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8914A - 密闭型电池、电池组及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密闭型电池、电池组及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8914A
CN110998914A CN201880050317.2A CN201880050317A CN110998914A CN 110998914 A CN110998914 A CN 110998914A CN 201880050317 A CN201880050317 A CN 201880050317A CN 110998914 A CN110998914 A CN 110998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plate portion
curren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03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村阳祐
松渕健一
佐藤裕贵
汤浅智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iiy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iiy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iy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iiy Pow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98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4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的密闭型电池包括第1夹持件和具有正极、负极及隔板重叠的层叠构造的电极集合体。正极具有正极集电片和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具有负极集电片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电极集合体具有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层叠构造伸出的正极伸出部,而且具有负极集电片重叠地从层叠构造伸出的负极伸出部。第1夹持件以将正极伸出部和负极伸出部中的任一者夹裹于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的方式设置,而且具有第1夹口。由第1夹持件捆束的正极伸出部或者负极伸出部具有通过以第1夹口的第1板部的端部或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地将集电片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

Description

密闭型电池、电池组及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闭型电池、电池组及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池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用途,特别是大容量的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用电源、电力储存等用途。
在以单电池的方式使用电池时,存在电池的电压低于设备所需要的电压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将多个电池串联连接并将供给电压提高到期望的电压。此外,对于单电池而言,存在无法充分地供给设备所需要的电量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将多个电池并联连接并将供给电量增大到期望的量。
因此,设置将多个电池串联或者并联连接而成的电池盒、电池组,从这些电池盒、电池组向设备供给电力。作为将多个电池串联或者并联连接的方法,已知有利用母线连接外部端子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焊接弯折的电极端子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此外,还已知有在电池组安装将电极端子弯折的电池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还已知有通过将重叠的多个集电片弯折来变更外部连接端子的位置并将相邻的两个电池连接而成的电池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52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392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074387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16/157370A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将多个集电片重叠地弯折时,位于弯折的部分的外侧的集电片被拉伸,位于弯折的部分的内侧的集电片被压缩。在集电片被压缩时,存在集电片的局部被推起而呈波状弯折的情况。对集电片的呈波状弯折的部分施加有拉伸应力、压缩应力等,会导致集电片断开。因而,在集电片呈波状弯折的情况下,为了消除波状的部分,需要重新进行弯折工序,会增加制造成本。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集电片呈波状弯折的状况、能够以降低了的制造成本制造的密闭型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型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密闭型电池包括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第1导电板、电解质、以及收纳所述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及所述电解质的外装体,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至少一个正极、至少一个负极及至少一个隔板相重叠的层叠构造,所述第1夹持件具有第1板部和第2板部,所述第1导电板接合于第1夹持件,所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正极集电片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负极集电片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所述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正极伸出部,而且具有所述负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负极伸出部,第1夹持件设置成将所述正极伸出部和所述负极伸出部中的任一者夹在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并使其集束,而且第1夹持件在第1板部的端部和第2板部的端部之间具有第1夹口,利用第1夹持件集束后的所述正极伸出部或所述负极伸出部具有通过将集电片以第1夹口处的第1板部的端部或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
发明的效果
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层叠构造伸出的正极伸出部。因此,能够借助正极伸出部容易地将正极和正极外部端子电连接。此外,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负极集电片重叠地从层叠构造伸出的负极伸出部。因此,能够借助负极伸出部容易地将负极和负极外部端子电连接。
第1夹持件设置成将正极集电片相重叠的正极伸出部和负极集电片相重叠的负极伸出部中的任一者夹在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并使其集束。因此,能够抑制电极集合体所包含的正极或负极自预定的位置移动的状况,能够防止发生内部短路的状况。此外,能够通过焊接容易地将正极伸出部或负极伸出部的利用第1夹持件集束的部分一体化。
第1导电板接合于第1夹持件。因此,能够借助第1夹持件将正极集电片或负极集电片与第1导电板电连接,能够借助第1导电板进行密闭型电池的充放电。
利用第1夹持件集束的正极伸出部(正极集电片)或负极伸出部(负极集电片)具有第1弯折部。因此,能够将正极伸出部或负极伸出部折叠,能够在不改变充放电容量的前提下使密闭型电池小型化。
此外,通过设置第1弯折部,从而能够改变第1导电板的位置,能够改变密闭型电池用于与其他的电池等连接的端子的位置。因此,能够将该端子的位置配置于期望的部位。
通过将正极伸出部(正极集电片)或负极伸出部(负极集电片)重叠地以第1夹持件的第1夹口处的第1板部的端部或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1弯折部。因此,能够抑制位于第1弯折部的内侧的集电片呈波状弯折的状况,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通过改变从第1夹持件的第1夹口到背板部的长度,从而能够调整成为支点的端部的位置,能够容易地调整第1弯折部的位置。
并且,由于能够以第1板部的端部或第2板部的端部为基准地将正极伸出部或负极伸出部弯折,因此能够利用机械正确地将正极伸出部或负极伸出部弯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能够提高最终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概略立体图。
图2的(a)是密闭型电池的沿着图1所示的虚线A-A的概略剖视图,图2的(b)~图2的(d)分别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密闭型电池的由图2的(a)所示的虚线包围的范围B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密闭型电池的由图3所示的单点划线包围的范围D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密闭型电池的由图2的(a)所示的虚线包围的范围C的放大剖视图。
