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34C -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34C
CN1109934C CN98117409A CN98117409A CN1109934C CN 1109934 C CN1109934 C CN 1109934C CN 98117409 A CN98117409 A CN 98117409A CN 98117409 A CN98117409 A CN 98117409A CN 1109934 C CN1109934 C CN 110993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elevoping cartridge
toner
developer roll
development bi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17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5459A (zh
Inventor
横森干词
三浦幸次
菅野一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205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5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6Details of unit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显影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盒,它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上述显影盒包括:一个盒架;一个用于显影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辊;一个用于容纳上述显影辊显影所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分;一个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主机上时用于接收来自设备主机的、驱动显影辊转动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中该驱动力接收元件从设置在上述盒架的一纵向端部的一部分露出;一个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主机上时用于接受设备主机施加到显影辊上的显影偏压的显影偏压触点;其中当沿显影辊的纵向从有显影偏压触点的盒架这部分的外侧看时,显影偏压触点在转动中心距连接显影辊的转动中心和驱动力接收元件的转动中心的连线140度-175度的区域内。

Description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当用电摄影成像法在记录介质上成像时,用于显影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盒,以及一种利用该显影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这里,电摄影成像设备指的是一种用电摄影成像法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设备。它包括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方式打印机(例如发光二极管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电摄影传真机和电摄影文字处理机等等。
背景技术
这里,显影盒是一种包括作为一个单元的用调色剂显影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显影元件和用于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分的盒,上述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
传统的用电摄影法形成彩色图像的成像设备的结构包括一个转动型选择机构(显影转盘或转动架),其上设置了装有不同颜色显影剂(调色剂)的多个显影盒。容纳适当彩色显影剂的显影盒设置在感光鼓的对面,用其中的显影剂显影图像,然后将显影后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通过为每个颜色进行显影和转印而形成彩色图像。这种方法已经有人提出。在这种成像设备中,显影盒作为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使用者可更换显影盒。这样做便于维修成像设备的主机。
当将显影盒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在预定位置沿显影辊转动的轴向方向,将显影盒插入成像设备的主机,由此可减少安装和拆卸显影盒时主机的打开区域。
在上述这种结构中,需要在与感光鼓相对的位置处驱动显影盒。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要将驱动传动齿轮稳固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并将它与显影盒上的驱动力接受元件相连,从而当显影盒移动到与感光鼓相对的位置上时传递驱动力。
这种显影盒由一个支承显影元件如显影辊或施加辊的显影框架和一个容纳调色剂并与显影框架(显影盒框架结构)相连的调色剂框架组成,于是可使显影盒的尺寸很小。
显影盒上设置有一个快门,用于当显影盒伸出成像设备的主机时,罩住显影辊,并且当显影盒被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露出一部分显影辊(露出部分)。还设置了一个当快门关闭时,使快门和显影盒框架之间密封的柔性密封元件。
这种显影盒还设置有调色剂剩余量探测机构,用于探测容纳在其中的调色剂的剩余量。
当将显影盒安装到显影转盘上时,为了建立给显影辊提供显影偏压的电路,在显影盒和显影转盘上设置了多个触点,这些触点可相互接触。
不管其中调色剂的颜色怎样,这种显影盒都有相同的结构和尺寸,而且为了将显影盒正确地定位在显影转盘上,显影盒设有表示颜色的信息。
为了在显影盒开始使用之前,向显影元件提供容纳在调色剂容纳部分中的调色剂,显影盒上设置有调色剂封条,用于在使用开始之前,将显影元件和调色剂容纳部分密封地隔离开,在使用时,用户可拉出调色剂封条。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盒和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上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当将显影盒安装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可保证显影盒与成像设备主机之间的电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盒和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上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当将显影盒安装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可保证给显影盒提供显影偏压。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盒和可使用该显影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当将显影盒安装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可保证显影盒的显影偏压触点与主机的触点相接触,以便提供偏压。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上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当从有显影偏压触点的盒架的这一部分外侧看时,显影偏压触点在转动中心处于距显影辊转动中心与驱动力接收元件转动中心的连线140度-175度的范围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影盒,用于使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该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上述显影盒包括:一个盒架;一个用于使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一个用于容纳上述显影辊显影所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分;一个驱动力接收元件,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该驱动力接收元件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机的、驱动上述显影辊转动的驱动力,其中该驱动力接收元件从上述盒架的一纵向端部露出;一个显影偏压触点,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用于接受成像设备主机施加到上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偏压;其特征在于,当沿显影辊的纵向,从有上述显影偏压触点的盒架部分的外侧看时,显影偏压触点的至少一部分沿逆时针方向处于距连接上述显影辊转动中心和驱动力接收元件转动中心的连线140度-175度的区域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上,包括:a、电摄影感光元件;b、用于安装显影盒的安装部件,包括:盒架;一个用于使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一个驱动力接收元件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机的、驱动上述显影辊转动的驱动力,其中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从上述盒架的一纵向端部露出;一个显影偏压触点,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用于接受所述电摄影成像设备主机施加到上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偏压,其中上述显影偏压触点在靠近上述显影辊的一纵向端的上述盒架的一部分处露出;以及其中当沿上述显影辊的纵向,从带有上述显影偏压触点的上述盒架的这部分的外侧看时,显影偏压触点的至少一部分处在距连接上述显影辊转动中心和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转动中心的连线140度-175度的区域内;c、一个用于向上述安装在安装部件上的显影盒的显影偏压触点施加显影偏压的主机显影偏压触点;以及d、用于供给记录材料的供给部件。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下列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显然。
图1是电摄影成像设备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转动单元的剖视图。
图3是转动单元的剖视图。
图4是彩色显影盒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黑显影盒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当快门打开时,显影盒的透视图。
图7是当快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显影盒的透视图。
图8是当快门部分拆下后,显影盒的展开透视图。
图9是当快门关闭时,显影盒非驱动侧的侧视图。
图10是当快门关闭时,显影盒驱动侧的侧视图。
图11是当快门打开时,显影盒非驱动侧的侧视图。
图12是当快门打开时,显影盒驱动侧的侧视图。
图13是安装有部分转动单元的显影盒非驱动侧的透视图。
图14是安装有部分转动单元的显影盒驱动侧的透视图。
图15是说明将显影盒安装到转动单元上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16是说明将显影盒安装到转动单元上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17是说明将显影盒安装到转动单元上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18是说明将显影盒安装到转动单元上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19是说明将显影盒安装到转动单元上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20是说明显影盒导向件和定位件之间关系的侧视图。
图21是驱动装置的顶视图。
图22是显影盒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23是显示显影盒驱动件优选结构的侧视图。
图24是显示显影盒驱动件优选结构的侧视图。
图25是快门的透视图。
图26是说明显影盒转动单元安装情况的顶部平面图。
图27是显影元件支承框架的透视图。
图28是显影元件支承框架的侧视图。
图29是显影元件支承框架一端的透视图。
图30是显示调色剂框架的视图,其中(a)是调色剂框架的透视图,(b)是调色剂框架的剖视图。
图31是调色剂框架的水平剖视图。
图32是从底部倾斜看,显影盒非驱动侧的透视图。
图33是显影盒一纵向端部的侧视图。
图34是显影盒连接框架部分的透视图。
图35是非驱动侧盖的透视图。
图36是调色剂剩余量探测机构的透视图。
图37是图36的调色剂剩余量探测机构的部分放大图。
图38是快门关闭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39是驱动侧盖的侧视图。
图40是显影盒快门被除去端的前视图。
图41是驱动侧盖内部的透视图。
图42是沿图39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3((a),(b),(c),(d))显影盒识别机构的顶部平面示意图。
图44是显影盒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45是显影盒框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显影盒的优选实施例,以及与这种显影盒相配的电摄影成像设备(下文称作成像设备)。
在下面的描述中,“纵向”指的是基本上垂直于记录介质的传输方向的方向,且它基本上平行于被传输的记录介质的表面。
实施例1
首先,参照图1-9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3是描述本发明成像设备结构的示意图;图4-5是显影盒的剖视图;图6-7是显影盒的透视图;图8-14是描述显影盒结构的示意图。应当注意,在图2、3和15-19中,虚线用作假想线。
在描述本发明时,首先先要描述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然后再描述显影盒的结构。
(成像设备)
首先,根据该实施例描述成像设备的一般结构。图1是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侧视图,它是一个典型的采用电摄影法形成彩色图像的成像设备。在这种设备中,充电部件2给电摄影感光元件1(下文称作感光鼓)的圆周表面均匀地充电,电摄影感光元件1是以预定的恒定速度转动的鼓形物。然后,用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从曝光部件3投射到感光鼓1的充电圆周表面上。结果,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了潜像。用四个显影盒Dm、Dc、Dy和Db中的一个显影盒显影潜像,这四个显影盒集中用字母D表示。将感光鼓1上的显影图像以重叠的方式顺序地转印到带形中间转印单元4上。结果,在中间转印单元4上形成了全色图像。然后,将全色图像通过转印部件6转印到由输纸部件5自记录介质供给部分供给的记录介质(如记录纸、投影片等类似物)上。此后,记录介质P被输送到定影部件7,它将全色图像永久地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然后将记录介质P排放到位于成像设备顶侧上的排纸部分8。
下面更具体地描述成像设备各个部分的结构。
感光鼓1是处理盒U的主要部分,它支承在清洁部件9的盒状框架9a上,清洁部件9用于在由显影剂(下文称作“调色剂”)构成的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4上之后,除去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处理盒U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当感光鼓1的使用寿命结束时,普通用户可自己更换处理盒。
