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7542A -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7542A
CN110957542A CN201910361841.8A CN201910361841A CN110957542A CN 110957542 A CN110957542 A CN 110957542A CN 201910361841 A CN201910361841 A CN 201910361841A CN 110957542 A CN110957542 A CN 110957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threshold
air pressure
preset
press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18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7542B (zh
Inventor
王潇
曾超
许佳
但志敏
侯贻真
张伟
胡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Shidai Runzhi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18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7542B/zh
Priority to CN202110169408.1A priority patent/CN112928348B/zh
Priority to EP19926818.6A priority patent/EP3800725B1/en
Priority to HUE19926818A priority patent/HUE060615T2/hu
Priority to PCT/CN2019/100445 priority patent/WO20202205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7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7542A/zh
Priority to US17/130,972 priority patent/US2021011144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7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7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46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8Cells or batteries combined with indicating means for external visualization of the condition, e.g. by change of colour or of light dens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5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50/00Driver interactions
    • B60L2250/10Driver interactions by al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8Systems for data transfer from batteries, e.g. transfer of battery parameters to a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battery controller and main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其中,上述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本申请可以实现结合气压传感器和电池包的参数信息,对电池包进行热失控的检测,提高电池包热失控检测的可靠性,减少漏报和误报的概率,提高驾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在工作后是必然会发热的,而电池在常态下是可控的,但是在非常态下(比如碰撞和/或过充电等)则会失控,一旦发生热失控,快速的形成高温及破坏力,可能烧穿电池箱上盖,发生着火,从而危害到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而随着市场的要求,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的增加,市场对电池安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动力电池是否发生热失控的实时监控告警是必要的。
对于现有模组的设计,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以下简称:FPC)或者内置电池监控单元(Cell Supervision Circuit;以下简称:CSC)位于电芯防爆阀的上面,一旦发生热失控,FPC或者内置CSC会被高温的电解液溅射到,从而被烧毁无法与电池管理单元(Battery Management Unit;以下简称:BMU)通信。这种情况下,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BMS)无法检测到热失控的发生,也就无法发出警告,从而危害到乘客的人身安全。
现有的BMS或者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热失控的监控方案,往往容易出现误报或者漏报的情况,这不仅影响驾驶员的开车体验,更会危害到乘客的人身安全,驾驶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以实现结合气压传感器和电池包的参数信息,对电池包进行热失控的检测,提高电池包热失控检测的可靠性,减少漏报和误报的概率,提高驾驶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发送给装载有所述电池包的车辆的整车控制器。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包括:当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所述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包括: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处于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故障状态。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包括:当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输出的逻辑信号;所述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包括:当所述逻辑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被从所述休眠状态唤醒之后,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包括:当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时,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如果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监控单元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之间的通讯完全丢失。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包括:当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如果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状态满足以下状态,并且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大电压大于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荷电状态的真实值大于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生成模块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之后,将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发送给装载有所述电池包的车辆的整车控制器。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处于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故障状态。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输出的逻辑信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逻辑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被从所述休眠状态唤醒之后,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时,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如果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监控单元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之间的通讯完全丢失。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如果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所述单体电芯的充电状态满足以下状态,并且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大电压大于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荷电状态的真实值大于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的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和如上所述的电池管理单元。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以上技术方案中,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之后,根据上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最后根据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从而可以实现结合气压传感器和电池包的参数信息,对电池包进行热失控的检测,提高电池包热失控检测的可靠性,减少漏报和误报的概率,提高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中气压传感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中热失控的告警策略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中热失控的告警策略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电池管理单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图1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可以由BMU执行。如图1所示,上述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