图6的(a)、(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所包含的夹持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局部剖视图。
图9的(a)~图9的(c)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0的(a)~图10的(c)分别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密闭型电池的特征在于,该密闭型电池包括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第1导电板、电解质、以及收纳所述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及所述电解质的外装体,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至少一个正极、至少一个负极及至少一个隔板相重叠的层叠构造,所述第1夹持件具有第1板部和第2板部,所述第1导电板接合于第1夹持件,所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正极集电片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负极集电片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所述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正极伸出部,而且具有所述负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负极伸出部,第1夹持件设置成将所述正极伸出部和所述负极伸出部中的任一者夹在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并使其集束,而且第1夹持件在第1板部的端部和第2板部的端部之间具有第1夹口,利用第1夹持件集束后的所述正极伸出部或者所述负极伸出部具有通过将集电片以第1夹口处的第1板部的端部或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密闭型电池所包含的电极集合体具有堆叠型构造或者卷绕型构造。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密闭型电池所包含的第1导电板具有通过将第1导电板弯折而形成的第2弯折部,优选的是,以第1导电板的局部与正极、负极、隔板及外装体重叠的方式设置第2弯折部,或者以第1导电板的局部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所包含的正极、负极、隔板及外装体重叠的方式设置第2弯折部。由此,能够在相邻的两个密闭型电池之间的间隙、或者容器和密闭型电池之间的间隙配置第1导电板,能够使密闭型电池小型化。此外,在使用多个密闭型电池形成电池组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将外部端子部连接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的外部端子部。
优选的是,以第1导电板配置于第1夹持件和所述层叠构造之间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
优选的是,以第1夹持件配置于第1导电板和所述层叠构造之间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还优选的是,第1夹持件具有连接第1板部和第2板部的背板部。还优选的是,通过将第1导电板以第1板部与背板部之间的角部、或第2板部与背板部之间的角部、或者背板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2弯折部。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第2弯折部,能够降低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成本。
优选的是,所述层叠构造具有设有正极伸出部的第1侧面和设有负极伸出部的第2侧面。还优选的是,以第1板部或第2板部沿着所述层叠构造的第1侧面或第2侧面配置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通过这样设置第1弯折部,从而能够将第1夹持件与电极集合体的层叠构造的第1侧面或第2侧面平行地配置,能够减小重叠的集电片集中的部分(第1夹持件)所需要的空间。因此,能够使密闭型电池小型化。
优选的是,由第1夹持件夹持的正极伸出部或负极伸出部配置成,与最远离层叠构造的集电片的端部相比,最接近所述层叠构造的集电片的端部距第1夹口较远。由此,在形成第1弯折部时,能够抑制位于第1弯折部的内侧的集电片产生松弛的状况,能够抑制集电片呈波状弯折的状况。此外,通过形成第1弯折部,从而能够抑制电极集合体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负极活性物质层错位的状况。
优选的是,第1夹持件设置成将正极伸出部夹在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并使正极伸出部集束,优选的是,正极伸出部具有通过将正极集电片以第1夹口处的第1板部的端部和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密闭型电池还包括具有第3板部和第4板部的第2夹持件及接合于第2夹持件的第2导电板。还优选的是,外装体收纳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第2夹持件及电解质。还优选的是,第2夹持件设置成将负极伸出部夹在第3板部和第4板部之间并使负极伸出部集束,而且第2夹持件在第3板部的端部和第4板部的端部之间具有第2夹口。还优选的是,负极伸出部具有通过将负极集电片以第2夹口处的第3板部的端部或第4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的第3弯折部。
优选的是,第2导电板具有通过将第2导电板弯折而形成的第4弯折部。还优选的是,以第2导电板的局部与正极、负极、隔板及外装体重叠的方式设置第4弯折部、或者以第2导电板的局部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所包含的正极、负极、隔板及外装体重叠的方式设置第4弯折部。
优选的是,所述外装体具有将层叠膜做成袋状的构造。由此,在形成第1弯折部时,外装体也能够折叠,能够容易使密闭型电池小型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密闭型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密闭型电池包括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第1导电板、电解质、以及收纳所述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及所述电解质的外装体,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至少一个正极、至少一个负极及至少一个隔板相重叠的层叠构造,所述第1夹持件具有第1板部和第2板部,所述第1导电板接合于第1夹持件,所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正极集电片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负极集电片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所述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正极伸出部,而且具有所述负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负极伸出部,第1夹持件设置成将所述正极伸出部和所述负极伸出部中的任一者夹在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并使其集束,而且第1夹持件在第1板部的端部和第2板部的端部之间具有第1夹口,利用第1夹持件集束后的所述正极伸出部或所述负极伸出部具有通过将集电片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以第1夹持件配置于第1导电板和所述层叠构造之间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第1导电板具有通过将第1导电板弯折而形成的第2弯折部,第1夹持件具有连接第1板部和第2板部的背板部,第2弯折部是通过将第1导电板以第1板部与所述背板部之间的角部、或第2板部与所述背板部之间的角部、或者所述背板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组,其中,该电池组是本发明的多个密闭型电池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而成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的工序:通过将利用第1夹持件集束后的所述正极伸出部或所述负极伸出部重叠地以第1夹持件的第1夹口处的第1板部的端部或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从而形成第1弯折部。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附图、以下的记述中示出的结构是例示的结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在附图、以下的记述中示出的内容。
图1~图8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附图,各附图的说明与上述相同。图9的(a)~图9的(c)是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10的(a)~图10的(c)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概略图。