感光鼓1包括一个直径大约50mm的铝圆柱体,在铝圆柱体的圆周表面上覆盖有一层有机光敏材料。感光鼓1可旋转地支承在清洁部件9的盒形框架9a上,框架9a兼作感光鼓1的鼓座。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用于刮掉残留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刮板9b和充电部件2。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感光鼓1、清洁部件9和充电部件2整体地构成一个卡盒,即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主机30上的处理盒U。
感光鼓1受到从发动机24M(图21)传给感光鼓1的驱动力,与成像操作协调地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充电部件2是采用所谓的接触式充电法的充电部件。因而,通过给一个作为充电元件的导电充电辊提供电压,可使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均匀充电,充电辊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相接触并可转动。
曝光部件3为充电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曝光。更具体地说,当将图像信号传送给未示出的激光二极管时,二极管将用图像信号调制后的成像光投射到多面镜3a上,通过扫描电动机3b,使多面镜3a高速旋转。经多面镜3a偏转的成像光穿过成像透镜3c投射,并由偏转镜3d偏转,然后有选择地曝光以预定的恒定速度转动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结果,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了静电潜像。
通过显影盒D(显影装置)将潜像显影成特定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下文将描述显影盒D的结构。
将由显影盒D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4上。中间转印单元4作为第二载像部件,是将多个已转印(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4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全部转印(第二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单元。中间转印单元4包括一个沿箭头R4方向运行的中间转印带4a。在该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4a是一个周长大约440mm的环形带,它悬跨在三个辊:驱动辊4b、第二转印辊4c和从动辊4d的周围。中间转印单元4还包括一个占据两个位置的压辊4j,一个位置是压辊4j使中间转印带4a压在感光鼓1上,另一个位置是压辊4j使中间转印带4a与感光鼓1之间留有很小的间距。通过转动驱动辊4b,中间转印带4a沿箭头R4的方向运行。此外,中间转印单元4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中间转印带4a的环路外侧预定位置上的清洁单元4e。清洁单元4e与中间转印带4a的外表面相接触,或者可从中间转印带4a移开。在将中间转印带4a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全部转印(第二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之后,清洁单元4e除去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a上的废调色剂。清洁单元4e包括一个与中间转印带4a相接触的充电辊4f,用于给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a上的调色剂充以与在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过程中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电荷。相反极性的充电调色剂静电吸附在感光鼓1上,然后被清洁感光鼓1的清洁装置回收。下文将对清洁装置9进行描述。清洁中间转印带4a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静电清洁法;还可以采用使用刮板或毛刷的机械法,以及将静电法与机械法相结合等等方法。
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4上之后,用清洁部件9除去残留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用清洁刮板9b将调色剂刮到调色剂贮存室9c中,作为清洁部件的清洁刮板9b应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相接触。被刮进调色剂贮存室9c的调色剂收集在其中。调色剂贮存室9c构成了清洁部件9的框架9a的一部分,其容积要足够大,使得在感光鼓1的使用寿命结束之前,调色剂不会充满该调色剂贮存室。这样,当感光鼓1的使用寿命结束时,通过更换处理盒,一次全部处理调色剂贮存室9c中的调色剂。
在该实施例中,把用叠加方式已经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4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转印部件由作为图像转印元件的转印辊6构成。转印辊6包括一个金属轴和一层包在金属轴圆周表面上的具有中间范围电阻的泡沫弹性材料层。在图1中它可沿垂直方向移动。
当将四种彩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4上时,也就是说当中间转印单元多次转动时,转印辊6位于离开中间转印单元4的由图1中实线所示的底部位置,使得调色剂图像不会受到转印辊6的干扰。
在用重叠法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单元4上之后,即,在中间转印单元4上形成了全色调色剂图像之后,通过未示出的凸轮,与将全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时间同步地使转印辊6移动到由图1中的虚线所示的顶部位置。当转印辊6移动到顶部位置时,它会挤压中间转印单元4,由此将记录介质P夹在转印辊6和中间转印单元4之间。在使转印辊6移动到顶部位置的同时,给转印辊6施加一个偏压,结果,使中间转印单元4上的全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参见图1,输送记录介质P的输纸部件5包括:一个贮存多张记录介质P的供纸盒5a;一个搓纸辊5b;一个用于防止同时供给两张或更多张记录介质P的供纸辊5c1和阻滞辊5c2的联合机构;一对输纸辊5d;一对定位辊5e;一对排放辊5f和一个输纸导向器5g。
在成像过程中,搓纸辊5b根据成像操作被驱动转动时,按顺序地输出供纸盒5a中的记录介质P。离开供纸盒5a的记录介质P受到输纸导向器5g的引导,然后通过一对输纸辊5d被进一步地输送到一对定位辊5e。根据预定的转动图像时序启动定位辊5e,该时序包括使定位辊对5e停止以将记录介质P夹持在等待或静止状态的时期,和使定位辊对5e转动以将记录介质P输送到中间转印单元4的时期,由此使得在接下来的工序,即转印工序中,全色图像和记录介质P能严格对齐。然后,利用转印部件将全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将带有转印的全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送到定影部件7,通过它定影全色调色剂图像。定影部件7包括一个给记录介质P供热的定影辊7a,以及一个将记录介质P压在定影辊7a上的压辊7b。定影辊7a和压辊7b都是中空的,其内有加热器。它们都可被驱动转动。通过在传送记录介质P时加热和挤压记录介质P,可将全色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
此后,其上定影有全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被构成输纸部件的排放辊对5f送入排纸部分8。
(显影盒-显影装置)
下面描述对感光鼓1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盒的结构。
为了形成全彩色图像,在该实施例中,成像设备有四个显影盒D(Dm、Dc、Dy和Db),用于四种颜色的显影:品红、青、黄和黑。参见图1-3,显影盒D可拆卸地安装在围绕中心轴10转动的转动单元11上。在成像过程中,支承在转动单元11上的显影盒D围绕中心轴10转动。当装有将立即被使用的彩色调色剂的显影盒D到达其正面面向感光鼓1的位置上时,也就是说,在显影盒D和感光鼓1之间留有很小的间距(大约300μm)的位置上时,转动单元11停止转动。在该位置,将调色剂以反映出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的方式供给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以显影该潜像。
在成像过程中,对于中间转印单元4的每次转动,转动单元11也要转动一次,以便使装有品红调色剂的品红显影盒Dm、装有青调色剂的青显影盒Dc、装有黄调色剂的黄显影盒Dy以及装有黑调色剂的黑显影盒Db按照列出的同样顺序进行显影。应当注意,这里,黑色调色剂是磁性调色剂,而其它调色剂是非磁性调色剂。
图4显示的是停置在正面朝向感光鼓1的显影位置上的一个显影盒D(例如,黄显影盒Dy)。显影盒D包括一个作为图像显影构件也即调色剂运载构件的显影辊12,用于向感光鼓1供给调色剂;以及一个用于存放要供给显影辊12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分63a。显影盒D还包括一个盒架63和一个快门64。盒架63由多个子框架构成,并支承显影辊12。快门64盖住或露出盒架63中的开口。在调色剂存贮部分63a中,还设置有一个调色剂输送元件15。新制的显影盒D由一个调色剂封条27密封,以防止装在调色剂存贮部分63a中的调色剂泄漏。因此,在将新制的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中之前,操作者需要剥去调色剂封条27,以打开调色剂存贮部分63a,使得调色剂存贮部分63a中的调色剂能供给显影辊12。
通过接受来自成像设备主机30的驱动力,使调色剂输送元件15转动,将调色剂存贮部分63a中的调色剂输送给显影辊12。显影辊12是一个可转动的铝辊,并且使一个显影刮板16与显影辊12的圆周表面压触。由此,当显影辊12在图4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可在显影辊12的圆周表面上覆盖一层很薄的调色剂。当覆盖该调色剂时,可对其进行摩擦充电。
通过从成像设备的主机30给面朝感光鼓1的显影辊12施加显影偏压,该感光鼓1上已带有潜像,可在感光鼓1上形成反映感光鼓1上的潜像的调色剂图像。
当每一显影盒D移动到显影位置时,显影盒D中的显影辊12与设置在主机侧的高压电源和机械动力源相连。结果,有选择地给每一显影盒D施加特定的显影偏压,并将机械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12和类似部件,使其转动。
图4所示品红显影盒Dm、青显影盒Dc以及黄显影盒Dy的结构是相同的。所有这些颜色的显影盒Dm、Dc和Dy都有一个涂布辊19。在涂布辊19与显影辊12间的交界面,涂布辊19的圆周表面沿显影辊12的圆周表面移动的反方向移动。涂布辊19可转动地支承在盒架63的显影框架63A上。
图5所示的黑显影盒Db没有涂布辊。由于其自身的吸附力,以及设置在显影辊12内侧的磁铁(未示出)的磁力,黑色调色剂粘附在显影辊12上。通过与显影辊12的圆周表面相接触地放置的显影刮板16,调节粘附在显影辊12上的调色剂层的厚度。当通过显影刮板16调节调色剂层的厚度时,可使调色剂摩擦充电。如上所述,在显影盒Dm、Dc和Dy中,显影辊12不包含磁铁。这是因为,在该实施例中,黑色调色剂是磁性调色剂,而品红、青和黄调色剂是非磁性调色剂。
(显影盒在成像设备主机中的安装)
下面,描述用于将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主机30上的结构。参照图1、13和14,在成像设备主机30的预定位置,成像设备主机13设置有一个显影盒插口17,其宽度大于显影盒D的纵向尺寸。在插口17的边缘,可转动地连接着一个盖18,用于露出或盖住插口17。通常,用盖18盖住显影盒插口17。
成像设备的主机30设置有一个显影装置更换开关(未示出),当显影盒D由于调色剂用完需要更换时,按压该开关。当操作者按动开关时,转动单元11围绕中心轴10转动,由此支承起转动单元11,直到待更换的一个彩色显影盒到达显影盒插口17。
参照图14,当操作者打开盖18时,构成显影盒D的安装部件的导向器59露出。有四个导向器59设置在转动单元11的侧端,沿转动单元11的圆周方向等分该转动单元11。接下来,参照图6、7、8和10,显影盒D的快门64设置有一个导向部分70,当操作者将显影盒D插入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中时,它可沿导向器59滑动。这里应当注意,只在显影盒D的一个纵向端(显影辊12的轴向端)设置了导向部分70,因此,导向器59仅被设置在两个横向壁中的一个壁上,即转动单元11的纵向端横向壁11a上。横向壁11a和11e分别设有弧形肋59e和26a,显影盒D的纵向端壁设置有凸起63c和63g,用于分别接合在由弧形肋59e和26a围成的区间中。
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转动单元11上时,操作者可用手抓住显影盒D的手柄部分63e(图7),并沿垂直于显影辊12的纵向的方向使显影辊12面朝前方地将显影盒D插入转动单元11(在显影盒D安装完毕后,显影辊12面向它朝向感光鼓1的方向)。
此后,在显影盒D的快门64固定地锁住成像设备的主机30之后,操作者可围绕凸起63c和63g转动显影盒D。结果,使快门64打开,并使显影辊12从盒架63中直接露出,且面朝感光鼓1,等待着对图像进行显影。
转动单元11的另一侧壁11e设置有一个半球形的挤压元件26b,它被围在导向器26的弧形肋26a中,在将显影盒D安装到转动单元11中之后,挤压元件26b沿显影盒D的纵向弹性地挤压显影盒D(将显影盒D弹性地挤压向驱动力接受元件22)。更具体地说,挤压元件26b处在弹簧产生的纵向弹性压力的作用下。因此,显影盒D被弹性地压向传递驱动力的纵向端(显影盒D的)。换句话说,在将显影盒D安装到转动单元11(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中时,用显影盒D的驱动力接受元件侧作纵向参照点。
下面参照图8-12,更详细地描述显影盒D的结构。图8是当快门64及其快门64的组件拆下后,显影盒D的透视图。图9和图10是当快门关闭时,显影盒的两纵向端的侧视图。图11和图12是当快门打开时,显影盒的两纵向端的侧视图。
参照图8,显影盒D的盒架63带有一沿盒架63的纵向延伸的开口63b。将显影辊12以这样一种方式安装在盒架63上,以便穿过开口63b露出显影辊12。此外,盒架63设置有一个与盒架63整体地成形的凸起63c,该凸起大约从盒架63的纵向端壁63h的中心处向外突出。当将显影盒D插入成像设备主机30中时,该凸起63c用作导向器,当安装显影盒D,或从成像设备主机30上拆下显影盒D时,它还用作转动轴。凸起63c是圆柱形的,下文将要更详细地描述。
显影盒D设置有一个凸出部分63g,它被可拆地安装在盒架63的纵向端壁63i的大约中心处,即与壁63h对应的端壁,(图8显示的是已经从盒架63上拆下的凸出部分63g)。更具体地说,通过将凸出部分63g的锚接部分63g1插入穿过纵向端壁63i形成的孔(未示出),可将凸出部分63g连接在盒架63上。在锚接部分63g1的头部设置有一闩锁部分(未示出),通过使锚接部分63g1的闩锁部分接合盒架63,可将凸出部分63g安装在盒架63上。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转动单元11的显影盒腔中时,凸出部分63g的凸出部分63g2的另一端,即与锚接部分63g1相对的一端,与上述从转动单元11的纵向端壁11a上弹性伸出的挤压元件26b相接触。因此,显影盒D受到挤压元件26b的挤压,被压向显影盒D的纵向端壁63h(沿图8中箭头Q所示的方向)。换句话说,通过用显影盒D的纵向端壁63h,即显影盒D的驱动力接受侧作为参照点,可将显影盒D精确地放置在转动单元11(成像设备主机30)中。
显影辊12的两个纵向端都分别设有间隔环12a和12b。因此,当显影辊12处在显影位置时,间隔环由弹性压力施加元件25(见图24),或弹性挤压的压簧10b(见图3)的弹性压力或滑动元件10a,被挤压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结果,在显影辊12和感光鼓1之间可保持预定的间隙。
通过用小螺钉16b将显影刮板16的金属板16a安装在盒架63上,将由橡胶或类似物制成的显影刮板16安装在盒架63上。下文将要详细描述显影刮板16的结构。