本实施例中,电池包是由多个单体电芯组成的,气压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电池包中,通过仿真及实验结果发现,在电池包中的单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包(Pack)内各个位置的气压是均匀分布的,因此上述气压传感器可以布置在电池包(Pack)内的任一位置。
在具体实现时,上述气压传感器可以采用双通道气压传感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气压传感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02,根据上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
步骤103,根据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
上述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中,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之后,根据上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最后根据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从而可以实现结合气压传感器和电池包的参数信息,对电池包进行热失控的检测,提高电池包热失控检测的可靠性,减少漏报和误报的概率,提高驾驶安全性。
图2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3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201,将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发送给装载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的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以下简称:VCU)。
具体地,在BMU生成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之后,可以将上述告警信号,发送给装载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的VCU,之后VCU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对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故障进行处理,例如:进行声光报警等。
图3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1可以为:
步骤301,当上述电池包的BMU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图4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中气压传感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图,图4中的Sensor模块即为气压传感器。本实施例中,当BMU正常工作时,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V1_T上电,三极管被导通,从而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以下简称:ASIC)开始工作,而低功率专用集成电路(Low Power ASIC)不工作,此时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实时的输出电压值Vout。其中,V1_T的电压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V1_T的电压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V1_T的电压值可以为12.0V。
这时,步骤102可以为:
步骤302,当上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当上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处于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时,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故障状态。
其中,上述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同样,上述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也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可以为0~0.2V以及4.8~5V。
考虑到气压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会丧失热失控的检测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气压传感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带有自诊断的功能,一旦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在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即0~0.2V&4.8~5V)内,则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故障状态;而气压传感器在低功耗工作状态下不具备诊断功能。
另外,由于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是Pack内的气压,考虑到地域不同外界大气压的差异可能造成气压传感器错误的发出气压告警信号,因此可以在气压传感器中添加一个电位计,通过正常情况下采到的外界气压值实时标定Pack内的气压报警阈值。
图5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1可以为:
步骤501,当上述电池包的BMU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输出的逻辑信号。
其中,上述逻辑信号可以为逻辑门电路(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以下简称:TTL)信号。
参见图4,当BMU处于休眠状态时,气压传感器处于低功耗工作状态,V1_T下电,三极管不导通,从而ASIC不工作,而常电V2_Standby由铅酸供电,Low Power ASIC工作,此时气压传感器通过比较器输出一个TTL信号。其中,V2_Standby的电压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V2_Standby的电压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V2_Standby的电压值可以为5.0V。
这时,步骤102可以为:
步骤502,当上述逻辑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上述电池包的BMU被从休眠状态唤醒之后,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
具体地,当上述电池包的BMU处于休眠状态时,在正常情况下,气压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这时BMU的工作状态不会发生改变,BMU仍处于休眠状态;而当气压传感器输出高电平信号时,上述电池包的BMU被从休眠状态唤醒开始工作,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
本实施例中,气压传感器能够在低功耗工作状态下对电池包的热失控进行监控,这样气压传感器就可以持续不断电的工作,从而在整车停车下电状态下依然具备热失控的检测与告警功能。
在本申请图3和图5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03可以为:
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时,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如果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上述电池包的CSC与BMU之间的通讯完全丢失。
其中,上述预定的检测时长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检测时长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检测时长可以为10分钟;
上述预定的温度阈值的大小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温度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温度阈值可以为68.4℃;
上述第一时长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一时长阈值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第一时长阈值可以为2秒;
上述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为dT/dt,上述预定的升高率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升高率阈值可以为3℃/s;
上述第二时长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二时长阈值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第二时长阈值可以与第一时长阈值相等或不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第二时长阈值与第一时长阈值相等为例进行说明,第二时长阈值可以为2秒;
上述预定的差值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差值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差值阈值可以为30℃;
上述第三时长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三时长阈值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第三时长阈值可以与第一时长阈值相等或不等,可以与第二时长阈值相等或不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第三时长阈值与第一时长阈值和第二时长阈值均相等为例进行说明,第三时长阈值可以为2秒;
上述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可以为2.0V;
上述第四时长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第四时长阈值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第四时长阈值可以与第一时长阈值、第二时长阈值和第三时长阈值相等或不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第四时长阈值与第一时长阈值、第二时长阈值和第三时长阈值不等为例进行说明,第四时长阈值可以为300毫秒;