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50的特征在于,该密闭型电池5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正极3、至少一个负极4及至少一个隔板6相重叠的层叠构造5的电极集合体2、具有第1板部18和第2板部19的第1夹持件7、接合于第1夹持件7的第1导电板9、电解质12、以及收纳电极集合体2、第1夹持件7及电解质12的外装体13,正极3具有正极集电片16和设于正极集电片16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负极4具有负极集电片17和设于负极集电片17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2,电极集合体2具有正极集电片16重叠地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正极伸出部14,而且具有负极集电片17重叠地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负极伸出部15,第1夹持件7设置成将正极伸出部14和负极伸出部15中的任一者夹在第1板部18和第2板部19之间并使其集束,而且第1夹持件7在第1板部18的端部29a和第2板部19的端部29b之间具有第1夹口23,利用第1夹持件7集束后的正极伸出部14或负极伸出部15具有通过将集电片16或集电片17以第1夹口23处的第1板部18的端部29a或第2板部19的端部29b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25。
在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50的制造方法中,该密闭型电池5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正极3、至少一个负极4及至少一个隔板6相重叠的层叠构造5的电极集合体2、具有第1板部18和第2板部19的第1夹持件7、接合于第1夹持件7的第1导电板9、电解质12、以及收纳电极集合体2、第1夹持件7及电解质12的外装体13,该密闭型电池50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正极3具有正极集电片16和设于正极集电片16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负极4具有负极集电片17和设于负极集电片17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2,电极集合体2具有正极集电片16的一部分重叠地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正极伸出部14,而且具有负极集电片17的一部分重叠地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负极伸出部15,第1夹持件7设置成将正极伸出部14和负极伸出部15中的任一者夹在第1板部18和第2板部19之间并使其集束,而且第1夹持件7在第1板部18的端部和第2板部19的端部之间具有第1夹口23,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的工序:通过将利用第1夹持件7集束后的正极伸出部14或负极伸出部15以第1夹口23处的第1板部18的端部29a或第2板部19的端部29b为支点弯折,从而形成第1弯折部25。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60的特征在于,该电池组60具备多个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的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50。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50、其制造方法及电池组60。
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50是成为电解质自外部空气隔绝、在储存过程中或者放电过程中不会漏液的密闭构造的电池。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50既可以是二次电池,也可以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50是例如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
例如,密闭型电池50的形状能够设为扁平长方体。在该情况下,密闭型电池50能够具有作为较宽阔的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能够在其周围具有4个侧面。能够在4个侧面中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内侧分别设置正极伸出部14和负极伸出部15。此外,在密闭型电池5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能够将第1导电板9的局部重叠地配置于外装体13上。并且,能够通过使第1导电板9的局部从第1导电板9的与外装体13重叠的部分向密闭型电池50的侧面(未设置正极伸出部14或负极伸出部15的侧面)侧伸出而设置正极外部端子部32。此外,在密闭型电池5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能够将第2导电板10的局部重叠地配置于外装体13上。并且,能够通过使第2导电板10的局部从第2导电板10的与外装体13重叠的部分向密闭型电池50的侧面(未设置正极伸出部14或负极伸出部15的侧面)侧伸出而设置负极外部端子部33。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60也可以由多个密闭型电池50构成。对于电池组60而言,既可以例如像图10的(a)、图10的(b)那样多个密闭型电池50串联连接,也可以例如像图10的(c)那样多个密闭型电池50并联连接。
外装体13是收纳电极集合体2、电解质12、第1夹持件7的容器。此外,外装体13能够收纳第2夹持件7。外装体13的材料是例如层叠膜、塑料、金属等。外装体13能够设置成在内部形成收纳电极集合体2和电解质12的密闭空间。在外装体13的材料是层叠膜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50是袋型电池。在该情况下,外装体13能够在其周缘部具有将层叠膜重叠地熔接而成的熔接部36。此外,能够在外装体31的周缘部设置将层叠膜粘接在第1导电板9的两个面上的密封部37a和将层叠膜粘接在第2导电部10的两个面上的密封部37b。层叠膜是例如在金属膜的两个面上层叠树脂膜而成的。层叠膜的厚度能够设为例如50μm~200μm。
优选的是,外装体13具有将层叠膜做成袋状的构造。由此,在形成第1弯折部25或第3弯折部27时,外装体13也能够折叠,能够容易使密闭型电池50小型化。
电极集合体2通过将至少一个正极3、至少一个正极4及至少一个隔板6重叠来制作。电极集合体2由层叠构造5、正极伸出部14及负极伸出部15构成。层叠构造5是正极3、负极4及隔板6重叠的部分。
电极集合体2也可以具有多个正极3、多个负极4及隔板6相重叠的堆叠型构造。在该情况下,层叠构造5是多个正极3和多个负极4隔着隔板6交替地重叠的部分。在电极集合体2具有堆叠构造的情况下,电极集合体2具有使隔板介于片状的正极3和片状的负极4之间并将片状的正极3和片状的负极4交替地堆积而成的构造。此外,堆积的各正极3是独立的正极,堆积的各负极4是独立的负极。电极集合体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是与片状的正极3或片状的负极4的主面实质上平行的、电极集合体2的面。电极集合体2的侧面是电极集合体2的周围的除上表面和下表面之外的面。此外,电极集合体2所包含的多个正极3能够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形状,电极集合体2所包含的多个负极4能够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形状。例如,电极集合体2能够包括之字形曲折(日文:つづら折り)的一张隔板6及配置于隔板6的各沟槽且隔着隔板6交替地配置的正极3和负极4。此外,也可以在正极3和负极4之间配置彼此独立的隔板。另外,能够结合需要的电池容量适当地设计电极集合体2所包含的正极3或负极4的层叠数。此外,密闭型电池50也可以具有多个电极集合体2。
此外,电极集合体2也可以具有将正极3、负极4、隔板6重叠地卷绕而成的卷绕型构造。在该情况下,层叠构造5是从卷绕轴朝向外周由正极3、负极4、隔板6重叠的部分。此外,电极集合体2也可以具有扁平形状的卷绕型构造。
电极集合体2具有正极集电片16重叠地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正极伸出部14。正极伸出部14是仅正极集电片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部分,在正极伸出部14中,在正极集电片上未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此外,在正极伸出部14中,正极集电片重叠。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部分既可以是正极集电片的缘端部,也可以是设于正极集电片的耳部。此外,正极伸出部14也可以是正极集电片16从层叠构造5的侧面24a伸出的部分。
在电极集合体具有堆叠型构造的情况下,正极伸出部14是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层叠构造5所包含的各正极3伸出的部分。在正极伸出部14中,在相邻的两个正极集电片之间未配置负极4和隔板6,因此能够利用第1夹持件使重叠的正极集电片集束,能够借助正极伸出部14将第1夹持件与层叠构造5所包含的各正极电连接。
在电极集合体2具有卷绕构造的情况下,正极伸出部14是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漩涡状的层叠构造5所包含的正极3伸出的部分。在正极伸出部14中,在重叠的正极集电片之间未配置负极4和隔板6,因此能够利用第1夹持件使重叠的正极集电片集束,能够借助正极伸出部14将第1夹持件与层叠构造5所包含的正极电连接。
电极集合体2具有负极集电片17重叠地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负极伸出部15。负极伸出部15是仅负极集电片17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部分,在负极伸出部15中,在负极集电片17上未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此外,在负极伸出部15中,负极集电片17重叠。从层叠构造5伸出的部分既可以是负极集电片17的缘端部,也可以是设于负极集电片17的耳部。此外,负极伸出部15也可以是负极集电片17从层叠构造5的侧面24b伸出的部分。设有负极伸出部15的侧面24b也可以是设有正极伸出部14的侧面24a的相反侧的侧面。
