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3950B -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3950B
CN110993950B CN201911311451.6A CN201911311451A CN110993950B CN 110993950 B CN110993950 B CN 110993950B CN 201911311451 A CN201911311451 A CN 201911311451A CN 110993950 B CN110993950 B CN 110993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hell structure
cathode material
material according
structure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14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3950A (zh
Inventor
王强
侯桃丽
乔亚非
杨子锐
胡哲
刘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14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3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3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3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3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3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01G53/44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80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包括碳包覆层,以及位于所述碳包覆层内的活性材料核,所述活性材料核的个数为至少2个。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为核壳结构,能够将材料完全包覆,形成三维立体结构,能够缓解材料脱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导致的结构坍塌;而且至少2个以上的活性材料核构成的球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间能够容纳较多的电解液,提高了保液能力,同时也具有高导电和高机械强度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被广泛的开发利用,已经迅速占领了小型便携式电子消费品市场,也正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目前锂电池正极材料常用的包覆碳的方式是先将前驱体与锂和碳混合,球磨搅拌均匀后置于气氛炉中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烧结合成,这种方法为非原位包覆方式,不能很好的将材料完全包覆,甚至不能包覆在材料表面,缺陷较多。
CN109244418A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包覆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的包覆层,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三元正极材料,所述包覆层为经过预处理的PEDOT:SS。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经过预处理的PEDOT:PSS与三元正极材料混合,得到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所述方法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不稳定。
CN106784837A公开了一种氧化铝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正极材料的氢氧化物前驱体加水搅拌,得正极材料前驱体浆液;(2)将偏铝酸钠溶解于水中,得铝盐溶液;(3)将正极材料前驱体浆液加入铝盐溶液中,搅拌,通入CO2,得氢氧化铝包覆的正极材料前驱体;(4)将氢氧化铝包覆的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浆料过滤、洗涤、烘干,得氢氧化铝包覆的正极材料前驱体粉末;(5)将氢氧化铝包覆的正极材料前驱体粉末与锂盐混合,得混合粉末;(6)将混合粉末热处理,得氧化铝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所述方法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不稳定。
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结构稳定,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能够展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能够将正极材料完全包覆,形成三维立体结构,能够缓解材料脱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导致的结构坍塌;而且球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间能够容纳较多的电解液,提高了保液能力,同时也具有高导电和高机械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包括碳包覆层,以及位于所述碳包覆层内的活性材料核,所述活性材料核的个数为至少2个。例如3个、5个、8个、10个、15个或20个等。
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为核壳结构,能够将材料完全包覆,形成三维立体结构,能够缓解材料脱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导致的结构坍塌;而且至少2个以上的活性材料核构成的球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间能够容纳较多的电解液,提高了保液能力,同时也具有高导电和高机械强度。
优选地,所述活性材料核的个数为3~8个,例如4个、5个、6个或7个等。
优选地,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的直径为200~500nm,例如250nm、280nm、300nm、320nm、350nm、380nm、400nm、450nm或480nm等。
优选地,所述碳包覆层的厚度为5~50nm,例如10nm、15nm、20nm、25nm、30nm、35nm、40nm或45nm等。
优选地,所述活性材料核的组成包括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或钴酸锂。
优选地,所述活性材料核的直径为30~200nm,例如50nm、80nm、100nm、120nm、140nm、150nm、160nm、180nm或190nm等。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如目的之一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碳源、金属盐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材料;
(2)将所述混合材料、表面活性剂和碱性试剂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反应前驱体;
(3)将所述反应前驱体与锂源混合,烧结,得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
本发明混合材料中的金属盐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加碱性试剂调节pH值使金属处于沉淀析出的临界点,加入表面活性剂,氢氧化物与碳化合物形成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结合,在烘箱中,调节温度,氢氧化物逐渐析出,碳化合物沿着晶体表面生长,形成核壳结构的前驱体,煅烧后得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源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3~5),优选为1:(1~3),例如1:0.5、1:1、1:1.5、1:2、1:2.5、1:3、1:3.5、1:4或1:4.5等。
本发明所述碳源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3~5),摩尔比过大,外壳生长过大;质量比过小,碳层厚度较薄,发生破碎。本发明只有控制碳源和金属盐的摩尔比在本发明范围内,特别是在1:(1~3)范围内,并与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相配合,才会形成3~8个活性材料核,达到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源为葡萄糖。
优选地,步骤(1)所述金属盐包括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
优选地,步骤(1)所述碳源与水的质量比为(5~10):100,例如5.2:100、5.5:100、6:100、6.5:100、6.8:100、7:100、7.5:100、8:100、8.5:100、9:100或9.5:100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材料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8~12):1,例如8.2:1、8.5:1、9:1、9.5:1、9.8:1、10:1、10.5:1、10.8:1、11:1、11.2:1或11.5:1等。
本发明所述混合材料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8~12):1,质量比过大,在氢氧化物刚形成的时候,碳化合物沿着小颗粒生长,导致氢氧化物颗粒不能充分长大;质量比过小,不能在氢氧化物颗粒表面生长或者生长不充分。
优选地,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柠檬酸三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2)所述碱性试剂为氨水。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材料、表面活性剂和碱性试剂混合后,得到的材料pH值为10.5~11.5,例如10.6、10.7、10.8、10.9、11、11.1、11.2、11.3或11.4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升过程为:将温度由室温升至第一温度,在第一温度下保温,然后升至第二温度,在第二温度下保温。