上述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故障数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可以为1。
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时,BMU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的策略可以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中热失控的告警策略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中,Tmax为上述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dT/dt为上述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Tmin为上述单体电芯的最低温度,Vmin为上述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以下简称:NTC)为温度传感器。
在本申请图3和图5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103可以为:
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如果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状态满足以下状态,并且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大电压大于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荷电状态的真实值大于预定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也就是说,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且上述电池包参数信息满足充电状态下的故障条件,则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这里的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为上述电池包即将发生热失控的预警信号,从而可以实现电池包的过冲预警的功能,并且可以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热失控,进一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其中,上述预定时长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时长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时长可以为5秒;上述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可以为1.1×三级过压;上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以下简称:SOC)的真实值即为TRD_SOC,上述预定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阈值可以为115%;上述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可以为0.33C。
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BMU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的策略可以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中热失控的告警策略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现有的电池包热失控的告警策略中,CSC通讯完全丢失是作为单一的触发条件来触发热失控告警,考虑到热失控发生时,极有可能破坏CSC的通讯功能,因此CSC通讯完全丢失作为单一触发条件,使得该触发条件的可靠性较低,热失控的误报率较高。
本申请图6所示的告警策略,是增加气压传感器后BMU检测电芯热失控的告警策略,将误报率较高的CSC通讯完全丢失这一触发条件与气压传感器的气压告警状态相组合,同时气压传感器的气压告警状态也需要与电压、温度等其他条件相组合。
而本申请图7所示的告警策略,则是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除去误报率较高的CSC通讯完全丢失这一触发条件,从而大大增加了上述告警策略的可靠性。
本申请图6和图7所示的告警策略中,10分钟同时达到这个条件是为了防止,在低SOC下电芯热失控时表征状况并不十分剧烈而使得达到报警条件的时间相对比较久。
图8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可以作为BMU或者BMU的一部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如图8所示,上述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81、确定模块82和生成模块83;
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本实施例中,电池包是由多个单体电芯组成的,气压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电池包中,通过仿真及实验结果发现,在单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包(Pack)内各个位置的气压是均匀分布的,因此上述气压传感器可以布置在电池包(Pack)内的任一位置。
在具体实现时,上述气压传感器可以采用双通道气压传感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气压传感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确定模块82,用于根据获取模块81获取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
生成模块83,用于根据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
上述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中,获取模块81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之后,确定模块82根据上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最后生成模块83根据上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从而可以实现结合气压传感器和电池包的参数信息,对电池包进行热失控的检测,提高电池包热失控检测的可靠性,减少漏报和误报的概率,提高驾驶安全性。
图9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8所示的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9所示的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84,用于在生成模块83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之后,将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发送给装载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的VCU。
具体地,在生成模块83生成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之后,发送模块84可以将上述告警信号,发送给装载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的VCU,之后VCU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对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故障进行处理,例如:进行声光报警等。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81,具体用于当上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图4中的Sensor模块即为气压传感器。本实施例中,当BMU正常工作时,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V1_T上电,三极管被导通,从而ASIC开始工作,而Low Power ASIC不工作,此时获取模块81获取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实时的输出电压值Vout。其中,V1_T的电压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V1_T的电压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V1_T的电压值可以为12.0V。
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当上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当上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当上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处于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时,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故障状态。
其中,上述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同样,上述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也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可以为0~0.2V以及4.8~5V。
考虑到气压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会丧失热失控的检测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气压传感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带有自诊断的功能,一旦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在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即0~0.2V&4.8~5V)内,则确定模块82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故障状态;而气压传感器在低功耗工作状态下不具备诊断功能。
另外,由于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是Pack内的气压,考虑到地域不同外界大气压的差异可能造成气压传感器错误的发出气压告警信号,因此可以在气压传感器中添加一个电位计,通过正常情况下采到的外界气压值实时标定Pack内的气压报警阈值。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81,具体用于当上述电池包的BMU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输出的逻辑信号;其中,上述逻辑信号可以为TTL信号。