在电极集合体具有堆叠型构造的情况下,负极伸出部15是负极集电片17重叠地从层叠构造5所包含的各负极4伸出的部分。在负极伸出部15中,在相邻的两个负极集电片17之间未配置正极3和隔板6,因此能够利用第2夹持件8使重叠的负极集电片17集束,能够借助负极伸出部15将第2夹持件8与层叠构造5所包含的各负极4电连接。
在电极集合体2具有卷绕构造的情况下,负极伸出部15是负极集电片17重叠地从漩涡状的层叠构造5所包含的负极4伸出的部分。在负极伸出部15中,在重叠的负极集电片17之间未配置正极3和隔板6,因此能够利用第2夹持件8使重叠的负极集电片17集束,能够借助负极伸出部15将第2夹持件8与层叠构造5所包含的负极4电连接。
隔板6为片状,其配置于正极3和负极4之间。隔板6能够防止短路电流在正极3和负极4之间流动的状况,只要电解质能够透过,就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设为例如聚烯烃或者聚乙烯的微多孔性膜。
正极3包括正极集电片16和设于正极集电片16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正极3能够具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片形状。正极3能够通过例如在方形的正极集电片16的两个面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来制作。正极3能够具有由第1夹持件7夹持的连接部(正极集电片16),该连接部能够通过在正极3的端部的正极集电片16的两个面上不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而设置。此外,也能够通过在正极集电片16的一个端部形成在该端部向外部突出的凸状的耳部、在该耳部不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而设置连接部。该连接部从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伸出,构成正极伸出部14。由于大多是隔板6的大小形成得至少大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1的大小,因此能够将电极集合体2的隔板6的端部设为层叠构造5的端部。
正极集电片16只要具有导电性、在表面上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21,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是金属箔。优选为铝箔。正极集电片16的厚度为例如10μm~40μm。
向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导电剂、粘结剂等,利用涂敷法等能够在正极集电片16之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正极活性物质是例如能够可逆地吸收·放出锂离子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具体地讲,正极活性物质能够将LiCoO2、LiNiO2、LiNixCo1-xO2(x=0.01~0.99)、LiMnO2、LiMn2O4、LiCoxMnyNizO2(x+y+z=1)或者橄榄石型的LiFePO4、LixFe1-yMyPO4(其中,0.05≤x≤1.2、0≤y≤0.8,M是Mn、Cr、Co、Cu、Ni、V、Mo、Ti、Zn、Al、Ga、Mg、B、Nb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等以一种单独或者多种混合使用。
负极4包括负极集电片17和设于负极集电片17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2。负极4能够具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片形状。负极4能够通过例如在方形的负极集电片17的两个面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来制作。负极4能够具有由第2夹持件8夹持的连接部(负极集电片17),该连接部能够通过在负极4的端部的负极集电片17的两个面上不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而设置。此外,也能够通过在负极集电片17的一个端部形成耳部、在该耳部不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而设置连接部。该连接部从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伸出,构成负极伸出部15。由于大多是隔板6的大小形成得至少大于负极活性物质层22的大小,因此能够将电极集合体2的隔板6的端部设为层叠构造5的端部。
在此,对正极集电片16的连接部(正极伸出部14)被第1夹持件7夹持、负极集电片17的连接部(负极伸出部15)被第2夹持件8夹持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正极集电片16的连接部(正极伸出部14)和负极集电片17的连接部(负极伸出部15)中的任一者被第1夹持件7夹持,另一者不被夹持件夹持。在本说明书的其他的部分也相同。
负极集电片17只要能够具有导电性、在表面上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22,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是金属箔。优选为铜箔。负极集电片17的厚度是例如10μm~40μm。
向负极活性物质添加导电剂、粘结剂等,利用涂敷法等能够在负极集电片17之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例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情况下,负极活性物质能够将石墨、局部石墨化的碳、硬碳、软碳、LiTiO4、Sn合金等以一种单独或者多种混合使用。
对于电解质12而言,作为溶剂能够使用碳酸酯类、内酯类、醚类、酯类等,也能够将这些溶剂的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在这些溶剂中,特别优选的是将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混合使用。电解质12是例如将LiCF3SO3、LiAsF6、LiClO4、LiBF4、LiPF6、LiBOB、LiN(CF3SO2)2、LiN(C2F5SO2)等锂盐溶质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溶液。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将VC(碳酸亚乙烯酯)、PS(丙烷磺内酯)、VEC(碳酸乙烯亚乙酯)、PRS(丙烯磺内酯)、阻燃剂等添加剂单独或者多种混合配合。
第1夹持件7具有第1板部18和第2板部19。此外,第1夹持件7在第1板部18的端部29a和第2板部19的端部29b之间具有第1夹口23。此外,第1夹持件7能够具有连接第1板部18和第2板部19的第1背板部20。第1背板部20能够设于第1夹口23的相反侧的端部。第1夹持件7也可以包含弯曲成字母U形或日文片假名コ形的金属板。构成第1夹口23的端部29a或端部29b也可以是直线状的端部。能够沿着该直线状的端部将重叠的正极集电片16(正极伸出部14)弯折,能够形成第1弯折部25。第1夹持件7也可以是例如图6的(a)所示的弯曲成字母U形的金属板。直线状的端部29a或端部29b与第1夹持件7的侧端部之间的角部的形状既可以是圆角形状,也可以是尖锐的角形状。
第2夹持件8具有第3板部38和第4板部39。此外,第2夹持件8在第3板部38的端部29c和第4板部39的端部29d之间具有第2夹口41。此外,第2夹持件8能够具有连接第3板部38和第4板部39的第2背板部40。第2背板部40能够设于第2夹口41的相反侧的端部。第2夹持件8也可以包含弯曲成字母U形或日文片假名コ形的金属板。构成第2夹口41的端部29c或端部29d也可以是直线状的端部。能够沿着该直线状的端部将重叠的负极集电片17(负极伸出部15)弯折,能够形成第3弯折部27。第2夹持件8也可以是例如图6的(b)所示的弯曲成字母U形的金属板。直线状的端部29c或端部29d与第2夹持件8的侧端部之间的角部的形状既可以是圆角形状,也可以是尖锐的角形状。
第1夹持件7设置成将正极集电片16的未设置正极活性物质层21的部分(连接部、正极伸出部14)重叠地夹持并使其集束。此外,第2夹持件8设置成将负极集电片17的未设置负极活性物质层22的部分(连接部、负极伸出部15)重叠地夹持并使其集束。
第1夹持件7也可以由多个夹持件构成。在该情况下,利用多个夹持件将正极伸出部14重叠地夹持并使其集束。此外,通过将正极伸出部14以多个夹持件中的、第1夹口23和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之间的距离最短的夹持件的第1夹口23处的第1板部18的端部或第2板部19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1弯折部25。
第2夹持件8也可以由多个夹持件构成。在该情况下,利用多个夹持件将负极伸出部15重叠地夹持并使其集束。此外,通过将负极伸出部15以多个夹持件中的、第2夹口41和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之间的距离最短的夹持件的第2夹口41处的第3板部38的端部或第4板部39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3弯折部27。
第1夹持件7能够设置成在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24a侧使正极集电片16的重叠的连接部(正极伸出部14)集束,第2夹持件8能够设置成在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24b侧使负极集电片17的重叠的连接部(负极伸出部15)集束。此外,能够将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配置于第1夹持件7和第2夹持件8之间。
第1夹持件7或第2夹持件8也可以与重叠地被夹持的正极集电片16或负极集电片17一同焊接而一体化。能够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将第1夹持件7或第2夹持件8与重叠地被夹持的正极集电片16或负极集电片17一体化。
第1夹持件7或第2夹持件8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由此,能够借助第1夹持件7或第2夹持件8使密闭型电池50充放电。