锁定元件71安装在显影盒D的纵向端壁63h上(图8显示的是它与端壁63h分开的情况)。锁定元件71包括:一个与快门64的侧壁64e的锁定部分卡爪凹槽64t相接合的锁定部分71b;一个支承锁定部分71b的支承部分71a;以及将锁定元件71连接在盒架63的纵向端壁63h上的锚接部分71c和71d。标号63j1和63j2表示穿过壁63h的通孔,锚接部分71c和71d分别与这些孔接合。锁定元件71是用塑料材料模压成的单个部件。在将显影盒D插入转动单元11的显影盒腔中时,悬臂部分71g,即锁定元件71的一部分,会与成像设备主机30的实心凸起相接触。当进一步插入显影盒D时,支承部分71a会弹性弯曲,结果使锁定部分71b脱离锁定部分卡爪凹槽64t,也就是释放锁定的快门64。
接下来,参照图2、3、6、8、10和12,只在盒架63的纵向端壁63h上设置一个与显影盒D的一个纵向端相接触的半球形凸起63d。相应地,快门64设置有可与凸起63d相接合的孔64u,当显影盒D装在转动单元11中时,它处在与凸起63d对准的位置上。因而,当快门64处在关闭状态时,凸起63d与孔64u接合,因此,即使快门64从锁定元件71中释放出来,盒架63也不会产生不希望有的转动。
此外,纵向端壁63h和63i都设有姿态控制止挡63m(63m1、63m2),和分别从壁向外突出的弹簧接触部分63k(63k1、63k2)。
参照图9,标号73表示的是一个除去调色剂封条的把手,操作者可用它拉掉上述的调色剂封条27。
(快门〕
下面描述快门64。
参照图25,在快门64的两纵向端壁64e和64f上设有圆孔64a,它们分别与凸起63c和63b相接合,由此将快门64可转动地安装在盒架63上。接下来,参照图6和7,当快门64关闭时,开口63b被遮盖;显影辊12被快门64盖住。当显影盒D离开成像设备的主机30时,关闭快门64。由此,灰尘或类似物不会粘附到显影辊12上;显影辊12等不会被损坏;并且外来物不能进入显影盒D中。
锁定元件71的支承部分71a呈悬臂形,因此,通过在锁定元件71上设置一个槽71f,可使其弹性弯曲。悬臂形支承部分71a的基座端是锚接部分71c和71d所在的一端。锁定部分71b和锁定释放臂71g位于支承部分71a的延伸端部。锚接部分71c是沿显影盒的纵向延伸的圆柱体,它插接在孔63j1中。两个与锚接部分71c邻近的锚接部分71d有正方形的横截面,并沿显影盒D的纵向延伸。它们每一个都设有上述的锁定爪(未示出)。通过使锚接部分71d接合与孔63j1相邻的正方形孔63j2,锁定元件71可锁定盒架63的纵向端壁63h。
参照图12,当快门64打开时,锁定部分71b的尖端与弧形凸轮64n的边缘部分相接触,该凸轮与快门64的侧壁64e上的孔64a同心。当快门64关闭时,锁定部分71b接合快门64的凸轮边缘部分64n上的锁定部分卡爪凹槽64t,由此将快门64锁定在关闭状态,防止它被意外地打开。
当将显影盒D插入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中时,锁定部分71b会自动地从凹槽64t中释放出来,同时,打开快门64。
(显影盒的安装和拆卸)
接下来,参照图13-19,详细描述将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主机30上的安装过程,以及显影盒D在成像设备主机30中的定位过程。
首先,参照图14,在转动单元11的纵向端壁11a的朝内表面上设置有导向器59,它包括:一个位于倾斜的肋59a之间的插入部分59b,肋59a如此倾斜以致于其间的距离顶部大于底部;一个位于基本上平行的直肋59c之间的凸起引导部分59d;一个位于弧形肋59e之间的作为显影盒D的支承部分的凸起接纳部分59f;一个位于基本上平行的直肋59g之间的导向器接纳部分59h,直肋59g延伸自弧形肋59e。在纵向端壁11e的朝内表面,也就是与壁11a相对应的壁,设置有导向器26。
接下来,参照图13和14,当显影盒D位于转动单元11中时,支承转动单元11的中心轴10的每一纵向端与滑动元件10a装配在一起,滑动元件10a靠近转动单元11的纵向端凸缘11f的朝内表面11e(以及转动单元11的纵向端凸缘11g的朝内表面11a)。下面参见图15,滑动元件10a相对于穿过转动单元11的中心轴10的中心和弧形肋59e的中心的连线是对称的,并且可滑动地连接着导向部分10d,其横截面的中心线平行于上述连线。此外,滑动部分10a设置有平行于导向部分10d,也就是沿中心轴10的纵向延伸的孔10a1,其横截面是椭圆形的。在该孔10a1中,安装有固定在中心轴10上的销轴10c,由此滑动元件10a可处于两个位置:一个位置是滑动元件10a的弧形圆周面10e延续中心轴10a的圆周面,形成一个圆柱面,如图15所示;另一位置是滑动元件10a缩回,给中心轴10提供一个凹槽10f,其底部由滑动元件10a的弧形圆周面构成,如图18所示。在导向部分10d的下表面与滑动元件10a的内端之间,设置有一呈压缩状态的压簧10b。滑动元件10a的弧形圆周面10e的宽度(滑动元件弧形圆周面的一个直边相对于另一直边间的距离,用平行于图18的直线测量,且垂直于上述穿过中心轴10和弧形肋59e的中心的直线),要使得当显影盒D位于转动单元11中的显影盒腔时,显影盒D的姿态止挡63m(63m1、63m2)与滑动元件10a的弧形圆周面相接触。
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主机30上时,用户首先插入显影盒D,同时通过导向器59(见图15)的插入部分59b,引导滑动导向部分70和快门64的凸起63c。
如图16所示,当进一步插入显影盒D时,位于显影盒D的一纵向端上的凸起63c进入直肋59c之间的凸起引导部分59d的直线部分。凸起63c包括一其周围表面由两个平行平面构成的切去部分63c1,和在平面之间的两个弧形表面。两直肋59c之间的距离(即图14中的宽度W1)要使得,只有当凸起63c定位,使切去部分63c1的平面平行于直肋59c时,才允许穿过凸起引导部分59d引导该凸起63c。因此,当将显影盒D插入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中时,通过切去部分63c1平平地与直肋59c接合,引导凸起63c穿过凸起引导部分59d,由此使显影盒D保持预定的角度(空间方位角)。
接下来,参见图17,当凸起63c插到弧形肋59e时,两个斜肋59a中的一个的尖端会接触锁定快门64的锁定元件71的臂部分71g,并向上推动臂部分71g,如图17所示。结果,支承部分71a弹性变形,使锁定部分71b滑出快门64的锁定部分卡爪凹槽64t;由此使快门64释放(在该实施例中,斜肋59a还具有作为锁定元件释放元件的双重功能)。可相对盒架63转动释放后的快门64。弧形肋59e的半径要使得凸起63c可任意转动,因此,显影盒D变得可围绕凸起63c转动。
另一方面,设置在显影盒D另一纵向端壁63i上的凸起63g进入导向器26的进口部分,如图13所示,受到导向器26的倾斜部分26c的引导。当进一步插入显影盒D时,随着显影盒D插入成像设备的主机30,凸起63g的切去部分63g3进入到两个平行的直肋26e之间,并且切去部分63g3的两个平的圆周面与对应的直肋26e的表面平平地接合,由此使显影盒D保持预定的角度(空间方位角)。直到凸起63g接合弧形肋26a(凸起支承肋),显影盒D的插入才算完毕。弧形肋26a的半径要使得,当凸起63g受到弧形肋26a的支承时,凸起63g可转动。换句话说,通过用弧形肋59e支承凸起63c,使盒架63的一个纵向端由导向器52的作为支承元件的弧形肋59e支承,通过用弧形肋26a支承凸起63g,使盒架63的另一纵向端由导向器26的作为支承元件的弧形肋26a支承。因此,可用转动单元11支承显影盒D,以使它可围绕凸起63c和63g转动。
下文将描述将显影盒Dm、Dc、Dy和Db准确无误地安装到转动单元11的显影盒安装腔14m、14c、14y和14b中的安装结构。
接下来,当用户用手推动处于图17所示状态的盒架63的把手部分63e时,尽管由于导向部分70在导向器接纳部分59h中静止而使快门64仍然被锁定,但盒架63、由弧形肋59e和26e支承的凸起63c和63g可分别转动。于是,当盒架63转动时,半球形凸起63d离开快门64的孔64u,移动到预定地点(图17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快门64设置有插入导向部分70,因此,当快门保持不动时,盒架63可容易地转动。于是,当半球形凸起到达预定地点时,盒架63被定位部件锁定,这一点下文还要详细描述。换句话说,显影盒D已经成功地安装完毕。
此外,当图17所示状态的显影盒D沿箭头X所示方向转动时,设置在盒架63的纵向端壁63h和63i上的盒姿态控制止挡63m(63m1和63m2)向下推动滑动元件10a,滑动元件10a可滑动地连接在导向部分10d足够深的地方,以便跨过中心轴10的旋转轴,并且压簧10b向外挤压滑动元件10a(见图18)。如上所述,滑动元件10a有一个穿过滑动元件10a平行于导向部分10d延伸的孔10a1,其横断面是一个细长的圆。此外,穿过孔10a1放置固定在中心轴10上的销轴10c。因此,滑动元件10a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滑动。换句话说,容许滑动元件10a向外滑动到销轴10c与孔10a1的外侧相接触的点。如上所述,当滑动元件10a在这个外侧点时,滑动元件10a的弧形外圆周表面与中心轴10的圆周面形成一连续表面。接着,当盒架63进一步转动时,设置在转动单元11的两纵向端上的弹簧11d逐一挤压设置在盒架63的纵向端壁63h和63i上的弹簧接触部分63k。结果,盒架63受到一个力的推动,该力使盒架63沿箭头Y(图19)所示的方向转动。然而,由于两个姿态控制止挡63m都与连接在转动单元11的中心轴10上的滑动元件10a相接触,所以当盒架63转动到图19所示的角度时,盒架63的空间方位稳定不变。
换句话说,可将显影盒D成功地安装在转动单元11的预定位置上。
标号11j表示一个设置在转动单元11上的导向部分。它引导止挡63m。
通过上述步骤,可使快门64相对于盒架63转动,也就是说当打开盒架63时,露出显影辊12,从而使显影辊12直接面对感光鼓1。在安装显影盒D的过程中,操作者可根据半球形凸起63d从快门64的孔64u中移出时产生的卡搭感觉,感觉到操作者应当开始转动显影盒D的点。
凸起63c的圆柱形部分62c2的直径大于切去部分63c1的两个平行的扁平圆周面之间的间距,因此,一旦由弧形肋59e支承凸起63c,当凸起63c转动时,凸起63c也不会从直肋59c之间的缝隙出来。
类似地,在显影盒D另一端上的凸起63g的圆柱形部分63g4的直径大于切去部分63g3的两个平行的扁平圆周面之间的间距,因此,一旦由弧形肋26a支承凸起63g,当凸起63g转动时,凸起63g也不会从直肋26e之间的缝隙出来。
另一方面,为了从成像设备主机30上拆走显影盒D,操作者必需沿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盒架63。当反向转动显影盒D时,切去部分63c1的扁平圆周面与直肋59c平行,快门64关闭。当快门64关闭时,半球形凸起63d接合到孔64u,当半球形凸起63d接合到孔64u时,操作者能有卡搭感觉,因此,操作者能确认显影盒D已转动到最后位置(安装-拆除位置)。然后,操作者可从成像设备主机30中拉出显影盒D。当操作者拉出显影盒D时,锁定元件71的支承部分71a弹性恢复到图16所示的锁定位置,使锁定部分71b接合锁定部分卡爪凹槽64t;换句话说,使快门64自动地锁定。
由于显影盒D设置了具有上述结构的快门64,可避免灰尘等沾附在显影辊12上。此外,由于快门64设定有锁定机构,可防止快门64意外开启。
当将显影盒D插入成像设备主机30中时,快门64保持其关闭状态,因此,在插入过程中,显影辊12不会被损坏。此外,操作者无需在插入显影盒D之前用手从显影盒D上移开显影辊保护元件等。
此外,在将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主机30上的过程中,快门被自动地释放锁定,在插入后,当转动显影盒D时,就可自动打开快门64,使显影辊12直接面对感光鼓1,从而完成安装操作。因此,显影盒D的安装变得非常有效。
(显影盒D的定位)
下面描述显影盒D的定位过程。
首先,参见图20,描述作为承受弹簧压力的元件的弹簧接触部分63k(63k1和63k2)的定位,以及作为推动元件的显影盒  姿态控制止挡63m(63m1和63m2)的定位。
在下列描述中,将参照纵向端壁63h描述盒架63在该纵向端的结构,在纵向端壁63i侧的结构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从显影辊12的纵向看,围绕转动中心M1测量,弹簧接触部分63k设置在距从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M2到驱动力接收构件22的转动中心M1的连线大约100-130度的范围内。
更具体地说,从显影辊12的纵向看,弹簧接触部分63k1(63k2)设置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即在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M2和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M1的连线L1,与通过弹簧接触部分63k1(63k2)的弹簧力承受表面63k3(它对准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径向)引出的连线L2之间形成的角度大约在100-130度的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该实际角度大约是115度。
止挡63m(63m1和63m2)设置在沿与弹力接受部分63k1(63k2)相反的方向,与直线L1有大约130-150度的夹角。
更具体地说,止挡63m设置在使连线L1与连接止挡63m的中心63m3和转动中心M1的连线L3之间的夹角大约在130-150度的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该实际角度大约是140度。
通过如上所述地使弹力接受部分63k(63k1,63k2)和止挡63m(63m1和63m2)定位,弹簧接触部分63k能合适地承受设置在成像设备主机30的转动单元11上的压簧11d的弹力。另外,止挡63m能合适地接触与中心轴10相连的滑动元件10a。因此,可将显影盒D精确地定位在显影盒腔内。
止挡63m(63m1和63m2)从盒架63的侧表面63h或63i向外伸出大约2mm-15mm。在该实施例中,止挡63m伸出大约4mm。
弹簧接触部分63k(63k1,63k2)从盒架63的侧表面63h或63i向外伸出大约2mm-20mm。在该实施例中,弹簧接收部分63k1伸出大约10mm,而且弹簧接收部分63k2伸出大约6mm。换句话说,设置在驱动力接收侧的弹簧接收部分63k1的突出高度更大。
(显影盒的驱动器)
下面描述从成像设备主机到显影盒D的驱动传动机构。
如图21、22和44所示,位于盒架63的纵向相对端的两个侧表面63h、63i的凸起部分63c、63g,其中的一个是圆柱体(凸起部分63c),其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从成像设备主机30向显影辊12传递转动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元件22。驱动力接收元件22有一个整体模压成型的阶梯式驱动齿轮23a。齿轮23a的大齿轮23a1与安装在显影辊12的转轴12c上的显影辊齿轮23b相啮合,当将驱动力传递到驱动力接收元件22时,显影辊12转动。齿轮23a的小齿轮23a2与和枢轴33整体模压成型的搅拌齿轮23d相啮合(见图31),枢轴33是穿过阶梯式中间齿轮23c的调色剂供给元件15的转轴,由此还可将转动力传递到调色剂供给元件15。固定在涂布辊19的转轴19a上的涂布辊齿轮23e与和驱动力接收元件22整体成型的小齿轮23a2相啮合。
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自由端部有一个作为连接元件22d的十字形肋,它可与成像设备主机30的驱动传动元件相连,这点将在下文阐述。
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成像设备主机30中的转动单元11设置有一个驱动传动元件24,当将显影盒D安装就位时,驱动传动元件24与驱动力接收元件22同轴并相对,用于传递来自马达24M的驱动力。向驱动传动元件24传递来自马达24M的驱动力的传动机构如虚线所示。如图21中的α所示,驱动传动元件24可沿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轴向移动,其末端部分被加工成可与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肋接合的连接形状。这里,该连接形状指的是,当驱动传动元件24相对于驱动力接收元件22移动时,并且当一个转动,另一个也转动时,驱动力接收元件22和驱动传动元件24耦接的形状。在该实施例中,驱动力接收元件22设有四个凹槽22a,驱动传动元件24有四个凸起24a。当凹槽22a与凸起24a接合时,通过转动驱动传动元件24,可使驱动力接收元件22转动。
当通过转动转动单元11,使安装就位的显影盒D移动到成像的显影位置时,通过移动机构(未示出),使驱动传动元件24移向驱动力接收元件22,并与驱动力接收元件22相接合,将驱动力传递到显影辊12等上。由此,即使显影盒D相对于感光鼓1的停止位置或多或少地有些偏离,或者感光鼓1和转动单元11的母线或多或少地有些偏离,但只通过该连接的驱动力仍能在恒定位置传递给显影盒D,因此,有可能减少由于齿轮啮合偏置造成的齿距不均匀。