参见图4,当BMU处于休眠状态时,气压传感器处于低功耗工作状态,V1_T下电,三极管不导通,从而ASIC不工作,而常电V2_Standby由铅酸供电,Low Power ASIC工作,此时气压传感器通过比较器输出一个TTL信号。其中,V2_Standby的电压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V2_Standby的电压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V2_Standby的电压值可以为5.0V。
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当上述逻辑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上述电池包的BMU被从休眠状态唤醒之后,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
具体地,当上述电池包的BMU处于休眠状态时,在正常情况下,气压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这时BMU的工作状态不会发生改变,BMU仍处于休眠状态;而当气压传感器输出高电平信号时,上述电池包的BMU被从休眠状态唤醒开始工作,确定模块82确定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
本实施例中,气压传感器能够在低功耗工作状态下对电池包的热失控进行监控,这样气压传感器就可以持续不断电的工作,从而在整车停车下电状态下依然具备热失控的检测与告警功能。
一种实现方式中,生成模块83,具体用于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时,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如果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上述电池包的CSC与BMU之间的通讯完全丢失。
其中,上述预定的检测时长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检测时长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检测时长可以为10分钟;
上述预定的温度阈值的大小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温度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温度阈值可以为68.4℃;
上述第一时长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一时长阈值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第一时长阈值可以为2秒;
上述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为dT/dt,上述预定的升高率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升高率阈值可以为3℃/s;
上述第二时长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二时长阈值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第二时长阈值可以与第一时长阈值相等或不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第二时长阈值与第一时长阈值相等为例进行说明,第二时长阈值可以为2秒;
上述预定的差值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差值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差值阈值可以为30℃;
上述第三时长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三时长阈值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第三时长阈值可以与第一时长阈值相等或不等,可以与第二时长阈值相等或不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第三时长阈值与第一时长阈值和第二时长阈值均相等为例进行说明,第三时长阈值可以为2秒;
上述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可以为2.0V;
上述第四时长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第四时长阈值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第四时长阈值可以与第一时长阈值、第二时长阈值和第三时长阈值相等或不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第四时长阈值与第一时长阈值、第二时长阈值和第三时长阈值不等为例进行说明,第四时长阈值可以为300毫秒;
上述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故障数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可以为1。
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时,生成模块83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的策略可以如图6所示。
图6中,Tmax为上述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dT/dt为上述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Tmin为上述单体电芯的最低温度,Vmin为上述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NTC为温度传感器。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生成模块83,具体用于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如果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上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上述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上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状态满足以下状态,并且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大电压大于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荷电状态的真实值大于预定阈值,并且上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也就是说,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且上述电池包参数信息满足充电状态下的故障条件,则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这里的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为上述电池包即将发生热失控的预警信号,从而可以实现电池包的过冲预警的功能,并且可以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热失控,进一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其中,上述预定时长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时长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时长可以为5秒;上述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可以为1.1×三级过压;上述电池包的SOC的真实值即为TRD_SOC,上述预定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阈值可以为115%;上述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可以为0.33C。
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生成模块83生成上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的策略可以如图7所示。
现有的电池包热失控的告警策略中,CSC通讯完全丢失是作为单一的触发条件来触发热失控告警,考虑到热失控发生时,极有可能破坏CSC的通讯功能,因此CSC通讯完全丢失作为单一触发条件,使得该触发条件的可靠性较低,热失控的误报率较高。
本申请图6所示的告警策略,是增加气压传感器后生成模块83生成热失控的告警信号的策略,将误报率较高的CSC通讯完全丢失这一触发条件与气压传感器的气压告警状态相组合,同时气压传感器的气压告警状态也需要与电压、温度等其他条件相组合。
而本申请图7所示的告警策略,则是当上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除去误报率较高的CSC通讯完全丢失这一触发条件,从而大大增加了上述告警策略的可靠性。
本申请图6和图7所示的告警策略中,10分钟同时达到这个条件是为了防止,在低SOC下电芯热失控时表征状况并不十分剧烈而使得达到报警条件的时间相对比较久。
图10为本申请电池管理单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BMU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上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
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BMU的框图。图10显示的BMU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BMU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BMU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10,存储器43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430和处理单元410)的通信总线440。
通信总线44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CAN)总线,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BMU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BMU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4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BMU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尽管图10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通信总线440相连。存储器4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的程序/实用工具,可以存储在存储器43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BMU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例如气压传感器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BMU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BMU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通信接口420进行。应当明白,尽管图10中未示出,可以结合BMU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of Independent Drives;以下简称: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4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30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