在正极集电片16由铝箔构成的情况下,使正极集电片16集束的第1夹持件7能够设为铝板。由此,能够容易使第1夹持件7和正极集电片16一体化。此外,能够减小第1夹持件7与正极集电片16的接触电阻,能够减小密闭型电池50的内部电阻。
在负极集电片17由铜箔构成的情况下,捆束负极集电片17的第2夹持件8能够设为铜板。由此,能够容易地使第2夹持件8和负极集电片17一体化。此外,能够减小第2夹持件8与负极集电片17的接触电阻,能够减小密闭型电池50的内部电阻。
在第1夹持件7和第2夹持件8由金属板构成的情况下,该金属板的厚度能够设为例如100μm~500μm。
第1导电板9接合于第1夹持件7。第1导电板9能够通过将第1导电板9和第1夹持件7重叠地焊接而接合于第1夹持件7。能够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来接合第1导电板9和第1夹持件7。此外,也可以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将第1夹持件7、重叠地被第1夹持件7夹持的正极集电片16、第1导电板9集中一体化。第1导电板9能够以与第1夹持件7的主外表面重叠的方式接合于第1夹持件7。
在正极集电片16、第1夹持件7的材料是铝的情况下,第1导电板9能够设为铝板。第1导电板9的厚度能够设为例如100μm~500μm。
第1导电板9和外装体13能够形成外装体13粘接于第1导电板9的密封部37a。密封部37a与熔接部36、密封部37b一同形成外装体13的周缘部,利用该周缘部在外装体13的内部形成配置有电极集合体2、电解质12、第1夹持件7及第2夹持件8的密闭空间。此外,通过设置密封部37a,从而能够借助第1导电板9将配置于该密闭空间的内部的电极集合体2和配置于密闭空间的外部的外部端子32电连接,能够借助第1导电板9使密闭型电池50充放电。
第1导电板9能够具有正极外部端子部32。正极外部端子部32是密闭型电池50的正极端子,是与其他的密闭型电池50的外部端子部、设备的端子连接的部分。正极外部端子部32配置于外装体13的外部。此外,正极外部端子32例如能够设于第1导电板9的耳部。例如,正极外部端子部32能够像图1所示的密闭型电池50那样设置。
第2导电板10接合于第2夹持件8。第2导电板10能够通过将第2导电板10和第2夹持件8重叠地焊接而接合于第2夹持件8。能够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来接合第2导电板10和第2夹持件8。此外,也可以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将第2夹持件8、重叠地被第2夹持件8夹持的负极集电片17、第2导电板10集中一体化。第2导电板10能够以与第2夹持件8的主外表面重叠的方式接合于第2夹持件8。
在负极集电片17、第2夹持件8的材料是铜的情况下,第2导电板10能够设为铜板。第2导电板10的厚度能够设为例如100μm~500μm。
第2导电板10和外装体13能够形成外装体13粘接于第2导电板10的密封部37b。密封部37b与熔接部36、密封部37a一同形成外装体13的周缘部,利用该周缘部在外装体13的内部形成配置有电极集合体2、电解质12、第1夹持件7及第2夹持件8的密闭空间。此外,通过设置密封部37b,从而能够从该密闭空间抽出第2导电板10,能够借助第2导电板10使密闭型电池50充放电。
第2导电板10能够具有负极外部端子部33。负极外部端子部33是密闭型电池50的负极端子,是与其他的密闭型电池50的外部端子部、设备的端子连接的部分。负极外部端子部33配置于外装体13的外部。此外,负极外部端子33例如能够设于第2导电板10的耳部。例如,负极外部端子部33能够像图1所示的密闭型电池50那样设置。
在密封部37a、37b中,能够在第1导电板9与外装体13之间或第2导电板10与外装体13之间设置粘接层。由此,能够防止电解质12从密封部37a、37b泄漏的状况。粘接层既可以是粘接用带,也可以是粘接剂层。此外,在密封部37a、37b中,也可以使第1导电板9或第2导电板10与外装体13熔接或者熔合。
利用第1夹持件7集束后的正极伸出部14(正极集电片16)能够具有通过将正极集电片16重叠地以第1夹口23处的第1板部18的端部29a或第2板部19的端部29b为支点30a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25。此外,利用第2夹持件8集束后的负极伸出部15(负极集电片17)能够具有通过将负极集电片17重叠地以第2夹口41处的第3板部38的端部29c或第4板部39的端部29d为支点30b弯折而形成的第3弯折部27。通过设置第1弯折部25和第3弯折部27,从而能够将正极集电片16的未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的部分(正极伸出部14)和负极集电片17的未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的部分(负极伸出部15)折叠,能够使密闭型电池50小型化。
优选的是,通过将正极集电片16重叠地以第1夹口23处的第1板部18的直线状的端部29a或第2板部19的直线状的端部29b为支点30a弯折而形成第1弯折部25。由此,能够沿着直线状的端部29a、29b将重叠的正极集电片16弯折,能够抑制正极外部端子部32偏离期望的位置的状况。此外,能够抑制正极集电片16产生无用的重叠、扭转的状况。
优选的是,通过将负极集电片17重叠地以第2夹口41处的第3板部38的直线状的端部29c或第4板部39的直线状的端部29d为支点30b弯折而形成第3弯折部27。由此,能够沿着直线状的端部29c、29d将重叠的负极集电片17弯折,能够抑制负极外部端子部33偏离期望的位置的状况。此外,能够抑制负极集电片17产生无用的重叠、扭转的状况。
第1弯折部25能够以第1夹持件7(第1板部18或第2板部19)沿着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设有正极伸出部14的面即侧面24a配置的方式设置。此外,第3弯折部27能够以第2夹持件8(第3板部38或第4板部39)沿着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设有负极伸出部15的面即侧面24b配置的方式设置。通过这样设置第1弯折部25和第3弯折部27,从而能够将第1夹持件7和第2夹持件8与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24a、24b实质上平行地配置,能够减小将正极集电片16重叠地集中的部分(第1夹持件7)和将负极集电片17重叠地集中的部分(第2夹持件8)所需要的空间。因此,能够使密闭型电池50小型化。
例如,第1弯折部25能够像图2的(a)、图3、图4那样设置。此外,第3弯折部27能够像图2的(a)、图5那样设置。
图2的(a)、图3、图4所示的第1弯折部25能够像例如图9的(a)、图9的(b)那样形成。首先,形成图9的(a)所示的密闭型电池50。在该电池中,以构成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正极3和负极4与第1夹持件7的第1板部18或第2板部19实质上平行的方式配置第1夹持件7。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利用第1夹持件7使正极伸出部14(重叠的正极集电片16)集束的工序、将第1导电板9接合于第1夹持件7的工序、形成密封部37a的工序等。
接着,像图9的(b)那样,通过将正极伸出部14(重叠的正极集电片16)以第1夹口23处的第1夹持件7的端部29为支点30a弯折而形成第1弯折部25,将第1夹持件7沿着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配置。通过这样形成第1弯折部25,从而能够抑制位于第1弯折部25的内侧的正极集电片16呈波状弯折的状况,能够将正极伸出部14折叠。其结果,能够使密闭型电池50小型化。此外,能够变更正极外部端子部32的位置,能够将正极外部端子部32配置在期望的位置。
此外,通过调整从第1夹持件7的第1夹口23到第1背板部20的长度,从而能够调整成为支点30a的端部29a或端部29b的位置,能够容易地调整第1弯折部25的位置。
并且,由于能够以第1夹持件7的端部29a或端部29b为基准地将正极伸出部14(重叠的正极集电片16)弯折,因此能够利用机械正确地将正极伸出部14弯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能够提高最终产品的品质。
此外,形成第1弯折部25的工序也可以在进行了形成第2弯折部26的工序之后进行。
在此,说明了第1弯折部25,但相同的说明也完全适合第3弯折部27。
也可以是,以第1导电板9配置于第1夹持件7和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24a(设有正极伸出部14的侧面)之间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25。例如,第1弯折部25能够像图2的(a)、图3、图4那样设置。此外,也可以是,以第1夹持件7配置于第1导电板9和层叠构造5的侧面24a之间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25。例如,第1弯折部25能够像图7那样设置。
也可以是,以第2导电板10配置于第2夹持件8和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24b(设有负极伸出部15的侧面)之间的方式设置第3弯折部27。例如,第3弯折部27能够像图2的(a)、图5那样设置。此外,也可以是,以第2夹持件8配置于第2导电板10和层叠构造5的侧面24b之间的方式设置第3弯折部27。例如,第3弯折部27能够像图8那样设置。
可以像图2的(a)那样,第1弯折部25处将正极集电片16(正极伸出部14)弯折的方向是与第3弯折部27处将负极集电片17(负极伸出部15)弯折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也可以像图2的(b)~图2的(d)那样,第1弯折部25处将正极伸出部14弯折的方向是与第3弯折部27处将负极伸出部15弯折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根据正极外部端子部32和负极外部端子部33的期望的位置来决定第1弯折部25和第3弯折部27的弯折的方向。
也可以是,由第1夹持件7夹持的正极伸出部14(重叠的正极集电片16)配置成,与最远离层叠构造5的侧面24a的正极集电片16的端部相比,最接近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24a(设有正极伸出部14的侧面)的正极集电片16的端部距第1夹口23较远。此外,也可以是,由第2夹持件8夹持的负极伸出部15(重叠的负极集电片17)配置成,与最远离层叠构造5的侧面24b的负极集电片17的端部相比,最接近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24b(设有负极伸出部15的侧面)的负极集电片17的端部距第2夹口41较远。