参照图23和24,描述用于稳定显影辊12对于感光鼓1的压力的结构。与图22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为简化起见,省略了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在显影位置,将转动力从成像设备主机30的驱动传动元件24传递到显影盒D的驱动力接收元件22。
在图23中,显影盒D位于显影位置。
此时,线X1是一条连接显影盒D的转动中心和感光鼓1的转动中心的直线,显影盒D的转动中心也是显影盒D的凸起63c的中心,而X2是一条连接凸起部分63c的转动中心和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的连线,并满足相对于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驱动转动方向R,从凸起部分63c的转动中心看时,线X2位于线X1上游的条件。
采用这种结构,显影盒D接收沿方向R的转动力矩,使得通常将显影辊12压向感光鼓1,因此,使显影辊12的显影过程能稳定地进行。这是在所谓的接触式显影中的优点,但在非接触显影中,由于感光鼓1与显影辊12之间的间隙是稳定的,所以更为有利。
如图24所示,当显影盒D处在显影位置时,可设置能沿箭头所示方向移动的推动部件25,通过将它推向感光鼓1而固定显影盒D。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提供相同的效果,在从凸起部分63c的转动中心看时,通过推动部件25的推动,在显影盒D中产生的力矩方向DM,连接显影盒D的转动中心(上述的凸起部分63c)和感光鼓1的转动中心的连线X1,以及连接凸起部分63c的转动中心和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的连线X2可满足相对于力矩方向DM,线X2位于线X1的上游。这里,推动部件25设置在显影盒D的每一纵向端,以推动调色剂容纳部分63a的后表面部分。
(显影盒的错误安装防止部件)
显影盒D(Dm、Dc、Dy、Db)具有结构和尺寸相同的安装部分,它们可安装在任一转动单元11的显影盒安装部分上。通过提供一个防止用户将不正确的显影盒安装到任一转动单元11的显影盒安装部分上的部件,可改进操作性。如图2、3、13、14所示,转动单元11在其相对的两端有一个盘状凸缘11f、11g,凸缘的中心由轴装置10支承。显影盒安装部分14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地设置在转动单元11中,更具体地说,四个显影盒安装部分14等间距地设置,并且分别接受显影盒Dm、Dc、Dy、Db(显影盒安装位部分14m、14c、14y、14b)。
隔板11m、11c、11y、11b在凸缘11f、11g之间延伸,以分割成显影盒安装部分14,由此使凸缘11f、11g相互连接。在图2、3所示的部分中,隔板11m、11c、11y、11b沿转动单元11的轴向延伸。隔板11m、11c、11y、11b在靠近凸缘11g(凸缘11g侧)的一端设有主装配识别部分11m1、11c1、11y1、11b1。在图2、3中,由于识别部分11m1、11c1、11y1、11b1处在转动单元11不同的纵向位置,故图中只示出了识别部分11c1的剖面,没有示出识别部分11m1、11y1、11b1。识别部分11m1、11c1、11y1、11b1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每一隔板11m、11c、11y、11b的外缘都呈凹槽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25所示,显影盒D的快门64(64m、64c、64y、64b)都设有一识别显影盒D的显影盒识别部分64M、64C、64Y或64B(图2、3、25显示了识别部分64B)。识别部分64M、64C、64Y、64B设置在显影盒D快门64的圆柱形部分外圆周的不同纵向位置上。识别部分64M、64C、64Y、64B的形状是从快门64的外圆周突出的凸起。当从快门64的纵向看时,识别部分64M、64C、64Y、64B的中心位于大体穿过圆孔64a中心的连线上,并与呈线性肋形状的导向部分70相垂直,该线性肋伸向设置在快门64上的圆孔64a的中心。识别部分64M、64C、64Y、64B集中在面向显影辊12的快门64的敞开端64h处,并且在纵向上靠近驱动力接收侧。
如图25所示,快门64有四个沿纵向等间距设置的支座64s,方块64r可安装在其上,以形成识别部分64M、64C、64Y、64B。支座64s有沿快门64的圆周方向分开的方块定位孔64p、64q。孔64p是圆孔,孔64q是沿快门64的圆周方向伸长的细长孔。方块64r基本上是立方体,并在图25中看不见的与支座64s的相反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孔64p、64q相接合的凸起。通过它们之间的接合,可正确定位方块64r,并通过粘结材料固定。
将方块64r安装在四个支座64s中的一个上,以设置显影盒D的识别部分64M、64C、64Y、64B。当将设置有识别部分64M、64C、64Y、64B的显影盒D安装到盒安装部分14m、14c、14y、14b上时,显影盒D的识别部分64M、64C、64Y、64B与显影盒安装部分14的识别部分11m1、11c、11y、11b相接合,以使它可以进入盒安装部分14m、14c、14y或14b。然而,例如,对于盒安装部分14y,显影盒Dm、Dc、Db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安装进去,因为识别部分64M、64C、64B中的任一个都紧靠没有隔板11y的识别部分11y1的边缘。
类似地,品红色显影盒Dm的盒安装部分14m也通过盒安装部分14m排斥显影盒Dc、Dy、Db中的任一个。青色显影盒Dc的盒安装部分14c排斥显影盒Dm、Dy、Db中的任一个。黑色显影盒Db的盒安装部分14b排斥显影盒Dm、Dy、Dc中的任一个。
图2、26显示的是在将显影盒Dc安装到盒安装部分14c上的过程中显影盒Dc的状态。当将显影盒Dc安装到盒安装部分14c中时,显影盒Dc的线状导向部分70被插入盒安装部分14c的导向器插入部分59h,使得快门64能沿直线方向进入盒安装部分14c,同时,显影盒Dc横向移动。直到它到达显影盒Dc的姿态确定止挡63m能进入导向部分11j的位置,该导向部分11j设置在转动单元11的驱动侧凸缘11g的壁面11a上。设置在快门64上的识别部分64c靠近隔板11c的边缘11x,但边缘11x上设置有只容许识别部分64c进入的识别部分11c1(凹槽),因此,显影盒Dc的凸起63c与转动单元11的接合部分59f相接合,而识别部分11c1和凸起64c相接合。止挡63m进入导向部分11j,其位置如图2、17、26所示。当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盒架63时,如图3所示,可用上述方式将容纳青调色剂的青显影盒Dc安装到转动单元11的安装部分14c上。
当要将除容纳青调色剂以外的彩色调色剂的显影盒Dm、Dy、Db安装到青显影盒Dc的盒安装部分14c时,显影盒Dm、Dy、Db导向部分70的前端能进入导向器插入部分59h,但是,当导向部分70的前端到达图2所示的位置13时,显影盒Dm、Dy、Db的识别部分64 M、64Y、64B顶靠隔板11c的边缘11x。使显影盒Dm、Dy、Db不能进一步插入,并且其宽度等于凸起63c两侧之间的长度的切去部分63c1已经进入直线肋59c部分(见图14),因此,显影盒Dm、Dy、Db都不能转动。因此,除容纳青调色剂的青显影盒Dc以外,显影盒Dm、Dy、Db都不能安装到青显影盒Dc的盒安装部分14c中。
类似地,显影盒Dm、Dy、Db可分别安装到盒安装部分14m、14y、14b中,但是,不能安装别的显影盒D。
安装在用于显影电摄影感光鼓1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盒D上的快门64,可拆下地安装在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它设置有可围绕显影盒D的盒架63的纵向轴转动的导向部分70,用于将盒架63引导到成像设备主机30的显影盒安装部分14中。快门可在罩住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罩住位置是当显影盒D位于成像设备主机30外时,罩住显影盒D的显影辊12的露出部分的位置,缩回位置是当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主机30的盒安装位置上时,使显影辊12露出的位置。快门64包括当对准就位时,同时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主机30的任一显影盒安装部分14中时,只容许显影盒D进入主机的识别部分11m1、11c1、11y1、11b1的显影盒D侧面识别部分64M、64C、64Y、64B。当用户将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主机30的显影盒安装部分14中时,可防止用户将颜色不正确的显影盒安装到显影盒安装部分上。
显影盒侧面识别部分可具有普通支座64s,其上有选则地设置有方块64r,由此无需制备不同类型的快门64,因此节省了加工费用。
在该实施例中,使识别部分移向正在移向显影盒的驱动力接收部分,但是它也可以变到另一纵向位置。相邻识别部分之间的间距可以不均匀。识别部分是方形凸起和凹槽,但是,凸圆体/凹面物(弧形或V形)都可以使用。
(显影架的结构)
如图4、6、7所示,通常用标号63表示的盒架由显影架(主盒架)63A、调色剂架63B、盖框架63C、侧盖(显影盒侧盖)63D,63E及连接架63F构成。
如图4所示,通过在连接面63n的三角形凸起上用超声波进行焊接而将显影架63A和调色剂架63B焊接在一起,上述连接面63n位于在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两横向侧纵向延伸的凸缘63Aa和沿调色剂架63B的纵向延伸的凸缘63Ba之间。
使调色剂架63B和盖架63C相连,以使其面对架的开口630,从而构成调色剂容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调色剂架63B的凸缘63Ba的截面要呈L形,其上表面用作连接面63p,并且凸缘63Bb构成连接面63p,以封闭开口630。通过超声波焊接,在连接面63p处将封闭盖架63C的开口630的凸缘63Cb与调色剂架63B的凸缘63Bb焊接在一起。
如透视图6,7所示,将如此焊接的显影架63A和调色剂架63B的两纵向端部用侧盖63D、63E盖住,侧盖63E被拧入显影架63A上,而侧盖63D则被拧入固定在显影架63A上的连接架63F上。用这种方式,可使这几个框架构成一个整体盒架63。
(显影架)
下面参照图4、5、27和28描述显影架。
显影架63A从在两横向侧纵向延伸的凸缘63Aa向调色剂架63B的开口63Bc侧伸出。突出部分侧面63Ab的一个横向侧沿长度方向与调色剂密封面27a相对。在调色剂密封面27a上粘有调色剂架63B的调色剂封条27,即将调色剂封条27粘在调色剂密封面27a上。突出部分前表面63Ab的纵向面63Ab1(见图27)靠近调色剂密封面27a上的调色剂封条27,并与表面63Ab2齐平。沿横向方向,在调色剂供给口63Ae的每一纵向相对端处设置平面63Ab2,并且该平面与平面63Ab2相连。沿横向在前侧面63Ab的每一纵向相对端延伸的横向平面63Ab2继续延伸到与涂布辊19同轴并且其半径稍大于紧位于涂布辊19外侧的涂布辊19外圆周的半径的弧形面63Ab3。从突出部分前侧63Ab的两端弯曲的横向表面63Ab2、63Ab3的宽度窄。纵向平面63Ab1由凸缘63Aa垂直地伸出。
作为弹性元件的端部封条31a、31b粘在显影架63A上,远离突出部分前侧面63Ab的两纵向端。靠近拉出调色剂封条27的一侧,在端部封条31a的内侧粘有一薄膜31c,以便降低与调色剂封条27的摩擦。
显影架63A有一端部封条粘结表面63Ac,用于将端部封条31a和31b粘在从平面63Ab2缩回的位置。在粘结表面63Ac的每一横向侧,都有一弧形表面63Ad。粘结表面63Ac和凸缘63Aa与弧形表面63Ad平滑连接(见图27和28)。端部封条31a、31b沿显影架63A的横向设置在调色剂供给口63Ae的每一纵向端。端部封条31a和31b的两纵向端夹在凸缘63Aa和调色剂架63B的横向端之间。标号63n表示的是焊接在一起的连接面。
另一方面,调色剂架63B设置有一密封面63Bu,用于当显影架63A与调色剂架63B相连时,推压粘在显影架63A上的端部封条31a和31b(见图28)。
调色剂供给口63Ae贯穿显影架63A,并且调色剂供给口63Ae沿显影辊12延伸。调色剂供给口63Ae的垂直开口区域在清洁刮板16和密封元件34之间变窄。调色剂供给口Ac被前表面63Ab、轴安装部分63q和凸缘63Aa围住。显影辊12沿调色剂供给口63Ae的纵向安装在显影辊安装部分上(见图29)。
如上所述,显影架63A包括一个用于显影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辊12,用于容纳显影辊12显影所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一个用于容纳在显影辊12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以及一个用于将调色剂涂布在显影辊12的表面上的涂布辊19。显影架要适用于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机30上的显影盒D。它进一步还包括一个将容纳在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中的调色剂供给显影辊12的调色剂供给口63Ae,沿调色剂供给口设置的用于安装显影辊12的显影辊安装部分,连接带有调色剂容纳部分63a的调色剂架63B的连接面,沿调色剂供给口的纵向设置在调色剂供给口63Ae的每一横向端的连接面63n,一个带粘结表面63c的凸起,一个轴安装部分63q和一个前表面63Ab,该凸起沿与连接连接面63n的平面交叉的方向伸向调色剂架63B。
此外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支承涂布辊19的轴的轴安装部分63q,该部分沿与连接连接面(63w)的平面交叉的方向突出,并沿调色剂供给口(63Ae)安装涂布辊(19),轴安装部分63q将轴安装在连接面63n的连接平面之外的显影辊(12)侧,且轴安装部分靠近调色剂供给口(63Ae)的两纵向端设置。带有安装在上述轴安装部分(63q)上的轴(19a)的涂布辊沿纵向横穿连接上述连接面(63n)的平面,上述连接面(63n)设置在调色剂供给口(63Ae)的两横向侧。相对的纵向端部分设置有推压调色剂封条(27)的弹性元件(26b),调色剂封条(27)用于密封上述调色剂架的调色剂供给口,该弹性元件的安装面是在连接面(63n)的连接平面之外的向调色剂架突出的表面。突出表面的前沿是一平面,该平面向涂布辊(19)之外的显影架突出。在两纵向端连接弹性元件(26b)的安装面的平面远离涂布辊(19)。在连接面和突出表面的前沿之间的该涂布辊(19)外侧的曲面连接弹性元件的安装表面。此曲面是一弧形面,其中心是涂布辊(19)的中心。
通过一外凸面使与曲面相对的弹性元件(26b)的安装表面的一侧与连接面相连。从调色剂架看,调色剂供给口(63Ae)是矩形的,并设置有涂布辊(19)安装部分,以便沿调色剂供给口(63Ae)的一个横向侧边设置涂布辊,其中在另一横向端和两纵向相对端,调色剂供给口被限定在其一横向侧基本上与连接面平齐的平面上,并被限定在在两纵向端连接弹性元件的安装面的平面上。
下面描述相对连接面63n在与调色剂架63B的相对侧显影架63A的结构。
如图4所示,支承涂布辊19的金属转动轴19a的轴安装部分63q与显影架63A整体模制在一起,它们靠近显影架63A的两纵向端设置。转动轴19a的轴安装部分63q的轴承孔离显影辊12比连接面63n更近。即,它位于穿过连接面63n的连接平面的调色剂架63B的相对侧。黑显影盒Db没有涂布辊(见图28就29)。
轴安装部分63q有一粘附毛毡弹性密封元件32的弧形凹面63Ag,用于在显影区和外侧之间形成密封。弧形凹面63Ag延续基本上与显影刮板16平行的平面63Ag1。支承在板16a上的弹性刮板16c的纵向端部与粘附在该表面上的弹性密封元件32的一端重叠。将平行于弹性刮板16c并靠近显影辊12的圆周表面的密封元件34粘附在显影架63A的封条安装表面63r上。
如图29所示,涂布辊19的轴安装部分63q的纵向外部设置有一个具有与涂布辊19的转动轴19a同轴心的弧形部分的凹槽63s,呈毛毡盘形式的轴密封垫35与凹槽63s和转动轴19a相接合。通过设置在每一连接架63F和侧盖63D上的圆柱形凸起63Df、63Ff(见图35、45),使密封件35轻轻压触轴安装部分63q的外表面,以顶出密封件,侧盖63D插入显影架63A的凹槽63s。纵向的另一端与这端相同。
以上所述的结构是容纳品红、青和黄调色剂的显影盒D的显影架63A的结构。容纳黑调色剂的显影盒Db没有涂布辊,因此,没有设置容纳涂布辊的空间、涂布辊转动轴的安装部分、用于容纳安装在安装部分中的转动轴的密封件等的空间。如图5所示,位于显影辊12之下的显影架63A的底表面63t,在显影辊与感光鼓1相对的显影位置,构成了一个在显影辊12之下基本上水平延伸的表面。
如图27所示,显影架63A的一个纵向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架63F。另一端面设置有支座63Ak1、63Ak2,用于在调色剂封条拉出侧安装侧盖63E。两个支座的结构相同。每一支座63Ak1、63Ak2设置有螺纹63Am和定位孔63An、63Ap。定位孔63An是圆孔,孔63Ap是沿孔63An、63Ap的连接方向加长的孔。
采用上述结构的显影架,可减少显影盒D的尺寸。或者,如果显影盒D的尺寸相同,可容纳更多的调色剂。
(调色剂架)
如图4所示,相对于显影元件支承架63A,调色剂架63B的连接面63n与带有盖框架63C的调色剂架63B的连接面63p基本上是相互垂直的。