图11为本申请电池热失控的检测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上述电池热失控的检测系统可以包括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1101和BMU1102。
其中,BMU1102为上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可以通过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BMU实现;
本实施例中,气压传感器1101和BMU1102连接的电路拓扑结构图可以如图4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
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以下简称: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以下简称: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以下简称: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发送给装载有所述电池包的车辆的整车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包括:
当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所述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包括:
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
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处于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故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包括:
当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输出的逻辑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包括:
当所述逻辑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被从所述休眠状态唤醒之后,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包括:
当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时,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如果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监控单元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之间的通讯完全丢失。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包括:
当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如果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状态满足以下状态,并且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大电压大于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荷电状态的真实值大于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
7.一种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及获取所述电池包中电池包的参数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电池包的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生成模块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之后,将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发送给装载有所述电池包的车辆的整车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电压阈值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当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处于预定的故障电压范围时,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故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输出的逻辑信号;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逻辑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管理单元被从所述休眠状态唤醒之后,确定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气压告警状态时,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如果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所述电池包的电池监控单元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之间的通讯完全丢失。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气压传感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时,如果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故障条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被满足,则生成所述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告警信号;所述电池包的参数信息中的故障条件包括: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低电压小于预定的第二电压阈值的时长超过第四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在预定的检测时长内,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温度随时间的升高率大于预定的升高率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二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大于预定的差值阈值的时长超过第三时长阈值;
所述电池包的电压采样断路故障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故障数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同一模组内的温度传感器完全失效;
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状态满足以下状态,并且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长: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最大电压大于预定的第三电压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荷电状态的真实值大于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电池包单体电芯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充电电流阈值。
13.一种电池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电池热失控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池包中的气压传感器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管理单元。
15.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361841.8A 2019-04-30 2019-04-30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Active CN110957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1841.8A CN110957542B (zh) 2019-04-30 2019-04-30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CN202110169408.1A CN112928348B (zh) 2019-04-30 2019-04-30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EP19926818.6A EP3800725B1 (en) 2019-04-30 2019-08-13 Thermal runaway det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batteries, and battery management unit
HUE19926818A HUE060615T2 (hu) 2019-04-30 2019-08-13 Eljárás termikus megfutás érzékelésére, akkumulátor eszköz és rendszer, valamint az akkumulátorkezelõ egység
PCT/CN2019/100445 WO2020220512A1 (zh) 2019-04-30 2019-08-13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US17/130,972 US20210111443A1 (en) 2019-04-30 2020-12-22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for detecting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and battery management un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1841.8A CN110957542B (zh) 2019-04-30 2019-04-30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9408.1A Division CN112928348B (zh) 2019-04-30 2019-04-30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7542A true CN110957542A (zh) 2020-04-03