由此,在形成弯折部25、27时,能够抑制位于弯折部25、27的内侧的集电片16、17产生松弛的状况,能够抑制集电片16、17呈波状弯折的状况。此外,通过形成弯折部25、27,从而能够抑制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或负极活性物质层22错位的状况。
例如,如图4所示,能够将正极集电片16a~16g重叠并利用第1夹持件7夹持。最接近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24a的正极集电片16g的端部与第1夹口23之间的距离d2能够大于最远离层叠构造5的侧面24a的正极集电片16a的端部与第1夹口23之间的距离d1。由此,能够使正极集电片16g的从第1夹持件7的第1夹口23到层叠构造5的长度短于正极集电片16a的从第1夹持件7的第1夹口23到层叠构造5的长度。由此,在形成第1弯折部25时,能够抑制正极集电片16g呈波状弯折的状况、在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中设于正极集电片16a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错位的状况等。
另外,电极集合体2所包含的多个正极3能够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形状,电极集合体2所包含的多个负极4能够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形状。
第1导电板9能够具有通过将第1导电板9弯折而形成的第2弯折部26。因此,能够利用第1弯折部25和第2弯折部26的两处改变正极外部端子部32的位置,能够将正极外部端子32配置于期望的位置。此外,能够在相邻的两个密闭型电池50之间的间隙、或者容器和密闭型电池50之间的间隙配置第1导电板9,能够使密闭型电池50小型化。
例如,第2弯折部26例如像图9的(b)、图9的(c)那样能够通过将第1导电板9弯折而形成。此外,也可以是,第2弯折部26在形成第1弯折部25之前通过将第1导电板9弯折而形成。
另外,在第1导电板9具有第2弯折部26的情况下,第1弯折部25也可以形成于第1板部18的除端部之外的部位或第2板部19的除端部之外的部位。
能够以第1导电板9的局部与正极3、负极4、隔板6及外装体13重叠的方式设置第2弯折部26。
由此,能够在相邻的两个密闭型电池50之间的间隙、或者容器和密闭型电池50之间的间隙配置第1导电板9,能够使密闭型电池50小型化。此外,在使用多个密闭型电池50形成电池组60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正极外部端子部32连接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50的外部端子部。例如,能够如图2的(a)、图3所示地设置第2弯折部26。此外,也能够以第1导电板9的局部配置于电极集合体2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上的方式设置第2弯折部26。
此外,能够以第1导电板9的局部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50所包含的正极3、负极4、隔板6及外装体13重叠的方式设置第2弯折部26。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相邻的两个密闭型电池50电连接。例如,能够像图2的(d)所示的密闭型电池50那样设置第2弯折部26,像图10的(a)所示的电池组60所包含的密闭型电池50b那样以第1导电板9的局部与密闭型电池50c所包含的正极3、负极4、隔板6及外装体13重叠的方式设置第2弯折部26。此外,也能够以第1导电板9的局部配置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50所包含的电极集合体2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上的方式设置第2弯折部26。
在以第1夹持件7配置于第1导电板9和层叠构造5的侧面24之间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25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第1导电板9以第1夹持件7的第1板部18与第1背板部20之间的角部、或第2板部19与第1背板部20之间的角部、或者第1背板部20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2弯折部26。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第2弯折部26,能够降低密闭型电池50的制造成本。在该情况下,能够如图7所示地设置第2弯折部26。例如,在第1夹持件7的第1背板部20具有日文片假名コ形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第1导电板9以第1夹持件7的第1板部18与第1背板部20之间的角部、或第2板部19与第1背板部20之间的角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2弯折部26。此外,例如,在第1夹持件7的第1背板部20具有字母U形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第1导电板9以第1背板部20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2弯折部26。
第2导电板10能够具有通过将第2导电板10弯折而形成的第4弯折部28。因此,能够利用第3弯折部27和第4弯折部28的两处改变负极外部端子部33的位置,能够将负极外部端子33配置于期望的位置。此外,能够在相邻的两个密闭型电池50之间的间隙、或者容器和密闭型电池50之间的间隙配置第2导电板10,能够使密闭型电池50小型化。
能够以第2导电板10的局部与正极3、负极4、隔板6及外装体13重叠的方式设置第4弯折部28。由此,能够在相邻的两个密闭型电池50之间的间隙、或者容器和密闭型电池50之间的间隙配置第2导电板10,能够使密闭型电池50小型化。此外,在使用多个密闭型电池50形成电池组60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负极外部端子部33连接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50的外部端子部。例如,能够如图2的(a)、图3所示地设置第4弯折部28。此外,也能够以第2导电板10的局部配置于电极集合体2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上的方式设置第4弯折部28。
此外,能够以第2导电板10的局部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50所包含的正极3、负极4、隔板6及外装体13重叠的方式设置第4弯折部28。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相邻的两个密闭型电池50电连接。例如,能够像图2的(d)所示的密闭型电池50那样设置第4弯折部28,像图10的(a)所示的电池组60所包含的密闭型电池50b那样以第2导电板10的局部与密闭型电池50a所包含的正极3、负极4、隔板6及外装体13重叠的方式设置。此外,也能够以第2导电板10的局部配置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50所包含的电极集合体2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上的方式设置第4弯折部28。
在以第2夹持件8配置于第2导电板10和电极集合体2的层叠构造5的侧面24b之间的方式设置第3弯折部27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第2导电板10以第2夹持件8的第3板部38与第2背板部40之间的角部、或第4板部39与第2背板部40之间的角部、或者第2背板部40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4弯折部28。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第4弯折部28,能够降低密闭型电池50的制造成本。在该情况下,能够如图8所示地设置第4弯折部28。例如,在第2夹持件8的第2背板部40具有日文片假名コ形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第2导电板10以第2夹持件8的第3板部38与第2背板部40之间的角部、或第4板部39与第2背板部40之间的角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4弯折部28。此外,例如,在第2夹持件8的第2背板部40具有字母U形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第2导电板10以第2背板部40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4弯折部28。
通过这样将正极侧在第1弯折部25和第2弯折部26的两处弯折、将负极侧在第3弯折部27、第4弯折部28的两处弯折,从而能够将正极外部端子部32和负极外部端子部33配置于期望的位置。
例如,也可以是,像图2的(a)所示的密闭型电池50那样以第1导电板9和第2导电板10位于密闭型电池50的相同的面上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第4弯折部。此外,也可以是,像图2的(b)那样以第1导电板9和第2导电板10分别位于密闭型电池50的相对的面上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第4弯折部。此外,也可以是,像图2的(c)那样以第1导电板9和第2导电板10中的一者配置于该电池的电极集合体2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上、另一者配置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50所包含的电极集合体2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上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第4弯折部。此外,也可以是,像图2的(d)那样以第1导电板9配置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50所包含的电极集合体2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上、第2导电板10配置于相邻的另一个密闭型电池50所包含的电极集合体2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上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第4弯折部。
