一方的第一块51A在表面具备多个凸部53A,在端部具备凹部57A。此外,第一块51A以及第二块52A中另一方的第二块52A在端部具备被插入凹部57A的凸部58A。将凸部58A插入凹部57A,由此,第二块52A以与第一块51大致垂直的状态被固定。另外,可以是:凹部57A设于第二块52A,凸部58A设于第一块51A。此外,引线块5C也能够与图9同样地构成。
图10A~图10F是表示图9的引线块5A的装配方法的各步骤的侧视图。另外,引线块5C通过与引线块5A相同的方法来装配。
首先,如图10A所示,将外部端子6A回流焊接于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的表面的连接部。具体地讲,将外部端子6A配置于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的表面的规定的位置,通过回流用加热器9A对外部端子6A的周围进行加热。在副扁平电缆4A的与外部端子6A的连接部预先涂敷焊锡膏。由此,外部端子6A以及副扁平电缆4A被焊接连接。
接着,如图10B所示,在引线块5A的第一块51A的表面的规定的位置重叠地配置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和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在第一块51A的表面如上述那样地设有多个凸部53A。此外,在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和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设有与凸部53A对应的多个开口部。主扁平电缆3A、3B以及副扁平电缆4A被配置为凸部53A插通于设在主扁平电缆3A、3B以及副扁平电缆4A的端部的开口部。另外,使主扁平电缆3A、3B以及副扁平电缆4A重叠的顺序是任意的。
接下来,如图10C所示,通过铆接装置10从正上方一次性地将多个凸部53A压碎,形成铆接部54A。通过铆接部54A,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的连接部与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的连接部以无间隙地相互对置的状态被固定于第一块51A的表面的规定的位置。另外,在该时间点,第二块52A未与第一块51A结合,因此,铆接装置10能够不被第二块52A妨碍地从正上方接近第一块51A的整个表面并一次性地压碎多个凸部53A。
接着,如图10D所示,将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与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焊接连接。具体地讲,通过焊接用加热器9B从正上方一边对连接部进行加压一边进行加热。预先对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的连接部和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的连接部凃敷焊锡镀层。由此,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与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被焊接连接。另外,在该时间点,第二块52A未与第一块51A结合,因此,焊接用加热器9B能够不被第二块52A妨碍地从正上方接近第一块51A的表面并一次性地对大面积进行焊接。
接下来,如图10E所示,将第二块52A的凸部58A插入第一块51A的凹部57A,由此,以与第一块51A大致垂直的状态固定第二块52A。
之后,如图10F所示,通过卡扣结合等将外部端子6A以及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与第二块52A的一方的面结合。由此,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副扁平电缆4A以及外部端子6A被固定于引线块5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对引线块5进行装配后,将保持部7配置于下定子1B上,使主扁平电缆3以卷绕的状态保持于保持部7,将引线块5配置于规定的位置。具体地讲,以外部端子6A从下保持部12B的开口部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将引线块5A配置于下保持部12B上,以外部端子6C从下保持部13B的开口部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将引线块5C配置于下保持部13B上。此外,以外部端子6B从保持部23的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将引线块5B配置于保持部7上,以外部端子6D从保持部24的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将引线块5D配置于保持部7上。
之后,使上定子1A与下定子1B结合来装配固定壳体1。此外,以夹住固定壳体1的方式,使上转子2A以及下转子2B结合来装配可动壳体2。通过以上步骤,旋转连接器100的装配完成。
在此,图11A以及图11B是表示装配完成后的状态的引线块5A的立体图。图11A是从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1B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1A以及图11B的引线块5A相当于图10F的引线块5A。
在图11A以及图11B的例子中,主扁平电缆3A,3B的一端的连接部和副扁平电缆4A的一端的连接部在被焊接连接的状态下,通过铆接部54A被固定于第一块51A的表面。副扁平电缆4A从第一块51A的表面沿着引线块5A的表面配置,另一端被折回至第二块52A的背面。副扁平电缆4A的另一端的连接部与通过卡扣59A被固定于第二块52A的背面的外部端子6A被焊接连接。通过图10A~图10F的装配方法,利用回流用加热器9A、焊接用加热器9B以及铆接装置10,能够如图11A以及图11B那样地对引线块5A进行装配。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主扁平电缆3、副扁平电缆4以及外部端子6分别被焊接连接。由于不需要用于连接主扁平电缆3、副扁平电缆4以及外部端子6的点焊,能够容易地对旋转连接器100进行装配。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对外部端子6进行固定的部分向对主扁平电缆3A进行固定的部分的表面侧延伸的引线块5A由第一块51A和第二块52A这两个零件构成。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在将主扁平电缆3A以及副扁平电缆4A固定于第一块51A的表面并将两者焊接连接之后,对引线块5A进行装配。通过像这样地对引线块5A进行装配,能够容易地将主扁平电缆3A以及副扁平电缆4A焊接连接而不会使焊接用加热器9B向第一块51A的表面的接近被第二块52A妨碍。这一点对于引线块5C来说也是相同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0的构成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能够任意地设计主扁平电缆3、副扁平电缆4、引线块5、辊73以及保持部的数量。此外,能够任意地设计外部端子6的位置、外部端子6突出的方向。此外,引线块5B、5D也可以与引线块5A、5C同样地由两个零件构成。此外,旋转连接器100可以由操作者来装配,也可以由产业用机器人等自动机器来装配。此外,针对主扁平电缆3、副扁平电缆4以及外部端子6,进行由回流用加热器9A以及焊接用加热器9B实现的回流焊接以及由自动机器实现的焊接,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地由操作者通过烙铁等手动地进行焊接。