在第一温度下保温,氢氧化物在该温度条件下析出长大,形成多个成核中心,然后升至第二温度,葡萄糖在该温度条件下生成碳链,通过表面活性剂敷在氢氧化物表面并生长,形成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为50℃~100℃,例如55℃、60℃、65℃、70℃、75℃、80℃、85℃、90℃或95℃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为2h~24h,例如3h、5h、6h、8h、10h、13h、14h、15h、16h、18h、20h、21h或22h等。
优选地,所述第二温度为150℃~240℃,例如160℃、170℃、180℃、190℃、200℃、210℃、220℃或230℃等。
优选地,所述第二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为2h~24h,例如3h、5h、6h、8h、10h、13h、14h、15h、16h、18h、20h、21h或22h等。
优选地,步骤(3)所述反应前驱体与锂源的摩尔比为1:(1.02~1.12),例如1:1.03、1:1.04、1:1.05、1:1.06、1:1.07、1:1.08、1:1.1或1:1.11等。
本发明所述反应前驱体与锂源的摩尔比为1:(1.02~1.12),摩尔比过小,活性物质表面残锂过多(残碱过高);摩尔比过大,活性物质发挥的克容量偏低。
优选地,步骤(3)所述锂源包括碳酸锂和/或氢氧化锂。
优选地,步骤(3)所述混合为球磨混合,优选湿法球磨。
优选地,所述湿法球磨过程中的介质为有机溶剂,优选为乙醇。
优选地,所述烧结的气氛为氩气。
优选地,所述烧结的温度为850~950℃,例如860℃、870℃、880℃、890℃、900℃、910℃、920℃、930℃或940℃等。
优选地,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0~14h,例如10.5h、11h、11.5h、12h、12.5h、13h或13.5h等。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碳源、金属盐和水混合,所述碳源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1~3),所述碳源与水的质量比为(5~10):100,得到混合材料;
(2)将所述混合材料、表面活性剂和碱性试剂混合,所述混合材料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8~12):1,混合后得到的材料pH值为10.5~11.5,进行水热反应,将温度由室温升至50℃~100℃,保温2h~24h,然后升至150℃~240℃,保温2h~24h,得到反应前驱体;
(3)将所述反应前驱体与锂源混合,所述反应前驱体与锂源的摩尔比为1:(1.02~1.12),气氛为氩气下,温度850~950℃烧结10~14h时间,得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目的之一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能够将材料完全包覆,形成三维立体结构,能够缓解材料脱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导致的结构坍塌;同时,本发明通过控制原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制备过程的相关参数,使得到的材料不仅具有核壳结构,而且具有至少2个的活性材料核,进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2)本发明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为球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间,能够容纳较多的电解液,提高了保液能力,同时也具有高导电和高机械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1)将葡萄糖、金属盐(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摩尔比为8:1:1)和水混合,所述葡萄糖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1.4,所述葡萄糖与水的质量比为8:100,得到混合材料;
(2)将所述混合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氨水混合,所述混合材料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0:1,混合后得到的材料pH值为11,进行水热反应,将温度由室温升至80℃,保温10h,然后升至180℃,保温10h,得到反应前驱体;
(3)将所述反应前驱体与氢氧化锂混合,所述反应前驱体与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1.05,气氛为氩气下,温度900℃烧结12h时间,得到直径为300nm,碳包覆层的厚度为30nm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中活性材料核的个数为4个,平均直径为60nm。
实施例2
(1)将葡萄糖、金属盐(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摩尔比为8:1:1)和水混合,所述葡萄糖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2,所述葡萄糖与水的质量比为5:100,得到混合材料;
(2)将所述混合材料、柠檬酸和氨水混合,所述混合材料和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2:1,混合后得到的材料pH值为10.5(采用氨水调节),进行水热反应,将温度由室温升至100℃,保温5h,然后升至240℃,保温4h,得到反应前驱体;
(3)将所述反应前驱体与氢氧化锂混合,所述反应前驱体与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1.08,气氛为氩气下,温度850℃烧结14h时间,得到直径为350nm,碳包覆层的厚度为20nm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中活性材料核的个数为3个,平均直径为100nm。
实施例3
(1)将葡萄糖、金属盐(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摩尔比为8:1:1)和水混合,所述葡萄糖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1,所述葡萄糖与水的质量比为10:100,得到混合材料;
(2)将所述混合材料、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氨水混合,所述混合材料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比为8:1,混合后得到的材料pH值为11.5(采用氨水调节),进行水热反应,将温度由室温升至60℃,保温18h,然后升至160℃,保温8h,得到反应前驱体;
(3)将所述反应前驱体与氢氧化锂混合,所述反应前驱体与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1.1,气氛为氩气下,温度950℃烧结10h时间,得到直径为400nm,碳包覆层的厚度为40nm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中活性材料核的个数为6个,平均直径为30nm。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所述葡萄糖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3。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所述葡萄糖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5。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所述葡萄糖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2。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所述葡萄糖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6。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所述水热反应为:将温度由室温升至180℃,保温10h(与实施例1采用相同的升温速率),形成单核包覆结构。
性能测试:
将本发明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
按照负极活性物质(人造石墨):导电炭黑:硅基负极粘结剂=90:7:3的质量比混合,以去水为溶剂混浆后涂布于铜箔上,经过90℃真空干燥后,得到负极极片;按照正极材料:导电炭黑:粘结剂PVDF=90:5:5的质量比混合,以去NMP为溶剂混浆后涂布于铝箔上,经过90℃真空干燥得到正极极片;然后将所述负极极片、正极极片、电解液(1mol/L的LiPF6,EC:EMC=1:1)和隔膜组装成电池。
将得到的电池在25±2℃环境下,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NEWARE BTS-5V/10mA型充放电测试仪上进行充放电测试,充放电电压为4.2~2.5V,电流密度为40mA/g,分别测试首周充电比容量、首周效率和100周循环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324630550000091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得到的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6-7相对于实施例1电化学性能较差,因为实施例6中葡萄糖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0.2,金属盐含量过少,外层碳壳生长过大,影响材料的比容量;实施例7中葡萄糖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6,金属盐含量过多,得到的碳层厚度较薄,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易发生破碎,进而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对比例1相对于实施例1电化学性能较差,因为对比例1中水热反应没有进行两段升温,没有充足的时间形成多个成核中心并长大,因此其为单核结构(只有一个活性材料核),单核结构对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升作用较小。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包括碳包覆层,以及位于所述碳包覆层内的活性材料核,所述活性材料核的个数为至少2个;