这样,能够使用改变了第1弯折部~第4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的多个密闭型电池50形成图10的(a)~图10的(c)所示的电池组60。例如,通过像图2的(a)那样设置电池50a、50c的第1弯折部~第4弯折部,像图2的(d)那样设置电池50b的第1弯折部~第4弯折部,并将电池50a~50c组合起来,从而能够形成图10的(a)那样的电池组60。
附图标记说明
2、电极集合体;3、正极;4、负极;5、层叠构造;6、隔板;7、第1夹持件;8、第2夹持件;9、第1导电板;10、第2导电板;12、电解质;13、外装体;14、正极伸出部;15、负极伸出部;16、正极集电片;17、负极集电片;18、第1板部;19、第2板部;20、第1背板部;21、正极活性物质层;22、负极活性物质层;23、第1夹口;24a、24b、层叠构造的侧面;25、25a~25f、第1弯折部;26、26a~26f、第2弯折部;27、27a~27f、第3弯折部;28、28a~28f、第4弯折部;29a~29d、夹口处的板部的端部;30、30a、30b、支点;32、32a~32f、正极外部端子部;33、33a~33f、负极外部端子部;36、熔接部;37、37a、37b、密封部;38、第3板部;39、第4板部;40、第2背板部;41、第2夹口;50、50a~50f、密闭型电池;60、电池组。

Claims (14)

1.一种密闭型电池,其特征在于,
该密闭型电池包括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第1导电板、电解质、以及收纳所述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及所述电解质的外装体,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至少一个正极、至少一个负极及至少一个隔板相重叠的层叠构造,所述第1夹持件具有第1板部和第2板部,所述第1导电板接合于第1夹持件,
所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正极集电片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负极集电片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所述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正极伸出部,而且具有所述负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负极伸出部,
第1夹持件设置成将所述正极伸出部和所述负极伸出部中的任一者夹在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并使其集束,而且第1夹持件在第1板部的端部和第2板部的端部之间具有第1夹口,
利用第1夹持件集束后的所述正极伸出部或者所述负极伸出部具有通过将集电片以第1夹口处的第1板部的端部或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第1导电板具有通过将第1导电板弯折而形成的第2弯折部,
以第1导电板的局部与所述正极、所述负极、所述隔板及所述外装体重叠的方式设置第2弯折部,或者以第1导电板的局部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所包含的正极、负极、隔板及外装体重叠的方式设置第2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以第1导电板配置于第1夹持件和所述层叠构造之间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以第1夹持件配置于第1导电板和所述层叠构造之间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
第1导电板具有通过将第1导电板弯折而形成的第2弯折部,
第1夹持件具有连接第1板部和第2板部的背板部,
通过将第1导电板以第1板部与所述背板部之间的角部、或第2板部与所述背板部之间的角部、或者所述背板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2弯折部。
5.一种密闭型电池,其特征在于,
该密闭型电池包括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第1导电板、电解质、以及收纳所述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及所述电解质的外装体,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至少一个正极、至少一个负极及至少一个隔板相重叠的层叠构造,所述第1夹持件具有第1板部和第2板部,所述第1导电板接合于第1夹持件,
所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正极集电片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负极集电片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所述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正极伸出部,而且具有所述负极集电片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负极伸出部,
第1夹持件设置成将所述正极伸出部和所述负极伸出部中的任一者夹在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并使其集束,而且第1夹持件在第1板部的端部和第2板部的端部之间具有第1夹口,
利用第1夹持件集束后的所述正极伸出部或者所述负极伸出部具有通过将集电片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
以第1夹持件配置于第1导电板和所述层叠构造之间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
第1导电板具有通过将第1导电板弯折而形成的第2弯折部,
第1夹持件具有连接第1板部和第2板部的背板部,
通过将第1导电板以第1板部与所述背板部之间的角部、或第2板部与所述背板部之间的角部、或者所述背板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第2弯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堆叠型构造或者卷绕型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所述层叠构造具有设有所述正极伸出部的第1侧面和设有所述负极伸出部的第2侧面,
以第1板部或第2板部沿着所述层叠构造的第1侧面或第2侧面配置的方式设置第1弯折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由第1夹持件夹持的所述正极伸出部或所述负极伸出部配置成,与最远离所述层叠构造的集电片的端部相比,最接近所述层叠构造的集电片的端部距第1夹口较远。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第1夹持件设置成将所述正极伸出部夹在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并使所述正极伸出部集束,
所述正极伸出部具有通过将所述正极集电片以第1夹口处的第1板部的端部和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该密闭型电池还包括具有第3板部和第4板部的第2夹持件及接合于第2夹持件的第2导电板,
所述外装体收纳所述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第2夹持件及所述电解质,
第2夹持件设置成将所述负极伸出部夹在第3板部和第4板部之间并使所述负极伸出部集束,而且第2夹持件在第3板部的端部和第4板部的端部之间具有第2夹口,
所述负极伸出部具有通过将所述负极集电片以第2夹口处的第3板部的端部或第4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而形成的第3弯折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第2导电板具有通过将第2导电板弯折而形成的第4弯折部,
以第2导电板的局部与所述正极、所述负极、所述隔板及所述外装体重叠的方式设置第4弯折部,或者以第2导电板的局部与相邻的密闭型电池所包含的正极、负极、隔板及外装体重叠的方式设置第4弯折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所述外装体具有将层叠膜做成袋状的构造。
13.一种电池组,其中,
该电池组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电池,是多个密闭型电池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而成的。
14.一种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密闭型电池包括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第1导电板、电解质、以及收纳所述电极集合体、第1夹持件及所述电解质的外装体,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至少一个正极、至少一个负极及至少一个隔板相重叠的层叠构造,所述第1夹持件具有第1板部和第2板部,所述第1导电板接合于第1夹持件,其中,
所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正极集电片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片和设于所述负极集电片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电极集合体具有所述正极集电片的一部分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正极伸出部,而且具有所述负极集电片的一部分重叠地从所述层叠构造伸出的负极伸出部,
第1夹持件设置成将所述正极伸出部和所述负极伸出部中的任一者夹在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并使其集束,而且第1夹持件在第1板部的端部和第2板部的端部之间具有第1夹口,