另外,本发明并不被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出的构成等、与其他要素的组合等、在此示出的构成所限定。关于这些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更,并且能够根据其应用形态适当地确定。此外,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8月22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7-159703号的优先权,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国际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壳体
1A:上定子
1B:下定子
2:可动壳体
2A:上转子
2B:下转子
3:主扁平电缆
4:副扁平电缆
5:引线块
6:外部端子
7:保持部
8:线束
9A:回流用加热器
9B:焊接用加热器
10:铆接装置
11A:外筒部
12A,13A:上保持部
11B:底板部
12B,13B:下保持部
21A:内筒部
22A:顶板部
21B:内筒部
22B:底板部
23,24:保持部
51A,51C:第一块
52A,52C:第二块
51B,51D:第一部分
52B,52D:第二部分
53A,53B:凸部
54A,54B:铆接部
55A:轴部
56A:钩部
57A:凹部
58A:凸部
59A:卡扣
71:平板部
72:引导壁
73:辊
100:旋转连接器。

Claims (7)

1.一种旋转连接器,具备:
固定壳体,具有外筒部;
可动壳体,具有内筒部,能够旋转地连结于上述固定壳体;
主电缆,被收纳在形成于上述外筒部与上述内筒部之间的环状空间内;
副电缆,一端与上述主电缆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端子连接;以及
引线块,具有第一块和第二块,上述主电缆的一端以及上述副电缆的一端被固定于上述第一块,上述第二块以与上述第一块被配置的角度交叉的配置角度被固定,上述副电缆的另一端以及上述外部端子被固定于上述第二块,
上述引线块被配置于上述固定壳体和上述可动壳体中的至少一方,上述第一块和上述第二块为独立的个体并通过结合而构成上述引线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中,
上述主电缆以及上述副电缆由挠性印制电路FPC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中,
上述副电缆的一端以及上述主电缆的一端被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块以及上述第二块中的一方具有轴部,另一方具有挂于上述轴部的钩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块以及上述第二块中的一方具有凹部,另一方具有被插入到上述凹部的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块具有对上述主电缆的一端以及上述副电缆的一端进行固定的铆接部。
7.一种旋转连接器的装配方法,所述旋转连接器具备:固定壳体,具有外筒部;可动壳体,具有内筒部,能够旋转地连结于上述固定壳体;主电缆,被收纳在形成于上述外筒部与上述内筒部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副电缆,一端与上述主电缆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端子连接;以及引线块,具有第一块和第二块,上述主电缆的一端以及上述副电缆的一端被固定于上述第一块,上述第二块以与上述第一块被配置的角度交叉的配置角度被固定,上述副电缆的另一端以及上述外部端子被固定于上述第二块,上述引线块被配置于上述固定壳体和上述可动壳体中的至少一方,上述第一块和上述第二块为独立的个体并通过结合而构成上述引线块,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将上述主电缆的一端以及上述副电缆的一端固定于上述第一块的表面的步骤;
对上述主电缆的一端以及上述副电缆的一端进行焊接连接的步骤;以及
以与上述第一块被配置的角度交叉的配置角度固定上述第二块的步骤。
CN201880053193.3A 2017-08-22 2018-04-24 旋转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Active CN110998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9703 2017-08-22
JP2017-159703 2017-08-22
PCT/JP2018/016650 WO2019038992A1 (ja) 2017-08-22 2018-04-24 回転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8992A CN110998992A (zh) 2020-04-10
CN110998992B true CN110998992B (zh) 2021-08-31

Family

ID=65440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3193.3A Active CN110998992B (zh) 2017-08-22 2018-04-24 旋转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1617B1 (zh)
EP (1) EP3675294B1 (zh)
JP (1) JP6823726B2 (zh)
CN (1) CN110998992B (zh)
WO (1) WO20190389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5935A1 (ja) * 2019-06-19 2020-12-24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
CN111987565B (zh) * 2020-08-07 2021-07-30 苏州凯旋机电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连接器的自动组装机