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采用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碳源、金属盐和水混合,所述碳源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1~3),所述碳源与水的质量比为(5~10):100,得到混合材料;其中,所述碳源为葡萄糖;
(2)将所述混合材料、表面活性剂和碱性试剂混合,所述混合材料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8~12):1,混合后得到的溶液pH值为10.5~11.5,进行水热反应,将温度由室温升至50~100℃,保温2~24h,然后升至150~240℃,保温2~24h,得到反应前驱体;其中,所述碱性试剂为氨水;
(3)将所述反应前驱体与锂源混合,所述反应前驱体与锂源的摩尔比为1:(1.02~1.12),气氛为氩气下,在850~950℃烧结10~14h,得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核的个数为3~8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正极材料的直径为200~5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层的厚度为5~5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核的组成包括三元材料或钴酸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核的直径为30~20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金属盐包括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柠檬酸三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锂源包括碳酸锂和/或氢氧化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混合为球磨混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混合为湿法球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球磨过程中的介质为有机溶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球磨过程中的介质为乙醇。
14.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核壳结构正极材料。
CN201911311451.6A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Active CN110993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1451.6A CN110993950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1451.6A CN110993950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3950A CN110993950A (zh) 2020-04-10
CN110993950B true CN110993950B (zh) 2021-05-28

Family

ID=7009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1451.6A Active CN110993950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39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0306B (zh) * 2022-06-29 2024-03-26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正极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263B (zh) * 2011-06-15 2013-09-04 中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盐系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285086A1 (en) * 2013-11-08 2016-09-29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ode material, electrode material and vehicle comprising a battery including such an electrode material
CN104091943B (zh) * 2014-07-08 2016-06-01 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功率锂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55565B (zh) * 2016-04-08 2018-01-09 苏州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69032A (zh) * 2016-11-17 2017-08-18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空心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3950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2589B (zh) 碳包覆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9244427B (zh) 碳包覆硫化锌负载石墨烯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0474044A (zh) 一种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229498B (zh) 一种适用于水系金属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33126B (zh) 一种镍钴锰酸锂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
WO2022048346A1 (zh) 五氧化二钒/rGO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3937286B (zh) 一种包覆改性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N114735762A (zh) 一种高振实密度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32981A (zh) 一种二元掺杂的铁基氟磷酸盐钠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0577A (zh) 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
CN116199274A (zh) 一种多孔空心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0893A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框架基高镍三元锂电池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9671937B (zh) 一种过渡型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13582254B (zh) 一种层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0668505A (zh) 含钴二维手风琴状纳米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52056B (zh) 一种富锂锰基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93950B (zh)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7204424B (zh) 一种富锂锰基层状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67231A (zh) 一种LiNixCoyMnl-x-yO2/Li2O·B2O3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7247029A (zh) 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的镍基双金属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CN108242539B (zh) 一种锰铬二元金属氧化物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85815B (zh) 一种掺杂磷钼酸的镍锌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13314714A (zh) 一种双金属硒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38248B (zh) 一种多孔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多孔三元材料以及半电池
CN109037607B (zh) 一种包覆锰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4

Address after: 448000 No. 68, Jingnan Avenue, Duodao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bei EVE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No. 38 Huifeng seven road, Zhongkai hi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EVE ENER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