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通过将利用第1夹持件集束后的所述正极伸出部或所述负极伸出部以第1夹口处的第1板部的端部或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弯折,从而形成第1弯折部。
CN201880050317.2A 2017-08-03 2018-07-23 密闭型电池、电池组及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09989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0767 2017-08-03
JP2017-150767 2017-08-03
PCT/JP2018/027531 WO2019026672A1 (ja) 2017-08-03 2018-07-23 密閉型電池、組電池及び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8914A true CN110998914A (zh) 2020-04-10

Family

ID=6523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0317.2A Pending CN110998914A (zh) 2017-08-03 2018-07-23 密闭型电池、电池组及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58069A1 (zh)
EP (1) EP3664190A4 (zh)
JP (1) JP7108319B2 (zh)
CN (1) CN110998914A (zh)
WO (1) WO20190266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28857A1 (en) * 2019-10-04 2022-10-13 Redflow R&D Pty Ltd Welded flowing electrolyte battery cell stack
US20210217999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Techtronic Cordless Gp Batteries providing high power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250A (zh) * 2006-02-22 2007-08-29 株式会社东芝 非水电解质电池、电池组和汽车
CN102386437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层叠式电池
CN105917512A (zh) * 2014-01-29 2016-08-31 株式会社东芝 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WO2016147955A1 (ja) * 2015-03-13 2016-09-22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9820B2 (ja) * 2006-03-13 2013-03-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
KR101101046B1 (ko) * 2009-12-01 2011-12-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극 조립체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이차 전지
JP5844052B2 (ja) 2011-02-04 2016-01-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式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26639B2 (ja) 2011-11-14 2014-02-26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03713B2 (ja) * 2012-02-08 2015-11-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及び車両
JP5974622B2 (ja) 2012-05-14 2016-08-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集合体
JP5966695B2 (ja) * 2012-07-05 2016-08-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JP5985993B2 (ja) 2013-01-10 2016-09-0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74013B2 (ja) * 2014-05-27 2018-02-0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JP6274034B2 (ja) * 2014-06-30 2018-02-0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EP3232495B1 (en) * 2014-12-11 2022-03-16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ower storage element
KR20170134453A (ko) 2015-03-30 2017-12-06 에리 파워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밀폐형 전지 및 조립전지
WO2017038044A1 (ja) 2015-08-31 2017-03-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JP6697323B2 (ja) * 2016-05-24 2020-05-20 株式会社エンビジョンAescジャパン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6672208B2 (ja) * 2017-03-17 2020-03-25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250A (zh) * 2006-02-22 2007-08-29 株式会社东芝 非水电解质电池、电池组和汽车
CN102386437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层叠式电池
CN105917512A (zh) * 2014-01-29 2016-08-31 株式会社东芝 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WO2016147955A1 (ja) * 2015-03-13 2016-09-22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08319B2 (ja) 2022-07-28
EP3664190A4 (en) 2021-04-28
WO2019026672A1 (ja) 2019-02-07
EP3664190A1 (en) 2020-06-10
US20200358069A1 (en) 2020-11-12
JPWO2019026672A1 (ja) 2020-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8418B (zh) 電池組及電池組的製造方法
US10115937B2 (en) Battery including branched current collector sections
JP5558265B2 (ja) 電池
US8815426B2 (en) Prismatic sealed secondary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497922B2 (en) Pouch battery and assembled battery
US10199616B2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cell frames coupled to each other
EP3316349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chemical device
US11522227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comb-type electrode
US20150111095A1 (en) Lithium-Ion Battery
WO2014141640A1 (ja) ラミネート外装電池
US10158107B2 (en) Battery comprising insulative films
JP7108319B2 (ja) 密閉型電池、組電池及び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US20200251783A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2899769A1 (en) Pouch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JP6727853B2 (ja) 二次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車両
JP5119615B2 (ja) 二次電池及び組電池
CN113437445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US20220255136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5177989B2 (ja)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組電池
JP2015222633A (ja) 蓄電素子
JP2024035862A (ja) 二次電池
CN114156489A (zh) 电池
JP2020102418A (ja) 二次電池用極板群の製造方法、二次電池用極板群、及び二次電池
JP2019212412A (ja) 積層型極板群、二次電池、及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