CN215732537U (zh) * 2021-07-23 2022-02-01 东莞市承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单向随意拉数据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8420A (en) * 1991-06-28 1993-08-24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Brushless 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H08213131A (ja) * 1995-02-02 1996-08-20 Alps Electric Co Ltd ケーブルと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CN1714483A (zh) * 2002-10-07 2005-12-28 蒂科电子公司 具有大电流容量的环回钟表弹簧连接器
CN101471522A (zh) * 2007-12-25 2009-07-01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03378526A (zh) * 2012-04-11 2013-10-3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06159621A (zh) * 2015-05-11 2016-11-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06159620A (zh) * 2015-05-11 2016-11-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75516A (zh) * 2016-05-31 2018-12-21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9977B2 (ja) * 1996-11-13 2002-04-0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及びこの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を用いた回転コネクタ
JP6646479B2 (ja) 2016-03-07 2020-02-14 株式会社東芝 列車位置検知システム
JP6706864B2 (ja) * 2016-05-26 2020-06-1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および回転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JP7054646B2 (ja) * 2018-05-29 2022-04-1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回転構造体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8420A (en) * 1991-06-28 1993-08-24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Brushless 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H08213131A (ja) * 1995-02-02 1996-08-20 Alps Electric Co Ltd ケーブルと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CN1714483A (zh) * 2002-10-07 2005-12-28 蒂科电子公司 具有大电流容量的环回钟表弹簧连接器
CN101471522A (zh) * 2007-12-25 2009-07-01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03378526A (zh) * 2012-04-11 2013-10-3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06159621A (zh) * 2015-05-11 2016-11-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06159620A (zh) * 2015-05-11 2016-11-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75516A (zh) * 2016-05-31 2018-12-21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5294A4 (en) 2021-04-14
WO2019038992A1 (ja) 2019-02-28
US20200161819A1 (en) 2020-05-21
CN110998992A (zh) 2020-04-10
US10651617B1 (en) 2020-05-12
EP3675294A1 (en) 2020-07-01
JP6823726B2 (ja) 2021-02-03
EP3675294B1 (en) 2022-11-02
JPWO2019038992A1 (ja) 2020-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8992B (zh) 旋转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US5683259A (en) Rotary connector
JP5080307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10554003B2 (en) Rotary connector
US10468845B2 (en) Rotary connector
JPWO2017204084A1 (ja)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接続具、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接続構造体及び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JP2007202255A (ja) ブロワモータのラジオノイズ対策構造
US20210070238A1 (en) Rotary connector
JP3123325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US20220109276A1 (en) Rotary connector
JP2004314901A (ja) 回転センサ付き回転コネクタ
WO2016152134A1 (ja) ケーブル接続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145916A2 (en) Cable reel structure
KR20180036404A (ko) 배터리 셀 연결장치 및 그 조립 방법
EP1168527A2 (en) Rotary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flexible cable and lead block used therein
WO2021059803A1 (ja) 接続箱付きハーネス
JP4549952B2 (ja) 電気機器
CN117044048A (zh) 旋转连接器
JP2005251564A (ja) 制御機能付コネクタ装置
JP2013191392A (ja) 端子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