CN110957542B CN110957542B (zh) 2021-03-09

Family

ID=6997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1841.8A Active CN110957542B (zh) 2019-04-30 2019-04-30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CN202110169408.1A Active CN112928348B (zh) 2019-04-30 2019-04-30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9408.1A Active CN112928348B (zh) 2019-04-30 2019-04-30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11443A1 (zh)
EP (1) EP3800725B1 (zh)
CN (2) CN110957542B (zh)
HU (1) HUE060615T2 (zh)
WO (1) WO2020220512A1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7402A (zh) * 2020-07-28 2020-10-23 深圳市福光动力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状态电池热失控安全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07331A (zh) * 2020-07-23 2020-11-10 上海英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热失控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1907329A (zh) * 2020-06-29 2020-11-1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可进行动力电池全时段热失控预警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1913114A (zh) * 2020-07-23 2020-11-1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38716A (zh) * 2020-08-14 2020-12-0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热失控预警方法
CN112068008A (zh) * 2020-09-11 2020-12-11 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电池热失控探测的多传感器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12510278A (zh) * 2020-11-30 2021-03-16 同济大学 一种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热失控检测及处理方法、系统
CN112653230A (zh) * 2020-12-16 2021-04-13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电池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31169A (zh) * 2020-12-22 2021-04-30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全天候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2838295A (zh) * 2020-12-30 2021-05-25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加热系统检测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036238A (zh) * 2021-02-24 2021-06-25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异常状态的上报及装置
CN113341332A (zh) * 2021-05-25 2021-09-03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装置、作业机械及电子设备
CN113386568A (zh) * 2021-04-30 2021-09-14 芜湖安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防爆电池方案及系统
CN113690497A (zh) * 2020-05-18 2021-11-23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的安全维护方法以及电池系统
WO2022033348A1 (zh) * 2020-08-10 2022-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热失控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9062A (zh) * 2020-08-05 2022-02-1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失控监测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079092A (zh) * 2020-08-12 2022-02-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4179617A (zh) * 2021-12-10 2022-03-15 山东爱德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自燃控制方法、装置及其介质
CN114312482A (zh) * 2020-10-10 2022-04-12 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热失效监控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670704A (zh) * 2021-01-29 2022-06-2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WO2023071783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7346946A (zh) * 2023-11-29 2024-01-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压采样电路、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用电装置
CN111817402B (zh) * 2020-07-28 2024-05-31 深圳市福光动力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状态电池热失控安全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233B (zh) * 2018-09-12 2021-07-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
CN113119737B (zh) * 2021-04-28 2023-02-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监控装置、方法及动力电池系统
CN113442725B (zh) * 2021-04-30 2022-07-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报警方法、系统和车辆
CN113437371A (zh) * 2021-05-19 2021-09-24 湖南大学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113212248B (zh) * 2021-05-21 2022-10-14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3295325B (zh) * 2021-05-21 2022-08-16 上海钧嵌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压力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3571782A (zh) * 2021-06-09 2021-10-29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3506924B (zh) * 2021-06-17 2023-03-21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热失控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3580940A (zh) * 2021-07-28 2021-11-02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整车电池热失控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3921941B (zh) * 2021-09-10 2023-09-29 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失控控制系统及方法
DE102021125063B4 (de) * 2021-09-28 2023-06-15 Webasto SE Batterie und Batteriesteuerungsverfahren
DE102021125062B4 (de) * 2021-09-28 2024-01-11 Webasto SE Batterie und Batteriesteuerungsverfahren