如图30(调色剂架的透视图)和31所示,设置在调色剂架63B一纵向端的端板63Bd上的轴承部分63Be可转动地支承与传动装置23d整体相连的枢轴33。调色剂架63B的另一纵向端设置有圆柱形的调色剂供给口63Bp,在其中心的轴承部分63Be可转动地支承枢轴36。轴承部分63Be通过来自轴承部分63Be的径向臂63Bs与调色剂供给口63Bp相连并与调色剂架63B模制成一整体。将轴15c上的调色剂供给元件15(调色剂搅拌元件)固定在枢轴33、36上。调色剂供给元件15基本上在调色剂架63B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两端伸出显影区。如图4所示,在将调色剂盖37固定于调色剂供给口63Bp上的同一侧以及显影区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开口63Bf和63Bg。例如合成树脂材料的透光元件81、82牢固地嵌入第一和第二开口63Bf、63Bg。当在调色剂框架63B中的调色剂量少时,穿过第一开口63Bf引入的光会穿过第二开口63Bg。如图4、5和32所示,快门64设置有一个用于使射出的光穿过第二开口63Bg的开口64k。
调色剂架63B的透光元件81、82分别具有圆柱形面81a和平面82a,安装在靠近调色剂供给元件15中心的板15b上的合成树脂材料的弹性刮板15a(清洁元件)可弹性地摩擦或擦过该平面并与弹性刮板15a的运动轨迹面接。圆柱形面81a的圆心就是调色剂供给元件15的转动中心,并且平面82a垂直于上述圆心到平面82a中心的法线。
一种用于显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盒,其中该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上述显影盒包括:
一个盒架;
一个用于显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元件(例如显影辊12);
一个用于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机的、驱动上述显影元件转动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元件,该驱动力接收元件从邻近上述显影元件一纵向端的上述盒的一部分(侧盖63D)露出;
一个用于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接受成像设备主机施加到上述显影元件上的显影偏压的显影偏压触点(如41),上述显影偏压触点(如41)从靠近上述显影元件一纵向端的上述显影盒的一部分(侧盖63D)露出;
一个用于容纳上述显影元件显影所用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分(如63a);
设置在与上述调色剂容纳部分相对应的、靠近上述显影元件另一纵向端的上述盒架一部分上的一个第一透光元件(如81)和第二透光元件(如82),用于探测容纳在上述调色剂容纳部分中的剩余调色剂量是否少于预定的量,其中上述第一透光元件能有效地使从成像设备主机(例如30)发出的光射入上述调色剂容纳部分,上述第二透光元件能有效地使穿过上述调色剂容纳部分的光射向成像设备主机。
沿作为上述显影元件的显影辊12的纵向,第一透光元件81和第二透光元件82设置在显影辊12进行显影的显影区的外侧。
显影盒D进一步还包括一个用于盖住穿过上述盒架露出的部分的快门64,上述快门有一个当将上述快门定位在开口位置时位于与上述第二透光元件相对位置上的开口64k。
第一透光元件是一个朝向调色剂容纳部分63a内侧的凹面。
第二透光元件具有基本上扁平的形状。
该显影盒D还有一个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主机30中时,被设置在成像设备主机30上的推动元件(如推动部件25的压簧10b)推动的推动部分63U。
显影盒D还有一个用于除去沉积在第一透光元件和第二透光元件的内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部分(如弹性刮板15a)。
显影盒D有一个用于将储存在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中的调色剂供向显影辊12的调色剂供给元件15,其中,调色剂供给元件15沿调色剂容纳部分63a的纵向延伸。
清洁部分(15a)设置在调色剂供给元件15的一个纵向端。清洁部分15a安装在上述调色剂供给元件15所安装的轴15c上,并且清洁部分15a和上述调色剂供给元件15整体转动。
在与轴15c交叉的方向上,清洁部分15a的长度大于调色剂供给元件15的长度。这样,可以确保除去沉积在透光元件的内表面上的调色剂。
因此,在该实施例的显影盒中,透光元件81、82靠近显影辊12的一个纵向端设置,并与在其附近设置驱动力接收元件22和显影偏压触点41的一端相对。因此,能有效地利用显影盒的内部空间。同样也能有效地利用成像设备主机30内的空间。这是因为,发光元件83和光接受元件86可设置在成像设备主机30中的设置驱动传动元件24和显影偏压触销42的相对侧。由于透光元件81、82靠近显影辊12的另一纵向端设置,由此可节省光导向件的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辊12进行显影的显影区是端部密封件16d1和16d2之间的区域X(见图8),该端部密封件分别在其端部附近接触显影辊12的圆周面,并且在这里调色剂沉积在辊的圆周表面上。端密封件16d1、16d2可防止调色剂在显影辊12的纵向上的泄漏。在该说明书中,显影元件(显影辊)实施显影的显影区(图8中的X)是调色剂可沿显影元件的纵向沉积以显影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的区域。
在该实施例中,调色剂供给元件15和弹性刮板16c(清洁部分)用树脂材料制成,并整体成型。调色剂供给元件15和弹性刮板16c设置在同一轴15c上,因此,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就可使调色剂供给元件15和弹性刮板16转动。
调色剂供给元件和清洁部分可以是安装在不同轴上的分开的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将驱动力分别传递到两元件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第二透光元件沿显影辊的纵向设置在显影区的外侧,因此,清洁部分的转动不会不利地影响显影。
(盖框架)
如上所述,盖框架63C具有用于连接显影元件支承架63A和调色剂架63B的凸缘63Aa、63Ba,以及超过调色剂封条表面27a向显影辊12偏置的凸缘63Aa、63Ba。因此,如图4所示,盖框架63C的前壁63Cd可与显影元件支承架63A靠得更近,由此使前壁63Cd与后壁63Ce之间的距离更大。因此,可增加由调色剂架63B和盖框架63C限定的用于容纳调色剂的内部容积。
(连接架)
如图34(透视图)所示,通过将未示出的小螺钉穿过孔63Fa拧入在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端面上的螺纹孔63Am,可将连接架63F固定在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驱动力接收侧的支座63k1上(见图33)。这样,可使在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支座63k1与示于图45的连接架63F的安装平面63Fk相互接触。连接架63F的安装平面63Fk的构造与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驱动力接收侧的支座63k1的构造基本上是配套的,使得它们可紧密套装。安装平面63Fk设置有纵向圆柱形定位销钉63Fg,它可与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支座63Ak1的定位孔63An、63Ap相接合。
如图34所示,显影辊12的转动轴12c的一端支承在嵌入连接架63F的显影辊轴承38上。支承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伸出轴63Fb与连接架63F整体成形。此外,还整体设置了一个转动支承包括与搅拌齿轮23d相啮合的小齿轮23c2的转动支承阶梯式换向齿轮23c的伸出轴63Fc,上述搅拌齿轮23d与支承调色剂供给元件15的枢轴33成整体。贯穿涂布辊19的转动轴19a设置有一个孔63Fd。连接架63F上设置有安装侧盖63D的螺纹孔63Fe。
下面描述在显影辊12和调色剂封条27另一端的支承件。
(在非驱动侧的侧盖)
如图35所示,设置在与驱动侧相对侧的侧盖63E具有盖住调色剂框架63B和显影架63A的纵向端表面的构造。在显影架63A的纵向端面有一个与侧盖安装支座63Ak2相接触的安装平面63Ea,安装平面63Ea上设置有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圆柱形销钉63Eb,并可与显影架63A的支座63Ak2上的定位孔63An、63Ap相接合。在与显影架63A的阴螺纹63Am对齐的位置上,沿纵向设置有孔63Ec,通过将未示出的小螺钉穿过孔63Ec拧入螺纹孔63Am,可将侧盖63E固定到显影元件支承架63A上。显影辊轴承39设置在侧盖63E的一个孔中,以便随着侧盖63E被安装到显影元件支承架63A上而可转动地支承显影辊12的转动轴12c。
从安装平面63Ea沿纵向伸出一圆柱形凸出部分63Ef,凸出部分63Ef的自由端将涂布辊19的转动轴19a的轴密封垫35压靠到显影架63A的涂布辊19的转动轴19a的轴安装部分63Aq上。一个盖部分63Eg用于盖住显影辊12的转动轴12c凸出端的外圆周。盖部分63Eg有一个内表面63Eh,如图29所示(涂布辊端部的透视图),它与弹性密封件32的密封面是相同的,当安装时,它与该密封表面是平齐的。
侧盖63E设置有一个纵向延伸的调色剂封条开口63Ei,调色剂封条27的一端贯穿它,使得调色剂封条27可被拉出显影盒D。调色剂封条开口63Ei是矩形的,沿调色剂封条27的横向有较长的侧边,在图35中,调色剂封条开口63Ei垂直边的长度大于调色剂封条拉环73的宽度(见图9)。
图31是带调色剂供给开口63Bc的调色剂框架63B的水平剖视图。调色剂封条27粘在调色剂供给开口63Bc边缘的整个四周上,然后在部分27b处回转,并重叠在粘在调色剂供给开口63Bc边缘的整个四周上的调色剂封条部分,其末端27c粘在调色剂封条拉环73上。调色剂封条27的末端27c和拉环73都在调色剂封条开口63Ei中,并伸出显影盒D。
如图31所示,调色剂封条开口63Ei的内侧设置有一个调色剂封条排出倾斜面63Ej。倾斜面63Ej是一向调色剂框架侧倾斜的平面。因此,如图31所示,从调色剂框架63B(该侧有调色剂供给开口63Bp)沿倾斜面63Ej倾斜向上地拉出调色剂封条27。在拉出方向的外侧,侧盖63E有一个平行于调色剂封条的粘结面63B的平面63Ek,粘结面从倾斜面63Ej延伸。没有限定倾斜的调色剂封条排出面63Ej一定是平面,它也可以是带有与调色剂封条27交叉的母线的二次曲面。
当向外拉出拉环73时,穿过调色剂封条开口63Ei向外拉动调色剂封条27,使得折叠或回转部分27b移动到图31的左边,并将调色剂封条27从回转部分27b剥去而离开调色剂供给开口63Bc的边缘。通过完全拉出调色剂封条27,可全部打开调色剂供给开口63Bc。这样作可将调色剂框架63B中的调色剂供给显影元件支承框架63A的显影剂室63At。当拉出调色剂封条27时,它在由调色剂框架63B的端部封条31a密封的拐角63Bm,与由平面63Ek和倾斜的调色剂封条排出面63Ej形成的拐角部分63Ek之间伸展,且倾斜的调色剂封条排出面63Ej是侧盖63E的调色剂封条开口63Ei的内壁。因此,向后折叠到调色剂供给开口63Bc前侧的调色剂封条27可沿调色剂封条的表面,在调色剂供给开口63Bc的边缘延伸。由此,沿从折叠部分到端部封条31a的方向,逐渐剥去折叠部分27b处的封条27。因此,可限定用户穿过侧盖63E的调色剂封条开口63Ei拉动调色剂封条27的方向,因而可防止沿不正确的方向(该方向可能会导致端部封条31a被撕破或调色剂泄漏)拉动调色剂封条。
通过将侧盖63E和用于接合显影辊12的轴承39的轴支承元件整体成形,可减少部件的个数。
(调色剂剩余量的探测)
如上述参照图4所述,调色剂框架63B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开口63Bf、63Bg,并由透光元件81、82气密地密封这两个开口63Bf、63Bg。在打开快门64以露出显影辊12的状态下,快门64设置有一个横穿上述透光元件81、82的连线的开口64k。
第一和第二开口63Bf、63Bg沿显影辊12的纵向设置在显影辊12的显影区的外侧。盒架63的盖框架63C沿纵向在中心部分设置有一个把手63e。通过沿纵向在盖框架63C的中心部分形成一个朝向容纳调色剂的内侧的凹槽而设置该把手63e。凹槽63e1在纵向方向上短,并成形在靠近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盖框架63C的凸缘63Cb中。远离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盖框架63C的后部设置有尺寸大于凹槽63e1的凹槽63e2,由这些凹槽63e1、63e2设置把手63e。
第一开口63Bf设置在沿显影盒D的圆周方向靠近把手63e处。而第二开口63Bg设置在从把手63e看,远离第一开口63Bf的一侧。
封住第一开口63Bf的透光元件81凸向调色剂容纳部分63a,而设置在第二开口63Bg中的透光元件82是平面结构。它们可用丙烯酸酯类树脂制成。
图36显示的是显影盒D装配在转动单元11中的状态。如图36所示,成像设备的主机30设置有一个沿转动单元11的轴向发光的发光元件83,如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光接受元件86如CCD。另一方面,入射光导向元件84和出射光导向元件85沿轴向穿过转动单元11的凸缘11f从壁面11e凸出,并固定在凸缘11f上。当将显影盒D定位在安装一拆卸位置时,发光元件83和光接受元件86面向光导向元件84、85的入射表面84a和发射表面85a。
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转动单元11上时,入射光导向元件84的发射表面84c与快门64的开口64k相对。确定发射表面84c的方向,以便使由此发出的光穿过开口64k、快门64的第一开口63Bf和第二开口63Bg。
将出射光导向元件85的入射表面85c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当将显影盒D安装在转动单元11上时,从入射光导向元件84的发射表面84c发出的光穿过快门64的开口64k、调色剂框架63B的第一开口63Bf和第二开口63Bg。
采用这种结构,当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中含有调色剂时,由调色剂框架63B上调色剂容纳部分63a里的调色剂阻挡从发光元件83发射的光,但是当盒架63中的调色剂量很少时,光线会穿过入射光导向元件84、第一开口63Bf进入调色剂框架63B。从成像设备主机30的发光元件83发出的光入射到转动单元11的入射光导向元件84的入射表面84a上;穿过入射光导向元件84;被反射表面84b反射;再经发射表面84c发射;穿过开口64k、显影盒D的透光元件81、调色剂框架63B中的调色剂容纳部分63a、透光元件82射到转动单元11的出射光导向元件85的入射表面85c;被反射表面85b反射;穿过出射光导向元件85;再经发射表面85a发射;并被成像设备主机30的光接收元件86接收。光接收元件86是CCD等,因此,通过光电转换能生成一个信号,用一个成像设备主机30中的未示出的调色剂存在/不存在探测电路识别没有调色剂的状态,并显示在显示器上。
光导向元件84、85是用丙烯酸酯类材料制成的。
通过使发光元件85和光接收元件86在一公共基体87上合成一体,可简化安装和拆卸操作。
在一个转动单元11上的每一个盒安装部分14y、14m、14c、14b中都要设置入射光导向元件84和出射光导向元件85。
如图4所示,透光元件81有一个轴线与起支承轴15c作用的枢轴33、36的中心线(调色剂输送元件15的转动中心)重合的圆柱形表面81a,并向调色剂容纳部分63a的内侧凸出。将第一开口63Bf中的凸缘81b焊接或粘结在第一开口63Bf的边缘上。由此,给透光元件81设置一个凹进部分81c,因此,当装卸显影盒D时,不会沾污或损坏透光元件81的透光部分。
透光元件82有一个与从调色剂输送元件15的支承轴15c(枢轴33和36)的中心延伸的法线交叉垂直的平面82a,并将开口63Bg中的凸缘82b焊接或粘结在开口63Bg的边缘上。由于透光元件82设置有一个浅的凹进部分,因此,当装卸显影盒D时,不会沾污或损坏透光元件82的透光面。调色剂输送元件15的半径大于从调色剂输送元件15的转动中心延伸到平面82a或圆柱面81a的法线的长度,上述平面82a或圆柱面81a面向透光元件81、82的调色剂容纳部分63a。调色剂框架63B包括一个如弧形面63Bt的内表面,调色剂输送元件15的弹性刮板沿着该内表面滑动,并且弹性刮板在自由状态稍稍弯曲。弧形面63Bt的半径大于从调色剂输送元件15的转动中心延伸到透光元件82的平面82a或透光元件81的圆柱面81a的法线的长度。
如图30和31所示,枢轴33、36的端部设置有轴向细长切口,调色剂输送元件15的刮板支承金属板15b可插入上述切口,从而被支承在其上。在枢轴33、36的轴线上设置有插入上述切口的刮板支承金属板15b的自由端15b1可紧贴地配合在其中的孔。支承金属板15b设置有一沿纵向变长的细长孔15b2,在其相反的一端设置有纵向加长的凹槽15b3。
由于设置了细长孔15b2和细长凹槽15b3,当转动调色剂输送元件15时,可升高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中的调色剂,并当调色剂输送元件15接近水平位置时,可将调色剂输送到显影剂室63At中。在这种情况下,输送出的调色剂穿过细长孔15b2和细长凹槽15b3返回到调色剂容纳部分63a,这样可避免有太多的调色剂被输送到显影剂室63At。另外,可减少调色剂输送元件15的负荷,以便减少显影盒D的驱动功率。
将弹性刮板15a粘结或焊接在刮板支承金属板15b上,使之构成一个整体单元。透光元件81、82超出调色剂框架63B的弧形表面63Bt稍稍突进调色剂容纳部分63a。另一方面,弹性刮板15a的自由端在其整个长度上离开转动中心同样的距离,因此,弹性刮板15a在透光元件81的圆柱面81a和透光元件82的平面82a的位置上比在其它纵向位置上弯曲得多。这样作可确保地从圆柱面81a和平面82a除去调色剂。由此,保持探测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中有或没有调色剂存在的正确性。
为了确保探测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中有或没有调色剂存在的正确性,一部分弹性刮板15a(调色剂搅拌元件)沿纵向要比其它部分弯曲得多,以确保除去沉积在透光元件81、82的内表面上的调色剂。为了避免对显影的影响,透光元件81、82要靠近调色剂容纳部分63a的位于显影区外侧的纵向端部,以致使得调色剂在靠近弹性刮板15a的该纵向端部的运动不会影响成像区,调色剂在靠近弹性刮板15a的该纵向端部的运动不同于调色剂在其它纵向部分的运动。因为整个光导向元件84、85的长度可能较短,光量的衰减小,因此,可使发光元件83和光接收元件86的尺寸小、价格便宜。
为了避免弹性刮板15a沿纵向对调色剂搅拌不均匀从而对成像区造成影响,透光元件81、82要设置得靠近调色剂容纳部分63a的端部。图30、31展示的是对成像区没有影响的端部结构的例子。如图所示,在成像区外侧的一个区域中一部分弹性刮板15a被从端部向中心切去一部分(部分15a1)。切去部分15a1可以呈一定宽度的狭缝状,或者基本上没有宽度的切口。切去部分15a1靠近透光元件81、82的纵向外端,朝向调色剂框架63B的中心部分。
由于设置了切去部分15a1,即使在它穿过透光元件81、82时用于清洁透光元件81、82的弹性刮板15a的透光元件清洁部分15a2明显变形,产生了不均匀的运动,除切去部分15a1以外,对弹性刮板在显影区的工作没有影响。
调色剂输送元件15沿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向调色剂供给口63Bc提升调色剂,并穿过调色剂供给口63Bc将调色剂输送到显影剂室63At中。
通过在显影过程中转动的涂布辊19,将调色剂涂在显影辊12上,并用显影刮板16调节显影辊12上调色剂层的厚度,同时进行摩擦充电。给沉积在显影辊12上的调色剂提供显影偏压,以使该调色剂沉积到感光鼓1上所形成的潜像上,以便在感光鼓1上提供可见图像。给涂布辊19、显影刮板16和显影辊12提供同样的电位。
通过重复显影操作,会减少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中的调色剂量。随着调色剂量的减少,通过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色剂输送元件15的弹性刮板15a,使面向透光元件81、82的调色剂容纳部分63a的圆柱面81a和平面82a摩擦,由此除去调色剂。当调色剂容纳部分63a接近排空状态时,调色剂会留在平面82a上,但是由弹性刮板15a清除圆柱面81a,由此,调色剂不会再次沉积。另一方面,即使通过弹性刮板15a除去平面82a上的调色剂,落下的调色剂也会覆盖在平面82a上。然而,当剩余的调色剂量减少时,调色剂积累在平面82a上的持续时间要长于调色剂不积累在其上的持续时间。当光通过入射光导向元件84、透光元件81、调色剂容纳部分63a、透光元件82、快门64、开口64k和出射光导向元件85,从发光元件83到光接收元件87的持续时间的长度或比值长于或大于预定的长度或比值时,在成像设备主机30的显示部分上会显示没有调色剂。
由于将用于调色剂存在/不存在探测的开口设置得靠近调色剂框架的一个纵向端部,封住该开口的搅拌刮板刮擦透光元件内表面的运动与刮擦其它部分的运动是不同的,但是,不同运动的影响只限于调色剂框架的调色剂容纳部分的纵向端部,不会影响成像区。
由于用于调色剂存在/不存在探测的开口设置得靠近调色剂框架的纵向端部,可缩短开口到发光元件或光接收元件的距离,由此节省光导向元件。
光导向元件的材料不限于硬丙烯酸酯类材料,轻纤维也可以使用。
(防止调色剂沉积在显影盒的外侧壁上)
如图8所示,设置在与纵向相垂直的快门64的一个扇形侧壁64e顶端部分的圆孔64a可转动地接合设置在侧壁64e上的凸起部分63c,而另一扇形侧壁64f上的圆孔64a可转动地接合设置在显影盒D的另一纵向端上的凸起部分63g。在快门64的侧壁64e、64f之间的部分是盖部分64g。
快门64的盖部分64g沿纵向延伸,且有一个扇形断面,扇形断面的中心位于安装在侧盖63E上的凸起部分63g和与侧盖63D成整体的凸起63c上。当将显影盒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时,打开快门64,并且如图6所示,露出显影辊12等。当将显影盒移出成像设备的主机30时,快门64关闭,以盖住显影辊12等。凭借快门64与转动单元11的盒安装部分14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显影盒D在转动单元11上的安装-拆卸操作,可打开和关闭快门64。露出显影辊12等的开口63b由如图4所示的显影刮板16、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舌状部分63Au,以及如图6所示的侧盖63D、63E限定。
如图37(图4所示部件的部分放大图)所示,断面通常呈L形的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舌状部分63Au的上表面63Au1在显影位置基本上是水平的,并且其前侧63Au2倾斜,以便在舌状部分63Au和上表面之间形成一锐角。包括舌状部分前侧63Au2的平面穿过快门64的开口端(门端)64h,位于开口端64h处快门内表面64i的外侧。
柔性密封件49粘在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舌状部分63Au的前侧63Au2上。如图6所示,柔性密封件49沿纵向延伸,以便盖住显影辊12之外的显影区。更具体地说,使柔性密封件49的相对端延伸,以便罩住间隔辊12a和12b。柔性密封件49的一个纵向侧49a紧邻感光鼓1,从而使感光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能够通过。当打开快门64时,另一纵向侧49b的边缘在快门64的开口端64h的边缘压触快门64的内表面64i。当快门64没安装在盒架63上时,柔性密封件49是带状的扁平片。当将快门64安装在盒架63上时,快门64的内表面64i接触柔性密封件49的另一侧49b,使柔性密封件49弯曲。
如图38所示,当关闭快门64时,快门64的后边缘64j远离柔性密封件49的另一侧49b,并且柔性密封件49是平的。
当关闭快门64时,快门64的开口端64h叠置于设置在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凸缘63Aa前侧(沿开口方向的下游端)上的凸起63Av上,与其接触或者稍稍隔开。快门64的后边缘64j与柔性密封件49重叠,以接触柔性密封件49或与其接近。快门64的开口64k基本上与柔性密封件49重叠。
当快门64打开时,柔性密封件49的一侧49a防止调色剂从显影辊12侧泄漏。由于快门64和柔性密封件49的其它侧49b压触快门64的内表面64i,因此即使调色剂被刮除,该调色剂也不会粘附到盒架63的外壁表面上。当拆下显影盒D时,即使用户抓住盒架63等以及显影盒D的把手部分63e,用户的手也不会被沾污。
当关闭快门64时,它会盖住露出显影辊12等的整个开口63b,并且快门64的两侧壁64e、64f相靠近,盖住侧盖63D、63E的侧表面63h和63i,柔性密封件49搭接在快门64的开口64k上,因此,可成功地保护显影辊12等。此外,可防止灰尘飞向显影辊12。
柔性密封件49粘附在其上的显影元件支承架63A的舌状部分63Au前侧63Au2的宽度L63Au2为2-10mm;从舌状部分前侧63Au2和其上表面63Au1的拐角沿横向向感光鼓1突出的柔性密封件49的长度L49a为1-5mm;从舌状部分前侧63Au2的下端突出的部分柔性密封件的长度L49b为5-30mm。在该实施例中,舌状部分前侧的宽度L63Au2为4.5mm;向显影辊12的外圆周突出的部分柔性密封件49的长度L49a=2.5mm;向另一侧49b(摩擦快门64的自由端)突出的柔性密封件部分的长度L49b=18mm。柔性密封件49的长度为242mm(成像设备纸张的宽度为216mm(信纸O(LTR)的宽度尺寸))。
制造柔性密封件49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戊二烯等。
如上所述,显影盒D包括一个可在盖住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快门64,在盖住位置盖住显影辊12从盒架63露出的部分,在缩回位置从盒架63露出显影辊12。
它还包括一个沿显影辊12的纵向延伸的柔性密封件49,在盒架63与快门64的移动路径相反的位置上,它的每一横向端都从盒架63伸出。柔性密封件49可有效地防止调色剂从盒架63中的泄漏。
当快门64缩回到缩回位置时,柔性密封件49横向侧的一侧49a会与快门64的内表面64i相接触。
由于柔性密封件49是按这种方式设置的,在成像过程中,当打开快门64时,快门64和柔性密封件49可防止飞散的调色剂沾污盒架63的外壁。当用户安装和拆卸显影盒时,与显影盒接触的部分不会被污染,因此,不会沾污用户的手。
当关闭快门64时,柔性密封件49基本上整个地盖住快门64的开口64k,以探测剩余的调色剂量(存在或不存在),因此,可防止外来物如灰尘穿过开口64k进入显影盒D的暴露部分。
〔在驱动力接收侧(显影偏压触点)的侧盖〕
如图39所示,当将显影盒D组装完时,设置在显影盒D的驱动力接收侧的侧盖63D的侧表面63h构成一基本上垂直于纵向的平面。侧表面63h有一包住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整体圆柱形突出部分63c。
突出部分63c的自由端和驱动力接收元件22(沿轴向)的自由端基本上位于平行于侧表面63h的平面上。
侧表面63h有一与侧表面63h平齐且又露出的显影偏压触点41。显影偏压触点的结构基本上是矩形的,其一侧41a1位于通过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的连线L63D2上。当沿显影辊12的纵向从带有显影偏压触点的侧盖63D的外侧看时,穿过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的连线L63D2沿逆时针方向与连线L63D1的交角α1大约为175度,连线L63D1是连接显影辊12的转动轴12c的中心12c1(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与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的连线。在连线L63D3与连线L63D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2,连线L63D3是连接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和与显影偏压触点41的侧41a1相反一侧的拐角41a2的连线,连线L63D1是连接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12c1和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的连线。当沿显影辊12的纵向从有显影偏压触点41的盒架63的侧盖63D看时,显影偏压触点41设置在沿逆时针方向相对连接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12c1和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的连线L63D1 140度-175度的区域内。由于将显影偏压触点41设置在这一区域内,用于接触设置在成像设备主机上的主机显影偏压触点元件的部分(触销42)也在这一区域。因此,显影偏压触点除接触部分以外的部分可在该区域外。然而,优选地,所有显影偏压触点41的区域都在该区域内所在的位置。
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转动单元11上时,显影偏压触点41与设置在转动单元11的凸缘11g上的显影偏压触销42相接触,如图14所示,显影偏压触销42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从壁表面11a沿轴向方向突出。在图39中,被虚线41a包围的部分限定在显影过程中与触销42相接触的部分。触销42有一半球形的自由端,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转动单元11上时,它与显影偏压触点41滑动接触。在图39中,被虚线41b包围的部分限定与触销42相接触的部分。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转动单元11上时,转动转动单元11以便定位,在显影辊12两端的间隔辊12a和12b紧靠感光鼓1。显影盒D由转动单元11的弧形肋26a、59e支承,转动单元11抵抗压簧11d的弹力支承盒架63的凸起部分63c、63g,并可围绕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凸起部分63c、63g的中心)转动。由于显影偏压触点41设置在上述区域内,尽管围绕枢轴转动,但从转动单元11伸出的显影偏压触销42不会超出显影偏压触点41。因此,在显影操作的转动定位过程中,显影偏压触销42和显影偏压触点41会相互滑动接触,使得不会出现由于外来物夹在触销42和触点41之间而引起的导电故障。在转动转动单元11的过程中,显影偏压触销42不会接触显影盒D一侧63h的合成树脂材料的表面,因此,不会刮伤显影盒D的一侧63h。
在显影操作过程中,通过触销42和显影偏压触点41,可给显影辊12施加显影偏压,该显影偏压是峰-峰值为2000V、频率为2000Hz且带有-400VDC偏压的AC电压。
安装在转动单元11上的显影盒D的显影偏压触点41基本上呈矩形,矩形的中心部分与设置在转动单元11上的显影偏压触销42相接触。
驱动力接收元件22、显影偏压触点41和定位凸起(销)63d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显影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盒D,其中,该显影盒D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上述显影盒D包括:
一个盒架;
一个用于显影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12;
用于容纳显影辊显影所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分;
一个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机的、驱动上述显影元件转动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元件22,其中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从设置在上述盒架的一纵向部的一部分63D露出;
一个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用于接受成像设备主机施加到上述显影辊12上的显影偏压的显影偏压触点41,其中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从设置在上述盒架的一纵向端部的一部分63D露出;
当沿显影辊的纵向从带有显影偏压触点的上述盒架的这部分外侧看时,在转动中心,显影偏压触点41在距连接上述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12c1和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的连线140度-175度的区域内。
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基本上呈矩形,该矩形的大致中心部分与设置在主机上的显影偏压触销42相接触,从而使显影偏压触点41经显影偏压触销42接收从成像设备主机施加给上述显影辊12的显影偏压。
矩形的短边沿如下直线延伸,该直线位于沿逆时针方向距连接上述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12c1和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的连线大约175度的位置。
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该位置使得矩形的拐角部分触及沿逆时针方向距连接上述显影辊12的转动中心12c1和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转动中心22c的连线大约145度的直线L6303。