CN114161933A (zh) * 2021-11-24 2022-03-1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热失控告警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290952A (zh) * 2021-12-16 2022-04-08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的热失控预警系统、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WO2023115273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监控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4430091B (zh) * 2022-01-04 2024-04-16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压力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987204A (zh) * 2022-04-22 2022-09-02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热失控检测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480665A (zh) * 2022-05-27 2024-01-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失控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16656A (zh) * 2022-06-21 2024-02-2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控制器、储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798159A (zh) * 2022-11-03 2023-03-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故障报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799690B (zh) * 2022-11-17 2023-12-26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设备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15764030A (zh) * 2022-11-22 2023-03-07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的热失控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6853070A (zh) * 2023-08-22 2023-10-1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电池的监控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辆
CN116780009B (zh) * 2023-08-25 2024-04-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和用电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45A (zh) * 1996-03-29 1997-10-29 铃木株式会社 压力传感器故障诊断控制器
CN101732044A (zh) * 2008-11-13 2010-06-1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桥型压力传感器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及监护仪
CN201673006U (zh) * 2010-05-05 2010-12-15 重庆多耐达科技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器故障监测电路
CN201898180U (zh) * 2010-10-2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预防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3377336U (zh) * 2013-06-04 2014-01-01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空气压力检测报警电路
CN103712741A (zh) * 2013-11-15 2014-04-09 上海新干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线性压力传感器的校正方法
CN104884121A (zh) * 2012-12-31 2015-09-02 基文影像公司 控制开启/关闭开关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32146A (zh) * 2016-10-09 2017-03-22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漏液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6569142A (zh) * 2016-11-11 2017-04-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206134865U (zh) * 2016-10-09 2017-04-26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漏液检测系统
CN107124907A (zh) * 2015-06-10 2017-09-01 株式会社Lg 化学 用于感知电池单元膨胀的系统和方法
CN107117155A (zh) * 2017-04-26 2017-09-0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制动助力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07240724A (zh) * 2017-06-14 2017-10-10 无锡雨德智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蓄电池综合监测系统
CN109586252A (zh) * 2018-10-23 2019-04-05 深圳欣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的ic保护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8315B1 (en) * 2011-08-23 2012-05-01 Tesla Motors,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battery thermal events via battery pack isolation monitoring
US9731621B2 (en) * 2014-01-07 2017-08-15 Atieva, Inc. EV battery pack multi-mode cooling system
CN206022563U (zh) * 2016-08-16 2017-03-15 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气压检测报警功能的汽车动力电池
CN206067536U (zh) * 2016-10-08 2017-04-0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8631015B (zh) * 2017-03-20 202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包异常检测装置及电池包异常检测方法
CN107394297B (zh) * 2017-07-12 2023-04-07 成都紫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电池火灾报警系统
CN207925620U (zh) * 2018-04-08 2018-09-28 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
CN108519205A (zh) * 2018-05-17 2018-09-11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芯热失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017363B (zh) * 2018-06-28 2020-09-11 绍兴利方惠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
CN109585946A (zh) * 2018-11-30 2019-04-05 清华大学 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45A (zh) * 1996-03-29 1997-10-29 铃木株式会社 压力传感器故障诊断控制器
CN101732044A (zh) * 2008-11-13 2010-06-1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桥型压力传感器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及监护仪
CN201673006U (zh) * 2010-05-05 2010-12-15 重庆多耐达科技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器故障监测电路
CN201898180U (zh) * 2010-10-2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预防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884121A (zh) * 2012-12-31 2015-09-02 基文影像公司 控制开启/关闭开关的方法和系统
CN203377336U (zh) * 2013-06-04 2014-01-01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空气压力检测报警电路
CN103712741A (zh) * 2013-11-15 2014-04-09 上海新干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线性压力传感器的校正方法
CN107124907A (zh) * 2015-06-10 2017-09-01 株式会社Lg 化学 用于感知电池单元膨胀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32146A (zh) * 2016-10-09 2017-03-22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漏液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06134865U (zh) * 2016-10-09 2017-04-26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漏液检测系统
CN106569142A (zh) * 2016-11-11 2017-04-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107117155A (zh) * 2017-04-26 2017-09-0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制动助力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07240724A (zh) * 2017-06-14 2017-10-10 无锡雨德智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蓄电池综合监测系统
CN109586252A (zh) * 2018-10-23 2019-04-05 深圳欣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的ic保护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497B (zh) * 2020-05-18 2023-11-14 好风光储能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的安全维护方法以及电池系统
CN113690497A (zh) * 2020-05-18 2021-11-23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的安全维护方法以及电池系统
CN111907329B (zh) * 2020-06-29 2022-04-2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可进行动力电池全时段热失控预警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1907329A (zh) * 2020-06-29 2020-11-1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可进行动力电池全时段热失控预警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1913114A (zh) * 2020-07-23 2020-11-1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07331A (zh) * 2020-07-23 2020-11-10 上海英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热失控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1817402B (zh) * 2020-07-28 2024-05-31 深圳市福光动力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状态电池热失控安全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17402A (zh) * 2020-07-28 2020-10-23 深圳市福光动力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状态电池热失控安全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69062A (zh) * 2020-08-05 2022-02-1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失控监测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WO2022033348A1 (zh) * 2020-08-10 2022-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热失控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9092B (zh) * 2020-08-12 2024-05-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4079092A (zh) * 2020-08-12 2022-02-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2038716A (zh) * 2020-08-14 2020-12-0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热失控预警方法
CN112068008B (zh) * 2020-09-11 2023-04-28 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电池热失控探测的多传感器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12068008A (zh) * 2020-09-11 2020-12-11 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电池热失控探测的多传感器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14312482A (zh) * 2020-10-10 2022-04-12 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热失效监控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510278A (zh) * 2020-11-30 2021-03-16 同济大学 一种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热失控检测及处理方法、系统
CN112653230A (zh) * 2020-12-16 2021-04-13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电池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53230B (zh) * 2020-12-16 2023-05-23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电池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31169A (zh) * 2020-12-22 2021-04-30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全天候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2838295A (zh) * 2020-12-30 2021-05-25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加热系统检测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670704A (zh) * 2021-01-29 2022-06-2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3036238A (zh) * 2021-02-24 2021-06-25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异常状态的上报及装置
CN113386568A (zh) * 2021-04-30 2021-09-14 芜湖安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防爆电池方案及系统
CN113341332A (zh) * 2021-05-25 2021-09-03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装置、作业机械及电子设备
WO2023071783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179617A (zh) * 2021-12-10 2022-03-15 山东爱德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自燃控制方法、装置及其介质
CN117346946A (zh) * 2023-11-29 2024-01-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压采样电路、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用电装置
CN117346946B (zh) * 2023-11-29 2024-05-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压采样电路、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00725A4 (en) 2021-10-13
CN110957542B (zh) 2021-03-09
HUE060615T2 (hu) 2023-03-28
WO2020220512A1 (zh) 2020-11-05
EP3800725B1 (en) 2022-10-19
EP3800725A1 (en) 2021-04-07
CN112928348A (zh) 2021-06-08
CN112928348B (zh) 2022-04-26
US20210111443A1 (en)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7542B (zh) 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管理单元
CN110635182B (zh) 电池热失控的预警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1499544A (zh) 电池装置、保护电路、温度监控方法、温度传感器布置方法
US20220085428A1 (en) Thermal runaway detection system for batteries within enclosures
US11163008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battery safety of terminal device
US20100292942A1 (en) Embedded algorithms for vehicular batteries
CN111942216A (zh) 电池热失控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CN112977160B (zh) 电池管理方法、电池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2005452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eep mode and method for awaking electronic device
JP7127248B2 (ja) バッテリー管理システム、バッテリー管理方法、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電気車両
KR20210084079A (ko) 배터리 셀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CN116494896A (zh) 车辆休眠唤醒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
US7545119B1 (en) Sensor incorporated into energy storage device package
CN107636480B (zh) 电池组状态并行监控装置
CN114290952A (zh) 动力电池的热失控预警系统、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771693A (zh)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监测方法及设备
CN113212243A (zh) 电池热失控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74063A (zh) 电芯监测方法、电池系统及相关装置
EP4224597A2 (en) Battery thermal runway detection/prevention
CN115932587A (zh) 一种基于动力域的哨兵模式电池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8448184A (zh)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节能管理系统
CN114161933A (zh) 电动汽车的热失控告警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910980A (zh) 电芯故障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6235063A (zh) 系统参数低功耗监测方法
CN105094266A (zh) 电池保护系统与电池保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Address after: 35210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2, Xingang Road, Zhangwan Town, Jiaocheng District,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de Shidai Runzhi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2100 Xingang Road, Zhangwan Town, Jiaocheng District, Ningde, Fujian 2

Patentee befor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