上述显影盒还包括一个用于调节沉积在上述显影辊12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量的显影刮板16。
容纳在上述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中的调色剂是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或青色调色剂,上述显影盒进一步还包括一个用于使调色剂沉积在上述显影辊12的圆周表面上的涂布辊19,且被接收到的来自主机的偏压被施加到上述显影辊12、上述显影刮板16和上述涂布辊19上。
将通过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接收到的来自主机的偏压通过第一片簧部分41c施加到上述显影刮板16的平板部分16a上,并通过第二片簧部分41d施加到上述显影辊12上,进一步再通过螺旋弹簧46施加到上述显影辊的轴部分的上述涂布辊19上,其中,上述显影偏压触点、第一片簧部分和第二片簧部分是一个整体金属元件的部件。
容纳在上述调色剂容纳部分63a中的调色剂是黑色调色剂,其中将通过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接收到的来自主机的偏压施加到上述显影辊12上,而不是上述显影刮板16上。
如上所述,显影盒D包括显影盒侧盖63D,它有作为盒架63一部分的用于露出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开口,以及用于安装显影偏压触点41的显影偏压触点安装部分。显影盒的侧盖63D包括当将显影盒D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时用于接收设置在设备主机30的转动单元11上的压簧11d的推动力的推动力接收部分(弹簧接收器部分)63k1、63k2,和呈止挡63m1、63m2形式、用于接触成像设备主机30的转动转动单元11的接触部分,用于调节受由推动力接收部分63k1、63k2接收到的力驱动的显影盒D的转动。显影偏压触点41位于从圆柱形部分63c2的自由端63c3缩回的位置,所述圆柱形部分有沿显影辊12的纵向露出驱动力接收元件22和推动力接收部分63k1、63k2的开口。
通过使螺钉43穿过侧盖63D的孔63Drs拧入螺纹孔63Fe(见图34),可牢固地将侧盖63D固定在连接架63F上。侧盖63D的销钉63Ds与连接架63F的孔63Fr相接合,以便实现侧盖63D与连接架63F之间的相对定位。其中的一个孔是细长的。
如图40所示,侧盖63D的内侧设置有沿轴向朝显影辊12的转动轴12c的端部凸起的弹簧保持凸起63Ds,在弹簧保持凸起63Ds的周围设置有接触部分41b。与涂布辊19的转动轴19a的一端相接触的涂布辊接触部分41c被设置作为呈悬臂形式的第二片簧部分。在彩色显影盒Dy、Dm、Dc的情况下,显影刮板16是弹性刮板,并且,为了推动刮板支承金属板16a(柔性薄板),使封闭板44搭接在刮板支承金属板16a上,并与其接合,再通过与显影元件支承架63A成一整体的销钉63Aw定位。穿过板44的孔,将小螺钉45拧入显影元件支承架63A。板44延伸到在驱动力接收侧的侧盖63D的侧表面63i后侧附近,其自由端44a与显影偏压触点41的显影刮板接触部分41d叠置。显影刮板接触部分41d向板44的自由端44a倾斜,且板44的自由端44a紧靠倾斜表面,由此使显影刮板接触部分41d弯曲。换句话说,显影刮板接触部分41d起第一片簧部分的作用。
触点41、内显影偏压触点部分41b、涂布辊接触部分41c、显影刮板接触部分41d形成一整张金属板,以构成显影偏压触点元件。因此,显影辊12、显影刮板16和涂布辊19可保持相同的电位。制造显影偏压触点元件的材料可以是磷青铜、belium青铜和不锈钢等等。
在内显影偏压触点部分41b与显影辊12的转动轴12c的端面之间,压缩呈金属压缩螺旋弹簧形式的显影偏压触点弹簧46。
在黑显影盒Db的情况下,支承显影刮板16的弹性刮板16c的板16a是刚性的且呈条状,因此,在上述彩色显影盒Dy、Dm、Dc中所使用的封闭板44没有被使用。因此,黑显影盒Db的显影刮板接触部分41d和显影刮板16是电绝缘的,从而使显影刮板接触部分41d不起作用。因而,黑显影盒Db的显影辊12被施加以显影偏压,但显影刮板16没有被施加显影偏压。
如图41所示,它显示的是在驱动力接收侧侧盖63D的内部结构,平行于侧盖63D的侧面63h的后侧63De是平面,并与内显影偏压触点部分41b相接触。如图42所示(图41的B-B断面图),内触点部分41b和外露部分41a之间的连接要使得外露部分41a的一端部41e弯曲,以提供一个设置有孔的弯曲部分41f,该孔本身又与贯穿侧面63h和背面63De之间的细长孔63Dj中的销钉63Dk相接合。设置一个平行于细长孔63Dj的细长孔63Dn,使外露部分41a的另一侧穿过细长孔63Dn弯曲到内侧,并使沿侧盖63D的背面63De延伸的导电板部分41g接触背面63De。如图41所示,它继续延续并与内触点部分41b的外圆周部分平齐。在侧盖63D的背面63De凸起的销钉63Dp与带有背面的导电板部分41g的孔41h相接合。在图41中,与触点部分41b的上部相平齐的带有背面的导电板部分41i的孔41h与从侧盖63D内侧突出的销钉63Dq接合。导电板部分41i接触侧盖63D的背面63De。刮板接触部分41d倾斜地从导电板部分41i整体延伸,如图41所示,似乎它的弯曲程度大于90度。使刮板接触部分41d的自由端对折到触点端41j,以便消除磨损,而且触点端接触设置在侧盖63D的背面63De上的壁面63Dt。
标号63Ds表示的是支承磁铁的支承部分,该磁铁设置在黑显影盒的显影辊12的内侧。标号63Ds1表示的是用沿推压方向的折叠部分的弹力推动磁铁的推动部分。
涂布辊触点部分41c从一部分底部边缘的下缘向下延伸,其端部向上弯曲,以形成一个接触部分41c。
采用这种结构,可将施加到显影偏压触点41上的显影偏压通过内显影偏压触点部分41b、显影偏压触点弹簧46和显影辊轴12c施加到显影辊12上,并且还可施加到与涂布辊触点部分41c相接触的涂布辊19的转动轴19a上,为涂布辊19提供与显影辊12相同的电位。通过与显影刮板接触部分41d相接触的板44,可将施加到外露部分41a上的显影偏压施加到显影刮板16上,从而为显影刮板16与显影辊12提供相同的电位。
由于可通过是一个整体元件的显影偏压触点元件41给显影辊12、显影刮板16和涂布辊19施加显影偏压,因此存在非接触部分,由此可实现电稳定性。
在黑显影盒Db中,没有将电压施加在显影刮板16上。它没有涂布辊。
至于显影偏压触点,带有显影偏压触点的显影盒在转动单元中围绕驱动力接收元件(施加压力将显影辊推向感光鼓)的转动中心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可防止从主机转动单元伸出的显影偏压触销与显影盒的显影偏压触点之间的脱离。通过这种结构,可防止显影盒的外壁(侧盖的表面)被刮伤,或者由于在显影偏压触点和触销之间引入了外来物而引起的导电故障。
在上述结构中,侧盖63D盖住所有与驱动齿轮23a相啮合的涂布辊齿轮23e、搅拌齿轮23d、阶梯式换向齿轮23c和显影辊齿轮23b等等。然而,侧盖63D不能接收驱动显影盒D的外力。
由于围绕驱动力接收部分的开口的圆柱形凸起部分与待定位的触点安装部分在同一元件的同一侧,于是可提高触点相对于成像设备主机与驱动力输入部分的定位精度。
该实施例的侧盖63D用于将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以便显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
它包括一个用于露出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开口(例如,设置在作为凸起部分的圆柱形部分63c2中的开口63c4)。
它还包括一个用于安装上述显影偏压触点的显影偏压触点安装部分。
显影盒侧盖63D进一步还包括一个当将显影盒安装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时,用于接收设置在主机30上的弹簧元件(如压缩螺旋弹簧11d)的推动力的推动力接收部分(如弹簧接收部分63k),以及一个用于与主机30相接触的抵靠部分(如止挡63m),以便限制显影盒D在由上述推动力接收部分所接收的推动力的驱动下的转动。
推动力接收部分是伸出的平板,且上述抵靠部分是突出的立柱。
露出驱动力接收元件的开口63c4在伸出的圆柱形部分上形成,以便包住驱动力接收元件22。
显影盒D设置有一个可在罩住显影元件(如显影辊12)的露出部分的罩住位置和从罩住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快门64,并且上述圆柱形部分63c2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快门64的一个纵向端上。
显影盒侧盖63D有一个用于安装锁定元件71的安装部分71c,上述锁定元件用于将快门64锁定在罩住位置。
显影盒侧盖63D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将显影盒侧盖63D安装到连接架63F上的螺孔63Dr,以便象驱动力接收元件22那样支承连接元件22d。连接架63F被安装到带有安装显影辊12的安装部分的显影元件支承架63A上。当将显影盒侧盖63D通过连接架63F安装到显影元件支承架63A上时,显影盒侧盖63D罩住将由连接元件22d接收到的驱动力从主机30传递到呈显影辊12形式的显影元件的齿轮(如显影辊齿轮23b),上述连接元件22d作为驱动力接收元件。
当将显影盒侧盖63D安装到显影元件支承架63A上时,用支承连接元件22d的连接架63F将它安装到显影元件支承架63A上,驱动力接收元件夹在其间。
显影盒侧盖63D用塑料树脂材料整体模压制成。
显影盒侧盖63D的安装方法包括:
(a)制备带有显影元件安装部分的显影元件支承架63A,上述显影元件安装部分用于安装对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元件(如显影辊12);
(b)制备用于支承驱动力接收元件22的连接架63F,当将该驱动力接收元件22安装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时,用于接收来自主机30的用于驱动上述显影元件转动的驱动力;
(c)制备带有开口63c4的显影盒侧盖63D,该开口用于露出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22,并制备当将显影盒D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时用于接收从主机30施加到上述显影元件上的显影偏压的显影偏压触点41;
(d)将连接架63F的安装件安装到显影元件支承架63A上;
(e)将安装显影盒侧盖63D的显影盒侧盖安装部分安装到连接架63F上,使得显影偏压触点41与显影元件电连接,并使驱动力接收元件22穿过显影盒侧盖63D的开口63c4露出。
在连接架安装步骤中,通过螺钉将连接架63F安装到显影元件支承架63A上,在显影盒侧盖安装步骤中,通过螺钉将显影盒侧盖63D安装到连接架63F上。
在该实施例中,侧盖63D和显影元件支承架63A是拧入的,但是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法,如扣接和/或夹合。
根据上述实施例,显影盒可在转动单元(在显影时,施加压力将显影辊推向感光鼓)中围绕其转动中心转动。由此可防止从设备主机伸出的显影偏压触销与显影盒D的显影偏压触点之间可能发生的脱离,防止显影盒的外壁被刮伤和/或由于它们之间的外来物而引起的导电故障。
如上所述,可确保显影盒与成像设备之间的电连接。
尽管参照本文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其内容不限于上述细节,本发明试图包括以改进为目的的变形或变化,或下列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影盒(D),用于使电摄影感光元件(1)上形成的潜像显影,该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上述显影盒包括:
一个盒架(63);
一个用于使电摄影感光元件(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12);
一个用于容纳上述显影辊(12)显影所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分(63a);
一个驱动力接收元件(22),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时该驱动力接收元件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机(30)的、驱动上述显影辊(12)转动的驱动力,其中该驱动力接收元件(22)从上述盒架(63)的一纵向端部露出;
一个显影偏压触点(41),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用于接受成像设备主机(30)施加到上述显影辊(12)上的显影偏压;
其特征在于,当沿显影辊的纵向,从有上述显影偏压触点的盒架部分的外侧看时,显影偏压触点(41)的至少一部分沿逆时针方向处于距连接上述显影辊(12)转动中心(12c1)和驱动力接收元件(22)转动中心(22c)的连线(L63D1)140度-175度的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基本上呈矩形,当将显影盒安装在主机(30)上时,矩形的大致中心部分与设置在主机上的一个显影偏压触销相接触,这样,通过显影偏压触销,显影偏压触点接收成像设备主机(30)施加给上述显影辊(12)的显影偏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该矩形显影偏压触点(41)的短边(41a1)沿如下直线延伸,即该直线沿逆时针方向,距连接上述显影辊转动中心(12c1)和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转动中心(22c)的连线(L63D1)大约175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即该位置使矩形的拐角部分(41a2)触及沿逆时针方向距连接上述显影辊(12)转动中心(12c1)和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22)转动中心(22c)的连线(L63D1)大约145度的连线。
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盒进一步还包括一个用于调节沉积在上述显影辊(12)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量的显影刮板(1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容纳在上述调色剂容纳部分中的调色剂是黄调色剂、品红调色剂或青调色剂,上述显影盒进一步还包括一个用于使调色剂沉积在上述显影辊(12)的圆周表面上的涂布辊(19),其中,显影刮板(16)和涂布辊(19)与显影偏压触点(41)电连接,从而将接收到的来自主机(30)的偏压施加给上述显影辊(19)、上述显影刮板(16)和上述涂布辊(1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将通过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接收到的来自主机(30)的偏压,通过第一片簧部分(41d)施加到上述显影刮板(16)的平板部分上,通过第二片簧部分(41c)施加到上述涂布辊(19)上,并且通过螺旋弹簧(46)进一步施加到上述显影辊轴部(12c)的上述显影辊(12)上,其中,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第一片簧部分(41d)和第二片簧部分(41c)是整体金属元件的部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容纳在上述调色剂容纳部分中的调色剂是黑调色剂,其中将通过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接收到的来自主机(30)的偏压施加到上述显影辊(12)上,而不是上述显影刮板上。
9.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盒可沿与上述显影辊(12)的纵向交叉的方向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机(30)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还包括抵靠部分(63m1),当将显影盒安装到转动单元上时,该抵靠部分设置在上述显影辊的相对纵向端附近,以便用于定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盒架包括一个带有一个有一开口的圆柱形部分(63c)的用于露出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的侧盖(63D),以及一个用于安装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的显影偏压触点安装部分;其中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22)穿过上述开口而露出,上述显影偏压触点(41)安装在上述安装部分上,上述显影盒侧盖(63D)包括一个推动力接收部分(63k1),当将显影盒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其用于接收来自设置在设备主机上的弹簧件(11d)的推动力,还包括一个与成像设备主机相接触的抵靠部分(63m1),用于限制可被上述推动力接收部分接收到的力驱动旋转的显影盒的转动,其中上述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上述圆柱形部分(63c)的自由端和推动力接收部分(63k1)的自由端的纵向内侧。
12.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上,包括:
a、电摄影感光元件(1);
b、用于安装显影盒的安装部件(11),包括:
盒架(63);
一个用于使电摄影感光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12);
一个驱动力接收元件(22),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机的、驱动上述显影辊(12)转动的驱动力,其中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从上述盒架的一纵向端部露出;
一个显影偏压触点(41),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机上时,用于接受所述电摄影成像设备主机施加到上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偏压,其中上述显影偏压触点在靠近上述显影辊的一纵向端的上述盒架的一部分处露出;以及
其中当沿上述显影辊的纵向,从带有上述显影偏压触点的上述盒架的这部分的外侧看时,显影偏压触点(41)的至少一部分处在距连接上述显影辊(12)转动中心(12c1)和上述驱动力接收元件(22)转动中心(22c)的连线(L63D1)140度-175度的区域内;
c、一个用于向上述安装在安装部件上的显影盒的显影偏压触点施加显影偏压的主机显影偏压触点;以及
d、用于供给记录材料的供给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件(11)位于一转动单元中,其中可安装有容纳黑调色剂的黑显影盒、容纳黄调色剂的黄显影盒、容纳品红调色剂的品红显影盒以及容纳青调色剂的青显影盒,其中当将上述显影盒安装到上述安装部件(11)上时,上述显影盒可移动到上述电摄影感光元件的显影位置。
CN98117409A 1997-07-03 1998-07-03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9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5025/1997 1997-07-03
JP195025/97 1997-07-03
JP19502597 1997-07-03
JP201258/98 1998-07-01
JP201258/1998 1998-07-01
JP10201258A JPH1173010A (ja) 1997-07-03 1998-07-01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5459A CN1205459A (zh) 1999-01-20
CN1109934C true CN1109934C (zh) 2003-05-28

Family

ID=26508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174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934C (zh) 1997-07-03 1998-07-03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029027A (zh)
EP (1) EP0889374B1 (zh)
JP (1) JPH1173010A (zh)
CN (1) CN1109934C (zh)
AU (1) AU721664B2 (zh)
DE (1) DE69820345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8104B2 (ja) * 1997-07-03 2005-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サイドカバー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6535709B2 (en) 2000-04-13 2003-03-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featuring an end of a regulating member coupled to a supporting member of the apparatus, regulating memb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3997817B2 (ja) 2002-04-02 2007-10-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438A (ja) * 2002-09-18 2004-04-08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89417B2 (ja) * 2002-12-16 2008-05-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274895B2 (en) * 2003-08-25 2007-09-25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unit with pressing guide mechanisms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the developing unit
JP4407207B2 (ja) * 2003-08-25 2010-02-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現像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088940B2 (en) * 2003-08-25 2006-08-08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JP3858875B2 (ja) 2003-08-25 2006-12-2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現像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872542B2 (ja) * 2005-09-14 2012-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8286A (ja) * 2005-11-30 2007-06-14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像担持体保持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98407B2 (ja)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JP4948382B2 (ja) 2006-12-22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ドラム取り付け用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5311854B2 (ja) 2007-03-23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4558083B2 (ja) 2008-06-20 2010-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JP4941523B2 (ja) 2008-08-28 2012-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339822B2 (ja) * 2008-09-01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47993A (ja) * 2009-08-25 2011-03-10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69956B (zh) * 2010-06-07 2013-03-13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碳粉匣转换装置
JP6066639B2 (ja) * 2012-09-13 2017-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873604B2 (ja) * 2015-06-05 2021-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7187166B2 (ja) * 2017-05-18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066356B2 (ja) * 2017-08-30 2022-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PL3944025T3 (pl) * 2019-03-18 2024-07-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ktrofotograficzne urządzenie tworzące obraz oraz wkł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1258A (en) * 1981-12-22 1986-05-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afety means for process kit
JPS634253A (ja) * 1986-06-24 1988-01-09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トリツジ及びこのカ−トリツジ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868537B2 (ja) * 1988-08-04 1999-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283619A (en) * 1991-12-20 1994-02-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same
US5296901A (en) * 1992-01-21 1994-03-22 Davies Wilkins L Electric contact for dry toner cartridge
JP3187522B2 (ja) * 1992-04-30 2001-07-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回転型現像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5617188A (en) * 1993-02-24 1997-04-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portable developing unit for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developing devices
JP3217539B2 (ja) * 1993-04-30 2001-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32307A (ja) * 1993-05-26 1994-12-02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153054B2 (ja) * 1993-07-16 2001-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325480A (ja) * 1994-06-01 1995-12-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電源供給装置
JP3413314B2 (ja) * 1994-10-21 2003-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5768658A (en) * 1995-07-21 1998-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de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51152B2 (ja) * 1995-07-26 2002-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530644B2 (ja) * 1995-07-31 2004-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フレー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820345D1 (de) 2004-01-22
JPH1173010A (ja) 1999-03-16
DE69820345T2 (de) 2004-10-28
AU721664B2 (en) 2000-07-13
CN1205459A (zh) 1999-01-20
EP0889374A3 (en) 2001-04-25
AU7405098A (en) 1999-01-14
EP0889374A2 (en) 1999-01-07
EP0889374B1 (en) 2003-12-10
US6029027A (en) 2000-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34C (zh)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99621C (zh)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126998C (zh) 具有调色剂剩余量检测装置的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179252C (zh) 调色剂瓶、调色剂供给系统和使用该瓶和供给系统的成像装置
CN1158571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615706Y (zh) 密封元件、调色剂容纳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057618C (zh) 安装片件的方法
CN1525258A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00351717C (zh)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CN1058794C (zh) 光敏鼓、处理盒、成象装置及成象设备
CN1204465C (zh) 供墨容器和成象设备
CN101046659A (zh) 调色剂供应装置、成像设备和调色剂供应方法
CN101046657A (zh) 色粉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色粉不足检测方法
CN182189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及其记录介质
CN2779451Y (zh) 影像形成设备
CN101038466A (zh) 调色剂容器和使用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供应装置
CN115213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墨粉补充装置以及装于其上的墨筒
CN194075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盒及显影盒
CN101034270A (zh)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CN1763662A (zh) 成像设备
CN1957303A (zh) 用于检测残留调色剂量的调色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532646A (zh) 显影剂盒容器、显影剂盒及它们的回收方法以及成像单元
CN1306228A (zh) 显影剂搅拌部件及其回收方法
CN200965624Y (zh)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剂盒
CN101046673A (zh) 处理单元、色粉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